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更時分,兩道黑影一前一後,噌噌鑽入尚家大院後麵的那片樹林。他們就是趙剛孟桂芝。
趙剛看小房四周無人,上去撬開小房的門鎖,進屋點亮隨身帶來的火把,四下照了照。
孟桂芝指著立在牆角的大木櫃說:“地道入口就在衣櫃裏麵。”
趙剛過去將木櫃門打開,掀起底層隔板,果然露出一個方形洞口。他豎下火把在洞口裏照了照,見裏麵立著一個木梯子,便先順著木梯走下去。
地道挖的夠深,裏麵還算寬敞,有一米多寬兩米來高,趙剛和孟桂芝可以並肩立著行走。
不知是害怕,還是因為其它,孟桂芝不由抓住了趙剛的手。趙剛感覺身子過一下電,也情不自禁地順勢攬住她的細腰。倆人並膀走了一會兒,孟桂芝指著地道旁側一個洞口說:“這裏有個暗室,我估計杜喜鳳會在裏麵。如果沒有,我們就白來了。”
趙剛鬆開孟桂芝的腰身,自己先走了進去,用火把一照,果然發現有個女孩被綁在用木板搪的簡易床上。高興地說:“找到了,人在這裏。”
那女孩的嘴裏堵著毛巾,有氣無力地躺在那裏,看著有個男人舉著火把進來,眼神非常驚恐,扭動身子,做出掙紮狀。
孟桂芝走到床邊說:“不要怕,我們是來救你的。”
那女孩睜大眼睛,似乎不相信。
孟桂芝扯下女孩嘴裏的毛巾,問:“你叫杜喜鳳吧?認識劉雲飛?是他讓我們來救你的。”說著就上去解開女孩手上和腳上的繩索。
那女孩正是杜喜鳳,聽說他們是劉雲飛派來的,就相信了,坐起來長籲一口氣,可能是太虛弱了,隻點點頭,什麽話也沒說。
趙剛打著火把照亮,孟桂芝攙著杜喜鳳走出暗室,正要順地道往迴走,隱約聽到地道另一頭有說話聲。趙剛說:“你們在這兒等著,我過去看看。”
孟桂芝想攔沒攔住,趙剛已經順著地道走了過去。大約走了二十米,趙剛見盡頭也立著一個木梯子,攀上去用火把照一下,見洞口頂端同樣蓋著木板,便將火把插在一個用來安放火把的洞眼上,試探地輕輕推一下上頭的木板。木板上麵好像有什麽東西壓著,不太沉,估計是棉被之類。趙剛稍微一用力,將木板推開,立刻射進來一道光線,並聽見一男一女在說話。他輕輕地把木板立起來,將上麵的被子推到一邊,輕手輕腳地爬了上來,屏住唿吸,順著櫃門的縫隙朝外看。看見一個男子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女子扒下他的褲子,手裏舉著一把明晃晃的尖刀,聽到她說的那些話,瘮得慌,感到後背直冒涼氣。他正猶豫該不該出去救那個男子?忽然見何衛山衝了進來,對那個女子說出一番另他震驚的話來。接下來,那個女子被衛兵架走,屋內守著兩個持槍的偽軍。趙剛知道救人無望,不敢像以前那樣莽撞,悄悄退迴去,放下上麵的木板,取火把下了木梯,過來跟孟桂芝說:“快走。”
趙剛帶她們出了地道口,把木櫃的底層隔板恢複原樣,滅了火把,背起杜喜鳳,走出小房,穿過樹林直奔一片苞米地。
出了苞米地就是一條鄉道,那裏有二十多個護衛隊員騎著馬,備用一掛馬車前來接應。
趙剛他們迴到大圍子已是深夜。孫家人誰也沒有睡,都坐在劉雲飛屋裏等候趙剛孟桂芝。見他倆帶著杜喜鳳安全迴來了,興奮不已。
孫玉嬋沒見過杜喜鳳,特意上跟前瞅一瞅,看她模樣挺俊的,就衝劉雲飛笑,從她那笑裏,看出了她的自信。
孫太太看杜喜鳳一聲沒有,知道她是餓了,趕緊安排人去廚房給她做飯。
孫天相想聽聽救人經過,趙剛一五一十說了,順便把孟桂芝讚美一番,誇她如何如何機靈,如何如何穩重。
孫玉嬋就瞅著孟桂芝笑,是那樣一種撩逗的眼神。
孟桂芝撇她一眼:“你就知道笑,有你笑不出來的時候。”話音裏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意味。
