馮鶯點頭:“媽媽辛苦了,我話既已說了出去就不會反悔,從今日起你就是咱們家內院的二管事。恰好這裏有兩身衣裳,原本是給我奶娘預備的,隻是她家裏出了事如今暫且也穿不得。你要是不嫌晦氣你先拿去穿著,等著我再讓碧蓮找幾塊好料子讓針線房給你做幾身新衣裳。”
緊接著碧蓮便從旁邊的桌子上拿來一遝衣服,上麵還有一個小小的錦盒。孫福家的連忙上前接過去:“這樣好的衣裳奴婢喜歡都來不及哪會嫌棄?謝奶奶恩裳。”說著恭恭敬敬的把衣裳接了過去,開玩笑了,別說是還沒送出去的,就是真的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主子賞的她還敢嫌棄不成?
看到那個錦盒,孫福家的便猜測裏頭該是金銀首飾一類的。華服美飾固然耀眼,隻是她這會心裏卻是有些打鼓,奶奶明明說了要讓自家男人做通州莊子的管事。可是瞧著她如今的態度,卻是並不想嚴辦於榮的,自家那口子的差事也不知道穩不穩當……
她真的跟在心裏犯嘀咕呢,就聽馮鶯開口道:“不管於家態度如何,這個於榮我是不會再用的,迴去讓孫福好生準備一下,過幾天這邊的事情料理完了就去通州那邊看一看,若是以後什麽不妥當的趁著離秋收還有些日子今早改了才好。”
聽了這話,孫福家的比得了東西還要高興,忙恭謹的迴道:“是,奴婢迴去定會好好囑咐孫福。”
馮鶯點點頭又說:“還有家裏剛買的那些下人,尤其是那些男仆,都給我盯緊了,可別出什麽岔子。”
孫福家的忙躬身道:“奶奶放心好了,這些人都是犯官家的下人,大都在牢裏待過,以她們主家的罪責少不得要去煤窯鹽場做苦力的。要不是有姨太太的帖子等閑人家想買也買不出來,如今奶奶買了他們已經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這些人再不敢生事的。”
聞言,馮鶯心裏才略鬆了口氣:“那便好,行了你也跟著忙了一天,還受了傷,早點迴去歇著吧。碧蓮替我送送袁嬤嬤。”
待她們兩人出去了,馮鶯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攤在椅子上,這一天過的跟打仗似的,真是耗神耗力的!好在眼下看來一切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多虧了原主和她的生母留下了不少得用的人脈,要不然事情也不能這樣順利。
當初孫福兩口子得罪了人犯了事是原主生母幫著求情,他們才能全身而退還在那個別莊裏謀到了差事。而剛才袁媽媽嘴裏的姨太太則是原主生母的親姐姐,如今的永昌伯夫人大田氏。
正文 第二十二章前塵
說到田氏就不得不提到田家的往事,田氏姐妹的父親原本是先帝時正三品的通政使兼太子少傅,也算是實權文官。田少傅還是探花出身,本人亦是文武全才,因此倒是文臣裏極少能與武官相處融洽的。他因為疼愛女兒不願將女兒嫁到清流家裏受規矩磋磨,因此把一對女兒先後許配給了武官家的兒子。大女兒嫁到了鄭家,小女兒也定給了馮家。當時的鄭家和馮家都還沒有如今的功名爵位,不過是四五品的武官之家,當時也算是低嫁了。
按理既是低嫁,姐妹兩個又都是溫和懂事的性子,婚後的日子該極為好過才是。偏偏人有旦夕禍福,當時深受先帝喜愛的四皇子為了爭奪今上的太子之位,設計陷害今上。為了保護主子,田少傅主動把一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慨然赴死。他的家人也沒有幸免於難,馮鶯的舅舅和表哥都在流放途中不幸身亡。她的姨媽和生母也因娘家獲罪而吃了不少苦頭。
