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迴到自住的帳篷,桑吉拉出行軍床底的一堆衣物,然後拉著李光瀚的手懸停在衣物上方20厘米的地方。
李光瀚頓時感到一股熱浪從衣物裏透出來,他明白了,“智者樂水”在發熱。
桑吉神秘地湊近了李光瀚說到:“我剛才躺在行軍床上,就能感到從床底發出的熱浪,熱了有半個小時了。”
李光瀚趕緊俯身拿出金屬盤。金屬盤並不是太熱,倒是上麵的液態金屬散發出一陣陣熱浪,撲麵而來。
液態金屬在金屬盤上由中心圓點沿著凹槽全部湧向西北方向,形成一條直線,就像一個箭頭或者指南針。
李光瀚端著金屬盤又依次變換了好幾個方位,金屬盤儼然成了個八卦風水盤一樣,在裏麵流動著的“智者樂水”也跟著變換凹槽,但無論怎樣改變方位它都還是流向西北方。西北方向有什麽?
桑吉看著李光瀚的樣子笑著說他像個風水先生。
但是此時李光瀚笑不出來。他估計“智者樂水”肯定有什麽感應,但現在又不方便去西北方向看個究竟。
西北方向?那不是蓮花瓣山穀那一片區域嗎?那晚宿營在平靜的大湖邊看到了那束稍縱即逝的光。那道光一直縈繞在李光瀚心頭,他很想證實自己的猜測。
老杜還在對那些眼睛圖案做著對比研究,他試著撥動了古琴的琴弦。陳艾麗看到李光瀚被桑吉叫出去了,這麽長時間還不迴來,覺得有點兒怪,桑吉莫不是有什麽發現?
李光瀚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現在再去找王組長說明“智者樂水”的情況,為時已晚,肯定要被質疑為什麽昨天迴來的時候不上交,為什麽要故意隱瞞?妄圖據為己有還是不相信領導?這可是影響到自己是否值得信任的問題,是關乎人品的大問題。李光瀚不想冒這個險。
可如果不說明事情的緊迫性,不擺出“智者樂水”的神奇預見性又怎麽說服王組長批準呢?
更關鍵的是,那個要置李光瀚於死地的人到底是誰還沒結論,再拿出一件神奇的液態金屬來,豈不是更招惹賊惦記?
陳艾麗坐不住了,她借口上廁所溜了出來。
三個人站在大營地邊上商量著,王組長路過的時候還特意看了一眼。
“如果交出‘智者樂水’和金屬盤,萬一王組長不批準,還把這神水收上去了怎麽辦?也許一次絕好的機會就白白浪費掉了。”陳艾麗擔心地說到。
“如果不交,我們偷偷溜去一趟呢?反正三件文物要明天早晨才還迴去。而且,如果我們有新的重大發現,可以通知王組長臨時更改撤迴計劃。”李光瀚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行啊,從大營地到蓮花瓣山穀可以走另外一條路,不必經過凍土融化的峽穀,也就一百公裏左右,我們快去快迴,有發現還可以來得及通知他們。我來開車吧。”桑吉爽快地說到。
“啊?我們三個一起溜掉,目標太大了!王組長很快就會發覺的。況且老杜也不會同意我們拿著文物溜出去,他也要負責的呀?”陳艾麗說到。
那怎麽辦?叫上老杜?怎麽向他解釋?他若不同意,再去王組長那兒一告發可就麻煩大了。唉,都是問題!
三個人站在那兒抓耳撓腮想不出解決辦法,隻能先按兵不動,試探觀察一下老杜的態度。
老杜果然很奇怪李光瀚和陳艾麗都跑出去這麽久才迴來。他真真假假地揚言下次不能隻留他一個人在帳篷裏,文物丟了誰負責?
李光瀚連忙道歉,聲稱不知道陳艾麗也出去了。正在這時,王組長走進帳篷來,看到三個人都在,文物都在老杜麵前擺著,鬆了一口氣,問到:“老李,小陳,你們和桑吉剛才站在外麵嘀嘀咕咕地說什麽呢?”
