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前的槐葉,似乎比分別的時候長高了不說,膚色均勻,臉蛋紅潤,亂糟糟的頭發順溜的被編成了兩條長長的發辮,身上穿著魚皮棉襖,從頭到腳樣樣整齊,唯一和以前一樣的是,還是一說話高興了就喜歡晃腦袋,兩條發辮就隨著晃悠。
槐葉自從來了以後,除了兩個部落戰鬥的時候把她送到別的部落暫住,別的時候都是由羅琦親手帶著,吃的穿的雖然和別人沒有太大差別,但是確實更加細致一些,連帶著有什麽問題,都能得到羅琦的第一時間的迴答。
這個待遇,自然不是因為槐葉天生天才,羅琦想要收納成為弟子這種扯淡的理由,當然也不是某個倒黴蛋被扔進異域他鄉,又因為沒有愛情滋潤結果愛心爆發,想要收養一個幹女兒這種情節。
對槐葉好,這是對葉猴的補償,畢竟孤身深入敵人內側,不比真刀實槍的打仗更為輕鬆。讓槐葉親近,一方麵是為了監督,畢竟怎麽保持間諜的忠誠度也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抓緊時間洗腦,要是哪一天葉猴無法完成工作了,槐葉也是一個替代選擇。
但是對葉猴來說,自己妹妹現在吃飽穿暖,認識的字不比自己少,哪裏還能想到別處去,心中已經很是感激了。
那些居住在山下的大河人,他也已經去看過了,雖然當初他們大多對兩兄妹不怎麽好,但是怎麽說也是一個部落的,所以他當初試著祈求了女神使者,現在看看,他們的待遇是比自己想象中更好的,完全超過了自己兄妹小時候。
葉猴雖然聰明,但是顯然還沒能見識到羅琦對未來的構思,所以他不知道羅琦對勞動力很是看重,還以為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的懇求才得以活命,他的數學雖然學的時間不長,但是長了眼睛的人都能清楚這麽多人需要消耗多少糧食,心下半是不安,更多的則是滿滿的感激。
兩個人交談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在飯後的休息時間裏麵,葉猴就已經說完了自己在部落裏麵所做的事情,還有大河部落的現狀。
想要解決大河部落的饑餓其實不難,但是想要解決大河部落地盤裏周圍部落入駐的情況,卻有些棘手,不過羅琦也早已經設想過這種事情,做了預案。
這一次的雪下了兩天就停了,在這短暫的晴天裏,大河人踏上了歸程,不過這一次他們不但帶上了石洞人贈送的許多食物,隨行的還有六個石洞人,三男三女。
羅琦告訴他們,石洞人並不會霸占他們的部落,這些人會幫助他們解決饑餓,還有外敵的入侵。
她和葉猴都沒有說的是,這些人還將在大河部落播撒女神的種子。
第二百九十六章 船啊船
三男三女,這樣的配置可以說相當隆重,不過這些人並不是都要塞到大河部落之中去,其中一部分是要前去那幾個攻擊大河部落的部落中去。
大河部落地勢優越,人家好不容易花費代價進來了,想一句話讓別人出去,哪那麽容易?就算是羅琦可以憑借女神使者的威嚴,和石洞部落的武力作為威脅,但是這樣就算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未免太過霸道,傷了感情失了人心。
大河部落的現狀,雖然主要原因在與他們的衰落,但是和他們行事霸道也不無關係。
當初製定了交好各個部落的戰略之後,對各個部落是采取劃分等級製度的,比如大河部落,因為地理環境優越,兩個部落又時常通婚友好,所以是位列最親密的關係,就是捕魚這樣的技術,也已經教授給了他們。
至於樹頂部落、山岩部落這種的,屬於親密關係,稍次一等的技術也都會傳授給他們,要是石洞部落遭遇危險,也會請他們來幫助。
而藍紋部落屬於特例,因為那裏能夠生產銅礦石,所以羅琦對那裏是物質上極度滿足,精神上高度警惕。
剩下的部落也是按照對女神的忠誠度依次遞減。不過有幾個部落有點特殊,比如青岩部落,他們的首領和大河部落的象耳關係密切,比如大河部落周圍的幾個部落,他們和大河部落的地理環境靠近,因為擔心技術泄露造成大河部落變得更強大,所以對於這些部落,羅琦主要走的是拉攏洗腦貿易交好但是技術封鎖的路線。
那幾個部落如今急匆匆的攻擊大河部落,未嚐不是有向石洞部落表忠心的想法。
