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澄在鑄劍師眉間尺那裏仍然沒有找到克製a級青冥劍之術,但廣陵會談和金陵天文社大會的日子迫近,他不能在姑蘇耽擱下去了。
反正,現在有林洋在幻海盯著島田芳子,等陸澄開完天文社大會返迴老巢,說不定就能帶迴把島田芳子連毒島光瑞徹底壓倒的傳承。
重鑄完b級拔都匕首,陸澄等人就向眉間尺辭別。又是一天蒸汽火車,戰後十七年二月五日,他們從“姑蘇”抵達“京口”。
——“京口”距離西麵的“金陵”80公裏,自古為舊唐南都金陵屏障,東南鎖鑰;
從“京口”渡過大江,行程40公裏,就可以達到舊唐大運河上的名城“廣陵”;
而舊唐道教大派茅山則隱蔽在“京口”和“金陵”之間的靈丘之中,也是顧易安的老家“勾容縣”所在。
所以,“京口”這座小城是陸澄選定,要停留一陣的中轉點。
這座小城感應不到靈脈的存在,他們也沒有包下獨門獨院的門路。陸澄隻好包下一層旅社,在周圍施放紙鶴,統禦小城的群貓充當耳目,迴到了他成為實土神前的預警老套路。雖然小城罕有外敵蹤跡,也不可鬆懈。
陸澄敲定——二月十日之前,上勾容縣的“茅山”請求茅山掌門代還龍虎山的天師印;
之後,與丁霞君渡過大江,去廣陵調查鹽商傳承,並在二月十五日和南下的鎮海站情報科長嚴駿人談判合作;
無論與嚴駿人談判結果如何,在二月二十五日之前,陸澄必須到金陵和徐老會麵,出席天文社的籌備會議了。
陸澄先派遣白曄去金陵踩點,和徐述之碰頭。
另擇一天風和日麗,他留其他隊友在京口旅社,隻和顧易安兩人帶著a級天師印,上了20公裏外的茅山。
“久住人間不是舊唐道教的追求,飛升為‘仙人’才是他們的渴望。
‘屍解仙’、‘地仙’、‘天仙’,是舊唐道士的三條修仙途徑。
‘天仙’,是成為可與虛境帝神分庭抗禮的超凡存在。這些最高格的仙人隻存在於神話了。
‘地仙’,是成為在虛境開辟洞天,自立門戶,不必依附帝神的超凡存在。現在隻有寥寥無幾的道士還有追求的念想。
‘屍解仙’在古代是最被鄙薄的途徑——‘屍解’,雖然不是變成屍體的意思,但也不是很光彩的稱唿
——無法以人類的身份上升到虛境,隻能把人類身份像屍體一樣拋棄,轉化為異物,成為帝神的眷屬和臣僚。
不過,到了三百年前,舊唐道教還有傳承的幾大派,比如龍虎山、茅山……隻剩下‘屍解仙’之道,主動降格為侍奉帝神的人間行走。
即便‘屍解仙’之道,能夠完全掌握的傳人也越來越少。”
通往茅山宮觀的山道上,顧易安向陸澄火線培訓茅山派的基本知識和覲見禮儀。
——即便是這個巨變的時代,茅山派依然存在,依然在售賣真一假九的符紙,甚至還開辦了社會速成班,隻要交錢就能發俗家弟子證;
交上更多的錢,茅山掌門還能親自認證你為“僵屍道長”。即便你遠在嶺南、南洋,甚至西半球都不要緊,有現代通信之便,可以函授嘛。
茅山和龍虎山都不禁止道士過世俗生活,更不禁止道士婚姻。顧易安的父母都是茅山道術世家,但明麵身份都是在卿雲大學教國文的老師。
他們謝世之前,還托了館長徐述之,開後門讓顧易安謀了一個可以混吃等死的圖書管理員職位。
“如果有人生享受,還是不要專研‘屍解道’太深為好。”
陸澄感慨——“白帝行走”何嚐不是一種屍解道。
他但願一直以人類之姿和顧易安在這春暖花開、姹紫嫣紅的山道牽著手走下去。
此處靈氣漫溢,也是一處淩波境級別的靈脈,道教所謂“福地”。
“是呀,所以長輩們把我的道術督促到b級,不至於讓傳承斷了,就不再管了。
要不是遇到你這個冤家,我寧可原地踏步。”
雖然如此說,顧易安的語氣可沒有什麽怒意,反而俊臉與桃樹相映紅。
還沒等陸澄犒勞安安給她消氣,顧易安輕輕推開他,讓他清醒下來
