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聽說皇帝在長安
……………………………………
自從當了北邙軍校的總教官之後,高順使勁磨礪著自己那顆為將好戰之心,硬是逼著自己變的更加沉穩,不苟言笑。隨著時日漸久,高順不僅教導出不少出色的學員,自己的軍事素養也得到大大提升。可以這麽說,漢正軍裏邊,甭管是兵是將,看見高順不發怵的,沒幾個人。
但是,隨著戰爭裝備的變化,戰爭理念的變化,戰爭形態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劉漢少要求組建的弓弩師,重騎旅,山地團。高順意識到,假如自己一直不上戰場,就會被戰場拋棄,無法適應新的戰爭模式,自然也就無法訓練出適應新的戰爭模式的人才。
所以,這一次不單單是孫策他們軍官訓練班學習的機會,其實也是高順給自己的學習機會,而且,是非常非常難得的,跟著陛下一起出征的,學習機會!
可是現在……高順真想大哭一場。
“順子,京師得有大將坐鎮哪!哥把咱們老窩,可就交給你了。”
高順沒能被這句話感動,反而越發悲憤起來,要不是大家定力好,勉強忍得住,非得笑出聲不可,因為,出來之前,聽劉漢少說過太多次這句話了。
對相府的楊彪、黃琬說過;
對軍府的皇甫嵩、蓋勳說過;
對楊修楊行走和主簿司馬朗與諸葛瑾也說過。
對三位皇後說過;
對王越、童淵說過;
對劉姠、杜娘、任紅昌、文徽都說過。
甚至,還對劉協和老黃說過!
如今,這句話要是能像抹布一樣,疊巴疊巴,高順真想給劉漢少塞迴兜裏去。可惜高順是最標準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又何況是陛下好言好語的命令呢?
第二天一早,將重步營移交給典韋,高順率領押送部隊,跟隨戲誌才一起返還京師洛陽。滿心歡喜地跑出來打仗,結果僅僅是走到華山旅了個遊,也許高順隻能在心中哀歎一聲:蒼天不公!
…………
並州太原郡,茲氏。
右穀蠡王醯落逃迴到右賢王去卑的大營時,僅剩不足四萬人,在界山之中與劉辟激戰,加上被呂布突襲,使他損失了足足一兩萬人馬。
去卑很熱情地迎接醯落迴來,甚至連一句埋怨的話都沒說,這使得醯落既愧且慰。當然,從前兩部合兵,雖然右穀蠡王本就位於右賢王之下,但是依照醯落的勢力,凡事都有商有量。現在嘛,則要多聽聽去卑的想法與號令,否則自己這三四萬人,沒吃沒喝,即使現在迴到部落,到了冬天也難逃餓死的結果。
去卑在自己的王帳中思忖了許久,然後提議返迴西河。
“這怎麽能行?”
醯落嚷嚷了一句,猛然想起自己如今尷尬的處境,便臊眉耷眼地又說:“賢王,我們搶到的財貨、糧食,都被漢軍又搶走了,就此返迴的話,到了寒冬,我的部落會餓死很多人的。”
去卑忍不住鄙夷地斜了醯落一眼,隨即又溫和地說道:“我的意思不是說現在就迴部落,而是我們從西河郡渡過大河,再聯絡左賢王與屠各部,由上郡前往三輔之地。如今漢室衰微,老皇帝已死,小皇帝隻是個十幾歲的毛孩子,漢人雖然狡詐,但是他們更喜歡內鬥,此刻都在忙著爭權奪利。聽說羌人反叛,漢室朝廷隻派出了兩萬兵馬。我們若與左賢王合兵,足足二十多萬,進攻他們,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三輔之地可是漢室祖陵所在,埋藏的寶藏無數……”
醯落忍不住說道:“賢王,我們與左賢王曆來不睦,如今為何要與他們合兵?”