如今大河部落已經是案上魚肉,羅琦自然不用再防範這些部落,這幾個石洞人,不但會帶去石洞出產的禮物和食物,還會給他們帶去一些技術,指導他們怎麽更好的度過寒冷的大雪。
而且一下子進去三個部落,大河部落的地盤雖然比別的地方獵物更多一些,但是想要養活這麽多張嘴,也已經超過了土地的負荷能力,羅琦沒有猜錯的話,如果再不調解,這幾個部落就需要為誰能占據住這塊地盤而大打出手了。
羅琦倒是給幾個石洞人支了招,將老幼孕婦留在大河部落這裏,剩下的青壯則帶著石洞人迴自己的部落,石洞人會教授他們捕鳥或者設置陷阱的技巧,這樣就算在大雪的日子,也不至於隻能忍受饑餓,而且沒有了老幼的負擔,部落裏的人也能多吃兩口。
而這些老幼留在大河部落,一方麵可以給予食物,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摻沙子”,叫那邊不至於出現大河石洞兩級狀態,有利於幫助石洞人打開局麵。
大河部落和別的地方不同,現在情勢又這麽複雜,所以羅琦格外又給了他們一些武器,不過並沒有銅矛,而是一大把銅箭,這樣的話,就算遺失到了別的部落那裏,沒有加工手段,他們也無法將這些箭頭加工成能上戰場的武器。
除此之外,貓頭鷹也會不時往來兩個地方,為雙方帶信。
這些石洞人除了上訴的做法以外,還有別的任務,比如看看能不能在這個天氣裏麵打魚,方便羅琦規劃以後是否遷入各個部落在大河邊上聚居。
雖然眼下石洞部落經過一番經營,已經是所有部落之中最強大富足的了,但是先天的局限也暴露無疑。
部落裏麵缺少獵物也就罷了,山下的河流是山上流水匯聚山下細小河流而成,裏麵的魚兒並不多,也並不肥壯,所以石洞人每每還都喜歡去小河部落的地域裏麵捕魚,那裏捕魚一次,往往勝過在這裏捕魚七八次。
更不能和浩浩湯湯的大河相比了。
如果說是土地種植呢?雖然山下已經開墾了不少田地,加起來數量也很多,不過相比於大河兩岸那些因為時常泛濫而分外肥沃的黑土,也算不得什麽。
就是製作陶器的土壤,也是小河部落附近的泥土更加細膩,燒出來的陶器成色更好。
眼下居住這麽多人,還可以應付,可是要想擴大人口範圍,那麽在種植還沒有成為主流,還無法提供固定穩定的食物之前,單單憑借這塊土地自己的潛力,是很艱難的。
可要是在大河部落那裏,那又不一樣了,羅琦記得在另一個時空裏麵,漁獵部落也能輕鬆的達到幾千人的規模,養活眼下這麽多人,根本不是問題。
不過大河滔滔,想要捕魚,那就必須去大河之中,如果隻是在岸邊捕魚的話,就算有所收獲,時間一長,那也不會太多。
而如果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前去大河中央,那麽就必須有船。
石洞部落的竹筏很不錯,但是別的部落並沒有竹子,最起碼,大河部落那裏並沒有。而將竹子運過去實在是太過花費時間和人力,萬一壞了還沒地方替換修補。所以羅琦覺得還是應該就地取材,在當地搭建木筏和木船。
木筏和竹筏的差別不大,不過因為竹子輕巧而且容易砍伐,竹筏做起來會更加吃力而且沉重。
木船的做法也不難,之前羅琦就在石洞裏麵做過一艘,隻是後來被大河人燒毀了。
就是將一顆大原木中間掏空,再以船槳滑動往來就是了。
因為這個時空令人發指的效率問題,想要砍伐一顆合抱的大樹,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整天的時間,而羅琦的解決方法也很簡單,火燒法。
看中哪顆樹,就在樹下生一堆火,隨時看著,將樹上被火燒成黑炭的部分一層層敲下來,最後樹木就會因為缺少支撐自然倒下。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掏空木頭中央,將燒紅的木炭放到木頭上,然後將燒黑的地方掛掉,不需要燒的地方就用陶土黏住隔離,比起用石器敲打刮下,效率要高的多。
羅琦雖然在穿越前沒有看過什麽造船的書籍,但是也知道,就算是一張桌子,也會刷漆,用來防腐,延續家具的壽命,如果是經常泡水的船隻,更應當謹慎保養,要不然使用壽命實在太短。
可是不信的是,雖然傳說漆樹分布很廣,雖然各位玩家也已經用各種語言描訴了這種樹木,但是羅琦至今沒有在這裏發現漆樹,或者看到了,也沒有認出來,所以對於船隻的防腐處理,幾乎等同於零。
唯一能做的,大概隻有用鬆脂和黏土塗抹木船的縫隙,使得木船不那麽容易進水罷了。
