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珍娘接到了程府的通知:徐公公進城後第一餐接風酒,就安排在她這裏。
這是自然而然的了,湛景樓是程家的,城裏誰人不知?難不成還排去隆平成麽?現在又沒有秋師傅壓陣了。
至於雅平居,也就快離倒閉不遠了。
珍娘立刻開始忙起來,先是要定菜單。
徐公公喜歡什麽好呢?
程府來人說了,隨便,反正也是做做樣子,人家是帶了家廚來的,說不定到那天隻借這裏廚房用一用就完了。
話是這樣說,可珍娘卻不得不多做一手準備,萬一呢?人家來了總不好對著一張空桌子吧?
再說程夫人對自己是不懷好意的,自己做足萬全,人家也就沒法拿捏了不是?
於是還是要定菜單。
梁師傅是京裏呆過的,於是珍娘先請教他。
說來也怪,平日裏淡然無話的一個人,這幾天卻讓人覺得過份熱情了,話也多,說了幾百樣珍娘聽過沒見過,又或是沒聽過也沒見過的菜,雖是很好,卻無法實現。
於是再想。
經過珍娘細掰細說,梁師傅大概明白了方向。
菜自然是要精致的,不過還不至於要向豆芽裏塞海參,也不要用人參喂雞生蛋後再塞人參,這種東西聽起來就夠驚人了,吃進嘴裏隻怕還不如一道東坡肉夠味。
再說淞城乃江南之地,許多地珍京裏吃不到的,不如在這上麵動動腦筋。
這就想到了各種河鮮,好比蓴菜,京裏隻有蓴菜做的醬,那是當作鹹菜來用的,也是沒辦法保存,不得不大量放鹽。
可在江南,那就不必了,水裏現撈出來就行,其實本身並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關鍵還在於好湯。
珍娘先是想到雞湯,可是似乎太輕易了,葷得太過蓋住了蓴菜的鮮嫩口感,於是梁師傅提議以素托素,上好的口蘑鬆茸吊出湯來,再放竹蓀,最後蓴菜一滾,趁熱上桌,完美!
“梁師傅你知道不,當年乾隆帝下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蓴菜調羹進餐,並派人定期運迴宮廷食用。它鮮嫩滑膩,用來調羹作湯,清香濃鬱,被視為宴席上的珍貴食品呢!”珍娘說得興起,忘了時代順序。
梁師傅邊聽邊想,整個人都糊塗了:“乾隆帝是哪朝哪代的皇帝?當年又是哪一年?”
珍娘頓時被嚇出一身冷汗,媽媽米呀!現在還沒到清朝呢哪來的乾隆帝?!
“哦我忘了,說錯了,其實是漢武帝,”珍娘開始胡縐:“又或是隋煬帝?”不分清紅皂白的亂說一氣:“總之有這麽一位就是了。”
於是定下湯了。
再下來是冷盤,既然是徐公公這樣的人物,自然得有幾十個冷盤才算合體,不必不必害怕,前八個是果盤。
香圓、真柑、石榴、橙子、鵝梨、乳梨、榠楂、花木瓜,這八品水果並不食用,隻用於觀賞。
後八個呢,也不用做,是幹果盤子:荔枝、龍眼、香蓮、榧子、榛子、鬆子、銀杏。
一時間湛景樓裏人人都忙著剝果子,預備到時裝盤。
接下來才是真正要吃的,十樣脯臘,也就是各色醃肉風幹肉鋪之類,京裏慣用北方的山珍,如麅子獐子山雞之類,到了珍娘手下,卻換成了酥魚,風幹竹雞,熗活蝦,醬醃肉骨頭,素鵝之類,江南名菜,用料也皆是當地所有物產,京裏難得一見的。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熱菜了,珍娘議到這裏,卻忽然罷手了。
梁師傅急了:“掌櫃的我也知這事不易,可你也不能說丟手就丟手,就此放棄了呀!前頭那些功夫不就白做了?”
珍娘哈哈大笑,拍著他的肩膀,胸有成竹地道:“不是不議,是我心裏早有個主意了。”說著湊到梁師傅耳邊,低低地跟他說了三個字,頓時梁師傅皺巴巴的老臉上,便做煙消雲散狀了!
“此物正是肥時,且不加鹽醋而五味全,做起來也極省事,京裏也吃不到,還有什麽比這個更適合來招待徐公公呢?”
珍娘的話,讓梁師傅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掌櫃的聰明,我服了!”
