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嫖的一席醉話打開了竇太後的心結,為劉彘蹬上太子的寶座又加幾分,曆史的天平完全偏向了劉彘這一邊。
劉啟在未央宮的宣明殿沉思,一個謁者報道:“報陛下,膠東王到。”
“讓他進來。”
“諾。”
劉彘連蹦帶跳的走進宣明殿,看到劉啟就施禮參拜道:“父皇,喊孩兒過來有何吩咐?”
劉啟馬上笑嗬嗬的迴答道:“嗬嗬,彘兒,快到父皇身邊來。”
劉彘快速走到劉啟身旁,劉啟用手撫摸著劉彘的頭說道:“彘兒,馬上你就是我大漢的太子了,不知你有什麽想法?”
“父皇,孩兒年紀尚小,一切皆聽父皇安排。”
“好,那父皇就安排了,馬上讓你見一個人。”劉啟說到這裏對一旁的謁者說道:“讓衛愛卿出來見一下彘兒。”
“諾。”
不大一會,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走上殿來,別看年紀八旬有餘,但健步如飛,走上前跪倒就拜道:“臣衛綰參拜陛下。”
“嗬嗬,愛卿不必客氣,起來吧。”劉啟樂合不攏嘴,轉身對劉彘說道:“彘兒,這就是朕為你找的老師,趕快跪下叩拜恩師。”
劉啟順從的走下台階,倒身跪拜道:“劉彘拜見恩師。”
衛綰老頭激動的扶起劉彘,左看右看道:“嗯,是一代帝王的麵相,老臣隻可以輔佐,不可稱師呀。”
劉啟笑道:“嗬嗬,衛愛卿,客氣了,從今以後,你就是彘兒的老師,可以象父親一樣教導他,讓他具備做帝王的能力。”
“老臣竭盡所能來輔佐太子,太子名彘,彘字有點俗,老臣認為在冊立太子大典上可以為太子更名。”
劉啟認真的聽後說道:“有道理,改個什麽名子呢?”
衛綰說道:“未來一定希望太子是一位賢明的帝王,通透一切,明辨是非的掌管萬物,‘徹’字可以代表通透之意,看將‘彘’字改成徹字如何?”
“徹也,通透看天下,掌管萬萬年,好好好,就改名徹,趁熱打鐵,現在正值夏四月,天氣晴好,就定在乙巳日舉行冊封太子大典。”
衛綰在殿下掰著手指算了算道:“陛下,乙巳日乃陰升之時,不是太子大典的好時候呀。”
“那衛愛卿有何高見。”
“應該順應天時,當天是立皇後的好時候,不如……”衛綰突然猶豫停頓下來。
“說來無妨。”
“立王夫人為皇後,然後太子就名正言順的冊封了。”
“這……”劉啟思考良久一拍桌子道,“言之有理,待今天稟報皇太後,再做定奪,那麽太子冊封儀式什麽時間比較合適呢?”
衛綰又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道:“本月丁巳正是陽升之日,適合冊封,太子未來必將是一代雄主也。”
“好,好,就這樣定了。”劉啟興奮的下定了決心。
劉啟和衛綰議論完畢,就讓衛綰帶著劉彘退了下去,馬上意識到要趕緊拜見母親竇太後,讓其知道一下自己立皇後的意思,於是就吩咐謁者擺駕長樂宮長壽殿。
竇太後問道:“陛下匆忙前來,所為何事?”
“母親,孩兒準備在本月丁巳舉行冊立太子儀式,還請母親賜教口諭。”
“我老太婆這裏沒有什麽了,陛下就昭告天下,舉行冊封就行了,此事關乎大漢的命運,一定要讓公卿們知道其中的輕重。”
“諾,母親,孩兒請巫師算了一卦,本月乙巳乃陰升之日,對丁巳日冊封太子有壓製,唯一破解之法,在當天冊封皇後可以順應天時。母親認為可行否?”
“哦,立皇後。”竇太後愣了一下道,“薄皇後退位多時,栗妃又鬧成現在這個樣子,目前**一盤散沙,是該有一個出頭的管管了,立誰為皇後呢?”
“母親,這個您還猶豫嗎,劉彘為太子,太子母親當然就是皇後了。”
“哈哈哈,你看我老糊塗了,好,好,王夫人美貌豔麗,聰明賢惠,但就是?”
