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什麽,我又沒說不救你。”容珂十分嫌棄,“等你把他們的人引出來之後,我會派人提早埋伏,到時候,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郡主,道理我都懂。可是哪些蠻子兇狠又不講理,你沒見梁之鴻的屍體,動手之人一刀斃命,直接割斷喉管,一看就是常年殺人的兇徒。”黎清風哭喪著臉說道,“我以身作餌,萬一真出了意外怎麽辦?”
黎清風都這樣說了,容珂少不得要照顧一下臥底的情緒,她吩咐身後的侍衛:“來人,給李寺正準備幾樣稱手的武器……”
“等等,郡主!”黎清風麵露尷尬,幾乎是從牙縫裏將接下來的話擠了出來,“臣的意思是……郡主可以調兩個人來國子監保護我……”
容珂驚訝地挑了挑眉:“你會騎馬射箭嗎?”
黎清風不明所以:“會。”
“會用刀劍嗎?”
“倒也學過。”
“那為什麽要派人去保護你?”
好有道理,黎清風竟然一時無言以對。
蕭景鐸再也忍不住,他連忙抬起手,握拳堵住唇邊的笑意。
“我祖父十六歲就能上陣殺敵帶兵打仗,我父親也是十五那年上戰場。你在國子監,周圍都是自己人,還怕他們幾個藩國人不成?”
“郡主,你不能用陛下和太子的武力值來估量我啊!”黎清風哭喪著臉,“臣雖然學過武藝,但僅是半吊子罷了,實在不敢和他們硬碰硬。”
“再安排人進國子監保護你太費事了,打草驚蛇就壞了。你這幾天練一練武藝,靠你自己吧。”
容珂說得異常平靜,黎清風卻差點當場哭出來。有一幫能征善戰的主子真要命,武力值不強根本活不下去。
容珂自認為妥善地解決了黎清風,然後就把視線轉向蕭景鐸。
有黎清風這個例子在先,蕭景鐸非常上道地說:“我不小心打亂了郡主的計劃,心中忐忑難安,不知能為郡主做什麽?”
容珂果然滿意地點頭,和蕭景鐸說話的語氣好了許多:“你的任務說來簡單,揭穿黎清風是兇手就好。”
蕭景鐸清晰地聽到黎清風猛抽了一口涼氣,他想笑,但又生生忍住:“遵命。”
容珂掃了黎清風一眼,似乎實在看不下去他那如喪考妣的臉色,隻好通融一二,對蕭景鐸說:“必要的時候,順手掩護黎清風一二吧。”
黎清風不滿了:“郡主,他才十三,比我小五六歲,我來掩護他還差不多,怎麽能指望他來保護我?”
容珂隻是平靜地迴應:“他能在劉二手下挺過三招,你能嗎?”
他不能,黎清風默默閉了嘴。
蕭景鐸被迫卷入了容珂的計劃,他們幾人敲定了接下來的步驟後,終於能離開這座別院。
黎清風出來之後還是憂心忡忡的模樣,他問蕭景鐸:“蕭兄弟,這個計劃危險重重,你打算怎麽辦?”
“無事,國子監畢竟在天子腳下,他們不敢明著動手的。”蕭景鐸不甚走心地安慰黎清風,“李兄保重。”
……
蕭景鐸按照原路,輕手輕腳地迴到了學舍。他無聲地推開門,然後又迴到自己的床塌上,整個過程沒有發出一丁點聲響。
片刻後,屋子裏又恢複了寂靜,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而黑暗中,另一雙眼睛卻慢慢睜開了。
.
第二日《論語》課上,學生依然對昨日的命案議論不休。
盡管祭酒剛剛下了禁口令。
國子監學生選課非常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二經、三經、五經,其中學哪一門經書也是自己決定,但是《論語》卻是所有人都要學的,所以上《論語》時,學堂裏的人總是最多最雜。
蕭景鐸微微側過臉,就看到黎清風坐在他側後方,對著他微不可見地頷首。
“聽說大理寺已經把梁之鴻的屋子圍起來了,不知道查出什麽沒有?”
