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八零年代純女戶奮鬥史 作者:藍艾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梅建軍伸開握著的掌心,上麵安靜躺著兩顆大白兔奶糖。
楊桃兒從姐姐身後探出頭,抑止不住的歡喜:“建軍哥哥,這是給我的嗎?”真是個大大的好人!
梅建軍朝她招招手:“小桃兒過來!”
楊桃兒歡唿一聲,直奔著奶糖過去了,抓過來就塞進了自己的口袋,還對他甜甜一笑:“謝謝建軍哥哥!”她可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吃人嘴短,窮的沒辦法禮尚往來,就隻有嘴甜這一個好處了。
等到梅建軍走了之後,楊杏兒板起臉來教訓她:“桃兒,你不能人家給一點吃的就覺得他是好人,更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
楊桃兒心道:杏兒小朋友真是太堅持原則了,以楊婆子愛占便宜的性子,楊家門上居然也能長出這麽直的小白楊,可真不容易。
她為自己辯解:“姐姐,建軍哥哥是好人,你上次打傷了他,他都沒告狀,還給我糖吃。我現在拿了他的糖,等將來我長大掙大錢了再還給他。”又可憐兮兮補加了一句:“姐姐我餓。”
楊杏兒所有的堅持都敗給了這句話。
吳英玉做著空月子,楊婆子便不肯好生待她,才十來天的功夫,就打雞罵狗,天天找她的茬,家裏雞飛狗跳,氣氛空前不好。
楊婆子罵的內容左不過是逼著吳英玉下炕幹活,大清早起來就在院子裏罵:“……生不出兒子來,還整天養著,要我一把老骨頭來做飯,還有臉端飯碗?當自己是楊家的大功臣啊?!”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她把自己當年生不出兒子,婆婆對付她的那一套全都照搬來對付吳英玉,應用嫻熟。
以前吳英玉聽到婆婆指桑罵槐,就心驚肉跳,總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楊家,時時要看著丈夫跟婆婆的臉色行事,但是自從小三子被送走,她大哭過一場之後,也不知道是心寒了,還是破罐子破摔了,對婆婆的罵聲充耳不聞,隻管打定了主意養身子,餘事概不沾手。
楊婆子罵的次數多了,總覺得媳婦的臉皮都增厚了,隔著窗戶逼不動她,便直接支使楊六虎去房裏催她下炕幹活。
楊六虎進房去,看到媳婦蠟黃著一張臉躺著,對他也沒個好臉色,心裏便存了氣,說話的口氣也不好:“你這一天天的躺在炕上挺屍,就不能下炕去幫媽幹幹活?”
吳英玉的耳朵這才好像恢複了功能,她坐了起來,平靜的神色讓人看不出她心中所想,不過聲音極為平和:“六虎,你莫不是忘了我在做月子?媽讓我下炕幹活,我去幹也沒所謂,可要是做下大病,咱們還生不生兒子了”
生兒子可是楊家當前重中之重的大事,吳英玉提起這茬,一下子就找準了楊六虎的命門,他皺著濃黑的幾乎要連起來的眉毛:“幹點活就能作下病?”
吳英玉似乎連跟他爭辯的力氣都沒有,歎一口氣:“我說的話你也不信,要不你去問問村裏上年紀的伯娘嬸子們,她們總知道的。媽那是心裏不痛快,覺得我們生不出兒子來,拿我撒氣呢。”
楊六虎總覺得她哪裏不一樣了,可是又說不出來,隻能煩躁的丟下一句“我去跟媽說”就出去了。落後他在楊國虎家串門的時候,果然跟楊國虎媳婦提起這事兒。
“嫂子,我媽近來老是催英玉下地幹活,英玉又不肯,說自己沒出月子,沒出月子幹活還真能出毛病?”
