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容珂多穿紅衣紫衣,鮮豔的顏色襯得她豔麗無雙,夏嵐本來以為這樣濃麗的美人就適合穿張揚的顏色,這樣才相得益彰,可是現在容珂守孝,隻能穿清淡的衣服,夏嵐才覺得自己大錯特錯。
容珂一身雪膚,眉眼極黑,下頜精致,一旦換上了淺色的衣服,顏色的衝撞越發明顯,簡直驚心動魄。穿紅極豔,穿白極清,夏嵐心中讚歎不已,果然人美,穿什麽都好看。
聽到夏嵐的腳步聲,容珂眼神都沒掃,直接朝著夏嵐的方向伸出手來。
夏嵐跪坐在容珂不遠處,撥開鎖扣,掀開木蓋後,將碼的整整齊齊的各色拜帖呈上。
容珂從中拿起拜帖,快速地一封封掃過。如今容珂每日不知要收到多少帖子,按理該有下人們篩選一遍,重要的帖子才能遞給容珂,但是容珂不許底下人自作主張,一定要拿到所有帖子,親自選看。
夏嵐本來覺得今日的來信中沒有重要的人物,可是沒想到,容珂翻了一半,突然動作頓住,纖長的手指在信封上點了點,然後利索地拆開了漆封。
夏嵐感到奇怪,這是劍南道送過來的拜帖,公主和劍南道從無往來,為何會獨獨重視劍南的信?
“果然是他。”容珂輕輕笑了一聲,將信紙折好,原樣放迴紙封中,“除了這封拜帖,是不是還有其他話遞進來了?”
“是,劍南道的長史說,他們精心繪製了一扇屏風賀聖人千秋,想請公主題詞。”
“屏風?”容珂覺得很有意思,“這份賀禮雖然妥帖,但也不是什麽出彩之物,為何值得他特意遞話迴來?罷了,我明日出宮看看好了。”
夏嵐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殿下,怎麽能勞煩你親自出宮呢,不若讓下人去看,迴來向您轉述?”
“不必了,正好我去公主府看看,建成之後我還沒怎麽見過呢。”容珂說,“傳信出去,明日讓劍南道之人將賀禮送到公主府,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屏風值得這樣大費周章。”
“是。”
劍南道的幾個人在長安裏跑了一天,現在才有功夫歇息一二,幾個人坐在官驛裏,愁眉苦臉地商量:“長史,幾位丞相我們都送了拜帖,你說會有迴音嗎?”
“這我怎麽知道?”長史憂心忡忡,搖搖頭說,“罷了,先等著吧。”
“長史,你說公主那裏有可能嗎?”
長史對此完全不抱希望:“我看難,你又不是沒見今天乾寧公主府前排了多少人,依我說,恐怕我們的的拜帖都送不到公主麵前,就被下麵人給扔了。”
“蕭縣令不是說他有辦法的嗎?”
長史搖頭:“說說罷了。如今長安裏形勢不一樣,多的是找門路的人,就連刺史的親筆書寫都沒用,更別說蕭縣令的。”
“唉。”所有人都長長歎了口氣。
他們正低落著,突然有人在外麵高喊了一句:“長史!快出來!”
長史整個人被嚇得一哆嗦,他拍了拍心口,沒好氣地問:“幹什麽呢一驚一乍的,怎麽了?”
“乾寧公主殿下遣人來了,說是明日讓我們將東西送到公主府。”
作者有話要說:昨日預告的內心:哼,我都說了是很重要的角色出場
************
謝謝兩位寶,麽麽噠!
謝謝,感謝大家的支持!比心!
第75章 千秋
屋子裏一片沉寂,許久後, 一個官員顫顫巍巍地說:“我剛剛不是聽岔了吧?”
長史嗖地一聲站起來, 衝著手下腦袋就是一巴掌:“還愣著幹什麽, 還不快起來準備, 明日敢在公主麵前失儀的話我一定親手打死你們!”
