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人,不值當不值當啊,這,這,何至於此啊,咱們有話好好說,好好說。”任重真是要給堂上那位小爺跪下了,人家好歹也是三品大員,同你爹一輩的,說話能不能尊重點。
“趙公子,這下跪行禮實在是過了些,不若讓郭大人做個東道,改日專門設宴向守備府賠罪。
當然,幾位千總也算是因禍得福,不這麽徹查一番,咱們怎麽知曉他們治軍清廉呢。
今日總兵府的諸多也都在,迴去之後必會傳頌他們的美名,屆時還怕不被重用嗎。”
區區七品千總,任重從沒放在心上,要不是他們姓趙,這件事他一句話就壓下去了。但是現在,永安侯府那位在堂上坐著,光說幾句好話明顯不能讓人家鬆口,那就隻能用權利來換了,反正五六品的武職一大把,隨便年處仁補他們幾個就是了。
“布政使司廂軍中尚有校尉之缺,本官屬意幾位千總,願力薦!”
慪死了都快,年處仁自己都沒紮穩根基,就要把手上的廂軍嘩啦一小半交出去,這可都是他好不容易從布政使孟濤那裏磨來的,要不是看在恩師的份上,那個孟家老頑固恐怕一星半點兵權都不會讓他摸。
守備府現在是天上砸金條,一個個都暈乎乎的,這就成六品校尉了,還是省衙廂軍。趙四幾個現在嘴都抿不住,他們現在一點也不心疼自己先前掏的那些銀子了,娘咧,區區幾萬兩就能換個六品校尉,這買賣賺大發了。
“咳咳!”瞧著幾個混賬兒子又要喜形忘色,趙汝亭不得不出聲提醒,本家那位小爺可還沒說話呢,那位不首肯,給再大的官那也不能幹。
這些日子被敲打多了,守備府幾兄弟現在遇事也學會冷靜下來思考了。他們知道,沒了永安侯府在背後庇佑,他們就算進了廂軍那也是炮灰的命。幾個人立馬收斂神色,縮迴了分家之中。
趙秉安對他們這番態度倒還算滿意,至少沒像以前那般,腦子裏除了銀子就是女人,沒點有用的東西。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明誠也是通情達理之人,守備府與郭大人的恩怨可以一筆勾銷。但是……”
“但是什麽,你有什麽話就直說,別在這吞吞吐吐的。”
“郝大人早先所言,郭大人認定守備府貪汙受賄是因人挑撥所致,在下很想知道,這小人到底是誰?”
郝傑現在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讓你多嘴!他當時隻是在心裏有所猜測,情急之下未來得及深入思慮便說出了口,他哪知道郭緒的暗線是誰,這種事情怎麽可能嚷嚷的大家都知道。
“你們可別告訴我這個小人純屬子虛烏有,一切都是郭大人自己籌謀的。堂下的這些偽證可都還在呢,諸位大人自己看著辦吧。”
“文萊,算計你的人是誰,大大方方的說出來,本官和任大人必會為你做主。”年處仁想借機把潑在郭緒身上的髒水洗掉一些,卻發現這位師弟的臉色很不對。
郭緒現在腦子裏一愣一愣的,他以為自己被陷害已經是趙秉安設計的全部了,可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自己頂多算是摟草打兔子裏送上門的一隻,人家順手就給收拾了,枉他自作多情,以為自己多重要。
“你故意的對不對,這一切都是你設計好的,從趙期蓀到這些兵簿,從駐城守軍到處仁師兄現身,一環一環,都是你在背後推動的,妖孽,你簡直就是個妖孽!”
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腦殼,郭緒望著趙秉安的眼神止不住的驚駭,他今日到底入了怎樣的一個局,對付的是怎樣的一個人,現在他都快看不清楚了。
“文萊,文萊,你在胡言亂語些什麽,趙期蓀,你剛才說的是這個名字嗎?”
“郝大人,你貼近民生,可知道這趙期蓀是什麽人?”
