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晚。

    李承乾在與盧婉潔歡鬧一番後就離開皇宮,上了自己的馬車。

    可當他坐在軟塌上時,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勁。

    待他迴頭時,赫然看見車廂的一壁上,插著一把貫穿了一張折疊起來的紙的匕首。

    見狀,李承乾趕忙走上前,撩開簾帳開口詢問為自己駕駛馬車的馬夫。

    “屠貴,剛才可看見有人上了我的馬車?”

    “未曾。”

    屠貴搖了搖頭,隨即有些緊張的問:“殿下可是丟了東西?”

    “沒有。”

    李承乾搖了搖頭,隨後迴到車廂內。

    望著那匕首,他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將那匕首取下。

    隨後,他展開紙張,借著昏暗的燭光看了上去。

    那紙上,言語簡潔,不過寥寥數字。

    “博陵崔氏以附魯王……”

    看見這八個字。

    李承乾隻覺得頭大。

    魯王便是李元昌,雖年歲隻比李承乾大一歲。

    但卻是李承乾貨真價實的叔叔。

    熟知大唐曆史的李承乾自然知道,李元昌其人很有能力。

    若非如此,後來的奪嫡爭鬥中,他也不可能差一點就勝過李治,成為李世民的接班人。

    看樣子,他現在已經開始對皇位有想法了呀……

    不過……

    這信是誰送來的?

    李承乾看著手中書信,心中滿是疑惑。

    他可沒有李世民那麽神通廣大,在各處都有探子眼線。

    而且為了避嫌,他從不插手這方麵的東西。

    可為何,現在會有人給他送信來呢?

    忽而就在這時,一道係統提示音響起……

    聽見這係統提示音,李承乾緊鎖的眉頭忽然展開,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

    “李泰啊李泰,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想要皇位你就跟我直說,難道就非得玩這些陰謀詭計麽?”

    思緒至此,李承乾將那信紙用蠟燭的火,焚成灰燼。

    看著信紙燃燒,李承乾思緒萬千。

    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本出自一脈。

    魏晉至隋唐時期的著名大族,源自薑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

    西漢時崔業定居於清河郡東武城縣,後世遂稱“清河東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的由來。

    漢末三國時崛起為關東望族,魏晉時期冠冕相襲,南北朝時正式邁入進入鼎盛時期,並在北朝初年達到極盛。

    北魏孝文帝時入被列入四姓高門之一。

    唐初時,李世民重新修訂天下族譜,位列七姓十家。

    若非有李承乾的橫空出世,攪亂了範陽盧氏的曆史走向,更讓清河崔氏被誅九族。

    未來,這崔家還會與範陽盧氏共同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隻不過,一些曆史隻要稍微有所偏差,就再迴不來了。

    如今範陽盧氏已經漸漸淡出世林,躋身進入商界。

    四姓高門,也隻剩鄭王崔三家苦苦支撐。

    通過趙有林的事件也不難看出,鄭家擺明了要做牆頭草,風往那邊吹就往那邊倒。

    另外的太原王家又在科舉製度改革後漸漸與時代脫軌,逐漸登不上台麵……

    說到底,能再度掀起風浪的,也就隻有一個博陵崔氏了。

    李承乾聚頭望著窗外。

    “不過是秋後的螞蚱罷了,你還能蹦躂幾天?”

    他不會去主動找惹誰。

    但如果誰招惹到他的頭上,那可就別怪他無情了。

    畢竟,如今的李承乾,早已不是八歲的他。

    在滿是鮮血的戰場上摸爬滾打了兩三年,可不僅僅隻是走了走過場而已。

    也讓他的心態,在某些地方發生了些許的轉變。

    隻是,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罷了。

    ……

    鶴羽殿內。

    一個小太監跑到了書房中,麵朝李泰拱手道:“衛王殿下,事情都辦好了。”

    “哦?”

    李泰握筆的手,微微頓了下,隨即頭也不抬的問:“他是何種反應?可有大喊大叫?可有去找魯王?”

    “奴婢送去書信之後,在外麵跟著良久,並未聽到其他的。”

    那小太監如實稟報道:“而且他似是什麽都沒發生一樣,直接乘坐馬車迴了秦王府。”

    “嗬嗬。”

    李泰的眼眸深邃,抬頭望了眼窗外道:“崔家與他李承乾結的可是死仇,本王相信,他們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等著吧,接下來,可有他李承乾受的了。”

    話落,他還裝模作樣的歎息一聲道:“本王這當弟弟的,能做的也盡於此了。”

    “至於他如何選擇,就是他的事兒了。”

    話說的雖然好聽。

    但說白了,他不就是想要坐看李承乾與李元昌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爭鬥麽?

    他的算盤打得很好。

    先讓李承乾率先知道這消息,他就肯定會去提前準備。

    這樣一來,到時候李承乾背後的長孫家以及盧家,勢必要與老牌世家博陵崔氏來一場慘烈博弈。

    博陵崔氏勢力龐大,關係網錯綜複雜,就算長孫家與盧家願意為李承乾傾盡全力以二打一。

    怕是最後也隻能落得個兩敗俱傷的局麵。

    而最終結局不論是李承乾勝出也好,還是李元昌勝出也罷,勢必也隻剩一吸之力。

    到了那時,他想拿捏誰,不就能拿捏誰了?

    想到這些事兒,李泰就開心的不得了。

    下筆寫出來的字,亦是更加有力。

    ……

    同一時間,甘露殿內。

    周公公邁步走入其中,走到還在批閱奏折的李世民身前。

    “陛下,博陵崔氏已經開始在私下裏與魯王秘密接觸了。”

    “哦?”

    李世民挑了挑眼簾,笑問:“他們所謀可是要推李元昌登上太子位?”

    “目前來看,是這樣的。”

    周公公皺著眉道:“陛下,要不要找個罪名,把這博陵崔家也給……”

    後麵的話他沒說,隻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

    李世民微微搖頭道:“大可不必。”

    他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道:“畢竟他老子當初就是這麽走過來的。”

    “也是時候讓那小子好好體會一下這裏麵的險惡了。”

    這時,李世民忽然話鋒一轉,問道:“青雀那邊,可有什麽異動?”

    “沒有。”

    周公公搖了搖頭道:“按照陛下的吩咐,四皇子近日一直都在按照大皇子編著的貞觀疆域圖,撰寫新的地理誌,怕是也沒時間參合道這裏麵的事兒了。”

    “那就好。”

    李世民眼眸深邃:“我隻希望他們這兄弟幾個能和睦些,千萬別走了我的老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下並收藏大唐之最強熊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