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娥這才應了。
何況她心裏也清楚,這事自家不攬過來,公爹身為生產隊長也得幫著想法子,還不如自己主動點。
舒曼這人,聽著婆婆的話,看著是個好的。
再想到那一斤掛麵、糕點和大白兔,李翠娥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農村裏造房子本來就快。
那間瓦房也就是修修補補,後來還在舒曼的要求下在左邊又搭了一個茅草房放一些雜物,菜窖原本就有,隻要用木頭加固。
不到兩天,籬笆院子也圍了起來。
來找舒曼的杜鵑顛著腳尖往裏麵看了一眼,屋子前麵用來做菜地的地方已經被歸整過。等到開春再翻幾遍,差不多就能用上了。
“還是你這好,還能種種菜。”
“知青點難不成沒有?”舒曼奇怪了,這家家戶戶可沒少菜地的,她不記得書中有沒有寫到了,或許沒有吧。
她看的那本書原先是一個晉江小說網站裏麵的,不過可能是不走尋常路也不走心,數據不太好。雖說也是年代文,但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女主的心境和情感發展,是下鄉知青沒錯,但有關農事的事情幾乎寥寥幾筆就帶過了。
隻是楊渝渝的廚藝很好,充分驗證了那句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當然學問、樣貌也是不差的,否則又怎麽是女主呢。
“有是有,不過沒什麽人種。”大家都天南地北的本身就沒什麽交情,憑什麽我做你不做最後就變成大家都不做。那菜地裏雖然還是腫了一小塊,可也是王茂田種的,旁人也不好多吃,想嚐嚐鮮就去社員家裏要,夏天還好,大家都吃不完,但等到了冬天就麻煩了,誰家也不夠吃。
來了才三天,除了第一天在張大娘家裏吃的,後麵杜鵑吃的都不太好,好歹人家有個醃菜什麽,知青點卻是一點也沒有。
同住一屋的白玉英卻是吃的不差,不說日日有菜,隔幾日開一會葷是有的,那櫃子裏還有罐頭。
別說對方沒開口,就是開口了,杜鵑也沒好意思要來吃。
隻是這麽一對比下來,還挺難煎熬的。
“你說我和楊渝渝換個屋子怎麽樣?”杜鵑說完就忐忑地低下頭。
舒曼看著她這樣子,頓時泄氣了。
她能理解對方的感受。
要跟白玉英住在一起,時間久了,說不定自己都要妒忌了。可白玉英有錢是她的事情,難不成還要讓她給你花不成。
舒曼抿了抿嘴:“杜鵑姐,你怎麽想到換屋子了。再說就是換了,其實也不一定就比之前好。”想了想,她把從張隊長那裏聽來的事情說了出來。
“我聽說張大爺過幾天要去一趟公社了,要幫我們把購糧證這些領迴來。”知青下鄉第一年每個月也是有定量口糧,隻是要去鎮裏的糧站買。若是鎮裏沒有糧站的,就得去縣城。
除了購糧證,當然按月還給錢,這錢就是給知青買米買菜的,都是從安家費裏麵出來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每年的糧食都是頭一年用工分換來的,他們才來,明年的口糧自然無從拿起,隻能政府那邊補貼。
舒曼算過若是節省點是夠用的,說不得還能有結餘。
可這種優待隻是在第一年,第二年就得開始跟生產隊的社員一樣地裏刨食,收成好糧食多一些,收成不好自然不夠吃也是有的。
當地社員人口多,擠一擠總能想辦法夠吃。
可知青不一樣,哪怕家裏每個月接濟,但胡吃海喝到處趕場,肯定入不敷出。
唯有白玉英,她不缺錢不缺糧,隻是為了躲一個安寧才到這邊下鄉。
她肯定看不上別人的三瓜兩棗。
見杜鵑還在猶豫,舒曼在心裏歎了一口氣,她不好把話挑明了說。總不能說別人把她和新來的知青當肥肉呢,就算你最後再怎麽防著,除非要打算徹底分灶了,不然少不得被拿走一些。可真鬧到和女知青都分灶了,就差不多是和誰都不往來的情況。以杜鵑的性情肯定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還不如一開始和白玉英住在一起,那些人也不敢太過分,杜鵑也能滿足自己和大家都交好的想法。