想到這裏,羅琦不由的摸了摸下巴:
武器眼下是夠用了,下一步是不是應該製作一下工具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度量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羅琦自從穿越以來,每次迴想起另一個世界裏麵的事情的時候,總是恨不得自己當初選擇了理工科,或者從小培養了愛動手的愛好,就是做一個小木匠,也總比什麽都要從頭摸索來的強。
至於什麽詩詞歌賦啊,顯然在這個時空裏麵並沒有什麽用處,除了童年時期看過的某些神話故事可以改頭換麵轉移到這個時候為女神教添磚加瓦之外,另一個時空的文學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時空的美學上限。
不過也有幾句諺語,羅琦覺得很有道理,上麵這句顯然就在其中。
讓她發出感慨的,自然和石器時空令人發指的效率分不開。
在羅琦的指揮下,懶散的人會變得勤快,雜亂無章的做事風格也會變得有計劃性和組織性,但是再高超的指揮藝術,撞上了這個時空令人絕望的材料學,也會失去用武之地。
之前因為部落綿連的處境,大多數礦石都用來做成了武器,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今後將會迎來和平發展的時間,而這些將需要更好的工具。
在羅琦的記憶之中,她穿越來的時空裏,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格外喜歡鑄造青銅鼎,並且用其劃分社會的階層,將其推崇為天下的象征,一個勁的把鼎往大裏製造。
這是因為當時的技術原因,製造那麽大的鼎需要很多的蜂蠟,更需要出色的鑄造技術,大國因此來炫耀國力。
對於羅琦來說,她所擁有的力量已經被這片土地上的部落所認可,自然不需要再費勁去鑄造這些東西,也不願意給女神鑄造銅像,比起華美沉重的象征物,她現在更需要一些不大但是非常實用的東西。
羅琦打開一塊白背草布,雖然平常可以用芭蕉葉子來記錄,但是那種材料總是無法避免先天缺陷,不是滑溜溜的難以下筆,就是一用力就會戳破,而且炭筆在上麵也不大容易著色。
相比之下,這塊布料可以說相當可愛了,隨便寫字不會破損,而且白色的布料上可以將字跡寫的非常小也不會看不清楚,就是一不小心寫錯了,也不會像芭蕉葉那樣需要劃掉,隻需要用水沾上草木灰,用動物毛發輕輕一刷,就可以去除。
如果非要說一個缺點,那大概就是貴了吧。
白背草布,顧名思義,自然是用白背草後麵的那層白色薄膜撚線紡織而成,從采摘葉片到紡織成線,再到織成布料,耗費時間不短,需要消耗的人力也不少,關鍵是這種神奇的草隻生長在矮山部落,每次還需要和人家交換。而紡織出來的白背草布料自然也是珍貴無比,羅琦現在手上用來寫字的也隻有兩塊布料。
小的那塊用來和大河部落那裏通信,而大的這塊,則用來記錄一些及其要緊的東西,比如眼前這些工具的模樣。
一大半是農具,另外一半則是各種各樣的其他工具,在布的最中央,則是羅琦憑借記憶和玩家們七嘴八舌的描述,最後畫出來的一架犁。
現在部落裏麵已經有了大興牲畜,白白的養著不幹活那怎麽行,而開坑荒地如果隻憑借人力的話,那麽光是想想那麽多的勞動量,羅琦就覺得要窒息了。如果能用馬耕地,想來在效率上會提高不少。
還有一些木工工具,有了這些,想必就可以加工出相對光滑的木板,也可以將木頭加工成自己需要的形狀,製造別的工具來,將會更加省心省時。
但是眼前的這一切,都需要等待大雪過去春天來到再說,和藍紋部落相隔的距離算不上近,以前都是用竹筏往來的,現在大雪一來,河麵上都結了冰,那些沉重的礦石,可很難通過人力背迴來的。
至於論壇裏玩家們所說的用馬車來運輸,先不說那眼下的幾匹馬大多還小,無法承擔運輸的責任,也不說它們野性難馴,現在最多不排斥有人接近,尚且不能用來拉貨,也不說眼下的條件根本無法組裝馬車,事實上羅琦連一個車輪都無法製造。
就看看兩地的交通狀況,中間隔著山川不說,就是平地也總是坑坑窪窪,時有各種溝渠,下麵還有各種植物的根莖和石頭,眼下百草枯萎,按理說是一年之中路況最好的時候,但是羅琦敢打賭,就是現在出現一輛馬車,它能在外麵的空地上行駛半天還沒有散架她就算輸。
