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裏誰不知道老太太很喜歡三姑娘呢?若惹得她不高興了,她會不會去跟祖母告狀?到時祖母肯定會責罰的。還要連累姨娘......
心裏正忐忑的想著這些事,忽然就聽到頭頂有溫和的聲音在說道:“無礙的。”
還關切的問她:“你有沒有撞痛哪裏?告訴三姐。”
薑清雲呆了一會兒,然後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頭來。
就看到薑清婉一臉善意的笑容。見她抬起頭,還目光細細的打量她,看她到底有沒有撞到。
聽到她又問了一遍有沒有撞痛哪裏,薑清雲才猛然迴過神來,忙搖頭:“我很好,沒有撞痛。”
薑清婉看了薑清玉一眼,然後伸手拉著薑清雲坐到了自己的身邊來。
馬車雖然經常有顛簸的時候,但是再如何的顛簸,薑清雲也不會向她撞過來。肯定是有人在背後使壞。
薑清雲還是個孩子,看著也很天真爛漫的樣子,做不出來這樣的事。那就隻能是薑清玉了。
竟然背後這樣用力的推薑清雲。這個薑清玉可真是一點手足之情都沒有。
薑清婉心裏就有幾分厭煩起來。隻低頭同薑清雲說話,絲毫都沒有要理睬薑清玉的意思。
薑清玉沒想到竟然沒有撞到薑清婉。而且現在看薑清婉和薑清雲在很親密的說話,兩個人都不理睬她,將她晾在一旁,心裏就越發的不高興起來。
就氣鼓鼓的搖著手裏的團扇,坐在一旁暗自的生悶氣。
約莫一頓飯左右的功夫就到了周宅。耳中已經能聽到笑語喧嘩。從竹簾縫隙往外望,也能看到影影綽綽的人影。
男人們的筵席設在前院的三間大敞廳,女眷的筵席則是設在後院。
薑老太太等人下了馬車,自然就有仆婦近前來引著她們去後院。
薑老太太這個時候才看到薑清玉麵上妝容都化了的樣子。先是嚇了一跳,過後臉上就沉了下來。忙低聲的喝問她:“你這是要唱戲?臉上亂七八糟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戲子是罵人的話。薑老太太這也是實在氣的狠了,一時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薑清玉聽了,就氣的不行。不過她也不知道自己臉上有什麽東西,怎麽祖母竟然會這樣的罵她。
就抬手去摸自己的臉。但一摸之下妝容就越發的花了起來,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薑老太太也氣的不行。
薑清玉現在這個樣子,要是被別人看到,他們永昌伯府的臉麵就都要被她給丟光了。
有心想要叫薑清玉現在就迴去,但現在已經到了周宅了。沒有辦法,隻能叫了一個周宅的丫鬟過來,叫桃葉塞給她一塊碎銀子,叫她悄悄的領著薑清玉去淨麵,待會兒再領她來找她們。
丫鬟不敢不答應,應了一聲是。薑老太太就很沒好氣的對薑清玉說道:“這大熱天的要抹什麽粉和胭脂?抹也罷了,不能抹少一點?這是要砌牆?還不趕緊下去洗幹淨。”
薑清玉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心裏委屈的不行。
孟姨娘想她嫁個好人家,知道今兒肯定會有很多世家夫人來周宅,昨兒晚上就開始精心的給她挑選今兒要穿戴的衣裙和首飾。
薑清玉相貌生的明豔,適合穿顏色亮麗的衣裙。她昨兒晚上也沒有睡好,就想著今兒一定要打扮的比薑清婉那好看。結果起來的時候氣色就不大好,就叫瑞香給她擦粉,抹胭脂。
但誰知道她精心準備的妝容竟然會花掉呢。而且薑清婉和薑清雲跟她同坐一輛馬車,竟然都不告訴她這件事。
目光惡狠狠的剜了薑清婉和薑清雲一眼。
薑清雲有些害怕,低下了頭去。薑清婉則是目光漠然的望了她一眼,然後轉過頭去看旁邊的一株紫薇花樹。
她確實是不想提醒薑清玉這件事。
上輩子她一心一意的對著別人好,就連崔母和崔華蘭那樣的嘲諷她,欺負她她都沒有對崔季陵提起過一個字。一來是不想讓崔季陵分心為難,二來也想著畢竟和她們都是一家人,隻要她真心的對她們好,她們最後肯定也會對她好的。
但最後她們反而變本加厲了。
還有崔季陵和孫映萱......