大田氏還算命好,她出嫁的早,當時已經有二子一女傍身,事情發生時長子都已經快十歲了。且那個時候她正和夫君一起在冀州老家守關,因此所受波及有限,無外乎是些閑言碎語,大田氏是個爽朗通透的性子並沒有被流言中傷。隻是馮鶯的生母小田氏就沒有那麽好命了,當時她剛剛新婚不久娘家就出了這檔子事,丈夫在族長的要求下不得不休棄了她,而她離開馮家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有近兩個月的身孕。要是依著大田氏的性子說不得就沒有馮鶯這條命了,偏小田氏素來良善如論如何也要保全自己的孩子。在往日的幾個親戚好友暗中相助下,總算是有個棲身之地。
及至幾年後當今登基,因當初那件案子牽扯甚廣又是先皇親自定罪,今上終是沒有為田少傅翻案,隻是暗中讓皇後賞賜安撫了姐妹倆一番。那時候馮鶯已經三四歲了,一直跟著母親生活連個戶籍都沒有,而她的父親已經重新娶妻生子。小田氏雖然對馮家十分膈應,但是為了女兒的前程,不得不再次迴到馮家。因為田少傅的罪名並沒有消除,小田氏作為犯官之後也隻能是迴到馮家做個妾氏。
恰逢當時大田氏的夫君在冀北關立了戰功,皇上便順水推舟親自把小田氏賜為馮鶯之父的貴妾。如此一來,雖然小田氏還是貴妾,但因是皇帝賜婚,迴到馮家後也沒有遭到什麽刁難。就連裴氏這個正妻在她麵前也擺不起架子來,隻是小田氏在月子裏落下了病根迴到馮家後也沒調養好,沒幾年就去了。小田氏去後原主便被其祖母保養在身邊,雖說是頂著庶女的名頭,實際上卻是享受著嫡女的待遇。
這些事都是馮鶯從房嬤嬤的嘴裏套出來的,原主對幼時發生的事情都已經沒有多大印象了。不過馮鶯估摸著小田氏的死許是沒有那麽簡單。
這些事說來話長,在馮鶯的腦海裏卻不過閃了一小會的功夫。等門外響起腳步聲的時候,她已經迴過神來,重新端坐在椅子上。
進來的是碧蓮,她迴道:“袁媽媽已經迴去了,奴婢瞧著她很是感恩戴德的樣子。”
聞言,馮鶯不置可否,她把孫家從那個偏僻別莊裏弄到城裏來,眼下她們一家子自然是感恩戴德的,隻是人心往往都是欲壑難填的,以後如何現在還不好下結論。
見馮鶯沒有說話,碧蓮有些遲疑的說:“剛才老太太那邊派人來說身子不大舒坦先睡了,讓姑娘不必過去請安了。可巧姑娘今日忙活了一天,不如吃了晚飯早點休息。”
馮鶯看著她輕歎口氣:“你是不是怪我沒把今天的事情告訴你?還把你給誑去房家了?”
碧蓮搖頭道:“奴婢知道姑娘肯定有自己的思量,您是主子自然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說著還臉上還帶了幾分笑模樣:“以往房嬤嬤在的時候您都聽房嬤嬤的,後來到了這裏您又聽於嬤嬤的,雖說兩位嬤嬤的話總不會害了姑娘,但是姑娘就跟沒有主心骨似的。如今姑娘竟然有了自己的主意,能立起來了,奴婢隻有替姑娘開心的,怎麽會怪您呢?”
緊接著又擔心的說:“奴婢隻是替姑娘擔心,要是這事被夫人或者老太太知道了會找姑娘的麻煩。”
說這話的時候,碧蓮的眼神清澈堅定,馮鶯知道她說的都是心裏話,心裏一歎:真是可惜了,這麽好的丫鬟,卻不能跟自己一輩子了。她是打定了主意要離開這裏的,因此才敢直接和於嬤嬤等人撕破臉,走之前總得想個穩妥的法子把這個丫頭給安置妥當了。還有房嬤嬤母子,要不然總覺得對不起原主。
馮鶯拍拍碧蓮的手:“我都已經安排好了,今日的事不會有人告訴老太太和大爺的,畢竟如今這院子的下人賣身契都捏在我的手裏,攀高枝可比不上保小命重要。”
見主子事事都安排的妥當,碧蓮笑道:“姑娘這才像當家奶奶的做派,別說,您剛才那自信的模樣跟姨太太還真有幾分像想象呢,怪不得她那麽疼您。唉,可惜當初給姑娘說親的時候姨太太不在京城,要不然姑娘不定還能說門好一些的婚事。”
馮鶯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原主的命當真不怎麽好,娘家都是些不靠譜的,唯一能指望上的姨媽當時還不在京城。或許,真的是命中注定吧,想到這裏,她輕歎道:“罷了,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麽意思呢?”