“急什麽,過兩天肯定有消息流傳出來的。”另一個學生說道。
但是發問人卻並不滿意,他看了黎清風一眼,興衝衝地湊過來問:“黎兄,聽說當日是你把梁之鴻送迴學舍的,而且還看到他雪中外出,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我哪裏知道他是怎麽迴事。”黎清風笑道,“我和他道別後就迴了自己的屋子,一整夜都沒有出門,再見到之鴻時他便死了,我怎麽會知道其中發生了什麽?”
“黎兄。”蕭景鐸說話了,他帶著淡淡笑意,問道,“你說你晚間一別後,再也沒見過梁之鴻?”
黎清風看向蕭景鐸,朗聲笑道:“自然。”
“那為何昨日你走到梁之鴻的屋子後,沒有上前查看就知道他是被人所害?那時你遠遠站在人群裏,並不能看到梁之鴻的傷口狀況。”
黎清風停頓了一下,說:“他喉管被割斷,一刀致命,這不是為人所害還是什麽?”
“你怎麽知道他的喉嚨被割斷?當時許多同窗都在,大家都可以作證,你並沒有上前查看屍體。既然你說你分別後再也沒見過梁之鴻,怎麽會對他的情況知道的這樣詳細?”
聽完蕭景鐸的話,屋裏其他人也如夢初醒:“對啊,你怎麽知道?”
黎清風沒有說話,好在很快博士就來了,看到屋裏的學生吵吵鬧鬧,他不悅地大喊:“肅靜,專心上課!”
屋裏的學生都收迴目光,不再討論梁之鴻一事。教室裏雖然表麵平靜,但私底下許多人都在思索剛才的事情。
黎清風是什麽情況,為何言行矛盾,前後不一?
而蕭景鐸也順勢收迴目光,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本上,不再針對黎清風。
他察覺到些許不對,於是偏過頭,皺眉看向白嘉逸:“怎麽了?”
“沒什麽。”白嘉逸嘴邊含笑,他搖了搖頭,目光卻閃閃爍爍,似有所思,“第一次看你針對一個人,很好奇罷了。”
蕭景鐸和白嘉逸對視,兩人的神色都沒有變化,片刻後,蕭景鐸輕輕笑了笑:“隻是你沒有見過罷了,你不知道的還有許多,沒什麽可奇怪的。”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拭目以待。”
說完,蕭景鐸和白嘉逸都收迴眼神,坐直身體,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個專心聽課的學生一般,誰能想到兩人剛剛往來了好幾個迴合的暗話和試探。
似乎自從那日《論語》課後,關於黎清風的謠言一夜而起。
國子監明麵上對此事禁口,將查探兇手的責任都推脫到大理寺身上,而大理寺自然不會放出風聲。許多學生向大理寺打聽無果,於是隻好私下裏偷偷揣摩,隨著時間流逝,梁之鴻一事也越傳越離譜。
還沒等眾學生討論出個所以然,冬至就到了。冬至是一年中僅次於除夕的大節日,朝廷要朝會祭天,國子監也要忙著祭拜孔聖,準備祀禮。
同時,這也是許多藩臣前來朝見的日子,皇帝要在太極宮舉行大朝會,皇太子獻壽,戶部奏各州一年的貢獻,禮部奏諸藩國的貢獻,結束後還有盛大的宮宴。於是從進入十一月起,長安就車馬不絕,鴻臚寺每日都要接待許多藩國侍臣,長安裏一時熱鬧喧天。
鴻臚寺前高鼻深目的藩國人摩肩接踵,國子監也跟著熱鬧起來。國子監內留學生甚廣,這些學生來自日本、新羅、百濟、高麗、尼婆羅、南詔、吐蕃等國,大部分是高官子弟,其中甚至還有王孫公子,如今諸藩來朝,這些外國學生難得見到故國使臣,自然興奮非常。而國子監內風氣非常開放,並不限製學生出入,所以這些天國子監裏也十分熱鬧,異域人隨處可見。
國子監給假跟從朝廷,祭禮過後會放七天長假。既有慶賀又有假期,這大概是學生們最喜歡的事情了,連國子監這些貴族子弟也不例外,所以從進入十一月起,國子監就彌漫著喜氣洋洋的氣息,就連梁之鴻被殺一案所帶來的陰霾也衝淡了許多。
然而黎清風卻完全相反,他周身的氣氛和周圍格格不入,冬至大慶在即,國子監內人員雜亂,而藩國人齊聚一堂最適合甩鍋,這簡直是幕後黑手對黎清風下手的最佳時機。