這輩子她再也不會那樣傻了。對她不好的人,她為什麽要對他們好?
等薑清玉和她的丫鬟走遠,薑老太太迴過頭來看了薑清婉和薑清雲一眼。
她們兩個人臉上都沒有抹脂粉,看起來幹幹淨淨的。一個淡雅清逸,一個嬌俏可人,打扮也都很得體。
薑老太太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叫了姚氏和薑清婉她們一起,跟著周宅的仆婦繼續往後院走。
周輝的夫人早先幾年就病逝了,後院的事都是由原夫人身邊的一個嬤嬤管著。不過今日他大婚,是肯定不能讓這個嬤嬤來招待各家的女眷的。
就請了何夫人過來幫忙。
說起這個何夫人,其實也是薑清婉的一個舊相識。
早些年先帝昏庸,科場黑暗,崔季陵一直沒有考中進士,就是何夫人的丈夫寫信過來,叫他去甘州,投效寧王府。
何夫人的丈夫也是雲州人,長崔季陵十歲,兩個人師從一人,是親切的師兄弟。當時他就在寧王府的審理司做事。
後來等崔季陵在甘州站穩腳跟,接了薑清婉等人過來,何夫人第二日就過來拜訪。此後兩家也是經常往來的。
何夫人是個很會說話的的人,跟人說話的時候麵上也經常帶著笑意,給人的感覺很熨帖。
薑清婉見她發髻上戴的五尾鳳釵沒有流蘇,就知道她的丈夫已經故去了。不過看她較前幾年白胖了一些,麵上的氣色也很好,想必這些年她過的也很好。
過後就聽屋裏其他的女眷悄悄的說起何夫人生了個很出色的兒子。才十九歲的年紀,今年年初的時候竟然被皇上欽點為頭名狀元,現在在翰林院裏麵供職。
薑清婉就想起那個名叫何景明的靦腆小男孩。小大人一樣的對她行禮,叫她叔母。她還給過他鬆仁粽子糖吃。沒想到他現在竟然考中了頭名狀元,做了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想必有崔季陵照應著,這孩子往後肯定會前途無量。
第52章 情敵相見
薑老太太,姚氏等人剛上京不久,京城裏很多權貴家的女眷都不認得她們。難免就要彼此攀問幾句。
一聽這是永昌伯府的老太太和姑娘們,而且薑老太太還似有意似無意的說起薑家和靖寧侯府是世交的事,便有許多人過來跟她們寒暄。
薑清婉麵上帶了得體溫婉的笑意坐在薑老太太身邊,若有人同她說話,便輕聲細語的迴答。不過也不主動同別人說話。
旁人知道她是嫡女,自然更要高看她一眼。紛紛的讚她行動舉止落落大方,惹得剛被丫鬟領進來的薑清玉很不高興,拉長著一張臉走到薑老太太身旁坐下。
薑老太太看她一眼。心裏也不高興起來。不過當著眾人的麵也不好說她什麽,隻得罷了。
薑清婉這時看到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婦人。生的相貌柔美,正微微的轉過頭,在跟一個六七歲左右的小女孩說話。
薑清婉心中猛的一跳。
這樣看這個婦人的側臉,竟然有幾分像她前世的相貌。
剛好那個婦人這時轉過頭來,正好對上薑清婉探究的目光,就微微一笑,和善的對她點了點頭。
正臉倒是不像。
而那個婦人這時也牽著那位小女孩走過來,跟她攀話。
於是薑清婉就得知,這位是趙夫人。她手中牽的小女孩是她的女兒,名叫趙玉婉。而她的丈夫原是江陵府的知府,新近剛入京,升遷為工部右侍郎。
薑清婉知道,京衛指揮使司裏的京衛親軍直隸於大都督府,但京衛中管營造的衛則是隸於工部的,這位既然是工部趙侍郎的夫人,那肯定是不能冷落的。
就連薑老太太知道她的身份,也和善的同她說了好幾句話。還叫薑清玉,薑清雲都過來見過趙夫人。
趙玉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盯著薑清婉瞧。薑清婉見她生的玉雪可愛,而且相貌生的很有幾分像自己的一位故人,就對她點頭微笑。
“你叫薑清婉?”趙玉婉忽然開口,聲音脆生生的,“我以前聽過你的名字。”
趙夫人嚇了一跳,忙說她:“你這孩子,怎麽能直唿薑姑娘的閨名?還不快跟薑姑娘道歉。”
一麵又歉意的對薑清婉笑了笑:“這孩子調皮,說話不知輕重,薑姑娘可別見怪。”
“無礙的。”薑清婉對她笑了笑,“令愛天真活潑,我很喜歡。”
又彎腰,目光和趙玉婉平視,笑著溫和的問她:“你以前在哪裏聽過我的名字?”
