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爾敢,科舉要事國朝大政,何能由你如此敗壞,不要仗著身後家蔭就妄想在此事上胡作非為!”這不止在責備趙秉安,恐怕也是在警醒太子,別以為你現在坐穩了位子就想扶持母家了,早著呢。夏家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外戚,你現在就把他胃口填大了,以後有你哭的時候。


    太子瞧著地上被訓的抬不起頭的趙秉安,臉上真是火辣辣的疼。他隻是這麽一提,誰能想到太傅反應這麽大。幾位舅舅身上幾斤幾兩他能不知道嗎,可架不住坤寧宮的親娘天天折騰啊。前頭太後下了懿旨,夏家“咬著牙含著淚”認下了這門親事,迴頭就進宮哭上了,大舅母就差把表妹塞進東宮被筒了,太子妃現在是挺著個大肚子天天還要應付那幾人,這兩天臉都快瘦沒了,他能不心疼嗎。


    後來,這夏家也不知從哪裏知道的消息說是東宮手裏有從考的名額,他那位大舅這幾日是屢次三番的試探,就差明言想要了。太子就不知道他這位大舅舅哪來的優越感,還想進禮部,他還想朝著內閣蹦躂是怎的,瞧把他能的,要不是怕在眾人麵前崩人設,太子早就想指著大門讓他滾了。


    “明誠隻是覺得夏大人去禮部任職最合適,所以才想借此良機促成美事。”


    確實是,京中實缺就那些,六部堂首又都在各位閣老掌控之下,其中吏部今年剛出了大變動,大皇子一倒,泰半堂官都折了進去。那裏現在正是幾位閣老的爭鬥之地,就夏铖那個腦子放進去恐怕會被人碾成灰。刑部兵部就更不用想了,那是魏康兩位皇子的地盤,夏家人進去得被人生吞活剝。


    那麽剩下工部、禮部和戶部,不用問也知道夏铖會想去戶部,關鍵戶部是蘇家的大本營,當年蘇祈銘就是從戶部尚書入的閣,現在蘇家大爺還在戶部裏頭任職。放夏铖到戶部,他不會被人刁難,但以後的風險性太大,哪天蘇家要是決定站隊了,這不就是現成的東宮把柄嗎。再說蘇夏聯姻在即,弄一塊兒顯得太子吃像太難看了。


    所以讓夏铖去禮部是最合適的,清貴體麵還不掌實權,怎麽也闖不出大禍來,還能讓乾清宮滿意,畢竟雖然聖上現在有意放權太子,可這裏麵的分寸也是要拿捏好的,要不然前頭那些表態不就功虧一簣了嗎。再說從考這職位說白了就是要聽從主考官的差遣,邵文熙不放權,夏铖就隻能掛個名,撐破天去也不過給他漲點資曆,就是考生認座師,人家也不會舍了邵文熙這尊大佛轉去拜夏铖這座小菩薩,委實沒什麽好擔心的。


    黎渙中好歹為官那麽多您,怎麽會不知道趙秉安是怎麽想的,但他就覺得這件事辦的不妥,坤寧宮那位有一就有二,一旦開了這道口子,以後夏家恐怕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到時候,東宮是允還是不允?更進一步,將來太子登基,皇後要是攜夏家行漢朝竇太後之為怎麽辦,本朝雖還無後宮幹政的先例,但上下幾千年毀在外戚手上的王朝還少嗎。


    老大人打定主意之後壓根不聽勸,對著趙秉安就是一頓狂斥,他老人家認死理,非要把趙秉安腦子裏的條條框框都給掰直了不可,太子他攔不住,邵雍的徒弟總還是可以的。


    第115章 當斷不斷


    頂著東宮眾人同情的目光,趙秉安麵色蒼白的退出了藏書閣, 旁邊太子臉色也不好, 怎麽說, 永安侯府最近都為自己出了大力, 這黎太傅也太不近人情了些。


    何況,夏铖之事,原就不是趙秉安的主意,不過是自己提了一嘴坤寧宮之後,明誠獻上的解憂之策,他一片忠心何錯之有。


    此刻趙秉安麵上惶恐,心裏卻鬆了一口氣, 原以為這聞名朝野的黎太傅會是何等厲害人物, 如今看來, 不過是個頑固不化的糊塗人罷了。真按照他嘴裏的那一套來,恐怕不用其他諸王算計,太子就能挖坑把自己埋了,他是覺得乾封帝沒有私心, 還是覺得滿朝上下皆是賢臣良將啊, 想走光明大道,那也得有那個條件啊,沒看見東宮前些年走得多坎坷嗎。