黎清風越想越覺得自己小命危矣。
蕭景鐸在路上遇到黎清風時,見此人臉色蒼白滿身喪氣,忍不住低聲勸慰:“黎兄不必慌張,就在這幾天了,郡主不會放任你不管的。”
黎清風喪著臉朝蕭景鐸看了一眼:“求你,別提醒我了。”
好吧,蕭景鐸隻好沉默,和黎清風擦身而過時,他低不可聞地對黎清風說:“這幾天小心,保重!”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幕後之人動手,就在這幾天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黎清風和蕭景鐸對視一眼
蕭景鐸:我要指認你做兇手了。
黎清風:來吧兄弟,我做好準備了,我配合。
#確定過眼神,可以開始表演了#
第38章 細作
國子監內人來人往,都在忙碌即將來臨的冬至祭禮。
皇帝重視文教, 諸藩國也見勢意思意思, 紛紛給國子監送上賀禮, 以示對孔孟的尊崇。
“讓開, 快讓開……”幾個壯漢推著一尊雕塑走在國子監內, 口中吆喝不斷, 一路上行人見了接連閃避。
那是一尊薩滿雕像,色彩豔麗, 五官誇張, 瞪眼齜牙地注視著路上手無寸鐵的學生, 充滿了域外神秘色彩。
蕭景鐸和白嘉逸也正好在場, 他們側身給雕塑讓開道, 目送那尊雕像遠去。
蕭景鐸停下腳步,迴頭望著那尊雕像。白嘉逸站在他身側,問道:“這是哪國送來的賀禮?”
“信奉薩滿,多半是北方草原的習俗, 我看不外乎是吐蕃、迴紇, 或者是突厥。”蕭景鐸迴道。
“你怎麽連這都知道?”白嘉逸嘖了一聲, “話說他們信奉薩滿是他們的事, 把薩滿神雕像送給國子監算什麽情況?”
蕭景鐸輕輕笑了一下:“許是想讓他們的神靈保佑這次祭禮罷。”
白嘉逸忍不住又望了幾眼, 一迴頭才發現蕭景鐸已經走遠了:“唉,你慢點, 等等我!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你說有沒有可能他們在塑像裏藏了人, 想乘機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蕭景鐸對此隻是隨意一笑:“就算那個神像是空的,最多不過藏兩個人罷了。兩個人能做什麽?”
白嘉逸迴想了一下方才雕像的體積,不得不承認自己異想天開了。“也是,藏兩個人都勉強,更別說藏一支軍隊……那把東西送過來做什麽呢?”
蕭景鐸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
“明日國子學的師兄舉行文道宴,你去嗎?”白嘉逸問。文道宴是一個半官方的宴會,名字說的好聽,其實隻是諸位學生借著論道的名頭玩樂罷了。雖然如此,但架不住主辦之人財大氣粗,名頭吹的響亮,而且又臨近放假,竟然在國子監內傳播甚廣。
“文道宴?”
“對,那位師兄和我吹得天花亂墜,說是主辦師兄和皇室沾親帶故,這次甚至能把皇子請過來。”白嘉逸好笑地搖搖頭,“真是什麽都敢說。”
蕭景鐸眨了眨眼,突然改變了主意:“既然如此,我倒還真想去看看了。”
白嘉逸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蕭景鐸在說什麽,他吃驚地張大了嘴:“我沒聽錯吧?你居然要參加同門的宴會?”
“之前有課,這才耽誤了同門聚會。”蕭景鐸笑著看向白嘉逸,“怎麽,不行嗎?”
“怎麽會!”白嘉逸也笑了,“這樣說,我倒也想去了。”
白嘉逸本來以為舉辦者隻是說說,沒想到文道宴當天,居然真的有皇子蒞臨。
眾人圍著三皇子,套話套的不亦樂乎。白嘉逸嘖嘖搖頭,用手肘輕輕撞了蕭景鐸一下:“那可是宮裏的皇子,你不去露個臉嗎?”
蕭景鐸的心思完全不在此處,他隨意地應付道:“唔,好,我一會去。”
白嘉逸不悅:“喂!”