人在自然中占據的地方還是非常少的,這樣也導致了這片大地上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路”出現,就算有了車子也是無法使用的,這也是羅琦不得不用竹筏來運輸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羅琦這段時間隻能無所事事。
恰恰相反,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普及統一度量衡。
石器時空的人對數字沒有多大概念,對於精準度量自然更沒有任何需求了。他們平常需要衡量大小的隻有獵物和野獸,也使用手臂張開比劃大小,好叫大家知道應該是操起石矛就是幹,還是大家一股腦的全溜走。
有時候碰巧需要比劃更精準的大小了,那麽多半是用身體作為單位,比如“拳頭一樣大”,“胳膊那麽長”,大家知道一個大概就行了,至於更加精準的度量,這裏也是用不到的。
但是現在是不行了,以後羅琦還需要各種各樣的工具,如果沒有合適的計量單位,誰知道會做成什麽樣子,拳頭還有大小,胳膊也有長短,但是對於工具來說,特別是需要多層組裝的工具,小小的誤差可能就是一件廢品。
統一的度量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功夫,在貓頭鷹的幫助下,羅琦用竹子和木頭分別做了一把一百厘米的尺子,在上麵密密麻麻的標注厘米和分米的線條,等以後有了足夠的銅,羅琦也很想再做一把青銅尺,眼下隻能先這樣湊合著。
至於重量的度量衡,想要做出來倒是並不難,但是眼下還沒有迫切的需要,好吧,更確切的說,眼下不管是秤還是天平,羅琦顯然還沒有做出來的工藝,隻能先假裝這個問題不存在。
第二百九十八章 咕咚
普及度量衡不能等同於普及數字,畢竟後者是有現實要求的,在以前,部落裏麵捕獵的獵物少,大家也用不著數數,可是後來捕鳥捕魚,往往一網拉上來就是幾十的數量,著就有了學習數學的需要了。
因此,推行數字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麻煩的學習,倒不如說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助手,但是度量衡卻很不一樣了,別說他們,就是羅琦穿越前,大家日常生活中需要精準度量的地方也不多,大多數隻是用在買衣服的時候罷了。
但是羅琦是講道理的人嗎?
所以這幾天部落裏的人,尤其是負責製作青銅器的幾個男人,身上都帶著複製出來的尺子,看到什麽就量一下,量完身高量腿長,量完熏魚量羊兒,因為羅琦喊出的那個“丈量一切”的口號,他們現在看到什麽都想對著尺子比劃一下。
如果不是羅琦攔著,隻怕他們已經根據長短排列出了序列。
除了普及度量衡之外,他們還要在這擁有很多空閑的冬天裏學習很多的知識,這些曾經在各個部落裏麵被認為是智慧聰明的石洞人,再一次體會到了考試的恐懼。
沒辦法,眼下雖然天氣已經寒冷下雪,但是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石洞部落既然已經成了地域霸主,那麽怎麽也要承擔起責任來,去年的時候知識讓人送食物,今年怎麽說也要指導各個部落安全度過寒冬,所以需要他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對於各個部落可能遇到的情況,羅琦也在玩家們的幫助下做了各種預案。
大雪有時候一下就是幾天,但是總歸有天晴的時候,在貓頭鷹確認未來幾天都沒有惡劣天氣的時候,一部分石洞人再一次的踏上了前去不同部落的道路。
“放心吧,用不了太久的時間,你們就再也不用跑那麽遠的路了。”看著他們相互扶持遠去的背影,羅琦如此想道。
等到下一年,她將會在大河山穀裏麵迎接每個部落的到來。
————
在大河部落的山穀裏,那些曾經簡陋搭建的窩棚已經消失不見,那些曾經拿著武器的人也已經離開,不過因為那些老幼卻留了下來,搬到了大河人搭建的窩棚裏,分享著同樣的食物。
大河人之所以沒有任何意見,是因為他們也同樣的享受著比原本更加豐盛的食物。
