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張四維上任頭一炮,解除了徐階之孫徐元春的禁錮,給天下官場發出一個“寬大從事”的信號,這事兒是在政事堂辦的。


    新任政事堂總理大臣梁夢龍上任頭一炮,卻沒有埋首於案牘之間進行“政改”,而是先在京師進行調研,首站選在正陽門商業區。


    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隨著政權的穩固,北京城內商業漸趨繁盛。永樂以後,城中“間閻櫛比,聞閨雲簇。鱗鱗其瓦。.車行毅擊,紛紜並驅,雜遙相逐。富商巨賈,道路相屬,百貨委積。”


    其後隨著國力的起伏,京師商業也隨之上下波動。成化弘治年間京師之繁盛足以震懾諸藩,所謂“接屋成廊,連衽成帷。市積金銀,人擁錦繡所謂別作天地也”。以之為“天朝榮景,非下邦所能及”。


    隆慶開關後,京師一掃嘉靖時期的凋敝,“帝都所在,萬國梯航,鱗次畢集”,外商也開始少量進駐京師。


    朱翊鈞登基之後,先是大興工商。等大變法發端,時人筆記中如是記載:“彼其車載肩負,列肆易者,非僅田畝之獲,布帛之需,其器具充棟與珍玩盈箱,貴極昆玉、瓊珠、淇金、翡翠.而遠方異域人,不避間關險阻,而鱗次輻轉,以故畜聚為天下饒海外奇貨與山海珍藏無不聚肇毅下,誠為塞途積路。”


    明代疏通大運河之後,元代曾依賴於漕糧運輸而興盛起的城北鼓樓商業區日漸衰落。同時,城南的正陽門地區因為京師商貨流通渠道而逐漸興盛起來,造就了大明門至正陽門之間的棋盤街商業街區。


    棋盤街位於大明門與正陽門之間。府部對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雲集於斯,肩摩毅擊,竟日喧囂。正陽門外大街亦十分興盛,正陽門外廊房胡同,從被依次向南,有一條、二條、三條、四條胡同和西沿河街。其中一條為燈市,二條為玉器古玩薈聚之地,三條商賈多售賣針頭線腦等小商品,四條則百貨齊賣。及至西沿河街,則貨棧和旅店鱗次櫛比,飯店尤多。


    因夏季超大暴雨冰雹毀壞屋舍,萬曆十五年下半年京師已經變成大工地。道路雖然沒有大的破壞,但因排水設施沒有通過暴雨考驗,因此順天府撥出專款進行地下排水官網的全麵修造。


    因正陽門、東四、西四牌樓等地為商業薈聚之地,順天府本來就將修造工程放在優先順序。卻因修造工程浩繁,仍留有些小尾巴準備開春再接著幹。


    順天府尹王廷瞻接到政事堂通知,說新任總理大臣十一月十三日散朝後要到正陽門商業區調研,不由得在家吐槽道:“就這幾步路,自己便服來看看得了,卻下個公文來要老夫的好看!”


    嘴上吐槽,順天府動作不慢,連續兩天征集民夫,將各大商業區周邊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修整的煥然一新。


    十一月十三日朝會簡短,結束時還不到上午十點。梁夢龍帶著主管農工商部的副相潘晟、尚書徐貞明、侍郎張孟男、順天府尹王廷瞻等諸位高官,從承天門外右側千步廊直奔大明門。


    待穿過了大明門,禦道東西各有下馬碑和文德、武功牌坊。兩側牌坊下,與禦道相交的即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靠近正陽門一側有百步見方的廣場,中以十字街將之劃為四塊,此地即為連接京師內外城、東西城的棋盤街,又稱天街。


    《周禮·考工記》:“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麵朝後市,市朝一夫.”意思是都城中有九條南北大道、九條東西大道,每條大道可容九輛車並行。王宮的路門外左邊是宗廟,右邊是社稷壇;前麵是朝廷,後麵是市場。


    曆朝曆代,凡建設都城,都設市場於宮城之北——此乃禮製也。唯成祖建設北京城時,因地製宜,將“天街”置於宮城之南,將“前朝後市”變成了“前市後朝”。


    及到時,見布棚高張、縱橫夾道,攤子一個挨著一個,衣裳布匹、刀剪錘頭、陶瓷器皿、文房四寶、珠寶玉器、玩物古董等應有盡有。叫賣喧囂之聲盈耳,熱鬧無比。


    商賈和正在逛街的行人見遠處煊煊赫赫,總理大臣儀仗遮天蔽日而來,下意識的要往道旁閃避。可棋盤街本就摩肩接踵,除了中間欄杆夾著的禦道,其他地方都是攤子,哪裏有地方供大員儀仗穿行?


    就有百姓高聲叫道:“那大官聽著,此處天街也!還請收了儀仗!”梁夢龍與潘晟等相顧莞爾,梁夢龍高聲道:“收起儀仗!”


    諸多緋袍玉帶的大臣著朝服浩浩蕩蕩的進入棋盤街市場,倒讓京師百姓瞧個新鮮。京師中官兒多如狗,百姓們早見怪不怪。但平日所見,綠袍居多,藍袍其次,紅袍少見——尤其這種紅袍紮堆的情形更是難得一見。


    若不是侍衛們圍成圈兒將諸位重臣保護在裏麵,天街群眾非擠到這些大官兒麵前不可。


    又有百姓在遠處高喊道,“大人們來此何幹?”


    梁夢龍身邊中書高聲迴道:“此乃總理大臣鳴泉先生,來天街調研京師商業!”


    “‘調研’是怎麽?掉了什麽東西?”


    那中書不答,梁夢龍一行笑嘻嘻的在幾個攤子前麵走過,圍觀群眾也跟著走動。梁夢龍笑著對陪在身邊的順天府尹王廷瞻道:“朝廷隻有這般接上了煙火氣,我等施政才能有的放矢。”眾官在旁邊無不點頭稱是。


    又走了幾步,梁夢龍突然指著一貨物問道:“店家,這東西多少錢?”卻是看到了玩具攤上的擺著的撥浪鼓。


    那賣貨的誠惶誠恐道:“迴相爺的話,這撥浪鼓二十五文一個。”梁夢龍笑道:“給我來一個——我又添了個外孫,此物足可怡情。”


    說完要從袖中拿錢,卻尷尬住了,跟著的中書忙從懷裏掏出一塊龍元扔過去道:“剩下的賞你了!”那店家報價本已經加了兩倍還多,聞言害怕道:“哪用得這許多!”


    梁夢龍微笑道:“給你就收著罷!本官問你:‘伱這攤子每日能賺多少?’”


    那賣貨的見問,先向左右圍觀群眾看了一眼,隨即將銀元收起,恭恭敬敬迴道:“迴相爺的話,這買賣沒有一定之規,少的日子百八十文,昨日卻賺了一兩銀子,兩塊錢。”心道,“若每日都能遇到一個拿銀龍買撥浪鼓的,老子就發大財了也。”


    梁夢龍聞言點點頭,接著問道:“你每日繳稅多少?”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摩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摩碣並收藏萬曆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