楊國虎的媳婦生了倆兒子,但娘家媽當年也是生了幾個姑娘才懷了個兒子,上年紀之後一身的毛病,不是這疼就是那疼,她看著也心疼不少,起了惻隱之心,好歹替吳英玉說了幾句好話:“二嬸子那是沒抱上孫子拿英玉撒氣呢。做月子可不要好好養著嘛,總要過了四十天才能下炕幹活,你可別聽二嬸子的,到時候作下病來,就是你的事兒了。”
也多虧得楊國虎媳婦一句話,吳英玉才避免了做月子下炕幹活的危機。
楊婆子別人的話都聽不進去,但自己兒子那是吐口唾沫也能砸碗大的坑,特別好使。有了楊國虎的勸阻,吳英玉難得安穩過完了剩下的二十多天。
等三十八天的時候,鄉下計生站的人就開了車過來,直撲楊家院子,把人給拉走了。
出事的那天楊婆子跟楊六虎都下地掙工分去了,雖然公社大隊已經響應了國家的號召,準備分產到戶,但眼瞧著到了春種的日子,可耽擱不得,便先組織生產隊的社員們下地幹活,準備等種好了之後再詳細計劃。
同村的莊鄰都聽說了這個好消息,今年開春都不必大隊支書做動員,大家的積極性都特別高,看哪塊地都覺得像自己家的田,幹起來不惜力不說,還特別用心精耕細作,就連分配去照顧生產隊裏牲口的社員都不再對著牲口揮鞭子,慈愛的跟看護自家崽子似的,透著打心底裏的喜興。
那天吳英玉正在家裏躺著,楊桃兒姐妹倆在院子裏玩,忽然聽得外麵人聲喧嘩,很快大門被推開,衝進來幾個完全不認識的年輕男女,見到院子裏的小姐妹倆,笑眯眯問:“小姑娘,你爹媽在不在家啊?”
楊杏兒把妹妹擋在身後不說話,臉色格外的難看,楊桃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瞪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著這些人。
這些人隻當鄉下孩子怕生,見問不出姐妹倆,便直接在院子裏問:“楊六虎家的在不在?”
吳英玉不知就裏,才答了一嗓子:“誰呀?”楊杏兒就衝了過去,把房門拉了起來,緊緊抵著門板,擺出防禦的姿勢:“你們想幹啥?”
為首的幹部模樣的一名婦女笑著哄她:“小姑娘,我們找你媽問點事,你讓開吧?”
她完全是哄孩子的口吻,向來好說話的楊杏兒卻死活不肯,小臉乍然變色,跟見了鬼一樣,堅定的守著門口不肯開。
房裏的吳英玉完全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下地拉門,門被楊杏兒從外麵銷起來了,她隻能隔著門問:“杏兒,誰來了?給媽把門打開!”
楊杏兒死活不肯,都快要哭了。
那名婦女朝身邊的年輕男人使了個眼色,就有人上前去把楊杏兒強硬的抱了起來。她年紀太小,五歲多的小姑娘跟成年男子力量懸殊,想要徒勞的把人攔住,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不能夠,一經被抱離,尖利的哭聲便響了起來。
楊桃兒嚇壞了。
她從來都沒見過姐姐露出這麽緊張懼怕的神情,跑過去對著抱著楊杏兒的年輕男子又踹又踢:“你放開我姐姐!不許欺負我姐姐!”
三歲的小孩子氣力不繼,踢起來根本不疼。
那年輕人抱著掙紮不休的楊杏兒逗楊桃兒:“小姑娘,你要是再踢我,我就把你姐姐賣了!”
他以為能把這小孩子嚇哭,沒想到小丫頭一點也不怕,瞪著他吐字清楚:“我告公安局去!”
另外幾個看熱鬧的哈哈大笑,好像聽到了什麽不得了的笑話。
房門到底被從外麵打開了,吳英玉聽到孩子的哭聲心急如焚,才踏出房門,見到抱著楊杏兒逗楊桃兒的年輕人,再看看這一院子幹部模樣的人,臉色瞬間就變了。
不等她反應過來,已經被兩名年輕人各抱住了一邊的胳膊,那名婦女對她說:“吳英玉是吧?你生了三胎,符合計劃生育結紮的條件,我們今天來就是帶你去鄉上做結紮手術的。”
吳英玉眼淚瞬間就下來了,聲音裏都帶著絕望:“同誌,我……同誌求求你……”
那婦女對她的求情置若罔聞,吩咐那兩名年輕人:“把吳英玉帶到車上去。”
一幫人歡唿一聲,像收繳戰利品一般挾著吳英玉往大門外走去,楊杏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伸著手哭喊著:“媽……媽……”
楊桃兒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她看看哭著的楊杏兒,再看看被人帶著往外走的吳英玉,也顧不得姐姐了,邁開小短腿直奔著大門外衝了過去,跟個秤砣似的抱住了吳英玉的小腿,扯開了嗓子喊:“放開我媽!”