石洞人來了以後,那些部落的人離開,大河部落的人可以重新設置陷阱不說,石洞人還帶來很多別的狩獵方法,隔段時間還能帶迴來一些魚,所以雖然部落裏增加了一些人口,但是在食物方麵,卻是比以往要好了一些。
槐葉自從來了以後,除了兩個部落戰鬥的時候把她送到別的部落暫住,別的時候都是由羅琦親手帶著,吃的穿的雖然和別人沒有太大差別,但是確實更加細致一些,連帶著有什麽問題,都能得到羅琦的第一時間的迴答。
這個待遇,自然不是因為槐葉天生天才,羅琦想要收納成為弟子這種扯淡的理由,當然也不是某個倒黴蛋被扔進異域他鄉,又因為沒有愛情滋潤結果愛心爆發,想要收養一個幹女兒這種情節。
對槐葉好,這是對葉猴的補償,畢竟孤身深入敵人內側,不比真刀實槍的打仗更為輕鬆。讓槐葉親近,一方麵是為了監督,畢竟怎麽保持間諜的忠誠度也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抓緊時間洗腦,要是哪一天葉猴無法完成工作了,槐葉也是一個替代選擇。
但是對葉猴來說,自己妹妹現在吃飽穿暖,認識的字不比自己少,哪裏還能想到別處去,心中已經很是感激了。
那些居住在山下的大河人,他也已經去看過了,雖然當初他們大多對兩兄妹不怎麽好,但是怎麽說也是一個部落的,所以他當初試著祈求了女神使者,現在看看,他們的待遇是比自己想象中更好的,完全超過了自己兄妹小時候。
葉猴雖然聰明,但是顯然還沒能見識到羅琦對未來的構思,所以他不知道羅琦對勞動力很是看重,還以為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的懇求才得以活命,他的數學雖然學的時間不長,但是長了眼睛的人都能清楚這麽多人需要消耗多少糧食,心下半是不安,更多的則是滿滿的感激。
兩個人交談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在飯後的休息時間裏麵,葉猴就已經說完了自己在部落裏麵所做的事情,還有大河部落的現狀。
想要解決大河部落的饑餓其實不難,但是想要解決大河部落地盤裏周圍部落入駐的情況,卻有些棘手,不過羅琦也早已經設想過這種事情,做了預案。
這一次的雪下了兩天就停了,在這短暫的晴天裏,大河人踏上了歸程,不過這一次他們不但帶上了石洞人贈送的許多食物,隨行的還有六個石洞人,三男三女。
羅琦告訴他們,石洞人並不會霸占他們的部落,這些人會幫助他們解決饑餓,還有外敵的入侵。
她和葉猴都沒有說的是,這些人還將在大河部落播撒女神的種子。
第二百九十六章 船啊船
三男三女,這樣的配置可以說相當隆重,不過這些人並不是都要塞到大河部落之中去,其中一部分是要前去那幾個攻擊大河部落的部落中去。
大河部落地勢優越,人家好不容易花費代價進來了,想一句話讓別人出去,哪那麽容易?就算是羅琦可以憑借女神使者的威嚴,和石洞部落的武力作為威脅,但是這樣就算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未免太過霸道,傷了感情失了人心。
大河部落的現狀,雖然主要原因在與他們的衰落,但是和他們行事霸道也不無關係。
當初製定了交好各個部落的戰略之後,對各個部落是采取劃分等級製度的,比如大河部落,因為地理環境優越,兩個部落又時常通婚友好,所以是位列最親密的關係,就是捕魚這樣的技術,也已經教授給了他們。
至於樹頂部落、山岩部落這種的,屬於親密關係,稍次一等的技術也都會傳授給他們,要是石洞部落遭遇危險,也會請他們來幫助。
而藍紋部落屬於特例,因為那裏能夠生產銅礦石,所以羅琦對那裏是物質上極度滿足,精神上高度警惕。
剩下的部落也是按照對女神的忠誠度依次遞減。不過有幾個部落有點特殊,比如青岩部落,他們的首領和大河部落的象耳關係密切,比如大河部落周圍的幾個部落,他們和大河部落的地理環境靠近,因為擔心技術泄露造成大河部落變得更強大,所以對於這些部落,羅琦主要走的是拉攏洗腦貿易交好但是技術封鎖的路線。
那幾個部落如今急匆匆的攻擊大河部落,未嚐不是有向石洞部落表忠心的想法。
如今大河部落已經是案上魚肉,羅琦自然不用再防範這些部落,這幾個石洞人,不但會帶去石洞出產的禮物和食物,還會給他們帶去一些技術,指導他們怎麽更好的度過寒冷的大雪。