接著,趙剛把木櫃裏聽到何衛山說的話,向孫天相學理一遍。孫天相聽了十分吃驚,嚴肅地說:“這個情況很重要,得趕緊通知夏世魁,別讓他們上當,落入敵人的圈套。”
孟桂芝不以為然地說:“夏世魁催命鬼他們是山裏的胡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在那裏受盡了他們的折磨,他們是一群惡魔,死了沒什麽,不應該幫他們。”
孫天相說:“不管怎樣,我們都是中國人,不能眼瞅著讓他們白白死在日本人的槍下。當今,我們應該以民族利益為重,以大局著想,土匪胡子是可惡,但他們比那些漢奸走狗強,能打鬼子就是好樣的,我們就應該幫助他們。不知你們想過沒有,別小看夏世魁這幫胡子,有他們在,鬼子就不敢炸屁,很大程度上牽製了他們。如果胡子完了,就失去了一股抗日力量,沒有胡子對鬼子的牽製,我們大圍子會變成孤軍作戰,勢單力薄,鬼子會更加猖狂。”
劉雲飛說:“孫伯伯說得有道理。胡子再怎麽不好,也是我們自家兄弟,不能讓外人對付他們,要對付也得由我們自己來對付。”
孟桂芝看劉雲飛也讚同孫天相的觀點,就不再說什麽。
孫玉嬋理解孟桂芝的心情,怕她傷自尊,就說:“姐,你也累了,迴你屋休息吧,今晚由我來照看他。”
孟桂芝說:“行,讓杜姑娘今晚跟我一起住吧。”說完,攙著杜喜鳳出屋。
趙剛說:“老爺,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胡子那兒送信吧。”
孫天相說:“你不要去了,也迴屋休息吧,我安排別人去。”
趙剛走後,孫天相找來兩個護衛隊員叮囑一番,讓他們連夜去山前送信。為防止意外,孫天相怕走十八盤嶺路過上屯不安全,特意讓他們從扁扁嘴那兒走。可是,兩個護衛隊員走了就沒迴來。
原來,鬼子怕走漏風聲,在各個通往山前的道口都設下了埋伏。那兩個送信的人,早已命喪黃泉。
趙剛看小房四周無人,上去撬開小房的門鎖,進屋點亮隨身帶來的火把,四下照了照。
孟桂芝指著立在牆角的大木櫃說:“地道入口就在衣櫃裏麵。”
趙剛過去將木櫃門打開,掀起底層隔板,果然露出一個方形洞口。他豎下火把在洞口裏照了照,見裏麵立著一個木梯子,便先順著木梯走下去。
地道挖的夠深,裏麵還算寬敞,有一米多寬兩米來高,趙剛和孟桂芝可以並肩立著行走。
不知是害怕,還是因為其它,孟桂芝不由抓住了趙剛的手。趙剛感覺身子過一下電,也情不自禁地順勢攬住她的細腰。倆人並膀走了一會兒,孟桂芝指著地道旁側一個洞口說:“這裏有個暗室,我估計杜喜鳳會在裏麵。如果沒有,我們就白來了。”
趙剛鬆開孟桂芝的腰身,自己先走了進去,用火把一照,果然發現有個女孩被綁在用木板搪的簡易床上。高興地說:“找到了,人在這裏。”
那女孩的嘴裏堵著毛巾,有氣無力地躺在那裏,看著有個男人舉著火把進來,眼神非常驚恐,扭動身子,做出掙紮狀。
孟桂芝走到床邊說:“不要怕,我們是來救你的。”
那女孩睜大眼睛,似乎不相信。
孟桂芝扯下女孩嘴裏的毛巾,問:“你叫杜喜鳳吧?認識劉雲飛?是他讓我們來救你的。”說著就上去解開女孩手上和腳上的繩索。
那女孩正是杜喜鳳,聽說他們是劉雲飛派來的,就相信了,坐起來長籲一口氣,可能是太虛弱了,隻點點頭,什麽話也沒說。
趙剛打著火把照亮,孟桂芝攙著杜喜鳳走出暗室,正要順地道往迴走,隱約聽到地道另一頭有說話聲。趙剛說:“你們在這兒等著,我過去看看。”