可現在搬出去就是不同了,舒曼真怕她到最後都得罪了或者為了不得罪楊渝渝她們隻能咽下苦果。
要是換了別人,她一點都不想管。
然而杜鵑卻是在舒曼過來後,第一個釋放善意的人。
舒曼她有個毛病,就怕別人對自己好。
“你不是才住進去嘛。若是立馬搬走,到時候讓別人怎麽想?”這別人有白玉英以及知青點其他人也有紅旗村生產隊的人。
這幾日跟著李秀娥做飯燒菜偶爾去瓦房那裏走一走,聽多了就容易知道,當地社員們對知青的偏見幾乎根深蒂固了。
杜鵑歎了一聲:“我就是煩惱這個。”餘光看到舒曼光潔的額頭,心裏一顫,她都在想若是當時舒曼沒有搬出去住,會不會好一點。
就像楊渝渝說的,不過是擠上兩個月,開春馬上就能蓋房子。
“先不想了。”杜鵑拍拍手把手邊洗好的土豆遞給舒曼:“我還得迴去做飯呢,不然遲了就輪不上時間了。”灶台就一個,她如今是單獨吃的。男知青那邊,也不好意思去借來用。現在的這點口糧還是楊渝渝賒的,想到韓春梅這幾日每天吃的大米粥。
杜鵑想著,或許舒曼說的是對的。
她不傻,那番話自然是聽懂了。
白玉英的情況,知青點的其他人隻怕比自己更清楚。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啦。今天有好幾點要說明一下,我這本書估計就像這章節裏寫得沒那麽走心,不會有大家期盼的空間啊異能這些,於是就有以下幾點要說。
1:女主最大的秘密就是她的重生,她和這個時代並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家可能說最多會覺得奇怪一些,可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敵特”,找的就是這種行為和本人出現差異的人,其他時候大家可能不在乎,但涉及到迴城名額的時候,不折手段的事情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女主她不能保證自己就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哪怕獨身住著有危險,寧可住著。
2:男主提過,不是隊長的老兒子也不是原男主,但是……嗯嗯嗯
3:有關安家費的事情,我最近看了一些年代文基本都沒有提起,怕你們以為我瞎編的,在這裏說一下,這是差不多68年就有的,那個時候才180,後來每年漲價了,有些城市不同還會高一點,知青下鄉第一年都會有的,不然知青吃啥,村裏的口糧早在秋收夏收的時候分個幹淨了。
4:還是關於口糧的,查過有的說是一年,有的是半年,因為半年過後就是夏收了也會又部分糧食到手,但我想這算是我對女主的優待,給了一年,所以我還是親媽。日子不苦,現在是74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經破土發芽,隻等待幾年後全麵改革開放。
第14章
杜鵑迴去後,舒曼等了一夜,也沒聽說她要搬房間的消息,方才鬆了一口氣,開始琢磨起新家需要用到的東西。
農具這些,之前在庫房裏看過,有是有,她用著卻是不趁手,到時候還得去鎮裏買或者托人找幾把過來。除去這些,那瓦房裏麵空洞洞的什麽都沒有,棉被這些她有,就要了一張吃飯的桌子和椅子,一口放衣服的大箱子再來一個櫥櫃,這些都托會計馬得糧的小舅子幫忙。剩下的就得去供銷社買了,這些她打算到到時候等張隊長去公社的時候,她搭個順風車。
安家費她猜測也就是年前的事情。
她急,別人隻會更著急
舒曼知道不能一直瞎等著。
等她那房子修好了,就要搬出去自己過日子,到時候總不能什麽都沒有。