她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但從吳英玉跟楊桃兒的反應來看,應當是很嚴重的事情。
挾著吳英玉往前走的兩名年輕小夥子看到綴在吳英玉腿上的小豆丁連腳步都沒停,還低頭逗她:“小姑娘你這是做什麽我們帶你媽去看病,等晚上就把她送迴來了,你還不鬆開?”
楊桃兒扯著嗓子喊:“騙人!我才不信呐!”
第十一章
楊六虎跟楊婆子放工迴來,倆閨女也不知道野到了哪裏,院門大敞,連個人影子都沒有。
楊婆子恨恨跺腳:“不聽話的丫頭,也不知道在家看著門的。”扯開嗓子便罵:“吳英玉你是死人呐?隻管躺在炕上挺屍!”
房門大敞著,聽不到裏麵的動靜,楊六虎探頭瞧一眼,不耐煩的說:“別喊了,她不在。”
這可有些奇怪了。
吳英玉無事從不下炕,更何況走出房門,院子裏這麽大動靜,就算是在屋後的廁所裏,也早聽見動靜迴來了。
楊婆子洗了把臉,升火做飯,邊做邊罵,一會楊六虎從外麵迴來,麵色大變,倒好像大禍臨頭一般,直著嗓子喊:“媽——”
“媽——”
楊婆子心情不暢,還在叨叨:“我這做婆婆的真命苦,她咋不死在外麵呢?”聽著兒子鬼吼鬼叫,也是沒好氣:“你媽還沒死,叫魂啊?”
楊六虎直奔著廚房來,扶著門框臉都青了:“媽,村上的人說,今天計生站的人來咱們莊上了,村東頭的鄭二家的媳婦跟英玉都被拉到鄉上去了。”
楊婆子手裏的粗瓷碗“啪”的一聲就落了地,嚎了起來:“作孽喲!這是要斷了老楊家的香火啊……”她飯也不做了,掛著兩泡眼淚就催楊六虎:“還愣著幹啥?趕緊到鄉上看看啊!這幫挖人祖墳的缺德鬼……”
娘倆拉上大門,小跑著就往鄉裏去,哪知道半道上就遇見了計生站送人的車。
吳英玉雙目無神跟另外一個媳婦半躺著坐在拖拉機車廂裏,身邊還坐著楊桃兒姐妹倆。
楊桃兒死命抱著吳英玉不撒手,楊杏兒也有樣學樣,抱著吳英玉的另外一隻腿不撒手,計生辦的沒辦法,把吊著倆“秤砣”的吳英玉抬到了車上,直到進了計生站的大門,楊桃兒才明白是怎麽迴來。
楊六虎跟楊婆子見到已經做了結紮手術的吳英玉,都差點癱倒在地。
——老楊家這下子可是全無指望了!
吳英玉跟村東頭鄭二家的媳婦被強製拉到鄉計生站做結紮手術,意味著安泰鄉的計劃生育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以前還是以宣傳基本國策為主,動員已生育兩胎或者超過兩胎的育齡婦女去計生站結紮,采取的是自願的態度,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隔壁豐成鄉在年底縣上的工作總結大會上得到了縣上領導的一致稱讚,刺激到了安泰鄉的計生站長,今年他們也下放了完成結紮手術的指標,開始四處強製拉人。
楊家跟鄭家毫無防備,中招了。
春種還未播完,安泰鄉一麵開始大張旗鼓的準備推行分產到戶,一麵開始見縫插針的搞計劃生育,氣氛空前的緊張了起來。
土地在農村人眼中就是金飯碗,一家子活命的依賴,能分到塊好地,那是幾輩子修來的好運氣;同樣,傳宗接代的觀念也是深入人心,都是一顆汗珠子摔成八瓣在土裏刨食吃的,家裏若是生不出兒子,將來閨女嫁了人,地裏的重活誰來幹?家裏的高堂誰來養?
