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齊子民,是本官之幸,亦是爾等之幸。”


    “來到交合,非本官之苦,亦非爾等之苦。”


    “給本官一些時間,交合縣,不會再有人餓死!”


    說完這三句話,李文柏不再逗留,轉身走進了馬車。


    伴隨著一陣輕緩的馬蹄聲,李文柏絕塵而去。


    近千個百姓,在大雪中,一直保持著跪著的姿勢,望著遠去的馬車。直到馬車消失在街角,這才緩緩起身,重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一路上,李二和李成誰都沒有說話,但彼此的心中,都有一股熱血,在沸騰,眼眶裏,都有一道熱淚,在翻湧。他們一個是軍人,一個是下人出身,但不管他們是誰,隻要是肉長的人心,在麵對這樣的情形,都無法不動容。


    他們都曾在社會的底層爬模打滾,隻求苟活於世。他們和那些快要餓死的交合百姓一樣,都深知,活著,在這個時代,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迴到衙門後,李文柏又想到了什麽,向李成問道:“交合下轄幾個村的餓殍,處理得如何了?”


    “正按照少主的計劃,逐步清理,屍體全部就地焚燒。鑒於有些屍體被雪覆蓋,要想把幾個村全部清理完,大約還需要十天。”李成迴答道。


    “很好。”李文柏說道:“切記,一定要盯緊了,決不能放過一具屍體,不許土葬,全部火化!”


    “是,少主。”


    雖然很清楚,這個時代的人,對入土為安的說法有著異常的執著。但李文柏知道,屍體一旦開始腐爛,如果處理不好,開春之後,天氣轉暖,很容易引發瘟疫!火化焚毀,是最有效也最簡單的處理方式。


    在交代了部分事宜後,李文柏便遣散了兩人。接連幾天的跋涉和公務,他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洗漱完畢的李文柏穿上官服,戴上官帽,走出後院,來到前堂。


    經過一整晚的睡眠,李文柏終於將這幾日跋涉奔波的疲憊一掃而光。目前交合的問題還有很多。到目前為止,他隻能保證百姓能安穩度過這個寒冬,以及交合縣城牆和通向其餘縣城的道路的修繕工作。


    但他很清楚,這些隻是一個縣城的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威脅。


    一個威脅是施五。


    施五的勢力,不能任其坐大。人家是地頭蛇,他是過江龍,他們兩人之間,必定無法長久和平共處下去。這一點,他清楚,施五本人也很清楚。


    他李文柏隻是一個流水的縣令,說難聽點,以他的資曆,來交合縣就是鍍個金的,最多兩年就會被調走。所以留給她的時間並不多,如果他不能在離任前,把施五這個交合縣的禍害給除了,將其勢力連根拔起的話,就算他將交合經營得再好,隻要他一走,施五就還是交合的土皇帝!並且他在交合縣的經營,就等於給施五這個土地主做嫁衣了。


    而交合的百姓,依然窮困潦倒。


    另一個威脅,就是前庭的刺史曹嚴。


    盡管李文柏去前庭述職時,在曹嚴麵前自汙示弱,讓其輕視。但一旦他在交合有所作為,亦或是威脅到了施五,那麽作為施五的老丈人,曹嚴必定不會放過他。


    天高皇帝遠的,一個縣令死在山賊盜匪的刀下,似乎並不是什麽奇聞。


    李文柏忽然覺得,自己並不安全。


    “李二,我讓你派去前庭的兩個弟兄,出發了嗎?”


    李二端來一碗粥,小心翼翼地放到李文柏的案台前,迴道:“大人放心,為了不被施五的耳目看到,小人讓他們昨天夜裏就出發了。想來,今天晚間就能到前庭和劉大人接頭了。”


    “嗯,你做的不錯。”李文柏點點頭,“交合目前就是一個爛攤子,前庭那邊本官已經無力插手了。能否揭開往來居的秘密,就看劉安的本事了。”


    “至於施五……,本官既然答應了交合百姓,要給他們溫飽,那麽施五這個鄉紳惡霸,便不得不除。否則,那三句青天大老爺,本官受之有愧!”李文柏攥緊了拳頭,下定了除去施五的決心。


    早膳過後,李文柏便坐上了馬車,和李二、李成以及眾護衛的保護下,向著西北部奔馳而去。


    交合的西北部,是大片尚未開發的草原,加上從部分小地主手裏收來的草場,現在可以使用的草地,足足有數千公頃!


