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您就把硯台賣給公吧!”一旁的吳瓊著急地幫著孟毓曉開了口,“公是金牡丹的掌櫃,便是我先前跟您提起過的,那家店的衣服花樣精美,繡工精湛,叫人愛不釋手,如今公要做硯台生意,日後定然也是名聲鵲起,到時候陳伯不用去書院賣硯台,也能賺不少錢了。”
“既如此,還是先看硯台吧,老朽雕的硯,未必入得了公的眼。”陳伯望著吳瓊淺淺搖了搖頭,微微帶些寵溺的笑容。
看來這一家人與吳瓊的關係都不錯,孟毓曉不由得感激地看了一眼吳瓊,心想自己這迴又遇上貴人相助了。
“玖兒,你去取一些硯台出來,給這位公瞧瞧。”陳伯側頭對身旁的女交代,玖兒姑娘點點頭,便快步出了正廳,不一會兒,用托盤端了五方硯台到孟毓曉麵前。
“這五方硯用的都是青石鎮的紫金石,隻是石頭成色和采地不一樣,雕工也有不一樣,公不妨先排個序。”陳伯溫聲。
孟毓曉點點頭,神情認真地將五方硯端詳了一番,又一一拿起每塊硯端詳了一下,然後沉穩地將托盤裏的五方硯台排了一個順序。
“公可決定了?”玖兒見孟毓曉停下來,柔聲問了一句。
“嗯。”孟毓曉輕輕應了一聲,收手站到一邊。
玖兒淺淺一笑,端了硯台到陳伯麵前,“公公,這公確實是個懂硯的,全都對了。”
“嗯,很好。”陳伯也看了一眼托盤裏的硯台,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孟毓曉:“老朽雖是以此謀生計,可到底是廢了心血在這裏麵的,看不得別人糟蹋這些硯台,所以才會用這樣的法試試公,公請不要介懷。”
“晚輩方才看這些硯台,既使是花樣簡單,石料略差的硯台,雕工也很是仔細,想必前輩都是注入了心血的,既如此,見不得這些硯台不懂之人糟蹋也是正常。”孟毓曉連忙迴答,“我金牡丹最初做成衣店,創建百花裝,每一套都是根據客人的喜好、習性量身定做的,定要叫客人覺得這衣服隻為她一人所作,晚輩如今要做硯台生意,自然也會如此,什麽硯,配什麽人,自然也會拿捏好。”
“公年紀輕輕能有這樣的覺悟叫老朽佩服,你這生意老朽接了,你隻管提要求吧!”陳伯爽朗地笑著。
孟毓曉趕緊上前一步,伸手撥開排在最前麵的兩方硯,“我金牡丹一向追求精美,這種石料有雜色的便不需要了,剩下的三種,我都要一些,價錢什麽的倒是好商量,隻是有一點,所有的硯台都要刻上我金牡丹的標誌,不知這個前輩能不能做到?”
“既然答應了與你做生意,這個自然沒有問題,你隻需將花樣交與老朽便是。”陳伯自信地應了下來,“至於價錢,你的這三方硯,分別是五兩、十兩、二十兩的,公顯然是要做長期生意,便再少些,便按四兩、八兩、十六兩的價格吧。”
孟毓曉一聽,這價格同自己設想中的還要稍微低一些,很是滿意,立馬朝著陳伯躬身一拜,便定了下來,“多謝陳伯,明日一早,我便叫掌櫃的將花樣和數量送來,到時候怎麽付賬,怎麽運貨,掌櫃的會一一安排,您有什麽要求也隻管提。”
“嗯。”陳伯見孟毓曉很是爽快,點了頭,“今日犬不在府中,明日你叫掌櫃的過來,將事情一一告知他知曉,若是有什麽需要,我們自會提出的。”
“謝謝陳伯。”孟毓曉高興地又是一拜,抬起頭時,朝著陳伯笑了笑,“這生意已經談妥了,晚輩的還有一事想請陳伯您幫忙。”
“你是想問我屋中的墨香是哪裏的墨吧?”陳伯一眼就看穿了孟毓曉的想法,問得孟毓曉一陣尷尬,但也隻好點了點頭。
陳伯笑著而給身旁的玖兒一個眼神,玖兒便去取了墨過來,一塊已經蒙了灰色的老墨,隻有半截,歪靠在硯台邊上,底端還有未幹的墨跡,墨香味便是從這裏發出來的。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改道
“這事徽州鬆煙墨,有些鬆油的香味,又夾雜了一些其他的。”一直坐在一旁不曾開口的周牧澤忽然開口。
陳伯側頭看了他一眼,淡笑著點了點頭,“看來這位公對墨很了解。”
周牧澤也隻是淺淺一笑,便起了身,“我府裏收了幾塊這個墨,隻是香味不及這個,所以一開始便沒有聞出來。”
“不錯,這個確實是徽州鬆煙墨,色澤黯淡,不及油煙墨,但是香味不錯,而且這墨對硯台的要求較高,用來試硯台最合適不過,”陳伯接了周牧澤的話,“這塊老墨,是去年一位製墨人同我換的,他的一塊墨,換了我一方硯,如今你要問我這墨是何人所製,我也答不上來。”
“這……”孟毓曉張了張嘴,頓時顯得有些失望。
“陳伯與他換的是一方什麽硯台?”話的是吳公,因他一直沒有話,所以立馬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吳公倒是十分的淡定,迎著眾人的目光繼續淡定地:“可是一方紫金石龍紋鳳形硯?”
