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周中恭恭敬敬地謝過孫秀才,把書好生地收起。沒注意到孫秀才雙眼不停地眨來眨去,見周中仍沒反應,他輕咳了一聲,“我估摸著你要下場,特意托人從縣城裏買來。”怕周中聽不懂,一個買字,孫秀才說的很重,同時孫秀才手不停地做做一個錢的動作。
這會,周中還有甚不能明白的,想著送來的兩條肉,想著之前原身每次送來肉後,孫秀才也是敷衍地指點周中一番,他誠惶誠恐道:“老師大恩,學生沒齒難忘。”
孫秀才見周中不上道,要白白拿了他的書,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的。使了個眼色給小童,那小童抬起脖子呸了一聲,“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你個學生怎好意思讓夫子給你出錢買書集?”
周中裝糊塗,“不是老師見我多年未中,送於我?讓我來年高中。”
小童又呸道:“你以為這集子不花錢的?誰平白送給你?圖啥?圖你不能中?還高中呢?你也不拿鏡子照照你自個兒,你從小考到老,還能高中?做夢去吧。”
周中給說的麵紅耳赤,掏出書扔給小童,看也不看孫秀才一眼,甩手出了門。要不是怕得了一個不敬老師的名聲,他非得把那兩條肉拿迴來不可。
周中出了孫家,一路氣衝衝地往前走,暗惱自己明知孫秀才愛錢,還巴巴地送肉上門當冤頭。待走得幾丈遠,心中的怒意慢慢消散,周才停了腳步,沒了孫秀才,他還得找人指點他的文章。如今隻能去找劉秀才,隻是從來不曾和劉秀才打個交道,也不知劉秀才肯見他一麵不?
劉秀才尚年輕,三十出頭,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前幾年中了秀才緊接著參加鄉試,不第迴家日日夜夜苦讀,以求鄉試榜上有名。
周中問清了路,空著手往劉秀才家去,實在是周中怕再白扔了兩條肉,心中不舍,故此啥也不備前往。敲開劉秀才家大門,讓一個老蒼頭迎進了屋裏坐下,等得半個時辰,周中卻沒有見著劉秀才,隻好籠著手出了劉家。
劉家後堂,劉秀才的媳婦不解道:“你不是常說要多結交幾個讀書人嗎?有讀書人上門,你怎麽又拒之門外不見呢?“
劉秀才放下筆舒鬆一下筋骨,“讀書人也分好幾種,有一種少年成名,更有神童之名,早早中了進士,這種人自然是好生結交,最好能與之交好。另一種則是考到頭發花白仍是個童生。可今兒門外那人頭發白了,可連個童生都不是,與白丁何異,這種人又何需結交?”
“倘若有了相公你一番指點,說不定他就中了呢。”
“你不知,每次考試考的何止是學問。”劉秀才道,“倘若他是個年輕人,倒也值得我一番指點,可惜他年邁老矣。即便他能過每天一考的縣試,連著三天考的院試,他怕撐都撐不住,還未考就躺著出來了。”
“可不是誰都能當秀才老爺的。”劉秀才麵上甚是得意。
周中在兩處碰壁,一肚子的火氣,倒勾起他的雄心壯誌,沒了他們的指點,他就不信他會考不中秀才。他去書鋪花了大價錢把三年來的前十名秀才的文章俱買了,一並買了縣老太爺,知府大人,學政大人寫的文,然後摟著這幾書迴家閉門苦讀。
看他這個勁頭,家裏人俱不把別事來煩他,連飯菜都送入屋中,讓他一心學習。這幾十來篇文章讓他日看夜背,幾日下來背得滾瓜爛熟,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連在夢裏他也在寫文背文。
有一天,他從夢中驚醒,顧不得披衣,提筆寫了一篇文,頓覺耳目一新,不同往日。他擲了筆,哈哈大笑起來。他知道他之前寫文缺了甚,眼前的迷霧撥開,地上一片寬敞大道。
第十五章
下場
周中歡喜不盡,周家眾人也齊齊鬆了口氣,實在是周中那種廢寢忘食進入忘我狀態的樣子嚇壞了一家子,怕他人沒進考場,先瘋魔了。連二娃也拍著小胸口,拖著小奶音小人兒似的歎道:“讀書太嚇人了,怪不得奶奶不讓讀書呢。”
如今周家也不忌諱讀書二字,大娃逗二娃道:“二娃,等爺爺空閑下來,要教你讀書識字呢。”
二娃長了些肉的小臉頓時煞白,扭頭撲進邵氏懷裏,摟著她的腰扭來扭去,“奶奶,我不讀書,我不讀書。”
若是先前,邵氏定會滿口答應。隻是這些日子看著周中的變化,看著周中對付朱三之類,邵氏心中的堅持有了些動搖,讀書真的是壞事嗎?
邵氏張了張嘴,說:“二娃是怕吃苦才不肯讀書嗎?”
二娃抬起黑溜溜的雙眼,大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奶奶,二娃不怕吃苦。”奶奶常說吃得苦才能過上好日子,他要過好日子,每天有肉吃,他才不怕吃苦呢。
“那二娃為啥不願意讀書呢?”邵氏垂眼問道。
二娃鼓了鼓嘴兒,半晌才道:“讀書嚇人。”
邵氏鄂然,“嚇人?”