    再說,夏家再不濟那也是太子的母家,黎太傅當著東宮上下的麵如此貶低,嗬嗬, 他真當坤寧宮那位皇後娘娘是個好性的呢!雖然從平日裏的行事作風來看,這位夏皇後不像是有什麽大智慧的人,但就趙秉安來看,她絕對不傻,最起碼就知道牢牢抓住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比如說太後的護佑、東宮的愛重。


    當今聖上登基二十幾年,後宮裏是幾度飄搖,要不是壽康宮老太太一次次出手護著,就夏皇後那拎不清的腦子和夏家那不功不過的幾兄弟,怎麽鬥得過當時備受寵愛、如日中天的誠王母子。要知道,大皇子的封王詔書是和立太子的詔書同一日發下的,宋氏雖隻是貴妃,可人家實打實掌了宮權好些年,不像夏皇後,一年到頭隻能縮在坤寧宮發呆。


    至於太後她老人家為什麽願意偏袒夏皇後,當然因為太子打小是在鹹福殿晃悠大的啊,雖說七歲之後就遷宮了但那些年的情誼可是抹不去的,再說太子也相當念舊情,早些年去鹹福殿請安的次數比乾清宮都多。


    這也是趙秉安猜測東宮早年不受寵的原因之一,聖上就算再孝順也架不住太後一次次不問緣由的偏幫東宮,尤其被針對的又是他的嬌妃愛子,枕頭風一吹,他心裏豈能不窩火。偏偏這種事不能對自己老娘發脾氣,那太子不就正好成了出氣筒嘛,反正乾封帝原本看見“東宮”這倆字就不大舒坦。


    而且這種事在皇家原就忌諱,也就是聖上和太後母子倆感情深厚才撐得起這種消耗。


    因為早些年坤寧宮受的罪,太子一直對他這位母後頗多優容,哪怕知道夏家堂兄弟幾個都不成器,他也願意把人放在身邊護著。其實要不是夏铖這次獅子大開口,東宮也早就給他在工部安排了一個不錯的職位。可惜,現在說這些也都沒什麽意思了。


    禮部三個從考的席位最終分別給了崔玉言、費昌、郝居林三人,這幾位都是東宮的老資曆,其中兩人出自詹事府,是乾封帝早年指派給太子講經的業師,最低也都是二甲上等出身,在士林裏久負盛名,是黎渙中那一輩眼裏的青年才俊,國之棟梁,哪一個挑出來都不是夏铖那種半吊子能比得上的。


    “此事太傅大人教訓的對,是明誠唐突了,累殿下受言,明誠之過!”資曆擺在那兒,趙秉安也不敢妄言些什麽,隻能先把罪名擔下來,要不然傳揚出去太子臉上該更不好看了。


    “唉,明誠一片苦心孤豈能不知,太傅他老人家也真是……罷了,多說無益,明誠幾日離京,孤當為你踐行。”太子想想剛才書閣裏的情形臉上就掛不住,他早已不是懵懂稚兒,怎能用這種這樣方式勸誡,太傅天天念叨儲君的體統、大道,那為什麽不把東宮應有的威儀一並授於他,說到底還是不想放權罷了。


    “就這幾日了,原本明誠是打算從蘇州遊學,一路北下直隸,結果沒想到京中出了事,隻能趕迴來處理,現下已蹉跎了近月餘,再不出發,恐怕趕不上鄉試預檢了。”


    說到京中之事,趙秉安麵上有些靦腆,畢竟這是兩府私事,最後卻鬧的沸沸揚揚,倒是太子很不在意,還拍著趙秉安的肩旁笑著打趣了兩句,花朝節過後趙秉安的名字可是傳遍了京都閨秀圈,他那一手館閣情書,撩撥了幾多少女心,直到現在,坊間還有不少人暗地裏尋摸當夜的河燈帛條,高價售往京都各後宅呢。