“母親說的就是王夫人以前的事吧。”劉啟聽出來了母親竇太後是嫌棄王娡之前的婚約,很是不以為意的說道,“無論如何,她是當今**唯一能和眾妃處理好關係的人,也深明大義,為大漢分憂,做皇後當之無愧呀。”
“既然陛下如是說,就冊立她吧,老太婆沒意見。”
“謝母親。”
冊立皇後和太子的消息瞬間傳遍宮廷內外,蔓延到整個大漢,朝臣們皆送禮上朝廷祝賀。
乙巳日,天高雲淡,微風輕吹,未央宮外彩旗飄展,文武百官站立在大殿下,一陣鑼鼓之後,一個謁者宣讀道:“冊立皇後儀式時辰到,請皇後王娡進殿見駕。”
不大一會兒,王娡身著鳳衣,滿身珠寶,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走上大殿,躬身萬福道:“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啟笑嗬嗬的道:“皇後免禮,來來來,上做。”
“謝皇上。”王娡在謁者的引導下,走向大殿台階,在劉啟身旁的一張鳳椅上落座,一身雍容華貴的衣冠彰顯了大漢皇後的威嚴。
劉啟上下打量了一番道:“今天是皇後冊封的大喜日子,從今以後王皇後就搬進未央宮居住,為了讓皇後盡快習慣未央宮的生活,沿用漪蘭殿的名號,撤銷長樂宮漪蘭殿的名號,請謁者宣讀冊立書。”
一個謁者走上大殿,展開板牘讀到:“薄皇後退位多日,國不能一日無母,今王娡侍奉朕多年,溫文爾雅,遵守禮節,具有皇後才識,經朕思慮,冊封為皇後,一振國風,母儀天下,皆享太平。”
殿下的文武百官皆俯首祝賀道:“吾皇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哈哈哈,眾愛卿都平身吧。”劉啟的笑聲響徹大殿內外,栗妃絞盡腦汁來爭取的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背後較勁的王娡王夫人卻在眾人的朝賀聲中走上了皇後的神壇,人生之事就是如此,大張旗鼓努力爭取的可能無論怎麽努力皆不可能,埋頭努力的在不經意間就做到水到渠成了,王娡從今登上了曆史的最高峰。
轉眼到了丁巳日,宮廷內外更是張燈結彩,一片繁華景象,連長安街的大街小巷都掛起了燈籠,象過年一般。
在長安的大街小巷皆能看到冊立太子詔書,隻見上麵寫道:“朕皇十子彘,聰明穎慧,文武全才,母為皇後,冊立太子,實屬天成,改名為徹,通觀天下,造福萬民,從即日起,賜民爵一級,欽賜。”
劉彘從今以後就改名劉徹了,眾星捧月般登上了太子的寶座,冊立的程序自然是繁瑣的不得了,在此不便贅述,接連的兩件大事最高興的除了王娡家之外當然還有大長公主劉嫖的家裏,兩家人聚在一起少不了慶賀一番。
世間萬物有笑就有哭,笑得我們都清楚,哭的呢,最悲慘的莫過於在冷宮內的栗妃了,隻見在冷宮內的栗妃發瘋般的拍打著緊閉的大門高喊著:“放我出去,我要見皇上。”
隻見房門被打開,幾個謁者提著一桶飯走了進來,大喝一聲道:“吵什麽吵,在這大喜的日子,還讓我們哥幾個來服侍你,我們真是倒八輩子黴了,別人服侍王夫人,不王皇後和太子的都有賞錢拿,我們兄弟呆在這裏和等死無異呀。”
栗妃發瘋般的抓住說話的謁者問道:“你說什麽,什麽王皇後,什麽太子?”
謁者冷笑道:“嗬嗬,對了,你還不知道這個月發生的事,王娡王夫人冊封為立為皇後,皇十子劉彘、哦不改名為徹被立為太子,你說服侍他們的下人能沒有獎賞嗎?”