碧蓮笑道:“瞧奴婢說這些幹什麽?這會子也不早了,我讓她們把晚飯抬進來吧。”見馮鶯點頭,碧蓮便去安排去了。
雖說馮鶯迴來才幾天功夫,但是如今上上下下的奴才都知道她已經今非昔比,尤其幾日她雷厲風行的拿下了於榮,把這些人都震的不輕,一個個當起差來都是小心無比,生怕一個不好自己也被收拾了。廚娘們自然也不能免俗,於是今晚的菜式便格外精致,有紅燒海參、蔥爆羊肉兩個硬菜,幹燒冬筍、清醬茄子兩個素菜,芫爆肚絲、菊花拌雞絲兩個涼菜,另外還有一個冬瓜幹貝湯。葷素相宜,搭配豐富,一看便是用了心思的。
今中午亂糟糟的馮鶯也沒怎麽吃飯,剛才吃了小半碗燕窩粥也沒怎麽頂事。這會看到這樣色香味俱全的一桌菜自然不會客氣,先慢慢的喝了一碗湯,就拿起筷子大快朵頤開來。
吃的正歡呢,小蓮便笑吟吟的進來迴話:“奶奶,於嬤嬤過來了,說是要給您請安呢。”
來的倒是挺快!
正文 第二十三章鴿血紅
不過馮鶯也不過是略頓了一下,便又繼續吃起飯來。小蓮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難不成奶奶剛才沒聽清,剛要再重複一遍,就聽碧蓮說:“憑她什麽人來了,沒看到奶奶正在用膳嗎?天大的事也得等奶奶吃完了再說,不然萬一傷著奶奶的脾胃,你們誰的命夠賠的?”
小蓮不意竟吃了個釘子,隻是她深知自己比不得碧蓮在馮鶯跟前得用,於是隻好撇撇嘴出去了。她是個掐尖要強的,自然不會替碧蓮遮掩,出去後添油加醋的和於嬤嬤說了。
雖說於嬤嬤城府極深,但是這一日變故實在太大,心裏原本就有許多怨恨,如今明明知道小蓮是故意挑撥心裏還是把碧蓮給恨上了。
馮鶯倒也沒有讓於嬤嬤等的太久,一來她本來就吃的差不多了二來她也想知道於家到底肯出多少銀子了結此事。
於嬤嬤原以為馮鶯是要給自己個下馬威,說不得會讓自己等上小半個時辰啥的,事實上她也不過站了一小會,碧蓮就出來請她了:“嬤嬤快些屋裏請,剛才是我自作主張想著等奶奶安生吃完晚膳再叫嬤嬤的,誰知奶奶知道後罵了我兩句。奶奶說了,嬤嬤和那些閑雜人等可不一樣,可不興讓你久等。”一邊說一邊扶住於嬤嬤的胳膊:“嬤嬤不會怪我不懂事吧?”
