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阮福時的腦子還是傳統的封建帝王腦子,不具備大明公務員的國際視野和新興思維。


    但在處理南洋事物方麵還是非常好用的。


    由他負責組織的三大工程,即西貢基督徒清除運動、築路民夫征集運動、越女選備運動,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其中,朱富貴打算征發三十萬越女填入被清空的緬甸宣撫司。


    當然,同時被征發填入緬甸的,還有雲貴川黔四省大約八十萬農民。


    川妹子雖然漂亮,雲南女郎雖然熱情,但畢竟華夏男多女少的局麵從明太祖那會就已經形成了,直到現在尚未改善。


    所以朱富貴不得不委屈一部分四省的小夥子們娶一個越南老婆了。


    不過好消息是,新成立的大明緬甸宣慰司將給大家舉辦集體婚禮,發放房子、農具、種子、耕牛或者拖拉機。


    生了孩子還會有現金獎勵。


    畢竟,偌大一個緬甸,而且還是包括了印占地區的緬甸,容納下三五千萬人口是非常簡單的。


    大明朝廷這邊是必要推行積極的鼓勵生育政策。


    如果雲貴川黔的老鄉們不生,西邊的三哥和羅興亞人遲早會蔓延過來。


    此事不得不防。


    朱富貴不是不想多從本土調一些人來,但如今這個年代,北迴歸線以南確實不怎麽適合人類生存。


    ***曾經說過:“新加坡成功的秘訣是空調。”


    在空調發明之前,在熱帶建立現代化大都市絕無可能,炎熱的天氣會摧毀一切工作效率和奮鬥精神。


    朱富貴來南洋的時候,正值北半球的秋冬季節,尚且覺得越南、柬埔寨、泰國炎熱,更不要說到了七八月份了。


    暫時來說,大明大規模生產空調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劃算的。


    所以想要調動中華人口大規模來緬甸也不太可能。


    而且相對來說,雲貴川黔中,可能也就廣西人還有一些下南洋的傳統,其他三省人基本都安土重遷,並不願意遠離家鄉。


    所以戚文長花了很多心思,也就給朱富貴這邊準備了不到百萬人口南下,其中不少還是找不到老婆,聽說去緬甸朝廷給發老婆的苦哈哈。


    當然,也有像雲南曲靖森氏森老太爺那樣,覺悟高,思想高,聽從皇上的號召,主動請纓的先進人物。


    朱富貴也特批,在內比都建立中華森氏宗祠博物館。


    大明皇家海軍少將,大西洋戰區都指揮使,帝國東海上の惡龍——森下將軍不遠萬裏寄來了賀表,將掛在宗祠的門楹上。


    當然了,這個森氏宗祠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不是什麽宗族的私法刑堂。


    對於後者,大明朝廷將會予以堅決打擊。


    ·


    從芭提雅到仰光的直線距離雖然隻有五百多公裏,但是沿途各種丘陵和林障,使得整條馳道的長度達到了一千兩百公裏。


    好在大明天子的儀仗自然不是隻有一輛車,而是一個龐大的車隊。


    一路上,換司機不換車,開了整整四十八個小時,朱富貴終於抵達了緬甸第一大都市仰光。


    當然,這個第一大都市也隻是放在緬甸境內來說的。


    別說與中國或者印度的那些人口動輒上百萬的城市相比,就算是越南的東京、西貢,暹羅的曼穀,也都比仰光要大多了。


    實際上,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仰光的城市人口也就五百萬。


    比起周邊中印泰越馬來西亞印尼這一票兄貴的城市來說,仰光確實不太夠看。


    不過朱富貴對於這裏還是挺滿意的。


    人少,金子多。


    還有比這更美妙的嗎?


    仰光大金寺,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南渡江為玉帶,南蛇嶺作念珠,窺海口迎日出,眺五指山於雲間,登臨此寺,沃野千裏,江岸碧翠。


    “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黃金覆蓋的寺廟,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過7噸的金箔,塔頂鑲有大大小小的鑽石5000顆,寶石2000顆。


    可惜的是,早在1608年,葡萄牙人菲力佩·德·布裏托就搶先一步在大金寺搶掠,把由達磨悉提王捐贈,重30噸的大鍾搶走了。


    1824年,英國人又來了,不僅搶劫,而且破壞,甚至為了建造彈藥庫在塔下鑽洞。


    屢次遭到搶劫之後,大金寺已經滿目瘡痍了。


    果然好人當不得,連搶劫都趕不上熱乎的。


    朱富貴下令將剩下的金子和寶石全部取下,作為對朱由榔老叔爺魂斷咒水的一點點補償。


    當然,幾噸金箔,一點點寶石,連朱由榔老叔爺的一根毛發都比不過,隻能算是利息的利息。


    除了大金寺之外,朱富貴還帶著白夏兒與殷素素去了一處特別的地方。


    那是距離大金寺不遠的一處墓葬。


    “朱郎,這是誰的墳塚,上麵寫的是蝌蚪文?”


    白夏兒指著荒草之間隱隱露出的墓碑,好奇地問道。


    殷素素皺緊眉頭,“富貴,我不喜歡這裏,這裏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讓我想到了在預見你之前的那種內心的彷徨……”


    朱富貴微笑著摟了摟兩位夫人,命阮福時上前,將墓碑前的荒草除掉。


    朱富貴又讓伊博文從旅行箱裏取出了用報紙包好的豬頭肉、羊尾巴、豬肘子、豬耳朵、二鍋頭等祭品。


    “這是察合台蒙古文。”


    朱富貴指著墓碑解釋道,“這裏埋葬著的,是莫臥兒帝國最後一任皇帝****·沙。二十年前,他被英國人流放到了仰光大金寺,十二年前死在了這裏。”


    莫臥兒皇族本質上是蒙古人,皇室的語言經曆了從察合台語到波斯語,再到烏爾都語的轉變。


    實際上,所謂的烏爾都語,本身就是融合了波斯語、阿拉伯語、察合台語等多種元素的混合語言,成為了後世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官方語言。


    雖然朱富貴估計這個****老弟已經不會說察合台語了,但他的墓碑依然用察合台蒙文書寫。


    將二鍋頭倒在墓碑上,並把祭品留下,朱富貴凝望了一會兒,便帶著兩位妻子以及隨從們離開了。


    至於說,豬頭肉和酒那位老弟喜不喜歡,朱富貴是不管的。


    你一個蒙古人,跟著波斯人、阿拉伯人學,忌口這個忌口那個,你不是給鐵木真丟人嗎?


    朱富貴掃墓的整個過程僅有十分鍾,顯然與之前祭拜明孝陵、黃帝陵,乃至朱棣陵不是一迴事。


    朱富貴來看望在此長眠的莫臥兒皇帝,不過是出於古老帝國遺脈的惺惺相惜罷了。


    大明穢土轉生了。


    但莫臥兒,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同時,看著那荒蕪的墳塋,朱富貴也提醒自己,對英畜法雞之戰爭,大明絕對不能失敗。


    因為失敗的代價實在太重,太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