第二日, 劍南道的幾個官員誠惶誠恐地敲開了公主府的門, 雙手遞上拜帖。
“吾等是劍南使臣,奉刺史之命, 來長安恭祝聖人千秋, 這是昨日的拜帖。”
“諸位就是劍南的使者?”門房掃了這幾人一眼, 側身讓出路來, “諸位這邊走, 公主已經在正殿了。”
長史等人跟著一隊輕盈的素衣宮女走到正殿,宮女推開門,蹲身行了一禮後就飄然退下。
長史走入正殿,一抬眼就看到珠簾後的那個人影, 連忙俯身行禮。
“見過乾寧殿下。”
“不必多禮。”一個如珠碎玉般的聲音從琉璃簾後傳來, “諸位的情況本殿已經明白了, 不知信中所說的千裏江山屏風諸位可帶來了?”
“自然。”長史連忙應道, 迴頭去囑咐手下, “拿屏風過來。”
十扇巨幅屏風被分別鎖在木盒裏,不遠千裏地從蜀地運到長安。長史早就囑咐過這些人, 隻見幾個人將狹長的木盒抬進正殿,很利索地將屏風組裝起來。
隨著一扇又一扇屏風立起, 殿內的宮女都傳來吸氣聲。
“竟然是雙麵的!這是怎麽繡的,竟然能讓兩麵都一樣?”
聽到宮人的交談聲,長史不無得意:“迴殿下,這種刺繡叫雙麵繡,是成都府的眾多繡娘耗費兩個月繡製而成,屏風有十扇,每一扇對應天下一道,屏風上所示風景都是劍南諸位官員親筆所畫,其上題詞也是幾位刺史親自寫的。殿下您看這副,這是劍南道,上麵便是成都府刺史的親筆。”
不知不覺容珂已經站起了身,拖著長裙走到屏風之前,她按長史的指示觀賞了幾幅,最後含笑點頭:“刺史和諸位賢官費心了。”
“哪裏,能為聖人分憂,是我等臣子的本分!”
容珂又和長史說了些場麵話,然後就派人將幾位貴客送出門。等劍南的人走後,宮殿裏其他侍女才圍到容珂身邊,好奇地瞅著這扇屏風。
“殿下你看,這朵花顏色層次這麽多,竟然能同時繡好正反兩麵,連針腳都看不到!”
“竟然在蠶絲上繡了天下十道,真不知是誰想出來的!”
宮女們大唿小叫不斷,容珂從十扇屏風前緩緩走過,感慨道:“原來天下,是這個樣子的。”
容珂四歲就跟隨家族遷居長安,入主皇宮,這些年連出城都少,更別提離開長安,到其他地方走動。不光是容珂,就連皇子親王也多留守長安,終其一生都看不到天底下其他地方的景色。不過,長安是人人向往的繁華王都,就連西域、海外諸國的人冒著性命危險也想見一見長安,能一輩子留在長安,其實是件很惹人羨慕的事情。
但是對於容珂來說,她長於宮廷,這些年從來沒有離開長安城,心中很是遺憾。女官等人看出了容珂對外麵的向往,於是陪著容珂一幅幅看。
“殿下你看,這是江南道,怪不得文人墨客都喜歡寫江南,原來江南這樣美!”
“對了,江南在哪兒?”
“哇竟然這麽遠!”
在侍女的簇擁下,容珂慢慢走到一副色調暗沉的屏風前:“這是,河北道?”
宮女瞅了眼屏風上的字,點頭迴答:“是河北道。”
容珂沒有說話,一雙眼睛靜靜看著屏風上的人。
天上是洶湧的雲層,看著就讓人心生緊張,而遠遠的地平線上,一隻黑色的騎兵仿佛衝天而降,即使擺在麵前的僅是一副畫,也仿佛能透過時間和空間,隱約聽到鐵骨錚錚的喊殺聲。
“我記得當年幽州一戰,是祖父親自領兵指揮的罷?”