知道,太知道了,那是稻門趙氏上代嫡支,留兒街的眼中釘肉中刺。
現在他懂了,為何郭緒直喊那小子妖孽,這個他們眼中的毛頭小子設了一盤大局,將他們所有人都給裝進去了,方才席上他旁邊那些竊竊私語估計也都是安排好的,都是為了從他嘴裏引出這個“小人”呐。
“不過是稻門街一刁民爾,據下官所知,其對永……守備府頗多怨懟。”郝傑一邊說一邊抬頭,想偷瞄一下趙秉安的神色,卻被抓了正著。猛然意識到自己說到永安侯府的時候,趕緊急刹車,替換成了守備府。
“既然知道是這個人在作祟,那就投入大牢嚴審,算是給趙公子一個交代。”任重一錘定音,他才不管這趙期蓀和守備府有什麽恩怨,隻要能把今日之事平息下去,十個趙期蓀折進去他都不在乎。
“不是給在下一個交代,是要給守備府一個交代。”
“一時口誤,口誤,那這事就交給順天府尹去辦,他善審刑獄,必不會讓公子失望的。”
北直隸的順天府一直就是個擺設,這次猛然被這麽多大人看重,府尹燕長品激動的都要打擺子了,他是鹹亨元年的二甲進士,熬過三年翰林之後就外調到了河北,前後十五年啊,他都快忘了自己出身京都了。
這次跟著右參議大人一起來,也是因為他攢夠政績可以調迴京城了,可千辛萬苦迴去了,他背後沒有靠山那在朝中也低人一等啊。
但是不怕,隻要討得了眼前這位小公子的歡心,那沈邵兩座碼頭他總能泊一個。
“諸位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詳查嚴問,盡早結案。”北直隸趙家這點破事燕長品清楚得很,不就是名分那點事嗎,隻要他想,別說抓一個趙期蓀,整個稻門趙氏他都能包圓嘍。
第14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郭緒今日賠了夫人又折兵,全靠師兄舍肉相護才勉強全身而退, 所以他現在是一刻都待不下去。
年處仁更甚, 堂堂一省大員, 居然被一個小赤佬逼得步步退讓, 手上的兵權都被人強奪了去,簡直是奇恥大辱。況且,今日任重出言相助,他可不相信這個老狐狸毫無所求,日後恐怕有的煩。
兩人勉強維持著風度告辭離去,趙秉安也懶得留,郭緒剛愎自用, 年處仁識人不清, 這兩個都不是什麽大威脅, 他能設計他們一次,再來一次也不難。倒是那個萬有成,敏銳果敢,心思細密, 不可小覷, 現下看來將其留給這不知深淺的順天府尹恐怕還不一定能套的住他。
一場盛宴不歡而散,在場的河北官員都悻悻訕訕,他們倒也想像左參議大人那般瀟灑離去,可堂上那位沒說散席,哪個敢動。
任重倒是能走,但他心裏對趙秉安的背景也是怵的慌。而且就剛才的情景看, 這位小公子的脾氣不大好,今日要是不解釋一番原委,說不定日後就被人家記恨上了呢。
趙秉安瞟了一眼滿臉和煦的任重,默許了守備府奉上的首席座位,他倒是不在乎任重出手的理由,官場權益交換,無外乎那一套。留下這個人,是不想和總督衙門以及那位神秘的布政使結下梁子,畢竟往後侯府那些分家還是要在人家眼皮底下生存。
“秉峻,同錚,你們代為兄送送諸位大人。”
一幫牆頭草,留之無用。
趙秉安今日設宴請得都是些四五品的實權官吏,原想著自降身價給分家打開一下格局,沒成想滿眼掃過皆是蠅營狗苟,人家正經出身的世家大族根本沒來,可想而知,過去這些年,永安侯府這些分家在河北是怎樣的名聲。
想想就來氣,一掃手讓這滿堂分家也都退出去,都是爛攤子,也不知五叔怎麽能收拾這麽多年。
“燕大人斷案如神、鐵麵無私的名聲,明誠是早有耳聞。守備府一案交給您,在下沒什麽不放心的,隻是這稻門趙氏與家宗之間……有些往事,不便傳於市井,屆時還望您能多包涵。”
“公子言重了,下官愧不敢當。此案人證物證俱全,稻門趙氏以民構官,捏造偽證,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大朔律有連坐之法,下官亦可從嚴、從重懲處!”
郭緒供出來的不過一個趙期蓀,可照燕長品眼下的口風,他是想將稻門趙氏一網打盡,給趙秉安納個投名狀呢。
任重在一旁老神在在,好似啥都沒聽見。心裏倒是讚歎燕長品的狠辣,能稱得上一個家族的那勢必也得有幾十房人,燕長品真以原有的罪名判倒是沒什麽,頂多發沒趙期蓀所在的那一房就了不得了,可要是他有心對付,咬定此案是稻門趙氏舉族之謀,那性質便截然不同了,稻門趙氏毀族滅戶近在眼前。
確實,擺在眼前的就是個一了百了的好辦法,隻要稻門趙氏死絕了,那蘇澤衡出什麽陰招都沒處施展,這樣一來,雖然永安侯府的名聲依舊不大好聽,但死無對證,誰能扒開第一代永安侯的墳墓來質問他到底當年是分宗還是叛族。
但是,那可是數百條性命啊。
趙秉安在蘇州之時見識過數百個人頭壘成京觀的慘象,當時他無力阻止,至今心裏還在懊悔。眼下讓他默許構陷幾十戶平民,他實在下不去手。
燕長品不知為何這位小公子突然不說話了,就他今日所見,這位也不是什麽心慈手軟的主啊,莫不是自己哪句話不慎摸到虎須了?