“吳公見過?”陳伯話間坐直了腰身,這算是間接肯定了吳公的問題。
吳公點了點頭,站起身,朝著孟毓曉:“石某應該知道這位製墨人在哪了。”
“去年春末的時候,我家鏢局接了一單生意,護送的便是一方硯,因為那人給的價錢不高,再加之這也不是一塊非常名貴的硯,所以,父親便叫我走了一鏢,我記得當時就是送到了徽州龍開河鎮上,因著後來是那人自己來取的硯,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具體的住所,但是應該在龍開河鎮附近。”
“多謝吳公相告!”孟毓曉立馬朝著吳公一拜,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滿是興奮的笑容了,抑製不住周身的喜悅,又朝著陳伯和吳瓊鞠了一禮,“我今日真的是遇到貴人了,才會如此順利,得各位相助,日後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各位隻管吩咐。”
“公何必客氣,原是因為你品性好,才會叫我們願意幫你的。”吳瓊立馬客氣地。
孟毓曉笑著點點頭,又看看外麵漸漸暗下來的天色,看了一眼周牧澤,便準備告辭了。
“天色不早,我等便不再叨擾了。”
“等一下!”陳伯卻出聲叫住了孟毓曉,慢慢起身,伸手拿起硯台裏的半截墨塊,包進手中的帕裏。
“陳伯,您這是……”孟毓曉微微有些猜到了陳伯的意圖,驚訝地盯著他手裏的動作,這墨可是他用一方硯換來的啊。
“拿著這個,你應該找的更快一些。”陳伯話間便將手裏包好的墨塊遞到了孟毓曉麵前,瞧著她驚訝的神情,淡笑一聲,“拿著吧,日後你若是尋到了這位製墨人,再同他求一塊墨還我吧。”
聽陳伯這麽一,孟毓曉豁然開朗,連忙伸手接了墨塊,朝著陳伯連連道謝兩遍,才同眾人一起離開陳家院。
因為天色已經晚了,出了巷弄,世家兄妹便同孟毓曉和周牧澤分道揚鑣了。
孟毓曉一直將半截墨塊握在手裏,隔著輕薄的白紗手帕,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墨塊上的花紋。
“接下來我們去徽州?”周牧澤淺淺打量了一眼孟毓曉,輕聲問。
孟毓曉側頭看了一眼周牧澤,稍稍收斂了一下自己臉上的興奮之色,微微有些緊張地卡看著周牧澤:“周老板方便麽?”
孟毓曉知道,自己肯定不可能同周牧澤分開,單獨去一趟徽州,可是這畢竟隻是自己的事情,拉著周牧澤陪自己去一趟徽州,似乎也不太好。
“反正我也沒有要緊的事情要辦,陪你走一遭便是!”周牧澤淺淺一笑,很輕鬆地便答應了下來,“雖往徽州去要折迴一段路程,但是正好迴到水路上,到時候我們可以走水路往泰州去,倒是不耽誤行程。”
“那真是太好了!”孟毓曉聽到可以走水路,並不耽誤行程,頓時越發的開心,覺得自己這一趟還真是沒有白出來,再看眼前的周牧澤,也覺得他更可靠了幾分。
“打算什麽時候動身?”周牧澤倒是相當淡定,因為對他來,去哪真的沒有關係,隻要陪在孟毓曉身邊就好,反正生意上的事情向來都沒有要他操心過。
“越快越好!”孟毓曉簡直是沒法克製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去徽州不知道還要耽擱多久,我們也不能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畢竟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布料,我們若是出來的太久,隻怕流雲那裏更容易露餡。”
孟毓曉的很輕,好似呢喃自語一般,忽又閉嘴思索了一番,擰眉神情認真地:“石莊的事情,交給老杜應該能處理,我今晚若是能夠將花樣畫好,明日一早我們便出發!”
