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劍壓在他的肩上,除了疼痛,更多的,還是心中的震懾。尚方劍除了能代表皇帝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權利——先斬後奏。
也就是說,如果曹東山不答應退兵,下一刻,這劍,就要出鞘了。
“謹遵……幾位大人之令。”
他已經沒有選擇,隻能屈辱地接受命令。
……
半個時辰後,州兵退兵了。
陳一誌站在城頭看著緩緩退走的州兵,整個人都傻了。
等他確定這些州兵並不是退迴營地,而是真的退兵了,終於忍不住一陣狂喜,然後立即派人,去通知身在縣衙的李文柏。
當得到消息,匆匆趕來的李文柏爬上城頭,看著城外空空蕩蕩的雪原,心裏懸了大半個月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劉安也跟著來了,看到此情此景,喃喃道:“這……這怎麽就退兵了?”
李文柏望了一眼空蕩蕩的雪原,笑道:“看來是我等的人,來了。”
“你是說……京官來了?”劉安聞言,愣了愣,然後想到了什麽,瞬間喜不自勝。
“是的,終於來了。”
李文柏轉身朝著東南方,遙遙一拜,“臣交合縣令李文柏,感謝陛下,知臣。”
……
確定州兵退走後,李文柏便親自下令,取消縣城的戒備狀態,打開城門,準備迎接京官。
過了兩刻,城牆下,近二十人,騎著馬,緩緩穿過城門,來到了縣城內。
來人正是單同甫、紀永寧、何興國以及十名大內高手,跟在他們身側的,是一臉土色的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們。少的一個副將,已經被單同甫三人命令帶州兵迴前庭了。
李文柏站在城門口,望著騎馬而來的數人。他直接就略過了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將目光放在了位於最前麵的三人身上。
待到馬匹停下後,李文柏恭敬行禮,朗聲道:“下官李文柏,拜見幾位大人。”
“你就是交合縣令,李文柏?”單同甫問道。
“正是下官。”李文柏低著頭,不卑不亢。
單同甫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同時下馬,虛扶了一下李文柏,示意他起身。
當三人看到李文柏臉上那張年輕的臉龐時,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名滿京都的李冠玉。區區縣令,就敢軟禁刺史,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整個大齊,也隻有你敢幹了。”
“確實是少年英傑。難怪連陛下都誇讚。”
“這些天,不好熬吧?”
三人或是拍拍李文柏的肩,或是親切問候,說話的語氣,就好像李文柏是他們的子侄一樣。
李文柏則是連連擺手,一臉謙虛,嘴裏滿是“不敢當”“大人謬讚了”“不過是為民請命,為陛下分憂,都是文柏的本分”之類的話。
見李文柏如此謙虛,三人眼中欣賞之意更加濃重,看李文柏不覺越發順眼起來。
此情此景,被剛剛受過三人的雷霆震懾的曹東山等人看來,又不由得心中一片苦澀難明。
第140章 解決
單同甫三人見到李文柏的時候, 天色已經黑下來, 幾人在城門口客套了幾句, 見黑夜將至, 便不再多言。
李文柏本要準備一處單獨的宅子, 以供單同甫三人臨時居住,不想有人打擾了幾人的清淨。卻被三人拒絕。
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住進一家客棧,他們是為查案子而來, 住客棧也能更好的融入市井, 了解交合的民生疾苦,對私征徭役和私開礦脈的案子也能有個側麵的認識, 同時,也不免存了向通過交合百姓的口, 去查驗一下李文柏這個父母官的心思。
對於單同甫三人的選擇, 李文柏也沒有反對,他們的心思李文柏也懂,這未必是他們自己的主意,更多的, 是京都皇宮裏的皇帝陛下的心思。畢竟交合縣天高皇帝遠的,對他心存考較的心思, 也屬正常。
安排好三位京官後, 李文柏這才注意到被冷落了許久的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如今曹東山已經沒了兵權,又在李文柏的地盤上,臉上的囂張氣焰哪裏還存有半分?隻是低著頭,苦著臉。
“諸位放心, 我李文柏不是個記仇的人。盡管諸位曾經派兵為了我的城,但畢竟是各為其主,李某不至於公報私仇。”
李文柏看著曹東山和四個副將,表情如春風和煦,一點都沒有仇人見麵的敵對感。
正當幾個副將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李文柏突然話鋒一轉。
“隻是陛下派了三位大人過來,為的是什麽,想必幾位心裏都清楚。在案子沒有查清楚之前,隻能委屈五位,在本縣城待上一陣子。諸位放心,宅子,本官都替諸位準備好了,吃的穿的等生活用品,一律不缺,絕不會委屈了諸位。”
幾人聞言,心頭猛的一緊,宅子準備好,吃的穿的不缺,這不是軟禁,又是什麽?
