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瞧著自家相公低落的情緒,心裏也不好受,大房做得也太絕了,一點餘地都沒給他們留。侯府裏除了老七以下那些不夠年齡的小叔子們, 就隻剩相公一個成年的白身,這讓夫君待會如何出去見客,不是活生生打相公的臉嘛,虧得相公以前為大房出了那麽些力。
趙秉宰麵上勉強能端得住,但其實他心裏惴惴的,一點也不敢出去,他總覺得以前認識的那些人都在暗地裏笑話他,而且,小十現在站的地方恰恰是他以前的位置,也是祖父默許他的地位,被自己嫡親的弟弟取代,尤其是在滿京城麵前把這件事毫不留情地揭開,這讓他的處境尤為尷尬。
三爺這些時日一直關注著大兒子的動靜,今兒辰時都要過去了還沒看見大兒子的身影,他就知道這孩子心裏又在鬧別扭了,但有些事還得他自己看開,自己可以給他把路鋪得平些,但總不能一直架著他走啊。無奈的歎了口氣,三爺隻能自己先到前府正堂了,今兒嶽父和幾位親家都會來,可不能去晚了,讓人等著,那也太失禮了。
蔣正楷也沒想到自家小外孫能有這麽大出息,能在成群的上京貴子裏頭硬生生掙出個小三元來,這讓他埋在心裏的某個想法更堅固了,所以他今天不顧老妻反對,讓老大媳婦把幾個孫女都帶上了,先探探女婿的口風,自家那個閨女反正是指望不上了。
趙秉安此刻正在府外迎客,還不知道他嫡親外祖正在算計他呢,也正因為這個,他避過一劫,要不然以他外公臉皮的厚度,說不定能當眾來一出表兄妹的好戲。
遠遠的,趙秉安好像看見了邵府的馬車,和大堂兄打了聲招唿,就趕緊趕過去了。其實昨天喜報來的時候,他就想馬上去草廬一趟,不為別的,就想讓老師也為他開心開心,可惜事情太多,各房叔伯兄弟,嬸娘姐妹的,等送走了所有來賀喜的人,天色都已經暗了,沒辦法,隻好等喜宴辦完,他再去草廬請罪了,想來師傅也不會為這個怪罪他。
自從當年獻圖一事後,侯府和邵府的關係就日漸密切,當然主要還是和三房,平時兩家走動不少,不過這次來人數目之多還是超乎趙秉安的意料。尤其,後麵還跟著兩車女眷。禮法所限,趙秉安隻能安排下人領著後兩輛馬車從側門進了後宅,他還是得等著給兩位邵大人見禮。這次碰上休沐日,不僅邵文熙趕來湊熱鬧,就連邵府裏比較低調的玄閣先生邵文淵也來了。嶺南邵家世代出儒生,這個儒生可不是指一般的讀書人,而是士林認可的高才,邵文淵是邵家繼邵雍之後最能拿的出手的名士。隻是,這位和他叔父一樣,對仕途宦海都沒什麽興趣,平常醉心山水,閑暇時就到自家書院教教書,京城裏難得能見一麵。這次也不知是觸動了哪根神經,居然跑來參加永安侯府的喜宴了,待會席上可得吩咐下人多注意一下,可別讓不長眼的人招了這位先生。
邵文淵倒是沒理會侯府兩兄弟的誠惶誠恐,圍著趙秉安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幾圈,才迴頭對著他兄長說了句“尚可”。
邵文熙哪能不知道自家弟弟的脾性,嘴上能說出來一句尚可,心裏必定是已經滿意了七分。掩袖咳嗽幾聲,忍住喉嚨裏的笑意,就先把人拉進府了,四弟的眼神也太明顯了,再看下去恐怕旁邊那些人就都知道了。就算對這孩子再滿意,自家也得矜持一下不是,再說還得和季清商量一下,沒記錯的話,這孩子身上還兼祧兩房呢,邵家的閨女可從不做小。
如果說前院裏,那些爺們還比較含蓄,後宅裏,這些婦人可就沒什麽好顧忌的了。短短這一會兒,就有將近不下二十戶人家跟蔣氏旁敲側擊,有自薦的,有替親戚家問的,大家都不傻,趙家小十郎一看就是潛力股,現在不打聽好,將來想下手說不定就晚了。
蔣大奶奶幾次想上前插話,可是臉皮太薄,實在沒好意思張口,心想等會私下和小姑子說也是一樣的。隻是,瞧著周圍那麽些富貴人家,她就忍不住打退堂鼓。自家老爺子現在已經六十出頭了,在這從三品的位子上還能熬幾年,相公兢兢業業那麽些年,也不過就是一個四品,她從前在小姑子麵前就不大直得起腰,想想這次要辦的事心裏底氣就更是不足。
可是,再難也得辦,瞧瞧旁邊的慧姐兒,她生得比她姑姑還好,怎的就不能有份好前程了?再說了,大侄子連一個五品祭酒的女兒都能娶迴家,自家老爺好歹還是正四品呢,小姑子以往那麽疼慧姐兒,心裏應該也是樂意的,對吧?
