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倒不如同王太醫同乘一車。左右王太醫年歲已大,孫輩的年紀都跟她差不多,即便旁人知道,肯定也不會有什麽閑言碎語。
而薛明誠聽了他這話,心中隱隱失落。又覺隱隱挫敗。
她竟然寧願同王太醫同乘一車,也不願意跟他同乘一車?
薛家原就是世家,薛明誠生下來就是金尊玉貴的長大。後來姑母做了太後,父親離世,他年紀輕輕便是衛國公,旁人誰敢小覷?又因他相貌生的俊美,儀度閑雅,世家貴女見到他都是傾慕的目光。便是這些年他遊曆南北,也從沒有女子這般冷淡的對待過他,拒絕過他。
薑清婉是第一個。而且偏偏還是第一個讓他心生異樣的人。
薛明誠隻覺心中憋悶的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眼見薑清婉正往王太醫那裏走過去,想必是要邀他與她同乘一車,他忙抬腳加快腳步走過去,搶在薑清婉未開口之前,語氣帶了絲強硬,一定要王太醫跟他同乘一車。
便是薑清婉不願與他同乘一輛馬車,他也不能看著她與旁的男子同乘一車。哪怕對方是個花甲之年的人。
可憐的王太醫,在他的強硬要求下最後也隻得從了。被小廝扶著坐到了薛明誠的馬車上。
薑清婉站在原地,有些不明白薛明誠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先前明明王太醫不敢與他同乘一車時他也沒有強迫,而是讓王太醫坐她的馬車。但待她過來要邀王太醫同車時,他卻帶了絲強硬的,一定要王太醫坐他的車子。
待王太醫上車後,薛明誠就對薑清婉點了點頭:“薑姑娘請上車。”
薑清婉隻得對他行了個禮,然後迴身往自己的馬車走。
薛明誠看她坐上馬車,這才踩著馬凳上車,吩咐小廝趕車。
薑清婉也已經坐上了馬車,綠羅放下藍綢車簾子,隔簾叫馬夫趕車。
綠羅和紅藥都隨同薑清婉坐在馬車裏麵。綠羅是個話少安靜的人,待吩咐完馬夫趕車之後便規規矩矩的沉默坐著,再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但紅藥卻是個活潑的,也是個心裏藏不住話的。
她隔著車窗簾子望了一眼外麵薛明誠的馬車,再轉頭看了看薑清婉,眼珠子骨碌轉了兩轉,就壓低聲音笑嘻嘻的說道:“姑娘,我看這位國公爺好像對您很不一般呐。”
薑清婉原本還在閉目養神,聽了這話雖然心中微驚,但也沒有睜開眼,隻道:“慎言。”
語氣難得的帶了絲嚴厲。
綠羅也不讚同的瞪了紅藥一眼。紅藥吐了吐舌頭,不過到底還是不敢再說什麽了,端端正正的坐好。
主仆三人一路無話的到了永昌伯府,綠羅和紅藥先下馬車,然後扶薑清婉下來。
薑清婉一下來,就見薛明誠已經下車了,正雙手背在身後,望著大門上麵懸掛的永昌伯府四個字的匾額。
眼角餘光看到薑清婉下車,就側頭對她微微一笑。
眉眼清俊柔和,一副閑適瀟灑的樣子,又是旁人口中氣度閑雅雍容的那個貴公子。哪裏有絲毫剛剛忽然而來的氣急敗壞?
☆、第98章 心生惱怒
紅藥剛剛在馬車裏所說的事,薑清婉又如何會察覺不到?不過她並不想和薛明誠走的太近。
上輩子她雖然拋棄世俗眼光,做過出夜奔情郎的事,但可惜結果慘重。這輩子她隻想循規蹈矩,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
就有些冷淡的對薛明誠點了點頭,然後吩咐綠羅去叫門,讓小廝速去告訴薑天佑衛國公和王禦醫過來的事。
綠羅恭聲的應了一聲是,走過去叫門。又告訴了看門的小廝這些話。小廝聽了,忙開了大門,恭恭敬敬的請薛明誠進去。一麵又叫了另外一個小廝速去告訴老爺這事。
等薑清婉,薛明誠等人走到儀門的時候,就看到薑天佑已經急急忙忙的迎了出來。
雖然薑天佑以前也曾見過這位年輕的衛國公幾次,但話都沒有說上過幾句,現在竟然到他的家裏來了。
等到近前,慌忙見禮。又態度極謙遜的說道:“國公爺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薑清婉注意到他頭上的帽子戴的有些歪,腰間係著的腰帶也有一個搭扣錯位了,想必是忽然得知薛明誠到訪,急急忙忙的換了衣裳就出來迎接的緣故。
不過也不好當著薛明誠和王禦醫的麵這樣直接提醒薑天佑這些事。就沒有說什麽,隻垂頭站在一旁。
薑天佑還在同薛明誠和王禦醫寒暄。
心中難免覺得驚訝,不明白薛明誠怎麽會到他家來。而且竟然請得動禦醫院的醫正過來給老太太看病......