兩件皆是頂天的大事,誰也不能置身事外,等閑視之。
春種之後,吳嬸子聽說了吳英玉已經被強製結紮的消息,又一次踏進了楊家大門。
自閨女出嫁之後,這些年她牽腸掛肚,夜不安枕。
楊家上門說親的時候,還是求著吳家的,等到閨女進了吳家門,是死是活就全憑楊家說了算。為了楊家待閨女好點,她哪次來楊家不是陪著笑臉?說個不好聽的話,倒好似把人質押在了楊家,不得不對楊家陪笑臉。
以前每次來她心中還存著希望,隻盼吳英玉下一胎能生個男娃,這次卻是滿心的絕望,站在楊家大門口,腳步沉重的都有點邁不進去了。
楊桃兒姐妹倆正巧出門玩,看到吳嬸子乖乖巧巧走了過來,齊齊喊了一嗓子:“外婆。”
自吳英玉被強製結紮拉迴來之後,家裏的氣氛就更是低沉了。
楊六虎整天黑著一張臉,那架勢讓楊杏兒姐妹倆遠遠看到他的影子都要往旁邊躲,生怕擋了他的道給一腳踹開。
楊婆子就更不必說了,迴來就哭天搶地大鬧了一場,飯也不做了,地也不下了,她倒是躺在炕上,病倒了。
吳英玉本來就身子虛,這下肚子上還有個刀口,就更不能下炕了。
廚房裏的事兒指望不上楊六虎,楊杏兒隻能自己挽袖子上了,踩著凳子站在灶台前往鍋裏拌麵湯,指揮著楊桃兒往灶裏加柴。
家裏糧食有限,做的飯食也簡單,楊杏兒力氣有限,做不了太複雜的手擀麵條或者揪麵片,但是拌湯跟疙瘩湯她還能做,熟了往鍋裏撒一把鹽,鹹了加水,淡了加鹽,灶上還有年前沒吃完的鹹菜,一家子能對付著吃兩口。
吳嬸子摸摸倆小外孫女的臉蛋,小聲問她們:“你爹跟你奶奶在家沒?”
楊杏兒說:“爹出工了,奶奶跟媽都在睡覺。”楊六虎心情不好,還得出工,最近尤其到了籌備分產到戶的關鍵時刻,兒子固然重要,田地也是命根子,他不能大撒手。
吳嬸子聽說楊婆子大天白日居然在家睡覺,心下就沉甸甸的:“你奶奶……怎麽沒出工?”
楊杏兒沒說話,楊桃兒代她答:“奶奶犯了心口疼,在家休息。”
不必再問她也知道楊婆子這心口疼的毛病是哪來的,事到如今也隻能麵對了。
吳嬸子站在楊家堂屋門口,揚聲問一句:“親家在家?”
房裏安靜了一會,她又問了一句,才聽到楊婆子陰陽怪氣答了一句:“還沒死呢。”
態度很不友好。
吳嬸子厚著臉皮進了堂屋,這次還特特去供銷社買了瓶梨子罐頭,這在鄉下可是矜貴稀罕的物件,都沒能換來楊婆子一個好臉。
楊婆子一腔怨憤除了罵天罵地罵吳英玉,看到吳嬸子倒好像找到了罪魁禍首一般,話裏話外都是冷嘲熱諷。
楊桃兒跟楊杏兒躲在窗根下偷聽了半天,都對吳嬸子的忍辱負重有了新的認識。
吳嬸子進去沒多久,就白著臉出來了,見到偷聽的兩外孫女,眼眶都是紅的,借著逗她們的機會偷偷扭頭擦了眼角的淚珠,這才往吳英玉房裏去了。
事已至此,娘倆也沒什麽話可說,不過是對坐垂淚罷了。
她來了一趟楊家莊,是一路哭著迴去的,進門就抱著鄭紅大哭:“英玉可怎麽辦呢?連個兒子都沒生出來……”
鄭紅勸了好半天,她哭聲小一點了,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盯著鄭紅的肚子出神,突然冒出一句:“紅啊,要是這胎你生個兒子,不如……抱給英玉去養?她是斷然不會虧待親侄子的!”