去卑的話被打斷,忍不住冷哼一聲,又說道:“唿廚泉都能放下老單於之仇,與屠各部合兵,我們又有何不能?漢人善於守城,長安又城高牆厚,單憑我們的兵馬,你有把握打下來嗎?”
醯落被問的啞口無言,幹張嘴,卻說不出話。
去卑也不想使醯落太過難堪,又溫言說道:“你想不想報河東之仇?”
一聽這話,醯落立刻惡狠狠地說道:“想!太想了!總有一日,我要把呂布,還有劉辟都剁成肉醬!”
“這就是了。我們從上郡入三輔,即便打不下長安,還可由左馮翊再次東渡大河,進攻河東。其實漢人在河東的兵馬並不算多,隻不過占了地利之便而已。我們若是繞過那些大山,直接進入河東腹地,到時候一馬平川,我們南匈奴勇士還會怕那幾個漢軍嗎?”
這話可算是說到醯落心坎上了,他也一直認為自己此次戰敗,不是因為自己無能,隻不過是漢軍太狡詐,占了地利的便宜。所以,聽到去卑如此一說,立刻下定決心,惡狠狠地說道:“好!賢王果然妙計。隻要能報河東之仇,俺一切都聽賢王吩咐,您說怎麽打,咱就怎麽打!”
…………
並州治所,晉陽,太守府邸。
剛剛收到消息,右穀蠡王被漢軍大敗於界休,又與右賢王率軍西渡大河,前往上郡。
此時屋裏有三個領頭的,一個是老爹死了,自己卻沒能混上大單於的於夫羅;還有一個是被高節在河東打的亂躥的白波首領郭太;最後一個赫然是原並州刺史丁原帳下武猛從事張揚。
話說當初張揚和張遼受丁原指派,一起趕往洛陽,後來又和張遼受大將軍何進的指派,一起迴老家搖人。等張揚搖了一兩千人,想返迴洛陽的時候,世道已經太亂了。河東有白波軍,上黨、太原有黑山軍,道路阻隔,張揚想迴也迴不去了。
尤其是這個黑山軍,號稱百萬之眾,知不道的以為是多大一股勢力呢,可是仔細一看吧,東一夥,西一夥,誰誰都說自己是黑山軍,就像當年誰都敢說自己是黃巾一樣。
無奈之下,張揚就帶著自己搖來這一兩千人在太原、上黨一帶四處討賊。當然,這也隻是說的好聽話而已,真是隻討賊,不掠民麽?亂世之中,求活而已。後來又遇到被打躥的郭太與同樣迴不去老家的於夫羅,三人便糾合在了一起。
就是這麽一個小褲衩式的組合,表麵上看,張揚最大,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可是張揚的勢力最弱,說話根本不好使。數人頭的話,當屬郭太手下兵馬最多,但是郭太也沒混成老大,最多算個狗頭軍師,負責出出壞水。於夫羅從家裏跑出來的時候,帶有幾千號騎兵,也算是南匈奴精銳,所以,於夫羅才是真正說話好使的人。
於夫羅沉吟著問道:“郭首領,你說右賢王他們返迴西河,有何打算?是就此撤迴居地,還是要與左賢王他們爭搶上郡?”
郭太“嘿嘿”一笑,麵帶奸邪地說道:“單於,依在下看來,這兩條路都不是。右穀蠡王剛剛大敗,所搶物資、糧食又被漢軍奪迴,此時返迴部落,到了寒冬隻能死路一條。右賢王也不是魯莽之輩,趁著己方損兵折將,前去與左賢王爭奪上郡,豈非不智?”
好好想想,也是這麽個理兒,於夫羅點點頭,又問:“那……右賢王此番為何?”
郭太撚著自己的小胡子,一副高人架勢,說道:“依在下看來,右賢王此番迴西河,定是要與左賢王合兵,共下三輔!”
於夫羅眉頭緊皺,疑惑地問:“左右賢王向來不和,他們豈會合兵?此外,三輔乃漢室西京所在,又豈容他們覬覦?”