趙玉婉歪著頭打量她,應該是在想要不要告訴她這件事。不過被趙夫人給低聲的喝止住了:“玉婉。”
是不要趙玉婉繼續說的意思。
趙玉婉就對著薑清婉眨了眨眼睛,調皮的說道:“我不記得了。”
薑清婉不好再追問,不過心裏卻有點懷疑起來。
看趙夫人的樣子,很顯然她也是知道薑清婉這個名字的。不然剛剛聽到她姓名的那一刻她眼中不會有很震驚的神色。
而且她現在也阻止趙玉婉繼續說這件事......
對她們母女兩個人提起這個名字的人是誰?
到底是正巧有一個和她同名同姓的人,還是那個人其實是認識她的?
趙夫人一家才剛進京,而這輩子的薑清婉以前都待在甘州鄉下。隻能是她上輩子認得的人了。
就很想知道在趙夫人母女麵前提到薑清婉這個名字的人到底是誰。不過看趙夫人對這個姓名三緘其口的樣子,也也不好直接追問。
就彼此說了一會兒話,想要套出那個人是誰。但趙夫人在這件事上也很小心,輕易套不到半句話。
耳中聽到何夫人正在笑著跟一位夫人說話:“今日大都督也會前來觀禮。”
“大都督也過來?”那位夫人一臉驚訝的樣子。
不怪她會驚訝,實在是崔季陵以前很少參加這樣的筵席。京城裏的眾人私下說起他來,都說這個人乏味的很。日日不是在大都督府就是在家,沒有公事的情況下就很少出門。也不愛好聲色犬馬之類。曾經有下屬為了討好他,送了他兩位揚州的絕色歌姬,卻被他當場就冷著臉退了迴來。
他這樣的身份,自然有很多人想將自己的女兒或姐妹嫁給他。哪怕做不了正室,做個妾室也是好的。可好多人上門求親的時候都被他毫不留情麵的給拒絕了。後來漸漸的打聽出來,他都三十歲的人了,府裏竟然一個妾室都沒有,連通房丫鬟也沒有一個,便都說他很可能是有龍陽之癖的。求親的人這才漸漸的少了。
一眾女眷還在彼此竊竊私語,薑清婉坐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漠然的聽著。
心裏五味雜陳。
對這個人,她不想知道他的任何事,隻想遺忘。但是她總能從旁人的口中聽到跟他有關的事......