聽到容珂的聲音,宮女們都停下說笑聲,小心翼翼地喊了句:“公主……”
容珂仰起頭,閉上雙眼,強行壓下淚意。片刻後,她再睜開眼睛,神色已經非常平靜了。
容珂從小跟著先帝長大,寫字都是先帝手把手教的,所以和祖孫間感情甚篤。看到容珂的反應,其他宮女也醒悟過來,恐怕這扇屏風上繡的是先帝,也難怪勾起了公主的喪親之痛。
“祖父他一生征戰,未登基時大半的時候都待在軍營。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府裏總是隻有我和母親兩個人,那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聽到下人傳報,說是祖父帶著父親又打了場勝仗,或是又攻下一座城池,我以為祖父是戰無不勝的,可是沒想到,他也會受傷,更甚者因為早年的戰傷而早早離世。”
“殿下……”
“我沒事。”容珂止住了宮女的動作,深深唿了一口氣,“可是我沒有想到,在別人眼中,祖父竟然是這樣的。不過是一場尋常的攻城戰,在祖父的征戰記錄中不值一提,我幾乎都記不得這迴事了,沒想到在他的筆下,我竟然有機會看到祖父當年的英姿。”
“殿下,先帝英明神武,戰功赫赫,天下人會永遠記著先帝的。”
在這裏,帝王不會老去,他永遠都是英姿勃發的秦王殿下。容珂笑了笑,指著這扇屏風對宮人笑道:“他才為官多久,竟然把官場那一套學了個遍,還真是出息!”
劍南送來的屏風,而這一幅畫的是幽州之戰,容珂略微想一想就猜到了作畫之人是誰。
宮人們都沒聽懂,但她們見公主笑了出來,有心哄容珂轉移注意力,於是都湊趣問道:“殿下,你說的是誰?”
容珂搖搖頭,並沒有多說,這時候另一個宮女一拍腦門,叫道:“我險些忘了,昨日還一同遞上來一個匣子,我怕外麵來的東西不安全,就沒往宮裏送。”
“哦?他還附送來一個匣子?”容珂說,“拿過來吧。”
“是。”宮女輕輕應了一聲,立刻轉身去拿昨日扣押的木匣。容珂又在這座巨大的屏風前站了片刻,說道:“去拿筆墨來。”
這十扇屏風分別繪著天下十道,從漠北到嶺南,天下風光盡在此處,但是有兩個地方,沒人敢動筆。
一個是關內道的代表,都城長安,一個是河東道太原府。
長安是國都,沒有哪個官員敢貿然在這幅上題詞,而太原是龍興之地,世人都知高祖皇帝從太原起兵,飛速攻下長安,之後才建立了宣朝,太原府這一幅自然也被留下了。
容珂提起筆,連稿子都沒打,直接在上方的留白處題起詩來。
“我的宮印。”
侍奉在側的宮女立刻上前兩步,另一個宮女掀開盒子,雙手將容珂的宮印奉上。
容珂接過宮印,在屏風上印下“乾寧”兩個篆書。
“公主好字!”兩旁的宮女都笑著讚道。
“行了,一個個都這麽諂媚。”容珂笑著罵了一句,然後說,“把這扇屏風收好,萬萬不能磕碰了。等千秋宴那天,一起送給父親。”
宮人們應諾,七手八腳去抬屏風。這種力氣活從來用不著容珂操心,她理了理袖子,朝屋內走去。
恭候在側的夏嵐看到容珂往外走,連忙捧著匣子追上來。“殿下,這是蕭縣令一同送來的東西。”
容珂坐在內殿,聞言說道:“打開看看。”
夏嵐將木匣交給身後的小宮女,自己側身站著,雙手掀開盒蓋,然後讓給容珂看。
看到裏麵的東西,容珂挑了挑眉,其他宮人也湊過來看,驚奇地說道:“這是……送給殿下的生辰禮?”
容珂的生辰在九月,雖然不能大辦,但是早在半個月前,就陸陸續續有人借生辰之名給容珂送禮。夏嵐對此見怪不怪,但是她卻沒料到,竟然有外放官員人都不在京城,卻大老遠托人來給容珂送禮物。
夏嵐發自內心地歎了一句:“這個人倒也有心,雖然外放還記著殿下的生辰。”
夏嵐將裏麵的東西一樣樣取出,遞給容珂看:“殿下你看,這些玉石刻的真有趣,這對是兔子,這對是綿羊,咦,這個是什麽?”
