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高匆忙的返迴吳國,來到吳王宮拜見吳王,劉濞正坐在床榻上飲茶,應高迴報道:“大王,微臣已經聯絡了四方諸侯王,唯有廬江王劉賜、衡山王劉勃不從。”


    “中大夫辛苦了,兩個膽小怕事的小輩,戰端一起不用本王親自動手就可以消滅這兩處彈丸之地,不用著急,哈哈哈。”劉濞信心滿滿的笑過之後接著說道,“本王已經派了使者到閩越等國進行聯係,到時他們定然能出兵助本王成就大業。”


    “大王英明,如果是這樣,站在我們一方的將掌握了大漢一半領土,即使不能戰勝劉啟,也可以與其擁兵抗禮。”


    “哈哈哈,事實就是如此,到時榮華富貴少不了你應高中大夫的。”吳王突然好像想到什麽似的喊道,“來人呀。”


    “在。”有一個謁者走到吳王近前。


    “取黃金千兩給中大夫。”


    應高馬上激動的謝道:“謝大王,微臣一定為大王大業效犬馬之勞。”


    “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諾。”應高高興的退了下去。


    正在這時,一謁者跑進來報道:“報大王,派去長安的使者翁主劉欣、中朗官史老等人在門外求見。”


    “好,他們迴來的正是時候,快快有請。”


    “諾。”


    不大一會兒劉欣帶領著史老、張佳揚、小諸葛、黑虎走進王宮,劉濞沒等眾人施禮就急忙問道:“欣兒,你們終於迴來了,長安那邊有什麽可靠消息嗎?快給本王講一講。”


    “大王,據我們調查知道,皇上已經鐵了心把削王國土地進行到底了。”


    “何以見得?”


    劉欣接著說道:“據可靠消息,晁錯的爹爹聽說他在長安提出並輔佐皇上執行削藩策,並且已經在楚王、趙王、膠西王身上進行了驗證,所以晁錯老爹急匆匆跑到長安勸說晁錯放棄削藩政策,結果晁錯不從,他老爹感到家族遲早要遭殃,於是就喝毒.藥自殺了,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皇上在晁錯的慫恿下大概要不了多久,削地詔書就會發到我們吳國的。”


    “哼,劉啟小兒真的一點麵子都不留呀,本王就在廣陵等著,看他那個敢削本王的土地。”


    “聖旨到。”正在劉欣向吳王匯報長安的消息時,一個嘶啞的聲音在王宮內響起,劉濞馬上意識到皇上的旨意已經送來,看來自己抉擇的時刻到來了,於是率領眾人走出王宮大殿。


    皇帝派來的傳旨官接著高聲喊道:“請吳王接旨。”


    劉濞仰天哈哈大笑道:“哈哈哈,隻管念來,是不是要削除本王的土地呀。”


    傳旨官不知吳王何意,展開聖旨自顧自的念道:“先帝孝文皇帝念及吳王勞苦功高,賜其權仗免於朝拜,時隔二十載,但吳王不念及皇恩,四處造謠生事……按律當斬,但當今皇上念及舊功,又有皇叔之輩,故削去吳會稽、豫章二郡,以示警告,請吳王接旨。”


    隻見吳王聽到這個聖旨內容,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氣的胡須亂顫,傳旨官依舊趾高氣揚的接著喊道:“吳王還不趕快領旨謝恩。”


    “領你個鳥旨,來人,都給我砍了。”吳王劉濞怒氣衝天的喊道。


    隻見藏在王宮周圍的刀斧手全部圍了上來,將傳旨官一行人圍在中間。


    傳旨官接著怒喝道:“大膽吳王,你想造反不成。”


    “本王就是反了又如何,給我全砍了。”劉濞接著喊道。


    隻見刀斧手象餓虎撲羊一樣砍向傳旨官,傳旨官一行還沒有鬧清楚怎麽迴事兒就見了閻王,很是悲涼。


    接著吳王劉濞又下令道:“砍殺朝廷派到吳國的兩千石以下的所有官吏。”


    吳國郡城頓時成了屠宰場,血流成河,清除異己之後選了個好日子,也就是在景帝三年的正月甲子這一天(公元前154年1月),正式誓師起兵,並迅速派使者通知結盟的王國,接著楚、趙、膠東、膠西、濟南、菑川六國皆按照盟約殺了朝廷派來的兩千石以下的官吏,舉起造反大旗,烽火一時四起,另外東越國王派親弟弟夷烏將軍跟從吳王劉濞,閩也發來士兵助陣,讓劉濞信心滿滿。


    正在劉濞信心滿滿的高興時,征兵的官吏走進來報道:“大王,小的去征收士兵,不知征兵年齡界限如何界定。”


    劉濞想了想說道:“寡人今年六十二歲了,準備親自率軍出征,寡人的小兒子今年十四歲,也要身先士卒,諸位國民,年齡上和寡人相同,下和寡人小兒子相同的,全部出征。”


    正當此時,劉欣來報:“大王,我們是否將那些古城運來的寶刀發放給兵士們,這樣我們定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是該用的時候了,這件事欣兒你帶史老等人馬上去執行吧。”劉濞說道。


