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連忙接過來喝了,然後將雪蘭準備好的見麵禮遞給吳君茹。
緊接著就是小輩見禮,蕭景鐸走上前去,第一眼看到的是蕭英,父子二人的目光一觸既分。相比於父子,這兩人倒更像仇敵。然後,蕭景鐸的目光才和吳君茹對上,兩人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打量。
他們倆誰都沒有先說話,老夫人大感不妙,連忙道:“鐸兒,還不給你母親見禮。”
蕭景鐸頗想喊出他的母親尚在後院臥病,但是他知道形勢比人強,既然現在比對方弱,那就隻能服輸,實在沒有必要在這種不重要的細節上強,維持所謂的麵子對大局沒有任何幫助。
蕭景鐸行了晚輩禮,但是那句“母親”,卻無論如何都不喊。
看到蕭景鐸肯配合,蕭老夫人已經喜得要掉眼淚了,哪會和他計較這些,就連蕭英,都沒有料到他的長子居然這樣能屈能伸。
吳君茹眼中的不悅一閃而過,很快就被掩飾起來。她重新換上溫柔大方的笑意,擺出無懈可擊的嫡母姿態,對蕭景鐸說道:“原來這就是大郎君,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是我在娘家繡的錦囊,送給大郎君玩罷。”
吳君茹從入門到見禮,進退有度笑意盎然,儼然就是行走的女容女德,任誰都挑不出錯來。本來還在觀望的蕭府眾人都被吳君茹的這番儀態折服了,心中暗道不愧是世家之女,這才是堪當侯府主婦的大家閨秀,相比之下,趙秀蘭算得了什麽。
然而蕭景鐸卻敏銳地捕捉到吳君茹眼中的那縷敵意,他心中重重一沉,繼母比他想象的,還要難纏啊。
最可怕的是吳君茹明明心機深沉,卻偏偏要擺出一副溫柔大方的樣子,與這樣一個擅長做表麵功夫的人為敵,可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
吳君茹和蕭景鐸這裏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默,蕭老夫人連忙示意蕭景虎頂上。
按照序齒,蕭景鐸是孫輩中的老大,之後是蕭玉芳、蕭玉麗、蕭玉芒、蕭景虎和三房年僅二歲的蕭景武,但是男女有別,得先把男郎見完了,才能輪到姑娘們,所以排在蕭景鐸身後的,是小霸王蕭景虎。
幾個小輩依次見禮,吳君茹全程都是端莊淑嫻的模樣,溫聲細語地詢問這幾人年齡多大,平時愛做什麽。蕭玉芳幾人在村裏長大,她們的母親也是粗俗尖利的性格,此番一見到吳君茹,頓覺往日接觸的婦人都低劣不堪,連吳君茹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蕭玉芳幾人仰慕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絲自慚形穢來。
然而吳君茹雖然溫聲和蕭家人說話,但她的姿態依然是高高在上的,猶如上位者禮賢下士,那是一種紆尊降貴的溫和。但是在座諸人卻毫不在意,甚至覺得這才是世家風範。
前朝重名望,朝中官員俱是世家出身,可以說世家把持了整個朝堂,皇族天天換,但朝中的重臣卻是同一批,所以世家自恃身份,連皇室都看不起,民間更是對世家狂熱推崇。吳氏雖然不是什麽出名的大姓,但是也傳承了近百年,背後還靠著清河崔氏這顆大樹,自視極高,平時裏連和平民說話都嫌土腥氣大,更別說與之通婚。所以吳君茹願意嫁給蕭英,真的是極其讓人吃驚的事情了,畢竟蕭英即使靠軍功封侯,也不能改變他是平民出身的事實。蕭家的家族門第,遠遠比不上吳氏。
蕭景鐸實在想不通,吳君茹多少都是小世家出身,怎麽會看得上蕭英?任何一個在本家長大的世家女,都不會生出這種異想天開的主意才是。
不過一會,新婦敬茶和見禮就結束了。二房和三房接連往外走,蕭景鐸不想再麵對他所謂的血脈親人,也跟著離開。
吳君茹的視線凝在蕭景鐸的背影上,直到再也看不見才收迴。在無人注意的角度裏,吳君茹輕輕勾唇笑了笑,蕭英可真是給了她一份大禮,她才剛剛過門,居然就有了一個九歲的兒子。
終日打雁,竟然被雁啄了眼。
迴到新房後,乳母魏嬤嬤扶著吳君茹的手,憤憤地替她抱不平:“蕭家未免也太過分了,八娘子紆尊降貴嫁到他們家,他們可倒好,不想著感恩就算了,竟然偷偷摸摸養了個庶子!果然是土莽之族,不可教爾!”