珍娘做謙虛狀:“哎呀還好還好,梁師傅過譽了!我也是聞見後頭醋味,才想起來的呢!”
梁師傅也笑了:“今兒夥計們找牙祭,說想餃子吃!”
珍娘點頭:“怪道有醋味呢!”
最後還有一物,便是酒了。
本來以程府的地位,多少年的老酒也能弄得到。不過珍娘都推了迴去,說要自己調配,夫人不放心,幾迴叫業媽媽上門來,冷言冷語地,幾乎要強迫珍娘聽從自己的命令。
最後珍娘惱了:“媽媽既會說,就自己動手吧!我正好樂得輕鬆!“
業媽媽這才閉上嘴巴,心裏卻恨得癢癢,嘴上便道:“那就依你的辦!不過醜話說前頭,若有了不好,夫人是不看母女情麵的!”
正文 第260章十年前的冤債
珍娘簡直要吐出隔夜飯了!
什麽叫母女情麵?荒唐!現在自己跟夫人就差直接撕破臉皮一步了還說什麽母女情誼?
業媽媽看珍娘不理自己,便去尋梁師傅:“你是我們好容易請來的人,夫人的麵子總該要給一些吧?快告訴我,這丫頭預備了什麽重頭熱菜?”
梁師傅淡淡地笑,做出恭謙的姿態:“媽媽還是自己去問掌櫃的好,別為難我一個下人。”
業媽媽頓時火起:“你算什麽下人?這裏是夫人打的本出的錢,你是我程府請來的,論理該跟她姓齊的平起平坐!她既充大頭蒜,你就該點醒她!怎麽反過來跟她唱一個調門?”
梁師傅依舊不動聲色:“要說打本,那掌櫃的手裏捏的那份契約又是怎麽迴事?據小的所知,掌櫃的每月不少按上頭還錢,若這店不是她的,她何必背那樣大一筆債?小的隻管從掌櫃的手裏領工錢,並不擔別的事責,平起平坐一說,小的不敢當!”
業媽媽兩個眼睛瞪得比龍眼還大:“姓梁的,你怎麽不知好歹?若沒有夫人,你怎麽會來到淞州這裏?出京是因為誰你忘了?”
梁師傅臉上的笑變得有些意味深長。
為了誰?
這是自然而然的了,湛景樓是程家的,城裏誰人不知?難不成還排去隆平成麽?現在又沒有秋師傅壓陣了。
至於雅平居,也就快離倒閉不遠了。
珍娘立刻開始忙起來,先是要定菜單。
徐公公喜歡什麽好呢?
程府來人說了,隨便,反正也是做做樣子,人家是帶了家廚來的,說不定到那天隻借這裏廚房用一用就完了。
話是這樣說,可珍娘卻不得不多做一手準備,萬一呢?人家來了總不好對著一張空桌子吧?
再說程夫人對自己是不懷好意的,自己做足萬全,人家也就沒法拿捏了不是?
於是還是要定菜單。
梁師傅是京裏呆過的,於是珍娘先請教他。
說來也怪,平日裏淡然無話的一個人,這幾天卻讓人覺得過份熱情了,話也多,說了幾百樣珍娘聽過沒見過,又或是沒聽過也沒見過的菜,雖是很好,卻無法實現。
於是再想。
經過珍娘細掰細說,梁師傅大概明白了方向。
菜自然是要精致的,不過還不至於要向豆芽裏塞海參,也不要用人參喂雞生蛋後再塞人參,這種東西聽起來就夠驚人了,吃進嘴裏隻怕還不如一道東坡肉夠味。
再說淞城乃江南之地,許多地珍京裏吃不到的,不如在這上麵動動腦筋。
這就想到了各種河鮮,好比蓴菜,京裏隻有蓴菜做的醬,那是當作鹹菜來用的,也是沒辦法保存,不得不大量放鹽。
可在江南,那就不必了,水裏現撈出來就行,其實本身並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關鍵還在於好湯。
珍娘先是想到雞湯,可是似乎太輕易了,葷得太過蓋住了蓴菜的鮮嫩口感,於是梁師傅提議以素托素,上好的口蘑鬆茸吊出湯來,再放竹蓀,最後蓴菜一滾,趁熱上桌,完美!