而且一下子進去三個部落,大河部落的地盤雖然比別的地方獵物更多一些,但是想要養活這麽多張嘴,也已經超過了土地的負荷能力,羅琦沒有猜錯的話,如果再不調解,這幾個部落就需要為誰能占據住這塊地盤而大打出手了。
羅琦倒是給幾個石洞人支了招,將老幼孕婦留在大河部落這裏,剩下的青壯則帶著石洞人迴自己的部落,石洞人會教授他們捕鳥或者設置陷阱的技巧,這樣就算在大雪的日子,也不至於隻能忍受饑餓,而且沒有了老幼的負擔,部落裏的人也能多吃兩口。
而這些老幼留在大河部落,一方麵可以給予食物,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摻沙子”,叫那邊不至於出現大河石洞兩級狀態,有利於幫助石洞人打開局麵。
大河部落和別的地方不同,現在情勢又這麽複雜,所以羅琦格外又給了他們一些武器,不過並沒有銅矛,而是一大把銅箭,這樣的話,就算遺失到了別的部落那裏,沒有加工手段,他們也無法將這些箭頭加工成能上戰場的武器。
除此之外,貓頭鷹也會不時往來兩個地方,為雙方帶信。
這些石洞人除了上訴的做法以外,還有別的任務,比如看看能不能在這個天氣裏麵打魚,方便羅琦規劃以後是否遷入各個部落在大河邊上聚居。
雖然眼下石洞部落經過一番經營,已經是所有部落之中最強大富足的了,但是先天的局限也暴露無疑。
部落裏麵缺少獵物也就罷了,山下的河流是山上流水匯聚山下細小河流而成,裏麵的魚兒並不多,也並不肥壯,所以石洞人每每還都喜歡去小河部落的地域裏麵捕魚,那裏捕魚一次,往往勝過在這裏捕魚七八次。
更不能和浩浩湯湯的大河相比了。
如果說是土地種植呢?雖然山下已經開墾了不少田地,加起來數量也很多,不過相比於大河兩岸那些因為時常泛濫而分外肥沃的黑土,也算不得什麽。
就是製作陶器的土壤,也是小河部落附近的泥土更加細膩,燒出來的陶器成色更好。
眼下居住這麽多人,還可以應付,可是要想擴大人口範圍,那麽在種植還沒有成為主流,還無法提供固定穩定的食物之前,單單憑借這塊土地自己的潛力,是很艱難的。
可要是在大河部落那裏,那又不一樣了,羅琦記得在另一個時空裏麵,漁獵部落也能輕鬆的達到幾千人的規模,養活眼下這麽多人,根本不是問題。
不過大河滔滔,想要捕魚,那就必須去大河之中,如果隻是在岸邊捕魚的話,就算有所收獲,時間一長,那也不會太多。
而如果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前去大河中央,那麽就必須有船。
石洞部落的竹筏很不錯,但是別的部落並沒有竹子,最起碼,大河部落那裏並沒有。而將竹子運過去實在是太過花費時間和人力,萬一壞了還沒地方替換修補。所以羅琦覺得還是應該就地取材,在當地搭建木筏和木船。
木筏和竹筏的差別不大,不過因為竹子輕巧而且容易砍伐,竹筏做起來會更加吃力而且沉重。
木船的做法也不難,之前羅琦就在石洞裏麵做過一艘,隻是後來被大河人燒毀了。
就是將一顆大原木中間掏空,再以船槳滑動往來就是了。
因為這個時空令人發指的效率問題,想要砍伐一顆合抱的大樹,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整天的時間,而羅琦的解決方法也很簡單,火燒法。
看中哪顆樹,就在樹下生一堆火,隨時看著,將樹上被火燒成黑炭的部分一層層敲下來,最後樹木就會因為缺少支撐自然倒下。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掏空木頭中央,將燒紅的木炭放到木頭上,然後將燒黑的地方掛掉,不需要燒的地方就用陶土黏住隔離,比起用石器敲打刮下,效率要高的多。
羅琦雖然在穿越前沒有看過什麽造船的書籍,但是也知道,就算是一張桌子,也會刷漆,用來防腐,延續家具的壽命,如果是經常泡水的船隻,更應當謹慎保養,要不然使用壽命實在太短。
可是不信的是,雖然傳說漆樹分布很廣,雖然各位玩家也已經用各種語言描訴了這種樹木,但是羅琦至今沒有在這裏發現漆樹,或者看到了,也沒有認出來,所以對於船隻的防腐處理,幾乎等同於零。
唯一能做的,大概隻有用鬆脂和黏土塗抹木船的縫隙,使得木船不那麽容易進水罷了。
想到這裏,羅琦不由的摸了摸下巴:
