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在這裏稍候片刻,我要問他一些話。”方長庚語氣溫和地說完,就轉身進了大堂。
袁豐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急著辯解:“哎喲,這真不是我的主意,是舅母她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人家舉人老爺的排場,覺得以後有貴客上門連個倒茶水的人都沒有,這才讓我去找些人來充門麵的。”
方長庚沒好氣道:“我看那爺孫倆可憐,讓人留下當個門房也就算了,這洗衣做飯的婆子和護院是要做甚?”
袁豐哭訴道:“冤枉,其實我原來隻找了那對中年夫婦,就那個王嬸和她丈夫,另外那爺孫倆是自己找上門的破落戶,我不好趕人家走,所以人就看起來多了些……”
見方長庚沒有真的怪他的意思,袁豐才小聲說:“其實那對夫妻每月隻要給六百文就成,住得也怪近的,萬一要是遇到什麽歹人……不是,萬一要搬個行李什麽的……”
方長庚喝口茶順了順氣,也不好就這麽把人弄走了,想來也就在這裏再留個一年,索性就讓袁豐去把人安置了,到底這麽大一個宅子,打掃起來也挺要命,讓袁豐一個人做確實說不過去。
於是家裏就多了這麽些個人,好處也是有的。
平時縣裏大門大戶有什麽家長裏短三天內就能通過王嬸的嘴傳達到方長庚耳朵裏,偶爾過個節王嬸和她丈夫還會端著餃子麵條之類的家常東西過來,爺孫倆雖然安靜,但王嬸是個心熱的,連帶著照顧了老小,熟悉了以後話也多了,再加上小李氏和方大山,一下子就熱鬧多了。
而方長庚的日常就是去縣衙,每到休沐日就去方啟明那兒看孩子們,考考幼清的功課,同時定期和劉縣丞去村裏觀察葡萄長勢,並把種植中出現的病害及其他問題記載下來,同時添錄了解決辦法,好到時候印成冊子,讓村民中識字的指導其他人。
至於編參考書這件事,方長庚果然拖了很久。
這東西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麽也是要用來給人傳道授業解惑的,方長庚不敢隨意糊弄。當初自己記筆記時隻圖自己能看明白,因此光是把零散的筆記總結起來能讓別人看懂就花費了不少功夫。再者在這裏什麽都要親筆書寫,還急躁不得,要不是這麽多年來方長庚已經習慣了,不然這完全不能跟現代相比的效率真的會氣死人。
進入六月,方長庚就和劉縣丞迴了雲嶺村一趟,因為種的葡萄已經結果了!
“馬上就是梅雨季,葡萄容易發病,隻要能熬過這段時日,到了八月就可以吃到自己種的葡萄了。”劉縣丞背著手看葡萄長勢,十分高興。
方長庚笑著附和,眼前葡萄的果子又小又青,一看就酸澀得不得了,但越是這樣,他們就越發期盼果實成熟的那一天,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像山上還有他家院子的那麽甜。
邊澆水巡迴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麽問題,方長庚就和劉縣丞告別迴了家,準備接老李氏和方萬英去縣城住些時日。
一進院子,就看到何氏從屋裏出來,見到方長庚迴來隻愣了一瞬,隨即想到了什麽似的喜道:“長庚迴來了,你爺奶在屋裏呢,我去叫他們。”
才值下午一二點的樣子,兩個老人應當還在午睡,方長庚叫住何氏:“二嬸,還是等他們醒了再說,我明天才走。”
何氏笑笑,醞釀了一下,略小心翼翼地問道:“長庚啊,我這都一個月沒見著幼清了,孩子最近學得咋樣?”
