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怕是太招搖了吧?”孟毓曉合上手裏的盒,抬頭看了一眼孟毓嫻,這兩樣加一起少五十萬,自己不過是個庶女,這麽招搖好麽?
顯然不好!
“又不是金銀首飾,玉最是溫潤了,不會招搖的。”孟銳卻幫著孟毓嫻開了口。
“可我這手上……”孟毓曉遲疑著抬了抬手,露出手腕上的紅珊瑚手串,抬頭瞥一眼孟毓嫻,“不是要日日帶這麽?”
“明日不同,你便先收一日吧!”孟毓嫻話間便伸手將孟毓曉手上的手釧退了下來,然後從盒裏取了玉鐲給她套上去,“二哥哥送的壽禮,你若不帶可不就辜負了?”
孟毓曉低頭看著自己手腕上的玉鐲,倒沒有再取下來,淺淺笑了笑,便聽之任之了。
孟毓嫻見孟毓曉沒有拒絕,便放心地迴了自己的位,三人喝了一盞茶,閑聊了一會兒,孟銳兄妹二人才起身要離開。
孟毓曉自然送了二人出去,孟銳卻故意比孟毓嫻慢了一步腳,見她往前去,才停在孟毓曉身邊輕聲:“明日同城客棧,我與瑾軒為你擺宴做壽,你若得了機會,便早些從寒山寺迴來。”
孟毓曉頓了一下,隨即淡笑著點了點頭,“嗯,我知道了。”
孟銳抿嘴一笑,便快走兩步,追上已經要出院門的孟毓嫻。
孟毓曉站在台階下,看著二人越走越遠,不由得會心一笑,隨即,轉身迴了屋。
三月三,還真是事多呢!
詩會、生辰,如今又多了一個壽宴,當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趁著機會辦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三月三
“姑娘穿這身衣服可真好看!”巧雲一麵上下為孟毓曉整理著衣裳,一麵笑著。
今日是三月初三,要去寒山寺赴詩會,按著之前的約定,今日大家都會穿上百花裝。
孟毓曉當初聽了唐婉玲的建議,挑了這木槿花,木槿花色簡單,花為紫紅,無葉,以駝色樹枝蔓延開,大氣又別致。
裙底有落花花瓣,自上而下,大不一,散落在四周。
對比自己的樣圖,繡娘們又做了些改進,在領口、袖口等地方都加了一些很精致的紋路。
“確實不錯。”孟毓曉淺淺一笑,“什麽時候有空讓店裏給你二人也裁一身!”
“姑娘可別折煞奴婢了,奴婢哪裏襯得起這樣的衣服!”巧雲整理完裙底,起了身,伸手扶了孟毓曉,示意她可以出門了。
“反正是自家的生意,有何不可!”孟毓曉動了腳步,笑著,然後走到流雲麵前:“一會兒我們出府之後你便見機行事,能拿到最好,若是拿不到,便算了,反正日還長,總有機會拿迴來的。”
“嗯,奴婢知道。”流雲沉穩地迴答著,然後送了孟毓曉出去。
孟毓曉先往老夫人那裏請了安,老夫人竟然還記得她的生辰,賞了一支金簪,又留她孟姐妹三人在合歡居用了早飯,吃過茶才叫三人出府。
“三丫頭!”老夫人臨出門前忽地出聲叫住了孟毓曉,淡笑著:“姐妹三人之中你年歲最長,出門在外,定要多照顧些兩位妹妹,莫叫人看了咱們孟公府的笑話!”
孟毓曉低下頭,淺淺應了一聲,便拜別了老夫人。
老夫人的話寓意很明顯,雖然的很委婉,但是直白地警告了孟毓曉,像上次那種忽然間換詩題的事情最好是不要再發生了。
孟毓曉忍不住偷看了一眼焦芙蓉,卻不想正巧就被焦芙蓉捕捉到了目光。
“老夫人不我都不記得今日是三姐姐的生辰呢,也沒準備什麽壽禮,三姐姐莫怪!”焦芙蓉趾高氣昂地朝孟毓曉。
孟毓曉連忙柔聲答話:“不過是平常生辰罷了,不敢勞表姐記掛!”
