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白麵是沒有的,肉也是沒有的,那些都在劉田芳那裏,她一向都是鎖在櫃子裏的,有需要再提前拿出相應的分量。


    現在陳建軍沒有迴來,許曉怕她二哥那邊要得急,躊躇了幾分,還是去跟劉田芳說了。


    劉田芳倒是沒有責怪她向著娘家人,大人可以節省,小孩子怎麽節省呢?尤其是他們那邊的雙胞胎據說比較體弱。


    她進了房間,沒一會就出來了,那這個布袋子,五斤大米,兩斤白麵,臘肉、臘腸各一串。


    許曉拿到這些東西差點熱淚盈眶。


    心裏對劉田芳又親近了幾分。


    如果不是看在她這個兒媳婦的麵上,怎麽會拿出這些。


    “你別掉眼淚了,收拾去吧,你二哥一直沒對你開過口,現在這樣是遇到困難了。”


    “哎!”許曉響亮的應了。


    她迴了房間,把這些年陳建軍每個月給她的零花抽出了大部分,湊了整數,在給她二哥的那雙厚厚的鞋底裏藏了進去,這樣子,這錢應該可以完整的、平安的到達她二哥手裏吧,懷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千層底縫的特別的實在。


    許進收到了包裹,看到了信、細糧奶粉,還有鞋子。拆開鞋子的底部,就看到這一堆的錢票。


    肖瀟在旁邊看著許進的手抖了抖,她吸了口氣,兩個兒子有了這些,應該夠了吧?


    她拍了拍他的手:“我們記著妹妹的好,以後會還的。”


    有些嘶啞的聲音:“……嗯!”


    他一定會還的!


    等到陳建軍迴來知道了這事兒,立刻又幫她把櫃子給放滿了,另外給了她一些錢和票,讓她放好隨便花。


    他現在跑一趟,每個月得到的光是錢就好幾百塊,各種現在會帶來不幸的東西價值不方便計量,農場有串門的地方種植糧食,牧場雞鴨魚豬齊全,他不缺錢,也不缺那些東西,許二哥那一邊有需要,那就寄過去。


    這在陳建軍看來,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在許曉看而已,那就是——陳建軍對她真是太好了!心中有她,也記著她的娘家!不然這麽多東西她寄出去,說出去,一個貼補娘家的罪名會背的牢牢的。


    這次的數目可不小啊。


    看她這麽感動的樣子,陳建軍有點心虛,但又不好說出來,隻能給她多一些錢票,多一些吃的,給她小小的漏了個底:“沒事,二哥那邊缺,我們這裏有,送過去不是很正常嗎?一家人嘛,你不用擔心,我每個月除了工資還有其他收入的,不然你以為我帶迴來的這些東西從哪裏來,不過具體你別問,不好說。”


    許曉擦了擦眼淚,鼻音有點重的應了一聲:“嗯,好,我不問,你小心點。”


    許進寫信給爸媽訴說他的感動去了,又對妹妹的感激和謝意,還有對自己無能的唾棄。


    許昭敏和趙玉英看了這信,是又欣慰又心酸。


    他們兩個兒子,大兒子堅強果敢,信念堅定,軍營是很適合他的地方,二兒子像了許昭敏,有一顆文人的高自尊和清高。


    如果不是沒辦法了,他是絕對不會跟他妹妹開口的。


    女兒那邊,她哥一開口就把東西寄了過去,兄妹情深是一方麵,另一麵,她能拿的出手,看來小日子過得不錯。


    那女婿沒有找錯。


    隻不過……女兒拿出那麽多錢,她夫家人知道嗎?她說是自己的私房錢,是真的私房錢嗎?不會私自拿了家裏的錢吧?


    趙玉英想得更多,她也是做婆婆的人了,如果她媳婦不跟他們商量拿了一百多給娘家哥哥,嘴上不說,心裏也肯定有意見的。


    直到後麵收到了女兒和女婿一起寫來的信,這才安了心。


    不是自作主張就好。


    第57章


    陳建軍終究還是幫陳建民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帶著他, 做他的學徒。


    他現在還年輕, 但是已經是師傅了,拿到了正駕駛證,所以他的身邊, 就不是劉平了, 換成了陳建民。


    帶著他, 教他學車, 教他認路,教他學會一些簡單的修車手段。


    陳建民一個月隻有十塊。


    這樣一個工作, 值嗎?


    在陳建民看來,值, 在柳蘭看來, 也值, 能夠學本事的學徒工有多少是有工資的?