果然,這李文柏是不打算讓他們好過了。
不過他們也不敢多說個不字。既然李文柏敢這麽做,必定是經過那三位大人點頭的,那三位手裏可是拿著尚方劍的。
尚方劍是什麽東西?先斬後奏、如君親至啊。
整個西州,誰敢跟他們作對?
多苟活幾天是幾天吧,總比現在稀裏糊塗被砍了頭好。
此刻曹府內的曹嚴還不知道州兵已經退了,更不知道他的依仗曹東山和幾個副將,都已經被李文柏軟禁。
若是知道,隻怕他也就沒什麽心思靠在椅子上喝酒賞月了。
將曹東山和四個副將送進一處宅邸後,李文柏讓李二分出一部分手下,像監守曹府那樣,如法炮製,把曹東山住的宅子也給圍了。
雖然他們五人已經沒了威脅,但李文柏知道,曹東山是曹嚴的心腹,和往來居的董掌櫃有著密切的關係,若是他悄悄派人到前庭,給往來居通風報信,那李文柏和三位京官想查曹嚴,就難了。
所以,該關禁閉就關禁閉,這個危急關頭,可沒有什麽人身自由可言。
一應事務處理完畢後,李文柏派遣李成,去客棧給三位京官和是個大內高手發了封邀請函,同時讓後廚準備了一桌的好酒好菜,準備宴請他們。
這酒宴,雖然名義上是給他們接風洗塵,但李文柏想幹什麽,單同甫等人都知道,所以就沒拒絕。
酒宴開始,自然先是一番客套,酒過三巡,眾人才慢慢收起笑意,開始進入正題。
“下官送到京都的信,想必諸位大人都已看過,對於西州和交合縣的具體情況,自然了然於心,下官便不多贅言。私征徭役和私開礦脈兩個案子的主謀之一,施五已經被下官拿下,一部分口供證據,下官也已經附在信中,想必諸位大人也見過。施五等人的罪證,已然確鑿,百口莫辯。後續的口供和證據,下官明日會呈上。眼下的問題是,西州刺史曹嚴的罪名。”
說完,李文柏又將交合最近這些天的情況,以及曹嚴與往來居的關係、還有周舞和數位往來居出身的家眷的敘述,都說了一遍,同時,也將自己的猜測和懷疑,大致陳述了一遍。
“冠玉你是懷疑,往來居的背後就是曹嚴,且這往來居不隻是情報機構,曹嚴甚至想通過往來居,私下與匈奴通商,售賣礦產?”單同甫一邊說著,一遍轉動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一臉的若有所思。
“不錯。”
“不管怎樣,這些都還隻是你個人的猜測,既然施五沒有指認曹嚴,那我們便不能輕易將曹嚴定罪。之前是非常時期,冠玉你軟禁曹嚴的事,陛下不和你計較,但從明天起,你就把曹府周圍的暗哨撤了吧,免得落人口舌,對你將來的前途不好。”紀永寧說道。
紀永寧是大理寺少卿,對大齊律例,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的好心提醒,李文柏當然得聽,連忙起身施禮致謝。
說到底,他們三人也是來查案子的,雖然心都向著李文柏,但也不能李文柏說什麽,他們都信什麽。曹嚴是西州刺史,朝廷的四品大員,要定他的罪,必須要有足夠的鐵證才行。
接著,李文柏便讓長史劉安把他在前庭的調查結果,大致說了一下。
劉安的陳述裏,涉及到的細節比較多,明裏暗裏,都昭示著曹嚴和往來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更進一步的證實了李文柏的猜測。
至此,單同甫三人心中都已經有了打算,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刑部尚書侍郎何興國總結道:“既如此,明日一早,冠玉你便將曹嚴和曹東山放了,交給我們。我與單中丞以及眾大內兄弟,帶著曹嚴曹東山,去一趟前庭,將往來居好好查一查。紀少卿,你便留在交合,和李縣令交接一下交合縣的案子。陛下有令,咱們必須盡快把這個案子給結了。總不能冠玉幫我們開了這個好的一個頭,我們到了,反倒遲遲結不了案吧。”
單同甫和紀永寧聞言,都連連點頭,道:“理當如此。”
正事談完,酒宴上又洋溢起輕鬆愉悅的氣氛。
……
第二天一早,陽光越過圍牆上的瓦礫,照進院子裏。盡管雪已經停了,但偶爾吹過的風,依舊帶著幾分寒意。
在房裏窩了好多天的曹嚴,難得的走出了房門,靠在院子裏的椅子上曬著太陽。
溫暖的日光照在他那肥碩的臉上,暖洋洋的感覺,令他舒服地閉上了眼,一臉的享受。
外麵傳來了敲門聲。
曹嚴沒有搭理,連表情都懶得動。
外麵都是李文柏的手下,平時也會敲下門,送點吃的用的,曹嚴早已經習慣了。
反正會有人去開門。
果然,門開了,傳來一個吱呀的開門聲。
有腳步聲,從外麵傳來,然後來到了庭院裏。
腳步聲很嘈雜,看來人應該很多。腳步聲越來越近,最後在身旁停下。
找我的?