    於是吳國上下頓時聚起二十多萬人的部隊,且武器精良,再加上閩越來的兵士,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發了。


    但是在和吳王的盟約國中,齊王劉將閭看到眾諸侯國玩真的,有點後悔了,違背了當初的盟約而一意加強城池的防備。濟北王劉誌的城牆壞了,尚未修築竣工,他的郎中便劫持了他,使他不能發兵反漢。淮南王劉安得到吳王起兵的消息,就把軍隊交給了淮南國相統領參與反漢,但國相得到兵權後,指揮軍隊據城防守叛軍,不聽淮南王的命令而為朝廷效勞。


    正在吳王劉濞起兵的前夕,突然一個護衛近前報道:“報大王,原郎中枚乘來信。”


    “哦,拿來我看。”


    劉濞接過書簡,展開認真觀看,隻見上麵寫道:今大漢定天下六十年有餘,四海安定,百姓樂業,大王僅憑一時之氣帶領百姓征討天下,實在非明智之舉,大漢基業穩固,當今皇上是大王子侄,將事化小為家庭矛盾可以商議解決,何勞百姓於戰亂水火,行不義之舉,真的下策,請大王收迴成命,向皇上道歉認錯,造福一方天地,對社稷和吳國都是幸事,請大王三思,早日悔悟,枚乘。


    劉濞看完氣不打一處來,大吼道:“哼,劉啟這小子要是還當我是他的叔叔,根本就不會削我三郡中的兩郡,讓本王變成事實的郡守,本王為這次起事準備了三十多年,今天非要給劉啟一點顏色看看。”


    然後對身旁的長史說道:“擬旨詔告天下,陳明起兵原因和方案,督促大軍即刻出發。”


    在劉濞的授意下寫下了如此的檄文:


    “吳王劉濞恭敬地向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趙、楚、淮南、衡山、廬江等王和已故的長沙王的兒子請教,聽說奸臣晁錯,對天下沒有什麽功勞,反而要侵奪諸侯的土地,各地諸侯派往朝廷的使者都被拘留問罪。


    由此看來,晃錯專以侮辱諸侯為能事,不以諸侯王的禮來對待劉氏的同胞骨肉,是想滅絕先帝的功臣,進而任用作亂的小人來惑亂天下,使國家陷於危機,而現在的陛下體弱多病,誌氣消沉,不能深深體察到這點。所以我想起兵誅殺賊臣,不知可否,本人謹聽大家指教。


    敝國雖然狹小,但也有土地三千裏;人口雖少,但可募得精兵五十萬。本人一向善待南越三十餘年,他們的酋長都將派他們的兵卒跟隨本人,這樣又可得到三十萬兵力。本人雖不才,願親身追隨各位王侯。


    南越臨近長沙,因長沙王已平定長沙以北地區,所以他們可以向西到蜀、漢去。派人告訴南越王、楚王和淮南的三個王,同本人一同向西進擊。齊地各諸侯王,同趙王一道平定河間、河內後,有的可以進入臨晉關;有的可以同本人在洛陽會合。燕王、趙王以往跟胡人有約。燕王在北平定代、雲中後,統領胡人進入蕭關,而往長安進發,以匡正天下,安定高皇帝宗廟。希望大家共同勉勵而為之。


    楚元王之子、淮南的三個王有的不被重視已經很久了,痛恨得深入了骨髓,想尋機出這口氣很久了。但本人沒有得到各位諸侯王的心意,不敢聽命。現在各位若能夠使將要滅絕覆亡的國家繼續生存下去,扶弱鋤強,來安定劉氏,這是我們國家所希望的。敝國雖然貧窮,但本人節衣縮食,累積金錢,修治兵器甲胄,聚積糧食,如此夜以繼日地努力,已有三十多年了。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此次起事,希望各位好好地去應用它。


    凡能斬獲敵大將的人,賞黃金五千斤,封萬戶食邑;斬敵列將者,賞黃金三千斤,封五千戶食邑;斬敵裨將者,賞黃金一千斤,封兩千戶食邑;斬敵食祿為二千石的官吏者,賞黃金一千,封一千戶食邑;統統都封為侯。那些率軍隊或城邑來投降的人,兵卒一萬或城邑一萬戶者,如同得到敵大將一樣獎賞;人戶五千的,如獲敵列將一樣的獎賞;人戶三千的,如獲敵裨將的一樣的獎賞;人戶一千戶的,如得食祿為二千石之敵的同樣的封賞。那些小吏則從官位的差別接受封爵賞金。這種獎賞,所封所賜都成倍超過漢朝的常法。那些已有爵位城邑的人,隻會另外增加封邑,而不會因襲舊封而酌予增加。希望各位明白地向士大夫們宣布,不要欺騙他們,本人的金錢在天下到處都有,並不一定要到吳來取,各位日夜來用是用不完的。有應當賞賜的人,隻要告訴本人,本人將會親自送給他的。很誠懇地希望大家都能知曉這些。”


    檄文下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各路大軍聞風而動,大漢一時陷入戰亂之中。[[[cp|w:558|h:203|a:l|u: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的旅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洲潮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洲潮湧並收藏迷失的旅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