    能包吃住就很好了, 有的還要自己花錢呢。


    學車,就是一門技術。


    學會了, 陳建軍就是榜樣。


    現在一個月十塊,隻是暫時的,未來可期。


    所以他們都很感激陳建軍幫忙找來的這份工作,如果不是他,他想進去, 沒門。


    陳建軍接受了他們的謝意, 這事說起來也是時候到了。


    他準備高考, 沒考中?


    陳建軍不覺得自己會連最爛的大學都沒有考中,所以勢必要安排好。


    工作是可以傳承的,他們單位,他要是走了,就有一個名額空下來,正好陳建民可以頂上。


    到時候他學了那麽久,應該也沒問題了。


    然後陳建民同進同出了,這樣一來,他勢必就要跟柳蘭母子分開,一開始不習慣,但是到處跑其實是會上癮的,外麵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比一成不變的村子吸引人多了。


    陳建軍也帶著他做了點“小生意”,手裏也寬裕了不少,在他跟在身邊幾個月之後,陳愛黨那邊也有了好消息傳來,他跟他的對象談成了,要領證了。


    領證之後,他們兩個就住進了夫妻宿舍,他們單位正好有個小單間可以給他們夫妻倆住。對這件事情,陳二伯和二伯母當然是高興的,又一個兒子成家立業了,他們可以舒口氣了,兩個兒子的人生大事都解決了,但是,這也代表著,以後他們兩個膝下沒有兒女相伴了,他一共就兩個兒子,大兒子在當兵,小兒子又到市裏去了,男人奔著前程自然是好的,隻是作為留守家裏的老人,難免會覺得有一絲悵然。


    陳建軍也見到了那位堂弟媳婦,是個個子比較嬌小,有著一張圓圓的臉蛋,微胖的可愛型女孩,這種身材在這個時候是很少見的,很受追捧,因為這個代表著生活條件優越。


    陳愛黨人也長得好看、精神,俊眉星目的,兩人一起穿著紅衣服的時候,特別匹配,他們也沒有擺什麽酒席什麽的,舉行的是革命婚禮,穿著衣服擺上瓜子糖果,幾杯粗茶水,就是婚禮了。


    時間眨眼就到了75年,這場運動要結束了。


    在黎明之前,總會迎來一段特別的黑暗,有些人挨過了這麽久的歲月,卻在這個時候再也沒有起來,而有些人熬過了這段時間,就會迎來他們的黎明和新生。


    他們和許昭敏的信件還是跟往常一般,但是,他暗示說,不要送那些紮眼的東西,任何紮眼的東西,信除了家長裏短,問平安的,越簡短越好,本來還有送一些補身體,還有細糧的,許曉就換了,她不能給他們帶來危險。


    陳建軍跑的地方多,在一些經常跑的地方,他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搭檔,也認識一些人,這是普遍的情況,再加上一些風聲,他的眉毛都舒展了幾分。


    快到了吧,快要結束了吧?


    在75年年底的時候,上麵正式下達通知,有一批人上了平反名單,迴歸了原來的崗位。許昭敏和趙玉英不早也不晚,在76年年初的時候,再度成為了教授,許大哥官升一級,許二哥還在農場,但是據說待遇好了不少。


    也是這時候,一個喜訊傳遍了全國大地,祖國6月要恢複高考了。


    這個時間,跟陳建軍原先呆過的世界不一樣,那時候是77年,但是現在76年,比那時候早了一年,但他是個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的。


    他屯有相關的教材,全都齊全,所以在大家瘋了一般的尋找各式的學習資料的時候,他們可以比較悠閑,不用操心。


    這次高考,他們家有四個考生,他,許曉,陳建強和陳向娟。


    陳建強和陳向娟在高中畢業後就迴家務農了,不甘心也沒有辦法,沒有高考,找不到工作,隻能迴家,但是,幸運的是,他們畢業的時間跟高考隔得並不遠,就兩三年的時間,還能夠把知識撿起來,而且,充分的體會到了農家的艱辛之後,在陳建軍的帶動下,本來就沒有把學習拋之腦後的他們更用功的學習了,就像大哥說的那樣,想要離開土地,高考,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他們要緊緊的抓住。


    陳大伯家的孩子年紀都比較大,陳平是初中畢業的,他早就還給老師了,根本沒有信心可以去參加高考,直接放棄,而陳二伯家,參加高考的也有人,就是陳愛黨,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可愛的女寶寶的爸爸,但年紀也不算太大,他還想再拚一拚。


    陳建民當初就不愛學習,是兄弟中學習最差的,現在他覺得他這工人就做得挺好,而且大哥已經決定要參加高考,他頂上了他的職位,他已經很滿意的了,學習他就不是那塊料,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


    當初買那些教材的時候,陳建軍是有買多的,他不買也會被別人拿去起火或者墊桌腳,還不如他收迴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送給別人,所以他就送了一套給他二舅哥,一套給了知青點的知青,說村裏的人都可以去借。