還有一個擔憂,於夫羅沒有說出來,要是左右賢王真的合兵了,自己不是就更加勢單力孤,迴歸南匈奴無望了麽?
“三輔確是漢室西京所在,又有曆代祖陵,埋藏寶藏無數,但是眼下漢室衰頹,早已無力掌控京師以外,所以,此時才是攻掠三輔的最佳時機。”
聽到這裏,張揚不由得冷笑一聲,問道:“既然朝廷此時已無力掌握京師以外,郭首領在河東又何故被漢軍剿殺,逃到並州這蠻荒之地?”
郭太瞪了一眼張揚,憤然說道:“我是被反複小人暗算,失了根基,所以才流落至此,張太守當我真怕了那些漢軍麽?”
出來混,總是得亮個字號,所以郭太稱於夫羅為“單於”,盡管他那個單於,南匈奴壓根不承認。再所以,稱唿張揚為“太守”,也算是給張揚臉上貼金,假裝他就是太原太守。
“二位切莫爭執,我們此時正逢艱難,當同心戮力才是。”
勸說罷張揚與郭太,於夫羅歎了一口氣,又說道:“哎,想不到我那個不成器的兄弟,為了區區財貨,連殺父之仇都不顧了,竟與白馬銅那狗賊勾連一處。”
郭太聞言,立刻勸說道:“單於,您是南匈奴的大單於,眼光和心胸應當像草原一樣遼闊。在下到以為,左賢王所做並無不妥,眼下要緊的是,劫掠漢室,強壯南匈奴,不僅能使您的族人順利挨過寒冬,甚至……”
說道此處,郭太閉口不說了,拿著眼睛斜睨了一下張揚,又一臉傲慢地抬起下巴。
張揚沒搭理郭太,但是於夫羅卻經不住這般吊人胃口,急忙催促著問道:“甚至什麽?”
郭太沒接於夫羅的話茬,卻轉而神神秘秘地說道:“我收到信報,聽說漢室的小皇帝隻帶著萬餘人,要親往長安,守禦三輔。”
……………………………………
自從當了北邙軍校的總教官之後,高順使勁磨礪著自己那顆為將好戰之心,硬是逼著自己變的更加沉穩,不苟言笑。隨著時日漸久,高順不僅教導出不少出色的學員,自己的軍事素養也得到大大提升。可以這麽說,漢正軍裏邊,甭管是兵是將,看見高順不發怵的,沒幾個人。
但是,隨著戰爭裝備的變化,戰爭理念的變化,戰爭形態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劉漢少要求組建的弓弩師,重騎旅,山地團。高順意識到,假如自己一直不上戰場,就會被戰場拋棄,無法適應新的戰爭模式,自然也就無法訓練出適應新的戰爭模式的人才。
所以,這一次不單單是孫策他們軍官訓練班學習的機會,其實也是高順給自己的學習機會,而且,是非常非常難得的,跟著陛下一起出征的,學習機會!
可是現在……高順真想大哭一場。
“順子,京師得有大將坐鎮哪!哥把咱們老窩,可就交給你了。”
高順沒能被這句話感動,反而越發悲憤起來,要不是大家定力好,勉強忍得住,非得笑出聲不可,因為,出來之前,聽劉漢少說過太多次這句話了。
對相府的楊彪、黃琬說過;
對軍府的皇甫嵩、蓋勳說過;
對楊修楊行走和主簿司馬朗與諸葛瑾也說過。
對三位皇後說過;
對王越、童淵說過;
對劉姠、杜娘、任紅昌、文徽都說過。
甚至,還對劉協和老黃說過!
如今,這句話要是能像抹布一樣,疊巴疊巴,高順真想給劉漢少塞迴兜裏去。可惜高順是最標準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又何況是陛下好言好語的命令呢?
第二天一早,將重步營移交給典韋,高順率領押送部隊,跟隨戲誌才一起返還京師洛陽。滿心歡喜地跑出來打仗,結果僅僅是走到華山旅了個遊,也許高順隻能在心中哀歎一聲:蒼天不公!
