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我今天想和您好好談談,這麽多年以來,您總是迴避,但現在這事兒好像已經不完全是我們家的私事兒了,它和我的工作有關。我們邊吃邊談吧。”陳艾麗一邊說一邊從廚房端出幾盤菜,這是她從超市買迴的冷凍半成品,迴家加熱後馬上就可以上桌了。
陳悠悠看到艾麗表情有些嚴肅已經猜到她要問什麽了,隻是沒想到怎麽會和她的工作有關。陳悠悠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端起飯碗微笑著說:“孩子,還是等我把飯吃完再慢慢講故事吧,不著急,我又不會跑。”
1983年,青年婦產科醫生陳悠悠大學畢業幾年後就響應號召,主動要求參加援藏醫療隊,奔赴西藏。當時的西藏生活條件很艱苦。物資短缺,隻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交通不便,為數不多的道路經常遭遇塌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險情不斷;通訊不暢,電話是稀罕物還經常打不通,一封信在路上有時要走3個月;醫療條件落後,很多地方沒有醫院,藏民仍沿用原始粗獷的古老治療方法。初上高原的陳悠悠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經常氣喘籲籲唿吸困難。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後,她立即要求去到最偏遠的邊境縣城乃寧縣工作。
國境線上的乃寧縣地質地貌複雜奇特,有雪山,湖泊,荒原,河流,峽穀,與外界的聯係隻靠一條崎嶇顛簸的土路。
陳悠悠除了在醫院正常接診外,還要經常到下麵鄉村出診。每次出診都是一段艱險的旅程:一邊是崇山峻嶺一邊是懸崖峭壁;雨季道路泥濘濕滑;冬季結冰如果沒有冰爪無法通行;如果經過荒原還要防備野獸的襲擊。最危險的是,這段國境線是中國和鄰國的領土邊界爭議區,很多時候看的是實際控製區,所以雖然藏民仍然按照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自然村寨生存,但可能不知不覺已經是鄰國的實際控製區了。
陳悠悠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用高超的醫術完成了一個個高難度的手術,贏得了藏民的信任和愛戴。各大報紙雜誌上登載的那個成功搶救羊水栓塞產婦的事跡就是發生在拉木鄉。
那天下午,陳悠悠在拉木鄉出診,一位經產婦分娩得很快也很順利,但是陳悠悠卻發現了一些異常。她發現孩子的口鼻處有一點血液,隨後在產婦的娩出位置也發現了約200毫升的一直都不凝固的血液。她馬上為產婦做了檢查斷定這是羊水栓塞,於是果斷給予產婦促進子宮收縮及補液輸血手段,搶在產婦血液出現水龍頭般噴射之前快速將血液注射到產婦體內,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在那天的搶救中,陳悠悠自己也獻了血,極度疲勞的她一陣眩暈,倒在了病房裏。這時,鄰村的一位產婦出現難產症狀,他的丈夫匆匆跑來醫院請醫生出診。陳悠悠不顧身體虛弱背上診箱跟著那位丈夫消失在茫茫夜色裏。西藏多夜雨,烏雲密布沒有月光的羊腸小道上,穿著雨衣的陳悠悠一步三滑地跟在那位丈夫身後。突然頭頂落下一塊大石,正好砸中了前麵的那位藏民,他和石頭一起滾下了山坡。陳悠悠頓時傻眼了,黑夜裏她又不識路,隻能硬著頭皮跌跌撞撞繼續往前走,終於她筋疲力盡頭暈眼花一頭栽倒在地。
等到陳悠悠醒來的時候,她躺在一個山洞裏,身旁一位金色卷發的白人青年男子正關切地看著她並往她嘴裏喂糖水。他那一雙灰綠色迷人的雙眼像一汪湖水,清澈明亮。陳悠悠看到診箱完好地擺放在身旁,不遠處還生起了一團篝火烤著她的濕衣服。她感覺這不像是個壞人。