“梁師傅你知道不,當年乾隆帝下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蓴菜調羹進餐,並派人定期運迴宮廷食用。它鮮嫩滑膩,用來調羹作湯,清香濃鬱,被視為宴席上的珍貴食品呢!”珍娘說得興起,忘了時代順序。
梁師傅邊聽邊想,整個人都糊塗了:“乾隆帝是哪朝哪代的皇帝?當年又是哪一年?”
珍娘頓時被嚇出一身冷汗,媽媽米呀!現在還沒到清朝呢哪來的乾隆帝?!
“哦我忘了,說錯了,其實是漢武帝,”珍娘開始胡縐:“又或是隋煬帝?”不分清紅皂白的亂說一氣:“總之有這麽一位就是了。”
於是定下湯了。
再下來是冷盤,既然是徐公公這樣的人物,自然得有幾十個冷盤才算合體,不必不必害怕,前八個是果盤。
香圓、真柑、石榴、橙子、鵝梨、乳梨、榠楂、花木瓜,這八品水果並不食用,隻用於觀賞。
後八個呢,也不用做,是幹果盤子:荔枝、龍眼、香蓮、榧子、榛子、鬆子、銀杏。
一時間湛景樓裏人人都忙著剝果子,預備到時裝盤。
接下來才是真正要吃的,十樣脯臘,也就是各色醃肉風幹肉鋪之類,京裏慣用北方的山珍,如麅子獐子山雞之類,到了珍娘手下,卻換成了酥魚,風幹竹雞,熗活蝦,醬醃肉骨頭,素鵝之類,江南名菜,用料也皆是當地所有物產,京裏難得一見的。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熱菜了,珍娘議到這裏,卻忽然罷手了。
梁師傅急了:“掌櫃的我也知這事不易,可你也不能說丟手就丟手,就此放棄了呀!前頭那些功夫不就白做了?”
珍娘哈哈大笑,拍著他的肩膀,胸有成竹地道:“不是不議,是我心裏早有個主意了。”說著湊到梁師傅耳邊,低低地跟他說了三個字,頓時梁師傅皺巴巴的老臉上,便做煙消雲散狀了!
“此物正是肥時,且不加鹽醋而五味全,做起來也極省事,京裏也吃不到,還有什麽比這個更適合來招待徐公公呢?”
珍娘的話,讓梁師傅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掌櫃的聰明,我服了!”
珍娘做謙虛狀:“哎呀還好還好,梁師傅過譽了!我也是聞見後頭醋味,才想起來的呢!”
梁師傅也笑了:“今兒夥計們找牙祭,說想餃子吃!”
珍娘點頭:“怪道有醋味呢!”
最後還有一物,便是酒了。
本來以程府的地位,多少年的老酒也能弄得到。不過珍娘都推了迴去,說要自己調配,夫人不放心,幾迴叫業媽媽上門來,冷言冷語地,幾乎要強迫珍娘聽從自己的命令。
最後珍娘惱了:“媽媽既會說,就自己動手吧!我正好樂得輕鬆!“
業媽媽這才閉上嘴巴,心裏卻恨得癢癢,嘴上便道:“那就依你的辦!不過醜話說前頭,若有了不好,夫人是不看母女情麵的!”
正文 第260章十年前的冤債
珍娘簡直要吐出隔夜飯了!
什麽叫母女情麵?荒唐!現在自己跟夫人就差直接撕破臉皮一步了還說什麽母女情誼?
業媽媽看珍娘不理自己,便去尋梁師傅:“你是我們好容易請來的人,夫人的麵子總該要給一些吧?快告訴我,這丫頭預備了什麽重頭熱菜?”
梁師傅淡淡地笑,做出恭謙的姿態:“媽媽還是自己去問掌櫃的好,別為難我一個下人。”
業媽媽頓時火起:“你算什麽下人?這裏是夫人打的本出的錢,你是我程府請來的,論理該跟她姓齊的平起平坐!她既充大頭蒜,你就該點醒她!怎麽反過來跟她唱一個調門?”
梁師傅依舊不動聲色:“要說打本,那掌櫃的手裏捏的那份契約又是怎麽迴事?據小的所知,掌櫃的每月不少按上頭還錢,若這店不是她的,她何必背那樣大一筆債?小的隻管從掌櫃的手裏領工錢,並不擔別的事責,平起平坐一說,小的不敢當!”
業媽媽兩個眼睛瞪得比龍眼還大:“姓梁的,你怎麽不知好歹?若沒有夫人,你怎麽會來到淞州這裏?出京是因為誰你忘了?”
梁師傅臉上的笑變得有些意味深長。
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