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拂也不迴頭,隻抬眼望了望天色。
按《金陵府誌》所書,建平五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巳時三刻,天降大雨以驅旱魃。
而之前的一番折騰,已有近一刻鍾了。
她深吸口氣,提起裙角就地跪倒,闔眸仰首對天,朗聲祝禱:“惟神之居,為坎為雷,專此二象,宅於岩隈。風馬雲車……”
劉拂雖閉著眼,卻能感受到眼前突地暗了下來。
不待她睜眼,就有一滴清涼的水滴,滴在了她的眉心處。
“下雨了……”
“龍女……真的是龍女……”
“龍女娘娘顯靈了!”
由近至遠傳來的悶響,是百姓跪地叩首的聲音。
此時,正是建平五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巳時四刻。
第67章 福壽
背對眾人的劉拂悄悄吐出一口濁氣。
第一滴雨是在巳時三刻滴落的不假, 真正可驅旱魃的大雨,卻是在巳時四刻才降臨。
真是……差點兒玩脫了。
仿佛未曾聽到身後的動靜般,劉拂依舊跪在遠處,一動不動, 也不講究什麽用詞, 隨口編著祈雨禱文。
就算沒有華美的辭藻, 天降甘霖的功勞依舊牢牢罩在自己身上。
任誰都搶不去。
劉拂絮絮而言,聲音清越語調輕緩,不似對天祈祝, 倒像是娓娓拉著家常。
隨著她的話語, 牛毛細雨逐漸變成了瓢潑大雨。夏日多驟雨, 人們擔憂下不到一刻就停的心,在天空的烏雲越發濃密時消失不見。
不分老幼, 幾乎所有人都興高采烈地跪在被雨水浸地濕透的土地上,仰著頭拚命張開嘴, 迎接暌違多時的雨水。
“多謝龍女娘娘!多謝龍女娘娘活命之恩!”
在這樣的氛圍下,本是為著阻攔妓子祭神一事而來, 滿心不屑於神鬼之事的書生們, 也忍不住動容。
一直與德鄰書院不對付的清遠書院書生走到周行身邊, 意有所指道:“周兄真是好福氣。”
“不敢。”
見周行一門心思注意著台上的女子, 本想譏諷兩句的書生看著那端莊的背影,莫名覺得有些不敢逼視。
他收迴目光撇撇嘴,到底不敢太過放肆:“有龍女相伴,周兄此次金榜題名, 定是不在話下。”
周行眉梢微挑,終於將視線從劉拂身上移開:“以我之才,金榜題名本就是份屬應該。”
本想勸架的方奇然與蔣存險些沒笑出聲,就連一直與周行不大對付的徐思年也不覺莞爾。
那書生麵上掛不住,咬牙壯了壯膽子,才哂笑道:“可惜這龍女文采不顯,不如文曲星能庇佑周兄。”
雖然劉拂滔滔不絕的禱文沒用什麽驚豔的詞句與典故,但對仗工整措辭嚴謹,已可稱是一篇中上之品。
唯一的不足,就是太過白話,不像文章。
但文采不顯?誰?劉拂?
周行四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想起被劉拂處處碾壓的那一個月,忍不住在冰涼的雨水中打了個哆嗦。
他們看向書生的目光,就如看傻子一般。
未聽到反駁,隻當周行被戳中軟勒,
“既是龍女求雨,哪會如常人一樣。”一個陌生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難道何兄與自家人閑話家常,也要駢四儷六、引經據典?”
來人步履從容,儀表堂堂,話音剛落,便向著幾人拱手一禮:“在下汪然,有禮了。”他說著便望向徐思年,“鬆風兄,許久不見,可還好?”
若是平常,汪然這番作態可謂是風流瀟灑,可是此時……
此時大雨傾盆,站在此處的人無一不是衣衫盡濕,再如何倜儻不群,也都如落湯雞般狼狽。
當聽到汪然名字時便暗自挺直了腰背的周行,不由自主地又將視線轉迴台上少女的背影上。
大雨打濕了劉拂身上的喜袍,層層疊疊的衣裙緊緊粘在身上,讓她玲瓏的身形顯露無疑。
本該充滿了肉欲的場景,卻讓人生不起絲毫褻瀆之心。
也隻有她,在此情況下仍如仙臨凡塵,不因微亂的鬢發與衣衫而折損絲毫風姿。
當看到被雨水打得微微塌垂的發髻時,被紅寶石頭麵吸引了注意的周行眸光一閃,嘴角不自覺沁出一絲笑意。
***
全不知地上幾位熟人竟聚在了一起,劉拂將禱文結尾後,恭恭敬敬地對天地河流磕了個頭。
戲已做足,如今要做的,就是將“龍女”這神乎其神的名號從身上摘去。
聖上貴為天子,乃是真龍所化,龍女二字除天家公主外再無人敢沾惹,她自也不敢僭越。
而且她難得拋下重擔重活一遭,本就不願意被人供起做個神女,從此再不得自由。
劉拂微微側目,向著仍呆立在台上的海棠姐姐使了個眼色。
春海棠打了個激靈,終於迴神,趁著在場眾人的心都掛在天降甘霖上,悄悄領著不知所措全程呆立在那裏的十七個姑娘溜走。
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劉拂才站起身來。
雨聲很大,卻壓不過百姓的歡唿聲。
“龍女娘娘!”