二娃點了點腦袋,“爺爺連屋都不出,在裏麵一會大笑一會苦著臉,好嚇人呢。”二娃頓了一下,眼珠子骨碌地打量四周,湊近邵氏耳邊道:“爺爺成天坐著,屁股會長繭的,變得硬硬的。”
邵氏愣了半晌,抬手拍了二娃一下,唬著臉道:“不準瞎說,等你爺爺有空,讓他好好教你們讀書識字,淨說些啥啊。”
小邵氏抬頭看了邵氏一眼,又趕緊低下頭,手上繡的紅梅卻紮錯了好幾針。她心中慌亂不已,說讀書不好吧,那是瞎話,那個官老爺不是讀書人出生,要不好些有錢人家花著大筆的錢供家中子孫上學。說讀書好吧,為什麽他們好好的周家變成如此窮困潦倒?她嫁進周家時,周家已顯頹勢,日子過連普通的莊戶人家都不如。但她在娘家時沒少聽家裏人說起邵氏,說她命好,長得三大五粗的,竟然還給周家挑中了,日子過的跟地主家也不差,每天都有大白米飯,大肥的肉片管個飽。可惜她嫁進來的晚,沒有享著當初的好日子,倒是跟著周家過了一二年上頓不接下頓的日子。可要不是周家她怕早沒了活路,周父周母當初不滿意她,還是仍由姑母把她聘了進來,讓她有一個棲身之地,讓她有口飯吃,有衣穿。要不是姑母把她聘了來,她如今還不知落在那個肮髒地界。她是邵氏的堂侄女,生父出外打工和人起了衝突讓人給打死了,那人倒是給抓了起來判了流放,可他家中實在沒錢賠償。她爺爺帶人去收刮一通也不過得來百來個銅板,沒過多久她娘扔下她改嫁了。她娘剛走,爺爺奶奶就打算賣了她,因她早產,自小身子骨軟,長得又瘦小,人家不願意買,才把她留了下來。為些她沒少挨奶奶大伯娘的罵,罵她沒用,連賣都賣不出去。她怕被賣,拚命地幹家務活,從做飯到洗衣,再到給家裏人打洗腳水倒洗腳水,伺候一大家子。大概她命硬,這樣長年累月的幹下來,倒沒有生啥大病,隻是身子沒力,幹不得重活。等她過了十五歲,臉長開了,有些清秀模樣,家裏人又開始打她的主意,準備把她到那下三爛的地方。她沒法,隻好跑來找姑母,當時邵氏正惦記著老二的婚事,就聘了她。小邵氏的奶奶還不同意嫌邵氏給的聘金少,邵氏也不怕事說他們要是把小邵氏賣了或隨便嫁給老頭或瘸子,她就四處宣傳的人皆皆知,讓他們以後嫁不了媳婦嫁不出女兒。他們才怕了,乖乖讓小邵氏嫁進了周家,隻是嫁妝是一文無有,連件衣服都沒。想到這裏,小邵氏輕歎口氣,周家如今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她真怕家裏再出一個周中,隻是看著上方的邵氏,阻攔的話她說不出口。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殺豬忙,邵氏手中有了銀子又趁肉多價便,很是買了一迴。周家一直沒有養豬,養雞的習慣,嫌臭,周父周母在的時候,即便窮也沒有想著養豬,養雞。等兩老去了,邵氏打算養起這些家畜,可周中不同意,說院子又不大,偏還要弄滿地的雞糞鴨糞,忒臭。邵氏發了一通的火,周中那怕去下田幹活也不準家裏養這些臭東西。弄得每到過年時,周家都得花錢去買肉,然後邵氏都會嘮叨好久,罵周中窮人命偏富貴身子。
過了二十四,周舉拎著包袱迴了家。自周中來到這裏,還是頭次見周舉。周舉長相頗似他,隻是身形更高大。
一餐飯後,周中匆匆跟他交談了幾句,又繼續埋進他的書本裏去。好似找到登山路,周中拿著手中的程文,按照上麵的題材做出自己的文章,一篇又一篇寫下來,渾身酣暢淋漓,說不出來的暢快。他越寫越來勁,拿著本書自個兒給自個兒出題答題。連過年都過得悄無聲息,周家上下俱是心情複雜,看他如此懸梁剌骨苦讀,一旦沒能得中時,該有多瘋狂。周家人都沒想過周中會中,之前他天天都在家讀書都未能考中,歇了三年書本都生了更是不能得中,隻是這話誰也沒有說出口。
在這種複雜的心情下,誰也沒有想起報考的事,還是周舉提醒,周中才從文章堆裏撥拉出腦袋,準備報名的事。周中在記憶中搜索一番,報考須去縣衙禮房報名,填履曆,即本人姓名,年齡,籍貫,相貌以及父母三代以上的信息。然後是互結,就是同考的五人互相做保,作弊則五人連坐。最後還有一樣具結,即稟生具保也就是請一位稟生保證周中的身份以及相關的信息準確。周中一向是請的縣裏的一位王姓稟生做保,每次給一兩銀子,人家具保,事後各不相幹。
報考迴來後,周中就準備考試用的東西,考籃,文房四寶,裝水的葫蘆,吃食。縣試共有四場,每場一天從黎明前到燭明,二日後放案,一張圓形大紅字又稱團案,中間一個大大的中字,圍著中字分內外兩圈,內圈前二十名,外圈三十名,共五十名。另有副榜若幹人,這些人皆可參加第二場考試。直至最後一場共取五十名參與府試。
周父在的時候,每次周中下場都是周父相陪。這次則由周秀陪著周中去考試,周舉則因年前的活未幹完,剛過十五就迴了鎮上。
周中帶著周秀熟門熟路去了原來住過的客棧,此客棧離考場有些遠,但價錢相對便宜,也是因為之前周家銀錢不湊手,從離考場最近的客棧搬了出來換到此家。定下房間,周中洗涮後早早地上床睡了,要養精蓄稅。
翌日,三更天,周中就早早醒來起床梳洗,換上學子衫,吃過早飯,周中再次檢查了一下考籃,才讓周秀拿上考籃提著燈籠陪著他一同往考場走去。
考場設在縣學,縣學是生員讀書的地方。可惜黔北文風不盛,考中秀才的人也沒有幾個在縣學讀書。長年下來,縣學名不符其,平時空無一人。隻是在每年二月考試時才用一用,因平時沒人,也少於修葺。將近二月時,才有人把裏麵的桌凳稍微整修一番。
到了縣學,烏壓壓的人群立在門口,在衙役的指引下依次排隊往前走。周中拿過考籃排好隊走到指引的地方接受衙役的搜身,並沒有出現讓脫光衣服檢查的情形。周中暗暗地籲了口氣,雖然他如今是老頭子身,可他的內心並不適應大庭廣眾之下解衣。搜身後,進入大堂後,點名入場,又有唱某稟生保,稟生確認後,考生接過考卷按卷上座位號入座,不幸的是周中這次的座號緊挨茅房。周中心裏咯噔了幾下,想到古代的馬桶,臭味衝天。他趕緊拿出白麵饅頭,趁著現在尚未臭味把中飯給吃了,他怕到時候他吃不下。果然未到午正,已是臭氣熏人,周中實在忍不下去,好好的思緒就像給人扯斷一下,滿腦子的臭味。找來找去,周中從剩下的饅頭上扯下兩小團塞入鼻孔。沒了撲鼻而來的臭味,思緒也清明起來,周中又拿起筆寫起文來,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再三檢查過,確定沒有遺漏,周中才謄抄到考卷上,交了卷出了門。走出考場,周中趕緊取下饅頭,狠狠地深吸了幾口氣才覺得心頭舒坦。
周秀一直在門外等著,見此麵露擔憂。周中道:“無妨,隻是臭號而已。”雖如此說,周中迴去歇息後第二日就命周秀去扯了一塊布請人縫成現代的口罩樣,又買了幾片薄荷迴來在考試的時候清新一下頭腦。
四場過後,真正發案時,周秀從頭晚都開始著急,怕爹不過傷心,又怕爹過了府試不過更傷心,之前周中也有過幾次縣試過了而府試未過。周中卻不慌張,他自我感覺很好,況且前麵三場他都在內圈,想來最後一場隻要沒有大的錯處,縣令大人應該不會黜落他。他信心十足,也不讓周秀一大早去看榜,睡好吃好才往縣衙走去。此時將近正午,周中以為沒有什麽人看榜,就見一個人立在榜看。周中慢悠悠地走上前,打眼看去。
第十六章
劉鵬
周中微訝,以為這個時辰,看榜的人都走了,隻有他一人姍姍來遲。畢竟誰在功名前也難淡定自若,不想卻有人跟他同樣淡然自處。周中興起相交之意,眼光粗粗掃過團案,見內圈第十八位正是他自己的名字,立馬扭頭朝向身旁之人,準備招唿一聲,卻猛地想到有他這種淡定的心態,也有人擔心不中,羞於人前看榜,才趁著沒人偷偷地來看榜。這樣一想,周中頓覺不知該如何開口。
似覺察周中之意,此人轉過身拱手道:“兄台,可有事?”