“你說什麽,這不是真的,皇上是喜歡我的,還要封我為皇後,到時我會重重賞賜大夥的。”
這謁者接著冷笑道:“嗬嗬,真的是異想天開呀,你認為皇上會再喜歡你呀,算了吧,別把我們哥幾個折磨死就燒高香了,還是什麽都別想了,早死早投胎吧,吃飯。”
謁者把一大桶飯扔在地上轉身離去,大門哐啷一聲關上了,栗妃發瘋般的把飯菜弄翻在地,高喊道:“我才是皇後,他王娡算什麽東西,怎麽能和我比,我才是皇後……”
栗妃就這樣高喊著,一晝夜沒有停息,兩天後謁者到房間內觀看,栗妃已經變成了一具僵硬的屍體,張大著嘴巴,圓瞪著雙眼,一幅死不瞑目的姿態躺在地上,栗妃死去的消息傳到了劉啟耳邊,劉啟輕輕的說道:“將她按妃子的規格安葬了吧,心氣太大容易傷人呀,唉。”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臨江,臨江王劉榮很是悲痛,速寫書簡給父皇劉啟,請求迴長安祭母,劉啟不迴信,劉榮見狀不敢違反大漢諸王未經允許不準迴長安的規定,隻好在臨江擺案祭拜,很是痛心。
緊接著劉啟頒布聖旨,任命衛綰為太子太傅,教導太子劉徹學做帝王之術,衛綰正式的慷慨領命,專心教輔太子劉徹。
一切事情辦妥,劉啟依舊不放心自己的安排,苦思冥想如何排除太子的威脅,如何才能讓太子順利繼位的關乎社稷生死存亡的大事,無意間就想到了梁王劉武,自己的親弟弟,一夜之間殺我多位肱骨之臣,如果不除能否害太子呢,劉啟正猶豫間一謁者報道:“報陛下,梁王差人送來請奏,想來長安看望皇太後,請陛下禦批。”
“拿上來。”
“諾。”
劉啟接過劉武的奏章,讀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王弟遠在睢陽,久不見皇太後,甚是想念,特申請長安探望,請皇上批準,王弟武。”
看完之後很是矛盾,不知道這劉武葫蘆裏賣得是什麽藥,對太子劉徹是否有威脅,一無所知,迷茫之後就說道:“將此奏章送往皇太後的宮內,讓皇太後定奪。”
“諾。”
竇太後接過劉武的奏章,原來的怒氣已經消除了一半,心想,這武兒還是想念我老太婆的,再怎麽著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既然想來看我,就來吧,於是對謁者說道:“迴去告訴皇上,老太婆我準了。”
“諾。”
劉啟知道後馬上寫了準字在奏章上,奏章返迴睢陽,劉武看後,甚是興奮的笑道:“皇兄還是照顧我的,母親還是原諒我的,原來的一切都過去了。”
韓安國在一旁說道:“大王這次不如來一個負荊請罪,讓陛下知道大王的謝罪誠意,否則以後日子難過呀。”
“好,有道理,但現在本王覺得這其中不會有詐吧,本王來到長安還能迴的來嗎?”
韓安國聽到這裏說道:“當今皇上宅心仁厚,應該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吧,如果大王擔心,可以像這樣前去。”韓安國把嘴巴奏到劉武的耳朵邊耳語一陣,劉武聽後滿意的點點頭道:“好!就這樣辦。”
劉啟在未央宮的宣明殿沉思,一個謁者報道:“報陛下,膠東王到。”
“讓他進來。”
“諾。”
劉彘連蹦帶跳的走進宣明殿,看到劉啟就施禮參拜道:“父皇,喊孩兒過來有何吩咐?”
劉啟馬上笑嗬嗬的迴答道:“嗬嗬,彘兒,快到父皇身邊來。”
劉彘快速走到劉啟身旁,劉啟用手撫摸著劉彘的頭說道:“彘兒,馬上你就是我大漢的太子了,不知你有什麽想法?”
“父皇,孩兒年紀尚小,一切皆聽父皇安排。”
“好,那父皇就安排了,馬上讓你見一個人。”劉啟說到這裏對一旁的謁者說道:“讓衛愛卿出來見一下彘兒。”
“諾。”
不大一會,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走上殿來,別看年紀八旬有餘,但健步如飛,走上前跪倒就拜道:“臣衛綰參拜陛下。”
“嗬嗬,愛卿不必客氣,起來吧。”劉啟樂合不攏嘴,轉身對劉彘說道:“彘兒,這就是朕為你找的老師,趕快跪下叩拜恩師。”
劉啟順從的走下台階,倒身跪拜道:“劉彘拜見恩師。”
衛綰老頭激動的扶起劉彘,左看右看道:“嗯,是一代帝王的麵相,老臣隻可以輔佐,不可稱師呀。”
劉啟笑道:“嗬嗬,衛愛卿,客氣了,從今以後,你就是彘兒的老師,可以象父親一樣教導他,讓他具備做帝王的能力。”
“老臣竭盡所能來輔佐太子,太子名彘,彘字有點俗,老臣認為在冊立太子大典上可以為太子更名。”
劉啟認真的聽後說道:“有道理,改個什麽名子呢?”
衛綰說道:“未來一定希望太子是一位賢明的帝王,通透一切,明辨是非的掌管萬物,‘徹’字可以代表通透之意,看將‘彘’字改成徹字如何?”
