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旉頓時啞言,這案子看起來簡單,但是確實將人心完全算計到了,中間隻要有一環出錯,比如劉赦不貪心,不要一千兩,或者比如錢氏和李寶榮拚死抵抗,鬧上衙門,都會一敗塗地。“告訴下麵的人,暫時不要去招惹他!”
雖然有謀略,但是在趙老太爺看來,這小子還是稚嫩,不過他有聖上的禦筆,這一兩年內暫時不能輕動。
****
沒有了趙家的搗亂,李文柏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名聲極為響亮,四周也都知道李文柏不僅會做生意,還得到了天子的獎賞。
很快,楊縣令的考校也下達了。
因為獻製冰之法有功,楊縣令的考校是優等,更因為被擢升為幽州金河府尹。
楊縣令看著手中的考校和吏部邸報,輕輕笑了起來,忍不住小酌幾杯。楊縣令歡喜的模樣,讓從外麵走來的楊彥有些驚訝。
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嚴於律己,很少喝酒的,沒有想到今日竟然自倒自飲了。
楊彥上前對著楊縣令道:“父親有何喜事?”
楊縣令將酒盞放了下來,輕輕笑道:“為父的考校出來了,我們不久之後就可以迴到家鄉了!”
楊彥聽到這裏,微微愣了下,看著父親歡喜的樣子,這考校必然是極好。隻是要迴到家鄉,這讓楊彥有些舍不得。
“父親如此開心,這次考校定然是優等了,隻是父親要調迴幽州麽?”
楊縣令點了下頭道:“我被考評為優等,被吏部擢升為幽州金河府的府尹,一個月後,新的縣令就會到達這裏,到時候我們就可以離開了。”
楊彥聽到這裏,神色有些不舍道:“迴幽州?那這裏怎麽辦?幽州苦寒遠不及此地,而且我在這裏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就這樣放棄實在是可惜了。”
楊彥在這裏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更是結交了李文柏,心中不願意離開。哪怕他老家就是幽州的。但幽州位於邊塞之地,與草原接壤,父親雖升任府尹,在他的心中卻是不如這樂平縣令。
楊縣令看著楊彥的神色,鄭重道:“為父出任縣令,為的是造福百姓。如今我大齊剛剛安定,民生凋敝,尤其是北方之地,被戰火洗禮,百姓生存艱難,我更要迴去造福鄉裏,豈能貪圖這南方的安樂而裹足不前!”
楊彥見到父親發火了,立刻改口道:“父親息怒,我不舍此地也是擔心李文柏,一旦我們離開了這裏,他必然被趙家擠兌。”
楊彥的話讓楊縣令微微思忖了下後道:“李文柏有大才,不必擔心。”
說道這裏,楊縣令眉頭輕輕蹙起,思忖道:“接任樂平縣令的人應該是賀許,此人性子孤傲,不喜歡商賈,加上趙家的擠兌,這李文柏的確會有些麻煩。不過你孫叔父特意過來一趟,廣陵府尹尹盛平對李文柏很是看好。這尹盛平也是一個一心為百姓的好官,做事不拘一格。他現在為流民的事情煩惱,隻要解決了這流民的事情,他就可以在廣陵府立足。”
“孫伯父真的這麽說?”楊彥大喜問道。
楊縣令點點頭,他說道:“你孫伯父這些日子在我們樂平走了好幾圈,對李文柏非常看好,原本他這次要帶著李文柏去見府尹大人的,後來出了劉赦的案子,他就隻能先迴去了,但是臨走前,多番囑咐我讓李文柏盡快前去廣陵府。”
“盡快去廣陵府?”楊彥起身思忖了下,心中也覺得這是個好法子,當下點頭道:“那我這幾日就帶著李文柏去一趟廣陵府,我有一些好友在廣陵府,正好介紹給李文柏。認識。”
楊縣令點了下頭道:“你們先去拜見府尹大人,隻要府尹大人認可了李文柏,那他就可以在廣陵立足。我寫一封信讓你帶給府尹,或許有一些作用!我現在寫信,你將李文柏帶來,我再囑托幾句!”
