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國賴長君。


    但實際上,曆朝曆代帝王諸侯偏愛幼子屢見不鮮。


    趙杏貞也是如此。


    趙杏貞對於趙小寶的疼愛遠遠勝過同治。


    如果說趙杏貞對於自己的愛是10分的話,對於趙小寶的愛起碼能有3分,對於同治的最多也就1分。


    要是像曆史上那樣有個光緒作為繼子的話,肯定是負分。


    所以,趙杏貞可以容忍索特那用弓弦把同治絞死並掛在歪脖子樹上。


    但她絕不能容忍索特那再把趙小寶給絞死。


    當然了,就這大腦袋,弓弦絞起來也不太容易。


    此外,趙杏貞如今畢竟才隻有不到40歲。


    在她看來,自己往後的人生起碼還有二三十年。


    這二三十年的衰榮全係於兒子一身。


    所以她無論如何都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兒子。


    索特那雖然學倭人搞了一個什麽征毛大將軍府。


    可那畢竟是倭人的玩意兒,誰知道他能有多少定力,不來染指這個王位呢?


    如今有了大明皇帝的金口玉言,趙杏貞知道,自己兒子這王位,甚至是自己孫子的王位,都妥了。


    ……


    朱富貴發現,如果打破曆史照片上的死媽臉照片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趙杏貞談吐各方麵還是有點門道的。


    察言觀色也好,哄人開心也好,確實有點功夫。


    其實仔細想想也是,要是這點本事都沒有,這貨憑什麽成為鹹豐最寵愛的妃子,憑什麽贏得一場又一場內鬥,最終成為老朽的清帝國的最高掌權者呢?


    趙杏貞甚至還親自彈起琵琶,給萬歲爺唱了一曲《班加羅爾的姑娘》。


    畢竟是資深戲曲發燒友,趙杏貞唱的居然還不錯。


    就是因為常年抽大後門香煙,導致音色有點晦暗,或者說有點煙嗓。


    “……


    班加羅爾的姑娘辮子長啊


    兩個眼睛真漂亮


    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給別人


    一定要嫁給我


    帶著百萬錢財


    領著你的妹妹


    趕著那馬車來


    ……


    ”


    這是一首朱富貴陛下親自作詞作曲的民歌。


    早些年在大明南洋都指揮使司中十分流行。


    不過自從莫白部糞池勇鬥班加羅爾大公一役之後,這首歌就突然沒人唱了。


    可以說,這也算是朱富貴文化創作領域為數不多的翻車例子之一。


    沒想到今天卻在韃宋聽到了,這令朱富貴覺得很欣慰。


    不過在欣賞過後,朱富貴還是告誡:“韃印不通婚,要注意政策。”


    老實說,印度婆羅門、刹帝利的女人還挺好看的。


    但和大明混了一些迪克西村姑和毛妹不同,印度人口基數實在太大了。


    通婚政策必須慎之又慎,否則有反噬的風險。


    畢竟韃宋說是韃,但其實裏麵的漢民,漢八旗,流淌著漢人血脈的抬旗者,恐怕比真旗人多得多。


    對於這些數典忘祖的家夥,朱富貴沒有什麽好感,也不認他們。


    但並不希望他們就這樣被印度人給同化了。


    趙杏貞連連稱是,表示作為淩駕於四大種姓之上的第零種姓,高貴的韃宋人是不會和低賤的種姓通婚的。


    實際上,隻要大明不強行在印度推行改革,任憑韃宋和印度人自己折騰,朱富貴的擔心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因為不同種姓之間通婚,在印度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在印度,跨種姓通婚的後果非常嚴重。


    輕則發落賤籍,重的話,家族成員就會對他們進行所謂的“榮譽處決”。


    甚至不要說是跨越大的種姓,就算是同一種姓中的不同階層,都是不能通婚的。


    例如泰戈爾的小說裏《摩訶摩耶》裏高階婆羅門女子摩訶摩耶無法嫁給低階婆羅門男子羅耆波。


    “摩訶摩耶家多少代以來就以名門望族的血統自豪——她怎麽能同意下嫁給羅耆波這樣一個家世低微的婆羅門呢?”


    在家族的安排下,摩訶摩耶嫁給了一個垂死的老婆羅門。


    ·


    朱富貴又看了一會兒胡旋舞,午膳的時間就到了。


    趙杏貞盡到一個婢女的責任,恭引朱富貴一行來到用餐的地方。


    雖說中國自唐以後就逐漸流行起了合餐製,但請天子吃飯,自然不可能合餐,依舊采取的是部分分餐製,朱富貴與兩位夫人共用一張桌子,一套餐具,太監和宮女在一旁倒酒伺候。


    要說太監和宮女,韃宋這邊其實是有點缺的。


    畢竟一路跋山涉水,不少吃不了苦的太監宮女都偷偷卷了東西跑路了。


    而且在入關開博爾山口前夕,韃宋物資最緊張的時候,很顯然,食物和藥品都會優先供應給權貴,其次是八旗兵,宮女和小太監根本不被當人看。


    當然,類似李蓮英和王承德這樣的大太監不在此列。


    所以,到了印度之後,韃宋補充了不少印度太監和宮女,而且至少都是刹帝利起步。


    韃宋的閹割技術要比奧斯曼成熟的多,倒也不用擔心這些印度太監汙染血統,穢亂後宮。


    不過今天是迎接大明天子的隆重時刻,韃宋自然不會安排有礙觀瞻的印度太監出來。


    不僅僅是下不下飯的問題,印度人裏麵萬一混進英國人的細作,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所以韃宋安排的都是從北平帶出來的心腹舊人。


    朱富貴這一桌,就是由王承德公公領著數個宮女服侍的。


    王承德在光複北平的戰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趙杏貞集團向大明朝廷投誠的重要聯絡人。


    所以他是少數得到了賜服榮光的韃宋大員之一。


    也不知道是天生曬不黑,還是太監的特異功能,王承德倒是沒有被高原紫外線曬黑。


    依舊白白胖胖,一身大明內臣錦服,看上起比李老太監更像是劉瑾之流。


    他本來就是太醫出身,而且是婦科聖手。


    當年杏貞懷孕就是被他一眼看出來的。


    他也因此丟掉了自己的命根子,從王太醫變成了王公公。


    此時,他一臉奇怪地偷瞄著殷素素和白夏兒兩位氣質出塵的皇妃娘娘,又偷偷看了看器宇軒昂的朱富貴陛下,甚至還偷偷朝著富貴陛下的大胯瞄了一把,嘴裏喃喃著:“不應該啊,不應該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