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舅母借著喝茶覤了劉鵬一眼,見他臉上並無異樣,遂放了心,在肚裏把自己碎了一迴,咋這麽膽小了,再是童生老爺,也不是她的侄兒。她抿了口茶放下碗,掩口笑道:“鵬哥兒莫急,人我看過,頂頂標誌,十裏八鄉都沒有這麽標誌的人兒。”
劉鵬詫異道:“怎麽我聽說的跟舅母說的不一樣呢?”
許舅母一愣,眼珠子飛快地轉了轉,尖著嗓子道:“二侄兒打那聽來的胡話?我們至親血脈,舅母還能害了你不成?”說著,眼珠子斜向劉母。
接過嫂子的眼神,劉母垮了臉,“老二,為了你的親事,費了你舅母多少神,嘴皮都磨薄了一層,你一迴來不好生謝過你舅母,反而挑三挑四的。難不成你還在怪爹娘當初沒經你娶媳婦?”
劉鵬笑了,“可不是磨了一層嘴皮,要不舅母荷包怎麽會鼓鼓的?舅母,自家親戚,打開天窗說亮話吧,把我賣了多少銀子?”
聞言,許舅母驚得魂飛魄散,以為所行之事讓侄兒探得清楚,正想著怎麽了局,眼珠子轉到一臉莫名的劉母,拉著她的手喊:“二侄兒,這不是你娘說要給你找戶殷實的人家,好帶攜你們劉家一二。我沒法子,跑得腳都起了繭子才找出這麽一戶人家來啊。”
第二十二章
劉父慌了, 他真怕他舅母為了銀錢把兒子給賣了, 更怕婆娘摻合其中,寒了兒子的心,拍了桌子吼,“你這個臭婆娘, 快說怎麽會事?我兒子是童生老爺, 以後會是秀才老爺,進士老爺,要那個來帶攜。”
許舅母趁著劉父發火, 縮背塌肩地沿著牆邊往門外溜。
事情沒有弄清楚,劉鵬那能讓她跑掉, 起身走到許舅母麵前, 笑道:“舅母,去哪裏?”
憨厚的笑臉在許舅母眼中卻似奪命的羅刹,她扯著嘴角,露出一個哭笑,“鵬哥兒, 舅母家有事, 我忙完了再來, 再來。”
劉父那能讓自己的婆娘背鍋, 怒喝一聲, “他舅母好生坐下。”
劉鵬冷冷道:“到這個時候了, 舅母還是乖乖地把事情說個明白吧。”
許舅母一驚, 轉瞬明白, 她傻了,讓人一嚇就險些露了底。不過她自來精明,雙眼一轉,就想到了主意,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嚎:“天地良心喲,親侄兒三十好幾連個媳婦也沒有,他爹娘又不管,我好心給他說個媳婦,還怪我……”
劉父劉母黑了臉,看向劉鵬。劉鵬卻看著許舅母,道:“既然舅母不想說,那去衙門裏總願意說吧,好歹我如今是童生老爺,想來縣太老爺還是願意給我這個麵子的。”劉鵬的聲音透出股寒意,明明快初夏的天兒,許舅母生生打了個寒顫。
許舅母腿軟腳趴,不想這個侄兒看著老實,卻是個心狠,要她上衙門,她一個婦道人家那敢上衙門那種地方。這會她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她就不該為了二十兩銀說這樁媒。許舅母苦著臉,把事情原原本本說個清楚。
原來那姑娘是個傻子,財主老爺又舍不得閨女嫁給莊家漢子,四處托人找讀書人,說願意給一百兩嫁妝錢,不過人家也說得明白,家中閨女腦子有些問題。此事到許舅母手中已轉了好幾道彎,想著二十兩銀子的謝媒錢,她腦袋一發熱,就攬下了此事,兩麵瞞想著先把生米煮成熟飯。
劉父聽了,心裏的火突突往外冒,眼睛掃著麵若寒霜的兒子,直罵:“趕緊給我把親事退了,要不我們兩家斷親。”
劉母滿腦袋想著那一百兩銀子沒了,心直抽抽,嘴裏道:“他爹,……你看……”
劉父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打斷劉母的話,雙眼瞪得銅鈴大,甚是兇煞,“還不快去把庚帖找出來給她退迴去。”
許舅母早讓劉鵬嚇破了膽,那還經得起劉父的怒火,不住地點頭,“妹夫,別生氣,都怪我,怪我,我立馬去把鵬哥兒的親事退了。”
“舅母辦事素來靠譜,侄兒信得過。”劉鵬嘴角浮起一絲奇怪的笑意,“若再有下次,舅母還是想想表哥表弟他們吧。”
許舅母臉上驚恐交加,不住地說:“沒有下次,再也沒有下次。”她扯過劉母手中的庚帖連滾帶爬出了劉家門,趕去退了親,迴來後在家大病一場,自此老實了許多。
此時劉母尚不知,怨道:“老二,那是你舅母,好歹給她留些體麵。”
劉鵬淡淡地道:“正因為她是我的舅母,這次看在娘的麵上,放饒過她。”