聽到楊縣令要親自寫信舉薦李文柏,楊彥有些驚訝,自己的父親可是很少做這種舉動的,他還以為父親頂多找孫伯父說項。不過想到是李文柏,楊彥也覺得理所當然。
楊彥立刻去尋找李文柏。
***
“楊兄為何急匆匆而來?”正在忙碌的李文柏笑著道。
這楊彥立刻道:“李兄,快隨我去縣衙,我們邊走邊聊!”
“好!”李文柏看到楊彥一臉的急促的樣子,壓下心中的疑惑,立刻隨著楊彥朝縣衙走去。
“是不是趙家又弄出了事情?”在路上,李文柏開口問道。
“你有天子的禦筆,趙家一時半會絕對不敢動手的。”楊彥搖了下頭道:“我父親考校優等,馬上就要調迴幽州金河府擔任府尹額,臨走之前,有許多事情要叮囑你!”
“楊縣令要迴幽州?”李文柏一臉的錯愕,他沒有想到楊縣令竟然是幽州人士,更沒有想到自己剛剛找到的靠山就這樣沒了。若沒有楊縣令的支持,自己在官場上就要受到趙家的製約。想到這裏,李文柏也忍不住露出憂慮之色。
兩人很快就來到了縣衙。
李文柏上前拜見了楊縣令後,便分了主次坐下。
楊縣令看著李文柏,開門見山道:“文柏,我本是幽州人士,如今考校為優,即將擢升迴幽州金河府擔任府尹。你的拳頭經濟很好,讓樂平縣富裕了起來。但是新任的樂平縣令賀許性子孤傲,其人重農桑而輕商賈,所以你在樂平縣發展不會得到支持。加上趙家等人的排擠,對你日後的發展不利。”
楊縣令說道這裏,本就憂慮的李文柏心中更加沉重,但是麵色未變,而是認真的看著楊縣令。
這楊縣令不會就簡單告訴這些情況。
這楊縣令喝了一口茶水,目光看著李文柏,見其麵色未變,一副淡然的樣子,暗暗點了下頭,心中滿意李文柏的表現。
“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前些時日廣陵府尹的張主簿前來,言明府尹對你很感興趣,你可以到廣陵府去,我已經寫了一封信,你可以持著我的信去拜見府尹!”
楊縣令說道這裏,李文柏一怔,果然有付出就有迴報,楊家雖說要走了,還是會記得給他安排妥帖。趙家的那位長史在寧州府,自己去了廣陵府就可以避開他。
若是得到了府尹的器重,反而是因禍得福了,畢竟廣陵府比樂平縣大的多,商業也繁榮,對自己的發展更為有利。
李文柏如今的生意越做越大,這樂平縣已經不能滿足生意的發展,甚至製約李文柏的發展,而這廣陵府正可以進行產業轉移。
想到此處,李文柏也對楊縣令十分感激。“多謝縣尊厚愛。”李文柏感激道,有了楊縣令的書信,加上自己的頭腦,定然可以在廣陵府立足。
楊縣令看著李文柏說道:“文柏賢侄,日後你可要多加小心,這次劉赦的事,賢侄日後切記得三思而後行。”
李文柏明白,這次若非是他剛得了皇帝禦筆,讓整個樂平縣引以為榮,又不想得罪他,也不敢用此計。
因為,難保不會被反咬一口。就算他沒有證據,也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折騰出證據,而他現在得了聖上誇讚,有了禦筆,這找他的錯誤,可不是說聖上認人有失嗎?