曹嚴眉頭微微一動,緩緩抬起有些沉重的眼皮,有些不太耐煩。
“本官不是說了嗎?沒事不要來煩擾,李文柏都是怎麽□□你們的?懂不懂規……”
說話聲突然停下,因為有一樣東西,落入曹嚴的視線中。
“銀魚帶?”
曹嚴心中頓感不妙,臉色一變,猛地抬起頭。
庭院裏,已經站了一群人。
來的不是外麵監守的兵卒,而是一群新麵孔。
李文柏這小子也來了,他的身旁站著三個身著華服的魁梧中年男子,四人的身後,還站著十來個黑衣人。
曹嚴神情微凜,不說前麵這三個身著華服的貴人,光是後麵這十個黑衣人,就不簡單,無論是氣場,還是臉上的表情,都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而眼前這三個中年男子,更是氣勢逼人,自帶一種不怒自威的威嚴。
再聯想到他們腰間的銀魚帶,曹嚴臉色終於大變。
他們……是京都來的。
曹嚴雖然早年間也在京都做過官,但畢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故而對於單同甫等人,他並不認識。
單同甫三人麵無表情的看著曹嚴,而曹嚴則是坐在椅子上,臉色陰晴不定,大家都不說話。
場麵一時間有些尷尬,以及緊張。
最後李文柏笑了笑,打破了平靜。
“曹大人,日子過得不錯呀。”曹嚴眼球動了動,瞥了李文柏一眼,沒有說話,額頭上卻落下一滴冷汗。
單同甫看了一眼何興國。
也就是說,如果曹東山不答應退兵,下一刻,這劍,就要出鞘了。
“謹遵……幾位大人之令。”
他已經沒有選擇,隻能屈辱地接受命令。
……
半個時辰後,州兵退兵了。
陳一誌站在城頭看著緩緩退走的州兵,整個人都傻了。
等他確定這些州兵並不是退迴營地,而是真的退兵了,終於忍不住一陣狂喜,然後立即派人,去通知身在縣衙的李文柏。
當得到消息,匆匆趕來的李文柏爬上城頭,看著城外空空蕩蕩的雪原,心裏懸了大半個月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劉安也跟著來了,看到此情此景,喃喃道:“這……這怎麽就退兵了?”
李文柏望了一眼空蕩蕩的雪原,笑道:“看來是我等的人,來了。”
“你是說……京官來了?”劉安聞言,愣了愣,然後想到了什麽,瞬間喜不自勝。
“是的,終於來了。”
李文柏轉身朝著東南方,遙遙一拜,“臣交合縣令李文柏,感謝陛下,知臣。”
……
確定州兵退走後,李文柏便親自下令,取消縣城的戒備狀態,打開城門,準備迎接京官。
過了兩刻,城牆下,近二十人,騎著馬,緩緩穿過城門,來到了縣城內。
來人正是單同甫、紀永寧、何興國以及十名大內高手,跟在他們身側的,是一臉土色的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們。少的一個副將,已經被單同甫三人命令帶州兵迴前庭了。
李文柏站在城門口,望著騎馬而來的數人。他直接就略過了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將目光放在了位於最前麵的三人身上。
待到馬匹停下後,李文柏恭敬行禮,朗聲道:“下官李文柏,拜見幾位大人。”
“你就是交合縣令,李文柏?”單同甫問道。
“正是下官。”李文柏低著頭,不卑不亢。
單同甫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同時下馬,虛扶了一下李文柏,示意他起身。
當三人看到李文柏臉上那張年輕的臉龐時,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名滿京都的李冠玉。區區縣令,就敢軟禁刺史,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整個大齊,也隻有你敢幹了。”
“確實是少年英傑。難怪連陛下都誇讚。”
“這些天,不好熬吧?”
