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毓曉早就累得不行,出了院子,同孟毓嫻草草別過,便趕緊迴了自己的翠竹園。
“索性時間還早,姑娘若是累了,倒不如去床上眯會兒,到點了奴婢叫您起來便是。”巧雲善解人意地說。
孟毓曉累,卻並不困,隻是因為滿腦子的雜亂思緒,亟待需要一個安靜的氛圍讓她可以梳理梳理,想著自己若是睡下了,這屋子裏的下人都要比平日裏更安靜一些,便點頭答應了巧雲的提議,進了裏間。
平穩地躺在床上之後,孟毓曉便閉了眼睛,聽著房門輕輕地合上,才開始慢慢地整理自己腦子裏的漿糊。
首先,是頤和郡主的話。
如果郡主沒有說謊,郡主似乎也沒有說謊的必要,自己真的是靜西王舉薦到詩社的,隻能說靜西王在這之前便知道了自己,又或者,是有人在他麵前提起過自己。
孟毓曉將自己進詩社前認識的人林林總總地列了一遍,孟公府裏的人自然是沒這個能力的,便隻有府外的,焦芙蓉或許能在王爺跟前說上話,可她絕不可能為自己說好話,再有,便是瑾軒和周牧澤了,這兩人都是商人,應該也不會……
不對!
孟毓曉忽然頓了一下,想起翰郡王最後說的話,王爺也有經營生意,難道,瑾軒和周牧澤之中有人認識王爺,可是驪山大旱時,這二人明明都無法接觸到王爺的啊?
倒也不能說完全接觸不到,周牧澤身邊畢竟有個齊然,如果他真有事要求王爺,無非就是多拐到彎罷了,而且,周牧澤居然能在西王府邊上建宅院,想來地位也不低。
翰郡王說他的鋪子都交給靜西王打理了,可實際上孟銳派人去查了,這些鋪子如今都是周牧澤名下管著的,如果翰郡王不是周牧澤的幕後靠山,那便就是靜西王了。
腦子裏亂糟糟地,孟毓曉卻越發的疲憊,也不知思緒轉到了哪,便停止了思考,沉入了睡夢中。
夢有些亂,夢到自己見到了靜西王。
“王爺,臣女有一請求,可否讓臣女看一看你麵具下的臉孔?”
“好啊。”那人信然答應。
孟毓曉伸了手,輕巧地取下他臉上的麵具,現出下麵精致的五官來,卻看得人一陣錯愕,隨即,便醒了過來。
孟毓曉睜大了眼睛,重重地喘著粗氣,眼前仿佛還有那人依稀的樣子。
怎麽會做這樣的夢?孟毓曉抬手附到自己胸前。
王爺的麵具下為什麽會是周牧澤的臉?
這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姑娘醒了?”巧雲聽到動靜,抬手撩了簾子進來,夠頭往床上看了一眼孟毓曉,“姑娘這一覺睡得可真沉,您若是再不醒,奴婢也該進來請您起來了,否則咱們怕是要趕不上中秋宴了。”
孟毓曉將巧雲的話零零碎碎地聽進去了一些,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輕歎了一口氣,慢慢坐起身來。
一定是自己想得太多,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還是先去參加中秋宴吧,這些事情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理清楚的,得費時間慢慢理順。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喜上加喜
合歡居旁邊不遠有處嬋娟苑,因著這院子的名字,每年中秋宴都是在這裏舉辦的,往年中秋宴還會請些族親來府裏,今年倒是隻有自家人,孟公府和孟府兩大家子,再有,便是多了孟文娘和焦芙蓉。
大將軍帶兵剿匪還未迴來,老夫人歎念孟文娘和焦芙蓉孤兒寡母的難免冷清,便著人將她二人請了來。
嬋娟苑裏,擺了兩張大圓桌,瓜果點心早已上了桌,孟毓曉進去的時候屋子裏已經坐了人。
孟銳和孟均在一旁喝茶說話,另一邊程氏抱了兒子孟耀趴在圍欄邊上圍池子裏的錦鯉,建在水上的戲台裏正咿咿呀呀地唱著熱場的小戲。
孟毓曉自然是先上前給兩位兄長請了安,也沒多逗留,直接挪了步子道程氏身邊,先是請安問好,隨即才笑著看向程氏懷裏的孟耀。
“耀兒好似又長高了不少?”孟毓曉笑著問,“這才兩個月沒見著,便好大的變化了。”
孟耀被他娘教的很好,年紀雖小,但是很懂禮貌,聽了孟毓曉的聲音,連忙側頭朝孟毓曉喊:“姑姑好。”