這怎麽可能,官場是個人都會知道怎麽做,更別說李文柏沒有任何證據。
“謝楊伯父,我會的。”
楊縣令點了點頭。
***
三日後,楊彥和李文柏乘坐馬車前往廣陵府。
為了得到好印象,李文柏準備了不少禮物,也帶來了不少錢財,準備打通府尹上下的關節。
樂平縣距離廣陵府有一段距離,馬車行走的時候,李文柏在沿途中見到了不少攜老扶幼的流民。這些流民麵黃肌瘦,很多人躺在路邊,無力的哭泣。
這些流民都是洪澇災害後,無家可歸的百姓,現在朝著廣陵府而去。希望廣陵府這座大城可以給他們庇護,讓他們生存下來。
“大老爺行行好吧,我這小孫子發燒了,給我一點吃的吧。”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嫗跪拜在馬車前,神態淒慘。
李文柏聽到聲音,掀開車簾,看著老婦人懷中的孩童,心中沉重之極。
“阿大,給他們一些吃的。”李文柏緩緩說道,目光透著幾分憂傷。這洪災過後,苦的還是百姓。
楊彥也動了惻隱之心,上前道:“把吃的都給她們。”
李文柏擺了擺手道:“把吃的都給了他們,反而會害了這老婦人。這四周的流民太多,老婦人無力保護食物,給一些就足夠了。”
楊彥思忖了下,覺得李文柏說的對,他也知曉這個道理,隻是看著這些百姓,心中著實不忍。
“這些人太苦了。”楊彥歎息著,有些不忍,想到幽州的百姓,心中也隱隱讚同父親的觀點,應該迴到家鄉為鄉裏造福。
李文柏淡淡道:“希望府尹大人可以好好安頓這些人。”
李文柏望著四周,看到許多人都在咳嗽,心中一沉。
這大災之後,必有疫病,尤其是南方,天氣濕熱,在洪災之後,必出瘧疾。若不能加以防備,怕是會有更多人受苦。
想到這裏,李文柏的眼神都一顫,透著幾分憂慮。
他現在想要快一點見到府尹大人。
當來到廣陵府的時候,李文柏和楊彥直奔府衙。
府尹尹盛平看著手中的拜帖、禮單和楊縣令的書信,微微思忖道:“這楊子良將李文柏誇的是天上有地上無,加上你對他的描述,我更想見見他了。”
孫主簿看著府尹笑道:“此人的確有本事,樂平縣的流民被安置妥當。若讓其在廣陵府依樣畫葫蘆,就可以解決一部分流民,而且他處理流民有些經驗,或許還有其他的好法子。如今廣陵府流民越聚越多,若不加以安撫和妥善處置,很可能會變成亂民。”
“你我都是朝廷官員,如今卻將希望寄托在一個平民百姓身上。不過你們既然說了,那就見一麵,今天正好考校一番,試試他到底有沒有才能。”府尹笑道,命人將李文柏和楊彥喊了進來。
李文柏從府衙外走了進來,見到府衙布置淡雅,透著一股威嚴,卻不是奢華。這讓李文柏對這位府尹大人有了幾分好感。心中確定,這府尹不是大貪之人。
“拜見府尹大人。”
“見過尹伯父。”
李文柏和楊彥進入大殿拜見了府尹大人,兩人的神態都極為恭敬。
尹盛平抬手讓兩人坐了下來,隨後目光落在李文柏身上,上下打量起來。
“楊縣令的書信我看過了,在信件中,楊子良稱讚你仁心有胸懷,有智慧,做事謹慎妥當。本府對你極為好奇,正好有事考校你下,不知道你可敢?”
府尹笑道,目光灼灼的盯著李文柏。
李文柏神色一凝,沒有想到縣尊竟然給予自己如此高的評價。
李文柏也明白,自己若要進入廣陵府,必須得到這位府尊的支持,而現在就是一個機會。
李文柏當下起身道:“小民不才,不敢承受如此評價,不過既然大人詢問,小民願意接受大人考校。”
府尹輕輕捋了捋胡須,點頭道:“如今南方發生洪澇災害,流民遍地,你可有法子解決這些流民的事情?”尹盛平直接將自己最為煩惱的事情問出來。
李文柏心中已經有了定計,當下笑道:“流民的問題在於安置,這些流民從四處逃難而來,隻要大人提供食宿,他們就心滿意足。大人可以一麵提倡豪族大戶捐獻糧食安置這些流民;另一麵則實行以工代賑。這些流民是最好的勞動力,大人可以借機修繕河堤城池,除了以上,大人還可以借助廣陵府的地理之便,大力發展商業,吸納大量的流民為工人或者匠人,隻要流民有活幹,有飯吃,有地方住,就不會出現任何意外!”
李文柏說道這裏,看著府尊尹盛平道:“大人,我們廣陵府靠海,這大海物產富饒,完全可靠海而生,海洋物資豐富,可以解決一部分吃飯的問題。”
尹盛平點了點頭道:“說的不錯,沒有書生的迂腐,提的法子也客觀,我會讓下轄的各縣城效仿樂平縣。”
尹盛平說到這裏,看著李文柏眉頭微微蹙道:“李文柏,這流民的事情本就煩惱,但還能夠有跡可循,而本府最擔心的事情卻比流民更兇險之事,你可知道是什麽事情?”