方長庚想起幼清寫的字,雖然不敢說將來如何,但眼下看起來進度還是很快的,悟性也好,機靈的樣子十分討先生喜愛,於是道:“二嬸不用擔心,我看幼清是根好苗子,先生都誇他聰明。”
何氏聽了越發歡喜,既然方長庚都這麽說了,那她兒子一定學得很好,將來一定也能考個舉人讓她享福。
唯獨惋惜的是孩子沒有養在身邊,她這個做親娘的看一眼兒子還要瞅著時機,而且還得再等十幾年,這樣一想,她就沒那麽激動了。
“既然你來了,那我正好跟著你們去縣裏看看我兒子。”先不管這些,她就想捏捏自己兒子的小臉,聽他喊自己幾聲娘,也免得時日久了孩子把自己忘了,反而跟大房家的親。
方長庚也不管她心裏想什麽,但當娘的看自己兒子天經地義,他又不能說什麽,隻要何氏別給孩子灌輸一些不好的觀念就好。
至於她從頭到尾隻口不提三丫,方長庚已經懶得指責,反正也改不了了。
第86章 家常
迴到自己許久沒有住過的屋子, 入目是熟悉而陌生的景象——灰暗的泥瓦牆, 麻紙糊的木欞格子窗, 還有破舊的書架和書桌椅, 以及書桌上沒有添油的油燈,方長庚這才恍然意識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二十年了, 眼前似乎還有在這個簡陋而狹小的房間埋頭讀書的小童的身影, 但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真是快啊……方長庚難免有些感慨,摸了摸低矮的木桌木椅,發現上麵一絲灰塵都沒有,應當是老李氏每日勤打掃的緣故。
方長庚心生歡喜,看到靠牆的床上還鋪了幹淨的褥子,於是除了靴子合衣躺上去, 實在是覺得沒有比現在更
等他老了, 一定要迴來這裏養老,要是清猗也喜歡這裏就好了……
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醒的時候眼前還有些模糊, 耳邊就聽到了老李氏壓低了的咋乎聲:“咋衣裳都沒脫就睡, 也不嫌硌應……”
見方長庚醒了,老李氏又馬上高興起來:“可算醒了,我看你這些日子是真累著了,睡得可香, 我跟你劉奶奶在院子裏嘮嗑都沒見吵醒你。快起來去吃飯, 菜都要涼了。”
方長庚往外一看, 謔, 居然已經天黑了,也不知道是因為最近比較忙還是迴到家徹底放鬆了。
“奶,你們吃過了沒?”
“還沒呢,這不等你呢!”
方長庚伸了個懶腰,從床上爬起來,在老李氏過來收拾之前把被子疊好了,然後攬了攬老李氏的肩,笑道:“好啦好啦,這些我自己能幹,咱們快去吃飯~”
因為老李氏說話氣勢絲毫不減當年,所以方長庚也不曾注意,這時才驚覺老李氏後背明顯佝僂了許多,在他的襯托下顯得越發瘦小,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幹累活落下的疾病。
方長庚心裏多少有一種挫敗的感覺,但也清楚對他爺奶來說在農村的日子遠比外麵自在,好在他們終於肯聽自己的話基本不幹活了,隻是閑不下來,就在院子裏種些蔬菜,養幾隻雞而已。平時也什麽都不缺,像穿的用的都是他和方啟明在縣城買迴來,至於吃的,老一輩都不貪口腹之欲,沒有什麽特別喜歡的,他們就隻好買些軟糯不費牙的,盡一盡孝心。
現在老李氏和方萬英每吃完晚飯就在村子裏四處溜達,每天都樂嗬嗬的,看著就覺得有長壽的福運。
不過飯桌上著實冷清了一點兒,和以前不能比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孫子來啦,我說哪個一進來就跟一棵小樹似的,你爹都沒你高。來來,和爺爺喝個小酒。”方萬英呲溜了了一口熱騰騰的黃酒,笑眯眯地說。
方長庚掂了掂桌上的鋁酒壺,發現已經沒多少了,於是直接走到角落的放酒壇子的地方,用自家竹製的酒提舀了半壺拿去廚房熱,等酒香味出來了,才坐到方萬英身邊陪他一起就著花生米喝。
“你爹不愛喝酒,我還不信,果然還是我孫子像我,以後你陪爺爺喝,嗬嗬。”方萬英咂咂嘴,一臉享受的表情。
老李氏“呸”了一口:“孫子像你那還好?也不怕把你個老頭子喝傻了!”
方萬英也不在意,好脾氣地說道:“你們婦人家就是淺薄,孫子以後當官不會喝酒能行嘛?我這是鍛煉他,以後孫子還得謝我呢~”
老李氏又要和方萬英吵起來,何氏和方二山早就習慣了,自顧自地吃飯。
方長庚在一旁笑而不語,覺得聽著這些十分安心,老頭兒和老太太都吵了幾十年了,從來沒動過真格,隻能說感情越吵越好,誰也離不了誰。
第二天,何氏就跟著他們坐著牛車一道兒去縣城。
普通村民一輩子都盼望著去一次縣城,如今整個雲嶺村也沒一戶人家能像他們家那樣,對此都很羨慕。
所以每次老李氏和方萬英迴來都要幫村民們帶這樣那樣的東西,兩人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方長庚就認命地拿小本本記下來,送他們迴來前一天就得陪他們去集市把東西買齊了。
袁豐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急著辯解:“哎喲,這真不是我的主意,是舅母她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人家舉人老爺的排場,覺得以後有貴客上門連個倒茶水的人都沒有,這才讓我去找些人來充門麵的。”
方長庚沒好氣道:“我看那爺孫倆可憐,讓人留下當個門房也就算了,這洗衣做飯的婆子和護院是要做甚?”
