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田芳都被給弄的沒有脾氣,早出晚歸的,一個星期大概會來三天這樣,用方紅梅的話來說那裏沒有伴,所以就來這裏,他們可以一起聊聊天說說話。


    來到這裏後看孩子,之後一起吃一頓午飯,時候差不多了再迴去,另外除了第一次帶了一把青菜,後麵都是空手過來的,這樣過了兩個星期,她連早飯都沒吃,起來了直接來這裏,連早飯都在這裏跟著陳建軍他們一起解決,這樣持續了三天,劉田芳表示服氣,她這麽辛苦披星戴月的趕路,就是為了過來蹭個飯,值得嗎?


    第72章


    說實話, 陳建軍是有些佩服的, 如果換成是他,他是不樂意走那麽遠的路, 畢竟還要帶著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可不會管太多,走的累了就不願意走,尤其是她的兒子還小, 走那麽遠,肯定要背著或者抱著。


    一起吃了幾天的早餐,許曉問:“你們說,他知道嗎?”


    陳老三正在把木馬磨得光滑, 讓不會有毛刺傷到人:“我覺得他應該是不不知道的。


    “我也覺得不知道。”陳建軍覺得, 他二伯還有這個堂弟都是明白人, 現在這個時候普遍家家戶戶都不寬裕, 不像後世, 哪家都不缺那一碗飯,現在偶爾去蹭的隻有那些臉皮厚的,故意要占便宜才做的出來, 陳愛黨還是有相當強烈的自尊心的。


    而且要說真那麽困難……現在才來這裏多久,就沒錢沒糧了嗎?


    陳建強以前經常跟在陳愛黨屁股後麵跑,感情不錯:“要不我試探一下?”


    陳建強在方紅梅再一次過來的時候,托她給陳愛黨帶一本書, 說是覺得好看, 當著她的麵封上了報紙, 實際在裏麵夾了一張紙條。


    方紅梅看到封麵,是思想類的,也沒有心思拆開來看,原樣給了陳愛黨。


    “我今天去三叔家串門,建強托我帶給你的,說是好看。”說完就去廚房忙活了。


    “你去了三叔家啊,我看看。”他拆開了封麵,一翻動就看到了那張紙條,說如果有什麽難處的話跟他說,嫂子時常帶著孩子一大早趕路走那麽遠,下午再頂著太陽走迴去,太辛苦了,兩個侄子還小,如果有他有什麽不方便的,跟他說,他這個弟弟也補貼。


    陳愛黨看到這封信,臉當即就脹紅了,他問方紅梅:“你是不是經常過去三叔家?”


    “是啊。”


    “你帶什麽過去?”


    “要帶什麽過去,我沒帶什麽過去啊,我們要什麽沒什麽,哪有東西帶過去。”她反問。


    “你以前迴娘家都會帶東西的。”


    “可是那些不要白不要,現在要花錢買東西帶過去嗎?我在家就一個人,沒人說話,也沒有朋友,去那邊跟嬸嬸還有話說,兩個孩子也可以找他們哥哥玩。”


    “那你天天去吃,你就不帶點東西?別人家的口糧是大風吹來了嗎?你說,一共去了幾次?”


    “也沒多少,兩三天去一次。”她又不是天天過去。


    陳愛黨聽了覺得自己快要沒臉見人了。


    “你有算過你們吃了多少嗎?”


    “他家有四個人有補貼,我們娘三個能吃多少?”


    “要不你試試迴娘家去吃飯不帶東西,長期下去你娘家人會不會說?”你爸媽沒意見,你哥哥嫂子也會有意見啊。


    “我原先休息日也會帶著你們去我爸媽家吃飯啊。”


    “那我問你,我有哪一次是空著手的?”


    方紅梅仔細想了一下,還真是,如果沒有飯店的“剩飯剩菜”,陳愛黨還會去買東西帶過去。


    “別人要是來我們家也這樣,你會怎麽想?”陳愛黨覺得有些無力。


    方紅梅原先也是這樣做的,她有空就會帶著家人迴娘家去蹭飯,但她能夠迴去蹭飯的時候有多少?隻有休息日才迴去,而且迴去都會帶在飯店裏多出來的剩菜帶迴去,實際口糧是自己負責的,現在這情況能一樣嗎?