“趙公子……”
“不行!”魔障了魔障了,趙秉安悚然驚醒,他居然不知何時入了迷竅,想用數百條人命來滿足一己之私,額頭沁出冷汗,懊惱差點鑄下大錯。
“大肆牽連就不必了,給個教訓就算了。”
有趙通化在手,雖說並宗的過程麻煩些,但卻可以從根上解決這個隱憂,至於稻門趙家老三房,要怪就怪他們自己有眼無珠吧。
燕長品被這麽斥了一句也不惱,畢竟到時候真要動手的是他,能不造殺孽他自己也挺舒心的。
“都以公子的意思辦,結案之前下官將供詞呈給您過目。”
“大人體恤民意,明誠感激不盡。這樣吧,佑叔你平時抽空多往順天府衙跑幾趟,了解一下此案的進度,有什麽情況你可以全權代表我處理。”事關宗族,趙秉安手下隻有一個趙佑合用。
雖說鐵衛從不涉及侯府上的政務,但少主如此信重,趙佑也找不到推脫的理由,拱手行禮,算是把這件案子接下了。他隱約明白少主剛才的怔愣為何,心想既然小主子心腸不夠硬,那由他代勞未嚐不可,到時候那些人要是真不識時務,那殺一批見血也是很有必要的,反正屆時稻門趙氏隻要留下宗房那一脈掛個名就夠了。
燕長品算是個有眼力見的人,搭完線之後就主動告退了,說實話,雖然是老上司,但待在左參議大人身旁那麽久,還真沒見過幾迴像今兒這麽耐心的時候,被冷落老半天,臉上還能掛著笑意,可見永安侯府這位小爺跟腳有多麽硬。
越想越覺得這新靠山找的好,燕長品現在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出了趙家大宅也不急著迴府慶祝,反而直接抽調了府衙所有差役趕去了稻門街,他得抓緊把到手的功績給砸實了,這種事就怕夜長夢多!
“不相幹的人都謝幕了,任大人有什麽話現在不妨直言。”
水榭亭流間傳來清揚的短笛聲,音調平和清幽,倒是讓堂間一直繃著的兩個人心情都舒緩了些。
“今日席上所言並非出自本官真心,隻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還希望趙公子多體諒。”
“說起來,咱們也不是外人,蔡部堂(河北總督蔡川廷)與令叔可是係出同門,他老人家對您可是關切的很。”
趙秉安起身走到欄杆前,瞧著河裏豢養的錦鯉,意有所指的迴道,“是嗎,能得總督大人的看重,明誠還真是三生有幸。話說,任大人聽說過一句諺語嗎,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您前頭也說了,咱們不是外人,既然如此,對於蔡大人利用明誠設局這件事,小子也就不計較了,但是,人人都是有脾氣的,在下不管你們與年處仁那夥人達成了什麽協議,在鄉試結束之前,不要讓他們再來打擾我!”