老奸巨猾的於嬤嬤自然不會當麵發作,心裏卻暗自咬牙:先讓你們得意些時候,等過些日子先收拾了你們主子再來收拾你
正屋裏頭,兩個小丫鬟手腳麻利的將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幹淨抬了下去,馮鶯正端著一杯玫瑰花茶輕輕啜飲著。
碧蓮將於嬤嬤請到屋裏後便退了出去,她把旁的丫鬟們都支去吃飯,自己親自站在門口守著。
這會於嬤嬤倒也幹脆,進到屋裏後便從袖子裏掏出來一遝銀票奉上:“我那哥哥嫂子知道了於榮幹的事,都是震驚不已,咱們於家在國公府伺候了好幾輩子了,再沒想到能出這樣的不肖子孫。我哥哥說了,單憑他做的這些混賬事,奶奶就是把他千刀萬剮了也不過分。隻是偏偏,這小子是於家這代唯一的男丁,他要是有個好歹怕是我那哥哥嫂子也活不下去了。我雖然也是氣他不爭氣,可是一想到我那先去的爹爹娘親就不得不顧著他兩分。”
一邊說一邊拿帕子抹眼淚,真真是唱念俱佳。於嬤嬤一邊哭一邊用眼角的餘光打量馮鶯,隻見對方並不為所動,麵上一片平靜。她的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難不成她察覺到了什麽,懷疑到自己頭上了。
接著她又搖搖頭,夫人的計策定的那樣隱蔽,眼前這人要是真有這麽大的本事,也不會到現在這時候才使勁。
於嬤嬤拋去腦中的雜念,悲聲道:“奴婢和兄嫂也知道這迴奶奶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們幾家便湊了五千兩銀子,希望能聊作慰藉。”
她說完之後見馮鶯依舊不為所動,仍然在那裏不緊不慢的喝著茶水,心裏把馮鶯罵了一通,又咬咬牙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巴掌大的錦盒遞過去:“我那哥哥知道奶奶素來喜好風雅之物,特意把這對珍藏已久的田黃凍獻與奶奶,還請奶奶千萬笑納。”
馮鶯這才有了笑模樣:“於大管事真是客氣,隻是這小於管事太年輕跋扈了些,偏生我膽子小見不得這樣的,以後就不要讓他出現在我眼前了。”這就是要免了於榮差事的意思,這一點於家倒是早就想到了,他們也沒指望繼續做這差事。按於榮他老娘的話說,要是早知道撈的這點子油水還不夠馮鶯搜刮的,當初就不該讓於榮接這個差事。原以為是個肥差來,誰知道這差點把命搭上。
於嬤嬤聞言並沒有二話,隻是靜靜的把東西放在桌子上,問道:“那不知於榮那小子……”
見了銀子,馮鶯很痛快的把小秋喊進來:“去前頭告訴你老子,讓他把於榮給放了。”小秋答應著去了。
緊接著碧蓮便從旁邊的桌子上拿來一遝衣服,上麵還有一個小小的錦盒。孫福家的連忙上前接過去:“這樣好的衣裳奴婢喜歡都來不及哪會嫌棄?謝奶奶恩裳。”說著恭恭敬敬的把衣裳接了過去,開玩笑了,別說是還沒送出去的,就是真的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主子賞的她還敢嫌棄不成?
看到那個錦盒,孫福家的便猜測裏頭該是金銀首飾一類的。華服美飾固然耀眼,隻是她這會心裏卻是有些打鼓,奶奶明明說了要讓自家男人做通州莊子的管事。可是瞧著她如今的態度,卻是並不想嚴辦於榮的,自家那口子的差事也不知道穩不穩當……
她真的跟在心裏犯嘀咕呢,就聽馮鶯開口道:“不管於家態度如何,這個於榮我是不會再用的,迴去讓孫福好生準備一下,過幾天這邊的事情料理完了就去通州那邊看一看,若是以後什麽不妥當的趁著離秋收還有些日子今早改了才好。”
聽了這話,孫福家的比得了東西還要高興,忙恭謹的迴道:“是,奴婢迴去定會好好囑咐孫福。”
馮鶯點點頭又說:“還有家裏剛買的那些下人,尤其是那些男仆,都給我盯緊了,可別出什麽岔子。”
孫福家的忙躬身道:“奶奶放心好了,這些人都是犯官家的下人,大都在牢裏待過,以她們主家的罪責少不得要去煤窯鹽場做苦力的。要不是有姨太太的帖子等閑人家想買也買不出來,如今奶奶買了他們已經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這些人再不敢生事的。”
