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儒學之爭使劉啟認清了思想的重要性,大漢建立近六十年,全靠黃老之術發展到現在,如今北有匈奴時不時的騷擾,內有諸侯國的心和與長安的不合,附屬國的蠢蠢欲動……諸多不安因素時不時的威脅著大漢的安全,是該改變思想進行變法的時候了,於是就著重讓衛綰大量灌輸劉徹儒學思想,以便未來能有所用。


    一天中午,劉啟躺在溫室殿的床上皺著眉頭思索著什麽,突然坐了起來喊道:“宣禦史大夫太子太傅衛綰覲見。”


    衛綰不大會兒工夫就走了進來正要跪地叩頭,劉啟就擺了擺手道:“衛愛卿免禮,到近前就坐。”


    “謝陛下。”衛綰小趨步走到劉啟近前靠床邊坐下。


    劉啟道:“衛愛卿呀,如今朕總覺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如果有一天去見高祖了,留下大漢這一攤子事兒恐怕太子很難駕馭呀。”


    “陛下多慮了,陛下身體康健,言此事尚過早呀。”


    “不早,不早,衛愛卿看大漢最大的威脅是什麽?”


    “這,這……”


    “有什麽好吱吱唔唔的,是北方的匈奴嗎?隻管講來。”


    “陛下,威脅大漢的不是外麵的力量,而是內部。”


    “哦,衛愛卿所說的是各諸侯國嗎,是呀,朕也這麽認為,不過怎樣才能管控住諸侯國的勢力呢?”


    “臣有一策,不知可否?”


    “隻管講來。”


    “七國之亂後陛下取消王國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賦稅的特權,王國的屬官數量減少,王國的丞相改為相,國相負有監察諸侯王的使命,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但是還有一些特權的諸侯國,沒有執行這些規定,如今陛下可以下一聖旨,所有王國都要執行這些規定,明令諸侯不得治國,陛下的擔憂就會小很多。”


    “好主意,朕明天就頒布詔旨,更名所有諸侯國丞相改為相,令諸侯國不得治國。”


    “吾皇聖明。”


    第二天,劉啟就將此命令發往全國,已經執行這樣製度的諸侯國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幾個未執行此製度有反對意見也隻能憋在心中,此聖旨送到梁國睢陽,躺在病榻上的梁王劉武本就不太平靜的身心受到了最後一擊,將韓安國喚來說道:“本王被封為王三十五載,僅這梁王就做了二十四載了,占去了大部分的時光,此聖旨傳來也是本王咎由自取,原來一直為爭取皇位而努力,最後落個遍體鱗傷,豈不知這王的位置比做皇帝的滋味少不到哪裏去,當初怎麽就沒有明白這個理兒呢。”


    韓安國聽了劉武此番話,走近一步安慰道:“王爺現在能夠明白也不晚呀,以後安心的做自己的王爺,這方國土還是屬於王爺您的。”


    劉武看了看大殿外邊,一聲苦笑道:“哈哈哈,一切都明白的太晚了,太晚了,如今已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治本王的病了,本王走後您可以去長安做官,我這裏寫好了一封信,到時帶到長安去交給皇太後,告訴皇太後,本王是愛她老人家的。”


    韓安國從劉武手中接過板牘,擦了擦紅潤的眼眶說道:“王爺多慮了,王爺可以長命千歲,等王爺病體康健後可以親自到皇太後身邊向她老人家訴說想念之情。”


    劉武咧開嘴笑了笑說道:“嗬嗬嗬,沒有這個機會了,韓愛卿可以退出去了。”


    “王爺保重身體,好好休息,臣告退。”韓安國退出大殿迴到府上,忐忑不安的休息一晚,天不亮就聽到王宮內鍾聲大作,鍾聲低悶而深沉。


    不大一會兒,自家府上的仆人來報道:“主人不好了,大王昨晚已經轟了。”


    “什麽,大王轟了。”韓安國聽到這個消息不由的站了起來,然後又跪倒在地,向著王宮的方向叩了四個頭說道,“大王,慢走。”


    韓安國跌跌撞撞的來到王宮,王後和王妃們跪了一大片,四處是哭泣之聲,韓安國來到梁王屍首近前,再次趴地上咚咚咚的叩頭道:“大王,慢走,臣來遲了。”


    王後立刻停住了哭泣,來到韓安國近前說道:“韓大夫請節哀,大王突然離去,我們也已亂了分寸,大王後事還需要中大夫安排。”


    “王後,此事應該立刻向長安稟報,大王轟前已有交代,就讓我跑一趟長安,這邊就把相喊過來保護好屍首,通知各城門校尉等五官守好城門,所有武官各司其職維護好睢陽的安全,一切皆等長安諭旨。”


    王後一聽有理,就向韓安國拜道:“此事有勞韓大夫了。”


    韓安國帶著使命,風風火火的來到長安,未央宮門經黃門稟報,韓安國走進宣室殿,一腳邁進大門口就哭哭泣泣的向劉啟叩頭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大夫,稟報何事,起來講話,莫要傷悲。”


    “報陛下,梁王已轟,特來報告。”


    “什麽?”劉啟聽到這個消息噌的一聲從席子上站了起來,驚訝的張大了嘴巴,急切的問道:“王弟何時轟的,走的可安詳?”


