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正文第1019章:又要替老子背鍋要說李承乾現在的反應的確是慢了許多。

    李世民那意思都多明顯了,其實就是要讓李承乾犧牲一下,幫他抵擋一下朝廷上那些大臣的火力。

    畢竟,之前九年學院的事情就麵對了那麽多大臣的口誅筆伐。

    如今又弄出這種一看就知道不被人接受的武舉,肯定會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對。

    而他李世民又是最要麵子的。

    縷縷被自己的臣子反駁,總歸也不是一件好事兒。

    所以此刻,養兒子的價值就出現了。

    李承乾也是默默思索了良久才反應過來這老家夥是想讓自己幹嘛。

    他忍不住苦笑一聲道:“我的父皇啊,您就不能有好事兒的時候,多想想您兒子?”

    “怎麽竟是這背黑鍋的事情呢?”

    聞言,李世民不由清了清喉嚨。

    他道:“你以為我想啊?”

    “這不也是為了你的未來著想麽。”

    “若是以後,你的朝中無人才可用怎麽辦?”

    “若是以後,你的朝中沒有能征慣戰的猛將怎麽辦?”

    “這都是父皇為了你好,所以你也不要不識抬舉。”

    李世民直接站起身來走到李承乾的身旁,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事兒就這麽說定了,你抓緊時間辦吧。”

    可以。

    你這老頭子是真的可以。

    這是甩鍋那都甩出花樣來了呀。

    可李承乾能有什麽辦法?

    挺著唄。

    自己的老子,他總不能上去一個大嘴巴子,再罵一句不要臉吧?

    那不就真成了不孝子,忤逆子了?

    李承乾搖頭輕歎一聲,道:“放心吧父皇,這事兒我肯定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

    “那就好,父皇相信你的能力。”

    李世民再度懷笑出聲,隨即道:“而且擇日不如撞日,明日你就將這事兒好好整理一下,待到後天上朝就與南疆的事兒一並拿出來說。”

    “好好好……”

    這老頭子怎麽這般猴急呢?

    好似自己不給他辦事兒,就能跑了一樣。

    這也著實是讓李承乾十分的無語。

    不過,這事兒也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他記得在正常的曆史時間線上,武則天就因為推廣武舉的事兒,遭受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口誅筆伐。

    說什麽不尊禮法,說什麽選出來的都是一幫庸庸碌碌之人。

    甚至還有人將武舉跟大唐中後期的武將平庸聯係在了一起。

    當然了,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兒。

    畢竟學習和適應新事物是需要時間的。

    如當初,李承乾前世所麵對的互聯網時代不就是如此麽?

    在那思想開發程度遠遠超出現在的時代都是如此,就更別提在當下這樣一個封建時代了。

    於是乎,接下來的一日當中,李承乾也都沒想別的,專門將武舉的幾項優劣勢都給想通。

    待到上朝當日。

    李世民當庭宣布了擴充了南疆版圖的消息。

    說真的,李承乾的心底裏還是希望將南疆收歸國有的。

    畢竟史書上要記錄一個君主的能力強弱,是要看擴張了多少領土,讓百姓人口提升了多少的。

    而李世民在位期間擴充版圖的事兒已經不必多說。

    北漠、吐穀渾、高句麗、東北諸地,已經足以讓他封神了。

    當然,這些土地絕大多數都是李承乾幫他打迴來的。

    但這已經無需贅述。

    待到李世民說完了之後,朝臣們也是說什麽的都有。

    但基本上的內容都是與那日,幾人在甘露殿議論的無異。

    就是關於到底要不要南疆的土地的問題。

    但當李承乾將屯田製與留地不留人的事兒說完了之後,反對的聲音明顯就小了不少。

    並且,並且在朝廷上‘上班的公務員’有幾個是沒有眼色的?

    他們都能看出來李世民的態度。

    所以此刻,他們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

    畢竟,李世民話裏話外都已經同意了,他們還有什麽可說的?

    而接下來,李世民便一邊給李承乾使著眼色,一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收到李世民的信號後,李承乾也立刻站了出來。

    他道:“兒臣有事要奏。”

    “哦?”

    李世民故作驚訝道:“我的太子,你有何事要奏啊?”

    說真的,看見他那模樣,李承乾是真的想轉身就走。

    至於辦事兒的問題,那就讓這老頭子自己去弄去吧。

    這什麽跟什麽呀。

    不過,自己畢竟已經答應了人家,要幫人家背鍋了,那就得將這件事兒進行到底。

    故而李承乾直接道:“大唐建立至今,也有近二十年。”

    “這二十年間,父皇與皇爺爺勵精圖治,厲兵秣馬,一統山河,擊潰外敵,打造盛世江山。”

    “可以說,尤其近幾年的戰爭平息之後,可以說大唐內部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李承乾直道:“但是,更大的問題已經擺在了我們的麵前。”

    聽聞這話,李世民挑了挑眉,直問道:“什麽問題。”

    “文臣老去,猛將凋零。”

    李承乾直朝著李世民,拱手道:“尤其近幾年,兒臣的感受特別明顯。”

    “在大唐的武將行列,年紀最大的李靖李將軍,如今業已接近七十高齡。”

    “李孝恭,李道宗二位皇叔,尉遲將軍、程將軍、段將軍、皆已經年近五十。”

    “就算是孩兒的老師,今年也已經四十歲了……”

    說到這,李承乾揮手指向滿場眾人:“父皇你且放眼朝堂。”

    “您看,咱們這些大唐的開國元勳們,現在有幾人不是兩鬢斑白,有幾人不是身形佝僂。”

    “父皇你且想想看,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又有幾人能為大唐征戰。”

    “甚至兒臣想要鬥膽說句悲觀一些的話。”

    “二十年之後,在場眾人又有幾人還能在世上行走?”

    他這話說的固然難聽,但卻也句句在理。

    沒錯,在場的這些人都老了。

    包括李世民自己,今年都已經奔四十了。

    而四十歲的人在戰場上,能與二十歲的人匹敵嗎?

    或許,比起謀略來,他們不差什麽,甚至要遠超年輕人。

    但終究歲月無情,他們無法再在軍中吃那個苦了。

    搞不好一場戰爭下來,自己就得餓死病死。

    而在人群中自然也是有人不服。

    “殿下此言差矣。”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有人道:“我等雖然年歲大了,但也依舊寶刀不老。”

    他這話音剛落,就又有人說道:“而且,我們的孩子現在也已經長大了,殿下也不必那麽悲觀……”

    “你們的孩子?”

    李承乾不由搖頭笑了:“你所知的孩子,是程懷亮,還是高至行,還是長孫衝,還是尉遲寶琳,亦或者是我李承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下並收藏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