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走在資本主義道路的第一批人。
怪不得前世王家能在商界混得風生水起,從王大舅開始,家裏人全都特別精明能幹,精於算計。
王姥爺已經很老了。
看上去比葉爺爺白爺爺他們還老。
但他視力沒問題,聽力有些微弱,他門牙缺了一顆,正花十五塊錢,在縣醫院補,隻是這補牙是個長期過程,尤其對於老人來講。
“甜妹兒來啦?小安平來啦?還有疼甜妹兒的未婚夫?真好真好,姥姥給你們燉冰糖雪梨湯喝,喝完記得給紅霞帶點迴去,你們要記得孝敬你們媽媽,她很不容易……”
王姥爺見到他們就像是打開話匣子,停都停不下來。
甜妹兒鼻子一酸。
她趕緊跟小五一右一左挽著姥爺的胳膊,撒嬌賣萌的話不要錢地往外蹦,私底下偷偷給他按摩,緩解他老年病的疼痛。
這次來,除去日常禮物,她主要是補充姥爺的保養品,舅舅舅媽的保養品與護膚品,這些都是她與大海寶一起做的,非常有效。
“姥爺,你得在評一評我的燉老鴨湯,看看跟上次比,有沒有進步?”
“好好好,喝甜妹兒燉的老鴨湯,一定最好喝。”
“姥爺,你還沒喝呢!”
“爸一直惦記著你們來的日子呢!天天讓胖墩幫忙數數,可惜這是隻隻會個位數的小胖子。”
“哈哈哈哈!胖墩害羞啦!”
……
在王家住三天三夜,把所有人都按摩一遍,並且囑咐他們一定要記得用保養品,甜妹兒山紳葉小五才坐著馬車離開水灣縣。
小胖墩見漂亮表姨剛來就走,哭得驚天動地,上氣不接下氣,眼淚鼻涕糊一臉,都顧著安慰他,倒是把離別的傷感降低。
這是二十年來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12月份。
報考者有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迴城知青、複員軍人、應屆畢業生等,總共有五百七十多萬考生,但招生很少,是真正傳說中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嘉州市很冬季很冷,但學子們的心溫暖花開,一個個都在緊張激動地備著考試。
什麽考場寶典、考試經驗、考試壓題……很多東西都不存在的,事隔二十年的第一場考試。
連一向安安靜靜、穩穩重重的小五,都有些受到影響而緊張。
整個高考期間,小都住在嘉州市甜妹兒山紳分配的小區樓房裏。
兩套房子被打通重新分布,麵積不是一般大,其中有八間臥室,兩間廁所,兩個陽台,一個廚房,兩個客廳。
地段是河景房,正對嘉州淩雲大佛。
隻是裝修有些空空蕩蕩的,除去三張床、一套桌椅、一套廚房用具,什麽都沒有。
畢竟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碧山村,隻有當熊貓局有事情時,未婚夫妻檔才會來這裏居住。
“等小五考完,咱們裝修一下新房?”
