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從化很糾結。


    劉湘經常問詢唐式遵的意見,這樣重大的決策,發電報給他,問他的意見,還是第一次,他不得不慎重。


    “饒師長,劉師長,打鬼子,沒問題,可是打完這仗,我們隻有一萬廣德征收的安徽新兵可以補充,要恢複戰力,至少也得半年時間了,其實兵源都是小事,關鍵是軍械,不知道永州的軍械,什麽時候,可以輪到補充我們!”


    聽了周從化所言,劉兆藜沉悶下來。攫欝攫


    饒國華並沒有坐下,而是提高了聲調繼續說。


    “這些都是小事,中日兩國交鋒,是抵禦侵略,是民族存亡之戰,國都危在旦夕,絕不是計較個人榮辱和軍隊得失的時候,第十軍被我們騷擾了好幾夜,彈藥消耗很大,士兵缺乏休息,加上作戰部隊士氣低落,這時候放虎歸山,太可惜!再說郭勳祺哪裏又收攏了一萬淞滬戰場撤下來,跑亂建製的潰兵,隻要豎起抗戰的旗幟,兵員不是有的是。”


    “論我說,這仗不該我們做決策,大帥讓打,我們就打,我們是希望打的,但是要看大帥的意思!”


    周從化猛然想起,當初趙沛詩抓捕詹毅時候給唐式遵說的話。


    大帥抗戰目的很純粹,就是想把鬼子趕出中國去,這時候最需要饒國華這種,一門心思打鬼子,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將領。


    劉兆藜這個話實在,糾結個屁。


    21軍就該是大帥手裏的刀,大帥指哪裏,打哪裏。


    收到潘文華轉發兩位郭軍長的電報。


    周小山頓時就明白了,他妄圖保存實力,讓二十三集團軍在江蘇,安徽,蕪湖一帶紮根的計劃流產了。


    這幫混賬,怎麽那麽不省心呢!


    跟鬼子第十軍決一死戰,根本不是川軍可以承受的後果。


    第十軍真不是那麽好打的,就算是鬼子退往吳興。


    幾個軍一起上,也未必可以全殲第十軍,再說他部署時候,就沒考慮去殲滅第十軍,二十三集團軍目前的十幾萬人,還能不能剩下一半,也兩說。


    主力打光了,軍委會那幫人看你的眼神也就不帶著敬畏了。


    沒有沙盤,周小山對著譚望嵩手繪的地圖,就頭疼起來了。


    第十軍南下,沿著太湖西岸南撤,二十三集團軍大部分部隊裝備都是槍械為主,有部分火炮也能組織新兵著走,大量新兵可以充當向導,從廣德和長興,繞道攻擊吳興不成問題。


    現在問題是,50軍47軍在宜興,究竟是乘船南下。


    還是讓郭汝棟,郭勳祺沿著太湖北岸迂迴,出擊無錫,跟楚天舒的一二二旅在蘇州匯合。


    照道理,是50軍出擊無錫,截斷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的之間的聯係,對戰役態勢更有利。


    可是周小山擔心,沒有50軍和122旅的參與。


    光憑借66軍的四個旅,21軍,23軍幹不過鬼子第十軍殘部。


    要知道,現在鬼子至少一個完整的植田支隊,一個完整的114師團,第六師團至少還剩下一萬多人,日軍第十六師團也至少剩下兩萬人。


    算下來鬼子應該在6萬人左右。


    還是一個很大的重兵集團。


    特娘的,鬆井石根這個命令可下達的真夠及時的。


    要在讓他們消耗幾個晚上,搞不好,決戰的時候,鬼子炮彈都不夠用。


    周小山在一邊吐槽。


    中島今朝吾何嚐不是在吐槽。


    當初埋設地雷的時候,他就沒想過,自己會從吳興迴去。


    工兵聯隊埋設的地雷,那叫一個密度大。


    狗日的工兵還為了顯擺自己的水平,地雷埋設的那叫一個隱蔽,路麵上根本看不出來。


    沒有做標記,也沒有埋設地雷的圖紙。


    現在讓排雷。


    跟排敵軍地雷差不多的危險,還隻能依靠探雷器。


    十六師團的工兵聯隊一臉懵逼。


    跟日了狗一樣的心情。


    柳川平助也在吐槽。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為了迷惑中國軍隊,114師團往廣德方向,修築了五公裏道理,往宜興,修了八公裏。


    都特娘的白修了。


    為了奇襲南京,包抄南京,廢了這麽大力氣迂迴,這麽多勇士,為帝國盡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到頭來,縮編部隊,原路返迴。


    挨川軍這頓打,算是白挨了。


    華中方麵軍,除了更改進攻方向的命令,還命令植田支隊,並入日軍第六師團。


    植田代四郎,代替陣亡的圾井德太郎,接受11旅團番號,指揮旅團留守長興的輜重,工兵,炮兵部隊。


    一起收拾起槍支彈藥補給,就等著十六師團工兵聯隊,把地雷陣排除。


    第十軍都接到命令一個上午了。


    中島師團還沒有排完地雷。


    中島今朝吾特別懵逼。


    本來應該是排完了地雷,可是工兵聯隊開道沒走幾步,又踩上了地雷。


    踩上地雷的,還是手持探雷器的專業工兵。


    當他們以為探雷器壞了。


    又換了新人新機器,地雷又炸響了。


    工兵聯隊長非常委屈的告訴師團長閣下,那不是他們埋的地雷。


    肯定是中國軍隊埋設的,這地雷忒缺德了,什麽花樣都有,陶瓷的,玻璃的。


    地雷沒用鐵,用磁鐵做工作原理的探雷器就是擺設。


    隻能工兵憑借刀刺入土壤的感覺,趴在地上,一寸寸用刀子試探,手工排雷。


    柳川平助接到中島今朝吾的電報,覺得天旋地轉,我的天,這得排雷到什麽時候。


    連忙命令第六師團的工兵聯隊,十六師團的工兵聯隊,去南線公路幫忙排雷。


    這時候,中島師團再次傳來消息,川軍的地雷太惡心,不僅有陶瓷,玻璃做的,探雷器無法察覺,甚至還有連環雷和超敏感雷。巘戅玩吧戅


    工兵眼瞅著探雷成功,也挖出來了,可是拆除上麵的地雷,觸發了下麵的地雷。


    兩人一組。


    一連損失兩個軍曹和少尉軍官。


    中島師團甚至預計,恐怕幾個工兵聯隊忙到天黑,才可以打通到吳興的道路。


    第十軍很堅定的南下,繞道太湖去南京的路線。


    川軍也定了,幫劉湘下決心是馮天魁。


    馮天魁跟周小山一直在做利弊對比,反複權衡個以後,又讓周小山發來如果日軍退守吳興,可能的作戰計劃。


    今夜,二十三集團軍,全體都有,跟日軍第十軍殘部,決戰於吳興。


    二十三集團軍,現在6個軍的新老兵加起來,足足十幾萬人,日軍隻有六萬多人。


    劉湘這個決定,周小山是有心裏準備的,從抗戰角度上說,這個仗打下來,對國家和民族有利。


    從七戰區的角度上說,二十三集團軍雖然可能付出空前的犧牲。


    但是幹掉鬼子第十軍大部分主力,鬼子需要大量時間征發兵員,整補部隊。


    日軍需要時間整補,而中國軍隊,比日軍更需要時間整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師長馮天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下水如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下水如天並收藏我的師長馮天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