夏嵐手裏拿著一對黑白相間的玉刻,這塊玉也是奇了,白玉裏沉澱著許多黑色雜質,也虧得工匠巧奪天工,竟然順著玉料刻出一種黑白交接的動物。這種動物憨態可掬地坐在地上,眼睛處是一對往外撇的眼圈,眼珠處鑲了兩顆黑曜石,耳朵也毛絨絨地立著,看著就讓人愛不釋手。
容珂也被吸引住了,接過來看了好半響,才道:“這許是……貘?”
“長這麽可愛!”
“這可是戰獸,五帝本紀裏提到過。”容珂糾正了一句,自己也忍不住說,“堂堂食鐵戰獸,怎麽長成了這個樣子?”
宮女們對這些小巧精致的玉刻愛不釋手,一個人說:“殿下,這位蕭縣令倒是有心,他人在外地,卻還托人來給殿下送生辰禮,而且看這些玉器的工藝,似乎是南詔那邊的。”
容珂名字裏帶玉,所以每年生日都會收到各種玉石,宮裏賞的、其他皇子公主送的不勝其數,但是這樣可愛的南詔玉雕卻第一次見。容珂很喜歡這些巴掌大的玉雕,但是要維持自己公主的威嚴,於是揮揮手,說道:“收起來吧。”
夏嵐將這幾對玉雕收起,等會兒一起帶迴宮裏。收好玉石之後,夏嵐繼續從木匣裏拿東西,她驚唿了一聲,拿出一柄團扇道:“殿下,隔層下麵竟然還放著團扇。呦,這也是雙麵繡,和那扇屏風的針法一模一樣!”
容珂接過夏嵐手中的團扇,轉著看了一圈,點頭道:“果真繡的精巧,就是宮裏的繡娘都隻能繡單麵,這種針法卻能同時兼顧正反兩麵,確實難得。”
團扇用半透明的蠶絲糊成,上麵用雙麵繡繪著靈巧的花鳥,匣子裏其他扇子繡著山水、煙雨等不一而足。夏嵐將這些扇子一一取出,交給容珂和其他宮女傳看,每個人看到後都讚歎不已。
容珂一身雪膚,眉眼極黑,下頜精致,一旦換上了淺色的衣服,顏色的衝撞越發明顯,簡直驚心動魄。穿紅極豔,穿白極清,夏嵐心中讚歎不已,果然人美,穿什麽都好看。
聽到夏嵐的腳步聲,容珂眼神都沒掃,直接朝著夏嵐的方向伸出手來。
夏嵐跪坐在容珂不遠處,撥開鎖扣,掀開木蓋後,將碼的整整齊齊的各色拜帖呈上。
容珂從中拿起拜帖,快速地一封封掃過。如今容珂每日不知要收到多少帖子,按理該有下人們篩選一遍,重要的帖子才能遞給容珂,但是容珂不許底下人自作主張,一定要拿到所有帖子,親自選看。
夏嵐本來覺得今日的來信中沒有重要的人物,可是沒想到,容珂翻了一半,突然動作頓住,纖長的手指在信封上點了點,然後利索地拆開了漆封。
夏嵐感到奇怪,這是劍南道送過來的拜帖,公主和劍南道從無往來,為何會獨獨重視劍南的信?
“果然是他。”容珂輕輕笑了一聲,將信紙折好,原樣放迴紙封中,“除了這封拜帖,是不是還有其他話遞進來了?”
“是,劍南道的長史說,他們精心繪製了一扇屏風賀聖人千秋,想請公主題詞。”
“屏風?”容珂覺得很有意思,“這份賀禮雖然妥帖,但也不是什麽出彩之物,為何值得他特意遞話迴來?罷了,我明日出宮看看好了。”
夏嵐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殿下,怎麽能勞煩你親自出宮呢,不若讓下人去看,迴來向您轉述?”