    而這片草場的不遠處,便橫亙著一條深不見底的無名界河,正好將交合與前庭分割開來。界河上本有一座橋,但因戰亂被毀。現如今,這條界河,就是一道防禦匈奴的天然壁壘。


    當然,李文柏為的不是這些。


    他要的,是開發這片草原和界河!他是個商人,他很清楚,要想真正使交合的百姓錢包鼓起來,不挨餓,不受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發展交合的經濟,讓百姓有工作,能與外界互通有無!


    如今通往各縣城的道路正在修建,開春前就能打通。現在交合缺的,就是產業開發,和資源輸出!


    草場距離縣城不是很遠,馬車跑了一個多時辰,李文柏一行便來到了這片廣袤肥碩的草場。


    李文柏剛一下馬車,便看見有三個衣衫華麗的中年人拜倒在前方。


    “草民宋河/唐安/柳思旺,拜見縣尊大人!”


    李文柏看了李成一眼,李成趕緊上前,輕聲解釋道:“少主,此三人便是這片草場原本地主的其中三個。”


    李文柏挑了挑眉,心中了然。敢情這三個就是被他搶了地盤的小地主啊!


    畢竟自己是一縣之主,百姓的父母官,拿了人家的地盤,還是有點過意不去的。於是他幹咳了兩聲,解釋道:“草場不是本官私人占的,這些都是公家之物,望爾等莫要介懷。”


    他可不想這幾人覺得他是那種以大欺小,強搶民財的貪官。


    “呃……”三個小地主依舊跪著,互相對視了一眼,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卻還是唯唯諾諾地迴道:“小民不敢,不敢……”


    很顯然,在他們三人看來,這年輕縣令就是搶了他們的草地,據為己有的。現在地契都給你奪了去,還在我們麵前貓哭耗子,有意思嗎?


    不過他們也就是在心裏腹誹兩句,可萬萬不敢說出來。他們隻是個小地主,可不是施五這種交合一霸,敢和縣令硬碰硬,不是找死嗎?


    這年頭一個玩得溜的縣令,要想玩死幾個偏遠地區的小地主,還真不是太難。


    “不敢?隻是不敢,看來還是心有不平啊……”李文柏心中苦笑,搖搖頭,也沒有多說什麽。這種小地主,家裏不缺錢,也不差這麽幾塊草地。再說了,這些事情,都是施五去辦的,這些小地主不可能白白交出草地,施五必然會有所補償。


    想到這,李文柏便不再客氣什麽,示意三人起身後,問道:“爾等三人,都給本官講講,這片草場的情況。”


    “是。”


    經過三個土地主的介紹,李文柏對這片草場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


    眼下這片草場因為大雪的關係,草地全部被厚厚的白雪覆蓋,畜牧活動要等到來年開春,積雪消融,雪水灌溉大地的時候,才能開始。


    並且如李文柏所想,不遠處的無名界河,為這片草場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水源資源。


    “這裏可是天然的牧場啊!”其中一個小地主由衷地感慨道,滿臉的不舍。


    李文柏無視了這個地主語氣中的酸楚,道:“也就是說,來年開春,這裏的草地便都可以用了?”


    “不錯,因為地勢原因,這裏的冰雪融化的時間,會比縣城裏提早半個月。故而開春之時,此地的草地便已長勢可人,青蔥欲滴,是畜牧的好時節。”其中一個小地主迴道,顯然是個畜牧老手了。


    李文柏卻是搖搖頭,“本官不畜牧。”


    正如後世的某位大文豪說的那樣,學醫救不了國人。同樣的,畜牧,也救不了交合百姓。


    “什麽?不畜牧?”一個小地主瞪大了雙眼,臉上的皺紋扭曲,“這麽大一片草地,不畜牧,這……這不是暴遣天物嗎?”


    小地主越說越小聲,但還是被李二聽到。


    隻見李二雙眼怒瞪,一股兇氣爆發而出,衝著這個小地主吼道:“大膽!縣尊座前,不得無禮!”


    小地主連忙縮了縮脖子,一副很慫的樣子,連聲道歉起來。


    李文柏笑了笑,沒跟小地主計較,而是邊走邊看著周圍被雪覆蓋的草地。


    李成瞥了眼跟在後麵的幾個小地主,快步上前,走到李文柏身後,輕聲問道:“少主,這麽大的草場,如果不畜牧,咱們能做什麽?”


    其實他和幾個小地主的想法差不多,都是小農思想,田是用來耕種的,草地是用來畜牧的,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到什麽別的用途。


    李文柏一臉的神秘之色,“當然是什麽能掙錢,做什麽?”