    “報陛下,大王仿佛早有預感,已經安排好後事,一天前轟去,走的很安詳。”


    “這就好,這就好,朕馬上派中央使者前去處理王弟的後事。”


    “陛下,梁王去前,告訴臣要去慰問一下皇太後,特向陛下說一聲。”


    “哎呀,皇太後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傷心,此事還是朕找機會告訴皇太後吧。”


    “陛下,梁王走前有交代,一定要讓臣親手將這板牘交給皇太後,否則臣會感到遺憾的。”


    “哦,王弟還留有板牘,拿來我看。”


    “正是。”韓安國哆嗦的拿出板牘,稍一猶豫遞了上去。


    劉啟理解了韓安國的猶豫,就笑一笑說道:“哦,既然這是王弟生前的遺願,就拿給皇太後看吧,走,和朕一起去拜見皇太後。”


    “諾。”


    在眾人的簇擁下沿著甬道直接來到長樂宮,竇太後在長壽殿內接見了劉啟,劉啟說道:“母後,梁王派人來了。”


    竇太後麵無表情的說道:“哦,梁國又有什麽消息了,最近過的怎麽樣呀。”


    “母後,帶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希望母親聽到後不要太過悲傷。”


    竇太後一怔猜道:“什麽,難道武兒又在梁國胡鬧了,這麽多年了,怎麽還是不能收斂一下性格,唉唉唉。”


    劉啟走近一步輕聲的說道:“母後,梁王這次沒有胡鬧,梁國好著呢,就是梁王自己……”


    竇太後猛然一驚,一臉愁容襲上臉龐,輕輕的說道:“難道是武兒……”


    “母後,是的,梁王已經轟了。”


    “啊,武兒呀,怎麽沒有來見母親一麵就離開了,武兒啊……”竇太後的說話聲音已經夾雜了些許哭腔,讓人聽了不免有些痛心。


    “母後,武兒已去,請不要過於悲傷,朕已經派出了特使前去處理王弟的後事。”


    “哦,武兒走時有沒有什麽遺言?”竇太後邊擦著眼淚邊問道。


    “母後,梁國中大夫韓安國帶來一卷板牘,說是武兒轟前交代要交給母後的。”


    “哦,韓安國,那個七國之亂中立下戰功的人,可曾在此,快宣他過來,把板牘拿過來念給老太婆聽。”


    “母後,韓愛卿已經過來了。”


    韓安國插話道:“皇太後,臣這就念給您聽。”


    說著韓安國打開板牘,高聲讀道:“母後,武兒最近身體不適,時時加劇,感到恐不久於人世,想起以往,悲痛交加,但武兒愛母親的心沒變,對皇兄的忠誠未變,以往所做之事皆因一時糊塗,希望能得到母後的原諒,兒在他世會關注著大漢未來,不孝兒拜。另梁國中大夫韓安國文武全才……”韓安國念到這裏突然吱吱唔唔。


    “怎麽了?”劉啟於是把板牘拿過來接著念道,“忠誠可靠,可擔大任,在七國之亂中有突出表現,眾人有目共睹,武兒走後,懇請母後向皇兄美言幾句,讓中大夫到長安做官,以便他的所學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武兒再次拜。”


    竇太後聽完,喃喃的說道:“知道了,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吧。”


    “諾。”劉啟帶領著眾人離開了長壽殿,剛到未央宮溫室殿,就看到一個謁者拿著一卷板牘交給劉啟道:“陛下,這是去梁國的特使半路上轉來的板牘,說是一定得請陛下過目。”


    劉啟接過打開看過之後說道:“韓安國。”


    “臣在。”


    “特使說梁王後事辦完後,梁國應該如何安排,後續應該怎麽辦,你在梁國多年,對那裏的形勢狀況比較了解,有什麽高見嗎?”


    “陛下,臣高見談不上,但是知道梁王兒子有五人,皆有封侯,如今關鍵的事情是誰來接替這梁王的封位。”


    “嗯,五個兒子誰接替梁王的封位?”劉啟苦苦的思索良久,突然一拍腦袋說道:“有了,梁王的五個兒子全部封王,梁國一分為五,韓愛卿繼續做這五國的中大夫,來讓梁國平穩過渡。今晚韓愛卿就起草完詔旨,帶旨意返迴梁國,怎麽樣。”


    韓安國心中正忐忑不安,因為沒有想到梁王把表揚自己的話語寫進了遺書,這在大庭廣眾之下念出來恰恰適得其反,後背時不時的冒出一身冷汗,一聽到劉啟這樣的安排,欣然接受道:“陛下計劃周到,臣一定竭盡全力完成此事。”


    韓安國和劉啟連夜寫好了聖旨,急匆匆的返迴梁國,梁王葬禮隆重而奢華,葬在睢陽周邊的芒碭山,清水環繞山體而過,青鬆遍布山坡,掏空山體為墓穴,山脊為墳頭,英勇一世的梁王長眠於此,他的梁國一分為五,減少了對長安的威脅,大漢的曆史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的旅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洲潮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洲潮湧並收藏迷失的旅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