“真乖!”孟毓曉淺淺一笑,抬手在孩子的頭上輕撫了一下,又不想繼續打擾程氏母子玩樂,便走到一旁坐下,立馬有侍女為她端了茶水過來。
過了一會兒,孟輝走了進來,掃了一眼四周,便自個兒找地方坐了。
隨即是孟毓嫻,依舊樂嗬嗬地,她一進來,便將屋子裏的氣氛帶活了一些,整個屋子鬧了一圈,才依著孟毓曉坐下。
隨後來的,是一大家子,同老夫人一起過來的。
老夫人被子女們簇擁在中間,樂嗬嗬地,別提多開心。
“恭祝老夫人、大老爺、二老爺、大夫人、二夫人闔家歡樂!”下人們很是有眼力見,瞧著老夫人進屋,便跪了一地,齊齊地道著吉祥。
“好,好,好。”老夫人高興地連說了三個好,又叫著給賞。
下人們自然開心,道了謝起身,開始伺候主子們入座。
因著隻有自家人,也不用設屏隔開,以老夫人為首的長輩們坐了左上的桌子,其餘晚輩,便坐了右下的桌子。
老夫人坐了上位,兩位兒子一左一右,隨即是女兒和兒媳,看得老夫人好不興奮,臉上的笑容便是一直沒有停過。
這邊,以孟鈞最長,隨即往左邊是孟銳、毓曉、毓嫻,往右邊是程氏、焦芙蓉、孟輝,孟耀早叫奶娘抱走了,未曾上桌。
眾人坐定,侍女們便開始上菜,戲班子捧了折子來請戲,老夫人挑了兩曲,趙氏和尤氏又都估摸著老夫人的喜好各選了一曲,輪到晚輩桌點的時候,眾人皆推遲了,便叫戲台子上先唱著,眾人便也吃喝起來。
這樣的日子,孟清遠多少要說上兩句的,便先端杯起了身,旁人自然不敢大動,便聽他說話,說的無非是府裏如何如何好,日後如何齊心協力之類的。
該走的流程都走完了,眾人這才真正放開手吃喝起來。
最應景的大閘蟹是大家的最愛,桌邊頓時圍滿了上前給主子拆蟹的丫鬟們,主子同主子間,主子同侍女間,你一言我一語的,屋子裏更是熱鬧了。
鬧了好一陣,老夫人又說叫人給這些丫鬟們施個賞,著人在偏聽準備一桌吃食,許各屋的大丫鬟去吃喝玩鬧一會兒,留眾人在這邊自個兒說話吃酒。
丫鬟們一走,屋子裏安靜了許多,眾人也吃了七八分飽,大多都停了筷,便隻是喝茶聊天。
“今日在朝堂上,聽聞大將軍似乎快要迴京了。”孟清遠看向孟文娘道。
孟文娘連忙笑著起了身,朝老夫人等人淺淺一拜,“原本想晚些時候人少再說的,既然哥哥問起,我便這會兒說了,大將軍前幾日便來信說剿匪成功,準備迴朝了,皇上又特意叫人送了聖諭,言辭之間似乎有意封侯,故此,府中如今都在準備著。”
“索性時間還早,姑娘若是累了,倒不如去床上眯會兒,到點了奴婢叫您起來便是。”巧雲善解人意地說。
孟毓曉累,卻並不困,隻是因為滿腦子的雜亂思緒,亟待需要一個安靜的氛圍讓她可以梳理梳理,想著自己若是睡下了,這屋子裏的下人都要比平日裏更安靜一些,便點頭答應了巧雲的提議,進了裏間。
平穩地躺在床上之後,孟毓曉便閉了眼睛,聽著房門輕輕地合上,才開始慢慢地整理自己腦子裏的漿糊。
首先,是頤和郡主的話。
如果郡主沒有說謊,郡主似乎也沒有說謊的必要,自己真的是靜西王舉薦到詩社的,隻能說靜西王在這之前便知道了自己,又或者,是有人在他麵前提起過自己。
孟毓曉將自己進詩社前認識的人林林總總地列了一遍,孟公府裏的人自然是沒這個能力的,便隻有府外的,焦芙蓉或許能在王爺跟前說上話,可她絕不可能為自己說好話,再有,便是瑾軒和周牧澤了,這兩人都是商人,應該也不會……
不對!
孟毓曉忽然頓了一下,想起翰郡王最後說的話,王爺也有經營生意,難道,瑾軒和周牧澤之中有人認識王爺,可是驪山大旱時,這二人明明都無法接觸到王爺的啊?
倒也不能說完全接觸不到,周牧澤身邊畢竟有個齊然,如果他真有事要求王爺,無非就是多拐到彎罷了,而且,周牧澤居然能在西王府邊上建宅院,想來地位也不低。
翰郡王說他的鋪子都交給靜西王打理了,可實際上孟銳派人去查了,這些鋪子如今都是周牧澤名下管著的,如果翰郡王不是周牧澤的幕後靠山,那便就是靜西王了。
腦子裏亂糟糟地,孟毓曉卻越發的疲憊,也不知思緒轉到了哪,便停止了思考,沉入了睡夢中。
夢有些亂,夢到自己見到了靜西王。
“王爺,臣女有一請求,可否讓臣女看一看你麵具下的臉孔?”
“好啊。”那人信然答應。
孟毓曉伸了手,輕巧地取下他臉上的麵具,現出下麵精致的五官來,卻看得人一陣錯愕,隨即,便醒了過來。
孟毓曉睜大了眼睛,重重地喘著粗氣,眼前仿佛還有那人依稀的樣子。
怎麽會做這樣的夢?孟毓曉抬手附到自己胸前。
王爺的麵具下為什麽會是周牧澤的臉?