侯府裏的幾位夫人都是在後宅裏混出來的人精,蔣大奶奶的那點小心思都不用費心猜,都寫在她臉上呢,沒看旁邊那個小姑娘都尷尬的很。沈氏心裏不大得勁,她老是忍不住猜三嫂是不是有意讓安兒娶蔣家女,原本這也是後宅的常態,雖說安兒現在還小,但京城裏頭哪家是等到了年齡才看媳的,不都是提前尋摸好,先訂下來再說。當初,小六就是個意外,結果就出了那檔子事。
其實,以沈氏的機敏,要是細想想就知道三房應當是不願和蔣家再結親的,不然不會憋到現在不說,但人嘛,隻要一牽涉到自己在意的事,智商就有點不在線。沈氏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她有點小心虛,因為她昨天剛和五爺商討,讓安兒和沈家結親,她幾位堂兄膝下都有適齡的女郎,再說,這也是當初三哥默許的不是嘛,總不能到現在就不認賬吧。
蔣氏從來沒經曆過這陣仗啊,以往她和妯娌們出門,就算被外人懟,都有大嫂在前麵頂著,被人恭維的也多是二嫂和五弟妹,她大多數就是當個背景牆,怎去的怎迴,半點煩心事沒有。
現在輪到她一個人麵對這些夫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她都忍不住往後縮,但一想到這事關著她小兒子的終身大事,她又鼓足了膽氣往前頂,可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其實,三房夫婦倆對小兒子的婚事還真是不急,不是不惦記,隻是小兒子的年齡實在太小了,就算要提前尋摸人選,那也可以再等兩年,現在就提這件事,未免太早了些,再說這個年齡段的小娘子都還沒定性,要是現在看著不錯,幾年後再長歪了怎麽辦,以前又不是沒聽說過。
除了這點,三爺心裏其實還略微顧慮了一下大兒子,不管多麽後悔當初應了柳家那門婚事,現在都已成定局,長媳勢卑,要是再給小兒子娶迴來個高門貴女,到時候大郎那一房如何自處啊,這兄弟倆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恐怕霎時又要迴到冰點,那自己和妻子的心血不都白費了嗎。
蔣氏絞盡腦汁和這群夫人們打著機鋒,聊天聊地,反正就是不給明話。夫人們也都不傻,幾句下來就知道人家目前還沒有結親的打算,雖然心裏有些遺憾,但大多數人其實也沒往心裏去,就像蔣氏顧慮的,人家也擔心趙十公子萬一傷仲永了呢,再說京都裏的千金都精貴著呢,哪家擇婿不是精挑細選,這趙家小十郎再好,他也還沒長成,到時候要真有機會,再提也不遲不是。
這一波過去之後,後宅的氣氛就緩和了不少,夫人們各自紮堆聊天,不時交換點信息,你來我往,大家都愜意的很。以往,各府的小姐們都是最願意在這時候露露相的,隻是現在,侯府裏五小姐馬上要成婚,不方便出來拋頭露麵。剩下四房幾個庶出的,身份上尷尬的很,也沒有這個威望可以把各府的小姐們組織起來,大家索性就各自出去看景去了。
邵家兩位夫人對視一眼,心裏都有了些計較,這趙府三夫人看起來不是個難相處的,不過蔣家的意思還得再捉摸捉摸,要知道,後宅裏麵最讓這些正房夫人膩味的就是那些表哥表妹什麽的。要是趙家有意和蔣家結親,那自家就不來趟這灘渾水了,邵家的姑娘又不是沒人要,何必上趕著倒貼,就是小叔的弟子也不行。
蔣繡敏坐在一旁悶悶不樂,自己在後宅都待了大半天了,也沒見著安表哥,那這趟不是白來了嘛,大伯母也太偏心了,就光顧著讓慧姐姐露臉,就沒看見她都在一旁晾了大半天了嗎,要不是祖母不讓娘親來,自己才不受大房母女倆的氣。
坐了一會兒,她實在待不下去了,瞧著大伯母沒注意到這邊,就偷偷帶著兩個小丫鬟溜出去了。前院她是不敢去的,要不然父親也保不住自己,不過她也很有幾分急智,拉來旁邊一個婆子問到了去三房的路,理由嘛,也是現成的,去探望待嫁的表姐啊。
趙秉安倒是不知道三房裏有個大驚喜在等著他,這會兒他正跟著父親給賓客們敬酒呢,下人們也乖覺,知道十少爺酒量不深,所以酒壺裏老早就被換了東西,聞著是醇正的花雕,實際上不過是年份久點的果釀,就這,一圈下來,趙秉安都有些暈乎乎的了。
大少爺看堂弟該敬的酒都敬得差不多了,再喝下去恐怕就真要醉過去了,便吩咐身邊的下人趕緊把十少爺送迴三房去。
第43章 喜宴(二)
蔣繡敏到了三房就揮退了指路的婆子,她又不是真的要去看表姐, 往繡閣走有什麽用啊。旁邊兩個小丫鬟的腦子倒是比她們的主子清醒的多, 這會兒在玉涵院裏都嚇得不輕, 這件事要是被外人知道了, 小姐會怎樣不知道,她們兩個是一定會被老太太活活打死的。
其中一個圓臉的,平時在主子麵前頗能說上話,這會兒正拉著自家小姐的袖子,心驚膽戰地勸著,“小姐,咱們迴吧, 讓大太太知道了, 又要在老太太那裏嚼舌根了, 到時候您和二太太又免不了一頓責罰。趁著現在沒人看見,咱們趕緊迴客院吧,要是遇見別的人,就說是看景的時候走岔了路, 不會惹人懷疑的。”
蔣繡敏聽丫鬟提到祖母, 心裏也有些發怵,但又不舍得就這麽走了,以後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碰上這麽好的機會呢,再說安表哥都好久不來蔣府了,等將來他年紀愈長,恐怕他們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
三房裏, 柳氏老早就迴了春暖院,一來她的月份大了,站不久,二來,她也不想和外麵那群眼高於頂的誥命夫人們打交道,誰沒事還想被人刺幾句不成。
迴房之後,柳氏越想越覺得憋悶,幹脆就讓丫鬟扶著出去走走,散散心。結果沒走兩步,就看瞧見三房裏出現個挺眼熟的小姑娘,旁邊丫鬟一提醒,她就想起來這是婆婆娘家的一位小姐,隻是這個時辰,她不在客院呆著,跑到三房裏來幹什麽。
原本柳氏還猜想可能是來看小姑子的也說不定,畢竟剛才有不少千金都起哄要來看準新娘,隻是她看了一小會,發現這姑娘一直也沒往繡閣的方向去,剛要派個丫鬟過去領路,突然腦子裏湧出個念頭。壓低聲音問旁邊的丫鬟,“十少爺是不是還在前院?”
丫鬟也不知道自家主子打聽小叔子是有什麽意思,也沒敢多問,就趕緊把自己知道的說了,“聽前院上菜的小子們說,是這樣的,三老爺正領著十少爺在前院敬酒,估計得忙到晌午。”
柳氏心裏不大得勁,公公隻看得見小兒子,怎得就沒想著把相公也捎上呢,擴展一下人脈也好啊,說不定就有哪位大人賞識,給了相公起複的機會呢。
看著院裏的小姑娘,柳氏就忍不住想起剛才的情景,一群三四品的誥命圍著自家婆婆商量小叔子的婚事,前座那些勳門的當家夫人們,要是仔細看,往這邊豎耳朵的也不少。她以前總是下意識的忽略這件事,直到現在避無可避,小叔子過幾年就要到成婚的年齡,按照公婆對小兒子的在意,到時候娶迴來的肯定是高門大戶,那自己的處境不就尷尬了嗎。
蔣家的意思她剛才在客院也看得分明,是有意讓那位大房的姑娘和小叔子結親的,隻是她早就聽相公提起過,說是公婆好像都不大看得上,蔣家大房可是已經正四品了,還是婆婆的娘家呢,人家都看不上眼,那將來娶媳的標準就可見一般了。她也不是嫉妒,隻是會忍不住擔心,小叔子讀書做事樣樣都比別人強,要是再娶迴來一門得力的媳婦,那三房還有他們的立身之地嗎,將來總不能讓大房一直看著弟弟的臉色過活吧。
雷光火石間,她腦子裏冒出很多想法。最後,柳氏攥緊了旁邊小丫鬟的袖子,慢慢吐出一句話,“你讓人去前院把十少爺領迴來,就說三房裏來了貴客,正等著。再去客院把幾位夫人請迴來,記得說清楚,蔣府的小姐正在三房裏。還有,不要讓春暖院的人露麵,外宅裏咱們不是還有幾個人手嗎,都動起來。”
丫鬟沒想到隻是出來走走,怎得突然就要對十少爺出手了,嚇得整個人都呆住了,直到手臂上的痛感把她拉迴神,差點就要給自家主子跪下了,“小姐,慎重啊!這十少爺再怎麽說也是咱姑爺嫡親的兄弟,您對他出手,將來姑爺要是知道了,那怎生是好,再說老爺太太又不傻,十少爺要真是被算計了,怎麽可能不查個底朝天,咱們怎麽瞞得住。”
“不會的,再怎麽說那也是婆婆的娘家,隻要這邊坐實了兩個孩子私下見麵,那兩府為了顏麵就隻能認下這門婚事,就算將來老爺太太知道了是我們做的,他們也不會說的,絕不會說的。”
主子堅持,丫鬟也沒辦法,隻能下去辦事了。結果他們的人剛出三房,就看見了被架迴來的十少爺,瞧這樣子,喝的真不少。三房這邊除了一直貼身跟著趙秉安的田二,還來了另兩個小廝幫忙抬人,大房那邊瞅著人送到了,也沒多說廢話,又趕迴前院幫忙去了。
田二雖然憨,但他心細,走著沒兩步就覺得不對,這路也不通向少爺的房間啊,當下就攔著少爺不往前走了。“你們什麽時候來的三房,路都不識的嗎,迴文閣的門朝哪邊開都忘了?”