周中愣住,倘不是此人身上著的是學子衫,他定當他是個莊家漢子,況且這學子衫在他身上極不合適宜,像莊戶漢子硬裝書生,一股違合感撲麵而來。尤其那雙手,打眼一看就是一雙莊家人的手。若是換身換身短褐,說他是個莊家漢子,也無人不信。
此人也不惱,大大方方由著周中打量。周中收斂目光,拱手歉意道:“老朽唐突。”
“無事。”此人聲音極其哄亮,目光清明無一絲慚意,坦坦蕩蕩。
見此,周中收起心中愧意,道出目的:“在下周中,心中頗有些好奇閣下為何如此晚才來看榜。”
“在下劉鵬,第五十名。”劉鵬道出名謂的時候順帶把自己的名次說了出來,才咧嘴笑道:“因為我怕人多擠得慌。”
周中同樣笑道:“老朽腆居第十八,容老朽托個大,稱閣下為賢弟,賢弟心胸開闊。”
“那裏,那裏。”劉鵬擺手道,“頭次下場,我也跟慌著腳似的,頭天晚上給烙餅似的,一宿沒睡,天剛亮就爬了起來守著這裏看榜,那次我的鞋子頭巾都擠掉了。後來就懶怠,反正團案就在那裏,早看晚看都一樣,它又沒長腳跑不掉的。”
聽得這話,周中唇角揚了起來,心道一聲英雄所見略同,嘴上卻道:“正是,老朽年邁,受不得擠。”
四目相對,相視一笑。
劉鵬又道:“在下運道不錯。”神情掩飾不住的得意。
第五十名怎麽會是運道不錯呢?奇怪的是周中瞬時明白,的確運道不錯,差點就是孫山之外了。
周中撫掌大笑,“果真好運道。”
兩人相談甚歡,一會功夫就稱兄道弟,找了間茶鋪繼續話談,不過一會周中就把劉鵬的情形知道了個底朝天。
劉鵬家住吳縣近郊,家中貧困讀不起書。幼時在外麵玩耍,聽得讀書聲,甚是好奇,沿著聲音去了私塾,躲在窗外偷聽,就這麽一迴,他的心就給勾住了。自此日日在窗外偷聽,不幸一日讓夫子瞧著,找上家門,想著多收一個學生。劉家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劉鵬在幾個兄弟姐妹中即不年長又不年幼,父母沒拿他當一會事,且讀書費錢,他們那舍得掏出辛苦錢供兒子讀書,自是一口迴絕了夫子。劉鵬就自己想法子,先是下河捉魚上樹掏鳥蛋給夫子送過去,隻求能在窗外聽幾句。夫子收了東西也不管他,由著他在外麵聽。後來,他更是趁著農閑四處找活幹賺些銅板給夫子,讓夫子教他讀書。這樣過了一二年,讓他娘老子發現了,狠狠地打了一頓,說他好好的錢不知拿迴家偏扔給夫子。又找上夫子大鬧了一場,說夫子欺劉鵬年小,騙錢。夫子原本就看見這點銅板的份上才教他一二,讓他娘老子這麽一鬧,夫子也生了氣,扔迴這幾十個銅板,再不允劉鵬在外麵偷聽。
劉鵬沒法,小小年紀去縣裏茶館做了跑堂。凡是遇著書生,就殷勤些,賞錢也不要,隻請人家教幾個字,晚上就用樹枝在地上寫字。等字識得多了又請人解意,再後來又請人指點幾句詩書。除了基本的吃喝,他掙下的錢全拿去買了書,什麽千字文,瓊林幼學等等。幾年下來也背得爛熟,學了一肚子的雜長雜八的東西,又學得不精,好些詩句皆是半懂不懂。再後來為省著書本錢,他又識得幾個字,去書鋪做了夥計。白天在鋪子賣書,晚上就在鋪子裏搭塊板子睡,趁機對著月亮看書,不懂的地方就用筆粘著水在木板上寫上百來遍記在心頭,等白日再請教別人。凡是到書鋪買書的,他都殷勤備至,賠著笑說著好話,求別人講解他不懂的地方。再後來他把四書五經也給讀了,跟著別人學起做文章來,還掏錢請人指點一二。就這樣讀到二十好幾,自己跑去考秀才,參加縣試,自然是不中的。因這一迴考試,讓他娘老子給發現他在外麵偷偷讀書,把掙的錢花過淨光,氣得狠狠地打了他一頓,也不準他留在縣裏,拖了他迴家種田。可他死心不改,背著爹娘依然讀書寫文章,他爹娘痛打了他好多迴,見他依舊如故,也不願意管他,媳婦也不給他娶,把他一人單獨分了出去。
分家後,他倒成了入水的魚,農忙時白日在家裏種田,晚上就練字,為了省錢,用的禿了的筆沾上墨汁寫在一塊木板上,寫好了就用水洗掉下次再用。農閑時就跑到縣城裏找活,錢多錢少不在乎,隻要肯給他書看,肯指點他的文章一二。為此他還給一個童生家白幹了一年的農活,就指望上晌跟著聽一二個時辰的課。就這樣靠著賣力氣,靠著厚臉皮,他學了讀書學了文章。再後來凡是掙了足夠的錢,他就下場去試試,沒有錢就不下場,到了如今也不過考了五迴縣試,中了兩迴,迴迴都是末尾。前一迴中得縣試,府試落第,第二迴就是今年這一次。
聽了這一番話,周中又是感慨又是敬佩又是憐惜,心中五味陳雜。感慨的是倘若原身也是如此作為,周家那會敗落。敬佩的是他能持之以恆。又憐惜他讀書的艱辛,不禁道一聲:“賢弟受苦了。”
“不苦,有啥苦的。”劉鵬甚是豁達,“家中無銀錢,爹娘生了我一場,養大我已盡為父為母之義,再說家中兄弟姐妹幾人,沒得為了我讀書傾家蕩產的理。我有雙手雙腳能掙錢讓自己讀書就讀書,能讓自己下場考試就下場考試。“
似乎看出周中心中的憐惜,劉鵬拍拍周中的肩膀,道:“我讀書是因為讀書讓我心喜,既然讓我心喜,其餘外物又有何憂。”
周中沉默片刻,喟歎他不如也。
劉鵬笑笑,“可否讓我拜讀周兄的文章一二?”