聞言,馮鶯心裏才略鬆了口氣:“那便好,行了你也跟著忙了一天,還受了傷,早點迴去歇著吧。碧蓮替我送送袁嬤嬤。”
待她們兩人出去了,馮鶯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攤在椅子上,這一天過的跟打仗似的,真是耗神耗力的!好在眼下看來一切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多虧了原主和她的生母留下了不少得用的人脈,要不然事情也不能這樣順利。
當初孫福兩口子得罪了人犯了事是原主生母幫著求情,他們才能全身而退還在那個別莊裏謀到了差事。而剛才袁媽媽嘴裏的姨太太則是原主生母的親姐姐,如今的永昌伯夫人大田氏。
正文 第二十二章前塵
說到田氏就不得不提到田家的往事,田氏姐妹的父親原本是先帝時正三品的通政使兼太子少傅,也算是實權文官。田少傅還是探花出身,本人亦是文武全才,因此倒是文臣裏極少能與武官相處融洽的。他因為疼愛女兒不願將女兒嫁到清流家裏受規矩磋磨,因此把一對女兒先後許配給了武官家的兒子。大女兒嫁到了鄭家,小女兒也定給了馮家。當時的鄭家和馮家都還沒有如今的功名爵位,不過是四五品的武官之家,當時也算是低嫁了。
按理既是低嫁,姐妹兩個又都是溫和懂事的性子,婚後的日子該極為好過才是。偏偏人有旦夕禍福,當時深受先帝喜愛的四皇子為了爭奪今上的太子之位,設計陷害今上。為了保護主子,田少傅主動把一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慨然赴死。他的家人也沒有幸免於難,馮鶯的舅舅和表哥都在流放途中不幸身亡。她的姨媽和生母也因娘家獲罪而吃了不少苦頭。
大田氏還算命好,她出嫁的早,當時已經有二子一女傍身,事情發生時長子都已經快十歲了。且那個時候她正和夫君一起在冀州老家守關,因此所受波及有限,無外乎是些閑言碎語,大田氏是個爽朗通透的性子並沒有被流言中傷。隻是馮鶯的生母小田氏就沒有那麽好命了,當時她剛剛新婚不久娘家就出了這檔子事,丈夫在族長的要求下不得不休棄了她,而她離開馮家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有近兩個月的身孕。要是依著大田氏的性子說不得就沒有馮鶯這條命了,偏小田氏素來良善如論如何也要保全自己的孩子。在往日的幾個親戚好友暗中相助下,總算是有個棲身之地。
及至幾年後當今登基,因當初那件案子牽扯甚廣又是先皇親自定罪,今上終是沒有為田少傅翻案,隻是暗中讓皇後賞賜安撫了姐妹倆一番。那時候馮鶯已經三四歲了,一直跟著母親生活連個戶籍都沒有,而她的父親已經重新娶妻生子。小田氏雖然對馮家十分膈應,但是為了女兒的前程,不得不再次迴到馮家。因為田少傅的罪名並沒有消除,小田氏作為犯官之後也隻能是迴到馮家做個妾氏。
恰逢當時大田氏的夫君在冀北關立了戰功,皇上便順水推舟親自把小田氏賜為馮鶯之父的貴妾。如此一來,雖然小田氏還是貴妾,但因是皇帝賜婚,迴到馮家後也沒有遭到什麽刁難。就連裴氏這個正妻在她麵前也擺不起架子來,隻是小田氏在月子裏落下了病根迴到馮家後也沒調養好,沒幾年就去了。小田氏去後原主便被其祖母保養在身邊,雖說是頂著庶女的名頭,實際上卻是享受著嫡女的待遇。
這些事都是馮鶯從房嬤嬤的嘴裏套出來的,原主對幼時發生的事情都已經沒有多大印象了。不過馮鶯估摸著小田氏的死許是沒有那麽簡單。
這些事說來話長,在馮鶯的腦海裏卻不過閃了一小會的功夫。等門外響起腳步聲的時候,她已經迴過神來,重新端坐在椅子上。
進來的是碧蓮,她迴道:“袁媽媽已經迴去了,奴婢瞧著她很是感恩戴德的樣子。”
聞言,馮鶯不置可否,她把孫家從那個偏僻別莊裏弄到城裏來,眼下她們一家子自然是感恩戴德的,隻是人心往往都是欲壑難填的,以後如何現在還不好下結論。
見馮鶯沒有說話,碧蓮有些遲疑的說:“剛才老太太那邊派人來說身子不大舒坦先睡了,讓姑娘不必過去請安了。可巧姑娘今日忙活了一天,不如吃了晚飯早點休息。”
馮鶯看著她輕歎口氣:“你是不是怪我沒把今天的事情告訴你?還把你給誑去房家了?”