    他也沒想著她會經常去,她隻跟他說偶爾會去串門,偶爾跟經常是不一樣的。


    方紅梅沒話了,她去娘家,沒有空著手,也時常給侄子侄女帶東西,而且那是她親爸媽,迴鄉下公婆那裏的時候,親孫子,親媳婦,怎麽可能有意見?


    別人沒有說過她,她就理所當然了。


    陳愛黨看著方紅梅低著頭的氧氣歎了口氣,如果要過去聊天什麽的他不反對,但是像這樣的就不可以再有下一次,迴想起她早飯都要過去那邊,說她沒有為了省點米飯糧食的意思他都不信。


    “你一大早的過去怎麽想的,兩個孩子還小呢,你就不怕折騰出事情來?”


    “他們能去玩很高興,三叔家有很多玩具,家裏什麽都沒有。”


    陳愛黨啞然,喉結上下動了動:“……你放心。”


    陳愛黨再不好意思,這事還是需要解決。


    他在休息日的時候,提著向村裏人買來的一隻老母雞,半袋子的玉米,去了三叔家。


    他們到了這裏,他半句話沒有說他拿著老母雞是做什麽的,隻是說正好看到有賣,就買了一隻,大家一起打打牙祭。


    大家一起吃,一起喝,一起聊天,還是其樂融融的狀態,方紅梅在邊上坐著,特別的乖巧。


    等到快離開的時候,他才跟著陳建強說了句:“之前麻煩你們了,我事先也不知道,放心,你們別記在心上,以後不會了。”


    “你在說什麽呀?沒事。”陳建強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後有什麽事跟我們說。”


    “肯定的,我不會勉強,放心,學校的開支不大。”


    在那之後,方紅梅就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出現過。


    兩個孩子鬧著要去找哥哥們玩,她也不允許了,陳愛黨也著力於打開方紅梅在村子裏的無交友狀況,給兩個孩子帶迴去各種小玩具,讓他們打入村子裏的孩子圈。


    ……


    政策改變了。


    報紙上出現了家庭聯產承包製。也出現了個體經營,大改革的浪潮已經在喧囂著要發動了。


    陳建軍把這些資料收集起來,寄了一份迴去給陳大伯,家庭聯產承包製這是正途,越早實施越能提高大家的積極性,給公家幹活,總是磨洋工,但是給自己幹活,有十分力,就會出到十分,一點都不帶打折的。


    勇於吃螃蟹的人已經展示了成果,一批又一批的知青迴城,個體戶多了許多,陳建軍在迴家的路上時常可以看到他們,已經有不少人直接擺在路邊了。


    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鄉下收來的,用來賺取一些差價。


    許昭敏和趙玉英也注意到了這些,他們並沒有什麽評價,能享受到便利,如果長期允許的話,他們自然也是高興的。


    方紅梅還膽戰心驚了一次,她從村裏其他人家那裏買了一些青菜,然後到城裏麵賣了出去,多多少少賺了一些零花錢,隻不過這樣的事做了一次,就被陳愛黨給製止了,現在情況不明,還是先觀望觀望比較好,他們也不缺那麽一點錢救急。


    大街上的顏色也多了,原先基本隻有灰、黑、藍三種顏色,現在,慢慢的,其他亮麗的顏色越來越多,原本的齊肩短發和麻花辮裏,燙發的也慢慢的占了一席之地。


    伴隨著浪潮出現,陳建軍的農場裏麵又多了一株成功變異的植物,還是桃子,原先的那一顆是南邊的尖嘴桃,花瓣果實變大了,現在這個變異的是蟠桃,他還不知道是哪一方麵的變異,但是看著下一年就會開花的桃樹,陳建軍很期待。


    看著農場裏麵的欣欣向榮,陳建軍很高興,他從農場裏麵搬出了兩盆盛開的墨菊送給劉田芳,另外拿出兩盆送給了嶽父家,兩邊都飽受好評。


    雖然這不是變異的品種,但是花開的很飽滿,那色澤也很討人喜歡,擺在院子裏,他們不停的叮囑家裏的小孩不要把花給摘了,不然有他們好看,從這個態度可以看出他們的喜愛。


    陳建軍已經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個大概的規劃,變異的又是果樹,他似乎在果樹上的緣分的特別高,加上他有一個農場空間在,思來想去,他決定在現實世界也開一個農場。