熱吻過後,山紳摸著她細膩白皙的象羊奶凝乳一樣的皮膚,微不可聞的喘了一口氣,她整個人都散發著勾人的清香,他等不下去。
甜妹兒亦有些動情,點頭同意。
他越來越有男人味,她也等不下去了。
**
臨近高考的日子十分恐怖。
擔心失敗的報考生不少,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甚至嘔吐、失眠,滿腦子都是漿糊,甚至有人因此直接瘋掉。
甜妹兒與山紳自顧玩自的,隻是把小五的衣食住行提前備好,其他盡量不給他製造壓力,這倒是讓他心裏平靜不少,也能看進去一些知識點。
期間,葉安誠親自過來幾趟,給小五傳授考場寶典經驗,並且對他的優勢一點點分析。
一個星期後,高考去約來臨。
跟二十一世紀一樣,上麵非常重視,整個嘉州市都有全副武裝的警察和士兵在巡邏,每一個考場門外都有兩名荷槍實彈的警察或士兵在站崗。
葉小五是文科生。
主考語文英語數學文綜。
語文數學文綜都很正常。
唯有英語。
他看見教室裏百分之九十考生,選擇題用抓鬮的方法填寫,還有學生直接把題目單詞抄寫到空白處,可以猜測他們英語水平。
小五安心了。
其他科目他考的不錯,英語比很多學生不知高多少檔次,感激家裏有經常出國的四姐未來四姐夫,他們經常帶一些世界各地的禮品,導致他對很多國家的語言都有一點興趣。
英語更是小case。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女人最吃虧,so女人何苦為難女人^o^
麽麽噠仙女們,端午節安康^o^
坐標四川,今年隻有吃粽子鹹鴨蛋。
沒有賽龍舟,沒有泡澡,一切過得挺平淡無奇的,當然,粽子與鹹鴨蛋都是自己提前親手做得,唯有這個值得讚。
ps:爸媽去參加二姨婆(外婆的姐姐)的生日宴會,出生端午節,好巧,那個時候可不能控製時間。
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
最後一科英語考完, 葉安平拋下膩膩歪歪的四姐四姐夫,自己坐馬車迴碧山村,臨走時不忘記把葉老爺子的囑咐告訴二人。
“千萬別踏錯界。”
山紳:……
甜妹兒:……
不行不行, 他們已等不及葉星葉曉曉的婚禮。
開春一定得去民政局領證,順便把熱熱鬧鬧的婚禮舉辦, 都則都隻能喝肉湯,再下去既傷身又傷神。
兩人準備從嘉州市新房裝修布置開始。
**
他們成天晃晃悠悠在嘉州各地的舊貨市場,或者什麽國營商店, 以及新生群體——商業個體戶, 類似二舅舅二舅媽倆口子那樣的。
城市裏, 商業個體戶正是萌芽的階段, 各環境與之前有很大的變化。
上山下鄉活動結束,大部分知青陸陸續續返迴城市。
除去考試與備考的知青學生, 很多青年人對未來非常迷茫, 不知所措, 不知道要做什麽。
因城市職位有限, 返程知青數量龐大,
青年男女們麵臨第一個困難——高學曆也暫時找不到工作。
沒有工作, 也令他們找不到結婚對象。
城市待業人口越來越多,他們之前是被社會卷入的無辜者,如今變成被社會拋棄邊緣人。
有人徹底淪陷,一蹶不振。
有人開始找尋出路,在社會中走出一條道路。
比如走向商業個體戶。
資本主義曾經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如今社會風氣依舊讓人不齒。
但有的知青們在堅持。
利益是一方麵。
不想做閑人也是一方麵。
對於考上大學的知青們, 堅持下去,他們多是未來各理界的高級人才。
對於最先一批走向個體戶商業的知青或居民們,他們搞到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隻要能堅持下去,他們即是將來的富豪,甚至於商業大腕。
城市中到處都是機遇與黃金。
**
隻不過逛個街而已,甜妹兒卻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以二十一世紀的眼光來見證這股改*革開放的春風,有一種微妙的感覺。
先來說個最低級的。
在某個人群聚集廣場空地上,糧食蔬菜日用品零食衣服鞋子,各種小攤小販冒出來,漸漸形成除去國營供銷社以外的菜市場。
人們學會講價抬價比價。
社會在一點點進步,滲透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麵麵。
再高級一些,是類似二舅舅二舅媽的二手販子。
在計劃經濟末端的年代。
他們一個月掙得錢是大舅舅工資的數倍,家裏房子食物都有,走向富裕的生活。
最後,若是他們能再貪心一些,即變成高級二手販子。
服裝日用品、手表鬧鍾、計算器、收音機磁帶、自行車……高級二手販子迴收舊貨,但他們賺得最多的錢,是從廣等沿海地區,把那些低價買來的新舊東西,運迴嘉州市賣。
他們成為第一批草根萬元戶。
不要懷疑這個黃金時代,甚至有人短短一年,掙得幾十萬人民幣。
“三聲,寫封信迴家吧!”