楊桃兒從姐姐身後探出頭,抑止不住的歡喜:“建軍哥哥,這是給我的嗎?”真是個大大的好人!
梅建軍朝她招招手:“小桃兒過來!”
楊桃兒歡唿一聲,直奔著奶糖過去了,抓過來就塞進了自己的口袋,還對他甜甜一笑:“謝謝建軍哥哥!”她可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吃人嘴短,窮的沒辦法禮尚往來,就隻有嘴甜這一個好處了。
等到梅建軍走了之後,楊杏兒板起臉來教訓她:“桃兒,你不能人家給一點吃的就覺得他是好人,更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
楊桃兒心道:杏兒小朋友真是太堅持原則了,以楊婆子愛占便宜的性子,楊家門上居然也能長出這麽直的小白楊,可真不容易。
她為自己辯解:“姐姐,建軍哥哥是好人,你上次打傷了他,他都沒告狀,還給我糖吃。我現在拿了他的糖,等將來我長大掙大錢了再還給他。”又可憐兮兮補加了一句:“姐姐我餓。”
楊杏兒所有的堅持都敗給了這句話。
吳英玉做著空月子,楊婆子便不肯好生待她,才十來天的功夫,就打雞罵狗,天天找她的茬,家裏雞飛狗跳,氣氛空前不好。
楊婆子罵的內容左不過是逼著吳英玉下炕幹活,大清早起來就在院子裏罵:“……生不出兒子來,還整天養著,要我一把老骨頭來做飯,還有臉端飯碗?當自己是楊家的大功臣啊?!”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她把自己當年生不出兒子,婆婆對付她的那一套全都照搬來對付吳英玉,應用嫻熟。
以前吳英玉聽到婆婆指桑罵槐,就心驚肉跳,總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楊家,時時要看著丈夫跟婆婆的臉色行事,但是自從小三子被送走,她大哭過一場之後,也不知道是心寒了,還是破罐子破摔了,對婆婆的罵聲充耳不聞,隻管打定了主意養身子,餘事概不沾手。
楊婆子罵的次數多了,總覺得媳婦的臉皮都增厚了,隔著窗戶逼不動她,便直接支使楊六虎去房裏催她下炕幹活。
楊六虎進房去,看到媳婦蠟黃著一張臉躺著,對他也沒個好臉色,心裏便存了氣,說話的口氣也不好:“你這一天天的躺在炕上挺屍,就不能下炕去幫媽幹幹活?”
吳英玉的耳朵這才好像恢複了功能,她坐了起來,平靜的神色讓人看不出她心中所想,不過聲音極為平和:“六虎,你莫不是忘了我在做月子?媽讓我下炕幹活,我去幹也沒所謂,可要是做下大病,咱們還生不生兒子了”
生兒子可是楊家當前重中之重的大事,吳英玉提起這茬,一下子就找準了楊六虎的命門,他皺著濃黑的幾乎要連起來的眉毛:“幹點活就能作下病?”
吳英玉似乎連跟他爭辯的力氣都沒有,歎一口氣:“我說的話你也不信,要不你去問問村裏上年紀的伯娘嬸子們,她們總知道的。媽那是心裏不痛快,覺得我們生不出兒子來,拿我撒氣呢。”
楊六虎總覺得她哪裏不一樣了,可是又說不出來,隻能煩躁的丟下一句“我去跟媽說”就出去了。落後他在楊國虎家串門的時候,果然跟楊國虎媳婦提起這事兒。
“嫂子,我媽近來老是催英玉下地幹活,英玉又不肯,說自己沒出月子,沒出月子幹活還真能出毛病?”