趙秉安就算開頭沒有迴過味來,這半天功夫也足夠他猜個七七八八了,任重今日來就是算計好的,先打蘇派,再坑趙氏,他們在兩股勢力中間活稀泥,攔盡好處。
蔡川廷想做那隻黃雀,趙秉安卻也不是任人擺布的主兒,真要是顧念同門之誼,這位總督大人在他初入河北之時就該接下拜帖,向各方勢力表明自己庇佑的意思,而不是任由萬有成算計與他。說起萬有成,趙秉安更氣,那麽大一夥殺手從京中跟到河北,除非蔡川廷耳聾目瞎才會注意不到。
不過是五叔升的太快了,招了諸多人的眼。
趙懷玨現在已是兩江布政使,以閔宏達的壽元來看,就算他卒於任上也拖不過幾年,以乾封帝表露出來的意思,屆時趙懷玨妥妥的就要接浙江總督的班。雖說天下總督首直隸,可浙江是什麽地方,那是國庫根基所在,是朝野儲才養官所在,浙江總督與河北總督相比,那是高出幾個層次不止。再加上趙懷玨與沈首輔得天獨厚的親屬關係,大家都默認現如今的十三位總督中,趙懷玨一定是最先迴京的一位,換句話說,趙懷玨已經提前拿到了進入內閣的門票,直達的那種。
官場潛規則,擇一否二,同門之中隻要有一人入閣,其他人此生再無緣閣老之位。沈炳文門下弟子三千,看不慣趙懷玨這個“吃軟飯”的大有人在。
蔡川廷是湖湘一派中的老資曆,身為沈炳文座下大弟子,原本他是當仁不讓的入閣人選,當年外派也是礙於身上沒有地方政績,沈炳文當時還不是首輔,為求穩妥,就將其安排在了紛爭最少卻最易出功績的河北。(河北臨近北疆,總督易得輔戰之功)
可是誰也沒想到永安侯府搭上東宮這趟順風車之後,趙懷玨在同門中異軍突起,直接殺到浙江去了,這下趙五爺成了官場上的財神爺,背後又有禦史台這麽座大殺器,一舉將其前頭眾位師兄甩的老遠。蔡川廷麵上不顯,心裏估計也有那麽幾分不服氣。
蘇家勢力早趙秉安一步踏入河北,這位總督大人若真有心,早該去信相告,再不濟一直不露麵也可以,怎麽也不會像今日這般讓任重這個狗腿子上門打臉,他以為自己不對付趙家就是品德高尚了,趙秉安卻看不上這種當了那啥還要立牌坊的虛偽。
任重剛才還有三分心虛,此刻臉色卻已鐵青。這小趙公子倒是頗有其叔父的風範,精明的像鬼祟。
部堂原本的意思就是作壁上觀,任由趙蘇兩家虎鬥,他們坐收漁翁之利,可有些事能做不能說,畢竟在外他們還是一家人,算計同門這種事挑破來講很傷顏麵。
“公子誤會了,這怎麽會跟部堂大人有所牽扯呢,您想多了想多了……”
“今日之事實乃是情非得已,郭緒此人早在老大人棋局之中,本官也是為了顧全大局,您……”
任重話還沒有說完,就已被趙秉安伸手打斷。
“明誠今日已經聽了太多虛妄之言,很累了。蔡總督是有意也罷無意也好,明誠不想去探究也還沒有那個資格去探究。
我隻要求一件事,看好蘇家那幾條狗,別再讓他們在我麵前狂吠,否則,下次明誠可不確定您是否來得及救場。
還有,小子離京之前曾到煙袋街去了一趟,老大人手書一封讓明誠轉交給蔡大人,可惜永安侯府的拜帖未入總督府的法眼,以致在明誠手裏滯留至今,今日任大人正好在此,就由您轉交吧。”
就憑趙秉安一個,資質再出眾那也不值得堂堂首輔沾墨。可誰讓永安侯府還有沈氏在呢,五夫人對於趙秉安那是重逾骨血,老侯爺往她耳邊吹吹風,說蘇家往北直隸派人之後,她就想起了遠在河北的這位大師兄,領著趙秉安迴娘家軟磨硬泡討來了一筆隨信,隻把沈炳文氣的冒煙,要不是顧忌這是獨女,早趕出門去了。
任重差點沒坐穩,手裏有這份信,您早拿出來啊,憋到現在大家都為難。
這位眼看是真惱了,他再解釋也未必有用,還是趕緊拿上首輔大人的手書迴去和部堂商量商量吧。
第145章 喂了自己一口玻璃渣
“部堂,老大人可是說了什麽?”
瞧這臉色不對勁啊, 任重現在懊悔的不得了, 早知有這封手書存在, 他先前對永安侯府那位小公子就應該更再恭敬三分, 年處仁算什麽東西,不過是個自以為是的糊塗蛋罷了,何須為他掃了那位的麵子,此刻看來真是虧大了。
唿出一口濁氣,蔡川廷仰倒在搖椅上,一手輕捶著光潔的腦門,另一手攤在靠檻邊垂蕩, 指間還捏著兩張薄薄的信紙, 整個人神色頹唐。
“恩師對河北的布局隻字未提, 他老人家倒是頗為看重那趙懷珺之子,字裏行間都是親厚之意……”
手書被帶到河北已有半月,蔡川廷若是見過了趙秉安,那此刻早該返信迴京, 但是蹉跎至今, 恐怕煙袋街裏早就起了疑心。
“要不,這幾日卑職親自請那位小公子過府相敘?說不定能挽救一二呢。”
“那又有何用,你今日去不也被人家呲迴來了,那後生年紀雖輕,經曆卻不少,還是個奶娃娃的時候就在內侍監那等地方打過滾, 後來在蘇南那邊,他手上沾的血可不比你這幾年在河北殺的人少,不好糊弄啊……”
要不然,蔡川廷也不會放心讓他對付郭緒。
“趙公子,這下跪行禮實在是過了些,不若讓郭大人做個東道,改日專門設宴向守備府賠罪。
當然,幾位千總也算是因禍得福,不這麽徹查一番,咱們怎麽知曉他們治軍清廉呢。
今日總兵府的諸多也都在,迴去之後必會傳頌他們的美名,屆時還怕不被重用嗎。”
區區七品千總,任重從沒放在心上,要不是他們姓趙,這件事他一句話就壓下去了。但是現在,永安侯府那位在堂上坐著,光說幾句好話明顯不能讓人家鬆口,那就隻能用權利來換了,反正五六品的武職一大把,隨便年處仁補他們幾個就是了。
“布政使司廂軍中尚有校尉之缺,本官屬意幾位千總,願力薦!”