尹盛平慢慢的說道,眼睛盯著李文柏,這才是真正的考校。
第45章 奇物
李文柏起身道:“大人,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如今洪澇之後, 百姓流離失所, 顛沛流離, 饑餓交迫,加之人群混雜在一起,很容易得疫病!”
李文柏慢慢的說道, 而府尹尹盛平和一旁的孫成德眼睛越來越亮。這正是府尹大人最擔心的事情。可是他沒有想到李文柏竟然將這些事情揣摩的如此清楚。
這讓尹盛平有些意外, 畢竟李文柏才十幾歲的年齡。露出了讚許之色:“那你可有應對之法?這疫病最難防禦,一旦爆發, 便會殃及無數百姓!”
麵對尹府尹的詢問,李文柏不敢托大, 躬身道:“這洪澇過後最容易生的是瘧病, 小民翻閱過很多典籍,也問過一些大夫,最後認為此病乃是因為蚊蟲而起。我南方燥熱,洪災之後, 必有許多水坑窪地,這些地方最容易滋生蚊蟲。而流民為了生存, 吃喝拉撒都極為隨意, 這更加重了蚊蟲的滋養。”
尹盛平看向孫成德,問道:“孫主簿,瘧病真是蚊蟲之故?”
孫成德也不知道,他沉思了一會兒, 心中一動,“我細想過一些瘧疾爆發之地,發現還多是蚊蟲滋生之處,尤其是蚊蟲極多的夏季更容易爆發疾病,大人可還記得靈州雲台縣?”
一提起雲台縣,尹盛平立刻就想想起來了,因為這雲台縣在三年前可是赫赫有名,三年前,整個靈州都深受水患,而導致瘧疾在全州蔓延,隻有一個地方,竟然奇跡的沒有收到瘧疾困擾,這個地方就是雲台縣。
孫成德見著尹盛平想到此處,便說道:“如果下官沒記錯的話,那雲台縣以種植艾葉為生!”
尹盛平大吃一驚,他立刻站了起來。
李文柏原本不知道孫主簿為何突然提起雲台縣,聽到後來,他大概也知道什麽情況了,隻怕這雲台縣並沒有受到瘧疾所困擾。
雖然有謀略,但是在趙老太爺看來,這小子還是稚嫩,不過他有聖上的禦筆,這一兩年內暫時不能輕動。
****
沒有了趙家的搗亂,李文柏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名聲極為響亮,四周也都知道李文柏不僅會做生意,還得到了天子的獎賞。
很快,楊縣令的考校也下達了。
因為獻製冰之法有功,楊縣令的考校是優等,更因為被擢升為幽州金河府尹。
楊縣令看著手中的考校和吏部邸報,輕輕笑了起來,忍不住小酌幾杯。楊縣令歡喜的模樣,讓從外麵走來的楊彥有些驚訝。
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嚴於律己,很少喝酒的,沒有想到今日竟然自倒自飲了。
楊彥上前對著楊縣令道:“父親有何喜事?”
楊縣令將酒盞放了下來,輕輕笑道:“為父的考校出來了,我們不久之後就可以迴到家鄉了!”
楊彥聽到這裏,微微愣了下,看著父親歡喜的樣子,這考校必然是極好。隻是要迴到家鄉,這讓楊彥有些舍不得。
“父親如此開心,這次考校定然是優等了,隻是父親要調迴幽州麽?”
楊縣令點了下頭道:“我被考評為優等,被吏部擢升為幽州金河府的府尹,一個月後,新的縣令就會到達這裏,到時候我們就可以離開了。”
楊彥聽到這裏,神色有些不舍道:“迴幽州?那這裏怎麽辦?幽州苦寒遠不及此地,而且我在這裏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就這樣放棄實在是可惜了。”
楊彥在這裏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更是結交了李文柏,心中不願意離開。哪怕他老家就是幽州的。但幽州位於邊塞之地,與草原接壤,父親雖升任府尹,在他的心中卻是不如這樂平縣令。
楊縣令看著楊彥的神色,鄭重道:“為父出任縣令,為的是造福百姓。如今我大齊剛剛安定,民生凋敝,尤其是北方之地,被戰火洗禮,百姓生存艱難,我更要迴去造福鄉裏,豈能貪圖這南方的安樂而裹足不前!”