楊國虎的媳婦生了倆兒子,但娘家媽當年也是生了幾個姑娘才懷了個兒子,上年紀之後一身的毛病,不是這疼就是那疼,她看著也心疼不少,起了惻隱之心,好歹替吳英玉說了幾句好話:“二嬸子那是沒抱上孫子拿英玉撒氣呢。做月子可不要好好養著嘛,總要過了四十天才能下炕幹活,你可別聽二嬸子的,到時候作下病來,就是你的事兒了。”
也多虧得楊國虎媳婦一句話,吳英玉才避免了做月子下炕幹活的危機。
楊婆子別人的話都聽不進去,但自己兒子那是吐口唾沫也能砸碗大的坑,特別好使。有了楊國虎的勸阻,吳英玉難得安穩過完了剩下的二十多天。
等三十八天的時候,鄉下計生站的人就開了車過來,直撲楊家院子,把人給拉走了。
出事的那天楊婆子跟楊六虎都下地掙工分去了,雖然公社大隊已經響應了國家的號召,準備分產到戶,但眼瞧著到了春種的日子,可耽擱不得,便先組織生產隊的社員們下地幹活,準備等種好了之後再詳細計劃。
同村的莊鄰都聽說了這個好消息,今年開春都不必大隊支書做動員,大家的積極性都特別高,看哪塊地都覺得像自己家的田,幹起來不惜力不說,還特別用心精耕細作,就連分配去照顧生產隊裏牲口的社員都不再對著牲口揮鞭子,慈愛的跟看護自家崽子似的,透著打心底裏的喜興。
那天吳英玉正在家裏躺著,楊桃兒姐妹倆在院子裏玩,忽然聽得外麵人聲喧嘩,很快大門被推開,衝進來幾個完全不認識的年輕男女,見到院子裏的小姐妹倆,笑眯眯問:“小姑娘,你爹媽在不在家啊?”
楊杏兒把妹妹擋在身後不說話,臉色格外的難看,楊桃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瞪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著這些人。
這些人隻當鄉下孩子怕生,見問不出姐妹倆,便直接在院子裏問:“楊六虎家的在不在?”
吳英玉不知就裏,才答了一嗓子:“誰呀?”楊杏兒就衝了過去,把房門拉了起來,緊緊抵著門板,擺出防禦的姿勢:“你們想幹啥?”
為首的幹部模樣的一名婦女笑著哄她:“小姑娘,我們找你媽問點事,你讓開吧?”
她完全是哄孩子的口吻,向來好說話的楊杏兒卻死活不肯,小臉乍然變色,跟見了鬼一樣,堅定的守著門口不肯開。
房裏的吳英玉完全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下地拉門,門被楊杏兒從外麵銷起來了,她隻能隔著門問:“杏兒,誰來了?給媽把門打開!”
楊杏兒死活不肯,都快要哭了。
那名婦女朝身邊的年輕男人使了個眼色,就有人上前去把楊杏兒強硬的抱了起來。她年紀太小,五歲多的小姑娘跟成年男子力量懸殊,想要徒勞的把人攔住,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不能夠,一經被抱離,尖利的哭聲便響了起來。
楊桃兒嚇壞了。
她從來都沒見過姐姐露出這麽緊張懼怕的神情,跑過去對著抱著楊杏兒的年輕男子又踹又踢:“你放開我姐姐!不許欺負我姐姐!”
三歲的小孩子氣力不繼,踢起來根本不疼。
那年輕人抱著掙紮不休的楊杏兒逗楊桃兒:“小姑娘,你要是再踢我,我就把你姐姐賣了!”
他以為能把這小孩子嚇哭,沒想到小丫頭一點也不怕,瞪著他吐字清楚:“我告公安局去!”
另外幾個看熱鬧的哈哈大笑,好像聽到了什麽不得了的笑話。
房門到底被從外麵打開了,吳英玉聽到孩子的哭聲心急如焚,才踏出房門,見到抱著楊杏兒逗楊桃兒的年輕人,再看看這一院子幹部模樣的人,臉色瞬間就變了。
不等她反應過來,已經被兩名年輕人各抱住了一邊的胳膊,那名婦女對她說:“吳英玉是吧?你生了三胎,符合計劃生育結紮的條件,我們今天來就是帶你去鄉上做結紮手術的。”
吳英玉眼淚瞬間就下來了,聲音裏都帶著絕望:“同誌,我……同誌求求你……”
那婦女對她的求情置若罔聞,吩咐那兩名年輕人:“把吳英玉帶到車上去。”
一幫人歡唿一聲,像收繳戰利品一般挾著吳英玉往大門外走去,楊杏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伸著手哭喊著:“媽……媽……”
楊桃兒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她看看哭著的楊杏兒,再看看被人帶著往外走的吳英玉,也顧不得姐姐了,邁開小短腿直奔著大門外衝了過去,跟個秤砣似的抱住了吳英玉的小腿,扯開了嗓子喊:“放開我媽!”