呃,……,帳篷裏氣氛很尷尬。老杜麵露不快地看了李光瀚和陳艾麗一眼。
王組長提醒說,晚上睡覺前要把文物交給他,放進保險櫃,無論多晚都不能擅自保存文物。
李光瀚開始跟老杜套近乎,他發現老杜對遠古人類在青藏高原的生存活動很感興趣,而且通過這次考古調查也改變了以前的一些固有的觀點。
老杜認為人類很有可能就是起源於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還沒隆起成世界屋脊的時候,氧氣充足,氣候溫潤,土壤肥沃,植被茂密,又有幾條巨大的山脈供應者源源不斷的淡水,是非常適合人類生存的。
老杜說,所以那些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和傳說也許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說“伏藏”中的“識藏”就用現代科學無法解釋,但在青藏高原又是確有其事。不然《格薩爾王》那麽長的詩篇怎麽可能由一些不識字的農民一夜之間背誦默寫下來。
李光瀚一聽有戲,繼續饒有興致地洗耳恭聽。老杜見有人願意聽,便也口若懸河起來。
“老李,小陳,你們看四川盆地就像靠在青藏高原東大門的一艘大船,很有可能人類就是沿著這條線路從高海拔地區遷徙到低海拔地區的。所以青藏高原遠古紋飾的眼睛和三星堆青銅人像麵具的眼睛神似就不奇怪了。”
老杜接著說:“而且,原始宗教的起源也在青藏高原,隨著人類遷徙傳到世界各地。這也就是為什麽幾大宗教都以岡仁波齊峰為神山,聖山,爭相朝拜的原因。如果再要追溯到更久遠的時光,還不知道我們腳下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李光瀚趁機說到:“是的,老杜,其實這裏在很久遠的上古時代曾經是世界的能量中心,那時的科技水平遠超當今,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
“啊?是嗎?那你怎麽知道的?”老杜問。
“你不用管我是怎麽知道的,你隻要看到我找到這些文物的機緣巧合和我自身的變化,就會相信我所言非虛。”李光瀚說。
“哈哈,那些盜墓的高手更會尋寶,難道也是有了上古高科技的指導?”老杜用揶揄的口氣說到。
李光瀚頓時感到一股熱浪從衣物裏透出來,他明白了,“智者樂水”在發熱。
桑吉神秘地湊近了李光瀚說到:“我剛才躺在行軍床上,就能感到從床底發出的熱浪,熱了有半個小時了。”
李光瀚趕緊俯身拿出金屬盤。金屬盤並不是太熱,倒是上麵的液態金屬散發出一陣陣熱浪,撲麵而來。
液態金屬在金屬盤上由中心圓點沿著凹槽全部湧向西北方向,形成一條直線,就像一個箭頭或者指南針。
李光瀚端著金屬盤又依次變換了好幾個方位,金屬盤儼然成了個八卦風水盤一樣,在裏麵流動著的“智者樂水”也跟著變換凹槽,但無論怎樣改變方位它都還是流向西北方。西北方向有什麽?
桑吉看著李光瀚的樣子笑著說他像個風水先生。
但是此時李光瀚笑不出來。他估計“智者樂水”肯定有什麽感應,但現在又不方便去西北方向看個究竟。
西北方向?那不是蓮花瓣山穀那一片區域嗎?那晚宿營在平靜的大湖邊看到了那束稍縱即逝的光。那道光一直縈繞在李光瀚心頭,他很想證實自己的猜測。
老杜還在對那些眼睛圖案做著對比研究,他試著撥動了古琴的琴弦。陳艾麗看到李光瀚被桑吉叫出去了,這麽長時間還不迴來,覺得有點兒怪,桑吉莫不是有什麽發現?
李光瀚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現在再去找王組長說明“智者樂水”的情況,為時已晚,肯定要被質疑為什麽昨天迴來的時候不上交,為什麽要故意隱瞞?妄圖據為己有還是不相信領導?這可是影響到自己是否值得信任的問題,是關乎人品的大問題。李光瀚不想冒這個險。
可如果不說明事情的緊迫性,不擺出“智者樂水”的神奇預見性又怎麽說服王組長批準呢?