“乳娘,我都已經到蕭家了,木已成舟,多說無益。這些話,日後不要再說了,沒得挑撥婆家關係。”
“老奴也知道這個理,可是老奴心疼娘子,實在咽不下這口氣!要不是白家突然退了婚,娘子哪會……”魏嬤嬤突然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麽,連忙跪下,俯身請罪,“娘子恕罪,老奴說話不過腦子,一時嘴順,竟然犯了娘子的忌諱。”
吳君茹輕輕笑了笑,慢悠悠說道:“乳娘這是做什麽,你對我有養育之恩,在吳家也對我頗有迴護,講究這麽多做什麽?快起來罷。”
“謝娘子。”魏嬤嬤訕訕地直起身,說來奇怪,吳君茹是魏嬤嬤看著長大的,不是母女勝似母女,魏嬤嬤理應對吳君茹親昵有加,而不是這般懼怕。魏嬤嬤自己也說不清這其中的緣故,其實以前她也不會這樣小心翼翼,可是自從去年起,吳君茹就變了。吳君茹早先和白家公子定親,和吳家這種三流家族不同,白家可是真正的名門望族,世代公卿,能和白家的公子定親,對於吳君茹這個庶女來說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好親事了。可惜吳君茹終究沒有這個福分,去年六月的時候白家前來退親,吳君茹在嫡母和姐妹麵前顏麵大失,羞愧難當,她一時想不開投湖尋死,等救上來後,足足在床上養了三個月才好。
好像自從病好後,吳君茹就不一樣了,原來虛榮軟弱的庶八姑娘變得有主見有心機,訓斥下人也嚴厲了許多,就是從那時起,魏嬤嬤漸漸不敢再替吳君茹拿主意,說話也小心了許多。她總覺得自己從小奶到大的孩子像是換了個人一樣,魏嬤嬤對此既茫然又不安,但她還是壯著膽安慰自己,沒事,隻要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就行。
吳君茹坐在榻上,眼睛雖然望著前方,但仔細看去卻是沒有焦距的。吳君茹有些出神地想,她來到這個時空,已經一年了啊。
剛來時她茫然無措,她沒有原主的記憶,隻能自己摸索著前行。那時她剛被退婚,姐妹們對她明嘲暗諷,吳君茹默默忍著,發誓一定要加倍報複迴去。之後沒過多久,吳君茹隨嫡母出門上香,迴來時遇到山匪,危急時刻被蕭英所救。當時驚鴻一見,迴家後吳君茹就對蕭英留了心。慢慢的,吳君茹知道蕭英是宣國公容搏手下的將軍,是帶兵打戰的一個好手,深得宣國公器重,她甚至還打聽出蕭英尚未婚娶,是許多少女的夢中情人。
吳君茹並不是原主,並沒有世家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她覺得既然自己在世家裏找不到好婚事,那幹脆嫁給蕭英好了。以吳君茹世家女的身份,蕭英必然要捧著她,而且蕭英有權有兵,這才是亂世裏安身立命的王道,可比所謂門第聲望有用多了,更別說,蕭英本人的相貌那樣出色。
吳君茹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果然,她隻是稍稍透露了些許意思,蕭英就鄭而重之地前來求娶,不知為何,吳家長輩也允了這樁婚事。雖然吳家的姐妹暗中都在恥笑吳君茹淹壞了腦子,吳君茹自己卻覺得這一步棋英明極了。與其在吳家做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庶女,日後再去另一個家族做不受重視的庶子媳婦,不如跳出圈子,來蕭府做前唿後擁的侯夫人。
一切的發展都和吳君茹的預料別無二差,直到今天,她得知了蕭英在老家已有婚配,甚至還有一個九歲的兒子。
吳君茹默默歎了口氣,看來一開局就走甜寵路線終究是奢望啊,她到底還是得先宅鬥,後享福。
吳君茹忍不住動了動腿,慢慢讓已經發麻的腿恢複知覺。即使穿越了一年,她也還是不習慣這裏沒有凳子,隻能跪坐在蒲墊上的習俗。魏嬤嬤看到吳君茹坐著不舒服,見怪不怪地問道:“娘子,可是腿麻了?老奴來幫你捶腿。”
吳君茹淡淡嗯了一聲,沒有推拒。
魏嬤嬤替吳君茹捶腿,心裏卻怎麽都想不通,八娘子以前沒這個毛病,為什麽最近突然開始坐不慣了呢?
“娘子,你看今天那個小郎君,我們該如何是好?”
“一個孩子罷了,不足為懼,真正麻煩的,乃是他的母親。”吳君茹沉吟,“我們初來乍到,暫且按兵不動,相信蕭英比我更想讓趙氏消失。”
“娘子說的是。”魏嬤嬤手上動作不停,嘴裏還在念叨,“可惜了,嫡長子多麽尊貴的身份,居然被他得了。以後即使娘子生下小郎君,也隻能屈居次位了……”
吳君茹卻要想得更久遠一點,這個時代十分看重正統和嫡庶,庶子即使為長也沒有任何繼承權,就連皇家都傾向傳位於嫡子,更別說民間了。穿越後吳君茹才知道這裏和前世影視劇裏的古代大為不同,此時女子地位較高,相應妾室和庶出的地位就比較低,前世明清時妾可以扶正,但在宣朝這是觸犯律法的大罪,清朝那種嫡庶不分,父親喜歡哪個兒子就將爵位傳給哪個兒子的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在這種背景下,蕭景鐸嫡長子的身份實在致命,這幾乎意味著,吳君茹自己的兒子得不到侯爵,甚至得不到蕭府名下的大部分產業。
吳君茹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
吳君茹久久沒說話,不一會,她輕輕笑了笑:“嫡長子?我可不會任他停留在那個位置上。”
“娘子,這是何意?”
