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曉確實沒有去過假山。”孟毓曉依舊不變神情,淡然地迴答著,叫人看不出絲毫的異常。
“哼,你沒去過假山,那你為何拿著我的詩詞遲遲不做決定?”齊安沁並不打算見好就收,越發的傲氣起來,抬手指了指孟毓曉手裏的宣紙,“你敢你拿著我的詩詞不是因為我冒犯了你,所以你打算假公濟私不讓我進詩社嗎?”
孟毓曉抬起手,將手裏的宣紙舉起,暗中暗笑起來。
這個齊安沁腦倒是挺好使,連著圈套都是一圈套著一圈的!
自己若是不答應她進詩社,便落了個假公濟私的名聲,自己若是為了麵同意她進詩社,便遂了她的意。
不論自己怎麽選,她都是贏麵。
“齊姐怕是誤會了,毓曉之所以一直拿著這您的詩,隻是覺得這詩中規中矩,沒有點睛之筆,卻也不雜亂,故此有些舉棋不定罷了。”孟毓曉抬起頭,大氣地迎上眾人的目光,淡然解釋著,“不過被齊姐這麽一提,我倒是有些好奇假山那邊發生的事情了,不知道齊姐到底了什麽冒犯的話,以至於覺得毓曉定會假公濟私?”
三言兩語地便將難處扔迴給了齊安沁,孟毓曉心中泰然地看著她的反應。
不過是個脾氣沒磨平的丫頭,縱使會耍些把戲,也完全不是孟毓曉的對手。
孟毓曉的嘴,雖不上舌戰群雄,但是能夠將拍賣會上的那群老頭都震住,顯然不是泛泛之輩。
孟毓曉淡定地等著齊安沁的迴答,她斷然不敢將她背後的那些話出來,畢竟牽扯到了王爺,隻怕到時候頤和郡主都不會保她。
但是她又不能不,誰叫她一開始便惡人先告狀,演了一出苦肉戲呢,如今忽地沒什麽事,便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齊安沁語塞,眼底慢慢泛起了慌色。
孟毓曉靜靜看著她的反應,很是歡喜。
來吧,少女,別慫!我可是敬你如漢的!
“哈哈……”人群中忽地有人幹笑了兩聲,聲音雖然聽著有些尷尬,但是很有效地將大家的目光引了過去。
王芸笑著走了出來,站到齊安沁身旁,笑著:“都是誤會,方才我與安妹妹在假山邊賞花,安妹妹歆羨孟三姐得了王爺的賞賜,便問了我幾句,於是我二人便閑聊了一會兒,不想有人在假山後冒充孟三姐大聲嗬斥了我二人一番,所以安妹妹才會急忙忙地過來想要給孟三姐賠禮道歉的。”
孟毓曉的目光輕輕瞥了一眼王芸,知道她便是假山後的另一人。
倒是挺機智的!
“既然是誤會,那便到此為止。”頤和郡主適時開了口,側頭看一眼齊安沁:“既是你誤會三姐了,便賠禮道個歉,此時便過去了。”
齊安沁倒是乖巧順從地朝著孟毓曉福了福身,柔聲:“都怪安兒太性急,誤會三姐了,還請三姐莫要見怪,千萬別因為此事叫安兒入不了詩社,安兒可是十分想和大家一塊玩耍的!”