    “正好,擇日不如撞日,今兒明誠就留下來用晚膳,孤也有幾句閑話和你說一說。”太子憋了許多年,往常誰也不敢說,但今兒被黎太傅這麽一刺激,他愈發覺得眼前趙秉安順眼,一時便有了傾吐的欲望。


    這種拉近關係的機會趙秉安怎麽會錯過,一頓晚膳,兩人從天南聊到海北,從民生聊到國政,也就趙秉安有多年的底蘊鋪墊,擱其他人都不見得能跟上太子變換話題的速度。兩人說了不少喝的更多,東宮多年未醉,這會兒也隻是微醺,倒是趙秉安瞧著時辰差不多,借著臉薄的便宜裝了醉,他也怕再說下去太子就真的收不住了。


    東宮裏頭太子顯然意猶未盡,時時謹小慎微,他都許久未這麽痛快過了,可惜趙明誠還太小了,想促膝長談還得再等個兩三年啊。


    “殿下,公子這,要在宮裏留宿嗎?”榮寶作為太子身邊的首席太監,自然是憂主子所憂,喜主子所喜,這趙家公子既然有讓殿下開懷的本事,那他榮公公自然也該好好伺候著。


    “不必了,他身無品階又如此容態,留在宮中恐招閑言碎語,趙秉宣呢,他不是一同入宮了嗎,讓他把明誠帶迴去吧。另外記得準備一套上佳的文房四寶,賜去永安侯府,就當孤給這小子今科預備的賀禮,給他添添彩頭。”


    蘇家在北直隸的動作太子如何能不知,隻是眼下還不是規整這些小節的時候,他父皇剛剛在內閣布好了局,現在最重要的是平穩度過這段時期。


    蘇家,且看他們識不識時務了。


    能讓主子如此費心,榮寶在心裏把趙秉安的重要程度又提高了一個台階,他覺得日後見到這位可再恭謹三分,保不準以後人家就飛黃騰達了呢。


    招唿兩個小太監,榮寶就把趙秉安架往西廂殿去了,裏麵趙秉宣已經和詹事府幾位司直郎清談了半日,都是京都中常碰到的二代,要擱往常,趙秉宣絕對和他們談的來,隻是今兒小十已經進去三四個時辰了,怎麽還沒出來?


    詹事府幾人倒是知道一點,畢竟大家當初進東宮都受過那麽一遭,黎老頭一開口沒個把時辰那是別想脫身,但今日這麽久的還真是沒聽說過。顧及東宮留下的吩咐,他們也不敢往藏書閣那邊打聽,隻好在這陪著趙秉宣打發時間。


    其實他們心裏都不大看得起趙秉宣,按理說你爹才是永安侯世子,那代表你們侯府和東宮接觸的怎麽都應該是你才對,結果可倒好,你被你堂弟搶了位子還坐在這一臉擔心的模樣,要不是那神態不似作假他們都要以為這人是裝的了。


    “十弟!”


    趙秉宣自人一入門就迎了上去,還沒走近呢就聞見那衝鼻的酒氣,這是喝了多少啊……


    “勞煩公公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我家十弟這是?”


    榮寶也沒推拒趙秉宣遞過來的荷包,瞧殿下今兒的意思,以後永安侯府來往東宮的機會多著呢,而且就衝著趙家十公子今兒的表現他也得賣人家這份麵子。


    “趙大人勿憂,隻是殿下賜宴,公子飲甚了而已。而且東宮裏早就備下了醒酒湯,大人要是不放心,可讓公子飲上一碗再走。”


    太子賜宴不稀奇,可居然飲酒了,還把人喝趴下了,這讓在場詹事府的幾人驚得有些坐不住了。太子近些年有多自律,朝堂上下可謂無人不知,不酗酒不行獵,不納妃不蓄寵,每日最多的時間就是花在內閣裏讀書習政,從沒有什麽逸聞傳出。此次為何如此特殊,難不成是因為這趙家小子長得俊嗎,明明他們也不醜啊。


    倒是有精明人聯想到了最近關於東宮從考的傳聞,再想想趙家馬上就要與邵家聯姻,看來東宮此次勢力又要大增了。


    馬車駛出宮門之後,趙秉安就慢慢“清醒”過來,瞧見一旁大堂兄來不及收起的落寞的神色,忍不住在心裏歎口氣,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他這位大堂兄心慈手軟的都不是時候,難怪府上老爺子最近愈發失望。


    “大哥,四哥最近在和穆家接觸,妄想借康王之力進階吏部,這事你知不知道?”


