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嘯天怎麽也沒有想到,展現在自己眼前的會是這麽一番景象。
全連的同誌都在操場列隊,以迎接英雄的隆重歡迎他的迴來。團領導在政委的帶領下都來了,首長們站在隊列前麵,沒有一句責怪的話,反而一個勁地鼓勵他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更要求其它同誌要多關心、多幫助他。團長白正雄沒有出現,張嘯天的心稍稍安了一些。
過了兩天,團裏召開了全團軍人大會,宣布對張嘯天私自離隊問題的處理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連長候勇和指導員李東陽分別在大會上做檢查,班長李銳記警告處分一次,而關鍵責任人張嘯天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理。整個大會,甚至都沒有提到他的名字,就像這會壓根就同他沒一點關係似的。
站在隊列裏,王寧使勁地給他眨眼睛,他看到了,卻沒有理會。他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像是遭到了當頭一棒,感覺比當初在家裏挨父親的揍時還要難受一萬倍。他再悄悄地看李銳,李銳的臉沒有任何表情。李銳是全團最優秀的班長,這是他第一次受到處分,也是唯一一次,他此刻的心情該是怎樣的呢?張嘯天沒有去想,也不敢去想。他隻是隱隱感覺到,自己從今往後,怕是要背上包袱了。說實話,他真希望受處理的是自己,記大過、關禁閉,甚至勞教,他都不再乎,他不怕這些,但是他怕欠債,尤其是這種無法償還的感情債。
會後,他找了李銳,他是個幾乎從不認錯的人,這次,他也同樣沒準備認錯。
他站在李銳麵前,說:“班長,你打我吧。”
李銳問:“我為什麽要打你?”
“你知道原因。”
“我不知道。”
“我求你了,打我,你要不打我,你他媽就不是男人。”
“你迴去吧,軍人的拳頭隻留給敵人,不會送給自己的戰友。”
“我不是你戰友,我隻是個惹事生非的大混蛋。”
李銳表情很複雜,又像是冷峻的臉龐,又像麵帶著笑容,他輕輕拍了張嘯天的手臂:“答應我,當個好兵,為你自己,也為你的親人,不要再惹事了。”說完轉身就走了。
張嘯天麵無表情地木立著,看著李銳離去的背影。突然,他狂吼一聲:“李銳,你站住。”
緊接著,一記重拳狠狠地打在自己右臉上。嘴角和鼻孔裏滲出鮮血。他對著轉過身來的李銳喊:“這拳是替你打的。”又是一拳打在了左臉上:“還有這拳,是替連長和指導員打的。”鼻孔裏的鮮血像噴泉一樣濺出,順著臉頰滴落在地上。他的耳朵,嘴唇都滲著細細的血絲,熾熱的鮮血冒著濃重的腥味,一股無形的火焰在他的身上瘋狂地燃燒,蔓延。
自此以後,張嘯天的情緒陷入了有史以來的最低穀。他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命運,他總以為,自己的道路是可以由自己來掌握的,為所欲為,不背包袱,隻要不觸犯法律,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但是,這種信念動搖了,自聽到李銳受到處理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有些模糊,這樣一種處事風格,於自己到底是否還能一直堅持下去呢?自己還真的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嗎?