焦芙蓉輕哼了一聲,便沒再搭理孟毓曉。
自從上次靜西王來過之後,焦芙蓉便安生了好一段日,隻不過人變得更高傲起來了,大抵是因為太過於瞧不起孟毓曉,所以這些日便沒有找她的麻煩,但是孟毓曉又有些後怕,擔心她這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片刻寧靜。
孟毓嫻見二人都不話,便上前挽了孟毓曉的胳膊,誇讚她今日的裝扮,三人平靜地出了園,到了轎門,各自上了馬車離開。
寒山寺在東郊,出城門沒一會兒便到了,遠遠地便聽到了嘈雜的聲音,孟毓曉忍不住伸手挑起車窗簾往外看了一眼,這場麵可真熱鬧,兩旁都是攤販,賣風箏的、花燈的、香燭的,還有不少吃食。
前麵的路好似被車馬堵住了,馬車的速度慢了下來。
“姑娘,不可以失禮!”巧雲忽地湊上來,伸手將孟毓曉的手奪迴,又仔細地檢查了一番才放心,然後轉頭對孟毓曉:“這車外來來往往多少人,若是被那些粗人瞧去了姑娘的模樣可如何是好!”
孟毓曉看了一眼巧雲,這丫頭,明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但什麽規矩都知曉,更是謹言慎行,好似活在這規矩裏一般。
“看到就看到了唄,你難道就不好奇外麵的樣?”孟毓曉著側了側頭,企圖從翹起的布縫裏往外看一眼。
巧雲明顯遲疑了一下,才又反應過來,整個身快速移過去擋住車窗,然後理直氣壯地對孟毓曉:“姑娘不許再看了!”
孟毓曉看著她認真的模樣便覺得好笑,想著車窗外能看的自己也看的差不多了,便笑著往後倒了倒,“行,行,我不看了便是!”
巧雲這才滿意地笑了笑,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車窗布,便又快速地將目光轉開了去。
孟毓曉雖然歪躺下來,目光卻還停留在車窗上,自然是將她的動作都收在了眼裏。
這丫頭,其實也好奇吧,隻不過使命在身,逼得她不得不懂事罷了。
車馬終於又快了起來,馬車很快便到了寒山寺,眾人下了馬車,早有駙馬府的宮女在門口候著。
“我們是不是最晚的了?”孟毓曉忍不住問了一句,想著方才在路上堵了好一會兒。
“倒也不是,郡主和唐姑娘也才剛進去。”引路的宮女客氣迴答,“今日王爺往寒山寺來,所以路上車馬堵了好一會兒,郡主的車馬也晚了一會兒。”
王爺!
孟毓曉如今聽到這個字眼便感覺周身一股寒氣,好似那個人又站在自己腳邊一般。
為什麽每次詩會他都在?這是緣分,還是這位王爺另有目的?
顯然不好!
“又不是金銀首飾,玉最是溫潤了,不會招搖的。”孟銳卻幫著孟毓嫻開了口。
“可我這手上……”孟毓曉遲疑著抬了抬手,露出手腕上的紅珊瑚手串,抬頭瞥一眼孟毓嫻,“不是要日日帶這麽?”
“明日不同,你便先收一日吧!”孟毓嫻話間便伸手將孟毓曉手上的手釧退了下來,然後從盒裏取了玉鐲給她套上去,“二哥哥送的壽禮,你若不帶可不就辜負了?”
孟毓曉低頭看著自己手腕上的玉鐲,倒沒有再取下來,淺淺笑了笑,便聽之任之了。
孟毓嫻見孟毓曉沒有拒絕,便放心地迴了自己的位,三人喝了一盞茶,閑聊了一會兒,孟銳兄妹二人才起身要離開。
孟毓曉自然送了二人出去,孟銳卻故意比孟毓嫻慢了一步腳,見她往前去,才停在孟毓曉身邊輕聲:“明日同城客棧,我與瑾軒為你擺宴做壽,你若得了機會,便早些從寒山寺迴來。”
孟毓曉頓了一下,隨即淡笑著點了點頭,“嗯,我知道了。”
孟銳抿嘴一笑,便快走兩步,追上已經要出院門的孟毓嫻。
孟毓曉站在台階下,看著二人越走越遠,不由得會心一笑,隨即,轉身迴了屋。
三月三,還真是事多呢!
詩會、生辰,如今又多了一個壽宴,當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趁著機會辦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三月三
“姑娘穿這身衣服可真好看!”巧雲一麵上下為孟毓曉整理著衣裳,一麵笑著。
今日是三月初三,要去寒山寺赴詩會,按著之前的約定,今日大家都會穿上百花裝。
孟毓曉當初聽了唐婉玲的建議,挑了這木槿花,木槿花色簡單,花為紫紅,無葉,以駝色樹枝蔓延開,大氣又別致。
裙底有落花花瓣,自上而下,大不一,散落在四周。
對比自己的樣圖,繡娘們又做了些改進,在領口、袖口等地方都加了一些很精致的紋路。
“確實不錯。”孟毓曉淺淺一笑,“什麽時候有空讓店裏給你二人也裁一身!”