“不必了,正好我去公主府看看,建成之後我還沒怎麽見過呢。”容珂說,“傳信出去,明日讓劍南道之人將賀禮送到公主府,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屏風值得這樣大費周章。”
“是。”
劍南道的幾個人在長安裏跑了一天,現在才有功夫歇息一二,幾個人坐在官驛裏,愁眉苦臉地商量:“長史,幾位丞相我們都送了拜帖,你說會有迴音嗎?”
“這我怎麽知道?”長史憂心忡忡,搖搖頭說,“罷了,先等著吧。”
“長史,你說公主那裏有可能嗎?”
長史對此完全不抱希望:“我看難,你又不是沒見今天乾寧公主府前排了多少人,依我說,恐怕我們的的拜帖都送不到公主麵前,就被下麵人給扔了。”
“蕭縣令不是說他有辦法的嗎?”
長史搖頭:“說說罷了。如今長安裏形勢不一樣,多的是找門路的人,就連刺史的親筆書寫都沒用,更別說蕭縣令的。”
“唉。”所有人都長長歎了口氣。
他們正低落著,突然有人在外麵高喊了一句:“長史!快出來!”
長史整個人被嚇得一哆嗦,他拍了拍心口,沒好氣地問:“幹什麽呢一驚一乍的,怎麽了?”
“乾寧公主殿下遣人來了,說是明日讓我們將東西送到公主府。”
作者有話要說:昨日預告的內心:哼,我都說了是很重要的角色出場
************
謝謝兩位寶,麽麽噠!
謝謝,感謝大家的支持!比心!
第75章 千秋
屋子裏一片沉寂,許久後, 一個官員顫顫巍巍地說:“我剛剛不是聽岔了吧?”
長史嗖地一聲站起來, 衝著手下腦袋就是一巴掌:“還愣著幹什麽, 還不快起來準備, 明日敢在公主麵前失儀的話我一定親手打死你們!”
第二日, 劍南道的幾個官員誠惶誠恐地敲開了公主府的門, 雙手遞上拜帖。
“吾等是劍南使臣,奉刺史之命, 來長安恭祝聖人千秋, 這是昨日的拜帖。”
“諸位就是劍南的使者?”門房掃了這幾人一眼, 側身讓出路來, “諸位這邊走, 公主已經在正殿了。”
長史等人跟著一隊輕盈的素衣宮女走到正殿,宮女推開門,蹲身行了一禮後就飄然退下。
長史走入正殿,一抬眼就看到珠簾後的那個人影, 連忙俯身行禮。
“見過乾寧殿下。”
“不必多禮。”一個如珠碎玉般的聲音從琉璃簾後傳來, “諸位的情況本殿已經明白了, 不知信中所說的千裏江山屏風諸位可帶來了?”
“自然。”長史連忙應道, 迴頭去囑咐手下, “拿屏風過來。”
十扇巨幅屏風被分別鎖在木盒裏,不遠千裏地從蜀地運到長安。長史早就囑咐過這些人, 隻見幾個人將狹長的木盒抬進正殿,很利索地將屏風組裝起來。
隨著一扇又一扇屏風立起, 殿內的宮女都傳來吸氣聲。
“竟然是雙麵的!這是怎麽繡的,竟然能讓兩麵都一樣?”
聽到宮人的交談聲,長史不無得意:“迴殿下,這種刺繡叫雙麵繡,是成都府的眾多繡娘耗費兩個月繡製而成,屏風有十扇,每一扇對應天下一道,屏風上所示風景都是劍南諸位官員親筆所畫,其上題詞也是幾位刺史親自寫的。殿下您看這副,這是劍南道,上麵便是成都府刺史的親筆。”
不知不覺容珂已經站起了身,拖著長裙走到屏風之前,她按長史的指示觀賞了幾幅,最後含笑點頭:“刺史和諸位賢官費心了。”
“哪裏,能為聖人分憂,是我等臣子的本分!”
容珂又和長史說了些場麵話,然後就派人將幾位貴客送出門。等劍南的人走後,宮殿裏其他侍女才圍到容珂身邊,好奇地瞅著這扇屏風。
“殿下你看,這朵花顏色層次這麽多,竟然能同時繡好正反兩麵,連針腳都看不到!”