——他們已經到了茅山觀前,宮殿各處都罩著腳手架——在幻海時,陸澄聽易安的建議,以維護古建築之名,向茅山捐了一萬銀元,提前籠絡了感情。
有道童候著時間,直接守在外麵,熱絡地領金主去“祖堂”見本代茅山安掌門。
論起關係,安掌門還是顧易安遠房親戚安太太的侄子。
舊唐的道術衰微,茅山派也不複盛時氣象。寫真符耗人元氣,寫假符要有騙術天賦,此派從廣納天下仙苗,退迴了家族內部傳承。
安掌門是一個麵如冠玉,蓄著美髯的中年男子。祖堂裏,他隆重地披上高階法位的道士法袍,倒不是陸澄有這麽大牌麵,安掌門是按照道門規矩,迎接那顆a級天師印。
顧易安鄭重地奉上印——上茅山之前,陸澄陪伴她也曾進入印中精神世界,搜索列代天師的意識蹤跡。但都是入雲山不遇,沒搜刮到什麽道術。
——可至少,列代天師沒有把他們當做斷絕龍虎山香火的仇敵,困在精神世界的雲山裏。
安掌門把天師印供到茅山祖師的牌位前,這才鬆弛下神色,向顧易安和陸澄道,
“——陸先生,顧世妹,我會作法,通過虛境向龍虎山交割他們的印可,你們大可放心,有茅山祖師的麵子,你們和龍虎山的過節必能一筆勾銷。
——我也聽說了陸先生和徐老籌建天文社的事情。
世妹知道,我的責任是為茅山續法,不是出世。離開了茅山,我的法術也遠不能和陸先生相比。”
——顧易安告訴過陸澄,安掌門的真實道術修為略遜於章未濟,是一個複數b級的刀筆。但在茅山,他可以調遣本山山神,不會讓這片靈脈淪喪在外敵之手。
如果能保住茅山,安掌門也算合格,陸澄不是古代的皇帝,無法命令他做的更多。
他嘴上吹捧起安掌門,
“安掌門的風骨錚錚,讓我十分敬佩。
我一向聽易安說,過去幾十年,不斷有泰西財團和東瀛財團用每年百萬銀元級別的重金請求把茅山開發成‘避暑地’。掌門一律拒絕,堅持自力更生,賣符紙,辦函授,來傳承我國道教文化。
這趟來茅山,我隻為瞻仰掌門風采,其他別無所求。
之前,我聽顧小姐講述了這座道觀的困難,捐獻了一萬銀元。
今天來這裏一看,一萬銀元真是杯水車薪。往後,我每年捐30萬銀元給茅山!”
——泰西人來唐國,不僅交替使用武力和外交的手段租借唐國各大港口,還深入唐國腹地,以商業開發“避暑地”的名義霸占靈脈。
“茅山”還沒有脫離唐國的囊中,但南方的“莫幹”、“廬山”、北方的“雞公”、“始皇島”都成了泰西人擁有50年以上開發權的“避暑地”。
——陸澄這一次拋出了30萬銀元\/每年的價碼誘惑安掌門——這筆錢當然從他問古拜誕要來的幻海250萬銀元\/每年的治安費裏撥出——他吃不準安掌門能否入夥。
安掌門微微色動。
——他還是有不賣祖宗基業的底線的。
外國人如果出到每年千萬銀元級別的價碼,他真會分享出茅山靈脈。
但每年百萬銀元級別的尷尬價碼,讓他的人性格外掙紮。
要是唐國的官府方麵能夠包下茅山,即便幾十萬銀元\/每年,安掌門也能夠接受。
可悲的是,官府對包括茅山在內的唐國超凡傳承置若罔聞,任其自生自滅。這隻能為攫取唐國神秘的外國人做嫁衣。
——然而,安掌門終於等到了一個可以信任的唐國人伸出了招攬之手。
——一年之前,陸澄還仿佛是一個隱形人。但今年以來,他平定唐國草原的偉績已經通過徐述之經營的各種消息渠道,傳遍了唐國的超凡人士。
陸澄作為“紅蓮”傳人,智多星之子的身份,圈內也是人盡皆知了。
安掌門的心動了,
“豈敢,謬讚。安某隻是不敢辜負自己的祖宗。
陸先生,你才是顧世妹相中的真英雄。
這30萬銀元\/每年的布施,我們茅山真是不敢白食。”
在茅山祖堂的曆代祖師、真人牌位前,與奉還的天師印比肩,還有一枚a級法印,刻寫著宛如雷電的矩形符文。
——那是茅山傳承的鎮派之印“九老仙都印!”