楊彥見到父親發火了,立刻改口道:“父親息怒,我不舍此地也是擔心李文柏,一旦我們離開了這裏,他必然被趙家擠兌。”
楊彥的話讓楊縣令微微思忖了下後道:“李文柏有大才,不必擔心。”
說道這裏,楊縣令眉頭輕輕蹙起,思忖道:“接任樂平縣令的人應該是賀許,此人性子孤傲,不喜歡商賈,加上趙家的擠兌,這李文柏的確會有些麻煩。不過你孫叔父特意過來一趟,廣陵府尹尹盛平對李文柏很是看好。這尹盛平也是一個一心為百姓的好官,做事不拘一格。他現在為流民的事情煩惱,隻要解決了這流民的事情,他就可以在廣陵府立足。”
“孫伯父真的這麽說?”楊彥大喜問道。
楊縣令點點頭,他說道:“你孫伯父這些日子在我們樂平走了好幾圈,對李文柏非常看好,原本他這次要帶著李文柏去見府尹大人的,後來出了劉赦的案子,他就隻能先迴去了,但是臨走前,多番囑咐我讓李文柏盡快前去廣陵府。”
“盡快去廣陵府?”楊彥起身思忖了下,心中也覺得這是個好法子,當下點頭道:“那我這幾日就帶著李文柏去一趟廣陵府,我有一些好友在廣陵府,正好介紹給李文柏。認識。”
楊縣令點了下頭道:“你們先去拜見府尹大人,隻要府尹大人認可了李文柏,那他就可以在廣陵立足。我寫一封信讓你帶給府尹,或許有一些作用!我現在寫信,你將李文柏帶來,我再囑托幾句!”
聽到楊縣令要親自寫信舉薦李文柏,楊彥有些驚訝,自己的父親可是很少做這種舉動的,他還以為父親頂多找孫伯父說項。不過想到是李文柏,楊彥也覺得理所當然。
楊彥立刻去尋找李文柏。
***
“楊兄為何急匆匆而來?”正在忙碌的李文柏笑著道。
這楊彥立刻道:“李兄,快隨我去縣衙,我們邊走邊聊!”
“好!”李文柏看到楊彥一臉的急促的樣子,壓下心中的疑惑,立刻隨著楊彥朝縣衙走去。
“是不是趙家又弄出了事情?”在路上,李文柏開口問道。
“你有天子的禦筆,趙家一時半會絕對不敢動手的。”楊彥搖了下頭道:“我父親考校優等,馬上就要調迴幽州金河府擔任府尹額,臨走之前,有許多事情要叮囑你!”
“楊縣令要迴幽州?”李文柏一臉的錯愕,他沒有想到楊縣令竟然是幽州人士,更沒有想到自己剛剛找到的靠山就這樣沒了。若沒有楊縣令的支持,自己在官場上就要受到趙家的製約。想到這裏,李文柏也忍不住露出憂慮之色。
兩人很快就來到了縣衙。
李文柏上前拜見了楊縣令後,便分了主次坐下。
楊縣令看著李文柏,開門見山道:“文柏,我本是幽州人士,如今考校為優,即將擢升迴幽州金河府擔任府尹。你的拳頭經濟很好,讓樂平縣富裕了起來。但是新任的樂平縣令賀許性子孤傲,其人重農桑而輕商賈,所以你在樂平縣發展不會得到支持。加上趙家等人的排擠,對你日後的發展不利。”
楊縣令說道這裏,本就憂慮的李文柏心中更加沉重,但是麵色未變,而是認真的看著楊縣令。
這楊縣令不會就簡單告訴這些情況。
這楊縣令喝了一口茶水,目光看著李文柏,見其麵色未變,一副淡然的樣子,暗暗點了下頭,心中滿意李文柏的表現。
“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前些時日廣陵府尹的張主簿前來,言明府尹對你很感興趣,你可以到廣陵府去,我已經寫了一封信,你可以持著我的信去拜見府尹!”