這個年輕人叫理查德,m國人,是一位探險家,登山家。正打算攀登這個村落附近的8000米高的雪山。他看到陳悠悠背的診箱上的紅十字,就知道她是一位中國醫生。但是從他嘴裏陳悠悠得知了一個可怕的消息,原來在黑夜裏陳悠悠迷路了,誤入了鄰國的實際控製區。
“天啊!我怎麽迴去呀!”陳悠悠害怕起來。
理查德翻開地圖,仔細尋找離實際控製區最近的中國村莊,他決定趁天黑的時候送陳悠悠迴去。可是等他們天黑摸到那條羊腸小道時發現昨晚的降雨使山體滑坡阻斷了道路,她迴不去了。
陳悠悠心急如焚,白天她提心吊膽地躲在山洞裏,害怕被鄰國巡邏的士兵發現。夜晚他們偷偷溜去觀察那條羊腸小道修好沒有。理查德很有生活情趣,很會照顧人,在簡陋的條件下還變著花樣讓陳悠悠開心。他教會了陳悠悠很多野外生存技巧,還機智巧妙地幫她多次躲過了巡邏的士兵。
終於,兩個星期後的一個夜晚,月朗星稀,他們溜到羊腸小道時發現小路已經被清理出一個小豁口,陳悠悠順利的爬過去了。但她向同事和領導隱瞞了誤入鄰國實際控製區的事兒,更不敢說理查德了。她謊稱迷路了去了最偏遠的一個村子。那個年代的西藏,十天半個月沒音信是常事,隻要人平安迴來了,誰還會去追問。
“我以為我此生再也見不到理查德了,直到一年後,他突然出現在我們醫院門口。”陳悠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整個人沉浸在迴憶裏,臉上的表情既幸福又悲傷。陳艾麗有些後悔為什麽要逼老媽迴憶這些痛苦的過去。
“原來他迴國後費了好大勁,經過層層考核,爭取到了一個到中國西藏教英文的機會。他利用學校假期坐了很長時間的車跑到乃寧縣來看我。我們在藍天白雲下,躺在幽曠絕塵、鵝黃泛綠的草地上,沐浴著陽光,看著遠處金字塔狀的雪山;夜晚在湖邊仰望星空,數著璀璨銀河的繁星點點,掬一捧粹冷柔滑的湖水灑向彼此。他陪著我下鄉出診,幫我繪製詳細易懂的地形圖,還在每個要道路口做了標記。”
陳悠悠看到艾麗表情有些嚴肅已經猜到她要問什麽了,隻是沒想到怎麽會和她的工作有關。陳悠悠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端起飯碗微笑著說:“孩子,還是等我把飯吃完再慢慢講故事吧,不著急,我又不會跑。”
1983年,青年婦產科醫生陳悠悠大學畢業幾年後就響應號召,主動要求參加援藏醫療隊,奔赴西藏。當時的西藏生活條件很艱苦。物資短缺,隻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交通不便,為數不多的道路經常遭遇塌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險情不斷;通訊不暢,電話是稀罕物還經常打不通,一封信在路上有時要走3個月;醫療條件落後,很多地方沒有醫院,藏民仍沿用原始粗獷的古老治療方法。初上高原的陳悠悠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經常氣喘籲籲唿吸困難。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後,她立即要求去到最偏遠的邊境縣城乃寧縣工作。
國境線上的乃寧縣地質地貌複雜奇特,有雪山,湖泊,荒原,河流,峽穀,與外界的聯係隻靠一條崎嶇顛簸的土路。
陳悠悠除了在醫院正常接診外,還要經常到下麵鄉村出診。每次出診都是一段艱險的旅程:一邊是崇山峻嶺一邊是懸崖峭壁;雨季道路泥濘濕滑;冬季結冰如果沒有冰爪無法通行;如果經過荒原還要防備野獸的襲擊。最危險的是,這段國境線是中國和鄰國的領土邊界爭議區,很多時候看的是實際控製區,所以雖然藏民仍然按照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自然村寨生存,但可能不知不覺已經是鄰國的實際控製區了。