“徹也,通透看天下,掌管萬萬年,好好好,就改名徹,趁熱打鐵,現在正值夏四月,天氣晴好,就定在乙巳日舉行冊封太子大典。”
衛綰在殿下掰著手指算了算道:“陛下,乙巳日乃陰升之時,不是太子大典的好時候呀。”
“那衛愛卿有何高見。”
“應該順應天時,當天是立皇後的好時候,不如……”衛綰突然猶豫停頓下來。
“說來無妨。”
“立王夫人為皇後,然後太子就名正言順的冊封了。”
“這……”劉啟思考良久一拍桌子道,“言之有理,待今天稟報皇太後,再做定奪,那麽太子冊封儀式什麽時間比較合適呢?”
衛綰又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道:“本月丁巳正是陽升之日,適合冊封,太子未來必將是一代雄主也。”
“好,好,就這樣定了。”劉啟興奮的下定了決心。
劉啟和衛綰議論完畢,就讓衛綰帶著劉彘退了下去,馬上意識到要趕緊拜見母親竇太後,讓其知道一下自己立皇後的意思,於是就吩咐謁者擺駕長樂宮長壽殿。
竇太後問道:“陛下匆忙前來,所為何事?”
“母親,孩兒準備在本月丁巳舉行冊立太子儀式,還請母親賜教口諭。”
“我老太婆這裏沒有什麽了,陛下就昭告天下,舉行冊封就行了,此事關乎大漢的命運,一定要讓公卿們知道其中的輕重。”
“諾,母親,孩兒請巫師算了一卦,本月乙巳乃陰升之日,對丁巳日冊封太子有壓製,唯一破解之法,在當天冊封皇後可以順應天時。母親認為可行否?”
“哦,立皇後。”竇太後愣了一下道,“薄皇後退位多時,栗妃又鬧成現在這個樣子,目前**一盤散沙,是該有一個出頭的管管了,立誰為皇後呢?”
“母親,這個您還猶豫嗎,劉彘為太子,太子母親當然就是皇後了。”
“哈哈哈,你看我老糊塗了,好,好,王夫人美貌豔麗,聰明賢惠,但就是?”
“母親說的就是王夫人以前的事吧。”劉啟聽出來了母親竇太後是嫌棄王娡之前的婚約,很是不以為意的說道,“無論如何,她是當今**唯一能和眾妃處理好關係的人,也深明大義,為大漢分憂,做皇後當之無愧呀。”
“既然陛下如是說,就冊立她吧,老太婆沒意見。”
“謝母親。”
冊立皇後和太子的消息瞬間傳遍宮廷內外,蔓延到整個大漢,朝臣們皆送禮上朝廷祝賀。
乙巳日,天高雲淡,微風輕吹,未央宮外彩旗飄展,文武百官站立在大殿下,一陣鑼鼓之後,一個謁者宣讀道:“冊立皇後儀式時辰到,請皇後王娡進殿見駕。”
不大一會兒,王娡身著鳳衣,滿身珠寶,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走上大殿,躬身萬福道:“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啟笑嗬嗬的道:“皇後免禮,來來來,上做。”
“謝皇上。”王娡在謁者的引導下,走向大殿台階,在劉啟身旁的一張鳳椅上落座,一身雍容華貴的衣冠彰顯了大漢皇後的威嚴。
劉啟上下打量了一番道:“今天是皇後冊封的大喜日子,從今以後王皇後就搬進未央宮居住,為了讓皇後盡快習慣未央宮的生活,沿用漪蘭殿的名號,撤銷長樂宮漪蘭殿的名號,請謁者宣讀冊立書。”
一個謁者走上大殿,展開板牘讀到:“薄皇後退位多日,國不能一日無母,今王娡侍奉朕多年,溫文爾雅,遵守禮節,具有皇後才識,經朕思慮,冊封為皇後,一振國風,母儀天下,皆享太平。”
殿下的文武百官皆俯首祝賀道:“吾皇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哈哈哈,眾愛卿都平身吧。”劉啟的笑聲響徹大殿內外,栗妃絞盡腦汁來爭取的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背後較勁的王娡王夫人卻在眾人的朝賀聲中走上了皇後的神壇,人生之事就是如此,大張旗鼓努力爭取的可能無論怎麽努力皆不可能,埋頭努力的在不經意間就做到水到渠成了,王娡從今登上了曆史的最高峰。
轉眼到了丁巳日,宮廷內外更是張燈結彩,一片繁華景象,連長安街的大街小巷都掛起了燈籠,象過年一般。
在長安的大街小巷皆能看到冊立太子詔書,隻見上麵寫道:“朕皇十子彘,聰明穎慧,文武全才,母為皇後,冊立太子,實屬天成,改名為徹,通觀天下,造福萬民,從即日起,賜民爵一級,欽賜。”
劉彘從今以後就改名劉徹了,眾星捧月般登上了太子的寶座,冊立的程序自然是繁瑣的不得了,在此不便贅述,接連的兩件大事最高興的除了王娡家之外當然還有大長公主劉嫖的家裏,兩家人聚在一起少不了慶賀一番。
世間萬物有笑就有哭,笑得我們都清楚,哭的呢,最悲慘的莫過於在冷宮內的栗妃了,隻見在冷宮內的栗妃發瘋般的拍打著緊閉的大門高喊著:“放我出去,我要見皇上。”
隻見房門被打開,幾個謁者提著一桶飯走了進來,大喝一聲道:“吵什麽吵,在這大喜的日子,還讓我們哥幾個來服侍你,我們真是倒八輩子黴了,別人服侍王夫人,不王皇後和太子的都有賞錢拿,我們兄弟呆在這裏和等死無異呀。”
栗妃發瘋般的抓住說話的謁者問道:“你說什麽,什麽王皇後,什麽太子?”