劉拂偏身躲開百姓們跪伏的方向,雙手微抬示意他們噤聲。
“妾本凡身,今日之事不過是機緣巧合,不敢褻瀆神靈。”
台下唿聲一滯,見她說的認真,倒沒誰再將“龍女”二字喊出聲。隻是眾人看向她的目光中仍充滿了崇敬,明顯不信她的托詞。
百姓往往愚昧,最好蒙蔽,卻也最難騙過。
就如他們聽信了那妖道的話,便是為求雨害死十數位少女也不曾動搖;而在此時見過了劉拂“唿風喚雨”的本事,相對於相信這是一場巧合,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她是真的龍女轉世。
對百姓們的心態了若指掌,劉拂見此情景並不慌亂,她也不再辯,反倒將話說得模棱兩可:“大家快請起來,妾身年幼,隻怕折了福壽。”
“娘娘說什麽就是什麽。”
“什麽娘娘,不要渾叫!娘娘都說……唉!”
偶爾聽到一兩句私語,劉拂忍不住在心中暗笑。
如此看來,她的戲確實做的不錯。
她麵上溫婉和煦,拎起裙擺,一步步走下高台。在漕鹽二幫幫眾滿含敬意的注視中,走向春海棠帶來的一隊侍衛。
“可否勞煩您送我迴去?”
被劉拂問詢的侍衛微愣,莫名覺得麵前的龍女有些眼熟。想起來時自家少將軍交代的話,侍衛不敢耽擱忙點了點頭。
他張開手臂從外側護住劉拂:“您請。”
其實百姓早已自覺地讓出一條路,他們的態度比之麵對知府出巡,還要恭敬十分。
這時的他們還沒意識到,“龍女娘娘”要迴的是哪裏。
***
劉拂在饒翠樓後門下車時,雨仍未停。
向著為她打傘的侍衛道了聲謝,便顏麵匆匆進了後院。
剛關上後門才迴過身,劉拂就被抱了滿懷。向後踉蹌了兩步,站穩身形的劉拂攬著同樣濕漉漉的少女,在對方額頭敲了敲:“你也不怕受了風寒?好好的在這兒淋雨做什麽?”
“阿拂……”
劉拂失笑:“不是早讓你放心了麽。”
以她與望日驕的默契,早起梳妝時這小丫頭就該安心了才是。
望日驕頗不好意思地鬆開手:“你與媽媽都去了那險地,我哪裏靜得下心。”她扯著劉拂,“小晚已備好了熱水,你快洗漱一番。”
劉拂點頭,一邊安撫著仍未從緊張中解脫的望日驕,一邊思考著一會見到那幾人時要如何應答。
當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安慰好兩個紅鼻子小丫頭,再與春海棠聊過那十七位姑娘後續該如何後,本就被烏雲遮擋的太陽也真正落山。
劉拂換了身男裝,趁著月黑風高風急雨驟,翻牆出了饒翠樓。
她才從牆下跳下,就被人用傘遮在了頭上。
劉拂抬頭,向著舉傘的蔣存一笑:“二哥,你怎麽來了?”
“奇然說你定不會大張旗鼓過來,怕你行動不便,特讓我來接你。”
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劉拂道:“小心駛得萬年船,我也是不想身份暴露。”
“放心,附近並沒有人監視著。”
聽到蔣存的話,劉拂這才鬆下緊繃的脊背:“我若有二哥的本事,也不必如此謹小慎微了。”
以少將軍的本事,周圍若有監探之人,不是被他料理了,就是被他調開了。
她隨手拍了個馬屁,隻盼先撫平了最好對付的蔣存,一會應對那幫人精時也好輕鬆些。
卻不料蔣存聞言並未如她料想般的搖頭失笑。
兩人相對無言,直到馬車跑起來後,蔣存才再次開口。
“雲浮,你是做雲浮開懷,還是做碧煙開懷?”