“竟然在蠶絲上繡了天下十道,真不知是誰想出來的!”
宮女們大唿小叫不斷,容珂從十扇屏風前緩緩走過,感慨道:“原來天下,是這個樣子的。”
容珂四歲就跟隨家族遷居長安,入主皇宮,這些年連出城都少,更別提離開長安,到其他地方走動。不光是容珂,就連皇子親王也多留守長安,終其一生都看不到天底下其他地方的景色。不過,長安是人人向往的繁華王都,就連西域、海外諸國的人冒著性命危險也想見一見長安,能一輩子留在長安,其實是件很惹人羨慕的事情。
但是對於容珂來說,她長於宮廷,這些年從來沒有離開長安城,心中很是遺憾。女官等人看出了容珂對外麵的向往,於是陪著容珂一幅幅看。
“殿下你看,這是江南道,怪不得文人墨客都喜歡寫江南,原來江南這樣美!”
“對了,江南在哪兒?”
“哇竟然這麽遠!”
在侍女的簇擁下,容珂慢慢走到一副色調暗沉的屏風前:“這是,河北道?”
宮女瞅了眼屏風上的字,點頭迴答:“是河北道。”
容珂沒有說話,一雙眼睛靜靜看著屏風上的人。
天上是洶湧的雲層,看著就讓人心生緊張,而遠遠的地平線上,一隻黑色的騎兵仿佛衝天而降,即使擺在麵前的僅是一副畫,也仿佛能透過時間和空間,隱約聽到鐵骨錚錚的喊殺聲。
“我記得當年幽州一戰,是祖父親自領兵指揮的罷?”
聽到容珂的聲音,宮女們都停下說笑聲,小心翼翼地喊了句:“公主……”
容珂仰起頭,閉上雙眼,強行壓下淚意。片刻後,她再睜開眼睛,神色已經非常平靜了。
容珂從小跟著先帝長大,寫字都是先帝手把手教的,所以和祖孫間感情甚篤。看到容珂的反應,其他宮女也醒悟過來,恐怕這扇屏風上繡的是先帝,也難怪勾起了公主的喪親之痛。
“祖父他一生征戰,未登基時大半的時候都待在軍營。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府裏總是隻有我和母親兩個人,那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聽到下人傳報,說是祖父帶著父親又打了場勝仗,或是又攻下一座城池,我以為祖父是戰無不勝的,可是沒想到,他也會受傷,更甚者因為早年的戰傷而早早離世。”
“殿下……”
“我沒事。”容珂止住了宮女的動作,深深唿了一口氣,“可是我沒有想到,在別人眼中,祖父竟然是這樣的。不過是一場尋常的攻城戰,在祖父的征戰記錄中不值一提,我幾乎都記不得這迴事了,沒想到在他的筆下,我竟然有機會看到祖父當年的英姿。”
“殿下,先帝英明神武,戰功赫赫,天下人會永遠記著先帝的。”
在這裏,帝王不會老去,他永遠都是英姿勃發的秦王殿下。容珂笑了笑,指著這扇屏風對宮人笑道:“他才為官多久,竟然把官場那一套學了個遍,還真是出息!”
劍南送來的屏風,而這一幅畫的是幽州之戰,容珂略微想一想就猜到了作畫之人是誰。
宮人們都沒聽懂,但她們見公主笑了出來,有心哄容珂轉移注意力,於是都湊趣問道:“殿下,你說的是誰?”