目光看向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的薑清婉,心中不由的就覺得有點自豪起來。
薛明誠肯定是看在他女兒的麵子上,不然會到他這永昌伯府來?要知道薛明誠以前看到他的時候也不過是點頭微笑的交情而已。
然後不由的就悄悄的打量起薛明誠來。
相貌俊雅,長身玉立。儀態閑雅的站在這裏,當真是芝蘭玉樹一般的人物。
而且他還是衛國公,兵部尚書,薛太後的娘家侄子......
無論哪一個身份,拿出來都很嚇人。
若是他能做自己的女婿......
薑天佑心裏簡直要樂開花,一疊聲的吩咐小廝快上好茶來,請薛明誠和王禦醫喝。
薛明誠見薑清婉垂首見在一旁,便對薑天佑說道:“病情不等人,還是讓王禦醫先進去給貴府老太太看看病情。至於這茶,王禦醫稍後再喝也不遲。”
他這般一說,薑天佑便叫了個小廝帶王禦醫去鬆鶴堂。
薑清婉不想在這裏多待,就恭順的對薑天佑說道:“父親,女兒許久未見祖母,也擔心祖母病情,想現在隨同王禦醫一起去看望祖母,還請父親容許。”
薑天佑現在心裏對他這個女兒可是刮目相看的很。竟然不聲不響的就能讓衛國公送她迴來,還隨行帶來了禦醫院的醫正迴來。對她說的話哪裏還會有不允的道理?忙說道:“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父親知道你擔心祖母。你這便隨王禦醫一起去看望你祖母罷。為父在這裏陪國公爺說話。”
薑清婉聽聞,就對薛明誠屈膝行禮,垂首說道:“小女告退。”
耳聽得薛明誠含笑的聲音響起:“薑姑娘,我們容後再會。”
這句話說的就比較引人遐想了,薑天佑心中不由的再次對薑清婉刮目相看起來。
而薑清婉先是一怔,過後交叉放在小腹前的雙手微微的攥了起來。
不過她到底也沒有說什麽話,而是帶著綠羅和紅藥往屋外就走。
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惱怒的。
這位衛國公說的話實在是容易讓人產生誤會,但一來薑天佑在這裏,二來薛明誠位高權重,沒有她開口嗬斥的份。便隻能沉默。
薛明誠將她剛剛攥緊雙手的動作清晰明了的看在眼裏。這會兒唇角帶笑的看著她漸行漸遠的纖細背影,想象著她現在心中肯定惱怒,不曉得麵上會是個什麽樣的神情?想必總不會還是平日對著他時無懈可擊的微笑和客套吧?
也不知道為什麽,每每看著她溫婉柔順的樣子,便想要逗一逗她,看看她驚慌失措或是嬌羞惱怒時會是個什麽模樣......