周中收起心情,兩人議起文章來。
周中眉頭皺起,要說劉鵬的資質是不錯的,起碼比原身強,要不也不會憑著野路子東拚西湊的學習還能過了縣試。隻是究竟沒有係統學習又沒有良師指點,功底到底差了一些,措詞也不甚好,文意也不夠清晰。
周中起了憐才之意,提議劉鵬去他家暫住一段時日,互相切磋學習。
劉鵬早從周中文章看出自己的不足,起了向學之意。聽到周中的邀請,心知他有相幫之意,立時起身長揖,大恩不言謝,隻是牢記心中。劉鵬也不多話,去客棧拎了包袱就隨周中去了石橋村。
報喜的也有規矩,縣試是秀才的頭場打底考試,難度相對後麵的府試,院試是最易的,自然不是五十名都去報喜,隻有前十名,才有衙役去報喜。也因此周家人尚不知周中考中沒,一家子人憂心衝衝。怕他考中又怕他考不中。周中考秀才考了幾十年,周家人多多少少知道科舉的規矩,凡是有報喜的,是中了前十名,童生也有九成把握。既然沒有人報喜,前十肯定沒中,至於中沒中,看周中讀書的模樣倒覺得可能性大,隻是怕名次不高,府試難過。於是一家子商量後,怕讓周中難過,一家子當沒事般,該幹嘛幹嘛。開春後農活多,也沒有人上周家打聽 ,村裏人也不知周中去考試這會事,埋頭在地裏幹活。
等周中迴到家中,就看到一家子照常下地的下地,做家務的做家務,壓根沒有擔憂周中考中與否的忐忑不安模樣。
周中肚內一思量,就明白關竅所在,也不點明。隻是把劉鵬指給大家認識,又讓邵氏安排他吃住。這是周中頭次帶書生迴家,邵氏找來周秀私下問問,周中如何跟人認識的。周秀把劉鵬的情形一說,邵氏倒是甚為憐惜,又長歎,倘若周中之前也是如此,周家那能敗落。不說在外麵看人臉色當個夥計,起碼可以做個帳房先生,也能掙得些家財,邵氏也隻是心中歎息而已沒有顯出來,隻是更加堅定了孫子們念書的想法,不說像劉鵬這樣辛苦,隻求不敗家又能中個童生,她就欣慰不已。可她那裏知道像劉鵬這般讀書是要天分的。
家中實在沒有多餘的房間給劉鵬住下,邵氏在堂屋安了一張床,兩張長凳上麵放一塊板子再放上被褥就是一張床,白天收起來,晚上鋪開就睡。劉鵬也不講究這些,看周家忙於農活,也跟著早起下地幹活,下晌才跟著周中一起讀書。周中和邵氏攔都攔不住他,周中看著他道:“我可不是請人迴來種田的。”
劉鵬露出大牙笑道:“我是做慣了農活的,並不覺得累。”至於白吃白住,用幹活來抵劉鵬並沒有說出來,他沒把周中當那夫子,自個兒也沒把自個兒當那長工,隻是憑著本能地盡力幫一把而已。
周中看了他一會,方道:“你在我家幹活,那你家中田地呢?”
劉鵬摸著腦袋嘿嘿笑了,黑黑的臉上有些許羞色,直說:“我走之前跟人家說了,若是我沒有迴去就幫我種田地。”
周中搖頭,打定主意到時候給些銀子於他。
自此,周中就隨他。不過他實在是勤快,幹活的好把式,有了他,周家的農活幹的飛快。村裏人見了忍不住打聽一二,周秀笑道是個讀書人,旁人卻不信,那個讀書人會愣鋤頭幹活,還幹的又好又快。
第十七章
失竊
邵氏想著劉鵬人好幹活又利索又會讀書,卻是若大年紀光棍一個,打算給他說媒,私底下先跟周中商量,“劉兄弟都將近四十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村子裏也有幾個寡婦,我給他說合說合,你看成不?”
周中想著劉鵬臉上的羞意,搖頭,“他才三十出頭,何曾有四十?等他中了童生,還怕沒有媳婦?”
邵氏聽到前麵那句話,耷拉下來的眼皮給撐的老高,“啥?才三十出頭?咋麵相這麽老?”
周中長歎息一聲,邵氏立即住了嘴,誰長年累月辛苦幹活掙錢又要費神讀書,且讀書最傷腦子,莫怪劉鵬老得快。
邵氏偷眼打量了周中幾下,怕他想起三年來的下田種活,忙轉了話題,“是不是劉鵬有相好的了?”
周中瞪了她一眼,“這種話是隨便能說的?”