楊縣令說道這裏,李文柏一怔,果然有付出就有迴報,楊家雖說要走了,還是會記得給他安排妥帖。趙家的那位長史在寧州府,自己去了廣陵府就可以避開他。
若是得到了府尹的器重,反而是因禍得福了,畢竟廣陵府比樂平縣大的多,商業也繁榮,對自己的發展更為有利。
李文柏如今的生意越做越大,這樂平縣已經不能滿足生意的發展,甚至製約李文柏的發展,而這廣陵府正可以進行產業轉移。
想到此處,李文柏也對楊縣令十分感激。“多謝縣尊厚愛。”李文柏感激道,有了楊縣令的書信,加上自己的頭腦,定然可以在廣陵府立足。
楊縣令看著李文柏說道:“文柏賢侄,日後你可要多加小心,這次劉赦的事,賢侄日後切記得三思而後行。”
李文柏明白,這次若非是他剛得了皇帝禦筆,讓整個樂平縣引以為榮,又不想得罪他,也不敢用此計。
因為,難保不會被反咬一口。就算他沒有證據,也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折騰出證據,而他現在得了聖上誇讚,有了禦筆,這找他的錯誤,可不是說聖上認人有失嗎?
這怎麽可能,官場是個人都會知道怎麽做,更別說李文柏沒有任何證據。
“謝楊伯父,我會的。”
楊縣令點了點頭。
***
三日後,楊彥和李文柏乘坐馬車前往廣陵府。
為了得到好印象,李文柏準備了不少禮物,也帶來了不少錢財,準備打通府尹上下的關節。
樂平縣距離廣陵府有一段距離,馬車行走的時候,李文柏在沿途中見到了不少攜老扶幼的流民。這些流民麵黃肌瘦,很多人躺在路邊,無力的哭泣。
這些流民都是洪澇災害後,無家可歸的百姓,現在朝著廣陵府而去。希望廣陵府這座大城可以給他們庇護,讓他們生存下來。
“大老爺行行好吧,我這小孫子發燒了,給我一點吃的吧。”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嫗跪拜在馬車前,神態淒慘。
李文柏聽到聲音,掀開車簾,看著老婦人懷中的孩童,心中沉重之極。
“阿大,給他們一些吃的。”李文柏緩緩說道,目光透著幾分憂傷。這洪災過後,苦的還是百姓。
楊彥也動了惻隱之心,上前道:“把吃的都給她們。”
李文柏擺了擺手道:“把吃的都給了他們,反而會害了這老婦人。這四周的流民太多,老婦人無力保護食物,給一些就足夠了。”
楊彥思忖了下,覺得李文柏說的對,他也知曉這個道理,隻是看著這些百姓,心中著實不忍。
“這些人太苦了。”楊彥歎息著,有些不忍,想到幽州的百姓,心中也隱隱讚同父親的觀點,應該迴到家鄉為鄉裏造福。
李文柏淡淡道:“希望府尹大人可以好好安頓這些人。”
李文柏望著四周,看到許多人都在咳嗽,心中一沉。
這大災之後,必有疫病,尤其是南方,天氣濕熱,在洪災之後,必出瘧疾。若不能加以防備,怕是會有更多人受苦。
想到這裏,李文柏的眼神都一顫,透著幾分憂慮。
他現在想要快一點見到府尹大人。
當來到廣陵府的時候,李文柏和楊彥直奔府衙。
府尹尹盛平看著手中的拜帖、禮單和楊縣令的書信,微微思忖道:“這楊子良將李文柏誇的是天上有地上無,加上你對他的描述,我更想見見他了。”
孫主簿看著府尹笑道:“此人的確有本事,樂平縣的流民被安置妥當。若讓其在廣陵府依樣畫葫蘆,就可以解決一部分流民,而且他處理流民有些經驗,或許還有其他的好法子。如今廣陵府流民越聚越多,若不加以安撫和妥善處置,很可能會變成亂民。”
“你我都是朝廷官員,如今卻將希望寄托在一個平民百姓身上。不過你們既然說了,那就見一麵,今天正好考校一番,試試他到底有沒有才能。”府尹笑道,命人將李文柏和楊彥喊了進來。
李文柏從府衙外走了進來,見到府衙布置淡雅,透著一股威嚴,卻不是奢華。這讓李文柏對這位府尹大人有了幾分好感。心中確定,這府尹不是大貪之人。
“拜見府尹大人。”
“見過尹伯父。”
李文柏和楊彥進入大殿拜見了府尹大人,兩人的神態都極為恭敬。
尹盛平抬手讓兩人坐了下來,隨後目光落在李文柏身上,上下打量起來。
“楊縣令的書信我看過了,在信件中,楊子良稱讚你仁心有胸懷,有智慧,做事謹慎妥當。本府對你極為好奇,正好有事考校你下,不知道你可敢?”