孟毓曉又暗笑了兩聲,這個齊安沁還真是個不服輸的性,都到了這關口了竟還威壓自己。
“齊姐多禮了,既然是誤會,毓曉自然不會放在心上,隻不過這樣一來,毓曉倒是沒有這決判的權力了,今日本就該婉玲姐姐評詩,還是交由婉玲姐姐好了。”孟毓曉話間便將自己手裏的宣紙遞給了唐婉玲,這一鍋甩得極其漂亮。
孟毓曉心裏也認命了,若是唐婉玲留下齊安沁,自己便隻當以後多了個消遣,若是不留,也是應該的。
“對對,還是唐姐來評判比較好。”劉釧也笑著搭了言,眾人隨聲附和。
齊安沁有些埋怨地看了一眼孟毓曉,隨即立馬轉頭笑著看向唐婉玲,滿眼的期待,“若是唐姐姐來評判,安兒便放心了。”
唐婉玲淺淺一笑,隨即低頭將四張宣紙平放在桌上,抬手指了指其中兩張:“這二人的詩還有紕漏,顯然是入不了詩社的,倒是這兩首不相上下,叫我有些拿不準注意,也不知該讓誰進詩社才好。”
眾人圍上來,一首是齊安沁的,另有一首,落款的名字是鬱青鸞。
鬱姓,一向少見,在京中大員中似乎沒有過,所以頤和郡主直接開口問:“是哪家的姐?誰引薦來的?”
雖這詩會重才學,但是畢竟是頤和郡主操辦的,地位也不能太低,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憑著文采加入的。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迴府
人群中走出來一個女,看起來年紀不大,卻十分的沉穩,單看身形和儀態便知道絕非一般戶人家的女。
“青鸞給頤和郡主請安,給各位姐姐請安。”鬱青鸞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柔聲著,“家父乃江夏布政施,如今住在姨母家中,京州府尹是青鸞的姨父。”
寥寥幾句,便將自己的家世和引薦人介紹的十分清楚。
一旁何雪也抬步出來,笑著:“青鸞是我表妹,因為明年春上要入京選秀,所以提前住到了京城裏,今日是我帶她來的,不過是想讓她露個臉,若是能進詩社便跟著各位姐姐好好學習一番,若是不能,隻怪這丫頭才疏學淺,倒也怨不得旁人。”
知曉與鬱青鸞相爭的是齊安沁之後,何雪便覺得心中無望了,畢竟青鸞的家遠在江夏,京中無人相識,而齊家的地位又高於自家,青鸞早已經沒有希望了。
“鬱姐竟是何姐的表妹?”孟毓曉淡笑著開了口。
原本在這樣的場合她不該多話的,但是明白,自己若是一言不發,怕是這位鬱姐會被齊安沁比下去。
“是啊,全然瞧不出來。儀態,吐詞看著比我都穩重。”唐婉玲很自然地接了孟毓曉的話。
孟毓曉側頭,稍稍打量了一眼唐婉玲,猜不準她是發自內心地誇讚鬱青鸞,還是刻意幫著自己話,不過她這個時候上一句,顯然十分有感染力。
“唐姐謬讚了,青鸞隻是沒見過什麽世麵,所以不敢妄言,不敢妄動罷了。”鬱青鸞又溫聲迴答了一句,惹得孟毓曉忍不住多看了她兩眼。
這人話的聲音不溫不火,絲毫聽不出阿諛奉承之意,卻也絕不冒犯,孟毓曉覺得她興許會是自己欣賞的性格。
“年紀這麽,便能寫出這樣的詩詞,倒是叫我汗顏。”孟毓曉淡然低下頭去,細細地去看鬱青鸞的詩。
既然覺得是個性格不錯的人,孟毓曉決定幫她一把,若是能留下來自然是好。
“三姐可是謙虛了,若是連你都汗顏了,我等豈不是拿不出手了。”劉釧淡笑著打趣了一番孟毓曉,隨即伸手拿了桌上的詩詞,淺淺念了兩句,笑著:“確實是好詩,這下不僅三姐,連我都汗顏了。”
劉釧畢竟之前就有才女之名的,她開口讚賞,眾人自然對鬱青鸞的詩感興趣,紛紛湊過來看,就連頤和郡主瞧了,也叫好。
不過依然有人意見不同,焦芙蓉便覺得齊安沁的更好,還有其他幾個擁護者,一時之下,眾人分成兩派,倒是有些爭執不下。
“今日唐姐才是評判,還是交由唐姐裁定吧。”劉釧出聲勸了一下眾人,便將手裏握著的宣紙重新放迴桌上。
唐婉玲抬頭掃了一眼眾人,伸手將桌上的兩首詩撿起,笑著:“你們這倒是為難我了!”