謁者冷笑道:“嗬嗬,對了,你還不知道這個月發生的事,王娡王夫人冊封為立為皇後,皇十子劉彘、哦不改名為徹被立為太子,你說服侍他們的下人能沒有獎賞嗎?”
“你說什麽,這不是真的,皇上是喜歡我的,還要封我為皇後,到時我會重重賞賜大夥的。”
這謁者接著冷笑道:“嗬嗬,真的是異想天開呀,你認為皇上會再喜歡你呀,算了吧,別把我們哥幾個折磨死就燒高香了,還是什麽都別想了,早死早投胎吧,吃飯。”
謁者把一大桶飯扔在地上轉身離去,大門哐啷一聲關上了,栗妃發瘋般的把飯菜弄翻在地,高喊道:“我才是皇後,他王娡算什麽東西,怎麽能和我比,我才是皇後……”
栗妃就這樣高喊著,一晝夜沒有停息,兩天後謁者到房間內觀看,栗妃已經變成了一具僵硬的屍體,張大著嘴巴,圓瞪著雙眼,一幅死不瞑目的姿態躺在地上,栗妃死去的消息傳到了劉啟耳邊,劉啟輕輕的說道:“將她按妃子的規格安葬了吧,心氣太大容易傷人呀,唉。”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臨江,臨江王劉榮很是悲痛,速寫書簡給父皇劉啟,請求迴長安祭母,劉啟不迴信,劉榮見狀不敢違反大漢諸王未經允許不準迴長安的規定,隻好在臨江擺案祭拜,很是痛心。
緊接著劉啟頒布聖旨,任命衛綰為太子太傅,教導太子劉徹學做帝王之術,衛綰正式的慷慨領命,專心教輔太子劉徹。
一切事情辦妥,劉啟依舊不放心自己的安排,苦思冥想如何排除太子的威脅,如何才能讓太子順利繼位的關乎社稷生死存亡的大事,無意間就想到了梁王劉武,自己的親弟弟,一夜之間殺我多位肱骨之臣,如果不除能否害太子呢,劉啟正猶豫間一謁者報道:“報陛下,梁王差人送來請奏,想來長安看望皇太後,請陛下禦批。”
“拿上來。”
“諾。”
劉啟接過劉武的奏章,讀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王弟遠在睢陽,久不見皇太後,甚是想念,特申請長安探望,請皇上批準,王弟武。”
看完之後很是矛盾,不知道這劉武葫蘆裏賣得是什麽藥,對太子劉徹是否有威脅,一無所知,迷茫之後就說道:“將此奏章送往皇太後的宮內,讓皇太後定奪。”
“諾。”
竇太後接過劉武的奏章,原來的怒氣已經消除了一半,心想,這武兒還是想念我老太婆的,再怎麽著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既然想來看我,就來吧,於是對謁者說道:“迴去告訴皇上,老太婆我準了。”
“諾。”
劉啟知道後馬上寫了準字在奏章上,奏章返迴睢陽,劉武看後,甚是興奮的笑道:“皇兄還是照顧我的,母親還是原諒我的,原來的一切都過去了。”
韓安國在一旁說道:“大王這次不如來一個負荊請罪,讓陛下知道大王的謝罪誠意,否則以後日子難過呀。”
“好,有道理,但現在本王覺得這其中不會有詐吧,本王來到長安還能迴的來嗎?”
韓安國聽到這裏說道:“當今皇上宅心仁厚,應該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吧,如果大王擔心,可以像這樣前去。”韓安國把嘴巴奏到劉武的耳朵邊耳語一陣,劉武聽後滿意的點點頭道:“好!就這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