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啟明一邊大笑一邊提醒他:“裏麵有核,別噎住了!”


    方長庚僵住,我還能不知道裏麵有核!


    三個人走著走著,折入一個相對僻靜的巷口,遠遠就聽到清脆嘹亮的讀書聲,不用看都能想象出一群小少年持著書搖頭晃腦的樣子。


    聽方啟明說,他們平時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讀”書,必須大聲朗讀出來,才能加深映象倒背如流。像方啟明這個年紀以及文化程度,還沒到夫子講解書本的時候,每天從早到晚就是背書,也難怪方啟明覺得痛苦。


    到了門口,隻見眼前白牆黑瓦,紅漆木門緊閉,方萬英上前敲了敲門環,就見一個門房過來開門,看見是方萬英,十分客氣地把他們迎了進去。


    正對著大門的廳院裏,書聲琅琅,四列五排桌案前齊刷刷坐著一群十餘歲的少年,頂著兩個小發髻,衣著整潔,後背挺得筆直,十分賞心悅目。


    最後一排左邊餘了一個空位,應該就是方啟明的座位了。


    站在桌案中間的方思成正微閉著眼聽學生朗讀,瞟見門口來人,微微一愣,隨即一整袍袖迎了上來,身後的學生立刻抓住機會休息,探頭探腦地打量方萬英三人。


    “大伯來了!”方思成站定後迴頭看了看,讀書聲才再次響起來。


    方萬英把方啟明拉到跟前,瞪了他一眼,然後笑著對方思成說:“我把小明送過來,這孩子又給你添麻煩了。”


    方啟明皮糙肉厚,但在這麽多人麵前還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方思成礙著一層親戚的關係不好說什麽,隻擺擺手說:“哪裏麻煩了,大伯別跟我客氣,這……是長庚吧?”


    方思成的目光落到方長庚身上,見他長得玉雪可愛,又不像這個年紀的孩子到處亂瞄,不禁心生喜愛。


    方長庚叫了聲“伯伯好”,就安安靜靜地等方萬英說話。


    方萬英笑眯眯地說:“我帶長庚來鎮上走走,你爹在不在,我帶長庚去見見他。”


    方思成忙說:“我爹還在王家,我讓門房去叫他,正好該吃午飯了。”


    說完,他領著幾人到了偏廳坐下,方萬英放下身上的背簍,兩人又閑聊了幾句,方思成就出去了,方啟明也跟著方思成去了學堂。


    不過一會兒,方萬明迴來了。


    隻見他五官端正嚴肅,身著錦布長衫,鬢發微白,蓄著長須,氣度幽靜深遠,完全是一副秀才老爺的模樣,看不出一點農家出身的痕跡。


    “兄長來了。”他露出親切的笑,顯然很是高興。


    方萬英也眯眯笑,叫了聲“老弟”,兩人一番寒暄。


    方長庚在椅子上坐了一會了,看見方萬明迴來就要跳下椅子叫人,誰知腳剛一落地,就是一陣鑽心的疼痛,他哎喲叫了一聲,估計是起水泡了,之前一直走著反而沒有感覺,不禁心裏暗罵小孩子的身體也太嬌弱了!


    方萬明和方萬英馬上就知道怎麽迴事,等脫掉鞋子,白色的棉布襪早就粘在腳底,黃黃的膿水中夾雜著血色,又是在方長庚這樣的小娃身上,看得人心一驚。


    方萬明立刻讓人打了清水取了藥,方萬英一臉心疼,看著方萬明給方長庚撕下布襪清理傷口。


    方長庚也不知道後果這麽慘烈,但他又不是真的五歲小孩,隻在實在忍不了的時候低低嘶叫一聲,並沒有哭鬧。


    方萬明忍不住誇他:“我們長庚能忍,是個好孩子。”


    然而方萬英卻愁容滿麵,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方長庚有種自己惹了麻煩的感覺,抬起頭對方萬英說:“爺爺,一會兒就好了,也不是很疼。”水泡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一會兒就能好。


    方萬明摸摸他腦袋,好聲好氣地說:“長庚啊,這兩天住二爺爺家,等腳上的傷好了再迴去,知道不?”


    方長庚愣了一下,也不知道要不要留,這是他來到這裏以後第一次離開家和陌生人相處,似乎性格都內向了不少,有些排斥這種完全不熟悉的環境。


    他把目光轉向方萬英,見他擔憂地點下頭:“長庚啊,你在二爺爺家住兩天,到時候爺爺再來接你,要聽話,不能給二爺爺添麻煩。”


    方長庚點點頭,也覺得自己沒必要逞強,或許留下來還能多了解一下外界的情況呢。


    第6章 (修)雙胞胎


    方萬英把方長庚背到後院方啟明住的屋子,讓方萬明也別忙活了,爺孫倆隨便吃了點家仆送來的飯菜解決。


    方啟明因為落了功課一直沒迴來,吃完飯後,方萬英又叮囑了方長庚一遍,隨後也不知道和方萬明在屋外說了什麽,不久就離開了。方萬明進來安撫了他兩句,見方長庚情緒穩定,不吵不鬧,也沒有久留,估計是去了王家。


    方長庚坐在床沿打量房間裏的擺設,隻見窗下一實木桌案,上頭擺放了文房四寶,窗外種植了幾叢竹枝,清風徐來,竹葉搖晃間簌簌作響。正對床榻的牆邊放著兩個箱籠,想必是放方啟明的衣物的,除此之外並沒有多餘的物件,多以樸實為主。想到剛才一路經過後院時也不過是簡單的卵石路和竹林布局,可見他二爺爺平時的喜好。


    方長庚動了動腳,覺得已經沒當時那麽疼了,就踮著腳湊到桌案旁,目光落到桌上一本黃竹紙訂成的書上,發現是一本手抄的《大學》,字跡說不上多麽秀致標準,但也算中規中矩。


    他一屁股坐到案前的文椅上,有些激動地打開書,等了這麽久,總算見到古代的四書五經是什麽樣了!


    “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翻了幾頁,憑借他以前的基礎,除了少數結構複雜的句子或沒見過的生詞典故,要想理解並背下來並不是難事。


    方長庚心裏鬆了鬆,但還是認認真真看了一下午,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盯著竹林轉動眼珠放鬆眼睛,免得小小年紀就近視了。據說當朝的大文豪紀文嵐就是近視眼,不過他有眼鏡,像方長庚這種農家子是不可能有那東西的,隻能改正以前不良的習慣好好保護它。


    直到窗外天色都暗了,眼睛看得有些不舒服,方長庚才放下書坐迴床上。


    前院這時隱約傳來一陣參差起伏的歡唿聲,應該是學生放學了。


    不多時就看到方啟明提著書袋從洞門進來,眨眼就跑進了屋子。


    “弟,你腳還好嗎,讓我看看!”方啟明把書袋往榻上一扔,就過來察看方長庚的傷情。


    方長庚露出上了藥的腳板笑著說:“哥我沒事,抹了藥明天就能走路了。”


    方啟明點點頭,跟個小大人似的歎了口氣,慘兮兮地坐到床邊,看著方長庚說:“一天沒來上學又落了不少課,那個周其琛都要學《春秋》了。”


    方長庚不禁好奇地問:“不是在一個學堂上課嗎?怎麽學得都不一樣?”


    “學堂裏什麽年齡的都有,大家學得有快有慢,伯伯都是一個一個叫到一邊提問講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人少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人少爺並收藏我在古代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