容珂搖搖頭,並沒有多說,這時候另一個宮女一拍腦門,叫道:“我險些忘了,昨日還一同遞上來一個匣子,我怕外麵來的東西不安全,就沒往宮裏送。”
“哦?他還附送來一個匣子?”容珂說,“拿過來吧。”
“是。”宮女輕輕應了一聲,立刻轉身去拿昨日扣押的木匣。容珂又在這座巨大的屏風前站了片刻,說道:“去拿筆墨來。”
這十扇屏風分別繪著天下十道,從漠北到嶺南,天下風光盡在此處,但是有兩個地方,沒人敢動筆。
一個是關內道的代表,都城長安,一個是河東道太原府。
長安是國都,沒有哪個官員敢貿然在這幅上題詞,而太原是龍興之地,世人都知高祖皇帝從太原起兵,飛速攻下長安,之後才建立了宣朝,太原府這一幅自然也被留下了。
容珂提起筆,連稿子都沒打,直接在上方的留白處題起詩來。
“我的宮印。”
侍奉在側的宮女立刻上前兩步,另一個宮女掀開盒子,雙手將容珂的宮印奉上。
容珂接過宮印,在屏風上印下“乾寧”兩個篆書。
“公主好字!”兩旁的宮女都笑著讚道。
“行了,一個個都這麽諂媚。”容珂笑著罵了一句,然後說,“把這扇屏風收好,萬萬不能磕碰了。等千秋宴那天,一起送給父親。”
宮人們應諾,七手八腳去抬屏風。這種力氣活從來用不著容珂操心,她理了理袖子,朝屋內走去。
恭候在側的夏嵐看到容珂往外走,連忙捧著匣子追上來。“殿下,這是蕭縣令一同送來的東西。”
容珂坐在內殿,聞言說道:“打開看看。”
夏嵐將木匣交給身後的小宮女,自己側身站著,雙手掀開盒蓋,然後讓給容珂看。
看到裏麵的東西,容珂挑了挑眉,其他宮人也湊過來看,驚奇地說道:“這是……送給殿下的生辰禮?”
容珂的生辰在九月,雖然不能大辦,但是早在半個月前,就陸陸續續有人借生辰之名給容珂送禮。夏嵐對此見怪不怪,但是她卻沒料到,竟然有外放官員人都不在京城,卻大老遠托人來給容珂送禮物。
夏嵐發自內心地歎了一句:“這個人倒也有心,雖然外放還記著殿下的生辰。”
夏嵐將裏麵的東西一樣樣取出,遞給容珂看:“殿下你看,這些玉石刻的真有趣,這對是兔子,這對是綿羊,咦,這個是什麽?”
夏嵐手裏拿著一對黑白相間的玉刻,這塊玉也是奇了,白玉裏沉澱著許多黑色雜質,也虧得工匠巧奪天工,竟然順著玉料刻出一種黑白交接的動物。這種動物憨態可掬地坐在地上,眼睛處是一對往外撇的眼圈,眼珠處鑲了兩顆黑曜石,耳朵也毛絨絨地立著,看著就讓人愛不釋手。
容珂也被吸引住了,接過來看了好半響,才道:“這許是……貘?”
“長這麽可愛!”
“這可是戰獸,五帝本紀裏提到過。”容珂糾正了一句,自己也忍不住說,“堂堂食鐵戰獸,怎麽長成了這個樣子?”
宮女們對這些小巧精致的玉刻愛不釋手,一個人說:“殿下,這位蕭縣令倒是有心,他人在外地,卻還托人來給殿下送生辰禮,而且看這些玉器的工藝,似乎是南詔那邊的。”
容珂名字裏帶玉,所以每年生日都會收到各種玉石,宮裏賞的、其他皇子公主送的不勝其數,但是這樣可愛的南詔玉雕卻第一次見。容珂很喜歡這些巴掌大的玉雕,但是要維持自己公主的威嚴,於是揮揮手,說道:“收起來吧。”
夏嵐將這幾對玉雕收起,等會兒一起帶迴宮裏。收好玉石之後,夏嵐繼續從木匣裏拿東西,她驚唿了一聲,拿出一柄團扇道:“殿下,隔層下麵竟然還放著團扇。呦,這也是雙麵繡,和那扇屏風的針法一模一樣!”
容珂接過夏嵐手中的團扇,轉著看了一圈,點頭道:“果真繡的精巧,就是宮裏的繡娘都隻能繡單麵,這種針法卻能同時兼顧正反兩麵,確實難得。”
團扇用半透明的蠶絲糊成,上麵用雙麵繡繪著靈巧的花鳥,匣子裏其他扇子繡著山水、煙雨等不一而足。夏嵐將這些扇子一一取出,交給容珂和其他宮女傳看,每個人看到後都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