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蒙特利爾,加拿大陸軍司令部,暨大英帝國北美洲陸軍司令部。


    在這座不算起眼的建築裏,此時已經是一番緊張的模樣。


    來來往往,小步快走的軍職人員,畫著各種曲線和標注的北美洲地圖,此起彼伏的發報聲,舞步顯示著這裏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


    忽然,警報聲大作。


    所有人員連忙按照既定方案躲入地下室。


    不一會兒,成噸的炸彈從上方傾瀉而下。


    很快,這座建築被包裹進陣陣煙塵之中。


    半個小時之後,大英帝國喬治·懷特元帥在地下指揮室向唐寧街10號發送了一份電報。


    “飛艇,飛艇,我們需要的還是飛艇!”


    ·


    盡管新十三州已經正式納入大英帝國的管轄,並且被視作比印度更加重要的核心領土,但四年時間還是太短了。


    不足以讓英國政府徹底掌控局麵。


    無論是小羅伯特·金,還是小羅伯特·林肯,都對自己的勢力範圍嚴加提防。


    因此,英國人還是將美洲司令部放在了加拿大蒙特利爾。


    事實證明,雖然靠近東海岸,但蒙特利爾依然在大明飛艇的打擊範圍之內。


    兩個月來,北美各大城市頻繁遭到明國飛艇的轟炸。


    雖然人員傷亡總數並不算多,但這極大擾亂了英屬北美地區的工業生產與軍事部署。


    英國不能失去北美,尤其是英國王室不能失去加拿大。


    兩百多年來,英國王室一直將加拿大視為自己的後花園和避難所。


    包括當年的拿破侖在內,一個強大而統一的歐陸國家,一直是英國人最害怕的夢靨。


    英國王室內部有過數種預案,一旦英國本土受到不可逆轉的威脅,就將移居加拿大暫避鋒芒。


    正如當年葡萄牙王室流亡巴西一般。


    然而,穢土轉生的大明,如同不可描述的巨物,一下子插入了維多利亞的後花園,讓加拿大變得不再安全。


    難道堂堂印度女皇要逃難去印度嗎?


    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保衛加拿大,保衛北美洲,對於英國人,尤其是英國王室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早在大明將南北花旗國衝爛之前,英國人就在這裏部署有3萬正規軍,以及多達十萬的加拿大民兵。


    隨著大明威脅的不斷加大,英國政府也隨之不斷增加駐軍。


    到了1871年“馴龍獵手”軍演之前,英國在北美洲各基地駐軍總數超過了45萬人。


    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數字,接近於27年後,英國政府投入布爾戰爭的士兵總數了。


    當然,這些士兵很多都招募自加拿大和美國本土,甚至有南方州的反明主義者加入,北美地區的工農業產品也較為豐富。


    相比向盎薩根基薄弱的南非投射力量,維持常備軍力,本身對於英國的財政負擔也較小。


    在軍演之後,英國政府本來有一個更加野心勃勃的擴軍計劃,準備在北美增加部署一支常備北大西洋分艦隊,以及70萬陸軍,用以遏止大明的擴張趨勢,並最終扭轉拉美的拉華化。


    但是突然發生的鋁製品股災給了英國政府和英國王室當頭一棒。


    他們的擴軍計劃被迫大幅度縮水。


    北大西洋分艦隊規模僅有預計的1/2,陸軍增兵數量也腰斬到了30萬人。


    與此同時,新十三州的軍隊沿襲自南北戰爭中北方政府軍。


    雖然因財政困難裁撤了一部分,卻依然多達50萬。


    並且,戰爭打響之後,新十三州依舊能迅速拉起一支將近130萬人的“百戰老兵”。


    這個數字比起北方政府在巔峰期的三百萬“地表最強陸軍”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畢竟大明多年來的放血計劃還是卓有成效的。


    北方盎薩蠻子的總人口已經從巔峰時2300萬人,銳減到了1500萬人,並且其中青壯年男子更是損失慘重。


    簡單來說,新十三州的戰爭潛力已經隻有原來的一半了。


    因此,大明在北美所要麵對的,不算南方邦聯政府,盎薩軍隊總人數約為200餘萬。


    與之相對應的,大明北殷的總兵力為36個師,38萬7千人。


    200萬對38萬。


    優勢在我!


    對此,絕大多數的英國人深信不疑。


    ·


    從9月開始,倫敦的廣播中就在不斷重播著女王的戰前宣言,以及丘吉爾首相和國防大臣威廉姆斯的講話。


    這些講話涉及最多的,無非就是“卑鄙無恥的德國人”,“岌岌可危的奧地利”,“巴爾幹的自由戰士”雲雲。


    但是到了10月份,一個詞語出現的頻率陡然增加。


    那就是——


    china!


    china!


    china!


    在一片喧囂之中,一輛銀灰色的馬車在兩輛英國“自主研發”的杜賓汽車的保護下,悄無聲息的駛入牛津郡的一處豪華莊園之中。


    馬車的速度很快,兩部杜賓汽車跟得有點吃力。


    甚至讓人懷疑,究竟是誰在保護誰。、


    那兩部杜賓汽車上,都繪有英國政府的標誌。


    而銀灰色的馬車上,則是黑白底紋上繪著紅色十字架,兩頭白色的,吐猩紅舌頭的獅子,以及扇貝和類似中國結的複雜圖案。


    這幅花裏胡哨的圖案,正是馬爾博羅公爵的家徽。


    很顯然,這是帝國首相約翰·溫斯頓·斯賓塞-丘吉爾的馬車。


    考究豪華的馬車,在落英繽紛的鄉間小道上飛馳,瀟灑健美白馬踏碎金色的落葉噠噠而去,畫麵看上去溫馨而美麗。


    但此時,馬車中的主人的心情卻迥然不同。


    兩個小時前,他剛剛得知了兒子的死訊。


    他死的並不安詳。


    據說光是拉屎,都有七斤六兩,刷新了明國刑場的記錄。


    ·


    不一會兒,豪華馬車緩緩停在蘇恩切特莊園的門口。


    隨行的兩部英國國產橋車已經隻剩其一了。


    有一輛杜賓汽車,不出意料的在半路上發生了故障。


    丘吉爾下車後,看到莊園內正在布置一種炮管修長的大炮,衛兵正在將炮口調整著刺向天空。


    丘吉爾在國防部的招標文件上見到過這種大炮。


    這是阿姆斯特朗公司設計的一款,改造自長管榴彈炮的新式武器,唯一的設計目的就是針對明國的飛艇。


    很顯然,北京慘案發生之後,哪怕是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的臨時行宮,也做好了緊急預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