三人或是拍拍李文柏的肩,或是親切問候,說話的語氣,就好像李文柏是他們的子侄一樣。
李文柏則是連連擺手,一臉謙虛,嘴裏滿是“不敢當”“大人謬讚了”“不過是為民請命,為陛下分憂,都是文柏的本分”之類的話。
見李文柏如此謙虛,三人眼中欣賞之意更加濃重,看李文柏不覺越發順眼起來。
此情此景,被剛剛受過三人的雷霆震懾的曹東山等人看來,又不由得心中一片苦澀難明。
第140章 解決
單同甫三人見到李文柏的時候, 天色已經黑下來, 幾人在城門口客套了幾句, 見黑夜將至, 便不再多言。
李文柏本要準備一處單獨的宅子, 以供單同甫三人臨時居住,不想有人打擾了幾人的清淨。卻被三人拒絕。
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住進一家客棧,他們是為查案子而來, 住客棧也能更好的融入市井, 了解交合的民生疾苦,對私征徭役和私開礦脈的案子也能有個側麵的認識, 同時,也不免存了向通過交合百姓的口, 去查驗一下李文柏這個父母官的心思。
對於單同甫三人的選擇, 李文柏也沒有反對,他們的心思李文柏也懂,這未必是他們自己的主意,更多的, 是京都皇宮裏的皇帝陛下的心思。畢竟交合縣天高皇帝遠的,對他心存考較的心思, 也屬正常。
安排好三位京官後, 李文柏這才注意到被冷落了許久的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如今曹東山已經沒了兵權,又在李文柏的地盤上,臉上的囂張氣焰哪裏還存有半分?隻是低著頭,苦著臉。
“諸位放心, 我李文柏不是個記仇的人。盡管諸位曾經派兵為了我的城,但畢竟是各為其主,李某不至於公報私仇。”
李文柏看著曹東山和四個副將,表情如春風和煦,一點都沒有仇人見麵的敵對感。
正當幾個副將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李文柏突然話鋒一轉。
“隻是陛下派了三位大人過來,為的是什麽,想必幾位心裏都清楚。在案子沒有查清楚之前,隻能委屈五位,在本縣城待上一陣子。諸位放心,宅子,本官都替諸位準備好了,吃的穿的等生活用品,一律不缺,絕不會委屈了諸位。”
幾人聞言,心頭猛的一緊,宅子準備好,吃的穿的不缺,這不是軟禁,又是什麽?
果然,這李文柏是不打算讓他們好過了。
不過他們也不敢多說個不字。既然李文柏敢這麽做,必定是經過那三位大人點頭的,那三位手裏可是拿著尚方劍的。
尚方劍是什麽東西?先斬後奏、如君親至啊。
整個西州,誰敢跟他們作對?
多苟活幾天是幾天吧,總比現在稀裏糊塗被砍了頭好。
此刻曹府內的曹嚴還不知道州兵已經退了,更不知道他的依仗曹東山和幾個副將,都已經被李文柏軟禁。
若是知道,隻怕他也就沒什麽心思靠在椅子上喝酒賞月了。
將曹東山和四個副將送進一處宅邸後,李文柏讓李二分出一部分手下,像監守曹府那樣,如法炮製,把曹東山住的宅子也給圍了。
雖然他們五人已經沒了威脅,但李文柏知道,曹東山是曹嚴的心腹,和往來居的董掌櫃有著密切的關係,若是他悄悄派人到前庭,給往來居通風報信,那李文柏和三位京官想查曹嚴,就難了。
所以,該關禁閉就關禁閉,這個危急關頭,可沒有什麽人身自由可言。
一應事務處理完畢後,李文柏派遣李成,去客棧給三位京官和是個大內高手發了封邀請函,同時讓後廚準備了一桌的好酒好菜,準備宴請他們。
這酒宴,雖然名義上是給他們接風洗塵,但李文柏想幹什麽,單同甫等人都知道,所以就沒拒絕。
酒宴開始,自然先是一番客套,酒過三巡,眾人才慢慢收起笑意,開始進入正題。
“下官送到京都的信,想必諸位大人都已看過,對於西州和交合縣的具體情況,自然了然於心,下官便不多贅言。私征徭役和私開礦脈兩個案子的主謀之一,施五已經被下官拿下,一部分口供證據,下官也已經附在信中,想必諸位大人也見過。施五等人的罪證,已然確鑿,百口莫辯。後續的口供和證據,下官明日會呈上。眼下的問題是,西州刺史曹嚴的罪名。”
說完,李文柏又將交合最近這些天的情況,以及曹嚴與往來居的關係、還有周舞和數位往來居出身的家眷的敘述,都說了一遍,同時,也將自己的猜測和懷疑,大致陳述了一遍。