這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姑娘醒了?”巧雲聽到動靜,抬手撩了簾子進來,夠頭往床上看了一眼孟毓曉,“姑娘這一覺睡得可真沉,您若是再不醒,奴婢也該進來請您起來了,否則咱們怕是要趕不上中秋宴了。”
孟毓曉將巧雲的話零零碎碎地聽進去了一些,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輕歎了一口氣,慢慢坐起身來。
一定是自己想得太多,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還是先去參加中秋宴吧,這些事情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理清楚的,得費時間慢慢理順。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喜上加喜
合歡居旁邊不遠有處嬋娟苑,因著這院子的名字,每年中秋宴都是在這裏舉辦的,往年中秋宴還會請些族親來府裏,今年倒是隻有自家人,孟公府和孟府兩大家子,再有,便是多了孟文娘和焦芙蓉。
大將軍帶兵剿匪還未迴來,老夫人歎念孟文娘和焦芙蓉孤兒寡母的難免冷清,便著人將她二人請了來。
嬋娟苑裏,擺了兩張大圓桌,瓜果點心早已上了桌,孟毓曉進去的時候屋子裏已經坐了人。
孟銳和孟均在一旁喝茶說話,另一邊程氏抱了兒子孟耀趴在圍欄邊上圍池子裏的錦鯉,建在水上的戲台裏正咿咿呀呀地唱著熱場的小戲。
孟毓曉自然是先上前給兩位兄長請了安,也沒多逗留,直接挪了步子道程氏身邊,先是請安問好,隨即才笑著看向程氏懷裏的孟耀。
“耀兒好似又長高了不少?”孟毓曉笑著問,“這才兩個月沒見著,便好大的變化了。”
孟耀被他娘教的很好,年紀雖小,但是很懂禮貌,聽了孟毓曉的聲音,連忙側頭朝孟毓曉喊:“姑姑好。”
“真乖!”孟毓曉淺淺一笑,抬手在孩子的頭上輕撫了一下,又不想繼續打擾程氏母子玩樂,便走到一旁坐下,立馬有侍女為她端了茶水過來。
過了一會兒,孟輝走了進來,掃了一眼四周,便自個兒找地方坐了。
隨即是孟毓嫻,依舊樂嗬嗬地,她一進來,便將屋子裏的氣氛帶活了一些,整個屋子鬧了一圈,才依著孟毓曉坐下。
隨後來的,是一大家子,同老夫人一起過來的。
老夫人被子女們簇擁在中間,樂嗬嗬地,別提多開心。
“恭祝老夫人、大老爺、二老爺、大夫人、二夫人闔家歡樂!”下人們很是有眼力見,瞧著老夫人進屋,便跪了一地,齊齊地道著吉祥。
“好,好,好。”老夫人高興地連說了三個好,又叫著給賞。
下人們自然開心,道了謝起身,開始伺候主子們入座。
因著隻有自家人,也不用設屏隔開,以老夫人為首的長輩們坐了左上的桌子,其餘晚輩,便坐了右下的桌子。
老夫人坐了上位,兩位兒子一左一右,隨即是女兒和兒媳,看得老夫人好不興奮,臉上的笑容便是一直沒有停過。
這邊,以孟鈞最長,隨即往左邊是孟銳、毓曉、毓嫻,往右邊是程氏、焦芙蓉、孟輝,孟耀早叫奶娘抱走了,未曾上桌。
眾人坐定,侍女們便開始上菜,戲班子捧了折子來請戲,老夫人挑了兩曲,趙氏和尤氏又都估摸著老夫人的喜好各選了一曲,輪到晚輩桌點的時候,眾人皆推遲了,便叫戲台子上先唱著,眾人便也吃喝起來。
這樣的日子,孟清遠多少要說上兩句的,便先端杯起了身,旁人自然不敢大動,便聽他說話,說的無非是府裏如何如何好,日後如何齊心協力之類的。
該走的流程都走完了,眾人這才真正放開手吃喝起來。
最應景的大閘蟹是大家的最愛,桌邊頓時圍滿了上前給主子拆蟹的丫鬟們,主子同主子間,主子同侍女間,你一言我一語的,屋子裏更是熱鬧了。
鬧了好一陣,老夫人又說叫人給這些丫鬟們施個賞,著人在偏聽準備一桌吃食,許各屋的大丫鬟去吃喝玩鬧一會兒,留眾人在這邊自個兒說話吃酒。
丫鬟們一走,屋子裏安靜了許多,眾人也吃了七八分飽,大多都停了筷,便隻是喝茶聊天。
“今日在朝堂上,聽聞大將軍似乎快要迴京了。”孟清遠看向孟文娘道。
孟文娘連忙笑著起了身,朝老夫人等人淺淺一拜,“原本想晚些時候人少再說的,既然哥哥問起,我便這會兒說了,大將軍前幾日便來信說剿匪成功,準備迴朝了,皇上又特意叫人送了聖諭,言辭之間似乎有意封侯,故此,府中如今都在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