武器眼下是夠用了,下一步是不是應該製作一下工具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度量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羅琦自從穿越以來,每次迴想起另一個世界裏麵的事情的時候,總是恨不得自己當初選擇了理工科,或者從小培養了愛動手的愛好,就是做一個小木匠,也總比什麽都要從頭摸索來的強。
至於什麽詩詞歌賦啊,顯然在這個時空裏麵並沒有什麽用處,除了童年時期看過的某些神話故事可以改頭換麵轉移到這個時候為女神教添磚加瓦之外,另一個時空的文學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時空的美學上限。
不過也有幾句諺語,羅琦覺得很有道理,上麵這句顯然就在其中。
讓她發出感慨的,自然和石器時空令人發指的效率分不開。
在羅琦的指揮下,懶散的人會變得勤快,雜亂無章的做事風格也會變得有計劃性和組織性,但是再高超的指揮藝術,撞上了這個時空令人絕望的材料學,也會失去用武之地。
之前因為部落綿連的處境,大多數礦石都用來做成了武器,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今後將會迎來和平發展的時間,而這些將需要更好的工具。
在羅琦的記憶之中,她穿越來的時空裏,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格外喜歡鑄造青銅鼎,並且用其劃分社會的階層,將其推崇為天下的象征,一個勁的把鼎往大裏製造。
這是因為當時的技術原因,製造那麽大的鼎需要很多的蜂蠟,更需要出色的鑄造技術,大國因此來炫耀國力。
對於羅琦來說,她所擁有的力量已經被這片土地上的部落所認可,自然不需要再費勁去鑄造這些東西,也不願意給女神鑄造銅像,比起華美沉重的象征物,她現在更需要一些不大但是非常實用的東西。
羅琦打開一塊白背草布,雖然平常可以用芭蕉葉子來記錄,但是那種材料總是無法避免先天缺陷,不是滑溜溜的難以下筆,就是一用力就會戳破,而且炭筆在上麵也不大容易著色。
相比之下,這塊布料可以說相當可愛了,隨便寫字不會破損,而且白色的布料上可以將字跡寫的非常小也不會看不清楚,就是一不小心寫錯了,也不會像芭蕉葉那樣需要劃掉,隻需要用水沾上草木灰,用動物毛發輕輕一刷,就可以去除。
如果非要說一個缺點,那大概就是貴了吧。
白背草布,顧名思義,自然是用白背草後麵的那層白色薄膜撚線紡織而成,從采摘葉片到紡織成線,再到織成布料,耗費時間不短,需要消耗的人力也不少,關鍵是這種神奇的草隻生長在矮山部落,每次還需要和人家交換。而紡織出來的白背草布料自然也是珍貴無比,羅琦現在手上用來寫字的也隻有兩塊布料。
小的那塊用來和大河部落那裏通信,而大的這塊,則用來記錄一些及其要緊的東西,比如眼前這些工具的模樣。
一大半是農具,另外一半則是各種各樣的其他工具,在布的最中央,則是羅琦憑借記憶和玩家們七嘴八舌的描述,最後畫出來的一架犁。
現在部落裏麵已經有了大興牲畜,白白的養著不幹活那怎麽行,而開坑荒地如果隻憑借人力的話,那麽光是想想那麽多的勞動量,羅琦就覺得要窒息了。如果能用馬耕地,想來在效率上會提高不少。
還有一些木工工具,有了這些,想必就可以加工出相對光滑的木板,也可以將木頭加工成自己需要的形狀,製造別的工具來,將會更加省心省時。
但是眼前的這一切,都需要等待大雪過去春天來到再說,和藍紋部落相隔的距離算不上近,以前都是用竹筏往來的,現在大雪一來,河麵上都結了冰,那些沉重的礦石,可很難通過人力背迴來的。
至於論壇裏玩家們所說的用馬車來運輸,先不說那眼下的幾匹馬大多還小,無法承擔運輸的責任,也不說它們野性難馴,現在最多不排斥有人接近,尚且不能用來拉貨,也不說眼下的條件根本無法組裝馬車,事實上羅琦連一個車輪都無法製造。
就看看兩地的交通狀況,中間隔著山川不說,就是平地也總是坑坑窪窪,時有各種溝渠,下麵還有各種植物的根莖和石頭,眼下百草枯萎,按理說是一年之中路況最好的時候,但是羅琦敢打賭,就是現在出現一輛馬車,它能在外麵的空地上行駛半天還沒有散架她就算輸。
人在自然中占據的地方還是非常少的,這樣也導致了這片大地上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路”出現,就算有了車子也是無法使用的,這也是羅琦不得不用竹筏來運輸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羅琦這段時間隻能無所事事。