兩個小子對視一眼,有些慌亂,沒想到剛進門就讓人覺出不對來,接下來的事還怎麽辦啊。
趙秉安是喝了不少,但還沒到喪失神智的地步,這倆下人他在三房裏也沒怎麽見過,保險起見,他還是撐著田二站了起來,“行了,本,本少爺還沒到走不動道的地步,有田二一人攙著就夠了,你們倆都,都下去吧。”
倆小子倒是想走,但沒完成主子的囑咐,迴去肯定吃掛落啊,剛打算再努力一把,沒想到就聽見玉涵院裏傳出來一道歡悅的女聲:“安表哥,真的是你!”
蔣繡敏就是腦子一熱,才衝動的來了三房,剛才丫鬟一勸,她心裏就有些後悔了,隻不過想到能見到心心念念的表哥,她還是有些搖擺不定。可惜她在三房等了好一會兒,也沒見著人影,想著再不迴去,恐怕大伯母就要找過來了,到時候就真的要壞事了。
結果沒想到,她正要走出三房呢,迎麵就碰上了迴來的表哥,這難道不是天賜的緣分嗎。
趙秉安這會兒是恨不得轉身就走,可惜他一點力氣都沒有,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位表妹跑了過來。蔣府的意思要說他一點不知道,那就真是騙人的。但蒼天可鑒,他怎麽可能對這麽點的一個小女娃有什麽念頭,就算是和他同齡的慧妹妹他心裏也是拿人家當小輩看的好嗎,平日裏口頭上當個表哥就已經很占便宜了,真要是結親,他心裏實在接受不了。再說,就這位表妹的教養,和他四嬸真得有一拚,他娘可是親姑姑,都沒看得上。
這廊亭接著三房和外院,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有人過來,到時候隻要有一個人看見他和這位表妹共處一地,那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尤其是他們身邊都隻剩下人的情況下。
“嘔,嘔……”情急之下,趙秉安也想不出什麽好招,隻能趴在欄杆上裝吐,田二難得機靈一把,趕緊上前攔住了這位表小姐。
“表小姐,少爺現在正難受著呢,也沒力氣和你說話,再說你要是過去,再被吐一身可怎麽好,這麽漂亮的裙子不是都糟蹋了嗎。”
蔣繡敏真想把這礙眼的奴才丟到池塘裏喂魚,可她是閨閣裏的小姐,怎得也不能和一個奴才推搡不是,當下隻能踮起腳尖喊話,“你給我讓開,表哥都這麽難受了,你還不趕緊去煮碗醒酒湯,這有我呢,你放心。”
“就因為你在,我才不放心”,田二自然不能把話挑明,可他嘴笨,又找不著什麽理由來反駁這位表小姐,想叫下人先把少爺抬迴內院去,結果那倆小子也不知跑到哪裏去了,這邊眼瞅著就要攔不住了,田二的腦門上急得都是汗。
“表妹,原來你在這啊,剛才有婆子通報說你要來看我,表姐可高興了,等了你好一會兒沒見著人影,怎得走到這來了。”緊趕慢趕,趙映姝總算是趕上了,要不是魯嬤嬤機警,今兒說不準還真能鬧出大事來,這小丫頭,實在是太不知羞!
“表,表姐……”蔣繡敏對田二怎麽橫都沒問題,但一對上她這位表姐,氣場立馬就弱了下來。
“走,咱姐妹倆迴繡閣裏好好說說話,表姐這邊有好多新鮮配飾,款式太多,都不知選哪樣好,你來了正好,幫我參謀參謀。”拽住人就往裏走,趙映姝就沒打算給她再開口的機會。
“可表哥……”
“哎呀,男人嘛喝點酒不都這樣,田二,還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把你主子攙迴去?等我請你呢!”
“是是是,奴才這就扶少爺迴房,這就去。”隻要這位不糾纏,要他怎樣都行。
旁邊五小姐特意帶出來的婆子都是孔武有力型的,這會兒倒是派上了用場,蔣繡敏一個迴頭的功夫,心心念念的表哥就被架走了好遠,她倒是有心趕過去看看,但瞅著旁邊表姐的神態,實在沒敢張口。
蔣氏他們收到信兒的時候都是懵的,什麽叫蔣府的小姐在三房裏?來做客的小姐們不都是在客院裏嗎,怎的……大家都是後宅中人,心裏自然清楚,要不是有什麽貓膩,哪用特意來說。
蔣氏猛一轉頭,去尋娘家人。蔣大奶奶離得不遠,剛才的話聽得很清楚,趕緊吩咐旁邊的下人把小姐們都找迴來,費了半柱香的功夫,其他人都找齊了,唯獨缺了老二家的敏姐兒。這下可真是對上號了!
蔣氏比這些等著看熱鬧的人想得更多,三房裏就那幾個男丁,自家老爺不用擔心,老七一早就被自己攆出去辦事了,剩下的兩個可都是她生的。娘家要真敢把主意打到她兒子身上,那可就是逼著她撕破臉了!