劉母一頓,就要撒潑哭鬧,讓劉父給掐了一把,改了口,“老二,我想著我們家境艱難,就想給你找個有錢家的閨女,讓你以後日子好過些,就算你以後讀書也不用擔心沒銀子。”
劉母自認對兒子是真心,隻是嫂子把事辦岔了,但兒子也不該拿衙門來嚇唬嫂子,好歹是好她娘家人,咋能下她娘家人的臉麵。
劉鵬見父母臉上有沒有悔意,隻怕心裏還惦記著那一百兩銀子,心下微歎,道:“娘是一片好意,隻是讓舅母給糟蹋了。舅母太看重錢財,娘以後離她遠些。”頓了一下,他接著道:“以後我讀書的花費還是我自己掙。”
劉父臉刷地紅了,剛才他才說了要供兒子讀書考秀才,媳婦就打他的臉,再聽了兒子的話,他的老臉差點繃不住,直道:“老二,別聽你娘胡說。我說了以後家裏供你讀書。”
劉鵬搖頭,“爹,家裏掙錢不容易,別為了我填在裏頭,也不知何年我才能考上秀才,也可能我一輩子考不上。”
“呸。別說喪氣話。”劉父呸了一聲,不過到底不再堅持。
劉鵬笑笑又道:“爹娘,我看中木氏,請爹娘幫忙操持。”
劉母張嘴要說話,劉父搶先道:“成,你看要怎麽辦?你說,讓你娘給你辦。”劉父可比劉母有眼色多了,剛給兒子定了一個傻子,如今不收斂些,難道真等兒子寒了心不理他們?
這次劉鵬笑的真誠許多,“謝謝爹娘。”
那邊木翠娘對著河水照了照,理理了頭發,用水把裙子打濕,端著未洗的衣服迴去。迴到家裏,一會上吊一會跳河,劉蘆家的怕了,以為劉鵬定了親,木氏存了死誌,趕緊把人送迴木家,要死迴娘家死去,別死在她家晦氣。等知道木氏和劉鵬定了親,她才知道上了當,找木家鬧騰要聘禮,讓木氏的兄弟打了一頓。之前要不是為著劉蘆家的能放木氏迴娘家,木家那能容她欺負木氏。
劉鵬洞房花燭抱新人,周中則在府城參加各種文會,宴席。先是知府大人家請秀才們的花宴,接著又是學政大人的詩宴。周中因人年老,雖是第十名,卻入不了知府大人和學政大人的眼,都沒有跟他說過那怕一句話,別人自然也不搭理他。見狀,王俊才和劉向東先是一左一右陪著他。周中對此即不在意又不難過,於他來說,知府大人遠不如桌上的美食來得有吸引力,周家日子勉強能填飽肚子,那能像如今一盤盤精美佳肴,更有鹿肉這種他在現代也難吃上的東西,一時,他攆走兩人,先把桌上的菜各各品嚐一番,才瞅著對胃口的慢慢細品。在桌的秀才大部分家境算不得好,那裏吃過這些菜,見周中起了頭,除了那些在跟知府大人攀談的,餘下眾人悄悄地拿起筷子跟著吃起來。餘光瞧著秀才們一個個埋頭苦吃的知府大人,也起了饞意,拿起筷子嚐起他覺得平常的菜肴。
周中吃飽了肚,看著麵前剩餘的菜,委實歎息。這不比現代,可以打個包讓家裏人嚐嚐這些美味,即便周父周母在的時候,也不曾吃過這些東西。想著家裏吃塊肉,三個孩子都歡唿不已,沒由來的有些酸楚。
可這是在知府大人的宴席上,周中也知道分寸,強壓下湧上鼻頭的酸意,眼光四下打量。轉眼他被站在宴席四周的丫鬟吸引了目光,那些綢緞做的襦裙,腰上佩的雙穗結,雙丫髻上戴著一朵朵杏花在微風輕輕地顫抖,定睛細看,那是杏花,原來是一朵朵綢緞做的絹花,花蕊是米粒大小的珠子。周中看呆了眼,不禁想若是這一身穿在他身上戴在他的頭上該有多好看,周中腦海裏對麵的那張臉換成了自己上輩子的模樣,頓覺自己比她更美更漂亮,臉上不由地露出臭美的神態。
他這副樣子落在別人眼裏,又是另一種情形。剛才貪吃尚算是可以理解,這盯著丫鬟看,又是哪一出?況且他又是一個糟老頭,若是個少年郞,還說得上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時,鄙薄,不屑的眼光從四麵八方射來,偶爾還冒出一二句,“老不休。”“色胚。”周中渾然不覺自個兒就是別人口中的老不休。王俊才和劉向東在別處聽得這些話,心中暗暗叫苦,一前一後趕至周中身旁,王俊才先低聲道:“周兄,切莫如此放誕。”
劉向東輕咳一聲,端了茶盞狀似喝茶,嘴唇卻動了動,“外麵多少妙齡女子,周兄盡可納迴家,切莫在此露出此等形狀。”
“納迴家?”周中尚沉浸在自我美貌中,沒反應過來。
王俊才和劉向東兩人又點了點頭稱是。
周中想了想,遲疑地問道:“你說甚可拿迴家?”視線落在麵前桌案上的雞肉鴨肉,周中雙眼閃亮,指著桌案上的東西“你是說可以把這些東西拿迴家?”