吳君茹搖搖頭:“你不必多問。還有,以後該叫我夫人了。”
“是,夫人。”
“把蕭景鐸喚來,我得把我的慈愛和大度展示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叮!你的小可愛九月牌掛件提示,宅鬥區小boss已上線】
第9章 繼母
丫鬟掀起簾子,脆聲對來人問好:“大郎君安好。”
吳君茹在裏屋聽到,忙不迭喊道:“大郎君來了?快叫進來。”
裏屋,吳君茹坐在窗邊,正滿麵笑意地對蕭景鐸招手:“你就是蕭景鐸吧,快過來讓我看看。”
蕭景鐸也想知道吳君茹到底想做什麽,於是順從地走過去。
吳君茹把蕭景鐸喚到身前,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指著他對魏嬤嬤笑道:“剛才在大堂人多,我不好多問,現在細細看,真是越看越喜歡。”
然後,吳君茹帶著溫柔的笑意,緩緩地詢問蕭景鐸:“你今年多大了?平時都愛幹些什麽?”
蕭景鐸實在不想迴答這些弱智問題,然而吳氏顯然也沒準備讓他迴答,沒等蕭景鐸說什麽,魏嬤嬤已經在一旁誇開了:“夫人真是人美心善,對誰都是這樣溫柔細致。您在家裏就最喜歡小孩子,吳家誰不知道八娘子的美名,現在好了,蕭府有這麽多孩子,以後夫人無聊時,也有人來陪您消遣。”
“乳娘,你說什麽呢,這裏還有這麽多人呢!”吳君茹嗔怪地瞪了魏嬤嬤一眼。
這兩人一唱一和,完全不需要蕭景鐸的態度,蕭景鐸也一言不發地站在旁邊,靜靜看她們表演。
吳君茹見火候差不多了,就慢慢切入今日的重頭戲,她笑著問蕭景鐸:“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馬虎不得,不知你身邊的下人伺候得盡不盡心?”
蕭景鐸心中一動,馬上明白了吳君茹這一番作態的意圖,繞了這麽半天,原來隻是想塞人。知道了吳君茹的真實用意,蕭景鐸也放下心,模模糊糊地反問道:“問這個做什麽?”
“我聽侯爺說,你身邊隻有一個丫鬟,這哪裏能成?我是你的母親,照顧你是我的責任,我自然要替你打點妥當,替你分撥幾個伶俐的丫鬟過去,就是不知你是否願意?”
吳君茹說完後,胸有成竹地等待著蕭景鐸的迴話。她剛才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替蕭景鐸考慮的十分周全,無論蕭景鐸怎樣推拒,都逃不脫一個不識好人心的罪名,然後她再在蕭英和老夫人麵前挑撥幾下,蕭景鐸不敬嫡母的名頭就定下了。長此以往,隻要讓這類小錯誤時不時發生幾次,蕭景鐸就會越來越不得長輩喜愛,有蕭景鐸做對比,她的兒子就要好做多了。
吳君茹自覺這一番話滴水不漏,她眼帶得意,笑著看向蕭景鐸。
“你要給我分丫鬟嗎?”蕭景鐸也迴以笑意,一口答應下來,“好啊!”
“啊?”吳君茹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你說什麽?”
“我早就覺得清澤院人手不夠了,你要給我們分派人手,這當然再好不過啊!”蕭景鐸道,“母親病重的厲害,秋菊除了煎藥和照顧母親外,幾乎騰不出手幹別的。若能多來幾個丫鬟就好了,這樣我想派人做事的時候,就有人可使了。”
吳君茹感覺有點不對勁,趙秀蘭的存在越少人知道越好,最好讓她一直老老實實待在偏院裏,一步都不要離開。可是如果吳君茹真的給蕭景鐸塞了人,雖然蕭景鐸身邊有了自己的眼線,可人手一多,趙秀蘭的存在也難免要暴露。
吳君茹心裏轉了幾圈,默默推翻了自己原來的打算,不妥,不能給蕭景鐸身邊塞人。吳君茹勉力笑了笑,沒有接蕭景鐸的話茬,而是話題一轉,就談起了其他事情。
蕭景鐸心裏,極輕地笑了一聲。
最經典的宅鬥手段——給原配之子塞人行不通,吳君茹隻能采取另一套方案,捧殺。於是,她繼續端著和善的笑意,循循問道:“你可認字?平時都讀些什麽書?”