沈氏也不信蔣家會那麽蠢,將來蔣府上女兒家的名譽還要不要了,但她實在不放心,要是被算計的是安兒怎麽辦,蔣家那個小女郎可不是結親的好人選。
這邊幾位夫人剛要去三房探個究竟,結果人家小姑娘自己迴來了,旁邊跟著一位魯嬤嬤,手裏還捧著一個小榆木盒子,一看就是女兒家裝首飾用的。
蔣大奶奶壓著怒火,勉強維持著笑臉問:“敏姐兒去哪了,大伯母險些都找不到你了。”
蔣繡敏到底隻是個小姑娘,這會兒看著滿堂的人都在打量她,心裏慌得很,想起表姐教的話,趕緊一骨碌都倒了出來,“表姐許久沒來府上了,敏兒想念的很,這次來之前就約好了去見見,剛才瞧見伯娘們都在忙,敏姐兒就,就自己跑過去了。”
魯嬤嬤就知道這位小姐穩不住,當下接過話頭,“小姐一個人在繡閣裏悶的很,難得有個小表妹來說說話,一聊就忘了時辰。這不,小姐就怕您責怪這孩子,才特意讓老奴把人送迴來。”
蔣大奶奶還能說什麽呢,既然人家都已經鋪了台階,趕緊下去才是正經,沒看見滿堂的人都在等著看戲嗎。
小姑娘們一開始被嚇得不敢出聲,不過等到蔣繡敏擺弄從她表姐那淘出來的首飾時,氣氛又緩和了起來,都是剛剛懂點事的小孩子,利益得失可能理的不是很清楚,但對於首飾華服的喜愛可都是相同的,再說了,趙映姝為了徹底藏起這樁醜事,掏出來的可都是幹貨,應付這群小姑娘綽綽有餘了。就連旁邊一些夫人都被蒙了過去,真以為是小姑娘去尋表姐說話去了。
至於其他人有沒有看出什麽,蔣氏幾位夫人已經顧不上了,這次真虧了姝姐兒,好歹保住了兩家人的體麵。
至於趙映姝這邊,送走了表妹可不算完,客院那邊傳來的消息是外宅有人去報的信。哼,三房的動靜外人倒是知道的比她還快,這裏麵要說沒人做手腳,她就跟魯嬤嬤姓!
還有去接阿弟的兩個下人,田二說沒在三房裏見過,那他們是怎麽混進來的。一開始,她還以為隻是小表妹在自作多情,結果一番排查下來,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想算計阿弟的終身大事。抬頭望了望春暖院那邊,最好不要讓她抓著證據,不然……
第44章 殘局
趙映姝再能幹也隻限於閨閣後宅,前院的事還得蔣氏她們這樣的當家夫人才有插手的權利, 而且現在侯府掌權的是大房, 陸氏要是要是決定袖手旁觀, 她們還真不見得能查出什麽來, 畢竟今天進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魚龍混雜,要想夾帶出去幾個人也不是什麽難事。
陸氏當然不會在這關口開罪三房,雖然以她看來,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三房自己人幹的,但既然弟妹想查,她也沒有理由攔著不是嗎。
喜宴隻辦到一半, 總不能把客人們都請出去, 隻因為說你要清查內院吧, 那就不止是失禮了,那是把侯府幾位夫人的臉麵當著滿京城權貴的麵扔到地上踩呢。所以,在三房的消息傳來後,沈氏竭力勸下了暴怒的蔣氏, 並請大房協助, 私下清查一遍侯府今天當值的下人,她還就真不信了,幾個大活人真就能一點痕跡都不留。
蔣大奶奶被人領到三房的時候,心裏一直惴惴不安,小姑子這架勢不像是什麽事都沒有啊。她現在都悔死了,當初就不應該把敏姐兒那個死丫頭帶出來, 簡直和她娘一個樣,活脫脫就是一個攪屎棍,擱哪壞哪,她現在隻能盼望那丫頭闖的禍不大,小姑子能看在姑侄一場的份上高抬貴手。
“大嫂,敏丫頭的事你知道多少?還是說,是你們設計好讓那丫頭來的?”
“小妹,這話怎麽說的,敏姐兒不就是去看看姝姐兒嗎,難不成她還幹了什麽?”
“哼,事到如今,大嫂你還想和我打馬虎眼,敏姐兒那丫頭就差給安哥兒來一出西廂記了,要不是姝姐兒趕過去的及時,安兒他……我不管爹他老人家是如何打算的,今兒我就明白兒的告訴你,蔣趙這門婚事,不成!”
蔣大奶奶沒想到小姑子能說的那麽絕,那麽不留情麵,當下臉都漲紅了。既是被侄女的不檢點氣得,也是被小姑子如此粗暴拒絕的難堪,她有心分辨幾句,可終究還是把話都咽迴去了,說什麽呢,原本就是蔣府上趕著攀附,現在難不成還要為了既定的事再把小姑子給得罪死了嗎。說到底還是蔣府底蘊薄,受製於人!
蔣氏話一出口就有點後悔,她的幾個兄嫂是什麽人她還能不清楚嗎,大哥大嫂老實的很,這事一看就不大可能是他們做的,她剛才也是被氣糊塗了,口不擇言。
往迴憋了憋氣,蔣氏總算撿迴一些理智,“大嫂,對不住,我剛才口氣太衝了,你知道我不是有心的,隻是真的被氣得狠了,控製不住。”
“慧姐兒這孩子各方麵我都很滿意,如果可能,我也想把這孩子娶迴來做兒媳婦,不管怎麽說,知根知底不是。”苦笑一聲,接著說,“可安兒的婚事,不瞞你,我也就能在旁邊說句話,其他的什麽都做不了。”
“怎麽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侄子的婚事怎麽可能……”
“大嫂也知道,當初為了留住這孩子,無奈同意了讓他兼祧兩房,五房那邊這些年出人出力,總不會什麽都不圖,老爺子早就發了話,不出意料,安兒的媳婦就定在沈家那幾房了。”
蔣大奶奶一聽是沈家,心裏最後那點慶幸也沒有了,自家是真的比不起啊。沈家女多厲害,從趙家五爺成婚多年無子,最後也隻能讓侄子兼祧,而不是納妾產子,就可見一斑。到底,慧姐兒還是沒有她姑姑這樣的福氣!