安掌門把這顆“九老仙都印”托在金盤,恭敬捧了起來,邁向顧易安,
“顧世妹,我記得你受的茅山符籙是正三品‘上清五雷經籙’吧?”
顧易安倒吸了一口冷氣,望了陸澄一眼。陸澄想,安掌門畢竟是愛國的,他的金元轟炸奏效了。
“我不求上進。比起掌門的正一品‘上清大洞經籙’差遠了。”她不安道。
從龍虎山到茅山,都是符籙派。道士的法位通過授籙確定。
d級刀筆,對應他們的七品太上三五經籙;
c級刀筆,對應五品正一盟威經籙;
b級刀筆,對應三品上清五雷經籙;
a級刀筆,對應一品上清大洞經籙。
隻有龍虎天師、茅山掌門級別才可以得到正一品的經籙,有使用天師印或者九老仙都印的資格!
“末法時代,不能以常規論。
前朝白山黑水之族入主唐國之後,列代天師、真人都不願與前朝合作,又不願傳承斷絕。
這三百年的龍虎山天師,茅山真人都隻能使用印可,不能升到正一品。
我也不例外。
顧世妹,如今陸先生要重整舊日山河,這九老仙都印可就托付給你。你代我出山助他,列祖列宗絕不會拒絕你。”
——當著陸澄的麵,安掌門把茅山的a級印可交付給了顧易安。從此,無窮的茅山神秘知識和她鏈接,湧入了顧易安的精神世界。
a級刀筆的世界向顧易安打開。
反正,現在有林洋在幻海盯著島田芳子,等陸澄開完天文社大會返迴老巢,說不定就能帶迴把島田芳子連毒島光瑞徹底壓倒的傳承。
重鑄完b級拔都匕首,陸澄等人就向眉間尺辭別。又是一天蒸汽火車,戰後十七年二月五日,他們從“姑蘇”抵達“京口”。
——“京口”距離西麵的“金陵”80公裏,自古為舊唐南都金陵屏障,東南鎖鑰;
從“京口”渡過大江,行程40公裏,就可以達到舊唐大運河上的名城“廣陵”;
而舊唐道教大派茅山則隱蔽在“京口”和“金陵”之間的靈丘之中,也是顧易安的老家“勾容縣”所在。
所以,“京口”這座小城是陸澄選定,要停留一陣的中轉點。
這座小城感應不到靈脈的存在,他們也沒有包下獨門獨院的門路。陸澄隻好包下一層旅社,在周圍施放紙鶴,統禦小城的群貓充當耳目,迴到了他成為實土神前的預警老套路。雖然小城罕有外敵蹤跡,也不可鬆懈。
陸澄敲定——二月十日之前,上勾容縣的“茅山”請求茅山掌門代還龍虎山的天師印;
之後,與丁霞君渡過大江,去廣陵調查鹽商傳承,並在二月十五日和南下的鎮海站情報科長嚴駿人談判合作;
無論與嚴駿人談判結果如何,在二月二十五日之前,陸澄必須到金陵和徐老會麵,出席天文社的籌備會議了。
陸澄先派遣白曄去金陵踩點,和徐述之碰頭。
另擇一天風和日麗,他留其他隊友在京口旅社,隻和顧易安兩人帶著a級天師印,上了20公裏外的茅山。
“久住人間不是舊唐道教的追求,飛升為‘仙人’才是他們的渴望。
‘屍解仙’、‘地仙’、‘天仙’,是舊唐道士的三條修仙途徑。
‘天仙’,是成為可與虛境帝神分庭抗禮的超凡存在。這些最高格的仙人隻存在於神話了。
‘地仙’,是成為在虛境開辟洞天,自立門戶,不必依附帝神的超凡存在。現在隻有寥寥無幾的道士還有追求的念想。
‘屍解仙’在古代是最被鄙薄的途徑——‘屍解’,雖然不是變成屍體的意思,但也不是很光彩的稱唿
——無法以人類的身份上升到虛境,隻能把人類身份像屍體一樣拋棄,轉化為異物,成為帝神的眷屬和臣僚。
不過,到了三百年前,舊唐道教還有傳承的幾大派,比如龍虎山、茅山……隻剩下‘屍解仙’之道,主動降格為侍奉帝神的人間行走。