王俊才和劉向東四目相對,口瞪目呆。
這邊的動靜早有人報上去,知府大人嚴大人讓人把周中叫了去。
周中立在嚴大人麵前,先行了一個學生禮。
嚴大人道:“聽說你看中我府上的丫鬟,要討一個納作妾?”
周中訝異,“誰說的?沒有的事。”他一個女子納得那門子的妾,咳咳,雖然別人不知,他自個兒還能不知,他就是披了張男人皮的女子,嗯,當然是個美貌的女子。
“剛才你盯著我府上的丫鬟看,是何故?”沒想到此人敢否認,膽子不小,嚴大人掃了他兩眼。
周中看著嚴大人麵無表情的臉,奇道:“我沒有看她們啊?”
嚴大人微怒,“要不我給你找幾個證人出來?”
周中才恍然大悟,作揖道:“大人息怒,學生的確不曾看府上的丫鬟,學生隻是在看她們身上的衣裳,頭上的飾物。”說到此,周中長歎一聲,“學生讀書幾十載,耗盡家中資財。膝下有一孫女,正值豆蔻之年,卻身無裙衩,頭無花戴。想著如果孫女能有這般花戴衣穿該多好。”說著,周中的老淚掉了下來,想著大丫因為一身粗布紅衣襦裙的喜歡模樣,他禁不住難受,他家大丫穿得連個丫鬟也不如。更想著這個時代多少好看的衣裳及頭飾,而他卻隻能眼讒著穿不得。他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後悔,早知道會來到這個時空,就不應該因一時之氣,許了變成男子的願望。
嚴大人也是自幼家貧,好在嶽父慧眼識珠,資助他上學,方有今日。周中這一番哭泣,勾起嚴大人昔日過往,感同身受一迴,又歎他坦誠,使人賞了他一些東西。
別個俱是孝敬嚴大人,到了周中這裏,卻是空手來滿手迴,那個不看紅了眼,一個二個都咬牙切齒罵周中小人,狡詐。
一趟府城之行,周中滿載而歸。不僅中了秀才,還得了嚴大人的青眼。別人俱如是說,他卻知嚴大人賞他東西是動了惻隱之心,跟賞識無絲毫關係。給的賞賜俱是適用之物,二匹蜀錦,二匹湖綢,一些珠叉絹花及二十兩銀子。看著那塊藍色湖綢,周中腦子裏盤算著迴去就讓大丫繡上鬆鶴給他做件直裰。他實眼饞學政大人家公子的那身繡滿團花玉色錦袍,可惜他年紀大了,穿不得。
難得來府城一趟,周中邀王俊才和劉向東在府城逛逛,長長見識,兩人欣然同意,實則是周中打著府城有些東西便宜好買些迴去。像細棉布之類,周中一口氣買了好幾匹,很是讓王俊才和劉向東吃驚不小,心中嘀咕怪道他會識得雲錦。
吳縣和蘇縣相鄰,次日,三人同坐了一輛車迴去,到了吳縣,周中和王俊才兩人分開,重新租了輛馬車迴去。
周中中秀才是村裏的頭一份,村裏人看著有馬車進村,問一聲:“是秀才老爺迴來了?”
周中掀開簾子,探出頭,笑應了一聲。
那人見了,喊了一聲,“秀才老爺迴來了。”
霎時,一群人圍了上來,“秀才老爺我們大夥來迎你了。”
見此,周中隻得下了馬車,跟大家寒暄。
不久趙裏正也趕了來,“周秀才,你可給我們村子裏掙了大臉啊。”
才到的周族長也趕緊道:“秀才公是我們周氏一處的驕傲。”
周中謙道:“那裏,那裏。”
周族長又道:“六叔九叔也要來迎你,隻是他們年紀大了,我就作主請他們先去了周家。”
六叔九叔?