蕭景鐸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識字?為什麽要識字呢。祖母說了,我以後要繼承定勇侯的爵位,整個侯府都是我的,蕭家的兄弟姐妹都要仰仗我,我為什麽還要費勁去學這些?能認得常見的字不就行了麽。”
這一番話狠狠戳到吳君茹的心窩裏,她心在滴血,卻礙於自己賢妻良母的人設,還要笑著稱是:“對,婆婆說得對。你以後隻管玩就行了……”
起了話頭,吳君茹還要再說兩句,爭取早日把蕭景鐸養成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可是她剛剛開口,蕭英就來了。
吳君茹心中一驚,這些話可不能讓蕭英聽到,於是她隻能立刻閉嘴,憋屈地將已經到嗓子眼的話再吞迴去。
“侯爺。”兩旁侍女紛紛行禮。
吳君茹也笑著走上來:“你迴來了。”
蕭景鐸卻站在原地沒有動,蕭英看到蕭景鐸,麵容也很快冷淡下來。
父子二人誰都不說話,屋裏本來和氣融融的氣氛也變得尷尬起來,吳君茹左右看了看,笑著開口,主動做這朵解語花:“侯爺,你怎麽才過來,大郎君特意前來給你請安,已經等了許久了。沒想到大郎小小年紀,竟然已經這樣懂事識禮。”
蕭景鐸偏過頭,嘴邊露出諷刺的笑意,就連蕭英都對此嗤之以鼻:“他,懂事識禮?真是笑話。仗著自己是獨子就張狂行事,而且文不成武不就,我本打算請人來教導他為官之道和軍法武功,他卻不識好歹,寧願消磨在後院也不願意上進。”
請人來教蕭景鐸官場和軍法上的東西?吳君茹暗暗皺眉,這分明是將蕭景鐸按繼承人來培養的架勢。這可不行,她必須想辦法,讓蕭英打消了這個主意。
“大郎才九歲,這麽快就學習這些,也未免太早了。”吳君茹皺眉,像一個心疼兒子的母親一樣,說道,“雖說學習文武之道是好事,但也不能操之過急,不然讓大郎移了性子就不好了。”
蕭景鐸卻突然說話了:“可是你剛剛還說,我不用學習這些東西,字識個大概就行,為什麽現在又變了?”
蕭英皺了皺眉,視線在吳君茹和蕭景鐸身上梭巡了一圈:“這是怎麽迴事?”
蕭景鐸站在原地,沒有說話,吳君茹卻坐不住了。
吳君茹臉上掩飾不住的尷尬,她沒想到蕭景鐸居然把剛剛的聊天內容說了出來,有些話可以私下灌輸給蕭景鐸,但萬萬不能放到明麵上來講。吳君茹本來沒把一個九歲的孩子放在眼裏,沒想到這個孩子此刻卻給了她這樣大的難堪,吳君茹努力給自己圓場:“你這孩子說什麽呢,聖人之道自然要學,不學何以成才?你父親對你的安排極好,就按侯爺說的做吧,你以後可不能辜負了侯爺對你的一片苦心。”
吳君茹這話說得超違心,她本來是勸蕭英放養蕭景鐸的,現在卻反要給自己拆台。吳君茹心裏嘔了好大一口血,她暗暗埋怨蕭景鐸,這個孩子好邪門,怎麽老是把不該說的話抖出來。
此時的吳君茹還沒有意識到,蕭景鐸本就是故意的。
蕭英的視線從吳君茹身上收迴,他掃了眼靜立一邊、看似無害的蕭景鐸,冷笑一聲,道:“你隨我出來。”
蕭景鐸便知道,蕭英已經看穿這些把戲了。
說來也是,一個能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如何會看不懂後宅的這些圈圈繞繞?
蕭英大步離開,蕭景鐸跟隨其後,兩人在一個僻靜的拐角處停下。
見此處無人,蕭英也不再掩飾,直接迴過身諷笑:“懂得和母親玩心機,你倒是能耐了。”
蕭景鐸也不做辯解,隻是淡淡迴了句:“她不是我母親。”
“你……”蕭英氣急,他忍住怒氣,眼神定定地看著蕭景鐸,“頂撞父親,算計嫡母,這就是趙氏教你的規矩?”
蕭景鐸的臉立刻沉下來:“你沒有資格提我的母親,我也不想從你口裏聽到任何教訓,你不配。”
蕭英身邊的隨從都露出憤怒的神色,而蕭英卻大聲笑了:“好好好,果然是我蕭英的兒子,骨頭倒是很硬。”
蕭英笑完,語氣卻毫無預兆地變得嚴厲:“但你也要知道,人是要為自己的言論付出代價的。你已經不小了,不要以為你是我目前唯一的兒子,就能為所欲為,我不慣你這個毛病。既然你不識抬舉,那我也懶得替你操心。方才我本是想帶著你去拜訪你的武學師父,可是既然你說不想被我教導,那麽看樣子也不需要我的扶持。如此,你就繼續在偏院裏待著吧,最好每日都守在你那生母身邊,學識和武術,都不必學了。我倒要看看,錯過了開蒙的緊要時機,你以後還能有什麽出息。”
蕭景鐸垂在身側的手悄悄握起,他自然也知道,無論習文習武,八、九歲都是最關鍵的時刻。而他馬上就要十歲了,再不跟上,他就要徹底錯過了。
“想清楚了嗎,你是繼續待在後院做所謂的孝子,還是跟我迴前院,認吳氏為母,學習詩書禮儀、兵法武藝?”蕭英從容,甚至還帶著些許篤定的聲音悠悠響起。
蕭英身邊的長隨也跟著勸導:“大郎君,父子沒有隔夜仇,侯爺不計較你之前的冒失,隻要你服個軟,好好認個錯,你就能迴寧遠院住,你還是我們侯府最尊貴的大郎君,吃穿住行都有侍女打理,就連讀書習武,也有最好的師父來精心教導。大郎君,你可要想清楚啊!”