慪死了都快,年處仁自己都沒紮穩根基,就要把手上的廂軍嘩啦一小半交出去,這可都是他好不容易從布政使孟濤那裏磨來的,要不是看在恩師的份上,那個孟家老頑固恐怕一星半點兵權都不會讓他摸。
守備府現在是天上砸金條,一個個都暈乎乎的,這就成六品校尉了,還是省衙廂軍。趙四幾個現在嘴都抿不住,他們現在一點也不心疼自己先前掏的那些銀子了,娘咧,區區幾萬兩就能換個六品校尉,這買賣賺大發了。
“咳咳!”瞧著幾個混賬兒子又要喜形忘色,趙汝亭不得不出聲提醒,本家那位小爺可還沒說話呢,那位不首肯,給再大的官那也不能幹。
這些日子被敲打多了,守備府幾兄弟現在遇事也學會冷靜下來思考了。他們知道,沒了永安侯府在背後庇佑,他們就算進了廂軍那也是炮灰的命。幾個人立馬收斂神色,縮迴了分家之中。
趙秉安對他們這番態度倒還算滿意,至少沒像以前那般,腦子裏除了銀子就是女人,沒點有用的東西。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明誠也是通情達理之人,守備府與郭大人的恩怨可以一筆勾銷。但是……”
“但是什麽,你有什麽話就直說,別在這吞吞吐吐的。”
“郝大人早先所言,郭大人認定守備府貪汙受賄是因人挑撥所致,在下很想知道,這小人到底是誰?”
郝傑現在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讓你多嘴!他當時隻是在心裏有所猜測,情急之下未來得及深入思慮便說出了口,他哪知道郭緒的暗線是誰,這種事情怎麽可能嚷嚷的大家都知道。
“你們可別告訴我這個小人純屬子虛烏有,一切都是郭大人自己籌謀的。堂下的這些偽證可都還在呢,諸位大人自己看著辦吧。”
“文萊,算計你的人是誰,大大方方的說出來,本官和任大人必會為你做主。”年處仁想借機把潑在郭緒身上的髒水洗掉一些,卻發現這位師弟的臉色很不對。
郭緒現在腦子裏一愣一愣的,他以為自己被陷害已經是趙秉安設計的全部了,可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自己頂多算是摟草打兔子裏送上門的一隻,人家順手就給收拾了,枉他自作多情,以為自己多重要。
“你故意的對不對,這一切都是你設計好的,從趙期蓀到這些兵簿,從駐城守軍到處仁師兄現身,一環一環,都是你在背後推動的,妖孽,你簡直就是個妖孽!”
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腦殼,郭緒望著趙秉安的眼神止不住的驚駭,他今日到底入了怎樣的一個局,對付的是怎樣的一個人,現在他都快看不清楚了。
“文萊,文萊,你在胡言亂語些什麽,趙期蓀,你剛才說的是這個名字嗎?”
“郝大人,你貼近民生,可知道這趙期蓀是什麽人?”