周中心中迴想原身的記憶,耳邊聽著村裏人的奉承話。他人人皆是一副高興模樣,口中再不是帶著鄙薄的周書生,取而代之的卻是口口聲聲的秀才老爺,透著恭敬,周中也笑著應道。他話不多,聽著人家的恭喜話,道一聲同喜,看著既不顯得親近也不顯得疏遠。身邊的人不時有說他是文曲星下凡,說他天生的貴人命,說他有官老爺相,日後必定當官。聽到這話,周中心中一動,當初原身去讀書就是因為有位過路道長說他有官老爺之相,麵上卻不露,道大家過譽,再有讚美之詞,他皆是頷首一笑而過,麵上卻道:“各位鄉鄰厚愛,勞大家相迎,隻是家中有兩位長者在,不敢勞他們久候,我先行一步。”
聞言,周族長麵上得意閃過,斜了趙裏正一眼。
年前周族長可是發話不準周中再去讀書下場考試,為這,當初周中可是大病一場,周氏可無一人上門看望,更別提資助銀兩讓周中下場。為何今日待周氏又這般親近?莫非周書呆子把腦袋讀傻了,分不清好歹?
趙裏正趕緊搖頭,真讀傻了,怎麽考得中秀才。他心中納悶,拿眼兒瞅著周中的臉色,見他臉色平靜無波,一時猜不出他的想法,眼珠子轉了轉道:“好在我們秀才公有運道,有同窗相助才有今日。要是真聽了別人的話,那有今日。”
周族長大急,卻又有不知該何辯解,當初的確是族裏不看好周中,邵氏那麽一鬧,趁勢想斷了周中讀書的念頭,免得村裏人提起周氏就想到有周中那麽個讀書敗家子。那想風水輪流轉,周中竟然得中了,還不是童生,是秀才。聽著周中中了秀才的信,族裏都鬧開了,說甚樣的都有,怕周中報複又怕沾不上周中的光,還是族裏的幾位長輩調停,準備想著法子把周中攏住。這會趙裏正提起舊事,周族長那能不急,衝趙裏正直眉掄眼。
周中仿佛沒看見周族長和趙裏正之間的眉眼官司,朝前麵招著手,“老大,快過來扶你老子。”
聽說他爹迴來了,周秀出來迎接,就聽到他爹的喊聲,急忙跑過來,道:“爹,你累了吧,要不我背你迴去。”
周秀邊說邊彎下腰,周中心中高興,連道三個好,“好,好,好。”他懶得聽周族長和趙裏正兩人的官司,順著周秀的話爬上他的背。
周秀力氣大,背起周中顛顛地往家裏跑,留下周族長和趙裏正在後麵。兩人年紀也不小了,見周秀越走越遠,兩人互瞪了一眼,撒開腳丫子跑起來。
周中看了,暗笑,有個老實兒子真不賴。
周秀一氣把周中背到家門口,還想往堂屋裏去。周中見院門口有兩個頭發雪白的老者扶著人顫顫巍巍地站著,趕緊讓周秀把他放下。
周中是來到這裏後頭次見到他們,麵上有些遲疑。正好周族長和趙裏正趕到,見周中的臉色,周族長以為周中長年在家讀書,又少出門見人,不記得人,在一旁提點,“左邊那個年長的是六叔,旁邊是九叔。”
周中心中喟歎,要是往常他露出這副識不得人的模樣,必會讓周族長訓斥一通,那能像今日這番還提醒他一二。
既是長輩又是長者,自小受的教育尊老愛幼沒忘,周中緊走幾步,上前要去扶人。六叔和九叔謙遜道:“那用秀才公來扶我們,秀才公先請。”
原身的記憶從塵封中湧了出來,大約幾年前,原身從村裏經過,明明這個九叔身邊有自己的孫子在,他卻支了自己的孫子去挑柴,硬要原身扶他迴去,把整個身子壓在他身上,還嘲笑他,“讀書沒讀出個出息,身板子還弱,那像個莊家戶的樣子。”
想到這裏,周中一哂,事同而時不同也。他心中對長者的尊敬也消失殆盡。
落座後,六叔道:“看來還是你爹有眼光,你果然有了出息。”
“你給我們周家掙大臉了。”
“整個永安鎮才三個秀才,裏麵有一個就是我們周家人,我真是高興啊。”
“好,好,好,中兒有出息了,改天開祠堂祭祖,讓祖宗得知我們周家出了秀才,出了讀書人。”
沒口子的讚揚話一句接一句飄入在周中的耳裏,他麵上帶著笑,腦袋裏卻浮出原身的記憶。
“周中,你看你,多大的歲數,還讀什麽書,下田幹活是正經。”
“我們周家世代耕種,出不了讀書人,你不要癡心妄想了。”
“你個不孝子,把你爹娘掙得家財敗光了還不足。”
原來話也是可以如此說的,但他並不難過,他不是原身,他知道這是人之常情,趨炎附勢,利之所至也。
故他隻是把他們當族人,隻是族人而已,他並沒有古人的宗族觀點,何況如果一家子無能,最先欺負上門的反而是所謂的族人。
周中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既不親近也不疏遠。周中度著他們的來意,怕不隻是賀喜這麽簡單,可這會他沒心談論其它,於是臉上露出疲憊的樣子。
趙裏正忙道:“秀才公趕了幾天的路,早日歇息,我也告辭。”
周中微微欠身道:“趙裏正有空再來。”說著話嘴裏打了個嗬欠。
劉鵬詫異道:“怎麽我聽說的跟舅母說的不一樣呢?”