再見到李銳,張嘯天就感到有些不自在起來,他的眼神總是刻意迴避著他,像是獵物害怕見到獵人的眼睛。
新兵下連之前,有個宣誓授銜儀式。
那天,全團幾百名新兵肅立在團大禮堂。在禮堂的牆壁上,掛著一麵鮮紅的五星紅旗,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帶著狂放不屈的澎湃生命力。團長白正雄站在主席台上,其它常委站在他身後。他聲若洪鍾地說:“同誌們,首先,請允許我用左手給大家敬一個禮。”白正雄緩緩舉起自己的左手。“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真正的軍人了。幾個月來,不斷地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和平時期的軍人,價值在哪裏?今天,我想在這裏告訴大家,軍人的價值不隻在戰場,軍人付出的代價也不隻是鮮血和生命,即使在鴿哨係著陽光的歲月,犧牲也是每個軍人以及每個軍人家庭生活的最基本內涵。它或許不那麽壯烈,不那麽偉大,甚至不被常人所注目所理解,但它卻是我們每一個軍人生活、工作的主旋律。當戰火造就了軍人這個特殊的職業時,它就意味著流血犧牲。殘酷的戰爭使它成為人世間代價最高、犧牲最大的一種職業。作為軍人,我們的生命也同常人一樣屬於父母,屬於情人,然而當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卻隻屬於祖國,屬於戰爭的最後勝利。為國捐軀是我們軍人的幸福,戰死沙場是我們軍人的自豪。戰爭賦予軍人驍勇,生活給予軍人激情。誰沒有妻子兒子?誰沒有父老兄妹?誰不向往小家庭生活的甜美?誰不懂得大學生活的幸福?可是為什麽有這樣多的青年,在物質文明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日日向上的今天,能夠自覺地作出自我犧牲,放棄個人的理想,放棄自己小家的安樂,放棄舒適的享受,而選擇了這艱苦危險的軍人生活呢?因為我們有理想,因為我們有信念,因為我們心中裝著那個崇高的字眼――祖國。也許,有的人會抱怨,和平時期的軍隊,縱有為國捐軀之誌,也難有衝鋒陷陣之時。戰士們,不要抱怨空懷報國之誌,而沒有獻身沙場的機會,更不要抱怨工作太平凡,沒有可歌可泣的生活。在這條充滿了磨礪和煎熬的曲折道路上,你會體會到奉獻的快樂,你會體會到生活的意義。最後,我想告訴大家,軍人的使命在濃縮,在聚集,隻有八個字:對國之忠,對民之愛。同誌們,請舉起你的右手,同我一起宣誓吧。”
白正雄轉過身來,他神情專注的凝視著國旗,麵對代表著中華民族十三億同胞尊嚴與驕傲的精神信標,緩緩舉起了自己的左拳:“我決心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我宣誓:永遠忠於黨、忠於社會主義、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在任何情況下,堅決服從命令,嚴守法紀,勇上一線,敢打頭陣,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甘願奉獻一切!”
還顯得稚嫩的聲音在禮堂內反複迴蕩,清晨的陽光穿過厚厚的玻璃窗,無私地傾灑到每一個人的臉上,給他們鍍上了一層黃金般的色彩,看起來每一個人的臉上、身上、眼睛裏都鍍上了一層宛如天神的燦爛。
看到這一幕,張嘯天的心裏突然被一種東西給塞滿了!
他悄悄扭頭看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這些隻有十七八歲的大孩子,在未來兩年,五年,甚至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將用自己的雙手,陪伴自己的祖國,一起支撐起華夏民族的未來。用他們的無悔青春與一腔熱血,支撐起十三億華夏子孫的驕傲與尊嚴!
宣誓完畢後,團裏組織新兵參觀了團史館。在那裏,張嘯天見到了父親的照片,照片下麵,有父親的簡曆以及他所參加過的曆次重要戰鬥。父親穿著老式軍服,照片雖已泛黃,但那時的父親英姿勃發,多麽年輕而富有朝氣啊,透過父親剛毅英武的眼神,他仿佛走進了那個曾經令人熱血沸騰的歲月――那如血的紅土,無邊無際的叢林,重疊反複的雷區,那巍巍大山中的火炮陣地,根根炮管指向天穹……張嘯天的心裏突然湧出一種幾乎不能自抑的感動,他伸手在眼眶抹了一把,有暖暖的淚水湧出。
透過窗戶,他可以看到一直籠罩在寬厚大地上的無盡蒼穹,一抹白雲在遠方的天邊緩緩劃過,看起來是那樣的飄渺,又是那樣的無拘無束。一股火熱的暖流在胸膛裏反複流動,他現在不是正在見證一段曆史的誕生與繁衍,更見證了一種雖然無形,卻的確存在的東西,這種在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身上薪火相傳的東西!
張嘯天不得不承認,他的內心突然被打動了!
他喜歡這種莊嚴!
他喜歡這種背負起民族命運而奮鬥拚搏的感覺!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熱血男兒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有所建樹,縱然不能青史留名,也要活得轟轟烈烈,才不枉到這個世界上走了一遭!
也許,未來的人生會有很多崎嶇,會有很多坎坷,但是必然會比普通人多彩多姿百倍!