    “啊……,我,有所耳聞。”知道又能怎麽樣,現在大房裏父親已經不願意親近他了,他說什麽都會被以為是在挑撥離間,打壓庶弟。還不如放任老四去鬧,反正二叔又不會讓他翻出浪花來。


    趙秉安瞧見那一副無能為力的表情就牙疼,大哥你是要承爵的人,怎麽一點擔當都沒有,老四真惹出事來永安侯府一大家子還能跑得了?老爺子為什麽一直放任老四上躥下跳,就是在等你有所作為啊!這連十一都能輕易看透的問題為什麽大堂兄就是不願意麵對呢,趙秉安揉著額角,真是連氣都歎不出來了。


    “咱們府上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在東宮打開局麵,絕不能讓四哥重蹈蘇州的覆轍,大哥,你是咱們兄弟的領頭羊,你得拿得了主意!”


    趙秉宣瞧著小十冷酷堅穩的神色,推搡的廢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他忍不住想起前幾日祖父在書房,也說了同樣的話,讓他想清楚自己到底該幹什麽,可真要他對老四下手,日後又該怎麽麵對父親?他到底該怎麽辦?


    “小十,你讓為兄再想想,再想想。”


    爛泥扶不上牆,這夯了幾十年的黏土後期沒活好也是白搭。趙秉安側頭躺下去,不願再看堂兄臉上糾結的神色。反正該提醒的他都提醒了,要是還不開竅,老爺子也怪不到自己身上,由著大房三父子折騰吧,隻要老四不對三房動手,他就袖手旁觀樂得清靜……


    第116章 長房之爭(補)


    不知是不是被趙秉安的一番話點醒了,大少爺迴府之後終於意識到若他再無作為, 恐怕不止父親不喜, 就連祖父也不會一直包容他, 到時候他在府中恐怕就真的無人可依了。


    一咬牙一跺腳, 大少爺就以穆家之事為由將老四圈進了宗祠,隨後緊鑼密鼓地開始謀劃將其攆出京城。可惜他行事不密,剛剛動手消息就泄露了出去,被急著趕迴來的世子撞了個正著,這下大房算是炸了。


    世子不是不知道次子的所作所為,他也氣憤那孩子屢不受教,明知道自家立場還敢與虎謀皮, 真以為穆家是好相與的嗎。


    可再恨其不爭氣, 他也沒想過把人圈進宗祠去, 涉及到家族利益攤開來說就沒有小事,老二老三老四對蘇州之事幾多怨念他早就了然,隻是秉寧幾人迴來之後老爺子一直壓著沒有處理這件事,世子就心存僥幸, 覺得擼了次子身上的官職就可以交代了, 難不成真按族規把那孩子活活打死嗎,隻是他萬萬沒想到今日堅持重開祠堂的居然不是外人,而是他心裏一直敦厚仁善的長子!


    往常見三房裏小六和小十鬧騰,世子隻覺得三弟教子無方,徒添笑柄,如今這兄弟相殘的一幕卻要在大房重演, 他這才體會到其中心如刀攪的滋味啊。


    府上其他四房在這時候都已歇下了,可祖祠那邊的動靜一響,所有人都趕緊爬了起來往那趕。趙秉安抬頭望了望華廈的方向,心裏不知給長房捏了幾把汗。


    對付老四的招數千千萬,大堂兄偏偏選了最下乘的一種,宗祠一開,老四在府上再無立錐之地,最好的下場也就是被驅逐出府,到時候他第一繼承人的地位是保住了,但與大伯之間的父子之情恐怕就再無迴寰的可能。