微微自哂一笑過後,他拿起幾案上的蓋碗,輕輕的抿了一口裏麵的茶水。
忽然就覺得剛剛一路憋悶的心情現在好了很多。
*
薑清婉同王禦醫一到鬆鶴園,姚氏就趕忙帶著錦屏迎了出來。
剛剛已經有人進來通報了衛國公和王禦醫到府的事,姚氏聽了,就一直在盼著王禦醫過來給薑老太太診治。
這會兒隔窗看到薑清婉和一個頭發胡子都斑白的老頭子一起進院,便猜想那位老頭子肯定就是王禦醫,連忙迎了出來。
母女數月未見,見麵之後姚氏就緊緊的拉住了薑清婉的手。
心裏有很多別後的話要說,但現在老太太的病要緊,便隻握了握薑清婉的手便放開,然後對王禦醫屈膝行禮。
“這位便是王禦醫罷?我們老太太的病,還請您一定要用心的看一看。”
慌的王禦醫連忙迴禮:“夫人客氣了。請您頭前帶路。”
一路進了鬆鶴堂的上房,姚氏領著王禦醫往西梢間裏麵走。那裏正是薑老太太平日歇臥的地方。
薑清婉也跟了進去。然後一眼就看到薑老太太躺在床上,麵如金紙,人事不省。
姚氏正在跟王禦醫說話:“......我們老太太的身子以前一向是很好的,近些日子也不知道是什麽緣故,經常說頭暈眼花,渾身乏力。今兒早上早膳也沒有用多少,正要站起來,忽然就雙眼一翻,往前就摔了下去。丫鬟都沒有來得及扶住,額頭上都蹭破了一塊油皮。”
薑清婉仔細看薑老太太的額頭,果然見額角那裏蹭破了一塊油皮。
姚氏還在輕聲細語的跟王禦醫描述薑老太太病發之後的事:“......先前府裏也請了一位大夫過來看過,隻說老太太上了年紀的人,是痰症。開了四君子湯。小廝方才抓藥迴來,正在煎藥,尚且還沒有喝。”
看得出來姚氏是真心擔心薑老太太的,這會兒麵上滿是擔憂之色,手裏的錦帕也緊緊的攥著。
薑清婉在旁邊看了,心裏隻感歎她的善良。
論起來這些年薑老太太對姚氏也不算多好,唯獨保全了姚氏一個正室太太的位子。但現在她暈倒了,姚氏卻是不計前嫌,忙前忙後。平日八麵玲瓏的孟姨娘,這會兒卻不見了人影。
王禦醫聽完姚氏說的話,已經拿了小迎枕出來讓人墊在薑老太太的手腕下,然後坐在繡墩上開始凝神切脈了。屋裏的人不敢打擾他,都屏聲靜息的,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但忽然就聽到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薑清婉眉頭微皺,轉頭從推開的槅扇窗往外望,就見孟姨娘正急匆匆的過來。
這會兒她倒是知道來了。
且孟姨娘一進屋,也沒有對姚氏行禮,反倒興師問罪一般,開口就質問道:“剛剛不是才請了位大夫來給老太太看過,如何現在還要再請個人過來看?老太太身子不好的人,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
薑清婉抬眼看她。
分明是秋日,但她卻一額頭汗。想必是剛剛得知了消息,一路飛奔過來的。
姚氏聞言,心中就有些不悅。但她是個性子軟,又不會說話的人,便隻看了孟姨娘一眼,沒有說話。
薑清婉卻有些忍不住了。
孟姨娘再如何都隻是一個妾室而已,對著主母竟然敢這樣說話。也就是姚氏性子好,若換了其他的主母,早就讓丫鬟上前掌嘴了。
便冷聲的說道:“孟姨娘慎言。這位是宮裏禦醫院的醫正,是太後娘娘親自發話,請他過來給祖母看視的。豈非一般大夫所能比?”
孟姨娘嚇了一大跳,目光看著王禦醫。
剛剛她心中著急,一路趕來,都沒有細看。這會兒一看,見這位坐在窗前繡墩上的老頭子身上果然穿著官服。
氣焰當時就消下去不少,心中也開始緊張起來。
宮裏的太後竟然會叫禦醫來給老太太看病。而聽說宮裏的禦醫都是醫術很高明的,若是待會兒被這位禦醫真的瞧出什麽來,那她可真的就......
竭力的定了定心神,就斂起自己剛剛的急躁,柔聲細語的說道:“妾身不是那個意思。妾身是想著,老太太忽然暈倒,原就需要靜養。而且方才妾身請過來的那位大夫也是京城最好的大夫。他既說老太太是痰症,那便肯定是痰症了。隻需將他開的藥給老太太喝兩副下去,老太太的病肯定就好了。實在無須勞煩這位禦醫。還驚動了太後娘娘。”
說到後來,聲音忍不住的就有些發顫。
那可是太後娘娘啊。她遣過來的禦醫,肯定說什麽就是什麽,旁人哪敢說個不字?而且眼前的這位還是禦醫院的醫正,醫術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好......