“恩。”
……
這麽好的機遇。
他們會提醒碧山村娃娃們。
怪不得前世王家能在商界混得風生水起,從王大舅開始,家裏人全都特別精明能幹,精於算計。
王姥爺已經很老了。
看上去比葉爺爺白爺爺他們還老。
但他視力沒問題,聽力有些微弱,他門牙缺了一顆,正花十五塊錢,在縣醫院補,隻是這補牙是個長期過程,尤其對於老人來講。
“甜妹兒來啦?小安平來啦?還有疼甜妹兒的未婚夫?真好真好,姥姥給你們燉冰糖雪梨湯喝,喝完記得給紅霞帶點迴去,你們要記得孝敬你們媽媽,她很不容易……”
王姥爺見到他們就像是打開話匣子,停都停不下來。
甜妹兒鼻子一酸。
她趕緊跟小五一右一左挽著姥爺的胳膊,撒嬌賣萌的話不要錢地往外蹦,私底下偷偷給他按摩,緩解他老年病的疼痛。
這次來,除去日常禮物,她主要是補充姥爺的保養品,舅舅舅媽的保養品與護膚品,這些都是她與大海寶一起做的,非常有效。
“姥爺,你得在評一評我的燉老鴨湯,看看跟上次比,有沒有進步?”
“好好好,喝甜妹兒燉的老鴨湯,一定最好喝。”
“姥爺,你還沒喝呢!”
“爸一直惦記著你們來的日子呢!天天讓胖墩幫忙數數,可惜這是隻隻會個位數的小胖子。”
“哈哈哈哈!胖墩害羞啦!”
……
在王家住三天三夜,把所有人都按摩一遍,並且囑咐他們一定要記得用保養品,甜妹兒山紳葉小五才坐著馬車離開水灣縣。
小胖墩見漂亮表姨剛來就走,哭得驚天動地,上氣不接下氣,眼淚鼻涕糊一臉,都顧著安慰他,倒是把離別的傷感降低。
這是二十年來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12月份。
報考者有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迴城知青、複員軍人、應屆畢業生等,總共有五百七十多萬考生,但招生很少,是真正傳說中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嘉州市很冬季很冷,但學子們的心溫暖花開,一個個都在緊張激動地備著考試。
什麽考場寶典、考試經驗、考試壓題……很多東西都不存在的,事隔二十年的第一場考試。
連一向安安靜靜、穩穩重重的小五,都有些受到影響而緊張。
整個高考期間,小都住在嘉州市甜妹兒山紳分配的小區樓房裏。
兩套房子被打通重新分布,麵積不是一般大,其中有八間臥室,兩間廁所,兩個陽台,一個廚房,兩個客廳。
地段是河景房,正對嘉州淩雲大佛。
隻是裝修有些空空蕩蕩的,除去三張床、一套桌椅、一套廚房用具,什麽都沒有。
畢竟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碧山村,隻有當熊貓局有事情時,未婚夫妻檔才會來這裏居住。
“等小五考完,咱們裝修一下新房?”