也許――他應該嚐試的融入這個環境。
也許――他真的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
全連的同誌都在操場列隊,以迎接英雄的隆重歡迎他的迴來。團領導在政委的帶領下都來了,首長們站在隊列前麵,沒有一句責怪的話,反而一個勁地鼓勵他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更要求其它同誌要多關心、多幫助他。團長白正雄沒有出現,張嘯天的心稍稍安了一些。
過了兩天,團裏召開了全團軍人大會,宣布對張嘯天私自離隊問題的處理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連長候勇和指導員李東陽分別在大會上做檢查,班長李銳記警告處分一次,而關鍵責任人張嘯天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理。整個大會,甚至都沒有提到他的名字,就像這會壓根就同他沒一點關係似的。
站在隊列裏,王寧使勁地給他眨眼睛,他看到了,卻沒有理會。他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像是遭到了當頭一棒,感覺比當初在家裏挨父親的揍時還要難受一萬倍。他再悄悄地看李銳,李銳的臉沒有任何表情。李銳是全團最優秀的班長,這是他第一次受到處分,也是唯一一次,他此刻的心情該是怎樣的呢?張嘯天沒有去想,也不敢去想。他隻是隱隱感覺到,自己從今往後,怕是要背上包袱了。說實話,他真希望受處理的是自己,記大過、關禁閉,甚至勞教,他都不再乎,他不怕這些,但是他怕欠債,尤其是這種無法償還的感情債。
會後,他找了李銳,他是個幾乎從不認錯的人,這次,他也同樣沒準備認錯。
他站在李銳麵前,說:“班長,你打我吧。”
李銳問:“我為什麽要打你?”
“你知道原因。”
“我不知道。”
“我求你了,打我,你要不打我,你他媽就不是男人。”
“你迴去吧,軍人的拳頭隻留給敵人,不會送給自己的戰友。”
“我不是你戰友,我隻是個惹事生非的大混蛋。”
李銳表情很複雜,又像是冷峻的臉龐,又像麵帶著笑容,他輕輕拍了張嘯天的手臂:“答應我,當個好兵,為你自己,也為你的親人,不要再惹事了。”說完轉身就走了。
張嘯天麵無表情地木立著,看著李銳離去的背影。突然,他狂吼一聲:“李銳,你站住。”
緊接著,一記重拳狠狠地打在自己右臉上。嘴角和鼻孔裏滲出鮮血。他對著轉過身來的李銳喊:“這拳是替你打的。”又是一拳打在了左臉上:“還有這拳,是替連長和指導員打的。”鼻孔裏的鮮血像噴泉一樣濺出,順著臉頰滴落在地上。他的耳朵,嘴唇都滲著細細的血絲,熾熱的鮮血冒著濃重的腥味,一股無形的火焰在他的身上瘋狂地燃燒,蔓延。
自此以後,張嘯天的情緒陷入了有史以來的最低穀。他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命運,他總以為,自己的道路是可以由自己來掌握的,為所欲為,不背包袱,隻要不觸犯法律,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但是,這種信念動搖了,自聽到李銳受到處理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有些模糊,這樣一種處事風格,於自己到底是否還能一直堅持下去呢?自己還真的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嗎?