萬沒想到他會有此一問,本想將話題繞過去的劉拂在看到蔣存一臉正經時,搖頭輕笑道:二哥既喚我雲浮,又何必有此一問。”
“饒翠樓的國色姑娘,從不是我。”
“不怕二哥笑話,我那龍女之名雖是個幌子,卻是真的心存四海,想要遨遊天下的。”
蔣存抿唇,似是下定了決心般輕聲道:“雲浮,我……”
按《金陵府誌》所書,建平五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巳時三刻,天降大雨以驅旱魃。
而之前的一番折騰,已有近一刻鍾了。
她深吸口氣,提起裙角就地跪倒,闔眸仰首對天,朗聲祝禱:“惟神之居,為坎為雷,專此二象,宅於岩隈。風馬雲車……”
劉拂雖閉著眼,卻能感受到眼前突地暗了下來。
不待她睜眼,就有一滴清涼的水滴,滴在了她的眉心處。
“下雨了……”
“龍女……真的是龍女……”
“龍女娘娘顯靈了!”
由近至遠傳來的悶響,是百姓跪地叩首的聲音。
此時,正是建平五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巳時四刻。
第67章 福壽
背對眾人的劉拂悄悄吐出一口濁氣。
第一滴雨是在巳時三刻滴落的不假, 真正可驅旱魃的大雨,卻是在巳時四刻才降臨。
真是……差點兒玩脫了。
仿佛未曾聽到身後的動靜般,劉拂依舊跪在遠處,一動不動, 也不講究什麽用詞, 隨口編著祈雨禱文。
就算沒有華美的辭藻, 天降甘霖的功勞依舊牢牢罩在自己身上。
任誰都搶不去。
劉拂絮絮而言,聲音清越語調輕緩,不似對天祈祝, 倒像是娓娓拉著家常。
隨著她的話語, 牛毛細雨逐漸變成了瓢潑大雨。夏日多驟雨, 人們擔憂下不到一刻就停的心,在天空的烏雲越發濃密時消失不見。
不分老幼, 幾乎所有人都興高采烈地跪在被雨水浸地濕透的土地上,仰著頭拚命張開嘴, 迎接暌違多時的雨水。
“多謝龍女娘娘!多謝龍女娘娘活命之恩!”
在這樣的氛圍下,本是為著阻攔妓子祭神一事而來, 滿心不屑於神鬼之事的書生們, 也忍不住動容。
一直與德鄰書院不對付的清遠書院書生走到周行身邊, 意有所指道:“周兄真是好福氣。”
“不敢。”
見周行一門心思注意著台上的女子, 本想譏諷兩句的書生看著那端莊的背影,莫名覺得有些不敢逼視。
他收迴目光撇撇嘴,到底不敢太過放肆:“有龍女相伴,周兄此次金榜題名, 定是不在話下。”
周行眉梢微挑,終於將視線從劉拂身上移開:“以我之才,金榜題名本就是份屬應該。”
本想勸架的方奇然與蔣存險些沒笑出聲,就連一直與周行不大對付的徐思年也不覺莞爾。
那書生麵上掛不住,咬牙壯了壯膽子,才哂笑道:“可惜這龍女文采不顯,不如文曲星能庇佑周兄。”
雖然劉拂滔滔不絕的禱文沒用什麽驚豔的詞句與典故,但對仗工整措辭嚴謹,已可稱是一篇中上之品。
唯一的不足,就是太過白話,不像文章。
但文采不顯?誰?劉拂?
周行四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想起被劉拂處處碾壓的那一個月,忍不住在冰涼的雨水中打了個哆嗦。
他們看向書生的目光,就如看傻子一般。
未聽到反駁,隻當周行被戳中軟勒,
“既是龍女求雨,哪會如常人一樣。”一個陌生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難道何兄與自家人閑話家常,也要駢四儷六、引經據典?”
來人步履從容,儀表堂堂,話音剛落,便向著幾人拱手一禮:“在下汪然,有禮了。”他說著便望向徐思年,“鬆風兄,許久不見,可還好?”
若是平常,汪然這番作態可謂是風流瀟灑,可是此時……
此時大雨傾盆,站在此處的人無一不是衣衫盡濕,再如何倜儻不群,也都如落湯雞般狼狽。
當聽到汪然名字時便暗自挺直了腰背的周行,不由自主地又將視線轉迴台上少女的背影上。
大雨打濕了劉拂身上的喜袍,層層疊疊的衣裙緊緊粘在身上,讓她玲瓏的身形顯露無疑。
本該充滿了肉欲的場景,卻讓人生不起絲毫褻瀆之心。
也隻有她,在此情況下仍如仙臨凡塵,不因微亂的鬢發與衣衫而折損絲毫風姿。
當看到被雨水打得微微塌垂的發髻時,被紅寶石頭麵吸引了注意的周行眸光一閃,嘴角不自覺沁出一絲笑意。
***
全不知地上幾位熟人竟聚在了一起,劉拂將禱文結尾後,恭恭敬敬地對天地河流磕了個頭。
戲已做足,如今要做的,就是將“龍女”這神乎其神的名號從身上摘去。
聖上貴為天子,乃是真龍所化,龍女二字除天家公主外再無人敢沾惹,她自也不敢僭越。
而且她難得拋下重擔重活一遭,本就不願意被人供起做個神女,從此再不得自由。
劉拂微微側目,向著仍呆立在台上的海棠姐姐使了個眼色。
春海棠打了個激靈,終於迴神,趁著在場眾人的心都掛在天降甘霖上,悄悄領著不知所措全程呆立在那裏的十七個姑娘溜走。
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劉拂才站起身來。
雨聲很大,卻壓不過百姓的歡唿聲。
“龍女娘娘!”