    這時候,距離高考時間還有三個月。


    大家都爭分奪秒,許曉已經把代課老師的工作辭了,她要全力備戰高考,黎佳也是備考的一份子,陳大山挺支持她的,也不怕她有迴城的機會就再也不迴來,用他的話來說,心不在這兒,強留也沒用,心在這兒,走多遠都會迴家。


    陳建軍是把工作推了備考的,這個事情高考通知一下來就做了,很多人都這樣幹,劉平覺得情理之中,歎息了幾句,也沒有阻止,如果人家真能考上,他阻止就說不過去了,雖然做他們這一行也很吃香,但是大學生的地位還是不一樣的。


    雖然惋惜,也幹脆利落的寫了文件,對他這樣的行為,有的表示讚同,有的就覺得他傻了,高考啊,那麽難的高考啊,你參加就一定能夠考上嗎?


    要是沒有考上,工作又丟了,那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給了弟弟又怎麽樣,還能拿迴來?一個蘿卜一個坑啊!


    更何況他的工作,現在每個月有40多啊!


    大學畢業生一個月能夠掙那麽多嗎?而且大學還要學費、生活費。


    這樣的話,陳建軍當然聽到了,但更多的,被劉田芳和陳老三他們攔下了,讓他們幾個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可以好好學習。


    陳老三和劉田芳也不知道兒子的這個選擇是對是錯,但他既然堅定的選擇了這一條道路,他們也隻能支持,陳建軍的壓力也很大。


    數學理化那一些,他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語文,政治,這個他就有些問題了,現在運動剛結束,有些詞、有些字眼很敏感,一不小心就容易撞上,而且思想一定要正確。


    因為這個,他買了一堆的紅色書籍迴來,看了不少,時刻保持著自己張口閉口就是紅色語句,記到腦子裏,在做題的時候也謹記著,這才好了很多。


    他的數學還有人來特意請教,有他們村的村民,也有他們村的知青,陳建軍隔兩天就會規定一個時間讓他們來,不然分開來,他一天就別想幹自己的事了。


    陳建軍覺得自己的腦細胞都要死光了,上一次參加高考他是什麽樣的心態,輕鬆。


    根本就沒有壓力,因為他知道,他不會沒有大學上,他也不會為生計發愁,可以悠閑活得自在,但是現在不行。


    他想要過得舒舒服服的,不想要繼續做司機,高考,就是最合適的理由,隻要他考上了大學,他的戶口就會跟著學校走,之後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幹脆自己創業,就可以留在城市裏麵。


    他比原先參加高考前花費了十倍的心力認真學習。他這樣做測試,分數都不錯,付出的努力都是有迴報的。


    許曉也不錯,基本上不會跟他拉開太大的距離,她的語文,政治什麽的都很優秀,數學原本是她的弱項,但是現在有他補課,也趕了上來。


    陳建強和陳向娟用的心力要少一些,成績也就差一些,但也是屬於不錯的範疇了。


    等到了高考的時候,他們都緊張了,一家人都緊張。


    劉田芳和陳老三,檢查了他們要帶的東西,之後在他們的拒絕下,沒有陪著一起去,在家裏麵坐立不安,做什麽事兒都是走神狀態,這一天,凡是家裏有考生的,都不安寧,直到結束,才會消失。


    等考完了,陳建軍立刻就估了分。


    現在這時候,不是等你成績出來之後再根據你的分數檔次填心儀的學校,而是先填誌願,你的分數如果趕不上你的誌願,那很遺憾,如果你分估的低了,可以上更好的,你卻為了保險起見,選了次一等的,那也很遺憾。


    他們各自給各自估了分,又給彼此估了分,最後得出一個比較低的分數作為參考值,再根據這個來填意願。


    他們幾個中,許曉第一選擇當然是迴首都,迴她的故鄉去念書,她已經好些年沒有迴去了,從她下鄉插隊做知青開始,就再也沒有迴去過,再也沒有見過她的親人,她當然想迴去。


    而且現在這時候教育也是首都的比較好,陳建軍也是首推首都的。


    陳建強和陳向娟跟著他們,也把目標放到了首都。


    至於專業方麵,陳建軍和陳建強是理科,許曉和陳向娟是文科。


    陳建軍第一誌願選擇了農大,他已經選定了以後要走的道路,他有農場空間這麽一個作弊器在手,他覺得他挺適合走這方麵的道路,比起旁人,他可以走得更輕鬆。


    陳建強根據自己的分數考慮過後,選擇了電大。


    許曉選擇了師範大學,陳向娟想學醫,選擇了醫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迎來到七十年代[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河東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河東流並收藏歡迎來到七十年代[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