若非昨天半夜裏突然下起大雪,原本今天再趕工半天就能好了。
這雪來得還真不是時候,舒曼有些發愁,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停下來。張大娘可說了,有時候能連著下個好幾天,前幾天倒是隻下了一個多小時。
嘚嘚的腳步聲響起,喜子在門外就開始吆喝了。
“舒曼姐姐,奶喊你吃飯。”
話音剛落,就先鑽進一個紮著雙辮子的小女孩,後麵趕羊似的則是喜子了。
“謝謝喜子和春花……你跟大娘說,我馬上就來。”
喜子聽了掉頭就跑。
春花跟在後麵跑了幾步,鞋子就掉了,一著急就大喊:“哥哥,哥哥。”
舒曼忙把手中的鋼筆放好,跑出去把著急地要往雪地裏鑽的春花抱了起來,外頭還下著雪呢,就是積雪也都到成人的膝蓋過了。
這要春花跑進去,準得淹了。
舒曼把春花護在懷裏低著頭跑到堂屋,還沒到,就聽裏頭喜子的痛叫聲。
“你這混小子,又把妹妹丟下。”張紅軍提著喜子的耳朵,喜子疼得上躥下跳偏還不敢離開。
“該。”李翠娥氣得都想上手,剛說完看到門口的舒曼,忙過去把人拉到屋裏,把春花抱過來給張紅軍遞過去,喜子這才得以脫身。
“你怎麽不撐傘過來。”瞧這一身的雪,李翠娥大力拍了拍,又把人往屋裏的火盆邊拉,火盆裏麵烀了好些土豆。
見舒曼坐在小木凳上,張隊長用筷子夾了一個丟在木碗裏遞給舒曼。
舒曼笑眯眯的接過來:“大爺,您去公社也帶上我一道走唄。”
“怎麽?買東西?”問的是張大娘,這幾日對方沒少打聽柴米油鹽的事情,此時聽舒曼說起,心裏是有數的。
舒曼點點頭:“離開家的時候,家裏給了點錢。”
張隊長聽了並不意外。
這幫知青,哪個家裏沒給錢的,否則早就地餓死了,何況是新來的,當然也有那因為不受寵被丟出來當知青的,可看著舒曼明顯不是這種情況。
“去什麽供銷社?到時候跟著你翠娥嫂子趕集去,那不便宜多了?”張大娘怕她花錢花大了,可這話偏不好明講,隻能輕輕點一點。
舒曼笑道:“趕集肯定要麻煩翠娥嫂子帶我去的,可供銷社我還沒有去看過呢,想去看一看。”她早就問過李翠娥了,好些東西集市上是沒有的。
這個集市說白了,也就是附近幾個村落大家鼓惱出來賣一些農產品,量不大也不多,公社那邊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些東西還是得去供銷社才能買到。
說不定還得要票,舒曼是想著快過年了,去碰碰運氣,到時候看看能不能買到一些不要票的東西。
“等你這房子造好了再出發去公社。”張隊長這一次去公社除了了給新來的知青辦事,還得帶著人把任務豬給交了。
多帶幾個人自然無所謂。
張大娘:“那還得等雪停。”
舒曼笑眯眯地點頭,看碗裏的土豆不燙了,就掰開兩半,一塊遞給春花,一塊要給喜子。
喜子嚇得往後跳去,苦著臉說道:“舒曼姐姐,我還是不吃了。”他上一迴吃了舒曼姐姐給的餅子,親爹差點就變成後爸了。
可實在是那餅子老卡舒曼的喉嚨,她咽地辛苦,勉強吃下半張後,就給了沒吃飽的喜子。
沒想到因此害喜子被打,舒曼隻好說了理由。
看著張家人錯愕的目光,舒曼也不確定這具身體到底還是不是原主的了。就是舒家人對原主再好,可這烤地幹幹的雜餅子在這個時候也是不錯的口糧。按理來說,不可能反應這麽大。
而張家人驚愕過後倒沒有再說起,但明顯吃食上就更精細一些。
雖說不是白麵這些,但都想辦法把食物做得軟乎一些。
舒曼本就不喜歡給人帶來麻煩,但似乎還是不可避免地產生。
這也是她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的其中一個原因。
她總不能因為自己吃不慣,就要張家人遷就自己。
晌午過後,雪就停了。
張隊長組織男女老少出去掃雪。
舒曼也去幫忙了,等輕輕鬆鬆地提起籮筐後,與她一同的杜鵑忍不住問道:“你的力氣怎麽這麽大了?”