邵氏撇了撇嘴,就你規矩多。不過嘴上卻道:“這不是有人在打聽劉兄弟嘛。”
“你隨便找個借口打發了他們就是。”周中道。
二個月眨眼就過去了,春天已然來臨,脫了厚厚的棉襖,穿起了夾衣。邵氏給周中收拾了好些衣服,怕他冷著又怕他熱著。
周中看著碩大一個包袱,直搖頭。劉鵬笑著提起這一大包袱往外麵走去,因有劉鵬在又為著省錢,周秀就不相隨,兩人在鎮上租了輛馬車往黔北府城趕去。
這會,周中還有甚不能明白的,想著送來的兩條肉,想著之前原身每次送來肉後,孫秀才也是敷衍地指點周中一番,他誠惶誠恐道:“老師大恩,學生沒齒難忘。”
孫秀才見周中不上道,要白白拿了他的書,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的。使了個眼色給小童,那小童抬起脖子呸了一聲,“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你個學生怎好意思讓夫子給你出錢買書集?”
周中裝糊塗,“不是老師見我多年未中,送於我?讓我來年高中。”
小童又呸道:“你以為這集子不花錢的?誰平白送給你?圖啥?圖你不能中?還高中呢?你也不拿鏡子照照你自個兒,你從小考到老,還能高中?做夢去吧。”
周中給說的麵紅耳赤,掏出書扔給小童,看也不看孫秀才一眼,甩手出了門。要不是怕得了一個不敬老師的名聲,他非得把那兩條肉拿迴來不可。
周中出了孫家,一路氣衝衝地往前走,暗惱自己明知孫秀才愛錢,還巴巴地送肉上門當冤頭。待走得幾丈遠,心中的怒意慢慢消散,周才停了腳步,沒了孫秀才,他還得找人指點他的文章。如今隻能去找劉秀才,隻是從來不曾和劉秀才打個交道,也不知劉秀才肯見他一麵不?
劉秀才尚年輕,三十出頭,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前幾年中了秀才緊接著參加鄉試,不第迴家日日夜夜苦讀,以求鄉試榜上有名。
周中問清了路,空著手往劉秀才家去,實在是周中怕再白扔了兩條肉,心中不舍,故此啥也不備前往。敲開劉秀才家大門,讓一個老蒼頭迎進了屋裏坐下,等得半個時辰,周中卻沒有見著劉秀才,隻好籠著手出了劉家。
劉家後堂,劉秀才的媳婦不解道:“你不是常說要多結交幾個讀書人嗎?有讀書人上門,你怎麽又拒之門外不見呢?“
劉秀才放下筆舒鬆一下筋骨,“讀書人也分好幾種,有一種少年成名,更有神童之名,早早中了進士,這種人自然是好生結交,最好能與之交好。另一種則是考到頭發花白仍是個童生。可今兒門外那人頭發白了,可連個童生都不是,與白丁何異,這種人又何需結交?”
“倘若有了相公你一番指點,說不定他就中了呢。”
“你不知,每次考試考的何止是學問。”劉秀才道,“倘若他是個年輕人,倒也值得我一番指點,可惜他年邁老矣。即便他能過每天一考的縣試,連著三天考的院試,他怕撐都撐不住,還未考就躺著出來了。”
“可不是誰都能當秀才老爺的。”劉秀才麵上甚是得意。
周中在兩處碰壁,一肚子的火氣,倒勾起他的雄心壯誌,沒了他們的指點,他就不信他會考不中秀才。他去書鋪花了大價錢把三年來的前十名秀才的文章俱買了,一並買了縣老太爺,知府大人,學政大人寫的文,然後摟著這幾書迴家閉門苦讀。
看他這個勁頭,家裏人俱不把別事來煩他,連飯菜都送入屋中,讓他一心學習。這幾十來篇文章讓他日看夜背,幾日下來背得滾瓜爛熟,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連在夢裏他也在寫文背文。
有一天,他從夢中驚醒,顧不得披衣,提筆寫了一篇文,頓覺耳目一新,不同往日。他擲了筆,哈哈大笑起來。他知道他之前寫文缺了甚,眼前的迷霧撥開,地上一片寬敞大道。
第十五章
下場
周中歡喜不盡,周家眾人也齊齊鬆了口氣,實在是周中那種廢寢忘食進入忘我狀態的樣子嚇壞了一家子,怕他人沒進考場,先瘋魔了。連二娃也拍著小胸口,拖著小奶音小人兒似的歎道:“讀書太嚇人了,怪不得奶奶不讓讀書呢。”
如今周家也不忌諱讀書二字,大娃逗二娃道:“二娃,等爺爺空閑下來,要教你讀書識字呢。”
二娃長了些肉的小臉頓時煞白,扭頭撲進邵氏懷裏,摟著她的腰扭來扭去,“奶奶,我不讀書,我不讀書。”
若是先前,邵氏定會滿口答應。隻是這些日子看著周中的變化,看著周中對付朱三之類,邵氏心中的堅持有了些動搖,讀書真的是壞事嗎?
邵氏張了張嘴,說:“二娃是怕吃苦才不肯讀書嗎?”
二娃抬起黑溜溜的雙眼,大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奶奶,二娃不怕吃苦。”奶奶常說吃得苦才能過上好日子,他要過好日子,每天有肉吃,他才不怕吃苦呢。
“那二娃為啥不願意讀書呢?”邵氏垂眼問道。
二娃鼓了鼓嘴兒,半晌才道:“讀書嚇人。”
邵氏鄂然,“嚇人?”