袁豐哭訴道:“冤枉,其實我原來隻找了那對中年夫婦,就那個王嬸和她丈夫,另外那爺孫倆是自己找上門的破落戶,我不好趕人家走,所以人就看起來多了些……”
見方長庚沒有真的怪他的意思,袁豐才小聲說:“其實那對夫妻每月隻要給六百文就成,住得也怪近的,萬一要是遇到什麽歹人……不是,萬一要搬個行李什麽的……”
方長庚喝口茶順了順氣,也不好就這麽把人弄走了,想來也就在這裏再留個一年,索性就讓袁豐去把人安置了,到底這麽大一個宅子,打掃起來也挺要命,讓袁豐一個人做確實說不過去。
於是家裏就多了這麽些個人,好處也是有的。
平時縣裏大門大戶有什麽家長裏短三天內就能通過王嬸的嘴傳達到方長庚耳朵裏,偶爾過個節王嬸和她丈夫還會端著餃子麵條之類的家常東西過來,爺孫倆雖然安靜,但王嬸是個心熱的,連帶著照顧了老小,熟悉了以後話也多了,再加上小李氏和方大山,一下子就熱鬧多了。
而方長庚的日常就是去縣衙,每到休沐日就去方啟明那兒看孩子們,考考幼清的功課,同時定期和劉縣丞去村裏觀察葡萄長勢,並把種植中出現的病害及其他問題記載下來,同時添錄了解決辦法,好到時候印成冊子,讓村民中識字的指導其他人。
至於編參考書這件事,方長庚果然拖了很久。
這東西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麽也是要用來給人傳道授業解惑的,方長庚不敢隨意糊弄。當初自己記筆記時隻圖自己能看明白,因此光是把零散的筆記總結起來能讓別人看懂就花費了不少功夫。再者在這裏什麽都要親筆書寫,還急躁不得,要不是這麽多年來方長庚已經習慣了,不然這完全不能跟現代相比的效率真的會氣死人。
進入六月,方長庚就和劉縣丞迴了雲嶺村一趟,因為種的葡萄已經結果了!
“馬上就是梅雨季,葡萄容易發病,隻要能熬過這段時日,到了八月就可以吃到自己種的葡萄了。”劉縣丞背著手看葡萄長勢,十分高興。
方長庚笑著附和,眼前葡萄的果子又小又青,一看就酸澀得不得了,但越是這樣,他們就越發期盼果實成熟的那一天,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像山上還有他家院子的那麽甜。
邊澆水巡迴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麽問題,方長庚就和劉縣丞告別迴了家,準備接老李氏和方萬英去縣城住些時日。
一進院子,就看到何氏從屋裏出來,見到方長庚迴來隻愣了一瞬,隨即想到了什麽似的喜道:“長庚迴來了,你爺奶在屋裏呢,我去叫他們。”
才值下午一二點的樣子,兩個老人應當還在午睡,方長庚叫住何氏:“二嬸,還是等他們醒了再說,我明天才走。”
何氏笑笑,醞釀了一下,略小心翼翼地問道:“長庚啊,我這都一個月沒見著幼清了,孩子最近學得咋樣?”