緊接著就是小輩見禮,蕭景鐸走上前去,第一眼看到的是蕭英,父子二人的目光一觸既分。相比於父子,這兩人倒更像仇敵。然後,蕭景鐸的目光才和吳君茹對上,兩人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打量。
他們倆誰都沒有先說話,老夫人大感不妙,連忙道:“鐸兒,還不給你母親見禮。”
蕭景鐸頗想喊出他的母親尚在後院臥病,但是他知道形勢比人強,既然現在比對方弱,那就隻能服輸,實在沒有必要在這種不重要的細節上強,維持所謂的麵子對大局沒有任何幫助。
蕭景鐸行了晚輩禮,但是那句“母親”,卻無論如何都不喊。
看到蕭景鐸肯配合,蕭老夫人已經喜得要掉眼淚了,哪會和他計較這些,就連蕭英,都沒有料到他的長子居然這樣能屈能伸。
吳君茹眼中的不悅一閃而過,很快就被掩飾起來。她重新換上溫柔大方的笑意,擺出無懈可擊的嫡母姿態,對蕭景鐸說道:“原來這就是大郎君,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是我在娘家繡的錦囊,送給大郎君玩罷。”
吳君茹從入門到見禮,進退有度笑意盎然,儼然就是行走的女容女德,任誰都挑不出錯來。本來還在觀望的蕭府眾人都被吳君茹的這番儀態折服了,心中暗道不愧是世家之女,這才是堪當侯府主婦的大家閨秀,相比之下,趙秀蘭算得了什麽。
然而蕭景鐸卻敏銳地捕捉到吳君茹眼中的那縷敵意,他心中重重一沉,繼母比他想象的,還要難纏啊。
最可怕的是吳君茹明明心機深沉,卻偏偏要擺出一副溫柔大方的樣子,與這樣一個擅長做表麵功夫的人為敵,可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
吳君茹和蕭景鐸這裏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默,蕭老夫人連忙示意蕭景虎頂上。
按照序齒,蕭景鐸是孫輩中的老大,之後是蕭玉芳、蕭玉麗、蕭玉芒、蕭景虎和三房年僅二歲的蕭景武,但是男女有別,得先把男郎見完了,才能輪到姑娘們,所以排在蕭景鐸身後的,是小霸王蕭景虎。
幾個小輩依次見禮,吳君茹全程都是端莊淑嫻的模樣,溫聲細語地詢問這幾人年齡多大,平時愛做什麽。蕭玉芳幾人在村裏長大,她們的母親也是粗俗尖利的性格,此番一見到吳君茹,頓覺往日接觸的婦人都低劣不堪,連吳君茹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蕭玉芳幾人仰慕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絲自慚形穢來。
然而吳君茹雖然溫聲和蕭家人說話,但她的姿態依然是高高在上的,猶如上位者禮賢下士,那是一種紆尊降貴的溫和。但是在座諸人卻毫不在意,甚至覺得這才是世家風範。
前朝重名望,朝中官員俱是世家出身,可以說世家把持了整個朝堂,皇族天天換,但朝中的重臣卻是同一批,所以世家自恃身份,連皇室都看不起,民間更是對世家狂熱推崇。吳氏雖然不是什麽出名的大姓,但是也傳承了近百年,背後還靠著清河崔氏這顆大樹,自視極高,平時裏連和平民說話都嫌土腥氣大,更別說與之通婚。所以吳君茹願意嫁給蕭英,真的是極其讓人吃驚的事情了,畢竟蕭英即使靠軍功封侯,也不能改變他是平民出身的事實。蕭家的家族門第,遠遠比不上吳氏。
蕭景鐸實在想不通,吳君茹多少都是小世家出身,怎麽會看得上蕭英?任何一個在本家長大的世家女,都不會生出這種異想天開的主意才是。
不過一會,新婦敬茶和見禮就結束了。二房和三房接連往外走,蕭景鐸不想再麵對他所謂的血脈親人,也跟著離開。
吳君茹的視線凝在蕭景鐸的背影上,直到再也看不見才收迴。在無人注意的角度裏,吳君茹輕輕勾唇笑了笑,蕭英可真是給了她一份大禮,她才剛剛過門,居然就有了一個九歲的兒子。
終日打雁,竟然被雁啄了眼。
迴到新房後,乳母魏嬤嬤扶著吳君茹的手,憤憤地替她抱不平:“蕭家未免也太過分了,八娘子紆尊降貴嫁到他們家,他們可倒好,不想著感恩就算了,竟然偷偷摸摸養了個庶子!果然是土莽之族,不可教爾!”