即便‘屍解仙’之道,能夠完全掌握的傳人也越來越少。”
通往茅山宮觀的山道上,顧易安向陸澄火線培訓茅山派的基本知識和覲見禮儀。
——即便是這個巨變的時代,茅山派依然存在,依然在售賣真一假九的符紙,甚至還開辦了社會速成班,隻要交錢就能發俗家弟子證;
交上更多的錢,茅山掌門還能親自認證你為“僵屍道長”。即便你遠在嶺南、南洋,甚至西半球都不要緊,有現代通信之便,可以函授嘛。
茅山和龍虎山都不禁止道士過世俗生活,更不禁止道士婚姻。顧易安的父母都是茅山道術世家,但明麵身份都是在卿雲大學教國文的老師。
他們謝世之前,還托了館長徐述之,開後門讓顧易安謀了一個可以混吃等死的圖書管理員職位。
“如果有人生享受,還是不要專研‘屍解道’太深為好。”
陸澄感慨——“白帝行走”何嚐不是一種屍解道。
他但願一直以人類之姿和顧易安在這春暖花開、姹紫嫣紅的山道牽著手走下去。
此處靈氣漫溢,也是一處淩波境級別的靈脈,道教所謂“福地”。
“是呀,所以長輩們把我的道術督促到b級,不至於讓傳承斷了,就不再管了。
要不是遇到你這個冤家,我寧可原地踏步。”
雖然如此說,顧易安的語氣可沒有什麽怒意,反而俊臉與桃樹相映紅。
還沒等陸澄犒勞安安給她消氣,顧易安輕輕推開他,讓他清醒下來
——他們已經到了茅山觀前,宮殿各處都罩著腳手架——在幻海時,陸澄聽易安的建議,以維護古建築之名,向茅山捐了一萬銀元,提前籠絡了感情。
有道童候著時間,直接守在外麵,熱絡地領金主去“祖堂”見本代茅山安掌門。
論起關係,安掌門還是顧易安遠房親戚安太太的侄子。
舊唐的道術衰微,茅山派也不複盛時氣象。寫真符耗人元氣,寫假符要有騙術天賦,此派從廣納天下仙苗,退迴了家族內部傳承。
安掌門是一個麵如冠玉,蓄著美髯的中年男子。祖堂裏,他隆重地披上高階法位的道士法袍,倒不是陸澄有這麽大牌麵,安掌門是按照道門規矩,迎接那顆a級天師印。
顧易安鄭重地奉上印——上茅山之前,陸澄陪伴她也曾進入印中精神世界,搜索列代天師的意識蹤跡。但都是入雲山不遇,沒搜刮到什麽道術。
——可至少,列代天師沒有把他們當做斷絕龍虎山香火的仇敵,困在精神世界的雲山裏。
安掌門把天師印供到茅山祖師的牌位前,這才鬆弛下神色,向顧易安和陸澄道,
“——陸先生,顧世妹,我會作法,通過虛境向龍虎山交割他們的印可,你們大可放心,有茅山祖師的麵子,你們和龍虎山的過節必能一筆勾銷。
——我也聽說了陸先生和徐老籌建天文社的事情。
世妹知道,我的責任是為茅山續法,不是出世。離開了茅山,我的法術也遠不能和陸先生相比。”
——顧易安告訴過陸澄,安掌門的真實道術修為略遜於章未濟,是一個複數b級的刀筆。但在茅山,他可以調遣本山山神,不會讓這片靈脈淪喪在外敵之手。
如果能保住茅山,安掌門也算合格,陸澄不是古代的皇帝,無法命令他做的更多。
他嘴上吹捧起安掌門,
“安掌門的風骨錚錚,讓我十分敬佩。
我一向聽易安說,過去幾十年,不斷有泰西財團和東瀛財團用每年百萬銀元級別的重金請求把茅山開發成‘避暑地’。掌門一律拒絕,堅持自力更生,賣符紙,辦函授,來傳承我國道教文化。
這趟來茅山,我隻為瞻仰掌門風采,其他別無所求。
之前,我聽顧小姐講述了這座道觀的困難,捐獻了一萬銀元。
今天來這裏一看,一萬銀元真是杯水車薪。往後,我每年捐30萬銀元給茅山!”