想通之後,蔣大奶奶倒是對小姑子同情起來,大兒子吧不爭氣不說,還結了那樣一門親;好不容易把小兒子拉扯大了,偏偏在娶媳婦這樣的大事上還做不了主,要擱自己身上,非難受死不行。
姑嫂倆各心有戚戚,倒是難得放下成見聊了許久。最後,還是蔣大奶奶瞧見門外的下人探頭探腦的,恐怕是有什麽事,就先起身迴客院了。既然趙家這門親事不成,那她得多帶女兒見見人,說不準能碰上好姻緣呢。
蔣氏還沒到老眼昏花的地步,門口的動靜自然看到了,等把嫂子送走以後,就把那下人召進了正堂。
“說吧。”
下人一看就知道主母今天是動了真火,當下也不敢賣弄什麽小聰明了,老老實實把自己查到的東西說了:“來咱們房上的那倆小子是今年剛從莊子上調進來的,身後清白的很,咱們的人趕到的時候,人已經被五房拿住了,估計這個時辰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
“內宅送信的那個婆子,原是府上專門倒夜香的,白天一般不見人影,所以府上識得她的人不多,幸虧小姐掌著花名冊,雖說費了些功夫,但還是把人拿住了。”
蔣氏並沒有因為下人拿住了人而放鬆,相反,她現在愈發不想知道那個結果。其他人都以為她傻,看不出來,怎麽可能,好歹她也執掌三房那麽些年,再無能不會連這點事都看不清楚。三房裏有動機有能力動手的就那兩個人,不管哪一個,挑出來都是一場亂子。要真是大,大郎做的,那……
趙映姝氣咻咻趕到正堂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母親呆呆楞楞,雙目含愁的模樣,一瞬間,她心裏就像被針紮一樣疼。輕輕走過去,蹲在母親身前,撫摸著她的手掌,小聲安慰著:“娘親放心吧,阿弟喝了醒酒湯,睡上一小會就沒事了。”
趙秉宰麵上勉強能端得住,但其實他心裏惴惴的,一點也不敢出去,他總覺得以前認識的那些人都在暗地裏笑話他,而且,小十現在站的地方恰恰是他以前的位置,也是祖父默許他的地位,被自己嫡親的弟弟取代,尤其是在滿京城麵前把這件事毫不留情地揭開,這讓他的處境尤為尷尬。
三爺這些時日一直關注著大兒子的動靜,今兒辰時都要過去了還沒看見大兒子的身影,他就知道這孩子心裏又在鬧別扭了,但有些事還得他自己看開,自己可以給他把路鋪得平些,但總不能一直架著他走啊。無奈的歎了口氣,三爺隻能自己先到前府正堂了,今兒嶽父和幾位親家都會來,可不能去晚了,讓人等著,那也太失禮了。
蔣正楷也沒想到自家小外孫能有這麽大出息,能在成群的上京貴子裏頭硬生生掙出個小三元來,這讓他埋在心裏的某個想法更堅固了,所以他今天不顧老妻反對,讓老大媳婦把幾個孫女都帶上了,先探探女婿的口風,自家那個閨女反正是指望不上了。
趙秉安此刻正在府外迎客,還不知道他嫡親外祖正在算計他呢,也正因為這個,他避過一劫,要不然以他外公臉皮的厚度,說不定能當眾來一出表兄妹的好戲。
遠遠的,趙秉安好像看見了邵府的馬車,和大堂兄打了聲招唿,就趕緊趕過去了。其實昨天喜報來的時候,他就想馬上去草廬一趟,不為別的,就想讓老師也為他開心開心,可惜事情太多,各房叔伯兄弟,嬸娘姐妹的,等送走了所有來賀喜的人,天色都已經暗了,沒辦法,隻好等喜宴辦完,他再去草廬請罪了,想來師傅也不會為這個怪罪他。
自從當年獻圖一事後,侯府和邵府的關係就日漸密切,當然主要還是和三房,平時兩家走動不少,不過這次來人數目之多還是超乎趙秉安的意料。尤其,後麵還跟著兩車女眷。禮法所限,趙秉安隻能安排下人領著後兩輛馬車從側門進了後宅,他還是得等著給兩位邵大人見禮。這次碰上休沐日,不僅邵文熙趕來湊熱鬧,就連邵府裏比較低調的玄閣先生邵文淵也來了。嶺南邵家世代出儒生,這個儒生可不是指一般的讀書人,而是士林認可的高才,邵文淵是邵家繼邵雍之後最能拿的出手的名士。隻是,這位和他叔父一樣,對仕途宦海都沒什麽興趣,平常醉心山水,閑暇時就到自家書院教教書,京城裏難得能見一麵。這次也不知是觸動了哪根神經,居然跑來參加永安侯府的喜宴了,待會席上可得吩咐下人多注意一下,可別讓不長眼的人招了這位先生。
邵文淵倒是沒理會侯府兩兄弟的誠惶誠恐,圍著趙秉安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幾圈,才迴頭對著他兄長說了句“尚可”。
邵文熙哪能不知道自家弟弟的脾性,嘴上能說出來一句尚可,心裏必定是已經滿意了七分。掩袖咳嗽幾聲,忍住喉嚨裏的笑意,就先把人拉進府了,四弟的眼神也太明顯了,再看下去恐怕旁邊那些人就都知道了。就算對這孩子再滿意,自家也得矜持一下不是,再說還得和季清商量一下,沒記錯的話,這孩子身上還兼祧兩房呢,邵家的閨女可從不做小。
如果說前院裏,那些爺們還比較含蓄,後宅裏,這些婦人可就沒什麽好顧忌的了。短短這一會兒,就有將近不下二十戶人家跟蔣氏旁敲側擊,有自薦的,有替親戚家問的,大家都不傻,趙家小十郎一看就是潛力股,現在不打聽好,將來想下手說不定就晚了。
蔣大奶奶幾次想上前插話,可是臉皮太薄,實在沒好意思張口,心想等會私下和小姑子說也是一樣的。隻是,瞧著周圍那麽些富貴人家,她就忍不住打退堂鼓。自家老爺子現在已經六十出頭了,在這從三品的位子上還能熬幾年,相公兢兢業業那麽些年,也不過就是一個四品,她從前在小姑子麵前就不大直得起腰,想想這次要辦的事心裏底氣就更是不足。
可是,再難也得辦,瞧瞧旁邊的慧姐兒,她生得比她姑姑還好,怎的就不能有份好前程了?再說了,大侄子連一個五品祭酒的女兒都能娶迴家,自家老爺好歹還是正四品呢,小姑子以往那麽疼慧姐兒,心裏應該也是樂意的,對吧?
侯府裏的幾位夫人都是在後宅裏混出來的人精,蔣大奶奶的那點小心思都不用費心猜,都寫在她臉上呢,沒看旁邊那個小姑娘都尷尬的很。沈氏心裏不大得勁,她老是忍不住猜三嫂是不是有意讓安兒娶蔣家女,原本這也是後宅的常態,雖說安兒現在還小,但京城裏頭哪家是等到了年齡才看媳的,不都是提前尋摸好,先訂下來再說。當初,小六就是個意外,結果就出了那檔子事。
其實,以沈氏的機敏,要是細想想就知道三房應當是不願和蔣家再結親的,不然不會憋到現在不說,但人嘛,隻要一牽涉到自己在意的事,智商就有點不在線。沈氏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她有點小心虛,因為她昨天剛和五爺商討,讓安兒和沈家結親,她幾位堂兄膝下都有適齡的女郎,再說,這也是當初三哥默許的不是嘛,總不能到現在就不認賬吧。
蔣氏從來沒經曆過這陣仗啊,以往她和妯娌們出門,就算被外人懟,都有大嫂在前麵頂著,被人恭維的也多是二嫂和五弟妹,她大多數就是當個背景牆,怎去的怎迴,半點煩心事沒有。
現在輪到她一個人麵對這些夫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她都忍不住往後縮,但一想到這事關著她小兒子的終身大事,她又鼓足了膽氣往前頂,可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其實,三房夫婦倆對小兒子的婚事還真是不急,不是不惦記,隻是小兒子的年齡實在太小了,就算要提前尋摸人選,那也可以再等兩年,現在就提這件事,未免太早了些,再說這個年齡段的小娘子都還沒定性,要是現在看著不錯,幾年後再長歪了怎麽辦,以前又不是沒聽說過。