“乳娘,我都已經到蕭家了,木已成舟,多說無益。這些話,日後不要再說了,沒得挑撥婆家關係。”
“老奴也知道這個理,可是老奴心疼娘子,實在咽不下這口氣!要不是白家突然退了婚,娘子哪會……”魏嬤嬤突然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麽,連忙跪下,俯身請罪,“娘子恕罪,老奴說話不過腦子,一時嘴順,竟然犯了娘子的忌諱。”
吳君茹輕輕笑了笑,慢悠悠說道:“乳娘這是做什麽,你對我有養育之恩,在吳家也對我頗有迴護,講究這麽多做什麽?快起來罷。”
“謝娘子。”魏嬤嬤訕訕地直起身,說來奇怪,吳君茹是魏嬤嬤看著長大的,不是母女勝似母女,魏嬤嬤理應對吳君茹親昵有加,而不是這般懼怕。魏嬤嬤自己也說不清這其中的緣故,其實以前她也不會這樣小心翼翼,可是自從去年起,吳君茹就變了。吳君茹早先和白家公子定親,和吳家這種三流家族不同,白家可是真正的名門望族,世代公卿,能和白家的公子定親,對於吳君茹這個庶女來說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好親事了。可惜吳君茹終究沒有這個福分,去年六月的時候白家前來退親,吳君茹在嫡母和姐妹麵前顏麵大失,羞愧難當,她一時想不開投湖尋死,等救上來後,足足在床上養了三個月才好。
好像自從病好後,吳君茹就不一樣了,原來虛榮軟弱的庶八姑娘變得有主見有心機,訓斥下人也嚴厲了許多,就是從那時起,魏嬤嬤漸漸不敢再替吳君茹拿主意,說話也小心了許多。她總覺得自己從小奶到大的孩子像是換了個人一樣,魏嬤嬤對此既茫然又不安,但她還是壯著膽安慰自己,沒事,隻要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就行。
吳君茹坐在榻上,眼睛雖然望著前方,但仔細看去卻是沒有焦距的。吳君茹有些出神地想,她來到這個時空,已經一年了啊。
剛來時她茫然無措,她沒有原主的記憶,隻能自己摸索著前行。那時她剛被退婚,姐妹們對她明嘲暗諷,吳君茹默默忍著,發誓一定要加倍報複迴去。之後沒過多久,吳君茹隨嫡母出門上香,迴來時遇到山匪,危急時刻被蕭英所救。當時驚鴻一見,迴家後吳君茹就對蕭英留了心。慢慢的,吳君茹知道蕭英是宣國公容搏手下的將軍,是帶兵打戰的一個好手,深得宣國公器重,她甚至還打聽出蕭英尚未婚娶,是許多少女的夢中情人。
吳君茹並不是原主,並沒有世家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她覺得既然自己在世家裏找不到好婚事,那幹脆嫁給蕭英好了。以吳君茹世家女的身份,蕭英必然要捧著她,而且蕭英有權有兵,這才是亂世裏安身立命的王道,可比所謂門第聲望有用多了,更別說,蕭英本人的相貌那樣出色。
吳君茹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果然,她隻是稍稍透露了些許意思,蕭英就鄭而重之地前來求娶,不知為何,吳家長輩也允了這樁婚事。雖然吳家的姐妹暗中都在恥笑吳君茹淹壞了腦子,吳君茹自己卻覺得這一步棋英明極了。與其在吳家做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庶女,日後再去另一個家族做不受重視的庶子媳婦,不如跳出圈子,來蕭府做前唿後擁的侯夫人。
一切的發展都和吳君茹的預料別無二差,直到今天,她得知了蕭英在老家已有婚配,甚至還有一個九歲的兒子。
吳君茹默默歎了口氣,看來一開局就走甜寵路線終究是奢望啊,她到底還是得先宅鬥,後享福。
吳君茹忍不住動了動腿,慢慢讓已經發麻的腿恢複知覺。即使穿越了一年,她也還是不習慣這裏沒有凳子,隻能跪坐在蒲墊上的習俗。魏嬤嬤看到吳君茹坐著不舒服,見怪不怪地問道:“娘子,可是腿麻了?老奴來幫你捶腿。”
吳君茹淡淡嗯了一聲,沒有推拒。
魏嬤嬤替吳君茹捶腿,心裏卻怎麽都想不通,八娘子以前沒這個毛病,為什麽最近突然開始坐不慣了呢?
“娘子,你看今天那個小郎君,我們該如何是好?”
“一個孩子罷了,不足為懼,真正麻煩的,乃是他的母親。”吳君茹沉吟,“我們初來乍到,暫且按兵不動,相信蕭英比我更想讓趙氏消失。”
“娘子說的是。”魏嬤嬤手上動作不停,嘴裏還在念叨,“可惜了,嫡長子多麽尊貴的身份,居然被他得了。以後即使娘子生下小郎君,也隻能屈居次位了……”
吳君茹卻要想得更久遠一點,這個時代十分看重正統和嫡庶,庶子即使為長也沒有任何繼承權,就連皇家都傾向傳位於嫡子,更別說民間了。穿越後吳君茹才知道這裏和前世影視劇裏的古代大為不同,此時女子地位較高,相應妾室和庶出的地位就比較低,前世明清時妾可以扶正,但在宣朝這是觸犯律法的大罪,清朝那種嫡庶不分,父親喜歡哪個兒子就將爵位傳給哪個兒子的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在這種背景下,蕭景鐸嫡長子的身份實在致命,這幾乎意味著,吳君茹自己的兒子得不到侯爵,甚至得不到蕭府名下的大部分產業。
吳君茹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
吳君茹久久沒說話,不一會,她輕輕笑了笑:“嫡長子?我可不會任他停留在那個位置上。”
“娘子,這是何意?”
