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正文第969章:丟不起那個人固然範北他們的起義軍的戰鬥力不如南疆精銳。

    但在兩線夾擊之下,蜀軍一方的士氣明顯出現了變化。

    饒是那些蜀軍精銳的臉上都露出了慌亂的模樣,就更別提那些新卒與地方軍了。

    畢竟當下他們麵臨的可是兩麵夾擊啊。

    且不說範北他們,單說高至行一方的襄陽軍。

    他們的戰鬥力有多強,許多士卒都是見過的。

    而在此時此刻,這兩方一同對己方發動進攻,就算是戰鬥經驗十足的百夫長,在這時刻都有些難以穩住心神。

    也得虧是謝光賢反應快,即時讓己方的將領下去穩定人心。

    最終還是順利的將一部分人手調出了中圈戰場,去往前方抵擋襄陽軍的衝擊。

    ……

    瞿塘關外。

    不僅是徐朗這個行軍總管親自帶頭衝鋒,就連高至行這位統帥都已經登上了戰場親自指揮進攻。

    這家夥從始至終隻秉承著一個原則。

    不打則以,隻要打,就必然是最終的絕戰。

    而且對於這一戰,高至行也是有十足的把握了。

    就像之前說的,瞿塘關依靠的就是那條狹道。

    那條狹道隻有三五十米的長短,但就是這個距離,就幾乎成了敵人望塵莫及的天塹。

    這不是因為別的,隻因瞿塘關的城牆距離那狹道的終點隻有五百步的距離。

    如此便意味著,高至行一方的炮雖然更加精良射的更遠。

    但卻無法在狹窄的狹道內拉開陣勢讓炮火發揮全部威力。

    而蜀軍卻能利用這個優勢,在城牆上就對高至行一方進行全部的火力打擊。

    要知道,在火器時代,一旦有一方的站位過於密集,那就等同於是在給對方送人頭呢。

    對方的一輪齊射,就能直接打掉高至行這邊數門火炮甚至是十數門。

    而高至行自然也是提前知道這一結果,故而在前期時一直都是避而不戰。

    就算是戰,他們也是在狹道之外,利用自家火炮更加精良的優勢對敵人進行遠程騷擾。

    但如今可不一樣了。

    因為範北他們的叛亂,使得蜀軍內部防守空虛。

    在高至行安排出去的人手快速清理下,那些哨兵根本就來不及發出信號。

    而高至行他們的速度也是快。

    幾乎在頃刻間就推著火炮,穿過了那條被人視作天塹的狹道,從而逼近到瞿塘關城下。

    一頓的炮火打擊之後,就出現了剛才那場麵。

    瞿塘關的城牆塌了。

    這一下,襄陽軍的士卒那就跟瘋了一樣。

    幾乎都沒有將領的指揮,那些個列在陣前的刀盾手就嗷嗷叫的朝著瞿塘關衝殺過去。

    三五百步的距離,幾乎就是電光火石間的事兒。

    在第一批蜀軍支援趕到之前,許多襄陽軍的士卒都已經順著被轟出破損的缺口衝殺到關內去了。

    兩方士卒也是二話不說,當下便混戰在一起。

    固然蜀軍是倉促迎戰,但這支軍隊可是蜀軍的精銳主力,調整能力極強。

    幾乎是在短暫的蒙圈之後,就迅速調整過來了。

    三名五名士卒開始聚集在一起,互相配合著向衝殺進來的敵軍進行反擊。

    要知道,這些士卒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

    不說身經百戰,那也是戰鬥經驗十足。

    而且猶豫蜀地前些年經常爆發戰爭的緣故,這些士卒名義上雖然還是府兵,但實則早已成為了雇傭兵。

    他們迴家的次數都是少數,幾乎常年都在軍中訓練。

    所以,當三名五名蜀軍士卒相互配合對敵人進行絞殺之時,所展現出來的默契程度遠遠不是尋常軍隊能比得上的。

    而在古代戰爭中。

    一旦士卒和士卒之間形成默契,有了配合。

    那這支軍隊就是王者之師,精銳之師,根本無需辯駁。

    因為涼州軍就是這樣的。

    而他們采取的戰術,也同樣是三五人之間的配合。

    甚至在李承乾負責統轄涼州軍之後,還將這種戰術進行了精確化,三人戰法以及五人戰法,就是從這地方編排出來的。

    而這一戰術在涼州軍與其他軍隊交戰之時,也是讓對方吃足了苦頭。

    畢竟在相互之間有配合的兵種麵前,沒有配合的兵種就相當於是一群烏合之眾。

    而此刻,襄陽軍就是那個烏合之眾。

    說真的,連率隊攻城的徐朗都沒想到。

    己方數千近萬人,竟在一時間無法突破兩千人駐守的防線。

    甚至在敵人沒有城防的情況下,己方還出現了很大的傷亡。

    看著那些個傷兵一個接一個的被民夫從戰場上抬出來,徐朗也是有些急了。

    他直朝著身後喊道:“衝衝衝,都給我衝上去。“

    “並州軍,幽州軍,還有青州軍的人都在後麵看著呢。”

    “若是今日咱們拿不下瞿塘關,咱們也都特娘的不用迴去了,老子丟不起那個人。”

    這話其實都不用他說,那些個士卒的心裏就有數。

    己方可是襄陽軍,號稱朝廷嫡親次子的存在。

    每每朝廷分發物資的時候,襄陽軍都是緊隨涼州軍身後。

    涼州軍那是朝廷主力軍團,連年都在外麵為大唐開疆拓土,當然要排第一,這無可爭議。

    但第二個發給襄陽軍,這著實是在民間引起過很大爭議的。

    要知道,大唐的戰爭基本上都發生在東北部、西北部以及北部。

    所以就造就了大唐的三支王牌軍團。

    西北隴右道的涼州軍,北部河東道的並州軍,以及河北道的幽州軍。

    就算是河南道的青州軍也是常年活躍在戰場上的。

    可唯獨這襄陽軍,在平定了國內的戰亂之後,除了讓李崇義帶著去了一趟西域之後,就基本沒怎麽參加過戰爭。

    但憑什麽,他們拿裝備的時候,就能排在涼州軍後麵呢?

    就算是有人解釋說,他們是朝廷的後備兵團,是為了應對劍南道以及隴右道兩地的變故而使用的。

    但這理由又有幾人能服氣?

    作為襄陽軍的士卒與將領,幾乎每每在兵部開大會的時候,都會被拉出來鞭屍一次。

    這也就導致,許多襄陽軍的士卒都是在心裏憋著一口氣的。

    正所謂,不爭饅頭爭口氣。

    老子今天就是要證明,老子拿這裝備是實力所致……

    當下,最早爆發的是一名千夫長。

    這家夥當下直把身上的甲胄都給拽下來了,露出了結實的胸膛。

    他眼神兇狠的盯著前方,緊緊地握了握手中刀,喝道:“特娘的,老子今天給你們打個樣,讓你們知道知道,什麽特娘的叫衝陣!”

    話落。

    他也不管別人是什麽眼神,直手握鋼刀大吼著就衝向了敵軍人群。

    說真的,這千夫長也的確是有些本事。

    隻見他靈活躲避敵人揮來的武器,並且將鋼刀左右揮舞,頃刻間便在敵人陣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下並收藏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