…………
並州太原郡,茲氏。
右穀蠡王醯落逃迴到右賢王去卑的大營時,僅剩不足四萬人,在界山之中與劉辟激戰,加上被呂布突襲,使他損失了足足一兩萬人馬。
去卑很熱情地迎接醯落迴來,甚至連一句埋怨的話都沒說,這使得醯落既愧且慰。當然,從前兩部合兵,雖然右穀蠡王本就位於右賢王之下,但是依照醯落的勢力,凡事都有商有量。現在嘛,則要多聽聽去卑的想法與號令,否則自己這三四萬人,沒吃沒喝,即使現在迴到部落,到了冬天也難逃餓死的結果。
去卑在自己的王帳中思忖了許久,然後提議返迴西河。
“這怎麽能行?”
醯落嚷嚷了一句,猛然想起自己如今尷尬的處境,便臊眉耷眼地又說:“賢王,我們搶到的財貨、糧食,都被漢軍又搶走了,就此返迴的話,到了寒冬,我的部落會餓死很多人的。”
去卑忍不住鄙夷地斜了醯落一眼,隨即又溫和地說道:“我的意思不是說現在就迴部落,而是我們從西河郡渡過大河,再聯絡左賢王與屠各部,由上郡前往三輔之地。如今漢室衰微,老皇帝已死,小皇帝隻是個十幾歲的毛孩子,漢人雖然狡詐,但是他們更喜歡內鬥,此刻都在忙著爭權奪利。聽說羌人反叛,漢室朝廷隻派出了兩萬兵馬。我們若與左賢王合兵,足足二十多萬,進攻他們,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三輔之地可是漢室祖陵所在,埋藏的寶藏無數……”
醯落忍不住說道:“賢王,我們與左賢王曆來不睦,如今為何要與他們合兵?”
去卑的話被打斷,忍不住冷哼一聲,又說道:“唿廚泉都能放下老單於之仇,與屠各部合兵,我們又有何不能?漢人善於守城,長安又城高牆厚,單憑我們的兵馬,你有把握打下來嗎?”
醯落被問的啞口無言,幹張嘴,卻說不出話。
去卑也不想使醯落太過難堪,又溫言說道:“你想不想報河東之仇?”
一聽這話,醯落立刻惡狠狠地說道:“想!太想了!總有一日,我要把呂布,還有劉辟都剁成肉醬!”
“這就是了。我們從上郡入三輔,即便打不下長安,還可由左馮翊再次東渡大河,進攻河東。其實漢人在河東的兵馬並不算多,隻不過占了地利之便而已。我們若是繞過那些大山,直接進入河東腹地,到時候一馬平川,我們南匈奴勇士還會怕那幾個漢軍嗎?”
這話可算是說到醯落心坎上了,他也一直認為自己此次戰敗,不是因為自己無能,隻不過是漢軍太狡詐,占了地利的便宜。所以,聽到去卑如此一說,立刻下定決心,惡狠狠地說道:“好!賢王果然妙計。隻要能報河東之仇,俺一切都聽賢王吩咐,您說怎麽打,咱就怎麽打!”