    他的農場裏麵種植的果樹種類越來越多了,等再過一些時候,時機成熟,他就可以開始做準備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七八年,這一年的變化無疑是巨大的,他們陳屋村也實施了家庭聯產承包製,在收獲的時候,用沉甸甸的穀倉顯示了他的成功,這並不是特例,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知青們大幅迴城,給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的豐富了城市的市場,大部分城市還規劃了自由貿易區交給人們自由貿易,大大的分薄了供銷社的生意,讓他們清閑了下來。


    隻有到市場裏麵沒辦法買到的東西,才會拿著票去供銷社裏麵買。


    有了自由貿易區,有了隨處可見的個體戶,這極大的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條件,原先是有錢拿著但沒處花,現在不一樣了,市場上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不用票的,價格高一點,但不用票就能夠拿到東西。


    個體戶比起工人當然是飽受非議的,這個不穩定,說出去也不體麵,哪裏像工人,旱澇保收,還可以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供銷社的人原本眼睛放在額頭上,看著生意淡了也沒多少的擔憂,這樣他們還更清閑了呢,哪裏會想到,後麵會有下崗的事發生呢。


    而個體戶們,一開始都是拿出了決心的,世道艱難,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但是很快就品嚐到了甜頭,尤其是那些倒爺,更是賺得滿瓢盆。


    陳建軍也忍不住賺了一筆,他從農場商城裏麵買牛仔布,根據買來的成品做參數,加工成牛仔褲,褲腳是喇叭狀的,這讓他的金幣縮水了不少,與之相反的,他的小金庫飛速上漲。


    他還把褲子拿了一些迴家,給陳建強他們每個人送了兩條,他們也就知道了他有在做什麽,他還在學校賣了一些,大家都是青年,也有一顆追求時尚潮流的心,這種褲子價值不菲,也有不少人願意省吃儉用買下一條。


    陳建軍賣了幾次,就在市中心的交易區不遠處買下了一處八間泥磚房的舊房子,這個是同一戶人家的,兄弟四個,每個人兩間,產權是他們老爸的,原先也隻有一個兄弟住在這裏,陳建軍一起買了下來,原先住在這裏的人帶著錢,一起住到了單位的房子。


    陳建軍又找上了當初幫他修房子的那幾個人,要把這八間泥磚房推到重建,重建成二層的商鋪。


    第73章


    為了他的本錢, 他還特意跟許曉、跟劉田芳請教了一下做褲子的注意事項, 狠狠的擼掉了一堆頭發才成功做了出來,幸好這個有現成的模板, 他隻要複製就好了, 不用他設計,他的腦細胞就不夠用了,他就沒有這根筋。


    他以前當然也來過首都這邊玩耍, 但是這個世界跟他原來的那個有些不一樣,他也不知道哪些地段具體會怎麽樣,大體可能會變化不大,細節隻能根據自己的判斷, 現在這裏因為新成立的市場,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 繁華還是可以保證的, 後麵的話也可以重新拆了重做, 首都的地皮和房子,絕對虧不了。


    被找來做房子的人有上了年紀的老師傅,也有年紀輕輕的後生, 還有返城的知青,各種人都有,陳建軍開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待遇好, 工作起來也更賣力。


    陳愛黨也來這邊看了看, 看著正在開工的地方, 心情有點複雜。


    堂哥他才來首都多久,就有錢買舊房子自己起新房子了,光憑學生的津貼絕對不夠,是他以前的積蓄,還有他……


    陳愛黨看了看自己穿著的牛仔褲,這褲子陳建軍送了他和方紅梅各一條,說他是用成本價拿來的,比較便宜,也就是說,他也在做倒買倒賣的生意,這個真的很賺嗎?