再見到李銳,張嘯天就感到有些不自在起來,他的眼神總是刻意迴避著他,像是獵物害怕見到獵人的眼睛。
新兵下連之前,有個宣誓授銜儀式。
那天,全團幾百名新兵肅立在團大禮堂。在禮堂的牆壁上,掛著一麵鮮紅的五星紅旗,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帶著狂放不屈的澎湃生命力。團長白正雄站在主席台上,其它常委站在他身後。他聲若洪鍾地說:“同誌們,首先,請允許我用左手給大家敬一個禮。”白正雄緩緩舉起自己的左手。“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真正的軍人了。幾個月來,不斷地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和平時期的軍人,價值在哪裏?今天,我想在這裏告訴大家,軍人的價值不隻在戰場,軍人付出的代價也不隻是鮮血和生命,即使在鴿哨係著陽光的歲月,犧牲也是每個軍人以及每個軍人家庭生活的最基本內涵。它或許不那麽壯烈,不那麽偉大,甚至不被常人所注目所理解,但它卻是我們每一個軍人生活、工作的主旋律。當戰火造就了軍人這個特殊的職業時,它就意味著流血犧牲。殘酷的戰爭使它成為人世間代價最高、犧牲最大的一種職業。作為軍人,我們的生命也同常人一樣屬於父母,屬於情人,然而當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卻隻屬於祖國,屬於戰爭的最後勝利。為國捐軀是我們軍人的幸福,戰死沙場是我們軍人的自豪。戰爭賦予軍人驍勇,生活給予軍人激情。誰沒有妻子兒子?誰沒有父老兄妹?誰不向往小家庭生活的甜美?誰不懂得大學生活的幸福?可是為什麽有這樣多的青年,在物質文明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日日向上的今天,能夠自覺地作出自我犧牲,放棄個人的理想,放棄自己小家的安樂,放棄舒適的享受,而選擇了這艱苦危險的軍人生活呢?因為我們有理想,因為我們有信念,因為我們心中裝著那個崇高的字眼――祖國。也許,有的人會抱怨,和平時期的軍隊,縱有為國捐軀之誌,也難有衝鋒陷陣之時。戰士們,不要抱怨空懷報國之誌,而沒有獻身沙場的機會,更不要抱怨工作太平凡,沒有可歌可泣的生活。在這條充滿了磨礪和煎熬的曲折道路上,你會體會到奉獻的快樂,你會體會到生活的意義。最後,我想告訴大家,軍人的使命在濃縮,在聚集,隻有八個字:對國之忠,對民之愛。同誌們,請舉起你的右手,同我一起宣誓吧。”
白正雄轉過身來,他神情專注的凝視著國旗,麵對代表著中華民族十三億同胞尊嚴與驕傲的精神信標,緩緩舉起了自己的左拳:“我決心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我宣誓:永遠忠於黨、忠於社會主義、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在任何情況下,堅決服從命令,嚴守法紀,勇上一線,敢打頭陣,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甘願奉獻一切!”
還顯得稚嫩的聲音在禮堂內反複迴蕩,清晨的陽光穿過厚厚的玻璃窗,無私地傾灑到每一個人的臉上,給他們鍍上了一層黃金般的色彩,看起來每一個人的臉上、身上、眼睛裏都鍍上了一層宛如天神的燦爛。
看到這一幕,張嘯天的心裏突然被一種東西給塞滿了!
他悄悄扭頭看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這些隻有十七八歲的大孩子,在未來兩年,五年,甚至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將用自己的雙手,陪伴自己的祖國,一起支撐起華夏民族的未來。用他們的無悔青春與一腔熱血,支撐起十三億華夏子孫的驕傲與尊嚴!
宣誓完畢後,團裏組織新兵參觀了團史館。在那裏,張嘯天見到了父親的照片,照片下麵,有父親的簡曆以及他所參加過的曆次重要戰鬥。父親穿著老式軍服,照片雖已泛黃,但那時的父親英姿勃發,多麽年輕而富有朝氣啊,透過父親剛毅英武的眼神,他仿佛走進了那個曾經令人熱血沸騰的歲月――那如血的紅土,無邊無際的叢林,重疊反複的雷區,那巍巍大山中的火炮陣地,根根炮管指向天穹……張嘯天的心裏突然湧出一種幾乎不能自抑的感動,他伸手在眼眶抹了一把,有暖暖的淚水湧出。
透過窗戶,他可以看到一直籠罩在寬厚大地上的無盡蒼穹,一抹白雲在遠方的天邊緩緩劃過,看起來是那樣的飄渺,又是那樣的無拘無束。一股火熱的暖流在胸膛裏反複流動,他現在不是正在見證一段曆史的誕生與繁衍,更見證了一種雖然無形,卻的確存在的東西,這種在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身上薪火相傳的東西!
張嘯天不得不承認,他的內心突然被打動了!
他喜歡這種莊嚴!
他喜歡這種背負起民族命運而奮鬥拚搏的感覺!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熱血男兒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有所建樹,縱然不能青史留名,也要活得轟轟烈烈,才不枉到這個世界上走了一遭!
也許,未來的人生會有很多崎嶇,會有很多坎坷,但是必然會比普通人多彩多姿百倍!
也許――他應該嚐試的融入這個環境。
也許――他真的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