許舅母一愣,眼珠子飛快地轉了轉,尖著嗓子道:“二侄兒打那聽來的胡話?我們至親血脈,舅母還能害了你不成?”說著,眼珠子斜向劉母。
接過嫂子的眼神,劉母垮了臉,“老二,為了你的親事,費了你舅母多少神,嘴皮都磨薄了一層,你一迴來不好生謝過你舅母,反而挑三挑四的。難不成你還在怪爹娘當初沒經你娶媳婦?”
劉鵬笑了,“可不是磨了一層嘴皮,要不舅母荷包怎麽會鼓鼓的?舅母,自家親戚,打開天窗說亮話吧,把我賣了多少銀子?”
聞言,許舅母驚得魂飛魄散,以為所行之事讓侄兒探得清楚,正想著怎麽了局,眼珠子轉到一臉莫名的劉母,拉著她的手喊:“二侄兒,這不是你娘說要給你找戶殷實的人家,好帶攜你們劉家一二。我沒法子,跑得腳都起了繭子才找出這麽一戶人家來啊。”
第二十二章
劉父慌了, 他真怕他舅母為了銀錢把兒子給賣了, 更怕婆娘摻合其中,寒了兒子的心,拍了桌子吼,“你這個臭婆娘, 快說怎麽會事?我兒子是童生老爺, 以後會是秀才老爺,進士老爺,要那個來帶攜。”
許舅母趁著劉父發火, 縮背塌肩地沿著牆邊往門外溜。
事情沒有弄清楚,劉鵬那能讓她跑掉, 起身走到許舅母麵前, 笑道:“舅母,去哪裏?”
憨厚的笑臉在許舅母眼中卻似奪命的羅刹,她扯著嘴角,露出一個哭笑,“鵬哥兒, 舅母家有事, 我忙完了再來, 再來。”
劉父那能讓自己的婆娘背鍋, 怒喝一聲, “他舅母好生坐下。”
劉鵬冷冷道:“到這個時候了, 舅母還是乖乖地把事情說個明白吧。”
許舅母一驚, 轉瞬明白, 她傻了,讓人一嚇就險些露了底。不過她自來精明,雙眼一轉,就想到了主意,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嚎:“天地良心喲,親侄兒三十好幾連個媳婦也沒有,他爹娘又不管,我好心給他說個媳婦,還怪我……”
劉父劉母黑了臉,看向劉鵬。劉鵬卻看著許舅母,道:“既然舅母不想說,那去衙門裏總願意說吧,好歹我如今是童生老爺,想來縣太老爺還是願意給我這個麵子的。”劉鵬的聲音透出股寒意,明明快初夏的天兒,許舅母生生打了個寒顫。
許舅母腿軟腳趴,不想這個侄兒看著老實,卻是個心狠,要她上衙門,她一個婦道人家那敢上衙門那種地方。這會她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她就不該為了二十兩銀說這樁媒。許舅母苦著臉,把事情原原本本說個清楚。
原來那姑娘是個傻子,財主老爺又舍不得閨女嫁給莊家漢子,四處托人找讀書人,說願意給一百兩嫁妝錢,不過人家也說得明白,家中閨女腦子有些問題。此事到許舅母手中已轉了好幾道彎,想著二十兩銀子的謝媒錢,她腦袋一發熱,就攬下了此事,兩麵瞞想著先把生米煮成熟飯。
劉父聽了,心裏的火突突往外冒,眼睛掃著麵若寒霜的兒子,直罵:“趕緊給我把親事退了,要不我們兩家斷親。”
劉母滿腦袋想著那一百兩銀子沒了,心直抽抽,嘴裏道:“他爹,……你看……”
劉父猛地一巴掌拍在桌上打斷劉母的話,雙眼瞪得銅鈴大,甚是兇煞,“還不快去把庚帖找出來給她退迴去。”
許舅母早讓劉鵬嚇破了膽,那還經得起劉父的怒火,不住地點頭,“妹夫,別生氣,都怪我,怪我,我立馬去把鵬哥兒的親事退了。”
“舅母辦事素來靠譜,侄兒信得過。”劉鵬嘴角浮起一絲奇怪的笑意,“若再有下次,舅母還是想想表哥表弟他們吧。”
許舅母臉上驚恐交加,不住地說:“沒有下次,再也沒有下次。”她扯過劉母手中的庚帖連滾帶爬出了劉家門,趕去退了親,迴來後在家大病一場,自此老實了許多。
此時劉母尚不知,怨道:“老二,那是你舅母,好歹給她留些體麵。”
劉鵬淡淡地道:“正因為她是我的舅母,這次看在娘的麵上,放饒過她。”
劉母一頓,就要撒潑哭鬧,讓劉父給掐了一把,改了口,“老二,我想著我們家境艱難,就想給你找個有錢家的閨女,讓你以後日子好過些,就算你以後讀書也不用擔心沒銀子。”