吳君茹搖搖頭:“你不必多問。還有,以後該叫我夫人了。”
“是,夫人。”
“把蕭景鐸喚來,我得把我的慈愛和大度展示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叮!你的小可愛九月牌掛件提示,宅鬥區小boss已上線】
第9章 繼母
丫鬟掀起簾子,脆聲對來人問好:“大郎君安好。”
吳君茹在裏屋聽到,忙不迭喊道:“大郎君來了?快叫進來。”
裏屋,吳君茹坐在窗邊,正滿麵笑意地對蕭景鐸招手:“你就是蕭景鐸吧,快過來讓我看看。”
蕭景鐸也想知道吳君茹到底想做什麽,於是順從地走過去。
吳君茹把蕭景鐸喚到身前,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指著他對魏嬤嬤笑道:“剛才在大堂人多,我不好多問,現在細細看,真是越看越喜歡。”
然後,吳君茹帶著溫柔的笑意,緩緩地詢問蕭景鐸:“你今年多大了?平時都愛幹些什麽?”
蕭景鐸實在不想迴答這些弱智問題,然而吳氏顯然也沒準備讓他迴答,沒等蕭景鐸說什麽,魏嬤嬤已經在一旁誇開了:“夫人真是人美心善,對誰都是這樣溫柔細致。您在家裏就最喜歡小孩子,吳家誰不知道八娘子的美名,現在好了,蕭府有這麽多孩子,以後夫人無聊時,也有人來陪您消遣。”
“乳娘,你說什麽呢,這裏還有這麽多人呢!”吳君茹嗔怪地瞪了魏嬤嬤一眼。
這兩人一唱一和,完全不需要蕭景鐸的態度,蕭景鐸也一言不發地站在旁邊,靜靜看她們表演。
吳君茹見火候差不多了,就慢慢切入今日的重頭戲,她笑著問蕭景鐸:“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馬虎不得,不知你身邊的下人伺候得盡不盡心?”
蕭景鐸心中一動,馬上明白了吳君茹這一番作態的意圖,繞了這麽半天,原來隻是想塞人。知道了吳君茹的真實用意,蕭景鐸也放下心,模模糊糊地反問道:“問這個做什麽?”
“我聽侯爺說,你身邊隻有一個丫鬟,這哪裏能成?我是你的母親,照顧你是我的責任,我自然要替你打點妥當,替你分撥幾個伶俐的丫鬟過去,就是不知你是否願意?”
吳君茹說完後,胸有成竹地等待著蕭景鐸的迴話。她剛才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替蕭景鐸考慮的十分周全,無論蕭景鐸怎樣推拒,都逃不脫一個不識好人心的罪名,然後她再在蕭英和老夫人麵前挑撥幾下,蕭景鐸不敬嫡母的名頭就定下了。長此以往,隻要讓這類小錯誤時不時發生幾次,蕭景鐸就會越來越不得長輩喜愛,有蕭景鐸做對比,她的兒子就要好做多了。
吳君茹自覺這一番話滴水不漏,她眼帶得意,笑著看向蕭景鐸。
“你要給我分丫鬟嗎?”蕭景鐸也迴以笑意,一口答應下來,“好啊!”
“啊?”吳君茹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你說什麽?”
“我早就覺得清澤院人手不夠了,你要給我們分派人手,這當然再好不過啊!”蕭景鐸道,“母親病重的厲害,秋菊除了煎藥和照顧母親外,幾乎騰不出手幹別的。若能多來幾個丫鬟就好了,這樣我想派人做事的時候,就有人可使了。”
吳君茹感覺有點不對勁,趙秀蘭的存在越少人知道越好,最好讓她一直老老實實待在偏院裏,一步都不要離開。可是如果吳君茹真的給蕭景鐸塞了人,雖然蕭景鐸身邊有了自己的眼線,可人手一多,趙秀蘭的存在也難免要暴露。
吳君茹心裏轉了幾圈,默默推翻了自己原來的打算,不妥,不能給蕭景鐸身邊塞人。吳君茹勉力笑了笑,沒有接蕭景鐸的話茬,而是話題一轉,就談起了其他事情。
蕭景鐸心裏,極輕地笑了一聲。
最經典的宅鬥手段——給原配之子塞人行不通,吳君茹隻能采取另一套方案,捧殺。於是,她繼續端著和善的笑意,循循問道:“你可認字?平時都讀些什麽書?”