不行,為以防萬一,還是要趁早做準備才是。
於是孟姨娘就又說道:“是妾身唐突了。既是太後娘娘遣來的禦醫,那醫術肯定非同一般。妾身就不打擾這位禦醫給老太太診治了。”
說著,就要帶著惠香轉身出屋。
倒不如同王太醫同乘一車。左右王太醫年歲已大,孫輩的年紀都跟她差不多,即便旁人知道,肯定也不會有什麽閑言碎語。
而薛明誠聽了他這話,心中隱隱失落。又覺隱隱挫敗。
她竟然寧願同王太醫同乘一車,也不願意跟他同乘一車?
薛家原就是世家,薛明誠生下來就是金尊玉貴的長大。後來姑母做了太後,父親離世,他年紀輕輕便是衛國公,旁人誰敢小覷?又因他相貌生的俊美,儀度閑雅,世家貴女見到他都是傾慕的目光。便是這些年他遊曆南北,也從沒有女子這般冷淡的對待過他,拒絕過他。
薑清婉是第一個。而且偏偏還是第一個讓他心生異樣的人。
薛明誠隻覺心中憋悶的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眼見薑清婉正往王太醫那裏走過去,想必是要邀他與她同乘一車,他忙抬腳加快腳步走過去,搶在薑清婉未開口之前,語氣帶了絲強硬,一定要王太醫跟他同乘一車。
便是薑清婉不願與他同乘一輛馬車,他也不能看著她與旁的男子同乘一車。哪怕對方是個花甲之年的人。
可憐的王太醫,在他的強硬要求下最後也隻得從了。被小廝扶著坐到了薛明誠的馬車上。
薑清婉站在原地,有些不明白薛明誠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先前明明王太醫不敢與他同乘一車時他也沒有強迫,而是讓王太醫坐她的馬車。但待她過來要邀王太醫同車時,他卻帶了絲強硬的,一定要王太醫坐他的車子。
待王太醫上車後,薛明誠就對薑清婉點了點頭:“薑姑娘請上車。”
薑清婉隻得對他行了個禮,然後迴身往自己的馬車走。
薛明誠看她坐上馬車,這才踩著馬凳上車,吩咐小廝趕車。
薑清婉也已經坐上了馬車,綠羅放下藍綢車簾子,隔簾叫馬夫趕車。
綠羅和紅藥都隨同薑清婉坐在馬車裏麵。綠羅是個話少安靜的人,待吩咐完馬夫趕車之後便規規矩矩的沉默坐著,再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但紅藥卻是個活潑的,也是個心裏藏不住話的。
她隔著車窗簾子望了一眼外麵薛明誠的馬車,再轉頭看了看薑清婉,眼珠子骨碌轉了兩轉,就壓低聲音笑嘻嘻的說道:“姑娘,我看這位國公爺好像對您很不一般呐。”
薑清婉原本還在閉目養神,聽了這話雖然心中微驚,但也沒有睜開眼,隻道:“慎言。”
語氣難得的帶了絲嚴厲。
綠羅也不讚同的瞪了紅藥一眼。紅藥吐了吐舌頭,不過到底還是不敢再說什麽了,端端正正的坐好。
主仆三人一路無話的到了永昌伯府,綠羅和紅藥先下馬車,然後扶薑清婉下來。
薑清婉一下來,就見薛明誠已經下車了,正雙手背在身後,望著大門上麵懸掛的永昌伯府四個字的匾額。
眼角餘光看到薑清婉下車,就側頭對她微微一笑。
眉眼清俊柔和,一副閑適瀟灑的樣子,又是旁人口中氣度閑雅雍容的那個貴公子。哪裏有絲毫剛剛忽然而來的氣急敗壞?
☆、第98章 心生惱怒
紅藥剛剛在馬車裏所說的事,薑清婉又如何會察覺不到?不過她並不想和薛明誠走的太近。
上輩子她雖然拋棄世俗眼光,做過出夜奔情郎的事,但可惜結果慘重。這輩子她隻想循規蹈矩,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
就有些冷淡的對薛明誠點了點頭,然後吩咐綠羅去叫門,讓小廝速去告訴薑天佑衛國公和王禦醫過來的事。
綠羅恭聲的應了一聲是,走過去叫門。又告訴了看門的小廝這些話。小廝聽了,忙開了大門,恭恭敬敬的請薛明誠進去。一麵又叫了另外一個小廝速去告訴老爺這事。
等薑清婉,薛明誠等人走到儀門的時候,就看到薑天佑已經急急忙忙的迎了出來。
雖然薑天佑以前也曾見過這位年輕的衛國公幾次,但話都沒有說上過幾句,現在竟然到他的家裏來了。
等到近前,慌忙見禮。又態度極謙遜的說道:“國公爺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薑清婉注意到他頭上的帽子戴的有些歪,腰間係著的腰帶也有一個搭扣錯位了,想必是忽然得知薛明誠到訪,急急忙忙的換了衣裳就出來迎接的緣故。
不過也不好當著薛明誠和王禦醫的麵這樣直接提醒薑天佑這些事。就沒有說什麽,隻垂頭站在一旁。
薑天佑還在同薛明誠和王禦醫寒暄。
心中難免覺得驚訝,不明白薛明誠怎麽會到他家來。而且竟然請得動禦醫院的醫正過來給老太太看病......