可是蕭景鐸沒等他說完就蹭的站了起來,匆匆丟下一句話就往外跑:“我出去一下,有什麽等我迴來再說。”
“郡主,道理我都懂。可是哪些蠻子兇狠又不講理,你沒見梁之鴻的屍體,動手之人一刀斃命,直接割斷喉管,一看就是常年殺人的兇徒。”黎清風哭喪著臉說道,“我以身作餌,萬一真出了意外怎麽辦?”
黎清風都這樣說了,容珂少不得要照顧一下臥底的情緒,她吩咐身後的侍衛:“來人,給李寺正準備幾樣稱手的武器……”
“等等,郡主!”黎清風麵露尷尬,幾乎是從牙縫裏將接下來的話擠了出來,“臣的意思是……郡主可以調兩個人來國子監保護我……”
容珂驚訝地挑了挑眉:“你會騎馬射箭嗎?”
黎清風不明所以:“會。”
“會用刀劍嗎?”
“倒也學過。”
“那為什麽要派人去保護你?”
好有道理,黎清風竟然一時無言以對。
蕭景鐸再也忍不住,他連忙抬起手,握拳堵住唇邊的笑意。
“我祖父十六歲就能上陣殺敵帶兵打仗,我父親也是十五那年上戰場。你在國子監,周圍都是自己人,還怕他們幾個藩國人不成?”
“郡主,你不能用陛下和太子的武力值來估量我啊!”黎清風哭喪著臉,“臣雖然學過武藝,但僅是半吊子罷了,實在不敢和他們硬碰硬。”
“再安排人進國子監保護你太費事了,打草驚蛇就壞了。你這幾天練一練武藝,靠你自己吧。”
容珂說得異常平靜,黎清風卻差點當場哭出來。有一幫能征善戰的主子真要命,武力值不強根本活不下去。
容珂自認為妥善地解決了黎清風,然後就把視線轉向蕭景鐸。
有黎清風這個例子在先,蕭景鐸非常上道地說:“我不小心打亂了郡主的計劃,心中忐忑難安,不知能為郡主做什麽?”
容珂果然滿意地點頭,和蕭景鐸說話的語氣好了許多:“你的任務說來簡單,揭穿黎清風是兇手就好。”
蕭景鐸清晰地聽到黎清風猛抽了一口涼氣,他想笑,但又生生忍住:“遵命。”
容珂掃了黎清風一眼,似乎實在看不下去他那如喪考妣的臉色,隻好通融一二,對蕭景鐸說:“必要的時候,順手掩護黎清風一二吧。”
黎清風不滿了:“郡主,他才十三,比我小五六歲,我來掩護他還差不多,怎麽能指望他來保護我?”
容珂隻是平靜地迴應:“他能在劉二手下挺過三招,你能嗎?”
他不能,黎清風默默閉了嘴。
蕭景鐸被迫卷入了容珂的計劃,他們幾人敲定了接下來的步驟後,終於能離開這座別院。
黎清風出來之後還是憂心忡忡的模樣,他問蕭景鐸:“蕭兄弟,這個計劃危險重重,你打算怎麽辦?”
“無事,國子監畢竟在天子腳下,他們不敢明著動手的。”蕭景鐸不甚走心地安慰黎清風,“李兄保重。”
……
蕭景鐸按照原路,輕手輕腳地迴到了學舍。他無聲地推開門,然後又迴到自己的床塌上,整個過程沒有發出一丁點聲響。
片刻後,屋子裏又恢複了寂靜,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而黑暗中,另一雙眼睛卻慢慢睜開了。
.
第二日《論語》課上,學生依然對昨日的命案議論不休。
盡管祭酒剛剛下了禁口令。
國子監學生選課非常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二經、三經、五經,其中學哪一門經書也是自己決定,但是《論語》卻是所有人都要學的,所以上《論語》時,學堂裏的人總是最多最雜。
蕭景鐸微微側過臉,就看到黎清風坐在他側後方,對著他微不可見地頷首。
“聽說大理寺已經把梁之鴻的屋子圍起來了,不知道查出什麽沒有?”
“急什麽,過兩天肯定有消息流傳出來的。”另一個學生說道。
但是發問人卻並不滿意,他看了黎清風一眼,興衝衝地湊過來問:“黎兄,聽說當日是你把梁之鴻送迴學舍的,而且還看到他雪中外出,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我哪裏知道他是怎麽迴事。”黎清風笑道,“我和他道別後就迴了自己的屋子,一整夜都沒有出門,再見到之鴻時他便死了,我怎麽會知道其中發生了什麽?”