兩個人一組,她基本上就沒使上力氣。
何況她心裏也清楚,這事自家不攬過來,公爹身為生產隊長也得幫著想法子,還不如自己主動點。
舒曼這人,聽著婆婆的話,看著是個好的。
再想到那一斤掛麵、糕點和大白兔,李翠娥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農村裏造房子本來就快。
那間瓦房也就是修修補補,後來還在舒曼的要求下在左邊又搭了一個茅草房放一些雜物,菜窖原本就有,隻要用木頭加固。
不到兩天,籬笆院子也圍了起來。
來找舒曼的杜鵑顛著腳尖往裏麵看了一眼,屋子前麵用來做菜地的地方已經被歸整過。等到開春再翻幾遍,差不多就能用上了。
“還是你這好,還能種種菜。”
“知青點難不成沒有?”舒曼奇怪了,這家家戶戶可沒少菜地的,她不記得書中有沒有寫到了,或許沒有吧。
她看的那本書原先是一個晉江小說網站裏麵的,不過可能是不走尋常路也不走心,數據不太好。雖說也是年代文,但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女主的心境和情感發展,是下鄉知青沒錯,但有關農事的事情幾乎寥寥幾筆就帶過了。
隻是楊渝渝的廚藝很好,充分驗證了那句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當然學問、樣貌也是不差的,否則又怎麽是女主呢。
“有是有,不過沒什麽人種。”大家都天南地北的本身就沒什麽交情,憑什麽我做你不做最後就變成大家都不做。那菜地裏雖然還是腫了一小塊,可也是王茂田種的,旁人也不好多吃,想嚐嚐鮮就去社員家裏要,夏天還好,大家都吃不完,但等到了冬天就麻煩了,誰家也不夠吃。
來了才三天,除了第一天在張大娘家裏吃的,後麵杜鵑吃的都不太好,好歹人家有個醃菜什麽,知青點卻是一點也沒有。
同住一屋的白玉英卻是吃的不差,不說日日有菜,隔幾日開一會葷是有的,那櫃子裏還有罐頭。
別說對方沒開口,就是開口了,杜鵑也沒好意思要來吃。
隻是這麽一對比下來,還挺難煎熬的。
“你說我和楊渝渝換個屋子怎麽樣?”杜鵑說完就忐忑地低下頭。
舒曼看著她這樣子,頓時泄氣了。
她能理解對方的感受。
要跟白玉英住在一起,時間久了,說不定自己都要妒忌了。可白玉英有錢是她的事情,難不成還要讓她給你花不成。
舒曼抿了抿嘴:“杜鵑姐,你怎麽想到換屋子了。再說就是換了,其實也不一定就比之前好。”想了想,她把從張隊長那裏聽來的事情說了出來。
“我聽說張大爺過幾天要去一趟公社了,要幫我們把購糧證這些領迴來。”知青下鄉第一年每個月也是有定量口糧,隻是要去鎮裏的糧站買。若是鎮裏沒有糧站的,就得去縣城。
除了購糧證,當然按月還給錢,這錢就是給知青買米買菜的,都是從安家費裏麵出來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每年的糧食都是頭一年用工分換來的,他們才來,明年的口糧自然無從拿起,隻能政府那邊補貼。
舒曼算過若是節省點是夠用的,說不得還能有結餘。
可這種優待隻是在第一年,第二年就得開始跟生產隊的社員一樣地裏刨食,收成好糧食多一些,收成不好自然不夠吃也是有的。
當地社員人口多,擠一擠總能想辦法夠吃。
可知青不一樣,哪怕家裏每個月接濟,但胡吃海喝到處趕場,肯定入不敷出。
唯有白玉英,她不缺錢不缺糧,隻是為了躲一個安寧才到這邊下鄉。
她肯定看不上別人的三瓜兩棗。
見杜鵑還在猶豫,舒曼在心裏歎了一口氣,她不好把話挑明了說。總不能說別人把她和新來的知青當肥肉呢,就算你最後再怎麽防著,除非要打算徹底分灶了,不然少不得被拿走一些。可真鬧到和女知青都分灶了,就差不多是和誰都不往來的情況。以杜鵑的性情肯定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還不如一開始和白玉英住在一起,那些人也不敢太過分,杜鵑也能滿足自己和大家都交好的想法。