碧蓮搖頭道:“奴婢知道姑娘肯定有自己的思量,您是主子自然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說著還臉上還帶了幾分笑模樣:“以往房嬤嬤在的時候您都聽房嬤嬤的,後來到了這裏您又聽於嬤嬤的,雖說兩位嬤嬤的話總不會害了姑娘,但是姑娘就跟沒有主心骨似的。如今姑娘竟然有了自己的主意,能立起來了,奴婢隻有替姑娘開心的,怎麽會怪您呢?”
緊接著又擔心的說:“奴婢隻是替姑娘擔心,要是這事被夫人或者老太太知道了會找姑娘的麻煩。”
說這話的時候,碧蓮的眼神清澈堅定,馮鶯知道她說的都是心裏話,心裏一歎:真是可惜了,這麽好的丫鬟,卻不能跟自己一輩子了。她是打定了主意要離開這裏的,因此才敢直接和於嬤嬤等人撕破臉,走之前總得想個穩妥的法子把這個丫頭給安置妥當了。還有房嬤嬤母子,要不然總覺得對不起原主。
馮鶯拍拍碧蓮的手:“我都已經安排好了,今日的事不會有人告訴老太太和大爺的,畢竟如今這院子的下人賣身契都捏在我的手裏,攀高枝可比不上保小命重要。”
見主子事事都安排的妥當,碧蓮笑道:“姑娘這才像當家奶奶的做派,別說,您剛才那自信的模樣跟姨太太還真有幾分像想象呢,怪不得她那麽疼您。唉,可惜當初給姑娘說親的時候姨太太不在京城,要不然姑娘不定還能說門好一些的婚事。”
馮鶯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原主的命當真不怎麽好,娘家都是些不靠譜的,唯一能指望上的姨媽當時還不在京城。或許,真的是命中注定吧,想到這裏,她輕歎道:“罷了,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麽意思呢?”
碧蓮笑道:“瞧奴婢說這些幹什麽?這會子也不早了,我讓她們把晚飯抬進來吧。”見馮鶯點頭,碧蓮便去安排去了。
雖說馮鶯迴來才幾天功夫,但是如今上上下下的奴才都知道她已經今非昔比,尤其幾日她雷厲風行的拿下了於榮,把這些人都震的不輕,一個個當起差來都是小心無比,生怕一個不好自己也被收拾了。廚娘們自然也不能免俗,於是今晚的菜式便格外精致,有紅燒海參、蔥爆羊肉兩個硬菜,幹燒冬筍、清醬茄子兩個素菜,芫爆肚絲、菊花拌雞絲兩個涼菜,另外還有一個冬瓜幹貝湯。葷素相宜,搭配豐富,一看便是用了心思的。
今中午亂糟糟的馮鶯也沒怎麽吃飯,剛才吃了小半碗燕窩粥也沒怎麽頂事。這會看到這樣色香味俱全的一桌菜自然不會客氣,先慢慢的喝了一碗湯,就拿起筷子大快朵頤開來。
吃的正歡呢,小蓮便笑吟吟的進來迴話:“奶奶,於嬤嬤過來了,說是要給您請安呢。”
來的倒是挺快!
正文 第二十三章鴿血紅
不過馮鶯也不過是略頓了一下,便又繼續吃起飯來。小蓮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難不成奶奶剛才沒聽清,剛要再重複一遍,就聽碧蓮說:“憑她什麽人來了,沒看到奶奶正在用膳嗎?天大的事也得等奶奶吃完了再說,不然萬一傷著奶奶的脾胃,你們誰的命夠賠的?”