目光看向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的薑清婉,心中不由的就覺得有點自豪起來。
薛明誠肯定是看在他女兒的麵子上,不然會到他這永昌伯府來?要知道薛明誠以前看到他的時候也不過是點頭微笑的交情而已。
然後不由的就悄悄的打量起薛明誠來。
相貌俊雅,長身玉立。儀態閑雅的站在這裏,當真是芝蘭玉樹一般的人物。
而且他還是衛國公,兵部尚書,薛太後的娘家侄子......
無論哪一個身份,拿出來都很嚇人。
若是他能做自己的女婿......
薑天佑心裏簡直要樂開花,一疊聲的吩咐小廝快上好茶來,請薛明誠和王禦醫喝。
薛明誠見薑清婉垂首見在一旁,便對薑天佑說道:“病情不等人,還是讓王禦醫先進去給貴府老太太看看病情。至於這茶,王禦醫稍後再喝也不遲。”
他這般一說,薑天佑便叫了個小廝帶王禦醫去鬆鶴堂。
薑清婉不想在這裏多待,就恭順的對薑天佑說道:“父親,女兒許久未見祖母,也擔心祖母病情,想現在隨同王禦醫一起去看望祖母,還請父親容許。”
薑天佑現在心裏對他這個女兒可是刮目相看的很。竟然不聲不響的就能讓衛國公送她迴來,還隨行帶來了禦醫院的醫正迴來。對她說的話哪裏還會有不允的道理?忙說道:“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父親知道你擔心祖母。你這便隨王禦醫一起去看望你祖母罷。為父在這裏陪國公爺說話。”
薑清婉聽聞,就對薛明誠屈膝行禮,垂首說道:“小女告退。”
耳聽得薛明誠含笑的聲音響起:“薑姑娘,我們容後再會。”
這句話說的就比較引人遐想了,薑天佑心中不由的再次對薑清婉刮目相看起來。
而薑清婉先是一怔,過後交叉放在小腹前的雙手微微的攥了起來。
不過她到底也沒有說什麽話,而是帶著綠羅和紅藥往屋外就走。
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惱怒的。
這位衛國公說的話實在是容易讓人產生誤會,但一來薑天佑在這裏,二來薛明誠位高權重,沒有她開口嗬斥的份。便隻能沉默。
薛明誠將她剛剛攥緊雙手的動作清晰明了的看在眼裏。這會兒唇角帶笑的看著她漸行漸遠的纖細背影,想象著她現在心中肯定惱怒,不曉得麵上會是個什麽樣的神情?想必總不會還是平日對著他時無懈可擊的微笑和客套吧?
也不知道為什麽,每每看著她溫婉柔順的樣子,便想要逗一逗她,看看她驚慌失措或是嬌羞惱怒時會是個什麽模樣......