恰恰相反,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普及統一度量衡。
石器時空的人對數字沒有多大概念,對於精準度量自然更沒有任何需求了。他們平常需要衡量大小的隻有獵物和野獸,也使用手臂張開比劃大小,好叫大家知道應該是操起石矛就是幹,還是大家一股腦的全溜走。
有時候碰巧需要比劃更精準的大小了,那麽多半是用身體作為單位,比如“拳頭一樣大”,“胳膊那麽長”,大家知道一個大概就行了,至於更加精準的度量,這裏也是用不到的。
但是現在是不行了,以後羅琦還需要各種各樣的工具,如果沒有合適的計量單位,誰知道會做成什麽樣子,拳頭還有大小,胳膊也有長短,但是對於工具來說,特別是需要多層組裝的工具,小小的誤差可能就是一件廢品。
統一的度量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功夫,在貓頭鷹的幫助下,羅琦用竹子和木頭分別做了一把一百厘米的尺子,在上麵密密麻麻的標注厘米和分米的線條,等以後有了足夠的銅,羅琦也很想再做一把青銅尺,眼下隻能先這樣湊合著。
至於重量的度量衡,想要做出來倒是並不難,但是眼下還沒有迫切的需要,好吧,更確切的說,眼下不管是秤還是天平,羅琦顯然還沒有做出來的工藝,隻能先假裝這個問題不存在。
第二百九十八章 咕咚
普及度量衡不能等同於普及數字,畢竟後者是有現實要求的,在以前,部落裏麵捕獵的獵物少,大家也用不著數數,可是後來捕鳥捕魚,往往一網拉上來就是幾十的數量,著就有了學習數學的需要了。
因此,推行數字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麻煩的學習,倒不如說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助手,但是度量衡卻很不一樣了,別說他們,就是羅琦穿越前,大家日常生活中需要精準度量的地方也不多,大多數隻是用在買衣服的時候罷了。
但是羅琦是講道理的人嗎?
所以這幾天部落裏的人,尤其是負責製作青銅器的幾個男人,身上都帶著複製出來的尺子,看到什麽就量一下,量完身高量腿長,量完熏魚量羊兒,因為羅琦喊出的那個“丈量一切”的口號,他們現在看到什麽都想對著尺子比劃一下。
如果不是羅琦攔著,隻怕他們已經根據長短排列出了序列。
除了普及度量衡之外,他們還要在這擁有很多空閑的冬天裏學習很多的知識,這些曾經在各個部落裏麵被認為是智慧聰明的石洞人,再一次體會到了考試的恐懼。
沒辦法,眼下雖然天氣已經寒冷下雪,但是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石洞部落既然已經成了地域霸主,那麽怎麽也要承擔起責任來,去年的時候知識讓人送食物,今年怎麽說也要指導各個部落安全度過寒冬,所以需要他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對於各個部落可能遇到的情況,羅琦也在玩家們的幫助下做了各種預案。
大雪有時候一下就是幾天,但是總歸有天晴的時候,在貓頭鷹確認未來幾天都沒有惡劣天氣的時候,一部分石洞人再一次的踏上了前去不同部落的道路。
“放心吧,用不了太久的時間,你們就再也不用跑那麽遠的路了。”看著他們相互扶持遠去的背影,羅琦如此想道。
等到下一年,她將會在大河山穀裏麵迎接每個部落的到來。
————
在大河部落的山穀裏,那些曾經簡陋搭建的窩棚已經消失不見,那些曾經拿著武器的人也已經離開,不過因為那些老幼卻留了下來,搬到了大河人搭建的窩棚裏,分享著同樣的食物。
大河人之所以沒有任何意見,是因為他們也同樣的享受著比原本更加豐盛的食物。
石洞人來了以後,那些部落的人離開,大河部落的人可以重新設置陷阱不說,石洞人還帶來很多別的狩獵方法,隔段時間還能帶迴來一些魚,所以雖然部落裏增加了一些人口,但是在食物方麵,卻是比以往要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