知道,太知道了,那是稻門趙氏上代嫡支,留兒街的眼中釘肉中刺。
現在他懂了,為何郭緒直喊那小子妖孽,這個他們眼中的毛頭小子設了一盤大局,將他們所有人都給裝進去了,方才席上他旁邊那些竊竊私語估計也都是安排好的,都是為了從他嘴裏引出這個“小人”呐。
“不過是稻門街一刁民爾,據下官所知,其對永……守備府頗多怨懟。”郝傑一邊說一邊抬頭,想偷瞄一下趙秉安的神色,卻被抓了正著。猛然意識到自己說到永安侯府的時候,趕緊急刹車,替換成了守備府。
“既然知道是這個人在作祟,那就投入大牢嚴審,算是給趙公子一個交代。”任重一錘定音,他才不管這趙期蓀和守備府有什麽恩怨,隻要能把今日之事平息下去,十個趙期蓀折進去他都不在乎。
“不是給在下一個交代,是要給守備府一個交代。”
“一時口誤,口誤,那這事就交給順天府尹去辦,他善審刑獄,必不會讓公子失望的。”
北直隸的順天府一直就是個擺設,這次猛然被這麽多大人看重,府尹燕長品激動的都要打擺子了,他是鹹亨元年的二甲進士,熬過三年翰林之後就外調到了河北,前後十五年啊,他都快忘了自己出身京都了。
這次跟著右參議大人一起來,也是因為他攢夠政績可以調迴京城了,可千辛萬苦迴去了,他背後沒有靠山那在朝中也低人一等啊。
但是不怕,隻要討得了眼前這位小公子的歡心,那沈邵兩座碼頭他總能泊一個。
“諸位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詳查嚴問,盡早結案。”北直隸趙家這點破事燕長品清楚得很,不就是名分那點事嗎,隻要他想,別說抓一個趙期蓀,整個稻門趙氏他都能包圓嘍。
第14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郭緒今日賠了夫人又折兵,全靠師兄舍肉相護才勉強全身而退, 所以他現在是一刻都待不下去。
年處仁更甚, 堂堂一省大員, 居然被一個小赤佬逼得步步退讓, 手上的兵權都被人強奪了去,簡直是奇恥大辱。況且,今日任重出言相助,他可不相信這個老狐狸毫無所求,日後恐怕有的煩。
兩人勉強維持著風度告辭離去,趙秉安也懶得留,郭緒剛愎自用, 年處仁識人不清, 這兩個都不是什麽大威脅, 他能設計他們一次,再來一次也不難。倒是那個萬有成,敏銳果敢,心思細密, 不可小覷, 現下看來將其留給這不知深淺的順天府尹恐怕還不一定能套的住他。
一場盛宴不歡而散,在場的河北官員都悻悻訕訕,他們倒也想像左參議大人那般瀟灑離去,可堂上那位沒說散席,哪個敢動。
任重倒是能走,但他心裏對趙秉安的背景也是怵的慌。而且就剛才的情景看, 這位小公子的脾氣不大好,今日要是不解釋一番原委,說不定日後就被人家記恨上了呢。
趙秉安瞟了一眼滿臉和煦的任重,默許了守備府奉上的首席座位,他倒是不在乎任重出手的理由,官場權益交換,無外乎那一套。留下這個人,是不想和總督衙門以及那位神秘的布政使結下梁子,畢竟往後侯府那些分家還是要在人家眼皮底下生存。
“秉峻,同錚,你們代為兄送送諸位大人。”
一幫牆頭草,留之無用。
趙秉安今日設宴請得都是些四五品的實權官吏,原想著自降身價給分家打開一下格局,沒成想滿眼掃過皆是蠅營狗苟,人家正經出身的世家大族根本沒來,可想而知,過去這些年,永安侯府這些分家在河北是怎樣的名聲。
想想就來氣,一掃手讓這滿堂分家也都退出去,都是爛攤子,也不知五叔怎麽能收拾這麽多年。
“燕大人斷案如神、鐵麵無私的名聲,明誠是早有耳聞。守備府一案交給您,在下沒什麽不放心的,隻是這稻門趙氏與家宗之間……有些往事,不便傳於市井,屆時還望您能多包涵。”
“公子言重了,下官愧不敢當。此案人證物證俱全,稻門趙氏以民構官,捏造偽證,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大朔律有連坐之法,下官亦可從嚴、從重懲處!”
郭緒供出來的不過一個趙期蓀,可照燕長品眼下的口風,他是想將稻門趙氏一網打盡,給趙秉安納個投名狀呢。
任重在一旁老神在在,好似啥都沒聽見。心裏倒是讚歎燕長品的狠辣,能稱得上一個家族的那勢必也得有幾十房人,燕長品真以原有的罪名判倒是沒什麽,頂多發沒趙期蓀所在的那一房就了不得了,可要是他有心對付,咬定此案是稻門趙氏舉族之謀,那性質便截然不同了,稻門趙氏毀族滅戶近在眼前。
確實,擺在眼前的就是個一了百了的好辦法,隻要稻門趙氏死絕了,那蘇澤衡出什麽陰招都沒處施展,這樣一來,雖然永安侯府的名聲依舊不大好聽,但死無對證,誰能扒開第一代永安侯的墳墓來質問他到底當年是分宗還是叛族。
但是,那可是數百條性命啊。
趙秉安在蘇州之時見識過數百個人頭壘成京觀的慘象,當時他無力阻止,至今心裏還在懊悔。眼下讓他默許構陷幾十戶平民,他實在下不去手。
燕長品不知為何這位小公子突然不說話了,就他今日所見,這位也不是什麽心慈手軟的主啊,莫不是自己哪句話不慎摸到虎須了?