二娃點了點腦袋,“爺爺連屋都不出,在裏麵一會大笑一會苦著臉,好嚇人呢。”二娃頓了一下,眼珠子骨碌地打量四周,湊近邵氏耳邊道:“爺爺成天坐著,屁股會長繭的,變得硬硬的。”
邵氏愣了半晌,抬手拍了二娃一下,唬著臉道:“不準瞎說,等你爺爺有空,讓他好好教你們讀書識字,淨說些啥啊。”
小邵氏抬頭看了邵氏一眼,又趕緊低下頭,手上繡的紅梅卻紮錯了好幾針。她心中慌亂不已,說讀書不好吧,那是瞎話,那個官老爺不是讀書人出生,要不好些有錢人家花著大筆的錢供家中子孫上學。說讀書好吧,為什麽他們好好的周家變成如此窮困潦倒?她嫁進周家時,周家已顯頹勢,日子過連普通的莊戶人家都不如。但她在娘家時沒少聽家裏人說起邵氏,說她命好,長得三大五粗的,竟然還給周家挑中了,日子過的跟地主家也不差,每天都有大白米飯,大肥的肉片管個飽。可惜她嫁進來的晚,沒有享著當初的好日子,倒是跟著周家過了一二年上頓不接下頓的日子。可要不是周家她怕早沒了活路,周父周母當初不滿意她,還是仍由姑母把她聘了進來,讓她有一個棲身之地,讓她有口飯吃,有衣穿。要不是姑母把她聘了來,她如今還不知落在那個肮髒地界。她是邵氏的堂侄女,生父出外打工和人起了衝突讓人給打死了,那人倒是給抓了起來判了流放,可他家中實在沒錢賠償。她爺爺帶人去收刮一通也不過得來百來個銅板,沒過多久她娘扔下她改嫁了。她娘剛走,爺爺奶奶就打算賣了她,因她早產,自小身子骨軟,長得又瘦小,人家不願意買,才把她留了下來。為些她沒少挨奶奶大伯娘的罵,罵她沒用,連賣都賣不出去。她怕被賣,拚命地幹家務活,從做飯到洗衣,再到給家裏人打洗腳水倒洗腳水,伺候一大家子。大概她命硬,這樣長年累月的幹下來,倒沒有生啥大病,隻是身子沒力,幹不得重活。等她過了十五歲,臉長開了,有些清秀模樣,家裏人又開始打她的主意,準備把她到那下三爛的地方。她沒法,隻好跑來找姑母,當時邵氏正惦記著老二的婚事,就聘了她。小邵氏的奶奶還不同意嫌邵氏給的聘金少,邵氏也不怕事說他們要是把小邵氏賣了或隨便嫁給老頭或瘸子,她就四處宣傳的人皆皆知,讓他們以後嫁不了媳婦嫁不出女兒。他們才怕了,乖乖讓小邵氏嫁進了周家,隻是嫁妝是一文無有,連件衣服都沒。想到這裏,小邵氏輕歎口氣,周家如今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她真怕家裏再出一個周中,隻是看著上方的邵氏,阻攔的話她說不出口。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殺豬忙,邵氏手中有了銀子又趁肉多價便,很是買了一迴。周家一直沒有養豬,養雞的習慣,嫌臭,周父周母在的時候,即便窮也沒有想著養豬,養雞。等兩老去了,邵氏打算養起這些家畜,可周中不同意,說院子又不大,偏還要弄滿地的雞糞鴨糞,忒臭。邵氏發了一通的火,周中那怕去下田幹活也不準家裏養這些臭東西。弄得每到過年時,周家都得花錢去買肉,然後邵氏都會嘮叨好久,罵周中窮人命偏富貴身子。
過了二十四,周舉拎著包袱迴了家。自周中來到這裏,還是頭次見周舉。周舉長相頗似他,隻是身形更高大。
一餐飯後,周中匆匆跟他交談了幾句,又繼續埋進他的書本裏去。好似找到登山路,周中拿著手中的程文,按照上麵的題材做出自己的文章,一篇又一篇寫下來,渾身酣暢淋漓,說不出來的暢快。他越寫越來勁,拿著本書自個兒給自個兒出題答題。連過年都過得悄無聲息,周家上下俱是心情複雜,看他如此懸梁剌骨苦讀,一旦沒能得中時,該有多瘋狂。周家人都沒想過周中會中,之前他天天都在家讀書都未能考中,歇了三年書本都生了更是不能得中,隻是這話誰也沒有說出口。
在這種複雜的心情下,誰也沒有想起報考的事,還是周舉提醒,周中才從文章堆裏撥拉出腦袋,準備報名的事。周中在記憶中搜索一番,報考須去縣衙禮房報名,填履曆,即本人姓名,年齡,籍貫,相貌以及父母三代以上的信息。然後是互結,就是同考的五人互相做保,作弊則五人連坐。最後還有一樣具結,即稟生具保也就是請一位稟生保證周中的身份以及相關的信息準確。周中一向是請的縣裏的一位王姓稟生做保,每次給一兩銀子,人家具保,事後各不相幹。
報考迴來後,周中就準備考試用的東西,考籃,文房四寶,裝水的葫蘆,吃食。縣試共有四場,每場一天從黎明前到燭明,二日後放案,一張圓形大紅字又稱團案,中間一個大大的中字,圍著中字分內外兩圈,內圈前二十名,外圈三十名,共五十名。另有副榜若幹人,這些人皆可參加第二場考試。直至最後一場共取五十名參與府試。
周父在的時候,每次周中下場都是周父相陪。這次則由周秀陪著周中去考試,周舉則因年前的活未幹完,剛過十五就迴了鎮上。
周中帶著周秀熟門熟路去了原來住過的客棧,此客棧離考場有些遠,但價錢相對便宜,也是因為之前周家銀錢不湊手,從離考場最近的客棧搬了出來換到此家。定下房間,周中洗涮後早早地上床睡了,要養精蓄稅。
翌日,三更天,周中就早早醒來起床梳洗,換上學子衫,吃過早飯,周中再次檢查了一下考籃,才讓周秀拿上考籃提著燈籠陪著他一同往考場走去。
考場設在縣學,縣學是生員讀書的地方。可惜黔北文風不盛,考中秀才的人也沒有幾個在縣學讀書。長年下來,縣學名不符其,平時空無一人。隻是在每年二月考試時才用一用,因平時沒人,也少於修葺。將近二月時,才有人把裏麵的桌凳稍微整修一番。
到了縣學,烏壓壓的人群立在門口,在衙役的指引下依次排隊往前走。周中拿過考籃排好隊走到指引的地方接受衙役的搜身,並沒有出現讓脫光衣服檢查的情形。周中暗暗地籲了口氣,雖然他如今是老頭子身,可他的內心並不適應大庭廣眾之下解衣。搜身後,進入大堂後,點名入場,又有唱某稟生保,稟生確認後,考生接過考卷按卷上座位號入座,不幸的是周中這次的座號緊挨茅房。周中心裏咯噔了幾下,想到古代的馬桶,臭味衝天。他趕緊拿出白麵饅頭,趁著現在尚未臭味把中飯給吃了,他怕到時候他吃不下。果然未到午正,已是臭氣熏人,周中實在忍不下去,好好的思緒就像給人扯斷一下,滿腦子的臭味。找來找去,周中從剩下的饅頭上扯下兩小團塞入鼻孔。沒了撲鼻而來的臭味,思緒也清明起來,周中又拿起筆寫起文來,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再三檢查過,確定沒有遺漏,周中才謄抄到考卷上,交了卷出了門。走出考場,周中趕緊取下饅頭,狠狠地深吸了幾口氣才覺得心頭舒坦。
周秀一直在門外等著,見此麵露擔憂。周中道:“無妨,隻是臭號而已。”雖如此說,周中迴去歇息後第二日就命周秀去扯了一塊布請人縫成現代的口罩樣,又買了幾片薄荷迴來在考試的時候清新一下頭腦。
四場過後,真正發案時,周秀從頭晚都開始著急,怕爹不過傷心,又怕爹過了府試不過更傷心,之前周中也有過幾次縣試過了而府試未過。周中卻不慌張,他自我感覺很好,況且前麵三場他都在內圈,想來最後一場隻要沒有大的錯處,縣令大人應該不會黜落他。他信心十足,也不讓周秀一大早去看榜,睡好吃好才往縣衙走去。此時將近正午,周中以為沒有什麽人看榜,就見一個人立在榜看。周中慢悠悠地走上前,打眼看去。
第十六章
劉鵬
周中微訝,以為這個時辰,看榜的人都走了,隻有他一人姍姍來遲。畢竟誰在功名前也難淡定自若,不想卻有人跟他同樣淡然自處。周中興起相交之意,眼光粗粗掃過團案,見內圈第十八位正是他自己的名字,立馬扭頭朝向身旁之人,準備招唿一聲,卻猛地想到有他這種淡定的心態,也有人擔心不中,羞於人前看榜,才趁著沒人偷偷地來看榜。這樣一想,周中頓覺不知該如何開口。
似覺察周中之意,此人轉過身拱手道:“兄台,可有事?”