這時有個穿桃紅色比甲的丫鬟走進來對何夫人說了兩句話,何夫人就笑著對屋裏的眾位夫人說道:“吉時快要到了,我們去前麵觀禮吧。”
李燕如的娘家不在這裏,所以早先幾日周輝就租賃下了一處小院,讓李燕如今兒在那裏梳妝打扮。先前他已經帶著人接親去了,這會兒新娘子都已經到了府門口了。
屋裏的女眷聽了,便都站起來,一邊說話一邊往前院走。
心裏對這位周夫人都是好奇的。聽說她是周指揮使在北征的路上帶迴來的。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人物,竟然能讓周指揮使一眼就看中。
而且今兒大都督也會過來觀禮。早就聽說大都督生的相貌清雋,今兒可要好好的看一看。
薑清婉跟隨眾人到了前院的大敞廳,就見廳裏燭火煌煌,十分的明亮。也有很多人站在廳裏,正在說話。
那個人也在。
天青色的直身,腰間掛著白玉佩。就那樣安靜的站在那裏。燭光落在他的身上,清冷的跟畫中遺世獨立的仙人一般。
旁邊以前沒有見過崔季陵的女眷都發出低低的驚歎聲。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這個人就是傳說中在戰場上殺人的時候都麵不改色的大都督。簡直就是個雋秀清瘦的讀書人。
心裏正忐忑的想著這些事,忽然就聽到頭頂有溫和的聲音在說道:“無礙的。”
還關切的問她:“你有沒有撞痛哪裏?告訴三姐。”
薑清雲呆了一會兒,然後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頭來。
就看到薑清婉一臉善意的笑容。見她抬起頭,還目光細細的打量她,看她到底有沒有撞到。
聽到她又問了一遍有沒有撞痛哪裏,薑清雲才猛然迴過神來,忙搖頭:“我很好,沒有撞痛。”
薑清婉看了薑清玉一眼,然後伸手拉著薑清雲坐到了自己的身邊來。
馬車雖然經常有顛簸的時候,但是再如何的顛簸,薑清雲也不會向她撞過來。肯定是有人在背後使壞。
薑清雲還是個孩子,看著也很天真爛漫的樣子,做不出來這樣的事。那就隻能是薑清玉了。
竟然背後這樣用力的推薑清雲。這個薑清玉可真是一點手足之情都沒有。
薑清婉心裏就有幾分厭煩起來。隻低頭同薑清雲說話,絲毫都沒有要理睬薑清玉的意思。
薑清玉沒想到竟然沒有撞到薑清婉。而且現在看薑清婉和薑清雲在很親密的說話,兩個人都不理睬她,將她晾在一旁,心裏就越發的不高興起來。
就氣鼓鼓的搖著手裏的團扇,坐在一旁暗自的生悶氣。
約莫一頓飯左右的功夫就到了周宅。耳中已經能聽到笑語喧嘩。從竹簾縫隙往外望,也能看到影影綽綽的人影。
男人們的筵席設在前院的三間大敞廳,女眷的筵席則是設在後院。
薑老太太等人下了馬車,自然就有仆婦近前來引著她們去後院。
薑老太太這個時候才看到薑清玉麵上妝容都化了的樣子。先是嚇了一跳,過後臉上就沉了下來。忙低聲的喝問她:“你這是要唱戲?臉上亂七八糟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戲子是罵人的話。薑老太太這也是實在氣的狠了,一時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薑清玉聽了,就氣的不行。不過她也不知道自己臉上有什麽東西,怎麽祖母竟然會這樣的罵她。
就抬手去摸自己的臉。但一摸之下妝容就越發的花了起來,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薑老太太也氣的不行。
薑清玉現在這個樣子,要是被別人看到,他們永昌伯府的臉麵就都要被她給丟光了。
有心想要叫薑清玉現在就迴去,但現在已經到了周宅了。沒有辦法,隻能叫了一個周宅的丫鬟過來,叫桃葉塞給她一塊碎銀子,叫她悄悄的領著薑清玉去淨麵,待會兒再領她來找她們。
丫鬟不敢不答應,應了一聲是。薑老太太就很沒好氣的對薑清玉說道:“這大熱天的要抹什麽粉和胭脂?抹也罷了,不能抹少一點?這是要砌牆?還不趕緊下去洗幹淨。”
薑清玉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心裏委屈的不行。
孟姨娘想她嫁個好人家,知道今兒肯定會有很多世家夫人來周宅,昨兒晚上就開始精心的給她挑選今兒要穿戴的衣裙和首飾。
薑清玉相貌生的明豔,適合穿顏色亮麗的衣裙。她昨兒晚上也沒有睡好,就想著今兒一定要打扮的比薑清婉那好看。結果起來的時候氣色就不大好,就叫瑞香給她擦粉,抹胭脂。
但誰知道她精心準備的妝容竟然會花掉呢。而且薑清婉和薑清雲跟她同坐一輛馬車,竟然都不告訴她這件事。
目光惡狠狠的剜了薑清婉和薑清雲一眼。
薑清雲有些害怕,低下了頭去。薑清婉則是目光漠然的望了她一眼,然後轉過頭去看旁邊的一株紫薇花樹。
她確實是不想提醒薑清玉這件事。
上輩子她一心一意的對著別人好,就連崔母和崔華蘭那樣的嘲諷她,欺負她她都沒有對崔季陵提起過一個字。一來是不想讓崔季陵分心為難,二來也想著畢竟和她們都是一家人,隻要她真心的對她們好,她們最後肯定也會對她好的。
但最後她們反而變本加厲了。
還有崔季陵和孫映萱......