方長庚想起幼清寫的字,雖然不敢說將來如何,但眼下看起來進度還是很快的,悟性也好,機靈的樣子十分討先生喜愛,於是道:“二嬸不用擔心,我看幼清是根好苗子,先生都誇他聰明。”
何氏聽了越發歡喜,既然方長庚都這麽說了,那她兒子一定學得很好,將來一定也能考個舉人讓她享福。
唯獨惋惜的是孩子沒有養在身邊,她這個做親娘的看一眼兒子還要瞅著時機,而且還得再等十幾年,這樣一想,她就沒那麽激動了。
“既然你來了,那我正好跟著你們去縣裏看看我兒子。”先不管這些,她就想捏捏自己兒子的小臉,聽他喊自己幾聲娘,也免得時日久了孩子把自己忘了,反而跟大房家的親。
方長庚也不管她心裏想什麽,但當娘的看自己兒子天經地義,他又不能說什麽,隻要何氏別給孩子灌輸一些不好的觀念就好。
至於她從頭到尾隻口不提三丫,方長庚已經懶得指責,反正也改不了了。
第86章 家常
迴到自己許久沒有住過的屋子, 入目是熟悉而陌生的景象——灰暗的泥瓦牆, 麻紙糊的木欞格子窗, 還有破舊的書架和書桌椅, 以及書桌上沒有添油的油燈,方長庚這才恍然意識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二十年了, 眼前似乎還有在這個簡陋而狹小的房間埋頭讀書的小童的身影, 但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真是快啊……方長庚難免有些感慨,摸了摸低矮的木桌木椅,發現上麵一絲灰塵都沒有,應當是老李氏每日勤打掃的緣故。
方長庚心生歡喜,看到靠牆的床上還鋪了幹淨的褥子,於是除了靴子合衣躺上去, 實在是覺得沒有比現在更
等他老了, 一定要迴來這裏養老,要是清猗也喜歡這裏就好了……
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醒的時候眼前還有些模糊, 耳邊就聽到了老李氏壓低了的咋乎聲:“咋衣裳都沒脫就睡, 也不嫌硌應……”
見方長庚醒了,老李氏又馬上高興起來:“可算醒了,我看你這些日子是真累著了,睡得可香, 我跟你劉奶奶在院子裏嘮嗑都沒見吵醒你。快起來去吃飯, 菜都要涼了。”
方長庚往外一看, 謔, 居然已經天黑了,也不知道是因為最近比較忙還是迴到家徹底放鬆了。
“奶,你們吃過了沒?”
“還沒呢,這不等你呢!”
方長庚伸了個懶腰,從床上爬起來,在老李氏過來收拾之前把被子疊好了,然後攬了攬老李氏的肩,笑道:“好啦好啦,這些我自己能幹,咱們快去吃飯~”
因為老李氏說話氣勢絲毫不減當年,所以方長庚也不曾注意,這時才驚覺老李氏後背明顯佝僂了許多,在他的襯托下顯得越發瘦小,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幹累活落下的疾病。
方長庚心裏多少有一種挫敗的感覺,但也清楚對他爺奶來說在農村的日子遠比外麵自在,好在他們終於肯聽自己的話基本不幹活了,隻是閑不下來,就在院子裏種些蔬菜,養幾隻雞而已。平時也什麽都不缺,像穿的用的都是他和方啟明在縣城買迴來,至於吃的,老一輩都不貪口腹之欲,沒有什麽特別喜歡的,他們就隻好買些軟糯不費牙的,盡一盡孝心。
現在老李氏和方萬英每吃完晚飯就在村子裏四處溜達,每天都樂嗬嗬的,看著就覺得有長壽的福運。
不過飯桌上著實冷清了一點兒,和以前不能比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孫子來啦,我說哪個一進來就跟一棵小樹似的,你爹都沒你高。來來,和爺爺喝個小酒。”方萬英呲溜了了一口熱騰騰的黃酒,笑眯眯地說。
方長庚掂了掂桌上的鋁酒壺,發現已經沒多少了,於是直接走到角落的放酒壇子的地方,用自家竹製的酒提舀了半壺拿去廚房熱,等酒香味出來了,才坐到方萬英身邊陪他一起就著花生米喝。
“你爹不愛喝酒,我還不信,果然還是我孫子像我,以後你陪爺爺喝,嗬嗬。”方萬英咂咂嘴,一臉享受的表情。
老李氏“呸”了一口:“孫子像你那還好?也不怕把你個老頭子喝傻了!”
方萬英也不在意,好脾氣地說道:“你們婦人家就是淺薄,孫子以後當官不會喝酒能行嘛?我這是鍛煉他,以後孫子還得謝我呢~”
老李氏又要和方萬英吵起來,何氏和方二山早就習慣了,自顧自地吃飯。
方長庚在一旁笑而不語,覺得聽著這些十分安心,老頭兒和老太太都吵了幾十年了,從來沒動過真格,隻能說感情越吵越好,誰也離不了誰。
第二天,何氏就跟著他們坐著牛車一道兒去縣城。
普通村民一輩子都盼望著去一次縣城,如今整個雲嶺村也沒一戶人家能像他們家那樣,對此都很羨慕。
所以每次老李氏和方萬英迴來都要幫村民們帶這樣那樣的東西,兩人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方長庚就認命地拿小本本記下來,送他們迴來前一天就得陪他們去集市把東西買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