更關鍵的是,那個要置李光瀚於死地的人到底是誰還沒結論,再拿出一件神奇的液態金屬來,豈不是更招惹賊惦記?
陳艾麗坐不住了,她借口上廁所溜了出來。
三個人站在大營地邊上商量著,王組長路過的時候還特意看了一眼。
“如果交出‘智者樂水’和金屬盤,萬一王組長不批準,還把這神水收上去了怎麽辦?也許一次絕好的機會就白白浪費掉了。”陳艾麗擔心地說到。
“如果不交,我們偷偷溜去一趟呢?反正三件文物要明天早晨才還迴去。而且,如果我們有新的重大發現,可以通知王組長臨時更改撤迴計劃。”李光瀚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行啊,從大營地到蓮花瓣山穀可以走另外一條路,不必經過凍土融化的峽穀,也就一百公裏左右,我們快去快迴,有發現還可以來得及通知他們。我來開車吧。”桑吉爽快地說到。
“啊?我們三個一起溜掉,目標太大了!王組長很快就會發覺的。況且老杜也不會同意我們拿著文物溜出去,他也要負責的呀?”陳艾麗說到。
那怎麽辦?叫上老杜?怎麽向他解釋?他若不同意,再去王組長那兒一告發可就麻煩大了。唉,都是問題!
三個人站在那兒抓耳撓腮想不出解決辦法,隻能先按兵不動,試探觀察一下老杜的態度。
老杜果然很奇怪李光瀚和陳艾麗都跑出去這麽久才迴來。他真真假假地揚言下次不能隻留他一個人在帳篷裏,文物丟了誰負責?
李光瀚連忙道歉,聲稱不知道陳艾麗也出去了。正在這時,王組長走進帳篷來,看到三個人都在,文物都在老杜麵前擺著,鬆了一口氣,問到:“老李,小陳,你們和桑吉剛才站在外麵嘀嘀咕咕地說什麽呢?”
呃,……,帳篷裏氣氛很尷尬。老杜麵露不快地看了李光瀚和陳艾麗一眼。
王組長提醒說,晚上睡覺前要把文物交給他,放進保險櫃,無論多晚都不能擅自保存文物。
李光瀚開始跟老杜套近乎,他發現老杜對遠古人類在青藏高原的生存活動很感興趣,而且通過這次考古調查也改變了以前的一些固有的觀點。
老杜認為人類很有可能就是起源於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還沒隆起成世界屋脊的時候,氧氣充足,氣候溫潤,土壤肥沃,植被茂密,又有幾條巨大的山脈供應者源源不斷的淡水,是非常適合人類生存的。
老杜說,所以那些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和傳說也許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說“伏藏”中的“識藏”就用現代科學無法解釋,但在青藏高原又是確有其事。不然《格薩爾王》那麽長的詩篇怎麽可能由一些不識字的農民一夜之間背誦默寫下來。
李光瀚一聽有戲,繼續饒有興致地洗耳恭聽。老杜見有人願意聽,便也口若懸河起來。
“老李,小陳,你們看四川盆地就像靠在青藏高原東大門的一艘大船,很有可能人類就是沿著這條線路從高海拔地區遷徙到低海拔地區的。所以青藏高原遠古紋飾的眼睛和三星堆青銅人像麵具的眼睛神似就不奇怪了。”
老杜接著說:“而且,原始宗教的起源也在青藏高原,隨著人類遷徙傳到世界各地。這也就是為什麽幾大宗教都以岡仁波齊峰為神山,聖山,爭相朝拜的原因。如果再要追溯到更久遠的時光,還不知道我們腳下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李光瀚趁機說到:“是的,老杜,其實這裏在很久遠的上古時代曾經是世界的能量中心,那時的科技水平遠超當今,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
“啊?是嗎?那你怎麽知道的?”老杜問。
“你不用管我是怎麽知道的,你隻要看到我找到這些文物的機緣巧合和我自身的變化,就會相信我所言非虛。”李光瀚說。
“哈哈,那些盜墓的高手更會尋寶,難道也是有了上古高科技的指導?”老杜用揶揄的口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