周牧澤看著孟毓曉一副要拚命的模樣,不禁皺了眉,低聲:“耽誤一兩天並沒有關係,你不要太累。”
“嗯,我知道。”孟毓曉點頭。
“既如此,還是先看硯台吧,老朽雕的硯,未必入得了公的眼。”陳伯望著吳瓊淺淺搖了搖頭,微微帶些寵溺的笑容。
看來這一家人與吳瓊的關係都不錯,孟毓曉不由得感激地看了一眼吳瓊,心想自己這迴又遇上貴人相助了。
“玖兒,你去取一些硯台出來,給這位公瞧瞧。”陳伯側頭對身旁的女交代,玖兒姑娘點點頭,便快步出了正廳,不一會兒,用托盤端了五方硯台到孟毓曉麵前。
“這五方硯用的都是青石鎮的紫金石,隻是石頭成色和采地不一樣,雕工也有不一樣,公不妨先排個序。”陳伯溫聲。
孟毓曉點點頭,神情認真地將五方硯端詳了一番,又一一拿起每塊硯端詳了一下,然後沉穩地將托盤裏的五方硯台排了一個順序。
“公可決定了?”玖兒見孟毓曉停下來,柔聲問了一句。
“嗯。”孟毓曉輕輕應了一聲,收手站到一邊。
玖兒淺淺一笑,端了硯台到陳伯麵前,“公公,這公確實是個懂硯的,全都對了。”
“嗯,很好。”陳伯也看了一眼托盤裏的硯台,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孟毓曉:“老朽雖是以此謀生計,可到底是廢了心血在這裏麵的,看不得別人糟蹋這些硯台,所以才會用這樣的法試試公,公請不要介懷。”
“晚輩方才看這些硯台,既使是花樣簡單,石料略差的硯台,雕工也很是仔細,想必前輩都是注入了心血的,既如此,見不得這些硯台不懂之人糟蹋也是正常。”孟毓曉連忙迴答,“我金牡丹最初做成衣店,創建百花裝,每一套都是根據客人的喜好、習性量身定做的,定要叫客人覺得這衣服隻為她一人所作,晚輩如今要做硯台生意,自然也會如此,什麽硯,配什麽人,自然也會拿捏好。”
“公年紀輕輕能有這樣的覺悟叫老朽佩服,你這生意老朽接了,你隻管提要求吧!”陳伯爽朗地笑著。
孟毓曉趕緊上前一步,伸手撥開排在最前麵的兩方硯,“我金牡丹一向追求精美,這種石料有雜色的便不需要了,剩下的三種,我都要一些,價錢什麽的倒是好商量,隻是有一點,所有的硯台都要刻上我金牡丹的標誌,不知這個前輩能不能做到?”
“既然答應了與你做生意,這個自然沒有問題,你隻需將花樣交與老朽便是。”陳伯自信地應了下來,“至於價錢,你的這三方硯,分別是五兩、十兩、二十兩的,公顯然是要做長期生意,便再少些,便按四兩、八兩、十六兩的價格吧。”
孟毓曉一聽,這價格同自己設想中的還要稍微低一些,很是滿意,立馬朝著陳伯躬身一拜,便定了下來,“多謝陳伯,明日一早,我便叫掌櫃的將花樣和數量送來,到時候怎麽付賬,怎麽運貨,掌櫃的會一一安排,您有什麽要求也隻管提。”
“嗯。”陳伯見孟毓曉很是爽快,點了頭,“今日犬不在府中,明日你叫掌櫃的過來,將事情一一告知他知曉,若是有什麽需要,我們自會提出的。”
“謝謝陳伯。”孟毓曉高興地又是一拜,抬起頭時,朝著陳伯笑了笑,“這生意已經談妥了,晚輩的還有一事想請陳伯您幫忙。”
“你是想問我屋中的墨香是哪裏的墨吧?”陳伯一眼就看穿了孟毓曉的想法,問得孟毓曉一陣尷尬,但也隻好點了點頭。
陳伯笑著而給身旁的玖兒一個眼神,玖兒便去取了墨過來,一塊已經蒙了灰色的老墨,隻有半截,歪靠在硯台邊上,底端還有未幹的墨跡,墨香味便是從這裏發出來的。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改道
“這事徽州鬆煙墨,有些鬆油的香味,又夾雜了一些其他的。”一直坐在一旁不曾開口的周牧澤忽然開口。
陳伯側頭看了他一眼,淡笑著點了點頭,“看來這位公對墨很了解。”
周牧澤也隻是淺淺一笑,便起了身,“我府裏收了幾塊這個墨,隻是香味不及這個,所以一開始便沒有聞出來。”
“不錯,這個確實是徽州鬆煙墨,色澤黯淡,不及油煙墨,但是香味不錯,而且這墨對硯台的要求較高,用來試硯台最合適不過,”陳伯接了周牧澤的話,“這塊老墨,是去年一位製墨人同我換的,他的一塊墨,換了我一方硯,如今你要問我這墨是何人所製,我也答不上來。”
“這……”孟毓曉張了張嘴,頓時顯得有些失望。
“陳伯與他換的是一方什麽硯台?”話的是吳公,因他一直沒有話,所以立馬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吳公倒是十分的淡定,迎著眾人的目光繼續淡定地:“可是一方紫金石龍紋鳳形硯?”