“哼,你沒去過假山,那你為何拿著我的詩詞遲遲不做決定?”齊安沁並不打算見好就收,越發的傲氣起來,抬手指了指孟毓曉手裏的宣紙,“你敢你拿著我的詩詞不是因為我冒犯了你,所以你打算假公濟私不讓我進詩社嗎?”
孟毓曉抬起手,將手裏的宣紙舉起,暗中暗笑起來。
這個齊安沁腦倒是挺好使,連著圈套都是一圈套著一圈的!
自己若是不答應她進詩社,便落了個假公濟私的名聲,自己若是為了麵同意她進詩社,便遂了她的意。
不論自己怎麽選,她都是贏麵。
“齊姐怕是誤會了,毓曉之所以一直拿著這您的詩,隻是覺得這詩中規中矩,沒有點睛之筆,卻也不雜亂,故此有些舉棋不定罷了。”孟毓曉抬起頭,大氣地迎上眾人的目光,淡然解釋著,“不過被齊姐這麽一提,我倒是有些好奇假山那邊發生的事情了,不知道齊姐到底了什麽冒犯的話,以至於覺得毓曉定會假公濟私?”
三言兩語地便將難處扔迴給了齊安沁,孟毓曉心中泰然地看著她的反應。
不過是個脾氣沒磨平的丫頭,縱使會耍些把戲,也完全不是孟毓曉的對手。
孟毓曉的嘴,雖不上舌戰群雄,但是能夠將拍賣會上的那群老頭都震住,顯然不是泛泛之輩。
孟毓曉淡定地等著齊安沁的迴答,她斷然不敢將她背後的那些話出來,畢竟牽扯到了王爺,隻怕到時候頤和郡主都不會保她。
但是她又不能不,誰叫她一開始便惡人先告狀,演了一出苦肉戲呢,如今忽地沒什麽事,便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齊安沁語塞,眼底慢慢泛起了慌色。
孟毓曉靜靜看著她的反應,很是歡喜。
來吧,少女,別慫!我可是敬你如漢的!
“哈哈……”人群中忽地有人幹笑了兩聲,聲音雖然聽著有些尷尬,但是很有效地將大家的目光引了過去。
王芸笑著走了出來,站到齊安沁身旁,笑著:“都是誤會,方才我與安妹妹在假山邊賞花,安妹妹歆羨孟三姐得了王爺的賞賜,便問了我幾句,於是我二人便閑聊了一會兒,不想有人在假山後冒充孟三姐大聲嗬斥了我二人一番,所以安妹妹才會急忙忙地過來想要給孟三姐賠禮道歉的。”
孟毓曉的目光輕輕瞥了一眼王芸,知道她便是假山後的另一人。
倒是挺機智的!
“既然是誤會,那便到此為止。”頤和郡主適時開了口,側頭看一眼齊安沁:“既是你誤會三姐了,便賠禮道個歉,此時便過去了。”
齊安沁倒是乖巧順從地朝著孟毓曉福了福身,柔聲:“都怪安兒太性急,誤會三姐了,還請三姐莫要見怪,千萬別因為此事叫安兒入不了詩社,安兒可是十分想和大家一塊玩耍的!”
孟毓曉又暗笑了兩聲,這個齊安沁還真是個不服輸的性,都到了這關口了竟還威壓自己。
“齊姐多禮了,既然是誤會,毓曉自然不會放在心上,隻不過這樣一來,毓曉倒是沒有這決判的權力了,今日本就該婉玲姐姐評詩,還是交由婉玲姐姐好了。”孟毓曉話間便將自己手裏的宣紙遞給了唐婉玲,這一鍋甩得極其漂亮。
孟毓曉心裏也認命了,若是唐婉玲留下齊安沁,自己便隻當以後多了個消遣,若是不留,也是應該的。
“對對,還是唐姐來評判比較好。”劉釧也笑著搭了言,眾人隨聲附和。
齊安沁有些埋怨地看了一眼孟毓曉,隨即立馬轉頭笑著看向唐婉玲,滿眼的期待,“若是唐姐姐來評判,安兒便放心了。”
唐婉玲淺淺一笑,隨即低頭將四張宣紙平放在桌上,抬手指了指其中兩張:“這二人的詩還有紕漏,顯然是入不了詩社的,倒是這兩首不相上下,叫我有些拿不準注意,也不知該讓誰進詩社才好。”
眾人圍上來,一首是齊安沁的,另有一首,落款的名字是鬱青鸞。
鬱姓,一向少見,在京中大員中似乎沒有過,所以頤和郡主直接開口問:“是哪家的姐?誰引薦來的?”