——泰西人來唐國,不僅交替使用武力和外交的手段租借唐國各大港口,還深入唐國腹地,以商業開發“避暑地”的名義霸占靈脈。
“茅山”還沒有脫離唐國的囊中,但南方的“莫幹”、“廬山”、北方的“雞公”、“始皇島”都成了泰西人擁有50年以上開發權的“避暑地”。
——陸澄這一次拋出了30萬銀元\/每年的價碼誘惑安掌門——這筆錢當然從他問古拜誕要來的幻海250萬銀元\/每年的治安費裏撥出——他吃不準安掌門能否入夥。
安掌門微微色動。
——他還是有不賣祖宗基業的底線的。
外國人如果出到每年千萬銀元級別的價碼,他真會分享出茅山靈脈。
但每年百萬銀元級別的尷尬價碼,讓他的人性格外掙紮。
要是唐國的官府方麵能夠包下茅山,即便幾十萬銀元\/每年,安掌門也能夠接受。
可悲的是,官府對包括茅山在內的唐國超凡傳承置若罔聞,任其自生自滅。這隻能為攫取唐國神秘的外國人做嫁衣。
——然而,安掌門終於等到了一個可以信任的唐國人伸出了招攬之手。
——一年之前,陸澄還仿佛是一個隱形人。但今年以來,他平定唐國草原的偉績已經通過徐述之經營的各種消息渠道,傳遍了唐國的超凡人士。
陸澄作為“紅蓮”傳人,智多星之子的身份,圈內也是人盡皆知了。
安掌門的心動了,
“豈敢,謬讚。安某隻是不敢辜負自己的祖宗。
陸先生,你才是顧世妹相中的真英雄。
這30萬銀元\/每年的布施,我們茅山真是不敢白食。”
在茅山祖堂的曆代祖師、真人牌位前,與奉還的天師印比肩,還有一枚a級法印,刻寫著宛如雷電的矩形符文。
——那是茅山傳承的鎮派之印“九老仙都印!”
安掌門把這顆“九老仙都印”托在金盤,恭敬捧了起來,邁向顧易安,
“顧世妹,我記得你受的茅山符籙是正三品‘上清五雷經籙’吧?”
顧易安倒吸了一口冷氣,望了陸澄一眼。陸澄想,安掌門畢竟是愛國的,他的金元轟炸奏效了。
“我不求上進。比起掌門的正一品‘上清大洞經籙’差遠了。”她不安道。
從龍虎山到茅山,都是符籙派。道士的法位通過授籙確定。
d級刀筆,對應他們的七品太上三五經籙;
c級刀筆,對應五品正一盟威經籙;
b級刀筆,對應三品上清五雷經籙;
a級刀筆,對應一品上清大洞經籙。
隻有龍虎天師、茅山掌門級別才可以得到正一品的經籙,有使用天師印或者九老仙都印的資格!
“末法時代,不能以常規論。
前朝白山黑水之族入主唐國之後,列代天師、真人都不願與前朝合作,又不願傳承斷絕。
這三百年的龍虎山天師,茅山真人都隻能使用印可,不能升到正一品。
我也不例外。
顧世妹,如今陸先生要重整舊日山河,這九老仙都印可就托付給你。你代我出山助他,列祖列宗絕不會拒絕你。”
——當著陸澄的麵,安掌門把茅山的a級印可交付給了顧易安。從此,無窮的茅山神秘知識和她鏈接,湧入了顧易安的精神世界。
a級刀筆的世界向顧易安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