微微自哂一笑過後,他拿起幾案上的蓋碗,輕輕的抿了一口裏麵的茶水。
忽然就覺得剛剛一路憋悶的心情現在好了很多。
*
薑清婉同王禦醫一到鬆鶴園,姚氏就趕忙帶著錦屏迎了出來。
剛剛已經有人進來通報了衛國公和王禦醫到府的事,姚氏聽了,就一直在盼著王禦醫過來給薑老太太診治。
這會兒隔窗看到薑清婉和一個頭發胡子都斑白的老頭子一起進院,便猜想那位老頭子肯定就是王禦醫,連忙迎了出來。
母女數月未見,見麵之後姚氏就緊緊的拉住了薑清婉的手。
心裏有很多別後的話要說,但現在老太太的病要緊,便隻握了握薑清婉的手便放開,然後對王禦醫屈膝行禮。
“這位便是王禦醫罷?我們老太太的病,還請您一定要用心的看一看。”
慌的王禦醫連忙迴禮:“夫人客氣了。請您頭前帶路。”
一路進了鬆鶴堂的上房,姚氏領著王禦醫往西梢間裏麵走。那裏正是薑老太太平日歇臥的地方。
薑清婉也跟了進去。然後一眼就看到薑老太太躺在床上,麵如金紙,人事不省。
姚氏正在跟王禦醫說話:“......我們老太太的身子以前一向是很好的,近些日子也不知道是什麽緣故,經常說頭暈眼花,渾身乏力。今兒早上早膳也沒有用多少,正要站起來,忽然就雙眼一翻,往前就摔了下去。丫鬟都沒有來得及扶住,額頭上都蹭破了一塊油皮。”
薑清婉仔細看薑老太太的額頭,果然見額角那裏蹭破了一塊油皮。
姚氏還在輕聲細語的跟王禦醫描述薑老太太病發之後的事:“......先前府裏也請了一位大夫過來看過,隻說老太太上了年紀的人,是痰症。開了四君子湯。小廝方才抓藥迴來,正在煎藥,尚且還沒有喝。”
看得出來姚氏是真心擔心薑老太太的,這會兒麵上滿是擔憂之色,手裏的錦帕也緊緊的攥著。
薑清婉在旁邊看了,心裏隻感歎她的善良。
論起來這些年薑老太太對姚氏也不算多好,唯獨保全了姚氏一個正室太太的位子。但現在她暈倒了,姚氏卻是不計前嫌,忙前忙後。平日八麵玲瓏的孟姨娘,這會兒卻不見了人影。
王禦醫聽完姚氏說的話,已經拿了小迎枕出來讓人墊在薑老太太的手腕下,然後坐在繡墩上開始凝神切脈了。屋裏的人不敢打擾他,都屏聲靜息的,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但忽然就聽到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薑清婉眉頭微皺,轉頭從推開的槅扇窗往外望,就見孟姨娘正急匆匆的過來。
這會兒她倒是知道來了。
且孟姨娘一進屋,也沒有對姚氏行禮,反倒興師問罪一般,開口就質問道:“剛剛不是才請了位大夫來給老太太看過,如何現在還要再請個人過來看?老太太身子不好的人,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
薑清婉抬眼看她。
分明是秋日,但她卻一額頭汗。想必是剛剛得知了消息,一路飛奔過來的。
姚氏聞言,心中就有些不悅。但她是個性子軟,又不會說話的人,便隻看了孟姨娘一眼,沒有說話。
薑清婉卻有些忍不住了。
孟姨娘再如何都隻是一個妾室而已,對著主母竟然敢這樣說話。也就是姚氏性子好,若換了其他的主母,早就讓丫鬟上前掌嘴了。
便冷聲的說道:“孟姨娘慎言。這位是宮裏禦醫院的醫正,是太後娘娘親自發話,請他過來給祖母看視的。豈非一般大夫所能比?”
孟姨娘嚇了一大跳,目光看著王禦醫。
剛剛她心中著急,一路趕來,都沒有細看。這會兒一看,見這位坐在窗前繡墩上的老頭子身上果然穿著官服。
氣焰當時就消下去不少,心中也開始緊張起來。
宮裏的太後竟然會叫禦醫來給老太太看病。而聽說宮裏的禦醫都是醫術很高明的,若是待會兒被這位禦醫真的瞧出什麽來,那她可真的就......
竭力的定了定心神,就斂起自己剛剛的急躁,柔聲細語的說道:“妾身不是那個意思。妾身是想著,老太太忽然暈倒,原就需要靜養。而且方才妾身請過來的那位大夫也是京城最好的大夫。他既說老太太是痰症,那便肯定是痰症了。隻需將他開的藥給老太太喝兩副下去,老太太的病肯定就好了。實在無須勞煩這位禦醫。還驚動了太後娘娘。”
說到後來,聲音忍不住的就有些發顫。
那可是太後娘娘啊。她遣過來的禦醫,肯定說什麽就是什麽,旁人哪敢說個不字?而且眼前的這位還是禦醫院的醫正,醫術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好......
不行,為以防萬一,還是要趁早做準備才是。
於是孟姨娘就又說道:“是妾身唐突了。既是太後娘娘遣來的禦醫,那醫術肯定非同一般。妾身就不打擾這位禦醫給老太太診治了。”
說著,就要帶著惠香轉身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