可現在搬出去就是不同了,舒曼真怕她到最後都得罪了或者為了不得罪楊渝渝她們隻能咽下苦果。
要是換了別人,她一點都不想管。
然而杜鵑卻是在舒曼過來後,第一個釋放善意的人。
舒曼她有個毛病,就怕別人對自己好。
“你不是才住進去嘛。若是立馬搬走,到時候讓別人怎麽想?”這別人有白玉英以及知青點其他人也有紅旗村生產隊的人。
這幾日跟著李秀娥做飯燒菜偶爾去瓦房那裏走一走,聽多了就容易知道,當地社員們對知青的偏見幾乎根深蒂固了。
杜鵑歎了一聲:“我就是煩惱這個。”餘光看到舒曼光潔的額頭,心裏一顫,她都在想若是當時舒曼沒有搬出去住,會不會好一點。
就像楊渝渝說的,不過是擠上兩個月,開春馬上就能蓋房子。
“先不想了。”杜鵑拍拍手把手邊洗好的土豆遞給舒曼:“我還得迴去做飯呢,不然遲了就輪不上時間了。”灶台就一個,她如今是單獨吃的。男知青那邊,也不好意思去借來用。現在的這點口糧還是楊渝渝賒的,想到韓春梅這幾日每天吃的大米粥。
杜鵑想著,或許舒曼說的是對的。
她不傻,那番話自然是聽懂了。
白玉英的情況,知青點的其他人隻怕比自己更清楚。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啦。今天有好幾點要說明一下,我這本書估計就像這章節裏寫得沒那麽走心,不會有大家期盼的空間啊異能這些,於是就有以下幾點要說。
1:女主最大的秘密就是她的重生,她和這個時代並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家可能說最多會覺得奇怪一些,可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敵特”,找的就是這種行為和本人出現差異的人,其他時候大家可能不在乎,但涉及到迴城名額的時候,不折手段的事情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女主她不能保證自己就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哪怕獨身住著有危險,寧可住著。
2:男主提過,不是隊長的老兒子也不是原男主,但是……嗯嗯嗯
3:有關安家費的事情,我最近看了一些年代文基本都沒有提起,怕你們以為我瞎編的,在這裏說一下,這是差不多68年就有的,那個時候才180,後來每年漲價了,有些城市不同還會高一點,知青下鄉第一年都會有的,不然知青吃啥,村裏的口糧早在秋收夏收的時候分個幹淨了。
4:還是關於口糧的,查過有的說是一年,有的是半年,因為半年過後就是夏收了也會又部分糧食到手,但我想這算是我對女主的優待,給了一年,所以我還是親媽。日子不苦,現在是74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經破土發芽,隻等待幾年後全麵改革開放。
第14章
杜鵑迴去後,舒曼等了一夜,也沒聽說她要搬房間的消息,方才鬆了一口氣,開始琢磨起新家需要用到的東西。
農具這些,之前在庫房裏看過,有是有,她用著卻是不趁手,到時候還得去鎮裏買或者托人找幾把過來。除去這些,那瓦房裏麵空洞洞的什麽都沒有,棉被這些她有,就要了一張吃飯的桌子和椅子,一口放衣服的大箱子再來一個櫥櫃,這些都托會計馬得糧的小舅子幫忙。剩下的就得去供銷社買了,這些她打算到到時候等張隊長去公社的時候,她搭個順風車。
安家費她猜測也就是年前的事情。
她急,別人隻會更著急
舒曼知道不能一直瞎等著。
等她那房子修好了,就要搬出去自己過日子,到時候總不能什麽都沒有。
若非昨天半夜裏突然下起大雪,原本今天再趕工半天就能好了。
