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正文第1129章:兄弟之間無需多言宮門外。

    李承乾仰天歎道:“在大唐成為千古第一盛世之前,你李世民可不能老啊……”

    說完,他又搖頭苦笑一聲。

    雖然看上去人生很長,但十幾年的時間轉眼而逝。

    ……

    貞觀十一年,十一月。

    大唐內部,浩浩蕩蕩的軍製改革開始了。

    首先是全國的府兵,朝廷親自頒布指令,解散了全國各地的軍隊,更解散了全國各地的折衝府。

    曾幾何時,為大唐開疆拓土,馳騁沙場的多個軍旅都在同一時間被解散。

    涼州軍,並州軍,襄陽軍,江南軍,幽州軍,蜀軍,等等多個隊伍,都在同一時間打亂重組。

    從上至下,保留的隻有一個番號而已。

    而後,朝廷也派下了募兵官員。

    按照當下的政策,在當地重新開始募集兵馬。

    李承乾的要求就隻有一個,那便是兵民徹底分開,兵是兵,民是民。

    民主生產,兵主軍事,以後出了主從關係,再無任何交集。

    而且在朝廷頒布的聖旨當中也明令要求,從軍者需要與朝廷簽下五年契約。

    五年之內,人在軍中,服從軍隊的一切調遣,除重大節假日,無歸家之時。

    而為了彌補軍人離家而造成原籍家庭缺少一個勞動力的損失。

    當地政府會在年初,年中,年末,三季的稅收當中撥出一部分作為補償給軍人所在家庭。

    而軍人在軍中每月也有固定的月錢,衣食住行皆由朝廷承擔。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好事兒。

    畢竟先前的府兵製中,唯有打仗的時候才有錢賺,其他時期基本毫無收入可言。

    當然,對於軍人們來說,更讓他們高興的是原來憑人頭領賞錢的條令並沒有取消。

    以後,他們依舊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在戰場上多殺敵寇,為自己賺取更多的錢財。

    而軍人的事情解決完了。

    接下來,便是折衝府內記錄在冊的將領們。

    在朝廷旨意頒布之後,全部將領都在第一時間趕赴長安城等待新的指令。

    而這也就到了李承乾等人忙碌起來的時候了。

    畢竟,考核將領這事兒可是個大工程,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完的,更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就能做的。

    在李世民頒布旨意之後,李承乾也是第一時間去選擇負責考核的考官。

    他自己肯定要在其中,這不用說。

    其次,高至行、程懷亮、李崇義、這些與他長久征戰的將領自是考官的頭號人選。

    當然,還有薛禮這個在這次戰爭中嶄露頭角的年輕將帥。

    而除了這些人之外,李承乾還找了一個誰也沒想到的人。

    前蜀王,如今連封號都沒有的李恪。

    當李承乾來找自己的時候,李恪也是十分的驚訝。

    他直看著李承乾道:“你這家夥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我可是跟你打過仗的人。”

    “你手下的涼州軍與乾字營,可是有不少人都死在了我的手上。”

    “你現在讓我去考核天下的將領?”

    “難道你就不怕,我暗中培植心腹,迴過頭再跟你幹一場?”

    聽見這話,李承乾也是笑了。

    “想培植就培植,想幹就幹,都隨你。”

    李承乾直望著李恪道:“反正你也打不過我,饒是讓你有些準備又能如何?”

    他這也是老無賴了。

    李恪對他那也是深感無語:“我真不知道該說你自信,還是該說你自負啊。”

    “怎麽說我是你的事兒。”

    “讓不讓你過去幫忙是我的事兒。”

    李承乾直看著李恪道:“開疆拓土以及長遠的謀劃你不如我,但識人之能,我不如你。”

    他說的這也是實話。

    胖不說,就但從涼州軍以及蜀軍在這些年的發展上就能看得出來。

    涼州軍的這些個將領,不論是劉啟也好,還是馮光耀也罷,就算是長孫衝與程懷亮他們。

    這些都基本上是李世民留給李承乾的。

    而他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可謂少之又少,能拿的出手的無外乎就是一個羅定安。

    可羅定安那充其量就是個能夠衝鋒陷陣的將才而已。

    而蜀軍呢?

    張驍,陳福寬、諸葛英、尚雲賢等人,不論哪一個拿出來都足以做一軍統帥。

    從這也不難看出,李承乾與李恪真正的差距所在。

    而這其實也是李世民的私心所在。

    李世民剛開始培養李承乾的時候,就是將他往帝王的方向培養的,學的都是帝王之術。

    而李恪則不然。

    從小不論是武藝也好,還是兵法戰策也罷,幾乎都有李世民的親自指點。

    其中目的無二,無外乎是想讓他的那些個兒子都能相互依存,如手腳一般誰也離不開誰。

    隻不過開始的時候,李恪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

    如今,看著李承乾那模樣,李恪也不由歎了口氣。

    “我的皇兄啊。”

    “我不是不明白你的好意。”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

    “我不到十歲的時候,就恨上你了。”

    “而這恨意到如今,已經整整十年。”

    “你現在,想讓我拋去恨意,重新站起來我知道。”

    “可你真覺得,我能拋得下嗎?”

    他直望著李承乾道:“況且,你可知道你若在這般對我,又要遭受多少無故罵名?”

    “你看看,你都叫我一聲皇兄了。”

    “既如此,就算為你背負再多罵名又能如何?”

    李承乾挑著嘴角道:“而且這些事兒也不用你來操心,更不用你來管。”

    “你皇兄我時間緊任務重,沒那麽多時間跟你繞那麽多彎子。”

    “當下,我就問你一句話。”

    “這事兒,你做是不做?”

    “考核官,你當是不當?”

    “考核現場,你去是不去?”

    聽見這番話,李恪忍不住搖頭苦笑。

    李恪不是不明白李承乾的意思,可他著實是不想接受李承乾的好。

    因為那樣,他就再不能對這人生出恨意了。

    良久之後,李恪仿佛是被抽幹了力氣一樣,直望向李承乾道:“既如此,我聽你的就是。”

    “那你還說那麽多廢話幹嘛?”

    李承乾白眼連翻,直道:“趕緊收拾收拾,明兒一早,大理寺見。”

    說完,李承乾也不管李恪是個什麽表情,直站起身來朝外走去。

    而望著李承乾離開的背影,李恪緊緊地抿著嘴巴,有一句話憋在心裏,欲言又止。

    但這話直至李承乾離開,他也終究是沒能說出口。

    可有些話,不需要說。

    主要是看你怎麽做,尤其是兄弟之間。

    李承乾能懂李恪的心,同樣也願意給李恪搭這個台階,讓他從那高台上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下並收藏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