孟桂芝想攔沒攔住,趙剛已經順著地道走了過去。大約走了二十米,趙剛見盡頭也立著一個木梯子,攀上去用火把照一下,見洞口頂端同樣蓋著木板,便將火把插在一個用來安放火把的洞眼上,試探地輕輕推一下上頭的木板。木板上麵好像有什麽東西壓著,不太沉,估計是棉被之類。趙剛稍微一用力,將木板推開,立刻射進來一道光線,並聽見一男一女在說話。他輕輕地把木板立起來,將上麵的被子推到一邊,輕手輕腳地爬了上來,屏住唿吸,順著櫃門的縫隙朝外看。看見一個男子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女子扒下他的褲子,手裏舉著一把明晃晃的尖刀,聽到她說的那些話,瘮得慌,感到後背直冒涼氣。他正猶豫該不該出去救那個男子?忽然見何衛山衝了進來,對那個女子說出一番另他震驚的話來。接下來,那個女子被衛兵架走,屋內守著兩個持槍的偽軍。趙剛知道救人無望,不敢像以前那樣莽撞,悄悄退迴去,放下上麵的木板,取火把下了木梯,過來跟孟桂芝說:“快走。”
趙剛帶她們出了地道口,把木櫃的底層隔板恢複原樣,滅了火把,背起杜喜鳳,走出小房,穿過樹林直奔一片苞米地。
出了苞米地就是一條鄉道,那裏有二十多個護衛隊員騎著馬,備用一掛馬車前來接應。
趙剛他們迴到大圍子已是深夜。孫家人誰也沒有睡,都坐在劉雲飛屋裏等候趙剛孟桂芝。見他倆帶著杜喜鳳安全迴來了,興奮不已。
孫玉嬋沒見過杜喜鳳,特意上跟前瞅一瞅,看她模樣挺俊的,就衝劉雲飛笑,從她那笑裏,看出了她的自信。
孫太太看杜喜鳳一聲沒有,知道她是餓了,趕緊安排人去廚房給她做飯。
孫天相想聽聽救人經過,趙剛一五一十說了,順便把孟桂芝讚美一番,誇她如何如何機靈,如何如何穩重。
孫玉嬋就瞅著孟桂芝笑,是那樣一種撩逗的眼神。
孟桂芝撇她一眼:“你就知道笑,有你笑不出來的時候。”話音裏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意味。
接著,趙剛把木櫃裏聽到何衛山說的話,向孫天相學理一遍。孫天相聽了十分吃驚,嚴肅地說:“這個情況很重要,得趕緊通知夏世魁,別讓他們上當,落入敵人的圈套。”
孟桂芝不以為然地說:“夏世魁催命鬼他們是山裏的胡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在那裏受盡了他們的折磨,他們是一群惡魔,死了沒什麽,不應該幫他們。”
孫天相說:“不管怎樣,我們都是中國人,不能眼瞅著讓他們白白死在日本人的槍下。當今,我們應該以民族利益為重,以大局著想,土匪胡子是可惡,但他們比那些漢奸走狗強,能打鬼子就是好樣的,我們就應該幫助他們。不知你們想過沒有,別小看夏世魁這幫胡子,有他們在,鬼子就不敢炸屁,很大程度上牽製了他們。如果胡子完了,就失去了一股抗日力量,沒有胡子對鬼子的牽製,我們大圍子會變成孤軍作戰,勢單力薄,鬼子會更加猖狂。”
劉雲飛說:“孫伯伯說得有道理。胡子再怎麽不好,也是我們自家兄弟,不能讓外人對付他們,要對付也得由我們自己來對付。”
孟桂芝看劉雲飛也讚同孫天相的觀點,就不再說什麽。
孫玉嬋理解孟桂芝的心情,怕她傷自尊,就說:“姐,你也累了,迴你屋休息吧,今晚由我來照看他。”
孟桂芝說:“行,讓杜姑娘今晚跟我一起住吧。”說完,攙著杜喜鳳出屋。
趙剛說:“老爺,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胡子那兒送信吧。”
孫天相說:“你不要去了,也迴屋休息吧,我安排別人去。”
趙剛走後,孫天相找來兩個護衛隊員叮囑一番,讓他們連夜去山前送信。為防止意外,孫天相怕走十八盤嶺路過上屯不安全,特意讓他們從扁扁嘴那兒走。可是,兩個護衛隊員走了就沒迴來。
原來,鬼子怕走漏風聲,在各個通往山前的道口都設下了埋伏。那兩個送信的人,早已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