…………
並州治所,晉陽,太守府邸。
剛剛收到消息,右穀蠡王被漢軍大敗於界休,又與右賢王率軍西渡大河,前往上郡。
此時屋裏有三個領頭的,一個是老爹死了,自己卻沒能混上大單於的於夫羅;還有一個是被高節在河東打的亂躥的白波首領郭太;最後一個赫然是原並州刺史丁原帳下武猛從事張揚。
話說當初張揚和張遼受丁原指派,一起趕往洛陽,後來又和張遼受大將軍何進的指派,一起迴老家搖人。等張揚搖了一兩千人,想返迴洛陽的時候,世道已經太亂了。河東有白波軍,上黨、太原有黑山軍,道路阻隔,張揚想迴也迴不去了。
尤其是這個黑山軍,號稱百萬之眾,知不道的以為是多大一股勢力呢,可是仔細一看吧,東一夥,西一夥,誰誰都說自己是黑山軍,就像當年誰都敢說自己是黃巾一樣。
無奈之下,張揚就帶著自己搖來這一兩千人在太原、上黨一帶四處討賊。當然,這也隻是說的好聽話而已,真是隻討賊,不掠民麽?亂世之中,求活而已。後來又遇到被打躥的郭太與同樣迴不去老家的於夫羅,三人便糾合在了一起。
就是這麽一個小褲衩式的組合,表麵上看,張揚最大,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可是張揚的勢力最弱,說話根本不好使。數人頭的話,當屬郭太手下兵馬最多,但是郭太也沒混成老大,最多算個狗頭軍師,負責出出壞水。於夫羅從家裏跑出來的時候,帶有幾千號騎兵,也算是南匈奴精銳,所以,於夫羅才是真正說話好使的人。
於夫羅沉吟著問道:“郭首領,你說右賢王他們返迴西河,有何打算?是就此撤迴居地,還是要與左賢王他們爭搶上郡?”
郭太“嘿嘿”一笑,麵帶奸邪地說道:“單於,依在下看來,這兩條路都不是。右穀蠡王剛剛大敗,所搶物資、糧食又被漢軍奪迴,此時返迴部落,到了寒冬隻能死路一條。右賢王也不是魯莽之輩,趁著己方損兵折將,前去與左賢王爭奪上郡,豈非不智?”
好好想想,也是這麽個理兒,於夫羅點點頭,又問:“那……右賢王此番為何?”
郭太撚著自己的小胡子,一副高人架勢,說道:“依在下看來,右賢王此番迴西河,定是要與左賢王合兵,共下三輔!”
於夫羅眉頭緊皺,疑惑地問:“左右賢王向來不和,他們豈會合兵?此外,三輔乃漢室西京所在,又豈容他們覬覦?”
還有一個擔憂,於夫羅沒有說出來,要是左右賢王真的合兵了,自己不是就更加勢單力孤,迴歸南匈奴無望了麽?
“三輔確是漢室西京所在,又有曆代祖陵,埋藏寶藏無數,但是眼下漢室衰頹,早已無力掌控京師以外,所以,此時才是攻掠三輔的最佳時機。”
聽到這裏,張揚不由得冷笑一聲,問道:“既然朝廷此時已無力掌握京師以外,郭首領在河東又何故被漢軍剿殺,逃到並州這蠻荒之地?”
郭太瞪了一眼張揚,憤然說道:“我是被反複小人暗算,失了根基,所以才流落至此,張太守當我真怕了那些漢軍麽?”
出來混,總是得亮個字號,所以郭太稱於夫羅為“單於”,盡管他那個單於,南匈奴壓根不承認。再所以,稱唿張揚為“太守”,也算是給張揚臉上貼金,假裝他就是太原太守。
“二位切莫爭執,我們此時正逢艱難,當同心戮力才是。”
勸說罷張揚與郭太,於夫羅歎了一口氣,又說道:“哎,想不到我那個不成器的兄弟,為了區區財貨,連殺父之仇都不顧了,竟與白馬銅那狗賊勾連一處。”
郭太聞言,立刻勸說道:“單於,您是南匈奴的大單於,眼光和心胸應當像草原一樣遼闊。在下到以為,左賢王所做並無不妥,眼下要緊的是,劫掠漢室,強壯南匈奴,不僅能使您的族人順利挨過寒冬,甚至……”
說道此處,郭太閉口不說了,拿著眼睛斜睨了一下張揚,又一臉傲慢地抬起下巴。
張揚沒搭理郭太,但是於夫羅卻經不住這般吊人胃口,急忙催促著問道:“甚至什麽?”
郭太沒接於夫羅的話茬,卻轉而神神秘秘地說道:“我收到信報,聽說漢室的小皇帝隻帶著萬餘人,要親往長安,守禦三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