“趙公子……”
“不行!”魔障了魔障了,趙秉安悚然驚醒,他居然不知何時入了迷竅,想用數百條人命來滿足一己之私,額頭沁出冷汗,懊惱差點鑄下大錯。
“大肆牽連就不必了,給個教訓就算了。”
有趙通化在手,雖說並宗的過程麻煩些,但卻可以從根上解決這個隱憂,至於稻門趙家老三房,要怪就怪他們自己有眼無珠吧。
燕長品被這麽斥了一句也不惱,畢竟到時候真要動手的是他,能不造殺孽他自己也挺舒心的。
“都以公子的意思辦,結案之前下官將供詞呈給您過目。”
“大人體恤民意,明誠感激不盡。這樣吧,佑叔你平時抽空多往順天府衙跑幾趟,了解一下此案的進度,有什麽情況你可以全權代表我處理。”事關宗族,趙秉安手下隻有一個趙佑合用。
雖說鐵衛從不涉及侯府上的政務,但少主如此信重,趙佑也找不到推脫的理由,拱手行禮,算是把這件案子接下了。他隱約明白少主剛才的怔愣為何,心想既然小主子心腸不夠硬,那由他代勞未嚐不可,到時候那些人要是真不識時務,那殺一批見血也是很有必要的,反正屆時稻門趙氏隻要留下宗房那一脈掛個名就夠了。
燕長品算是個有眼力見的人,搭完線之後就主動告退了,說實話,雖然是老上司,但待在左參議大人身旁那麽久,還真沒見過幾迴像今兒這麽耐心的時候,被冷落老半天,臉上還能掛著笑意,可見永安侯府這位小爺跟腳有多麽硬。
越想越覺得這新靠山找的好,燕長品現在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出了趙家大宅也不急著迴府慶祝,反而直接抽調了府衙所有差役趕去了稻門街,他得抓緊把到手的功績給砸實了,這種事就怕夜長夢多!
“不相幹的人都謝幕了,任大人有什麽話現在不妨直言。”
水榭亭流間傳來清揚的短笛聲,音調平和清幽,倒是讓堂間一直繃著的兩個人心情都舒緩了些。
“今日席上所言並非出自本官真心,隻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還希望趙公子多體諒。”
“說起來,咱們也不是外人,蔡部堂(河北總督蔡川廷)與令叔可是係出同門,他老人家對您可是關切的很。”
趙秉安起身走到欄杆前,瞧著河裏豢養的錦鯉,意有所指的迴道,“是嗎,能得總督大人的看重,明誠還真是三生有幸。話說,任大人聽說過一句諺語嗎,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您前頭也說了,咱們不是外人,既然如此,對於蔡大人利用明誠設局這件事,小子也就不計較了,但是,人人都是有脾氣的,在下不管你們與年處仁那夥人達成了什麽協議,在鄉試結束之前,不要讓他們再來打擾我!”