“姑娘可別折煞奴婢了,奴婢哪裏襯得起這樣的衣服!”巧雲整理完裙底,起了身,伸手扶了孟毓曉,示意她可以出門了。
“反正是自家的生意,有何不可!”孟毓曉動了腳步,笑著,然後走到流雲麵前:“一會兒我們出府之後你便見機行事,能拿到最好,若是拿不到,便算了,反正日還長,總有機會拿迴來的。”
“嗯,奴婢知道。”流雲沉穩地迴答著,然後送了孟毓曉出去。
孟毓曉先往老夫人那裏請了安,老夫人竟然還記得她的生辰,賞了一支金簪,又留她孟姐妹三人在合歡居用了早飯,吃過茶才叫三人出府。
“三丫頭!”老夫人臨出門前忽地出聲叫住了孟毓曉,淡笑著:“姐妹三人之中你年歲最長,出門在外,定要多照顧些兩位妹妹,莫叫人看了咱們孟公府的笑話!”
孟毓曉低下頭,淺淺應了一聲,便拜別了老夫人。
老夫人的話寓意很明顯,雖然的很委婉,但是直白地警告了孟毓曉,像上次那種忽然間換詩題的事情最好是不要再發生了。
孟毓曉忍不住偷看了一眼焦芙蓉,卻不想正巧就被焦芙蓉捕捉到了目光。
“老夫人不我都不記得今日是三姐姐的生辰呢,也沒準備什麽壽禮,三姐姐莫怪!”焦芙蓉趾高氣昂地朝孟毓曉。
孟毓曉連忙柔聲答話:“不過是平常生辰罷了,不敢勞表姐記掛!”
焦芙蓉輕哼了一聲,便沒再搭理孟毓曉。
自從上次靜西王來過之後,焦芙蓉便安生了好一段日,隻不過人變得更高傲起來了,大抵是因為太過於瞧不起孟毓曉,所以這些日便沒有找她的麻煩,但是孟毓曉又有些後怕,擔心她這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片刻寧靜。
孟毓嫻見二人都不話,便上前挽了孟毓曉的胳膊,誇讚她今日的裝扮,三人平靜地出了園,到了轎門,各自上了馬車離開。
寒山寺在東郊,出城門沒一會兒便到了,遠遠地便聽到了嘈雜的聲音,孟毓曉忍不住伸手挑起車窗簾往外看了一眼,這場麵可真熱鬧,兩旁都是攤販,賣風箏的、花燈的、香燭的,還有不少吃食。
前麵的路好似被車馬堵住了,馬車的速度慢了下來。
“姑娘,不可以失禮!”巧雲忽地湊上來,伸手將孟毓曉的手奪迴,又仔細地檢查了一番才放心,然後轉頭對孟毓曉:“這車外來來往往多少人,若是被那些粗人瞧去了姑娘的模樣可如何是好!”
孟毓曉看了一眼巧雲,這丫頭,明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但什麽規矩都知曉,更是謹言慎行,好似活在這規矩裏一般。
“看到就看到了唄,你難道就不好奇外麵的樣?”孟毓曉著側了側頭,企圖從翹起的布縫裏往外看一眼。
巧雲明顯遲疑了一下,才又反應過來,整個身快速移過去擋住車窗,然後理直氣壯地對孟毓曉:“姑娘不許再看了!”
孟毓曉看著她認真的模樣便覺得好笑,想著車窗外能看的自己也看的差不多了,便笑著往後倒了倒,“行,行,我不看了便是!”
巧雲這才滿意地笑了笑,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車窗布,便又快速地將目光轉開了去。
孟毓曉雖然歪躺下來,目光卻還停留在車窗上,自然是將她的動作都收在了眼裏。
這丫頭,其實也好奇吧,隻不過使命在身,逼得她不得不懂事罷了。
車馬終於又快了起來,馬車很快便到了寒山寺,眾人下了馬車,早有駙馬府的宮女在門口候著。
“我們是不是最晚的了?”孟毓曉忍不住問了一句,想著方才在路上堵了好一會兒。
“倒也不是,郡主和唐姑娘也才剛進去。”引路的宮女客氣迴答,“今日王爺往寒山寺來,所以路上車馬堵了好一會兒,郡主的車馬也晚了一會兒。”
王爺!
孟毓曉如今聽到這個字眼便感覺周身一股寒氣,好似那個人又站在自己腳邊一般。
為什麽每次詩會他都在?這是緣分,還是這位王爺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