劉母自認對兒子是真心,隻是嫂子把事辦岔了,但兒子也不該拿衙門來嚇唬嫂子,好歹是好她娘家人,咋能下她娘家人的臉麵。
劉鵬見父母臉上有沒有悔意,隻怕心裏還惦記著那一百兩銀子,心下微歎,道:“娘是一片好意,隻是讓舅母給糟蹋了。舅母太看重錢財,娘以後離她遠些。”頓了一下,他接著道:“以後我讀書的花費還是我自己掙。”
劉父臉刷地紅了,剛才他才說了要供兒子讀書考秀才,媳婦就打他的臉,再聽了兒子的話,他的老臉差點繃不住,直道:“老二,別聽你娘胡說。我說了以後家裏供你讀書。”
劉鵬搖頭,“爹,家裏掙錢不容易,別為了我填在裏頭,也不知何年我才能考上秀才,也可能我一輩子考不上。”
“呸。別說喪氣話。”劉父呸了一聲,不過到底不再堅持。
劉鵬笑笑又道:“爹娘,我看中木氏,請爹娘幫忙操持。”
劉母張嘴要說話,劉父搶先道:“成,你看要怎麽辦?你說,讓你娘給你辦。”劉父可比劉母有眼色多了,剛給兒子定了一個傻子,如今不收斂些,難道真等兒子寒了心不理他們?
這次劉鵬笑的真誠許多,“謝謝爹娘。”
那邊木翠娘對著河水照了照,理理了頭發,用水把裙子打濕,端著未洗的衣服迴去。迴到家裏,一會上吊一會跳河,劉蘆家的怕了,以為劉鵬定了親,木氏存了死誌,趕緊把人送迴木家,要死迴娘家死去,別死在她家晦氣。等知道木氏和劉鵬定了親,她才知道上了當,找木家鬧騰要聘禮,讓木氏的兄弟打了一頓。之前要不是為著劉蘆家的能放木氏迴娘家,木家那能容她欺負木氏。
劉鵬洞房花燭抱新人,周中則在府城參加各種文會,宴席。先是知府大人家請秀才們的花宴,接著又是學政大人的詩宴。周中因人年老,雖是第十名,卻入不了知府大人和學政大人的眼,都沒有跟他說過那怕一句話,別人自然也不搭理他。見狀,王俊才和劉向東先是一左一右陪著他。周中對此即不在意又不難過,於他來說,知府大人遠不如桌上的美食來得有吸引力,周家日子勉強能填飽肚子,那能像如今一盤盤精美佳肴,更有鹿肉這種他在現代也難吃上的東西,一時,他攆走兩人,先把桌上的菜各各品嚐一番,才瞅著對胃口的慢慢細品。在桌的秀才大部分家境算不得好,那裏吃過這些菜,見周中起了頭,除了那些在跟知府大人攀談的,餘下眾人悄悄地拿起筷子跟著吃起來。餘光瞧著秀才們一個個埋頭苦吃的知府大人,也起了饞意,拿起筷子嚐起他覺得平常的菜肴。
周中吃飽了肚,看著麵前剩餘的菜,委實歎息。這不比現代,可以打個包讓家裏人嚐嚐這些美味,即便周父周母在的時候,也不曾吃過這些東西。想著家裏吃塊肉,三個孩子都歡唿不已,沒由來的有些酸楚。
可這是在知府大人的宴席上,周中也知道分寸,強壓下湧上鼻頭的酸意,眼光四下打量。轉眼他被站在宴席四周的丫鬟吸引了目光,那些綢緞做的襦裙,腰上佩的雙穗結,雙丫髻上戴著一朵朵杏花在微風輕輕地顫抖,定睛細看,那是杏花,原來是一朵朵綢緞做的絹花,花蕊是米粒大小的珠子。周中看呆了眼,不禁想若是這一身穿在他身上戴在他的頭上該有多好看,周中腦海裏對麵的那張臉換成了自己上輩子的模樣,頓覺自己比她更美更漂亮,臉上不由地露出臭美的神態。
他這副樣子落在別人眼裏,又是另一種情形。剛才貪吃尚算是可以理解,這盯著丫鬟看,又是哪一出?況且他又是一個糟老頭,若是個少年郞,還說得上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時,鄙薄,不屑的眼光從四麵八方射來,偶爾還冒出一二句,“老不休。”“色胚。”周中渾然不覺自個兒就是別人口中的老不休。王俊才和劉向東在別處聽得這些話,心中暗暗叫苦,一前一後趕至周中身旁,王俊才先低聲道:“周兄,切莫如此放誕。”
劉向東輕咳一聲,端了茶盞狀似喝茶,嘴唇卻動了動,“外麵多少妙齡女子,周兄盡可納迴家,切莫在此露出此等形狀。”
“納迴家?”周中尚沉浸在自我美貌中,沒反應過來。
王俊才和劉向東兩人又點了點頭稱是。
周中想了想,遲疑地問道:“你說甚可拿迴家?”視線落在麵前桌案上的雞肉鴨肉,周中雙眼閃亮,指著桌案上的東西“你是說可以把這些東西拿迴家?”