劉拂偏身躲開百姓們跪伏的方向,雙手微抬示意他們噤聲。
“妾本凡身,今日之事不過是機緣巧合,不敢褻瀆神靈。”
台下唿聲一滯,見她說的認真,倒沒誰再將“龍女”二字喊出聲。隻是眾人看向她的目光中仍充滿了崇敬,明顯不信她的托詞。
百姓往往愚昧,最好蒙蔽,卻也最難騙過。
就如他們聽信了那妖道的話,便是為求雨害死十數位少女也不曾動搖;而在此時見過了劉拂“唿風喚雨”的本事,相對於相信這是一場巧合,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她是真的龍女轉世。
對百姓們的心態了若指掌,劉拂見此情景並不慌亂,她也不再辯,反倒將話說得模棱兩可:“大家快請起來,妾身年幼,隻怕折了福壽。”
“娘娘說什麽就是什麽。”
“什麽娘娘,不要渾叫!娘娘都說……唉!”
偶爾聽到一兩句私語,劉拂忍不住在心中暗笑。
如此看來,她的戲確實做的不錯。
她麵上溫婉和煦,拎起裙擺,一步步走下高台。在漕鹽二幫幫眾滿含敬意的注視中,走向春海棠帶來的一隊侍衛。
“可否勞煩您送我迴去?”
被劉拂問詢的侍衛微愣,莫名覺得麵前的龍女有些眼熟。想起來時自家少將軍交代的話,侍衛不敢耽擱忙點了點頭。
他張開手臂從外側護住劉拂:“您請。”
其實百姓早已自覺地讓出一條路,他們的態度比之麵對知府出巡,還要恭敬十分。
這時的他們還沒意識到,“龍女娘娘”要迴的是哪裏。
***
劉拂在饒翠樓後門下車時,雨仍未停。
向著為她打傘的侍衛道了聲謝,便顏麵匆匆進了後院。
剛關上後門才迴過身,劉拂就被抱了滿懷。向後踉蹌了兩步,站穩身形的劉拂攬著同樣濕漉漉的少女,在對方額頭敲了敲:“你也不怕受了風寒?好好的在這兒淋雨做什麽?”
“阿拂……”
劉拂失笑:“不是早讓你放心了麽。”
以她與望日驕的默契,早起梳妝時這小丫頭就該安心了才是。
望日驕頗不好意思地鬆開手:“你與媽媽都去了那險地,我哪裏靜得下心。”她扯著劉拂,“小晚已備好了熱水,你快洗漱一番。”
劉拂點頭,一邊安撫著仍未從緊張中解脫的望日驕,一邊思考著一會見到那幾人時要如何應答。
當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安慰好兩個紅鼻子小丫頭,再與春海棠聊過那十七位姑娘後續該如何後,本就被烏雲遮擋的太陽也真正落山。
劉拂換了身男裝,趁著月黑風高風急雨驟,翻牆出了饒翠樓。
她才從牆下跳下,就被人用傘遮在了頭上。
劉拂抬頭,向著舉傘的蔣存一笑:“二哥,你怎麽來了?”
“奇然說你定不會大張旗鼓過來,怕你行動不便,特讓我來接你。”
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劉拂道:“小心駛得萬年船,我也是不想身份暴露。”
“放心,附近並沒有人監視著。”
聽到蔣存的話,劉拂這才鬆下緊繃的脊背:“我若有二哥的本事,也不必如此謹小慎微了。”
以少將軍的本事,周圍若有監探之人,不是被他料理了,就是被他調開了。
她隨手拍了個馬屁,隻盼先撫平了最好對付的蔣存,一會應對那幫人精時也好輕鬆些。
卻不料蔣存聞言並未如她料想般的搖頭失笑。
兩人相對無言,直到馬車跑起來後,蔣存才再次開口。
“雲浮,你是做雲浮開懷,還是做碧煙開懷?”
萬沒想到他會有此一問,本想將話題繞過去的劉拂在看到蔣存一臉正經時,搖頭輕笑道:二哥既喚我雲浮,又何必有此一問。”
“饒翠樓的國色姑娘,從不是我。”
“不怕二哥笑話,我那龍女之名雖是個幌子,卻是真的心存四海,想要遨遊天下的。”
蔣存抿唇,似是下定了決心般輕聲道:“雲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