她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但從吳英玉跟楊桃兒的反應來看,應當是很嚴重的事情。
挾著吳英玉往前走的兩名年輕小夥子看到綴在吳英玉腿上的小豆丁連腳步都沒停,還低頭逗她:“小姑娘你這是做什麽我們帶你媽去看病,等晚上就把她送迴來了,你還不鬆開?”
楊桃兒扯著嗓子喊:“騙人!我才不信呐!”
第十一章
楊六虎跟楊婆子放工迴來,倆閨女也不知道野到了哪裏,院門大敞,連個人影子都沒有。
楊婆子恨恨跺腳:“不聽話的丫頭,也不知道在家看著門的。”扯開嗓子便罵:“吳英玉你是死人呐?隻管躺在炕上挺屍!”
房門大敞著,聽不到裏麵的動靜,楊六虎探頭瞧一眼,不耐煩的說:“別喊了,她不在。”
這可有些奇怪了。
吳英玉無事從不下炕,更何況走出房門,院子裏這麽大動靜,就算是在屋後的廁所裏,也早聽見動靜迴來了。
楊婆子洗了把臉,升火做飯,邊做邊罵,一會楊六虎從外麵迴來,麵色大變,倒好像大禍臨頭一般,直著嗓子喊:“媽——”
“媽——”
楊婆子心情不暢,還在叨叨:“我這做婆婆的真命苦,她咋不死在外麵呢?”聽著兒子鬼吼鬼叫,也是沒好氣:“你媽還沒死,叫魂啊?”
楊六虎直奔著廚房來,扶著門框臉都青了:“媽,村上的人說,今天計生站的人來咱們莊上了,村東頭的鄭二家的媳婦跟英玉都被拉到鄉上去了。”
楊婆子手裏的粗瓷碗“啪”的一聲就落了地,嚎了起來:“作孽喲!這是要斷了老楊家的香火啊……”她飯也不做了,掛著兩泡眼淚就催楊六虎:“還愣著幹啥?趕緊到鄉上看看啊!這幫挖人祖墳的缺德鬼……”
娘倆拉上大門,小跑著就往鄉裏去,哪知道半道上就遇見了計生站送人的車。
吳英玉雙目無神跟另外一個媳婦半躺著坐在拖拉機車廂裏,身邊還坐著楊桃兒姐妹倆。
楊桃兒死命抱著吳英玉不撒手,楊杏兒也有樣學樣,抱著吳英玉的另外一隻腿不撒手,計生辦的沒辦法,把吊著倆“秤砣”的吳英玉抬到了車上,直到進了計生站的大門,楊桃兒才明白是怎麽迴來。
楊六虎跟楊婆子見到已經做了結紮手術的吳英玉,都差點癱倒在地。
——老楊家這下子可是全無指望了!
吳英玉跟村東頭鄭二家的媳婦被強製拉到鄉計生站做結紮手術,意味著安泰鄉的計劃生育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以前還是以宣傳基本國策為主,動員已生育兩胎或者超過兩胎的育齡婦女去計生站結紮,采取的是自願的態度,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隔壁豐成鄉在年底縣上的工作總結大會上得到了縣上領導的一致稱讚,刺激到了安泰鄉的計生站長,今年他們也下放了完成結紮手術的指標,開始四處強製拉人。
楊家跟鄭家毫無防備,中招了。
春種還未播完,安泰鄉一麵開始大張旗鼓的準備推行分產到戶,一麵開始見縫插針的搞計劃生育,氣氛空前的緊張了起來。
土地在農村人眼中就是金飯碗,一家子活命的依賴,能分到塊好地,那是幾輩子修來的好運氣;同樣,傳宗接代的觀念也是深入人心,都是一顆汗珠子摔成八瓣在土裏刨食吃的,家裏若是生不出兒子,將來閨女嫁了人,地裏的重活誰來幹?家裏的高堂誰來養?