雖這詩會重才學,但是畢竟是頤和郡主操辦的,地位也不能太低,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憑著文采加入的。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迴府
人群中走出來一個女,看起來年紀不大,卻十分的沉穩,單看身形和儀態便知道絕非一般戶人家的女。
“青鸞給頤和郡主請安,給各位姐姐請安。”鬱青鸞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柔聲著,“家父乃江夏布政施,如今住在姨母家中,京州府尹是青鸞的姨父。”
寥寥幾句,便將自己的家世和引薦人介紹的十分清楚。
一旁何雪也抬步出來,笑著:“青鸞是我表妹,因為明年春上要入京選秀,所以提前住到了京城裏,今日是我帶她來的,不過是想讓她露個臉,若是能進詩社便跟著各位姐姐好好學習一番,若是不能,隻怪這丫頭才疏學淺,倒也怨不得旁人。”
知曉與鬱青鸞相爭的是齊安沁之後,何雪便覺得心中無望了,畢竟青鸞的家遠在江夏,京中無人相識,而齊家的地位又高於自家,青鸞早已經沒有希望了。
“鬱姐竟是何姐的表妹?”孟毓曉淡笑著開了口。
原本在這樣的場合她不該多話的,但是明白,自己若是一言不發,怕是這位鬱姐會被齊安沁比下去。
“是啊,全然瞧不出來。儀態,吐詞看著比我都穩重。”唐婉玲很自然地接了孟毓曉的話。
孟毓曉側頭,稍稍打量了一眼唐婉玲,猜不準她是發自內心地誇讚鬱青鸞,還是刻意幫著自己話,不過她這個時候上一句,顯然十分有感染力。
“唐姐謬讚了,青鸞隻是沒見過什麽世麵,所以不敢妄言,不敢妄動罷了。”鬱青鸞又溫聲迴答了一句,惹得孟毓曉忍不住多看了她兩眼。
這人話的聲音不溫不火,絲毫聽不出阿諛奉承之意,卻也絕不冒犯,孟毓曉覺得她興許會是自己欣賞的性格。
“年紀這麽,便能寫出這樣的詩詞,倒是叫我汗顏。”孟毓曉淡然低下頭去,細細地去看鬱青鸞的詩。
既然覺得是個性格不錯的人,孟毓曉決定幫她一把,若是能留下來自然是好。
“三姐可是謙虛了,若是連你都汗顏了,我等豈不是拿不出手了。”劉釧淡笑著打趣了一番孟毓曉,隨即伸手拿了桌上的詩詞,淺淺念了兩句,笑著:“確實是好詩,這下不僅三姐,連我都汗顏了。”
劉釧畢竟之前就有才女之名的,她開口讚賞,眾人自然對鬱青鸞的詩感興趣,紛紛湊過來看,就連頤和郡主瞧了,也叫好。
不過依然有人意見不同,焦芙蓉便覺得齊安沁的更好,還有其他幾個擁護者,一時之下,眾人分成兩派,倒是有些爭執不下。
“今日唐姐才是評判,還是交由唐姐裁定吧。”劉釧出聲勸了一下眾人,便將手裏握著的宣紙重新放迴桌上。
唐婉玲抬頭掃了一眼眾人,伸手將桌上的兩首詩撿起,笑著:“你們這倒是為難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