周中愣住,倘不是此人身上著的是學子衫,他定當他是個莊家漢子,況且這學子衫在他身上極不合適宜,像莊戶漢子硬裝書生,一股違合感撲麵而來。尤其那雙手,打眼一看就是一雙莊家人的手。若是換身換身短褐,說他是個莊家漢子,也無人不信。
此人也不惱,大大方方由著周中打量。周中收斂目光,拱手歉意道:“老朽唐突。”
“無事。”此人聲音極其哄亮,目光清明無一絲慚意,坦坦蕩蕩。
見此,周中收起心中愧意,道出目的:“在下周中,心中頗有些好奇閣下為何如此晚才來看榜。”
“在下劉鵬,第五十名。”劉鵬道出名謂的時候順帶把自己的名次說了出來,才咧嘴笑道:“因為我怕人多擠得慌。”
周中同樣笑道:“老朽腆居第十八,容老朽托個大,稱閣下為賢弟,賢弟心胸開闊。”
“那裏,那裏。”劉鵬擺手道,“頭次下場,我也跟慌著腳似的,頭天晚上給烙餅似的,一宿沒睡,天剛亮就爬了起來守著這裏看榜,那次我的鞋子頭巾都擠掉了。後來就懶怠,反正團案就在那裏,早看晚看都一樣,它又沒長腳跑不掉的。”
聽得這話,周中唇角揚了起來,心道一聲英雄所見略同,嘴上卻道:“正是,老朽年邁,受不得擠。”
四目相對,相視一笑。
劉鵬又道:“在下運道不錯。”神情掩飾不住的得意。
第五十名怎麽會是運道不錯呢?奇怪的是周中瞬時明白,的確運道不錯,差點就是孫山之外了。
周中撫掌大笑,“果真好運道。”
兩人相談甚歡,一會功夫就稱兄道弟,找了間茶鋪繼續話談,不過一會周中就把劉鵬的情形知道了個底朝天。
劉鵬家住吳縣近郊,家中貧困讀不起書。幼時在外麵玩耍,聽得讀書聲,甚是好奇,沿著聲音去了私塾,躲在窗外偷聽,就這麽一迴,他的心就給勾住了。自此日日在窗外偷聽,不幸一日讓夫子瞧著,找上家門,想著多收一個學生。劉家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劉鵬在幾個兄弟姐妹中即不年長又不年幼,父母沒拿他當一會事,且讀書費錢,他們那舍得掏出辛苦錢供兒子讀書,自是一口迴絕了夫子。劉鵬就自己想法子,先是下河捉魚上樹掏鳥蛋給夫子送過去,隻求能在窗外聽幾句。夫子收了東西也不管他,由著他在外麵聽。後來,他更是趁著農閑四處找活幹賺些銅板給夫子,讓夫子教他讀書。這樣過了一二年,讓他娘老子發現了,狠狠地打了一頓,說他好好的錢不知拿迴家偏扔給夫子。又找上夫子大鬧了一場,說夫子欺劉鵬年小,騙錢。夫子原本就看見這點銅板的份上才教他一二,讓他娘老子這麽一鬧,夫子也生了氣,扔迴這幾十個銅板,再不允劉鵬在外麵偷聽。
劉鵬沒法,小小年紀去縣裏茶館做了跑堂。凡是遇著書生,就殷勤些,賞錢也不要,隻請人家教幾個字,晚上就用樹枝在地上寫字。等字識得多了又請人解意,再後來又請人指點幾句詩書。除了基本的吃喝,他掙下的錢全拿去買了書,什麽千字文,瓊林幼學等等。幾年下來也背得爛熟,學了一肚子的雜長雜八的東西,又學得不精,好些詩句皆是半懂不懂。再後來為省著書本錢,他又識得幾個字,去書鋪做了夥計。白天在鋪子賣書,晚上就在鋪子裏搭塊板子睡,趁機對著月亮看書,不懂的地方就用筆粘著水在木板上寫上百來遍記在心頭,等白日再請教別人。凡是到書鋪買書的,他都殷勤備至,賠著笑說著好話,求別人講解他不懂的地方。再後來他把四書五經也給讀了,跟著別人學起做文章來,還掏錢請人指點一二。就這樣讀到二十好幾,自己跑去考秀才,參加縣試,自然是不中的。因這一迴考試,讓他娘老子給發現他在外麵偷偷讀書,把掙的錢花過淨光,氣得狠狠地打了他一頓,也不準他留在縣裏,拖了他迴家種田。可他死心不改,背著爹娘依然讀書寫文章,他爹娘痛打了他好多迴,見他依舊如故,也不願意管他,媳婦也不給他娶,把他一人單獨分了出去。
分家後,他倒成了入水的魚,農忙時白日在家裏種田,晚上就練字,為了省錢,用的禿了的筆沾上墨汁寫在一塊木板上,寫好了就用水洗掉下次再用。農閑時就跑到縣城裏找活,錢多錢少不在乎,隻要肯給他書看,肯指點他的文章一二。為此他還給一個童生家白幹了一年的農活,就指望上晌跟著聽一二個時辰的課。就這樣靠著賣力氣,靠著厚臉皮,他學了讀書學了文章。再後來凡是掙了足夠的錢,他就下場去試試,沒有錢就不下場,到了如今也不過考了五迴縣試,中了兩迴,迴迴都是末尾。前一迴中得縣試,府試落第,第二迴就是今年這一次。
聽了這一番話,周中又是感慨又是敬佩又是憐惜,心中五味陳雜。感慨的是倘若原身也是如此作為,周家那會敗落。敬佩的是他能持之以恆。又憐惜他讀書的艱辛,不禁道一聲:“賢弟受苦了。”
“不苦,有啥苦的。”劉鵬甚是豁達,“家中無銀錢,爹娘生了我一場,養大我已盡為父為母之義,再說家中兄弟姐妹幾人,沒得為了我讀書傾家蕩產的理。我有雙手雙腳能掙錢讓自己讀書就讀書,能讓自己下場考試就下場考試。“
似乎看出周中心中的憐惜,劉鵬拍拍周中的肩膀,道:“我讀書是因為讀書讓我心喜,既然讓我心喜,其餘外物又有何憂。”
周中沉默片刻,喟歎他不如也。
劉鵬笑笑,“可否讓我拜讀周兄的文章一二?”