府尹笑道,目光灼灼的盯著李文柏。
李文柏神色一凝,沒有想到縣尊竟然給予自己如此高的評價。
李文柏也明白,自己若要進入廣陵府,必須得到這位府尊的支持,而現在就是一個機會。
李文柏當下起身道:“小民不才,不敢承受如此評價,不過既然大人詢問,小民願意接受大人考校。”
府尹輕輕捋了捋胡須,點頭道:“如今南方發生洪澇災害,流民遍地,你可有法子解決這些流民的事情?”尹盛平直接將自己最為煩惱的事情問出來。
李文柏心中已經有了定計,當下笑道:“流民的問題在於安置,這些流民從四處逃難而來,隻要大人提供食宿,他們就心滿意足。大人可以一麵提倡豪族大戶捐獻糧食安置這些流民;另一麵則實行以工代賑。這些流民是最好的勞動力,大人可以借機修繕河堤城池,除了以上,大人還可以借助廣陵府的地理之便,大力發展商業,吸納大量的流民為工人或者匠人,隻要流民有活幹,有飯吃,有地方住,就不會出現任何意外!”
李文柏說道這裏,看著府尊尹盛平道:“大人,我們廣陵府靠海,這大海物產富饒,完全可靠海而生,海洋物資豐富,可以解決一部分吃飯的問題。”
尹盛平點了點頭道:“說的不錯,沒有書生的迂腐,提的法子也客觀,我會讓下轄的各縣城效仿樂平縣。”
尹盛平說到這裏,看著李文柏眉頭微微蹙道:“李文柏,這流民的事情本就煩惱,但還能夠有跡可循,而本府最擔心的事情卻比流民更兇險之事,你可知道是什麽事情?”
尹盛平慢慢的說道,眼睛盯著李文柏,這才是真正的考校。
第45章 奇物
李文柏起身道:“大人,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如今洪澇之後, 百姓流離失所, 顛沛流離, 饑餓交迫,加之人群混雜在一起,很容易得疫病!”
李文柏慢慢的說道, 而府尹尹盛平和一旁的孫成德眼睛越來越亮。這正是府尹大人最擔心的事情。可是他沒有想到李文柏竟然將這些事情揣摩的如此清楚。
這讓尹盛平有些意外, 畢竟李文柏才十幾歲的年齡。露出了讚許之色:“那你可有應對之法?這疫病最難防禦,一旦爆發, 便會殃及無數百姓!”
麵對尹府尹的詢問,李文柏不敢托大, 躬身道:“這洪澇過後最容易生的是瘧病, 小民翻閱過很多典籍,也問過一些大夫,最後認為此病乃是因為蚊蟲而起。我南方燥熱,洪災之後, 必有許多水坑窪地,這些地方最容易滋生蚊蟲。而流民為了生存, 吃喝拉撒都極為隨意, 這更加重了蚊蟲的滋養。”
尹盛平看向孫成德,問道:“孫主簿,瘧病真是蚊蟲之故?”
孫成德也不知道,他沉思了一會兒, 心中一動,“我細想過一些瘧疾爆發之地,發現還多是蚊蟲滋生之處,尤其是蚊蟲極多的夏季更容易爆發疾病,大人可還記得靈州雲台縣?”
一提起雲台縣,尹盛平立刻就想想起來了,因為這雲台縣在三年前可是赫赫有名,三年前,整個靈州都深受水患,而導致瘧疾在全州蔓延,隻有一個地方,竟然奇跡的沒有收到瘧疾困擾,這個地方就是雲台縣。
孫成德見著尹盛平想到此處,便說道:“如果下官沒記錯的話,那雲台縣以種植艾葉為生!”
尹盛平大吃一驚,他立刻站了起來。
李文柏原本不知道孫主簿為何突然提起雲台縣,聽到後來,他大概也知道什麽情況了,隻怕這雲台縣並沒有受到瘧疾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