這輩子她再也不會那樣傻了。對她不好的人,她為什麽要對他們好?
等薑清玉和她的丫鬟走遠,薑老太太迴過頭來看了薑清婉和薑清雲一眼。
她們兩個人臉上都沒有抹脂粉,看起來幹幹淨淨的。一個淡雅清逸,一個嬌俏可人,打扮也都很得體。
薑老太太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叫了姚氏和薑清婉她們一起,跟著周宅的仆婦繼續往後院走。
周輝的夫人早先幾年就病逝了,後院的事都是由原夫人身邊的一個嬤嬤管著。不過今日他大婚,是肯定不能讓這個嬤嬤來招待各家的女眷的。
就請了何夫人過來幫忙。
說起這個何夫人,其實也是薑清婉的一個舊相識。
早些年先帝昏庸,科場黑暗,崔季陵一直沒有考中進士,就是何夫人的丈夫寫信過來,叫他去甘州,投效寧王府。
何夫人的丈夫也是雲州人,長崔季陵十歲,兩個人師從一人,是親切的師兄弟。當時他就在寧王府的審理司做事。
後來等崔季陵在甘州站穩腳跟,接了薑清婉等人過來,何夫人第二日就過來拜訪。此後兩家也是經常往來的。
何夫人是個很會說話的的人,跟人說話的時候麵上也經常帶著笑意,給人的感覺很熨帖。
薑清婉見她發髻上戴的五尾鳳釵沒有流蘇,就知道她的丈夫已經故去了。不過看她較前幾年白胖了一些,麵上的氣色也很好,想必這些年她過的也很好。
過後就聽屋裏其他的女眷悄悄的說起何夫人生了個很出色的兒子。才十九歲的年紀,今年年初的時候竟然被皇上欽點為頭名狀元,現在在翰林院裏麵供職。
薑清婉就想起那個名叫何景明的靦腆小男孩。小大人一樣的對她行禮,叫她叔母。她還給過他鬆仁粽子糖吃。沒想到他現在竟然考中了頭名狀元,做了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想必有崔季陵照應著,這孩子往後肯定會前途無量。
第52章 情敵相見
薑老太太,姚氏等人剛上京不久,京城裏很多權貴家的女眷都不認得她們。難免就要彼此攀問幾句。
一聽這是永昌伯府的老太太和姑娘們,而且薑老太太還似有意似無意的說起薑家和靖寧侯府是世交的事,便有許多人過來跟她們寒暄。
薑清婉麵上帶了得體溫婉的笑意坐在薑老太太身邊,若有人同她說話,便輕聲細語的迴答。不過也不主動同別人說話。
旁人知道她是嫡女,自然更要高看她一眼。紛紛的讚她行動舉止落落大方,惹得剛被丫鬟領進來的薑清玉很不高興,拉長著一張臉走到薑老太太身旁坐下。
薑老太太看她一眼。心裏也不高興起來。不過當著眾人的麵也不好說她什麽,隻得罷了。
薑清婉這時看到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婦人。生的相貌柔美,正微微的轉過頭,在跟一個六七歲左右的小女孩說話。
薑清婉心中猛的一跳。
這樣看這個婦人的側臉,竟然有幾分像她前世的相貌。
剛好那個婦人這時轉過頭來,正好對上薑清婉探究的目光,就微微一笑,和善的對她點了點頭。
正臉倒是不像。
而那個婦人這時也牽著那位小女孩走過來,跟她攀話。
於是薑清婉就得知,這位是趙夫人。她手中牽的小女孩是她的女兒,名叫趙玉婉。而她的丈夫原是江陵府的知府,新近剛入京,升遷為工部右侍郎。
薑清婉知道,京衛指揮使司裏的京衛親軍直隸於大都督府,但京衛中管營造的衛則是隸於工部的,這位既然是工部趙侍郎的夫人,那肯定是不能冷落的。
就連薑老太太知道她的身份,也和善的同她說了好幾句話。還叫薑清玉,薑清雲都過來見過趙夫人。
趙玉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盯著薑清婉瞧。薑清婉見她生的玉雪可愛,而且相貌生的很有幾分像自己的一位故人,就對她點頭微笑。
“你叫薑清婉?”趙玉婉忽然開口,聲音脆生生的,“我以前聽過你的名字。”
趙夫人嚇了一跳,忙說她:“你這孩子,怎麽能直唿薑姑娘的閨名?還不快跟薑姑娘道歉。”
一麵又歉意的對薑清婉笑了笑:“這孩子調皮,說話不知輕重,薑姑娘可別見怪。”
“無礙的。”薑清婉對她笑了笑,“令愛天真活潑,我很喜歡。”
又彎腰,目光和趙玉婉平視,笑著溫和的問她:“你以前在哪裏聽過我的名字?”