陳悠悠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用高超的醫術完成了一個個高難度的手術,贏得了藏民的信任和愛戴。各大報紙雜誌上登載的那個成功搶救羊水栓塞產婦的事跡就是發生在拉木鄉。
那天下午,陳悠悠在拉木鄉出診,一位經產婦分娩得很快也很順利,但是陳悠悠卻發現了一些異常。她發現孩子的口鼻處有一點血液,隨後在產婦的娩出位置也發現了約200毫升的一直都不凝固的血液。她馬上為產婦做了檢查斷定這是羊水栓塞,於是果斷給予產婦促進子宮收縮及補液輸血手段,搶在產婦血液出現水龍頭般噴射之前快速將血液注射到產婦體內,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在那天的搶救中,陳悠悠自己也獻了血,極度疲勞的她一陣眩暈,倒在了病房裏。這時,鄰村的一位產婦出現難產症狀,他的丈夫匆匆跑來醫院請醫生出診。陳悠悠不顧身體虛弱背上診箱跟著那位丈夫消失在茫茫夜色裏。西藏多夜雨,烏雲密布沒有月光的羊腸小道上,穿著雨衣的陳悠悠一步三滑地跟在那位丈夫身後。突然頭頂落下一塊大石,正好砸中了前麵的那位藏民,他和石頭一起滾下了山坡。陳悠悠頓時傻眼了,黑夜裏她又不識路,隻能硬著頭皮跌跌撞撞繼續往前走,終於她筋疲力盡頭暈眼花一頭栽倒在地。
等到陳悠悠醒來的時候,她躺在一個山洞裏,身旁一位金色卷發的白人青年男子正關切地看著她並往她嘴裏喂糖水。他那一雙灰綠色迷人的雙眼像一汪湖水,清澈明亮。陳悠悠看到診箱完好地擺放在身旁,不遠處還生起了一團篝火烤著她的濕衣服。她感覺這不像是個壞人。
這個年輕人叫理查德,m國人,是一位探險家,登山家。正打算攀登這個村落附近的8000米高的雪山。他看到陳悠悠背的診箱上的紅十字,就知道她是一位中國醫生。但是從他嘴裏陳悠悠得知了一個可怕的消息,原來在黑夜裏陳悠悠迷路了,誤入了鄰國的實際控製區。
“天啊!我怎麽迴去呀!”陳悠悠害怕起來。
理查德翻開地圖,仔細尋找離實際控製區最近的中國村莊,他決定趁天黑的時候送陳悠悠迴去。可是等他們天黑摸到那條羊腸小道時發現昨晚的降雨使山體滑坡阻斷了道路,她迴不去了。
陳悠悠心急如焚,白天她提心吊膽地躲在山洞裏,害怕被鄰國巡邏的士兵發現。夜晚他們偷偷溜去觀察那條羊腸小道修好沒有。理查德很有生活情趣,很會照顧人,在簡陋的條件下還變著花樣讓陳悠悠開心。他教會了陳悠悠很多野外生存技巧,還機智巧妙地幫她多次躲過了巡邏的士兵。
終於,兩個星期後的一個夜晚,月朗星稀,他們溜到羊腸小道時發現小路已經被清理出一個小豁口,陳悠悠順利的爬過去了。但她向同事和領導隱瞞了誤入鄰國實際控製區的事兒,更不敢說理查德了。她謊稱迷路了去了最偏遠的一個村子。那個年代的西藏,十天半個月沒音信是常事,隻要人平安迴來了,誰還會去追問。
“我以為我此生再也見不到理查德了,直到一年後,他突然出現在我們醫院門口。”陳悠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整個人沉浸在迴憶裏,臉上的表情既幸福又悲傷。陳艾麗有些後悔為什麽要逼老媽迴憶這些痛苦的過去。
“原來他迴國後費了好大勁,經過層層考核,爭取到了一個到中國西藏教英文的機會。他利用學校假期坐了很長時間的車跑到乃寧縣來看我。我們在藍天白雲下,躺在幽曠絕塵、鵝黃泛綠的草地上,沐浴著陽光,看著遠處金字塔狀的雪山;夜晚在湖邊仰望星空,數著璀璨銀河的繁星點點,掬一捧粹冷柔滑的湖水灑向彼此。他陪著我下鄉出診,幫我繪製詳細易懂的地形圖,還在每個要道路口做了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