    “這……少主,這草場上,還有能掙錢的?”李成撓了撓腦袋,有些迷糊。


    “本官問你,當今之世,什麽人的錢,最好掙?”


    “這個……小的不知……”


    “當今之世,自然是讀書人的錢,最好掙。”李文柏笑道,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替自己揚名。


    “讀書人?可……可少主,這交合縣,窮鄉僻壤的,有哪個讀書人會來這啊?”李成還是不明白自家少主的意思。


    “讀書人不來,我們可以把東西賣到外麵去啊!”李文柏道。


    “賣出去?少主是指……”


    “文房四寶之一,紙!”李文柏彎下腰,伸手穿過地上的積雪,揪出一小截枯草,“這裏有豐富的草地資源,東麵大恆山上還有數不盡的樹木,不遠處便是界河的水。有水有草有樹皮,這裏就是造紙的最佳所在!”


    李文柏的目光可以說是閃閃發亮,想到了雪白的紙張,輕輕笑了起來。


    第116章 文化產業


    這個想法, 李文柏其實剛拿到交合縣地圖的時候, 便萌生出了, 隻是因為各種事情, 忙忙碌碌到現在, 才有時間到這片草地實地考察一番。


    李成一聽這話,眼睛一亮,心頭也活絡起來, 但似乎有所顧慮, 皺眉道:“少主,若是在這裏造紙, 再運到中原,來迴運費加上成本, 隻怕在價格上, 和中原本地的紙商,難有一爭之力啊!”


    李成考慮得是一個很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說大齊這個朝代,哪怕到了後世的現代, 運費問題,也是一個能影響商品價格的決定性因素。這幾乎是每個時期的商人, 都要考慮的問題。


    交合地處偏僻的隴右, 百姓吃飽穿暖都成問題,哪裏還有什麽閑錢去讀書寫字?故而造出的紙在當地沒什麽市場。而要是千裏迢迢運到中原去賣,算上車馬的運費,在價格上, 肯定會更高,如此,銷量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李成很了解自家少主,他能想到的問題,少主自然也考慮到了。所以他沒有著急,而是靜靜等待著李文柏的解釋。


    果然,在李文柏走到界河邊,實地考察了一下這裏的水質後,終於笑了起來,“水質清澈,很不錯的水源!”


    說罷,轉過頭,看著滿臉疑惑的李成,笑道:“普通的紙,自然不好賣。可是,誰說本官要造普通的紙了?”


    李成似乎想到了什麽,心頭一跳,“少主的意思是……”


    “本官要造的,乃是文人的最愛——宣紙!”


    “宣紙?”


    “不錯!”


    這次李文柏並不是要搞什麽發明,因為宣紙已經在大齊出現。隻是因為工藝的原因,市麵上的宣紙質量很差,很薄,且易碎,最重要的是,價格高昂。一般讀書人根本用不起。所以目前大齊的宣紙,也隻有世家大族才會用。


    他要做的,是改進宣紙的製造技術!


    而宣紙比起普通的紙而言,優點更是數不清。比如宣紙潤墨性好,有獨特的透滲透性能,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耐老化耐久強,不易變色。普通的紙放久了,便會發黃,而且儲存年限很短。


    宣紙自古就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美譽,可以說是所有文人心中夢寐以求的文房至寶!


    “可……少主,小的聽說,宣紙珍貴得很,製造工藝都是不傳之秘……”李成有些擔憂地說道。


    李文柏擺擺手,“這個你不必多慮,本官自有辦法。”


    他在前世上學時,曾去過一個古鎮裏實地參觀過宣紙的製造工藝流程。到現在雖說不能完全迴憶起全部步驟,但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他也不奢望憑自己的能力,能造出和前世一樣水準的高品質宣紙來,隻要造出的宣紙,能達到前世三分之一的品質,就足以撼動大齊當今的宣紙市場了。


    畢竟大齊現在的宣紙,價格貴就不說了,連大量產出都做不到。


    “不過現在草場被大雪覆蓋,界河也基本冰封了。等吧,等到開春,便可以著手研究宣紙的製造工藝了。”說罷,頓了頓,李文柏轉身對李成吩咐道:“趁現在雪還不大,快,派幾個人,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給我挖幾個會造宣紙的工匠過來!”


    終究不是專門研究宣紙的,光憑前世的記憶,李文柏並沒有信心一定能造出宣紙。他覺得有必要找幾個造過宣紙的工匠,一起琢磨琢磨,研究出一個有效的方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術宅在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雲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雲香並收藏技術宅在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