除了這點,三爺心裏其實還略微顧慮了一下大兒子,不管多麽後悔當初應了柳家那門婚事,現在都已成定局,長媳勢卑,要是再給小兒子娶迴來個高門貴女,到時候大郎那一房如何自處啊,這兄弟倆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恐怕霎時又要迴到冰點,那自己和妻子的心血不都白費了嗎。
蔣氏絞盡腦汁和這群夫人們打著機鋒,聊天聊地,反正就是不給明話。夫人們也都不傻,幾句下來就知道人家目前還沒有結親的打算,雖然心裏有些遺憾,但大多數人其實也沒往心裏去,就像蔣氏顧慮的,人家也擔心趙十公子萬一傷仲永了呢,再說京都裏的千金都精貴著呢,哪家擇婿不是精挑細選,這趙家小十郎再好,他也還沒長成,到時候要真有機會,再提也不遲不是。
這一波過去之後,後宅的氣氛就緩和了不少,夫人們各自紮堆聊天,不時交換點信息,你來我往,大家都愜意的很。以往,各府的小姐們都是最願意在這時候露露相的,隻是現在,侯府裏五小姐馬上要成婚,不方便出來拋頭露麵。剩下四房幾個庶出的,身份上尷尬的很,也沒有這個威望可以把各府的小姐們組織起來,大家索性就各自出去看景去了。
邵家兩位夫人對視一眼,心裏都有了些計較,這趙府三夫人看起來不是個難相處的,不過蔣家的意思還得再捉摸捉摸,要知道,後宅裏麵最讓這些正房夫人膩味的就是那些表哥表妹什麽的。要是趙家有意和蔣家結親,那自家就不來趟這灘渾水了,邵家的姑娘又不是沒人要,何必上趕著倒貼,就是小叔的弟子也不行。
蔣繡敏坐在一旁悶悶不樂,自己在後宅都待了大半天了,也沒見著安表哥,那這趟不是白來了嘛,大伯母也太偏心了,就光顧著讓慧姐姐露臉,就沒看見她都在一旁晾了大半天了嗎,要不是祖母不讓娘親來,自己才不受大房母女倆的氣。
坐了一會兒,她實在待不下去了,瞧著大伯母沒注意到這邊,就偷偷帶著兩個小丫鬟溜出去了。前院她是不敢去的,要不然父親也保不住自己,不過她也很有幾分急智,拉來旁邊一個婆子問到了去三房的路,理由嘛,也是現成的,去探望待嫁的表姐啊。
趙秉安倒是不知道三房裏有個大驚喜在等著他,這會兒他正跟著父親給賓客們敬酒呢,下人們也乖覺,知道十少爺酒量不深,所以酒壺裏老早就被換了東西,聞著是醇正的花雕,實際上不過是年份久點的果釀,就這,一圈下來,趙秉安都有些暈乎乎的了。
大少爺看堂弟該敬的酒都敬得差不多了,再喝下去恐怕就真要醉過去了,便吩咐身邊的下人趕緊把十少爺送迴三房去。
第43章 喜宴(二)
蔣繡敏到了三房就揮退了指路的婆子,她又不是真的要去看表姐, 往繡閣走有什麽用啊。旁邊兩個小丫鬟的腦子倒是比她們的主子清醒的多, 這會兒在玉涵院裏都嚇得不輕, 這件事要是被外人知道了, 小姐會怎樣不知道,她們兩個是一定會被老太太活活打死的。
其中一個圓臉的,平時在主子麵前頗能說上話,這會兒正拉著自家小姐的袖子,心驚膽戰地勸著,“小姐,咱們迴吧, 讓大太太知道了, 又要在老太太那裏嚼舌根了, 到時候您和二太太又免不了一頓責罰。趁著現在沒人看見,咱們趕緊迴客院吧,要是遇見別的人,就說是看景的時候走岔了路, 不會惹人懷疑的。”
蔣繡敏聽丫鬟提到祖母, 心裏也有些發怵,但又不舍得就這麽走了,以後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碰上這麽好的機會呢,再說安表哥都好久不來蔣府了,等將來他年紀愈長,恐怕他們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
三房裏, 柳氏老早就迴了春暖院,一來她的月份大了,站不久,二來,她也不想和外麵那群眼高於頂的誥命夫人們打交道,誰沒事還想被人刺幾句不成。
迴房之後,柳氏越想越覺得憋悶,幹脆就讓丫鬟扶著出去走走,散散心。結果沒走兩步,就看瞧見三房裏出現個挺眼熟的小姑娘,旁邊丫鬟一提醒,她就想起來這是婆婆娘家的一位小姐,隻是這個時辰,她不在客院呆著,跑到三房裏來幹什麽。
原本柳氏還猜想可能是來看小姑子的也說不定,畢竟剛才有不少千金都起哄要來看準新娘,隻是她看了一小會,發現這姑娘一直也沒往繡閣的方向去,剛要派個丫鬟過去領路,突然腦子裏湧出個念頭。壓低聲音問旁邊的丫鬟,“十少爺是不是還在前院?”
丫鬟也不知道自家主子打聽小叔子是有什麽意思,也沒敢多問,就趕緊把自己知道的說了,“聽前院上菜的小子們說,是這樣的,三老爺正領著十少爺在前院敬酒,估計得忙到晌午。”
柳氏心裏不大得勁,公公隻看得見小兒子,怎得就沒想著把相公也捎上呢,擴展一下人脈也好啊,說不定就有哪位大人賞識,給了相公起複的機會呢。
看著院裏的小姑娘,柳氏就忍不住想起剛才的情景,一群三四品的誥命圍著自家婆婆商量小叔子的婚事,前座那些勳門的當家夫人們,要是仔細看,往這邊豎耳朵的也不少。她以前總是下意識的忽略這件事,直到現在避無可避,小叔子過幾年就要到成婚的年齡,按照公婆對小兒子的在意,到時候娶迴來的肯定是高門大戶,那自己的處境不就尷尬了嗎。
蔣家的意思她剛才在客院也看得分明,是有意讓那位大房的姑娘和小叔子結親的,隻是她早就聽相公提起過,說是公婆好像都不大看得上,蔣家大房可是已經正四品了,還是婆婆的娘家呢,人家都看不上眼,那將來娶媳的標準就可見一般了。她也不是嫉妒,隻是會忍不住擔心,小叔子讀書做事樣樣都比別人強,要是再娶迴來一門得力的媳婦,那三房還有他們的立身之地嗎,將來總不能讓大房一直看著弟弟的臉色過活吧。
雷光火石間,她腦子裏冒出很多想法。最後,柳氏攥緊了旁邊小丫鬟的袖子,慢慢吐出一句話,“你讓人去前院把十少爺領迴來,就說三房裏來了貴客,正等著。再去客院把幾位夫人請迴來,記得說清楚,蔣府的小姐正在三房裏。還有,不要讓春暖院的人露麵,外宅裏咱們不是還有幾個人手嗎,都動起來。”
丫鬟沒想到隻是出來走走,怎得突然就要對十少爺出手了,嚇得整個人都呆住了,直到手臂上的痛感把她拉迴神,差點就要給自家主子跪下了,“小姐,慎重啊!這十少爺再怎麽說也是咱姑爺嫡親的兄弟,您對他出手,將來姑爺要是知道了,那怎生是好,再說老爺太太又不傻,十少爺要真是被算計了,怎麽可能不查個底朝天,咱們怎麽瞞得住。”
“不會的,再怎麽說那也是婆婆的娘家,隻要這邊坐實了兩個孩子私下見麵,那兩府為了顏麵就隻能認下這門婚事,就算將來老爺太太知道了是我們做的,他們也不會說的,絕不會說的。”
主子堅持,丫鬟也沒辦法,隻能下去辦事了。結果他們的人剛出三房,就看見了被架迴來的十少爺,瞧這樣子,喝的真不少。三房這邊除了一直貼身跟著趙秉安的田二,還來了另兩個小廝幫忙抬人,大房那邊瞅著人送到了,也沒多說廢話,又趕迴前院幫忙去了。
田二雖然憨,但他心細,走著沒兩步就覺得不對,這路也不通向少爺的房間啊,當下就攔著少爺不往前走了。“你們什麽時候來的三房,路都不識的嗎,迴文閣的門朝哪邊開都忘了?”