    “這深更半夜的瞎折騰什麽,十一明兒一大早還要進學呢?”周氏一邊伺候四爺穿衣一邊小聲嘟噥著,這春寒還未褪盡呢,大半夜出門不穿厚實點明早一起非得風寒不可。


    “唉……”四爺懶得搭理這蠢婆娘,侯府多少年沒開過祖祠了,今夜恐怕小四得見血啊,因為蘇州那迴事打死小四他都不覺冤,關鍵是老爺子最近的態度琢磨不透,他總感覺有意無意的府上的重心好像在往三房挪,準確的說,老爺子現在好像把秉宣秉安放在一條線上,這明顯就不符合他老人家的行事風格嗎,除非……


    “嘶,疼……,老爺,你怎麽了?”周氏正理著前襟呢,手突然被四爺給攥住了,用力之大這一小會兒就把手腕給捏出痕來了。


    “沒事,沒事。”應當不至於吧,老爺子在大房砸進了那麽多心血,豈是說換就換的,而且秉安前麵還杵著個秉宰,難不成老爺子還能一連舍掉兩個嫡孫,不能,絕對不能,應該是他想多了,老爺子隻是想讓秉安輔助秉宣,所以許下些彩頭而已,應該是這樣的,就是這樣的!


    四爺一番思慮把自己嚇出了身冷汗,當即推開周氏自己胡亂理了把就領著幾個兒子往祖祠去了。一路上被夜風一吹,他又清醒了起來,自己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管他誰當家呢,反正侯府缺不了自己這口食,要是三哥能上位,那他也不虧啊,十一這些年跟在秉安身邊跑前跑後的,到時候前途是不用愁了。


    迴過神來,四爺臉上的擔憂就放下了,正好走到院門口碰見二爺,兄弟兩個打過招唿之後就並肩走了進去。


    早先說過了,永安侯府的祖祠非逢生臨死喪不開,這裏駐守著世代死忠於侯府的鐵衛,隻有當家人見過這些人的真麵目,他們就像是暗夜的月光與星辰,隱沒的悄無聲息。


    趙秉安一踏進這裏,身邊的趙康田二就被攔下了,他倆人也乖覺,不用趙秉安吩咐就悄沒聲退下了,三爺給兒子遞了個眼神,示意待會別多說話,明哲保身。


    趙秉安倒是想安靜度日,但就怕有人存心折騰啊……


    老爺子一早就到了,端坐在左手的太師椅上望著先祖的靈牌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地底石板上老四被捆著,大少爺在一邊跪著,世子的神色莫名,看不出什麽意味來。


    開祠先上香,趙家四代男丁除了外放的趙懷玨趙秉宰,今兒就算是來齊了。


    頭香,次香,尾香。等長房重長孫祭過最後一盞酒,祠堂裏的氣氛突然肅清了下來。


    “父親,秉寧他已經知錯了,您就看在他已辭官迴府思過的份上饒了他這一迴吧。”世子瞧著老爺子的神色不敢狠勸,可讓他眼睜睜看著次子受刑那也是萬萬不行的。


    “知錯?真心知錯他就不該和穆家勾連,當年在蘇州若不是他首鼠兩端,咱們府上不會有滿門之憂!懷珩,你敢拍著胸脯說當初這孽畜不是故意把侯府拉下水的,若不是秉安在蘇州九死一生挽迴局勢,你今日還有何顏麵麵對列祖列宗!”


    三爺瞧著世子突然瞪過來的眼神,一伸袖把趙秉安給徹底擋住了,老爺子一句沒說錯,要不是安兒,府上幾百口人說不定就給大皇子填坑了,大房在這件事上沒資格指摘他們三房,他兒子,盡心盡力了。


    二爺瞧見地上到現在還不安分的侄子,直接冷哼出聲,他當初顧及叔侄情分沒少給這個混賬東西收拾爛攤子,人家可倒好,危急關頭竟置小五生死於不顧,還妄敢對自家兄弟下殺心,這樣涼薄自私的脾性真是和他老子像了個十成十。


    眼看老二老三指望不上,世子隻能示意不靠譜的老四出頭跟老爺子說情,可四爺也不是軟包子,任掐任捏的,侄子把他們一府的身家性命拉去懸崖邊上溜一趟不夠,現在還想再來,嗬,真是好意思,他要是開口都覺得自己賤得慌。