“吳公見過?”陳伯話間坐直了腰身,這算是間接肯定了吳公的問題。
吳公點了點頭,站起身,朝著孟毓曉:“石某應該知道這位製墨人在哪了。”
“去年春末的時候,我家鏢局接了一單生意,護送的便是一方硯,因為那人給的價錢不高,再加之這也不是一塊非常名貴的硯,所以,父親便叫我走了一鏢,我記得當時就是送到了徽州龍開河鎮上,因著後來是那人自己來取的硯,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具體的住所,但是應該在龍開河鎮附近。”
“多謝吳公相告!”孟毓曉立馬朝著吳公一拜,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滿是興奮的笑容了,抑製不住周身的喜悅,又朝著陳伯和吳瓊鞠了一禮,“我今日真的是遇到貴人了,才會如此順利,得各位相助,日後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各位隻管吩咐。”
“公何必客氣,原是因為你品性好,才會叫我們願意幫你的。”吳瓊立馬客氣地。
孟毓曉笑著點點頭,又看看外麵漸漸暗下來的天色,看了一眼周牧澤,便準備告辭了。
“天色不早,我等便不再叨擾了。”
“等一下!”陳伯卻出聲叫住了孟毓曉,慢慢起身,伸手拿起硯台裏的半截墨塊,包進手中的帕裏。
“陳伯,您這是……”孟毓曉微微有些猜到了陳伯的意圖,驚訝地盯著他手裏的動作,這墨可是他用一方硯換來的啊。
“拿著這個,你應該找的更快一些。”陳伯話間便將手裏包好的墨塊遞到了孟毓曉麵前,瞧著她驚訝的神情,淡笑一聲,“拿著吧,日後你若是尋到了這位製墨人,再同他求一塊墨還我吧。”
聽陳伯這麽一,孟毓曉豁然開朗,連忙伸手接了墨塊,朝著陳伯連連道謝兩遍,才同眾人一起離開陳家院。
因為天色已經晚了,出了巷弄,世家兄妹便同孟毓曉和周牧澤分道揚鑣了。
孟毓曉一直將半截墨塊握在手裏,隔著輕薄的白紗手帕,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墨塊上的花紋。
“接下來我們去徽州?”周牧澤淺淺打量了一眼孟毓曉,輕聲問。
孟毓曉側頭看了一眼周牧澤,稍稍收斂了一下自己臉上的興奮之色,微微有些緊張地卡看著周牧澤:“周老板方便麽?”
孟毓曉知道,自己肯定不可能同周牧澤分開,單獨去一趟徽州,可是這畢竟隻是自己的事情,拉著周牧澤陪自己去一趟徽州,似乎也不太好。
“反正我也沒有要緊的事情要辦,陪你走一遭便是!”周牧澤淺淺一笑,很輕鬆地便答應了下來,“雖往徽州去要折迴一段路程,但是正好迴到水路上,到時候我們可以走水路往泰州去,倒是不耽誤行程。”
“那真是太好了!”孟毓曉聽到可以走水路,並不耽誤行程,頓時越發的開心,覺得自己這一趟還真是沒有白出來,再看眼前的周牧澤,也覺得他更可靠了幾分。
“打算什麽時候動身?”周牧澤倒是相當淡定,因為對他來,去哪真的沒有關係,隻要陪在孟毓曉身邊就好,反正生意上的事情向來都沒有要他操心過。
“越快越好!”孟毓曉簡直是沒法克製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去徽州不知道還要耽擱多久,我們也不能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畢竟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布料,我們若是出來的太久,隻怕流雲那裏更容易露餡。”
孟毓曉的很輕,好似呢喃自語一般,忽又閉嘴思索了一番,擰眉神情認真地:“石莊的事情,交給老杜應該能處理,我今晚若是能夠將花樣畫好,明日一早我們便出發!”
周牧澤看著孟毓曉一副要拚命的模樣,不禁皺了眉,低聲:“耽誤一兩天並沒有關係,你不要太累。”
“嗯,我知道。”孟毓曉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