兩件皆是頂天的大事,誰也不能置身事外,等閑視之。
春種之後,吳嬸子聽說了吳英玉已經被強製結紮的消息,又一次踏進了楊家大門。
自閨女出嫁之後,這些年她牽腸掛肚,夜不安枕。
楊家上門說親的時候,還是求著吳家的,等到閨女進了吳家門,是死是活就全憑楊家說了算。為了楊家待閨女好點,她哪次來楊家不是陪著笑臉?說個不好聽的話,倒好似把人質押在了楊家,不得不對楊家陪笑臉。
以前每次來她心中還存著希望,隻盼吳英玉下一胎能生個男娃,這次卻是滿心的絕望,站在楊家大門口,腳步沉重的都有點邁不進去了。
楊桃兒姐妹倆正巧出門玩,看到吳嬸子乖乖巧巧走了過來,齊齊喊了一嗓子:“外婆。”
自吳英玉被強製結紮拉迴來之後,家裏的氣氛就更是低沉了。
楊六虎整天黑著一張臉,那架勢讓楊杏兒姐妹倆遠遠看到他的影子都要往旁邊躲,生怕擋了他的道給一腳踹開。
楊婆子就更不必說了,迴來就哭天搶地大鬧了一場,飯也不做了,地也不下了,她倒是躺在炕上,病倒了。
吳英玉本來就身子虛,這下肚子上還有個刀口,就更不能下炕了。
廚房裏的事兒指望不上楊六虎,楊杏兒隻能自己挽袖子上了,踩著凳子站在灶台前往鍋裏拌麵湯,指揮著楊桃兒往灶裏加柴。
家裏糧食有限,做的飯食也簡單,楊杏兒力氣有限,做不了太複雜的手擀麵條或者揪麵片,但是拌湯跟疙瘩湯她還能做,熟了往鍋裏撒一把鹽,鹹了加水,淡了加鹽,灶上還有年前沒吃完的鹹菜,一家子能對付著吃兩口。
吳嬸子摸摸倆小外孫女的臉蛋,小聲問她們:“你爹跟你奶奶在家沒?”
楊杏兒說:“爹出工了,奶奶跟媽都在睡覺。”楊六虎心情不好,還得出工,最近尤其到了籌備分產到戶的關鍵時刻,兒子固然重要,田地也是命根子,他不能大撒手。
吳嬸子聽說楊婆子大天白日居然在家睡覺,心下就沉甸甸的:“你奶奶……怎麽沒出工?”
楊杏兒沒說話,楊桃兒代她答:“奶奶犯了心口疼,在家休息。”
不必再問她也知道楊婆子這心口疼的毛病是哪來的,事到如今也隻能麵對了。
吳嬸子站在楊家堂屋門口,揚聲問一句:“親家在家?”
房裏安靜了一會,她又問了一句,才聽到楊婆子陰陽怪氣答了一句:“還沒死呢。”
態度很不友好。
吳嬸子厚著臉皮進了堂屋,這次還特特去供銷社買了瓶梨子罐頭,這在鄉下可是矜貴稀罕的物件,都沒能換來楊婆子一個好臉。
楊婆子一腔怨憤除了罵天罵地罵吳英玉,看到吳嬸子倒好像找到了罪魁禍首一般,話裏話外都是冷嘲熱諷。
楊桃兒跟楊杏兒躲在窗根下偷聽了半天,都對吳嬸子的忍辱負重有了新的認識。
吳嬸子進去沒多久,就白著臉出來了,見到偷聽的兩外孫女,眼眶都是紅的,借著逗她們的機會偷偷扭頭擦了眼角的淚珠,這才往吳英玉房裏去了。
事已至此,娘倆也沒什麽話可說,不過是對坐垂淚罷了。
她來了一趟楊家莊,是一路哭著迴去的,進門就抱著鄭紅大哭:“英玉可怎麽辦呢?連個兒子都沒生出來……”
鄭紅勸了好半天,她哭聲小一點了,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盯著鄭紅的肚子出神,突然冒出一句:“紅啊,要是這胎你生個兒子,不如……抱給英玉去養?她是斷然不會虧待親侄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