    低頭玩扳指,四爺就當沒看見。


    “老四!”這是都不拿大房當迴事了嗎,居然一個出頭說話的都沒有。


    “大哥你也別怨別人,就小四幹的那些事在哪家哪戶都是容不下的,秉宣以家法族規收拾他,沒毛病。”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世子這麽咄咄逼人,四爺也惱了,你不是讓我表態嗎,行啊,我就支持秉宣把小四弄死,還給府裏清了個禍害呢。


    “你……”


    “四弟沒說錯,有功當賞有過則罰,秉寧自己犯下的錯怨不了旁人。大哥你還說他閉府思過,難不成他閉的是穆家的府宅嗎?”真是自欺欺人,老四要真是安分的主兒,長房何必急著謀劃將其外放,今兒也就是被秉宣誤打誤撞給逮著了,要不然過兩天人一準被老大送到太嶽去了,嗬,老大指使他們兄弟幾個還真是不客氣,老五都把人送迴來了,他還能厚著臉皮再塞迴去,真是絕了。


    趙秉安往後躲了躲,長輩之間的交鋒他可一點都不想牽扯其內,隻不過老四當初在蘇州恩將仇報著實惹惱了他,把這件事隱晦的往老爺子那捅了捅,也不算是報複吧。


    “你這個孽畜!”


    瞧見闔府上下竟無一人願意說情,世子是又氣又憤,一怒之下竟直接踹了趙秉寧一腳,情緒激蕩之下力度沒收住,連帶著旁邊跪著的大少爺都一起帶倒了。


    長房玄孫才八歲,瞧見父親被討厭的叔父壓倒在地,當即就要上前拉人,被三爺一把扣住了,這時候小孩子衝上去局麵就更亂了。


    這底下一群小蘿卜頭,哪見過眼前這陣仗啊,強忍著沒哭那都是平常教養的好,趙秉安瞅著實在不像話,招手讓十一把他們領去前跨閣去了,那邊好歹還有些人氣兒。


    老侯爺教養大房這麽些年,說句不好聽的,世子抬抬屁股他都知道要拉什麽屎,現在擺出這副姿態是想當著滿府上下的麵來一出苦肉計是怎的。老爺子再多算計,本身還是疆場出來的鐵血硬漢,最看不上的就是在自家人麵前耍心機玩手段,惹出了事卻毫無擔當的人,今天世子真是屢次踩到他的爆點上,讓他的火氣成功往上飆。


    “啪”老爺子一掌把手裏的茶盞扣碎了,他連瞧都沒瞧世子一眼,直接讓人請家法。


    蟒皮鞭,侯府開宗就有的利器,是第一代永安侯特意從北疆取的材料重金請鍛造大師冶製的,數百年下來鱗光依舊,當然上麵的尖刺倒是染了不少趙家子弟的血,抬起來往地上一甩,“啪!”,趙秉安幾個不自覺的往後縮了縮。


    眾人瞧了瞧跪在地上的四少爺,以他這身板,估計三鞭下去就廢了,不過按照他的罪名,家法上可是要行五十倒鞭,那還不得活活把人打死。


    顯然四少爺也是知道這點的,所以縱使被捆的嚴嚴實實他也往世子身邊爬,這個時候隻有世子才能救他了。早知道他就聽他爹的話,早早出京,不跟趙秉宣爭這一時之氣了,可惜現在悔之晚矣啊。


    四少爺因為嘴上勒著布條,說不清楚話,隻能在世子腳邊嗚嗚咽咽的。


    都到了這個時候,說什麽都沒用了,世子沒辦法在老爺子麵前保住兒子隻能自己行刑讓他少受些罪。


    “孽畜,孽畜……”隻消六七鞭下去,四少爺就被打得皮開肉綻,而世子的承受能力估計也到頂了。


    “怎麽不打了,繼續啊。”老大還真當他眼瞎,擱眼前演戲來了,老侯爺就不打算慣著他這毛病。


    “混賬東西!”世子在兄弟子侄麵前被逼到這份上也是真動了火,他也不分地上的是長子還是次子,都是一鞭子抽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幼子的從容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見喵暈奈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見喵暈奈何並收藏嫡幼子的從容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