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李音書的進一步問詢中,李鴻章等人終於確認了自己的位置。


    此地距離天竺倒也不差多少,也就兩萬裏而已嘛……個屁啊!


    李鴻章已經分不清楚鄭保國這位退役少將是真的菜,還是奉旨忽悠自己了。


    他覺得更可能是後者。


    因為他以前就聽人說過,在大明有一個神秘的部門叫做戰略忽悠局,簡稱戰忽局。


    當年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的那個邢博士,很可能就是戰忽局的人。


    而眼前這個鄭保國,說實話,李鴻章覺得他與邢九六多少有點氣質趨同。


    既然他是奉旨忽悠,那麽不讓自己去印度很可能是那位的意思了。


    李鴻章思考了三天三夜,終於想明白了朱富貴的帝王心術。


    這個朱天子,看著豁達純良,禦下以寬,實際上,曆代開國之君哪有不腹黑的?


    李鴻章認為,天竺乃是佛國,沃野千裏,滋養億兆人丁,且毗鄰華夏,這樣的地方朱天子一定是早就饞涎許久了。


    所謂入“德裏者王”,隻是朱天子給他李某人畫的一張大餅,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朱天子真正的意思,是讓自己去大西洋,去和洋人死磕。


    這可是萬萬不能的。


    說實話,如今李鴻章見著洋人,已經沒有早先那麽害怕了。


    要不然他也不會二話不說,把聖赫勒拿島上的洋人全部丟進大海裏喂鯊魚了。


    可問題是,這個小小的聖赫勒拿島上,洋人不過是數百人而已……


    等等!


    李鴻章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當年偽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在雅克薩麵對的羅刹人也不過八百餘,鹹豐朝僧格林沁在八裏橋殲滅的洋人隻有三個……


    也就是說,老夫今日之功,已拳打康熙,腳踩鹹豐了嗎?


    要知道,這幾百個洋人,甭管是不是有老少婦孺吧,但至少都是真虜啊!


    之前的八裏橋也好,唐宋聯合攻入北京也好,麵對的可都是用印度人濫竽充數的假虜。


    如此看來,我南唐大軍其實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麽菜?


    隻是戰鬥力先被偽清這個廢物拖累,後被大明這個神大腿的萬丈光芒掩蓋了?


    也是,左季高那個家夥都能做到的事,我李某人憑什麽做不到?


    我比不過朱富貴,還比不過你左宗棠嗎?


    想到這裏,李鴻章的心思也活絡起來了。


    既然天子不讓老夫去印度,那老夫另謀他路總可以了吧?


    首先,北上去叩關歐羅巴,當比利牛斯大公是肯定不可能的。


    這和送死沒區別。


    其次,殷洲也是不能去的。


    北殷洲乃是大明爸爸直轄之地。


    唯一有可能能碰一碰的,是美利堅雙子星的地盤。


    美利堅美侯和美利堅電侯,說實話,李鴻章在天津見過他們進攻教堂的部隊,心裏還是有點發怵的。


    而南殷洲倒是不怕。


    那些拉華的太平軍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李鴻章的老熟人了。


    知己知彼。


    就算不能說穩勝,但站穩腳跟應該問題不大。


    怎奈何,李鴻章知道,曾國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曾國藩了,洪秀全更不是當年那個洪秀全。


    如今他大喊“天父顯靈,阿爸救我”是真的有用的。


    所以,李鴻章發現自己唯一能去的隻有非洲。


    其中北非是不能去。


    北非距離歐羅巴太近了。


    而且那裏還是大明爸爸的盟友奧斯曼帝國指名道姓要重新控製的地盤,自己肯定不能染指。


    剩下隻有中非和南非了。


    但是中非據說乃是毒瘴之地,那裏的毒瘴甚至比婆羅洲還要猛。


    而且大明的朝貢國太平尼國也在那裏,多少是個掣肘。


    思來想去,李鴻章發現,自己最理想的征服之地就是南非了。


    聖赫勒拿島距離南非不遠,島上華工中有一些人曾經作為工匠隨船去過南非。


    根據他們的報告,南非有氣候宜人,不濕不燥,有萬裏無主之土,金玉礦石羅布其中,可謂風水寶地。


    這樣的好地方,不入我中華,豈不可惜?


    最關鍵的是,根據這些僑民報告,在南非的英國殖民點,似乎並沒有強大的守備力量。


    如今的南非正處在微妙的平衡之中。


    布爾人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祖魯、巴蘇陀蘭、威斯士蘭等黑人王國,以及南方沿海的大英帝國殖民地大體上小衝突不斷,大戰爭沒有。


    (地圖見本段)


    按照曆史,英國入侵祖魯還要等到數年之後,征服布爾人更是二十年後的事情。


    如今的南非之於英國,更像是一塊被遺忘之地,確實沒有多少駐軍,全靠當地英國殖民者組建的民兵維持統治。


    聽說南非洋人的守備力量薄弱,至少比印度薄弱,而且還有內鬥,李鴻章大喜過望。


    他命令為人最為機靈,且通曉洋文的郭鬆林率人喬裝打扮,與華民一道乘坐聖赫勒拿島上的木製帆船,以茶葉商人的名義前往南非進行實地偵查。


    最終郭鬆林匯報道:“英夷之開普敦雖曰軍港,實則武備荒廢,文恬武嬉,以敲詐過往商旅為樂,不足懼也!”


    一周之後,李鴻章將聖赫勒拿島這個天主教色彩濃鬱的名字改為落雞島,以紀念法雞大酋長於此隕落之故事。


    同時,他點齊南唐大軍,向著南非進發。


    站在“李公爵”號的甲板上,李鴻章握著鄭保國的手,意氣風發:


    “保國兄,愚弟今日方知,南唐之南,在地球之南也。


    非是愚弟自傲,萬歲爺之百戰雄獅乃是寰宇第一強軍,那麽愚弟之南唐勁旅,便是這南半球第一強軍,此役,愚弟必為鄉紳父老們謀一個好前程!”


    確實,南半球誰能殺我?


    李鴻章有了一種天下無敵的錯覺。


    隻是,此時的李鴻章根本不知道,那個連火槍都沒有,甚至連衣服都不會織的祖魯王國,是如何在英祖戰爭中創造冷兵器對熱兵器的神話的,成為黑人戰鬥力頂峰的。


    他更不知道,因為大明大量製造假英鎊,一場重要的會議正在倫敦國會大樓中召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