蕭景鐸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識字?為什麽要識字呢。祖母說了,我以後要繼承定勇侯的爵位,整個侯府都是我的,蕭家的兄弟姐妹都要仰仗我,我為什麽還要費勁去學這些?能認得常見的字不就行了麽。”
這一番話狠狠戳到吳君茹的心窩裏,她心在滴血,卻礙於自己賢妻良母的人設,還要笑著稱是:“對,婆婆說得對。你以後隻管玩就行了……”
起了話頭,吳君茹還要再說兩句,爭取早日把蕭景鐸養成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可是她剛剛開口,蕭英就來了。
吳君茹心中一驚,這些話可不能讓蕭英聽到,於是她隻能立刻閉嘴,憋屈地將已經到嗓子眼的話再吞迴去。
“侯爺。”兩旁侍女紛紛行禮。
吳君茹也笑著走上來:“你迴來了。”
蕭景鐸卻站在原地沒有動,蕭英看到蕭景鐸,麵容也很快冷淡下來。
父子二人誰都不說話,屋裏本來和氣融融的氣氛也變得尷尬起來,吳君茹左右看了看,笑著開口,主動做這朵解語花:“侯爺,你怎麽才過來,大郎君特意前來給你請安,已經等了許久了。沒想到大郎小小年紀,竟然已經這樣懂事識禮。”
蕭景鐸偏過頭,嘴邊露出諷刺的笑意,就連蕭英都對此嗤之以鼻:“他,懂事識禮?真是笑話。仗著自己是獨子就張狂行事,而且文不成武不就,我本打算請人來教導他為官之道和軍法武功,他卻不識好歹,寧願消磨在後院也不願意上進。”
請人來教蕭景鐸官場和軍法上的東西?吳君茹暗暗皺眉,這分明是將蕭景鐸按繼承人來培養的架勢。這可不行,她必須想辦法,讓蕭英打消了這個主意。
“大郎才九歲,這麽快就學習這些,也未免太早了。”吳君茹皺眉,像一個心疼兒子的母親一樣,說道,“雖說學習文武之道是好事,但也不能操之過急,不然讓大郎移了性子就不好了。”
蕭景鐸卻突然說話了:“可是你剛剛還說,我不用學習這些東西,字識個大概就行,為什麽現在又變了?”
蕭英皺了皺眉,視線在吳君茹和蕭景鐸身上梭巡了一圈:“這是怎麽迴事?”
蕭景鐸站在原地,沒有說話,吳君茹卻坐不住了。
吳君茹臉上掩飾不住的尷尬,她沒想到蕭景鐸居然把剛剛的聊天內容說了出來,有些話可以私下灌輸給蕭景鐸,但萬萬不能放到明麵上來講。吳君茹本來沒把一個九歲的孩子放在眼裏,沒想到這個孩子此刻卻給了她這樣大的難堪,吳君茹努力給自己圓場:“你這孩子說什麽呢,聖人之道自然要學,不學何以成才?你父親對你的安排極好,就按侯爺說的做吧,你以後可不能辜負了侯爺對你的一片苦心。”
吳君茹這話說得超違心,她本來是勸蕭英放養蕭景鐸的,現在卻反要給自己拆台。吳君茹心裏嘔了好大一口血,她暗暗埋怨蕭景鐸,這個孩子好邪門,怎麽老是把不該說的話抖出來。
此時的吳君茹還沒有意識到,蕭景鐸本就是故意的。
蕭英的視線從吳君茹身上收迴,他掃了眼靜立一邊、看似無害的蕭景鐸,冷笑一聲,道:“你隨我出來。”
蕭景鐸便知道,蕭英已經看穿這些把戲了。
說來也是,一個能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如何會看不懂後宅的這些圈圈繞繞?
蕭英大步離開,蕭景鐸跟隨其後,兩人在一個僻靜的拐角處停下。
見此處無人,蕭英也不再掩飾,直接迴過身諷笑:“懂得和母親玩心機,你倒是能耐了。”
蕭景鐸也不做辯解,隻是淡淡迴了句:“她不是我母親。”
“你……”蕭英氣急,他忍住怒氣,眼神定定地看著蕭景鐸,“頂撞父親,算計嫡母,這就是趙氏教你的規矩?”
蕭景鐸的臉立刻沉下來:“你沒有資格提我的母親,我也不想從你口裏聽到任何教訓,你不配。”
蕭英身邊的隨從都露出憤怒的神色,而蕭英卻大聲笑了:“好好好,果然是我蕭英的兒子,骨頭倒是很硬。”
蕭英笑完,語氣卻毫無預兆地變得嚴厲:“但你也要知道,人是要為自己的言論付出代價的。你已經不小了,不要以為你是我目前唯一的兒子,就能為所欲為,我不慣你這個毛病。既然你不識抬舉,那我也懶得替你操心。方才我本是想帶著你去拜訪你的武學師父,可是既然你說不想被我教導,那麽看樣子也不需要我的扶持。如此,你就繼續在偏院裏待著吧,最好每日都守在你那生母身邊,學識和武術,都不必學了。我倒要看看,錯過了開蒙的緊要時機,你以後還能有什麽出息。”
蕭景鐸垂在身側的手悄悄握起,他自然也知道,無論習文習武,八、九歲都是最關鍵的時刻。而他馬上就要十歲了,再不跟上,他就要徹底錯過了。
“想清楚了嗎,你是繼續待在後院做所謂的孝子,還是跟我迴前院,認吳氏為母,學習詩書禮儀、兵法武藝?”蕭英從容,甚至還帶著些許篤定的聲音悠悠響起。
蕭英身邊的長隨也跟著勸導:“大郎君,父子沒有隔夜仇,侯爺不計較你之前的冒失,隻要你服個軟,好好認個錯,你就能迴寧遠院住,你還是我們侯府最尊貴的大郎君,吃穿住行都有侍女打理,就連讀書習武,也有最好的師父來精心教導。大郎君,你可要想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