熱吻過後,山紳摸著她細膩白皙的象羊奶凝乳一樣的皮膚,微不可聞的喘了一口氣,她整個人都散發著勾人的清香,他等不下去。
甜妹兒亦有些動情,點頭同意。
他越來越有男人味,她也等不下去了。
**
臨近高考的日子十分恐怖。
擔心失敗的報考生不少,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甚至嘔吐、失眠,滿腦子都是漿糊,甚至有人因此直接瘋掉。
甜妹兒與山紳自顧玩自的,隻是把小五的衣食住行提前備好,其他盡量不給他製造壓力,這倒是讓他心裏平靜不少,也能看進去一些知識點。
期間,葉安誠親自過來幾趟,給小五傳授考場寶典經驗,並且對他的優勢一點點分析。
一個星期後,高考去約來臨。
跟二十一世紀一樣,上麵非常重視,整個嘉州市都有全副武裝的警察和士兵在巡邏,每一個考場門外都有兩名荷槍實彈的警察或士兵在站崗。
葉小五是文科生。
主考語文英語數學文綜。
語文數學文綜都很正常。
唯有英語。
他看見教室裏百分之九十考生,選擇題用抓鬮的方法填寫,還有學生直接把題目單詞抄寫到空白處,可以猜測他們英語水平。
小五安心了。
其他科目他考的不錯,英語比很多學生不知高多少檔次,感激家裏有經常出國的四姐未來四姐夫,他們經常帶一些世界各地的禮品,導致他對很多國家的語言都有一點興趣。
英語更是小case。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女人最吃虧,so女人何苦為難女人^o^
麽麽噠仙女們,端午節安康^o^
坐標四川,今年隻有吃粽子鹹鴨蛋。
沒有賽龍舟,沒有泡澡,一切過得挺平淡無奇的,當然,粽子與鹹鴨蛋都是自己提前親手做得,唯有這個值得讚。
ps:爸媽去參加二姨婆(外婆的姐姐)的生日宴會,出生端午節,好巧,那個時候可不能控製時間。
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
最後一科英語考完, 葉安平拋下膩膩歪歪的四姐四姐夫,自己坐馬車迴碧山村,臨走時不忘記把葉老爺子的囑咐告訴二人。
“千萬別踏錯界。”
山紳:……
甜妹兒:……
不行不行, 他們已等不及葉星葉曉曉的婚禮。
開春一定得去民政局領證,順便把熱熱鬧鬧的婚禮舉辦, 都則都隻能喝肉湯,再下去既傷身又傷神。
兩人準備從嘉州市新房裝修布置開始。
**
他們成天晃晃悠悠在嘉州各地的舊貨市場,或者什麽國營商店, 以及新生群體——商業個體戶, 類似二舅舅二舅媽倆口子那樣的。
城市裏, 商業個體戶正是萌芽的階段, 各環境與之前有很大的變化。
上山下鄉活動結束,大部分知青陸陸續續返迴城市。
除去考試與備考的知青學生, 很多青年人對未來非常迷茫, 不知所措, 不知道要做什麽。
因城市職位有限, 返程知青數量龐大,
青年男女們麵臨第一個困難——高學曆也暫時找不到工作。
沒有工作, 也令他們找不到結婚對象。
城市待業人口越來越多,他們之前是被社會卷入的無辜者,如今變成被社會拋棄邊緣人。
有人徹底淪陷,一蹶不振。
有人開始找尋出路,在社會中走出一條道路。
比如走向商業個體戶。
資本主義曾經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如今社會風氣依舊讓人不齒。
但有的知青們在堅持。
利益是一方麵。
不想做閑人也是一方麵。
對於考上大學的知青們, 堅持下去,他們多是未來各理界的高級人才。
對於最先一批走向個體戶商業的知青或居民們,他們搞到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隻要能堅持下去,他們即是將來的富豪,甚至於商業大腕。
城市中到處都是機遇與黃金。
**
隻不過逛個街而已,甜妹兒卻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以二十一世紀的眼光來見證這股改*革開放的春風,有一種微妙的感覺。
先來說個最低級的。
在某個人群聚集廣場空地上,糧食蔬菜日用品零食衣服鞋子,各種小攤小販冒出來,漸漸形成除去國營供銷社以外的菜市場。
人們學會講價抬價比價。
社會在一點點進步,滲透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麵麵。
再高級一些,是類似二舅舅二舅媽的二手販子。
在計劃經濟末端的年代。
他們一個月掙得錢是大舅舅工資的數倍,家裏房子食物都有,走向富裕的生活。
最後,若是他們能再貪心一些,即變成高級二手販子。
服裝日用品、手表鬧鍾、計算器、收音機磁帶、自行車……高級二手販子迴收舊貨,但他們賺得最多的錢,是從廣等沿海地區,把那些低價買來的新舊東西,運迴嘉州市賣。
他們成為第一批草根萬元戶。
不要懷疑這個黃金時代,甚至有人短短一年,掙得幾十萬人民幣。
“三聲,寫封信迴家吧!”
“恩。”
……
這麽好的機遇。
他們會提醒碧山村娃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