趙玉婉歪著頭打量她,應該是在想要不要告訴她這件事。不過被趙夫人給低聲的喝止住了:“玉婉。”
是不要趙玉婉繼續說的意思。
趙玉婉就對著薑清婉眨了眨眼睛,調皮的說道:“我不記得了。”
薑清婉不好再追問,不過心裏卻有點懷疑起來。
看趙夫人的樣子,很顯然她也是知道薑清婉這個名字的。不然剛剛聽到她姓名的那一刻她眼中不會有很震驚的神色。
而且她現在也阻止趙玉婉繼續說這件事......
對她們母女兩個人提起這個名字的人是誰?
到底是正巧有一個和她同名同姓的人,還是那個人其實是認識她的?
趙夫人一家才剛進京,而這輩子的薑清婉以前都待在甘州鄉下。隻能是她上輩子認得的人了。
就很想知道在趙夫人母女麵前提到薑清婉這個名字的人到底是誰。不過看趙夫人對這個姓名三緘其口的樣子,也也不好直接追問。
就彼此說了一會兒話,想要套出那個人是誰。但趙夫人在這件事上也很小心,輕易套不到半句話。
耳中聽到何夫人正在笑著跟一位夫人說話:“今日大都督也會前來觀禮。”
“大都督也過來?”那位夫人一臉驚訝的樣子。
不怪她會驚訝,實在是崔季陵以前很少參加這樣的筵席。京城裏的眾人私下說起他來,都說這個人乏味的很。日日不是在大都督府就是在家,沒有公事的情況下就很少出門。也不愛好聲色犬馬之類。曾經有下屬為了討好他,送了他兩位揚州的絕色歌姬,卻被他當場就冷著臉退了迴來。
他這樣的身份,自然有很多人想將自己的女兒或姐妹嫁給他。哪怕做不了正室,做個妾室也是好的。可好多人上門求親的時候都被他毫不留情麵的給拒絕了。後來漸漸的打聽出來,他都三十歲的人了,府裏竟然一個妾室都沒有,連通房丫鬟也沒有一個,便都說他很可能是有龍陽之癖的。求親的人這才漸漸的少了。
一眾女眷還在彼此竊竊私語,薑清婉坐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漠然的聽著。
心裏五味雜陳。
對這個人,她不想知道他的任何事,隻想遺忘。但是她總能從旁人的口中聽到跟他有關的事......
這時有個穿桃紅色比甲的丫鬟走進來對何夫人說了兩句話,何夫人就笑著對屋裏的眾位夫人說道:“吉時快要到了,我們去前麵觀禮吧。”
李燕如的娘家不在這裏,所以早先幾日周輝就租賃下了一處小院,讓李燕如今兒在那裏梳妝打扮。先前他已經帶著人接親去了,這會兒新娘子都已經到了府門口了。
屋裏的女眷聽了,便都站起來,一邊說話一邊往前院走。
心裏對這位周夫人都是好奇的。聽說她是周指揮使在北征的路上帶迴來的。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人物,竟然能讓周指揮使一眼就看中。
而且今兒大都督也會過來觀禮。早就聽說大都督生的相貌清雋,今兒可要好好的看一看。
薑清婉跟隨眾人到了前院的大敞廳,就見廳裏燭火煌煌,十分的明亮。也有很多人站在廳裏,正在說話。
那個人也在。
天青色的直身,腰間掛著白玉佩。就那樣安靜的站在那裏。燭光落在他的身上,清冷的跟畫中遺世獨立的仙人一般。
旁邊以前沒有見過崔季陵的女眷都發出低低的驚歎聲。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這個人就是傳說中在戰場上殺人的時候都麵不改色的大都督。簡直就是個雋秀清瘦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