“黎兄。”蕭景鐸說話了,他帶著淡淡笑意,問道,“你說你晚間一別後,再也沒見過梁之鴻?”
黎清風看向蕭景鐸,朗聲笑道:“自然。”
“那為何昨日你走到梁之鴻的屋子後,沒有上前查看就知道他是被人所害?那時你遠遠站在人群裏,並不能看到梁之鴻的傷口狀況。”
黎清風停頓了一下,說:“他喉管被割斷,一刀致命,這不是為人所害還是什麽?”
“你怎麽知道他的喉嚨被割斷?當時許多同窗都在,大家都可以作證,你並沒有上前查看屍體。既然你說你分別後再也沒見過梁之鴻,怎麽會對他的情況知道的這樣詳細?”
聽完蕭景鐸的話,屋裏其他人也如夢初醒:“對啊,你怎麽知道?”
黎清風沒有說話,好在很快博士就來了,看到屋裏的學生吵吵鬧鬧,他不悅地大喊:“肅靜,專心上課!”
屋裏的學生都收迴目光,不再討論梁之鴻一事。教室裏雖然表麵平靜,但私底下許多人都在思索剛才的事情。
黎清風是什麽情況,為何言行矛盾,前後不一?
而蕭景鐸也順勢收迴目光,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本上,不再針對黎清風。
他察覺到些許不對,於是偏過頭,皺眉看向白嘉逸:“怎麽了?”
“沒什麽。”白嘉逸嘴邊含笑,他搖了搖頭,目光卻閃閃爍爍,似有所思,“第一次看你針對一個人,很好奇罷了。”
蕭景鐸和白嘉逸對視,兩人的神色都沒有變化,片刻後,蕭景鐸輕輕笑了笑:“隻是你沒有見過罷了,你不知道的還有許多,沒什麽可奇怪的。”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拭目以待。”
說完,蕭景鐸和白嘉逸都收迴眼神,坐直身體,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個專心聽課的學生一般,誰能想到兩人剛剛往來了好幾個迴合的暗話和試探。
似乎自從那日《論語》課後,關於黎清風的謠言一夜而起。
國子監明麵上對此事禁口,將查探兇手的責任都推脫到大理寺身上,而大理寺自然不會放出風聲。許多學生向大理寺打聽無果,於是隻好私下裏偷偷揣摩,隨著時間流逝,梁之鴻一事也越傳越離譜。
還沒等眾學生討論出個所以然,冬至就到了。冬至是一年中僅次於除夕的大節日,朝廷要朝會祭天,國子監也要忙著祭拜孔聖,準備祀禮。
同時,這也是許多藩臣前來朝見的日子,皇帝要在太極宮舉行大朝會,皇太子獻壽,戶部奏各州一年的貢獻,禮部奏諸藩國的貢獻,結束後還有盛大的宮宴。於是從進入十一月起,長安就車馬不絕,鴻臚寺每日都要接待許多藩國侍臣,長安裏一時熱鬧喧天。
鴻臚寺前高鼻深目的藩國人摩肩接踵,國子監也跟著熱鬧起來。國子監內留學生甚廣,這些學生來自日本、新羅、百濟、高麗、尼婆羅、南詔、吐蕃等國,大部分是高官子弟,其中甚至還有王孫公子,如今諸藩來朝,這些外國學生難得見到故國使臣,自然興奮非常。而國子監內風氣非常開放,並不限製學生出入,所以這些天國子監裏也十分熱鬧,異域人隨處可見。
國子監給假跟從朝廷,祭禮過後會放七天長假。既有慶賀又有假期,這大概是學生們最喜歡的事情了,連國子監這些貴族子弟也不例外,所以從進入十一月起,國子監就彌漫著喜氣洋洋的氣息,就連梁之鴻被殺一案所帶來的陰霾也衝淡了許多。
然而黎清風卻完全相反,他周身的氣氛和周圍格格不入,冬至大慶在即,國子監內人員雜亂,而藩國人齊聚一堂最適合甩鍋,這簡直是幕後黑手對黎清風下手的最佳時機。
黎清風越想越覺得自己小命危矣。
蕭景鐸在路上遇到黎清風時,見此人臉色蒼白滿身喪氣,忍不住低聲勸慰:“黎兄不必慌張,就在這幾天了,郡主不會放任你不管的。”
黎清風喪著臉朝蕭景鐸看了一眼:“求你,別提醒我了。”