兩個小子對視一眼,有些慌亂,沒想到剛進門就讓人覺出不對來,接下來的事還怎麽辦啊。
趙秉安是喝了不少,但還沒到喪失神智的地步,這倆下人他在三房裏也沒怎麽見過,保險起見,他還是撐著田二站了起來,“行了,本,本少爺還沒到走不動道的地步,有田二一人攙著就夠了,你們倆都,都下去吧。”
倆小子倒是想走,但沒完成主子的囑咐,迴去肯定吃掛落啊,剛打算再努力一把,沒想到就聽見玉涵院裏傳出來一道歡悅的女聲:“安表哥,真的是你!”
蔣繡敏就是腦子一熱,才衝動的來了三房,剛才丫鬟一勸,她心裏就有些後悔了,隻不過想到能見到心心念念的表哥,她還是有些搖擺不定。可惜她在三房等了好一會兒,也沒見著人影,想著再不迴去,恐怕大伯母就要找過來了,到時候就真的要壞事了。
結果沒想到,她正要走出三房呢,迎麵就碰上了迴來的表哥,這難道不是天賜的緣分嗎。
趙秉安這會兒是恨不得轉身就走,可惜他一點力氣都沒有,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位表妹跑了過來。蔣府的意思要說他一點不知道,那就真是騙人的。但蒼天可鑒,他怎麽可能對這麽點的一個小女娃有什麽念頭,就算是和他同齡的慧妹妹他心裏也是拿人家當小輩看的好嗎,平日裏口頭上當個表哥就已經很占便宜了,真要是結親,他心裏實在接受不了。再說,就這位表妹的教養,和他四嬸真得有一拚,他娘可是親姑姑,都沒看得上。
這廊亭接著三房和外院,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有人過來,到時候隻要有一個人看見他和這位表妹共處一地,那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尤其是他們身邊都隻剩下人的情況下。
“嘔,嘔……”情急之下,趙秉安也想不出什麽好招,隻能趴在欄杆上裝吐,田二難得機靈一把,趕緊上前攔住了這位表小姐。
“表小姐,少爺現在正難受著呢,也沒力氣和你說話,再說你要是過去,再被吐一身可怎麽好,這麽漂亮的裙子不是都糟蹋了嗎。”
蔣繡敏真想把這礙眼的奴才丟到池塘裏喂魚,可她是閨閣裏的小姐,怎得也不能和一個奴才推搡不是,當下隻能踮起腳尖喊話,“你給我讓開,表哥都這麽難受了,你還不趕緊去煮碗醒酒湯,這有我呢,你放心。”
“就因為你在,我才不放心”,田二自然不能把話挑明,可他嘴笨,又找不著什麽理由來反駁這位表小姐,想叫下人先把少爺抬迴內院去,結果那倆小子也不知跑到哪裏去了,這邊眼瞅著就要攔不住了,田二的腦門上急得都是汗。
“表妹,原來你在這啊,剛才有婆子通報說你要來看我,表姐可高興了,等了你好一會兒沒見著人影,怎得走到這來了。”緊趕慢趕,趙映姝總算是趕上了,要不是魯嬤嬤機警,今兒說不準還真能鬧出大事來,這小丫頭,實在是太不知羞!
“表,表姐……”蔣繡敏對田二怎麽橫都沒問題,但一對上她這位表姐,氣場立馬就弱了下來。
“走,咱姐妹倆迴繡閣裏好好說說話,表姐這邊有好多新鮮配飾,款式太多,都不知選哪樣好,你來了正好,幫我參謀參謀。”拽住人就往裏走,趙映姝就沒打算給她再開口的機會。
“可表哥……”
“哎呀,男人嘛喝點酒不都這樣,田二,還愣著幹什麽,還不趕緊把你主子攙迴去?等我請你呢!”
“是是是,奴才這就扶少爺迴房,這就去。”隻要這位不糾纏,要他怎樣都行。
旁邊五小姐特意帶出來的婆子都是孔武有力型的,這會兒倒是派上了用場,蔣繡敏一個迴頭的功夫,心心念念的表哥就被架走了好遠,她倒是有心趕過去看看,但瞅著旁邊表姐的神態,實在沒敢張口。
蔣氏他們收到信兒的時候都是懵的,什麽叫蔣府的小姐在三房裏?來做客的小姐們不都是在客院裏嗎,怎的……大家都是後宅中人,心裏自然清楚,要不是有什麽貓膩,哪用特意來說。
蔣氏猛一轉頭,去尋娘家人。蔣大奶奶離得不遠,剛才的話聽得很清楚,趕緊吩咐旁邊的下人把小姐們都找迴來,費了半柱香的功夫,其他人都找齊了,唯獨缺了老二家的敏姐兒。這下可真是對上號了!
蔣氏比這些等著看熱鬧的人想得更多,三房裏就那幾個男丁,自家老爺不用擔心,老七一早就被自己攆出去辦事了,剩下的兩個可都是她生的。娘家要真敢把主意打到她兒子身上,那可就是逼著她撕破臉了!
沈氏也不信蔣家會那麽蠢,將來蔣府上女兒家的名譽還要不要了,但她實在不放心,要是被算計的是安兒怎麽辦,蔣家那個小女郎可不是結親的好人選。
這邊幾位夫人剛要去三房探個究竟,結果人家小姑娘自己迴來了,旁邊跟著一位魯嬤嬤,手裏還捧著一個小榆木盒子,一看就是女兒家裝首飾用的。
蔣大奶奶壓著怒火,勉強維持著笑臉問:“敏姐兒去哪了,大伯母險些都找不到你了。”
蔣繡敏到底隻是個小姑娘,這會兒看著滿堂的人都在打量她,心裏慌得很,想起表姐教的話,趕緊一骨碌都倒了出來,“表姐許久沒來府上了,敏兒想念的很,這次來之前就約好了去見見,剛才瞧見伯娘們都在忙,敏姐兒就,就自己跑過去了。”
魯嬤嬤就知道這位小姐穩不住,當下接過話頭,“小姐一個人在繡閣裏悶的很,難得有個小表妹來說說話,一聊就忘了時辰。這不,小姐就怕您責怪這孩子,才特意讓老奴把人送迴來。”
蔣大奶奶還能說什麽呢,既然人家都已經鋪了台階,趕緊下去才是正經,沒看見滿堂的人都在等著看戲嗎。
小姑娘們一開始被嚇得不敢出聲,不過等到蔣繡敏擺弄從她表姐那淘出來的首飾時,氣氛又緩和了起來,都是剛剛懂點事的小孩子,利益得失可能理的不是很清楚,但對於首飾華服的喜愛可都是相同的,再說了,趙映姝為了徹底藏起這樁醜事,掏出來的可都是幹貨,應付這群小姑娘綽綽有餘了。就連旁邊一些夫人都被蒙了過去,真以為是小姑娘去尋表姐說話去了。
至於其他人有沒有看出什麽,蔣氏幾位夫人已經顧不上了,這次真虧了姝姐兒,好歹保住了兩家人的體麵。
至於趙映姝這邊,送走了表妹可不算完,客院那邊傳來的消息是外宅有人去報的信。哼,三房的動靜外人倒是知道的比她還快,這裏麵要說沒人做手腳,她就跟魯嬤嬤姓!