王俊才和劉向東四目相對,口瞪目呆。
這邊的動靜早有人報上去,知府大人嚴大人讓人把周中叫了去。
周中立在嚴大人麵前,先行了一個學生禮。
嚴大人道:“聽說你看中我府上的丫鬟,要討一個納作妾?”
周中訝異,“誰說的?沒有的事。”他一個女子納得那門子的妾,咳咳,雖然別人不知,他自個兒還能不知,他就是披了張男人皮的女子,嗯,當然是個美貌的女子。
“剛才你盯著我府上的丫鬟看,是何故?”沒想到此人敢否認,膽子不小,嚴大人掃了他兩眼。
周中看著嚴大人麵無表情的臉,奇道:“我沒有看她們啊?”
嚴大人微怒,“要不我給你找幾個證人出來?”
周中才恍然大悟,作揖道:“大人息怒,學生的確不曾看府上的丫鬟,學生隻是在看她們身上的衣裳,頭上的飾物。”說到此,周中長歎一聲,“學生讀書幾十載,耗盡家中資財。膝下有一孫女,正值豆蔻之年,卻身無裙衩,頭無花戴。想著如果孫女能有這般花戴衣穿該多好。”說著,周中的老淚掉了下來,想著大丫因為一身粗布紅衣襦裙的喜歡模樣,他禁不住難受,他家大丫穿得連個丫鬟也不如。更想著這個時代多少好看的衣裳及頭飾,而他卻隻能眼讒著穿不得。他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後悔,早知道會來到這個時空,就不應該因一時之氣,許了變成男子的願望。
嚴大人也是自幼家貧,好在嶽父慧眼識珠,資助他上學,方有今日。周中這一番哭泣,勾起嚴大人昔日過往,感同身受一迴,又歎他坦誠,使人賞了他一些東西。
別個俱是孝敬嚴大人,到了周中這裏,卻是空手來滿手迴,那個不看紅了眼,一個二個都咬牙切齒罵周中小人,狡詐。
一趟府城之行,周中滿載而歸。不僅中了秀才,還得了嚴大人的青眼。別人俱如是說,他卻知嚴大人賞他東西是動了惻隱之心,跟賞識無絲毫關係。給的賞賜俱是適用之物,二匹蜀錦,二匹湖綢,一些珠叉絹花及二十兩銀子。看著那塊藍色湖綢,周中腦子裏盤算著迴去就讓大丫繡上鬆鶴給他做件直裰。他實眼饞學政大人家公子的那身繡滿團花玉色錦袍,可惜他年紀大了,穿不得。
難得來府城一趟,周中邀王俊才和劉向東在府城逛逛,長長見識,兩人欣然同意,實則是周中打著府城有些東西便宜好買些迴去。像細棉布之類,周中一口氣買了好幾匹,很是讓王俊才和劉向東吃驚不小,心中嘀咕怪道他會識得雲錦。
吳縣和蘇縣相鄰,次日,三人同坐了一輛車迴去,到了吳縣,周中和王俊才兩人分開,重新租了輛馬車迴去。
周中中秀才是村裏的頭一份,村裏人看著有馬車進村,問一聲:“是秀才老爺迴來了?”
周中掀開簾子,探出頭,笑應了一聲。
那人見了,喊了一聲,“秀才老爺迴來了。”
霎時,一群人圍了上來,“秀才老爺我們大夥來迎你了。”
見此,周中隻得下了馬車,跟大家寒暄。
不久趙裏正也趕了來,“周秀才,你可給我們村子裏掙了大臉啊。”
才到的周族長也趕緊道:“秀才公是我們周氏一處的驕傲。”
周中謙道:“那裏,那裏。”
周族長又道:“六叔九叔也要來迎你,隻是他們年紀大了,我就作主請他們先去了周家。”
六叔九叔?
周中心中迴想原身的記憶,耳邊聽著村裏人的奉承話。他人人皆是一副高興模樣,口中再不是帶著鄙薄的周書生,取而代之的卻是口口聲聲的秀才老爺,透著恭敬,周中也笑著應道。他話不多,聽著人家的恭喜話,道一聲同喜,看著既不顯得親近也不顯得疏遠。身邊的人不時有說他是文曲星下凡,說他天生的貴人命,說他有官老爺相,日後必定當官。聽到這話,周中心中一動,當初原身去讀書就是因為有位過路道長說他有官老爺之相,麵上卻不露,道大家過譽,再有讚美之詞,他皆是頷首一笑而過,麵上卻道:“各位鄉鄰厚愛,勞大家相迎,隻是家中有兩位長者在,不敢勞他們久候,我先行一步。”
聞言,周族長麵上得意閃過,斜了趙裏正一眼。
年前周族長可是發話不準周中再去讀書下場考試,為這,當初周中可是大病一場,周氏可無一人上門看望,更別提資助銀兩讓周中下場。為何今日待周氏又這般親近?莫非周書呆子把腦袋讀傻了,分不清好歹?