這雪來得還真不是時候,舒曼有些發愁,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停下來。張大娘可說了,有時候能連著下個好幾天,前幾天倒是隻下了一個多小時。
嘚嘚的腳步聲響起,喜子在門外就開始吆喝了。
“舒曼姐姐,奶喊你吃飯。”
話音剛落,就先鑽進一個紮著雙辮子的小女孩,後麵趕羊似的則是喜子了。
“謝謝喜子和春花……你跟大娘說,我馬上就來。”
喜子聽了掉頭就跑。
春花跟在後麵跑了幾步,鞋子就掉了,一著急就大喊:“哥哥,哥哥。”
舒曼忙把手中的鋼筆放好,跑出去把著急地要往雪地裏鑽的春花抱了起來,外頭還下著雪呢,就是積雪也都到成人的膝蓋過了。
這要春花跑進去,準得淹了。
舒曼把春花護在懷裏低著頭跑到堂屋,還沒到,就聽裏頭喜子的痛叫聲。
“你這混小子,又把妹妹丟下。”張紅軍提著喜子的耳朵,喜子疼得上躥下跳偏還不敢離開。
“該。”李翠娥氣得都想上手,剛說完看到門口的舒曼,忙過去把人拉到屋裏,把春花抱過來給張紅軍遞過去,喜子這才得以脫身。
“你怎麽不撐傘過來。”瞧這一身的雪,李翠娥大力拍了拍,又把人往屋裏的火盆邊拉,火盆裏麵烀了好些土豆。
見舒曼坐在小木凳上,張隊長用筷子夾了一個丟在木碗裏遞給舒曼。
舒曼笑眯眯的接過來:“大爺,您去公社也帶上我一道走唄。”
“怎麽?買東西?”問的是張大娘,這幾日對方沒少打聽柴米油鹽的事情,此時聽舒曼說起,心裏是有數的。
舒曼點點頭:“離開家的時候,家裏給了點錢。”
張隊長聽了並不意外。
這幫知青,哪個家裏沒給錢的,否則早就地餓死了,何況是新來的,當然也有那因為不受寵被丟出來當知青的,可看著舒曼明顯不是這種情況。
“去什麽供銷社?到時候跟著你翠娥嫂子趕集去,那不便宜多了?”張大娘怕她花錢花大了,可這話偏不好明講,隻能輕輕點一點。
舒曼笑道:“趕集肯定要麻煩翠娥嫂子帶我去的,可供銷社我還沒有去看過呢,想去看一看。”她早就問過李翠娥了,好些東西集市上是沒有的。
這個集市說白了,也就是附近幾個村落大家鼓惱出來賣一些農產品,量不大也不多,公社那邊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些東西還是得去供銷社才能買到。
說不定還得要票,舒曼是想著快過年了,去碰碰運氣,到時候看看能不能買到一些不要票的東西。
“等你這房子造好了再出發去公社。”張隊長這一次去公社除了了給新來的知青辦事,還得帶著人把任務豬給交了。
多帶幾個人自然無所謂。
張大娘:“那還得等雪停。”
舒曼笑眯眯地點頭,看碗裏的土豆不燙了,就掰開兩半,一塊遞給春花,一塊要給喜子。
喜子嚇得往後跳去,苦著臉說道:“舒曼姐姐,我還是不吃了。”他上一迴吃了舒曼姐姐給的餅子,親爹差點就變成後爸了。
可實在是那餅子老卡舒曼的喉嚨,她咽地辛苦,勉強吃下半張後,就給了沒吃飽的喜子。
沒想到因此害喜子被打,舒曼隻好說了理由。
看著張家人錯愕的目光,舒曼也不確定這具身體到底還是不是原主的了。就是舒家人對原主再好,可這烤地幹幹的雜餅子在這個時候也是不錯的口糧。按理來說,不可能反應這麽大。
而張家人驚愕過後倒沒有再說起,但明顯吃食上就更精細一些。
雖說不是白麵這些,但都想辦法把食物做得軟乎一些。
舒曼本就不喜歡給人帶來麻煩,但似乎還是不可避免地產生。
這也是她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的其中一個原因。
她總不能因為自己吃不慣,就要張家人遷就自己。
晌午過後,雪就停了。
張隊長組織男女老少出去掃雪。
舒曼也去幫忙了,等輕輕鬆鬆地提起籮筐後,與她一同的杜鵑忍不住問道:“你的力氣怎麽這麽大了?”
兩個人一組,她基本上就沒使上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