趙秉安就算開頭沒有迴過味來,這半天功夫也足夠他猜個七七八八了,任重今日來就是算計好的,先打蘇派,再坑趙氏,他們在兩股勢力中間活稀泥,攔盡好處。
蔡川廷想做那隻黃雀,趙秉安卻也不是任人擺布的主兒,真要是顧念同門之誼,這位總督大人在他初入河北之時就該接下拜帖,向各方勢力表明自己庇佑的意思,而不是任由萬有成算計與他。說起萬有成,趙秉安更氣,那麽大一夥殺手從京中跟到河北,除非蔡川廷耳聾目瞎才會注意不到。
不過是五叔升的太快了,招了諸多人的眼。
趙懷玨現在已是兩江布政使,以閔宏達的壽元來看,就算他卒於任上也拖不過幾年,以乾封帝表露出來的意思,屆時趙懷玨妥妥的就要接浙江總督的班。雖說天下總督首直隸,可浙江是什麽地方,那是國庫根基所在,是朝野儲才養官所在,浙江總督與河北總督相比,那是高出幾個層次不止。再加上趙懷玨與沈首輔得天獨厚的親屬關係,大家都默認現如今的十三位總督中,趙懷玨一定是最先迴京的一位,換句話說,趙懷玨已經提前拿到了進入內閣的門票,直達的那種。
官場潛規則,擇一否二,同門之中隻要有一人入閣,其他人此生再無緣閣老之位。沈炳文門下弟子三千,看不慣趙懷玨這個“吃軟飯”的大有人在。
蔡川廷是湖湘一派中的老資曆,身為沈炳文座下大弟子,原本他是當仁不讓的入閣人選,當年外派也是礙於身上沒有地方政績,沈炳文當時還不是首輔,為求穩妥,就將其安排在了紛爭最少卻最易出功績的河北。(河北臨近北疆,總督易得輔戰之功)
可是誰也沒想到永安侯府搭上東宮這趟順風車之後,趙懷玨在同門中異軍突起,直接殺到浙江去了,這下趙五爺成了官場上的財神爺,背後又有禦史台這麽座大殺器,一舉將其前頭眾位師兄甩的老遠。蔡川廷麵上不顯,心裏估計也有那麽幾分不服氣。
蘇家勢力早趙秉安一步踏入河北,這位總督大人若真有心,早該去信相告,再不濟一直不露麵也可以,怎麽也不會像今日這般讓任重這個狗腿子上門打臉,他以為自己不對付趙家就是品德高尚了,趙秉安卻看不上這種當了那啥還要立牌坊的虛偽。
任重剛才還有三分心虛,此刻臉色卻已鐵青。這小趙公子倒是頗有其叔父的風範,精明的像鬼祟。
部堂原本的意思就是作壁上觀,任由趙蘇兩家虎鬥,他們坐收漁翁之利,可有些事能做不能說,畢竟在外他們還是一家人,算計同門這種事挑破來講很傷顏麵。
“公子誤會了,這怎麽會跟部堂大人有所牽扯呢,您想多了想多了……”
“今日之事實乃是情非得已,郭緒此人早在老大人棋局之中,本官也是為了顧全大局,您……”
任重話還沒有說完,就已被趙秉安伸手打斷。
“明誠今日已經聽了太多虛妄之言,很累了。蔡總督是有意也罷無意也好,明誠不想去探究也還沒有那個資格去探究。
我隻要求一件事,看好蘇家那幾條狗,別再讓他們在我麵前狂吠,否則,下次明誠可不確定您是否來得及救場。
還有,小子離京之前曾到煙袋街去了一趟,老大人手書一封讓明誠轉交給蔡大人,可惜永安侯府的拜帖未入總督府的法眼,以致在明誠手裏滯留至今,今日任大人正好在此,就由您轉交吧。”
就憑趙秉安一個,資質再出眾那也不值得堂堂首輔沾墨。可誰讓永安侯府還有沈氏在呢,五夫人對於趙秉安那是重逾骨血,老侯爺往她耳邊吹吹風,說蘇家往北直隸派人之後,她就想起了遠在河北的這位大師兄,領著趙秉安迴娘家軟磨硬泡討來了一筆隨信,隻把沈炳文氣的冒煙,要不是顧忌這是獨女,早趕出門去了。
任重差點沒坐穩,手裏有這份信,您早拿出來啊,憋到現在大家都為難。
這位眼看是真惱了,他再解釋也未必有用,還是趕緊拿上首輔大人的手書迴去和部堂商量商量吧。
第145章 喂了自己一口玻璃渣
“部堂,老大人可是說了什麽?”
瞧這臉色不對勁啊, 任重現在懊悔的不得了, 早知有這封手書存在, 他先前對永安侯府那位小公子就應該更再恭敬三分, 年處仁算什麽東西,不過是個自以為是的糊塗蛋罷了,何須為他掃了那位的麵子,此刻看來真是虧大了。
唿出一口濁氣,蔡川廷仰倒在搖椅上,一手輕捶著光潔的腦門,另一手攤在靠檻邊垂蕩, 指間還捏著兩張薄薄的信紙, 整個人神色頹唐。
“恩師對河北的布局隻字未提, 他老人家倒是頗為看重那趙懷珺之子,字裏行間都是親厚之意……”
手書被帶到河北已有半月,蔡川廷若是見過了趙秉安,那此刻早該返信迴京, 但是蹉跎至今, 恐怕煙袋街裏早就起了疑心。
“要不,這幾日卑職親自請那位小公子過府相敘?說不定能挽救一二呢。”
“那又有何用,你今日去不也被人家呲迴來了,那後生年紀雖輕,經曆卻不少,還是個奶娃娃的時候就在內侍監那等地方打過滾, 後來在蘇南那邊,他手上沾的血可不比你這幾年在河北殺的人少,不好糊弄啊……”
要不然,蔡川廷也不會放心讓他對付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