周中收起心情,兩人議起文章來。
周中眉頭皺起,要說劉鵬的資質是不錯的,起碼比原身強,要不也不會憑著野路子東拚西湊的學習還能過了縣試。隻是究竟沒有係統學習又沒有良師指點,功底到底差了一些,措詞也不甚好,文意也不夠清晰。
周中起了憐才之意,提議劉鵬去他家暫住一段時日,互相切磋學習。
劉鵬早從周中文章看出自己的不足,起了向學之意。聽到周中的邀請,心知他有相幫之意,立時起身長揖,大恩不言謝,隻是牢記心中。劉鵬也不多話,去客棧拎了包袱就隨周中去了石橋村。
報喜的也有規矩,縣試是秀才的頭場打底考試,難度相對後麵的府試,院試是最易的,自然不是五十名都去報喜,隻有前十名,才有衙役去報喜。也因此周家人尚不知周中考中沒,一家子人憂心衝衝。怕他考中又怕他考不中。周中考秀才考了幾十年,周家人多多少少知道科舉的規矩,凡是有報喜的,是中了前十名,童生也有九成把握。既然沒有人報喜,前十肯定沒中,至於中沒中,看周中讀書的模樣倒覺得可能性大,隻是怕名次不高,府試難過。於是一家子商量後,怕讓周中難過,一家子當沒事般,該幹嘛幹嘛。開春後農活多,也沒有人上周家打聽 ,村裏人也不知周中去考試這會事,埋頭在地裏幹活。
等周中迴到家中,就看到一家子照常下地的下地,做家務的做家務,壓根沒有擔憂周中考中與否的忐忑不安模樣。
周中肚內一思量,就明白關竅所在,也不點明。隻是把劉鵬指給大家認識,又讓邵氏安排他吃住。這是周中頭次帶書生迴家,邵氏找來周秀私下問問,周中如何跟人認識的。周秀把劉鵬的情形一說,邵氏倒是甚為憐惜,又長歎,倘若周中之前也是如此,周家那能敗落。不說在外麵看人臉色當個夥計,起碼可以做個帳房先生,也能掙得些家財,邵氏也隻是心中歎息而已沒有顯出來,隻是更加堅定了孫子們念書的想法,不說像劉鵬這樣辛苦,隻求不敗家又能中個童生,她就欣慰不已。可她那裏知道像劉鵬這般讀書是要天分的。
家中實在沒有多餘的房間給劉鵬住下,邵氏在堂屋安了一張床,兩張長凳上麵放一塊板子再放上被褥就是一張床,白天收起來,晚上鋪開就睡。劉鵬也不講究這些,看周家忙於農活,也跟著早起下地幹活,下晌才跟著周中一起讀書。周中和邵氏攔都攔不住他,周中看著他道:“我可不是請人迴來種田的。”
劉鵬露出大牙笑道:“我是做慣了農活的,並不覺得累。”至於白吃白住,用幹活來抵劉鵬並沒有說出來,他沒把周中當那夫子,自個兒也沒把自個兒當那長工,隻是憑著本能地盡力幫一把而已。
周中看了他一會,方道:“你在我家幹活,那你家中田地呢?”
劉鵬摸著腦袋嘿嘿笑了,黑黑的臉上有些許羞色,直說:“我走之前跟人家說了,若是我沒有迴去就幫我種田地。”
周中搖頭,打定主意到時候給些銀子於他。
自此,周中就隨他。不過他實在是勤快,幹活的好把式,有了他,周家的農活幹的飛快。村裏人見了忍不住打聽一二,周秀笑道是個讀書人,旁人卻不信,那個讀書人會愣鋤頭幹活,還幹的又好又快。
第十七章
失竊
邵氏想著劉鵬人好幹活又利索又會讀書,卻是若大年紀光棍一個,打算給他說媒,私底下先跟周中商量,“劉兄弟都將近四十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村子裏也有幾個寡婦,我給他說合說合,你看成不?”
周中想著劉鵬臉上的羞意,搖頭,“他才三十出頭,何曾有四十?等他中了童生,還怕沒有媳婦?”
邵氏聽到前麵那句話,耷拉下來的眼皮給撐的老高,“啥?才三十出頭?咋麵相這麽老?”
周中長歎息一聲,邵氏立即住了嘴,誰長年累月辛苦幹活掙錢又要費神讀書,且讀書最傷腦子,莫怪劉鵬老得快。
邵氏偷眼打量了周中幾下,怕他想起三年來的下田種活,忙轉了話題,“是不是劉鵬有相好的了?”
周中瞪了她一眼,“這種話是隨便能說的?”
邵氏撇了撇嘴,就你規矩多。不過嘴上卻道:“這不是有人在打聽劉兄弟嘛。”
“你隨便找個借口打發了他們就是。”周中道。
二個月眨眼就過去了,春天已然來臨,脫了厚厚的棉襖,穿起了夾衣。邵氏給周中收拾了好些衣服,怕他冷著又怕他熱著。
周中看著碩大一個包袱,直搖頭。劉鵬笑著提起這一大包袱往外麵走去,因有劉鵬在又為著省錢,周秀就不相隨,兩人在鎮上租了輛馬車往黔北府城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