趙裏正趕緊搖頭,真讀傻了,怎麽考得中秀才。他心中納悶,拿眼兒瞅著周中的臉色,見他臉色平靜無波,一時猜不出他的想法,眼珠子轉了轉道:“好在我們秀才公有運道,有同窗相助才有今日。要是真聽了別人的話,那有今日。”
周族長大急,卻又有不知該何辯解,當初的確是族裏不看好周中,邵氏那麽一鬧,趁勢想斷了周中讀書的念頭,免得村裏人提起周氏就想到有周中那麽個讀書敗家子。那想風水輪流轉,周中竟然得中了,還不是童生,是秀才。聽著周中中了秀才的信,族裏都鬧開了,說甚樣的都有,怕周中報複又怕沾不上周中的光,還是族裏的幾位長輩調停,準備想著法子把周中攏住。這會趙裏正提起舊事,周族長那能不急,衝趙裏正直眉掄眼。
周中仿佛沒看見周族長和趙裏正之間的眉眼官司,朝前麵招著手,“老大,快過來扶你老子。”
聽說他爹迴來了,周秀出來迎接,就聽到他爹的喊聲,急忙跑過來,道:“爹,你累了吧,要不我背你迴去。”
周秀邊說邊彎下腰,周中心中高興,連道三個好,“好,好,好。”他懶得聽周族長和趙裏正兩人的官司,順著周秀的話爬上他的背。
周秀力氣大,背起周中顛顛地往家裏跑,留下周族長和趙裏正在後麵。兩人年紀也不小了,見周秀越走越遠,兩人互瞪了一眼,撒開腳丫子跑起來。
周中看了,暗笑,有個老實兒子真不賴。
周秀一氣把周中背到家門口,還想往堂屋裏去。周中見院門口有兩個頭發雪白的老者扶著人顫顫巍巍地站著,趕緊讓周秀把他放下。
周中是來到這裏後頭次見到他們,麵上有些遲疑。正好周族長和趙裏正趕到,見周中的臉色,周族長以為周中長年在家讀書,又少出門見人,不記得人,在一旁提點,“左邊那個年長的是六叔,旁邊是九叔。”
周中心中喟歎,要是往常他露出這副識不得人的模樣,必會讓周族長訓斥一通,那能像今日這番還提醒他一二。
既是長輩又是長者,自小受的教育尊老愛幼沒忘,周中緊走幾步,上前要去扶人。六叔和九叔謙遜道:“那用秀才公來扶我們,秀才公先請。”
原身的記憶從塵封中湧了出來,大約幾年前,原身從村裏經過,明明這個九叔身邊有自己的孫子在,他卻支了自己的孫子去挑柴,硬要原身扶他迴去,把整個身子壓在他身上,還嘲笑他,“讀書沒讀出個出息,身板子還弱,那像個莊家戶的樣子。”
想到這裏,周中一哂,事同而時不同也。他心中對長者的尊敬也消失殆盡。
落座後,六叔道:“看來還是你爹有眼光,你果然有了出息。”
“你給我們周家掙大臉了。”
“整個永安鎮才三個秀才,裏麵有一個就是我們周家人,我真是高興啊。”
“好,好,好,中兒有出息了,改天開祠堂祭祖,讓祖宗得知我們周家出了秀才,出了讀書人。”
沒口子的讚揚話一句接一句飄入在周中的耳裏,他麵上帶著笑,腦袋裏卻浮出原身的記憶。
“周中,你看你,多大的歲數,還讀什麽書,下田幹活是正經。”
“我們周家世代耕種,出不了讀書人,你不要癡心妄想了。”
“你個不孝子,把你爹娘掙得家財敗光了還不足。”
原來話也是可以如此說的,但他並不難過,他不是原身,他知道這是人之常情,趨炎附勢,利之所至也。
故他隻是把他們當族人,隻是族人而已,他並沒有古人的宗族觀點,何況如果一家子無能,最先欺負上門的反而是所謂的族人。
周中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既不親近也不疏遠。周中度著他們的來意,怕不隻是賀喜這麽簡單,可這會他沒心談論其它,於是臉上露出疲憊的樣子。
趙裏正忙道:“秀才公趕了幾天的路,早日歇息,我也告辭。”
周中微微欠身道:“趙裏正有空再來。”說著話嘴裏打了個嗬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