“冠玉你是懷疑,往來居的背後就是曹嚴,且這往來居不隻是情報機構,曹嚴甚至想通過往來居,私下與匈奴通商,售賣礦產?”單同甫一邊說著,一遍轉動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一臉的若有所思。
“不錯。”
“不管怎樣,這些都還隻是你個人的猜測,既然施五沒有指認曹嚴,那我們便不能輕易將曹嚴定罪。之前是非常時期,冠玉你軟禁曹嚴的事,陛下不和你計較,但從明天起,你就把曹府周圍的暗哨撤了吧,免得落人口舌,對你將來的前途不好。”紀永寧說道。
紀永寧是大理寺少卿,對大齊律例,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的好心提醒,李文柏當然得聽,連忙起身施禮致謝。
說到底,他們三人也是來查案子的,雖然心都向著李文柏,但也不能李文柏說什麽,他們都信什麽。曹嚴是西州刺史,朝廷的四品大員,要定他的罪,必須要有足夠的鐵證才行。
接著,李文柏便讓長史劉安把他在前庭的調查結果,大致說了一下。
劉安的陳述裏,涉及到的細節比較多,明裏暗裏,都昭示著曹嚴和往來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更進一步的證實了李文柏的猜測。
至此,單同甫三人心中都已經有了打算,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刑部尚書侍郎何興國總結道:“既如此,明日一早,冠玉你便將曹嚴和曹東山放了,交給我們。我與單中丞以及眾大內兄弟,帶著曹嚴曹東山,去一趟前庭,將往來居好好查一查。紀少卿,你便留在交合,和李縣令交接一下交合縣的案子。陛下有令,咱們必須盡快把這個案子給結了。總不能冠玉幫我們開了這個好的一個頭,我們到了,反倒遲遲結不了案吧。”
單同甫和紀永寧聞言,都連連點頭,道:“理當如此。”
正事談完,酒宴上又洋溢起輕鬆愉悅的氣氛。
……
第二天一早,陽光越過圍牆上的瓦礫,照進院子裏。盡管雪已經停了,但偶爾吹過的風,依舊帶著幾分寒意。
在房裏窩了好多天的曹嚴,難得的走出了房門,靠在院子裏的椅子上曬著太陽。
溫暖的日光照在他那肥碩的臉上,暖洋洋的感覺,令他舒服地閉上了眼,一臉的享受。
外麵傳來了敲門聲。
曹嚴沒有搭理,連表情都懶得動。
外麵都是李文柏的手下,平時也會敲下門,送點吃的用的,曹嚴早已經習慣了。
反正會有人去開門。
果然,門開了,傳來一個吱呀的開門聲。
有腳步聲,從外麵傳來,然後來到了庭院裏。
腳步聲很嘈雜,看來人應該很多。腳步聲越來越近,最後在身旁停下。
找我的?
曹嚴眉頭微微一動,緩緩抬起有些沉重的眼皮,有些不太耐煩。
“本官不是說了嗎?沒事不要來煩擾,李文柏都是怎麽□□你們的?懂不懂規……”
說話聲突然停下,因為有一樣東西,落入曹嚴的視線中。
“銀魚帶?”
曹嚴心中頓感不妙,臉色一變,猛地抬起頭。
庭院裏,已經站了一群人。
來的不是外麵監守的兵卒,而是一群新麵孔。
李文柏這小子也來了,他的身旁站著三個身著華服的魁梧中年男子,四人的身後,還站著十來個黑衣人。
曹嚴神情微凜,不說前麵這三個身著華服的貴人,光是後麵這十個黑衣人,就不簡單,無論是氣場,還是臉上的表情,都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而眼前這三個中年男子,更是氣勢逼人,自帶一種不怒自威的威嚴。
再聯想到他們腰間的銀魚帶,曹嚴臉色終於大變。
他們……是京都來的。
曹嚴雖然早年間也在京都做過官,但畢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故而對於單同甫等人,他並不認識。
單同甫三人麵無表情的看著曹嚴,而曹嚴則是坐在椅子上,臉色陰晴不定,大家都不說話。
場麵一時間有些尷尬,以及緊張。
最後李文柏笑了笑,打破了平靜。
“曹大人,日子過得不錯呀。”曹嚴眼球動了動,瞥了李文柏一眼,沒有說話,額頭上卻落下一滴冷汗。
單同甫看了一眼何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