還有去接阿弟的兩個下人,田二說沒在三房裏見過,那他們是怎麽混進來的。一開始,她還以為隻是小表妹在自作多情,結果一番排查下來,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想算計阿弟的終身大事。抬頭望了望春暖院那邊,最好不要讓她抓著證據,不然……
第44章 殘局
趙映姝再能幹也隻限於閨閣後宅,前院的事還得蔣氏她們這樣的當家夫人才有插手的權利, 而且現在侯府掌權的是大房, 陸氏要是要是決定袖手旁觀, 她們還真不見得能查出什麽來, 畢竟今天進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魚龍混雜,要想夾帶出去幾個人也不是什麽難事。
陸氏當然不會在這關口開罪三房,雖然以她看來,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三房自己人幹的,但既然弟妹想查,她也沒有理由攔著不是嗎。
喜宴隻辦到一半, 總不能把客人們都請出去, 隻因為說你要清查內院吧, 那就不止是失禮了,那是把侯府幾位夫人的臉麵當著滿京城權貴的麵扔到地上踩呢。所以,在三房的消息傳來後,沈氏竭力勸下了暴怒的蔣氏, 並請大房協助, 私下清查一遍侯府今天當值的下人,她還就真不信了,幾個大活人真就能一點痕跡都不留。
蔣大奶奶被人領到三房的時候,心裏一直惴惴不安,小姑子這架勢不像是什麽事都沒有啊。她現在都悔死了,當初就不應該把敏姐兒那個死丫頭帶出來, 簡直和她娘一個樣,活脫脫就是一個攪屎棍,擱哪壞哪,她現在隻能盼望那丫頭闖的禍不大,小姑子能看在姑侄一場的份上高抬貴手。
“大嫂,敏丫頭的事你知道多少?還是說,是你們設計好讓那丫頭來的?”
“小妹,這話怎麽說的,敏姐兒不就是去看看姝姐兒嗎,難不成她還幹了什麽?”
“哼,事到如今,大嫂你還想和我打馬虎眼,敏姐兒那丫頭就差給安哥兒來一出西廂記了,要不是姝姐兒趕過去的及時,安兒他……我不管爹他老人家是如何打算的,今兒我就明白兒的告訴你,蔣趙這門婚事,不成!”
蔣大奶奶沒想到小姑子能說的那麽絕,那麽不留情麵,當下臉都漲紅了。既是被侄女的不檢點氣得,也是被小姑子如此粗暴拒絕的難堪,她有心分辨幾句,可終究還是把話都咽迴去了,說什麽呢,原本就是蔣府上趕著攀附,現在難不成還要為了既定的事再把小姑子給得罪死了嗎。說到底還是蔣府底蘊薄,受製於人!
蔣氏話一出口就有點後悔,她的幾個兄嫂是什麽人她還能不清楚嗎,大哥大嫂老實的很,這事一看就不大可能是他們做的,她剛才也是被氣糊塗了,口不擇言。
往迴憋了憋氣,蔣氏總算撿迴一些理智,“大嫂,對不住,我剛才口氣太衝了,你知道我不是有心的,隻是真的被氣得狠了,控製不住。”
“慧姐兒這孩子各方麵我都很滿意,如果可能,我也想把這孩子娶迴來做兒媳婦,不管怎麽說,知根知底不是。”苦笑一聲,接著說,“可安兒的婚事,不瞞你,我也就能在旁邊說句話,其他的什麽都做不了。”
“怎麽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侄子的婚事怎麽可能……”
“大嫂也知道,當初為了留住這孩子,無奈同意了讓他兼祧兩房,五房那邊這些年出人出力,總不會什麽都不圖,老爺子早就發了話,不出意料,安兒的媳婦就定在沈家那幾房了。”
蔣大奶奶一聽是沈家,心裏最後那點慶幸也沒有了,自家是真的比不起啊。沈家女多厲害,從趙家五爺成婚多年無子,最後也隻能讓侄子兼祧,而不是納妾產子,就可見一斑。到底,慧姐兒還是沒有她姑姑這樣的福氣!
想通之後,蔣大奶奶倒是對小姑子同情起來,大兒子吧不爭氣不說,還結了那樣一門親;好不容易把小兒子拉扯大了,偏偏在娶媳婦這樣的大事上還做不了主,要擱自己身上,非難受死不行。
姑嫂倆各心有戚戚,倒是難得放下成見聊了許久。最後,還是蔣大奶奶瞧見門外的下人探頭探腦的,恐怕是有什麽事,就先起身迴客院了。既然趙家這門親事不成,那她得多帶女兒見見人,說不準能碰上好姻緣呢。
蔣氏還沒到老眼昏花的地步,門口的動靜自然看到了,等把嫂子送走以後,就把那下人召進了正堂。
“說吧。”
下人一看就知道主母今天是動了真火,當下也不敢賣弄什麽小聰明了,老老實實把自己查到的東西說了:“來咱們房上的那倆小子是今年剛從莊子上調進來的,身後清白的很,咱們的人趕到的時候,人已經被五房拿住了,估計這個時辰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
“內宅送信的那個婆子,原是府上專門倒夜香的,白天一般不見人影,所以府上識得她的人不多,幸虧小姐掌著花名冊,雖說費了些功夫,但還是把人拿住了。”
蔣氏並沒有因為下人拿住了人而放鬆,相反,她現在愈發不想知道那個結果。其他人都以為她傻,看不出來,怎麽可能,好歹她也執掌三房那麽些年,再無能不會連這點事都看不清楚。三房裏有動機有能力動手的就那兩個人,不管哪一個,挑出來都是一場亂子。要真是大,大郎做的,那……
趙映姝氣咻咻趕到正堂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母親呆呆楞楞,雙目含愁的模樣,一瞬間,她心裏就像被針紮一樣疼。輕輕走過去,蹲在母親身前,撫摸著她的手掌,小聲安慰著:“娘親放心吧,阿弟喝了醒酒湯,睡上一小會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