好吧,蕭景鐸隻好沉默,和黎清風擦身而過時,他低不可聞地對黎清風說:“這幾天小心,保重!”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幕後之人動手,就在這幾天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黎清風和蕭景鐸對視一眼
蕭景鐸:我要指認你做兇手了。
黎清風:來吧兄弟,我做好準備了,我配合。
#確定過眼神,可以開始表演了#
第38章 細作
國子監內人來人往,都在忙碌即將來臨的冬至祭禮。
皇帝重視文教, 諸藩國也見勢意思意思, 紛紛給國子監送上賀禮, 以示對孔孟的尊崇。
“讓開, 快讓開……”幾個壯漢推著一尊雕塑走在國子監內, 口中吆喝不斷, 一路上行人見了接連閃避。
那是一尊薩滿雕像,色彩豔麗, 五官誇張, 瞪眼齜牙地注視著路上手無寸鐵的學生, 充滿了域外神秘色彩。
蕭景鐸和白嘉逸也正好在場, 他們側身給雕塑讓開道, 目送那尊雕像遠去。
蕭景鐸停下腳步,迴頭望著那尊雕像。白嘉逸站在他身側,問道:“這是哪國送來的賀禮?”
“信奉薩滿,多半是北方草原的習俗, 我看不外乎是吐蕃、迴紇, 或者是突厥。”蕭景鐸迴道。
“你怎麽連這都知道?”白嘉逸嘖了一聲, “話說他們信奉薩滿是他們的事, 把薩滿神雕像送給國子監算什麽情況?”
蕭景鐸輕輕笑了一下:“許是想讓他們的神靈保佑這次祭禮罷。”
白嘉逸忍不住又望了幾眼, 一迴頭才發現蕭景鐸已經走遠了:“唉,你慢點, 等等我!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你說有沒有可能他們在塑像裏藏了人, 想乘機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蕭景鐸對此隻是隨意一笑:“就算那個神像是空的,最多不過藏兩個人罷了。兩個人能做什麽?”
白嘉逸迴想了一下方才雕像的體積,不得不承認自己異想天開了。“也是,藏兩個人都勉強,更別說藏一支軍隊……那把東西送過來做什麽呢?”
蕭景鐸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
“明日國子學的師兄舉行文道宴,你去嗎?”白嘉逸問。文道宴是一個半官方的宴會,名字說的好聽,其實隻是諸位學生借著論道的名頭玩樂罷了。雖然如此,但架不住主辦之人財大氣粗,名頭吹的響亮,而且又臨近放假,竟然在國子監內傳播甚廣。
“文道宴?”
“對,那位師兄和我吹得天花亂墜,說是主辦師兄和皇室沾親帶故,這次甚至能把皇子請過來。”白嘉逸好笑地搖搖頭,“真是什麽都敢說。”
蕭景鐸眨了眨眼,突然改變了主意:“既然如此,我倒還真想去看看了。”
白嘉逸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蕭景鐸在說什麽,他吃驚地張大了嘴:“我沒聽錯吧?你居然要參加同門的宴會?”
“之前有課,這才耽誤了同門聚會。”蕭景鐸笑著看向白嘉逸,“怎麽,不行嗎?”
“怎麽會!”白嘉逸也笑了,“這樣說,我倒也想去了。”
白嘉逸本來以為舉辦者隻是說說,沒想到文道宴當天,居然真的有皇子蒞臨。
眾人圍著三皇子,套話套的不亦樂乎。白嘉逸嘖嘖搖頭,用手肘輕輕撞了蕭景鐸一下:“那可是宮裏的皇子,你不去露個臉嗎?”
蕭景鐸的心思完全不在此處,他隨意地應付道:“唔,好,我一會去。”
白嘉逸不悅:“喂!”
可是蕭景鐸沒等他說完就蹭的站了起來,匆匆丟下一句話就往外跑:“我出去一下,有什麽等我迴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