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詞,意思為“南方的大陸”,是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演變而來。


    以歐洲中心論的觀點敘事,一百年前,英國庫克船長發現了這塊土地,將其命名為“新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隨後,這裏成為了英國人流放囚犯的糞坑之地。


    這塊孤零零的蠻荒大陸,一如千百年來那樣被人們忘卻。


    以至於幾年前召開新滬奧運會的時候,朱富貴和英國政府都不約而同的忘記安排澳大利亞代表隊出席。


    等奧運都開完了,來自悉尼總督府的代表才向奧委會提出抗議,被朱富貴委員長一票否決了。


    其實從客觀上來說,比起30年前的囚犯落淚島,澳洲已經繁榮不少了。


    因為前段時間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個地方發現了金礦。


    來自歐洲的淘金者蜂擁而至,好好拉了一波人氣。


    現在想來,這些家夥挖的哪裏是金子啊?


    那是朱富貴陛下心頭的肉哪!


    所以不能再等待了,大明必須收複環太平洋帝國的最後一塊大拚圖,收複這座古老的南方大陸,解放那裏的眾多生靈。


    放開澳洲大龍蝦,讓你大明爸爸來!


    不過有一說一,澳洲土著與正宗老東夷南島波利尼西亞人不同,和華夏諸族確實沒有什麽關係,血緣和文化相差極遠極遠。


    但這並不妨礙大明將澳大利亞劃進自古以來。


    當南洋都指揮使司的“蕪湖”號炮艦出現在悉尼外海的時候,歐洲人上個世紀的破船,拉著庫克船長時期的大炮倉惶而逃。


    沒辦法,糞坑之國能有多少軍力?配有多少軍力?


    核動力潛艇?


    它配嗎?


    “蕪湖號”炮艦隻有1170噸,在大明海軍序列中毫不起眼。


    其他的“蚌埠”號,“曹縣”號,“鐵嶺”號之流,更是不上台麵,隻有900來噸。


    可征服澳洲,有這四大金剛足以。


    再加上另外超過80艘濱海戰艦和“趙光義”號機關炮快艇,組成了本次行動的全部水麵力量,那就更是萬無一失了。


    這點戰力放在大西洋上當然啥也不是,但用來叩關悉尼,實在是綽綽有餘。


    將悉尼港全港封鎖,一頓炮擊,擊沉十幾艘風帆木船之後,陳強命令艦隊駛入普拉馬塔河,把白人殖民者全部存在的痕跡抹平。


    南洋都指揮使司艦隊船小吃水淺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澳洲是一個水資源極端匱乏的地區。


    100多t的麵積看著很頂,但實際上能住人的宜居區就那麽一丁點。


    和通遼一樣,都屬於離譜的虛胖。


    在澳洲,普拉馬塔河算是大分水嶺以東比較大的河流了,能開一千噸的炮艇。


    其他的小河流就上不了大船了,有的幹脆隻能跑一百多噸,幾十噸的小快艇。


    但沿河的白人民兵對於幾十噸的小快艇也全無辦法。


    大明隻要能夠沿著河流清剿,就能很容易的把殖民者的據點掃除。


    這些殖民據點完完全全都是沿著淡水資源分布的。


    大明海軍沿著澳洲東海岸進行清除行動,根本不擔心殖民者逃往廣袤的澳洲內陸。


    他們隻要敢翻過大分水嶺,基本就等同於自殺了。


    就算是人均貝爺,毫無準備進了那種鬼地方,也隻能白給。


    當然,大分水嶺以東的麵積依然是廣袤的,大明的清掃當然不會太過幹淨。


    如今在澳洲的白人殖民者有好幾十萬。


    就算是幾十萬頭豬,大明都抓不完。


    超過一半的白人從海軍的炮擊和登陸作戰中逃跑了。


    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源和糧食產區被占領,不得不化整為零,以遊牧部落和馬幫的形式生存下來,利用澳洲廣闊的土地和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大明海軍打遊擊。


    不過他們最終的命運是注定了的。


    因為一向寬厚仁慈的朱富貴陛下,居然罕見的下達了密令:“澳洲地方,本為糞坑,糞坑不徹底清掃,是不能住人的。”


    尤其是,宮中還傳出消息,說是萬歲爺曾經在吃牛排的時候含含糊糊地說起過,澳洲島上姓莫裏森的人,必須丟進科莫多島喂王八。


    以陳強手中的兵力自然完成不了這樣的任務。


    但很快,莫白帶著50艘大型運輸船,以及數萬來自砂勞越的移民。


    “反活捉此姓氏者,賞誌村種豬2頭,春發良種五十斤,富貴拖拉機一輛!”


    一筆寫不出兩個莫,莫白也很生氣,就你也配姓莫?


    麵對土澳宣慰司臨時政府的賞格,砂勞越的移民開著大篷車,背著明呲花,一如當年西進的美國殖民者,風餐露宿,一邊尋找合適的定居點,一邊尋找白奴和賞金頭皮。


    站在他們身後的,是3000大明皇家騎兵部隊。


    這些可都是正規部隊。


    雖然人數不多,但絕無任何一個白人部落能夠正麵撼動。


    狂野西部那一幕,在這裏重現了。


    以至於在幾年後,土澳牛仔和土澳電影,成為了大明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印記。


    隻不過,在那些電影中,高大正義,風流倜儻的牛仔,說的不是粗獷的西部英語,而是福建腔。


    狂風、沙暴、左輪手槍、牛仔褲、紅領巾、大後門香煙……


    福建猛男騎在三河馬上,痛擊白種野人的襲擊,保護自己心愛的女郎,和新開辟的家園。


    這些經典形象,將成為一代大明年輕人的記憶,和爆米花一道,陪伴一個又一個周末。


    唯一讓此後幾任土澳宣撫使鬱悶的是,這些個姓莫裏斯的白種野人怎麽總是捉不完?


    婆羅洲宣撫司都要來抗議了,說是他們科莫多島和林卡島上的科莫多大蜥蜴都吃得體重超標了。


    無奈之下,後來隻能改喂土澳北部和婆羅洲南部的灣鱷。


    畢竟科莫多龍的名聲雖然響亮,但其實一頭也就兩百來斤,胃口有限,種群數量還少。


    哪裏比得上數量妥妥上百萬的灣鱷。


    這種體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一噸以上的龐然大物,整個南洋、土澳地區居然有多達一百萬,實在是恐怖如斯。


    地球上恐怕沒有哪種體重50千克以上的獵食動物可以達到這個數量了,人類除外。


    麵對福建牛仔們不斷抓來的莫裏斯,灣鱷們如果有智慧的話,隻能感慨一句:“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合十合十!”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