    這麽快就有這麽多錢?起新房,幾百塊肯定是不夠的,地方這麽大,肯定是四位數了,就不知道是一開頭的四位數,還是二開頭了。


    八間泥磚房原先的占地並不是很大,加起來統共就一百四十多平方,但是算上前麵那個院子的話,加起來就有快三百平方了,陳建軍把房子建到了馬路邊,距離大路有兩米的距離做緩衝,其餘的都用來建房子,建成的話,估計有二百六十平方。


    他都做成了那種商鋪,門寬寬的,可以賣衣服,賣副食品等等,格局是方方正正的,一路排開,有12個鋪子,到時候可以租出去,每個月到時候光是收租,就是一筆不小的數額,等到他自己有生意了,直接就可以拿來用,不用另外找商鋪。


    房子很快就做好了,人多力量大,下麵是個長方形的商鋪,有樓梯上去二樓,後麵有一個獨立的廁所,商鋪是沒有自己的廁所的,現在房子有獨立衛浴廁所的比較少,都是多少人一起共用。


    一樓做商鋪,上麵住人,如果做餐飲的話,也可以兩樓都做生意。


    因為臨近交易中心,這些房子一掛上告示,很快就有人來聯係要出租。


    劉田芳對著這些家裏的產業很愛惜,一個個精挑細選的,做的生意會弄得地方很髒的先排除,之後再考察一下來租的人的品性和行事,沒有什麽大問題再簽下契約書,把鑰匙交給他。


    人不願意上下樓一起租,也不勉強。


    現在的人做生意大部分還真用不了那麽大的地方,劉田芳看基本都是不要二樓的,就找木匠做了一些基本的家具,比如說床和櫃子,之後出租出去,總有人願意的,別說,確實有,當初陳愛黨找房子就找的特別的艱辛。


    不到一個月,一樓的商鋪就全租了出去,上麵的住房也租了三間,算一算,每個月合計的租金就是三位數了,比許多工人的工資還要高。


    陳愛黨心裏也有數,參考一下他學校周邊的房租價格,往上加一些就知道一個月大概有多少,他倒還好,心裏酸澀,之後就更用功念書,他再過兩年,就可以畢業,去掙錢了,他要多掌握一些知識,為以後發力。


    方紅梅簡直要克製不住自己內心的不忿,來到首都跟著孩子他爸相守,並不是什麽太舒心的日子,異地他鄉,語言、生活習慣都有不小的差異,她沒有工作,整天就困守在家中,精神一日日的衰落,她覺得這樣的生活無趣極了,但是這樣的生活還要過兩年。


    她在這邊的低穀,許曉卻無一不美滿。


    她和許曉的年紀相當,雙方都是城裏人,自小嬌生慣養,但是許曉的父母是大學老師,她的父母是職工,雖然在之前許曉的家庭還是被人唾棄的改造犯,但是現在,知識分子的際遇明顯。


    從家境方麵來說,許曉娘家的院子夠寬敞,一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間房,綽綽有餘,據說還有另外的房產,她跟自己的兩個姐姐一起擠在一張床上一起睡到上麵兩個姐姐出嫁或者下鄉,之後她也沒有享受多久,她的侄女也長大了。


    之後是知青下鄉,她沒有去,下鄉的是她姐姐,所以她還能在城裏享福,這個是她比較好的,但是許曉受了些苦,又嫁了個好男人,以前是受人尊敬的師傅,現在也是受人尊敬的大學生,自己還考上了大學,從這方麵來說,許曉又完勝她。


    在子女方麵,許曉一舉得子,後麵還生下了稀罕的雙胞胎,而她第一胎是個女兒,娘家媽一直在她耳邊念叨著要早日生一個兒子,她頂不住,很快就懷了知學,現在子女雙全,這方麵的喻頭來說,她的說上去比較好聽。


    考上了大學,許曉一家人都迴了她的故鄉念書,跟著娘家近在咫尺,而她是千裏迢迢、背井離鄉的跟著男人來這邊陪他念書,一個是大學生,一個是在家帶孩子的普通婦女,自然是大學生更出色一些。


    現在,對方已經在這裏有房有商鋪,跟以前那些小資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她因為沒有收入,每個月都精打細算,摳摳縮縮的,就為了收支平衡,一個月都不定能夠買一次肉,而他們家這鋪子每個月就夠他們買好多好多的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迎來到七十年代[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河東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河東流並收藏歡迎來到七十年代[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