小蓮不意竟吃了個釘子,隻是她深知自己比不得碧蓮在馮鶯跟前得用,於是隻好撇撇嘴出去了。她是個掐尖要強的,自然不會替碧蓮遮掩,出去後添油加醋的和於嬤嬤說了。
雖說於嬤嬤城府極深,但是這一日變故實在太大,心裏原本就有許多怨恨,如今明明知道小蓮是故意挑撥心裏還是把碧蓮給恨上了。
馮鶯倒也沒有讓於嬤嬤等的太久,一來她本來就吃的差不多了二來她也想知道於家到底肯出多少銀子了結此事。
於嬤嬤原以為馮鶯是要給自己個下馬威,說不得會讓自己等上小半個時辰啥的,事實上她也不過站了一小會,碧蓮就出來請她了:“嬤嬤快些屋裏請,剛才是我自作主張想著等奶奶安生吃完晚膳再叫嬤嬤的,誰知奶奶知道後罵了我兩句。奶奶說了,嬤嬤和那些閑雜人等可不一樣,可不興讓你久等。”一邊說一邊扶住於嬤嬤的胳膊:“嬤嬤不會怪我不懂事吧?”
老奸巨猾的於嬤嬤自然不會當麵發作,心裏卻暗自咬牙:先讓你們得意些時候,等過些日子先收拾了你們主子再來收拾你
正屋裏頭,兩個小丫鬟手腳麻利的將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幹淨抬了下去,馮鶯正端著一杯玫瑰花茶輕輕啜飲著。
碧蓮將於嬤嬤請到屋裏後便退了出去,她把旁的丫鬟們都支去吃飯,自己親自站在門口守著。
這會於嬤嬤倒也幹脆,進到屋裏後便從袖子裏掏出來一遝銀票奉上:“我那哥哥嫂子知道了於榮幹的事,都是震驚不已,咱們於家在國公府伺候了好幾輩子了,再沒想到能出這樣的不肖子孫。我哥哥說了,單憑他做的這些混賬事,奶奶就是把他千刀萬剮了也不過分。隻是偏偏,這小子是於家這代唯一的男丁,他要是有個好歹怕是我那哥哥嫂子也活不下去了。我雖然也是氣他不爭氣,可是一想到我那先去的爹爹娘親就不得不顧著他兩分。”
一邊說一邊拿帕子抹眼淚,真真是唱念俱佳。於嬤嬤一邊哭一邊用眼角的餘光打量馮鶯,隻見對方並不為所動,麵上一片平靜。她的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難不成她察覺到了什麽,懷疑到自己頭上了。
接著她又搖搖頭,夫人的計策定的那樣隱蔽,眼前這人要是真有這麽大的本事,也不會到現在這時候才使勁。
於嬤嬤拋去腦中的雜念,悲聲道:“奴婢和兄嫂也知道這迴奶奶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們幾家便湊了五千兩銀子,希望能聊作慰藉。”
她說完之後見馮鶯依舊不為所動,仍然在那裏不緊不慢的喝著茶水,心裏把馮鶯罵了一通,又咬咬牙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巴掌大的錦盒遞過去:“我那哥哥知道奶奶素來喜好風雅之物,特意把這對珍藏已久的田黃凍獻與奶奶,還請奶奶千萬笑納。”
馮鶯這才有了笑模樣:“於大管事真是客氣,隻是這小於管事太年輕跋扈了些,偏生我膽子小見不得這樣的,以後就不要讓他出現在我眼前了。”這就是要免了於榮差事的意思,這一點於家倒是早就想到了,他們也沒指望繼續做這差事。按於榮他老娘的話說,要是早知道撈的這點子油水還不夠馮鶯搜刮的,當初就不該讓於榮接這個差事。原以為是個肥差來,誰知道這差點把命搭上。
於嬤嬤聞言並沒有二話,隻是靜靜的把東西放在桌子上,問道:“那不知於榮那小子……”
見了銀子,馮鶯很痛快的把小秋喊進來:“去前頭告訴你老子,讓他把於榮給放了。”小秋答應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