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平寧戰鬥小超人不請自來,一時之間朱富貴不知該如何應對。


    很多人說,意大利的戰鬥力沒有傳聞中那麽弱雞。


    這句話是對的。


    可這也不意味著,意大利是威廉老弟說的什麽,“左右天平的砝碼”,“幸運女神之吻”……


    意大利人或許能在保衛個人、家庭、小集體利益的時候表現出不錯的戰鬥力,但這幫說著拉丁語的羅馬與蠻族的混血兒,顯然已經忘記了當年羅馬帝國宏大敘事的能力,忘記了如何成為一個帝國了。


    他們為國而戰的意誌用薄弱一詞不足以形容。


    更關鍵的事,三皇早就在地圖上瓜分了勢力範圍。


    德國人硬要把意大利人拉進來,又能許諾多少好處呢?


    歐洲,北非,哪裏有他的立足之地。


    想象曆史上二戰時期那樣謀求北非,阿卜杜勒老弟頭一個不答應。


    不過,不曉得意大利狐媚子給威廉老弟使了什麽妖法,威廉老弟就是鐵了心地要拉意大利入夥。


    據朱富貴所知,威廉拿出來的是所謂拉丁帝國的方案,將西班牙和法國南部預支給意大利。


    不是朱富貴看不起人那,就十九、二十世紀意大利被埃塞俄比亞胖揍的熊樣,實在是很難看好他們能夠成功。


    經過反複衡量,最終大明官方的表述是:


    1、大明帝國歡迎意大利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陛下選擇光明。


    2、大明帝國奉行獨立自主的雙邊外交政策,積極推動多邊對話。


    (用人話說就是:盟友的盟友不是我的盟友。更直白說就是,誰愛援助意大利誰援助,大明隻按照合同辦事。我大明雖然狗糧是無限的,但不能亂喂什麽不知道主人是誰的流浪狗。)


    3、大明帝國對於意大利王國在厄立特裏亞地區的特殊利益予以承認,並願意為意大利王國進入埃塞俄比亞地區驅逐英國殖民者提供除了幫助以外的任何支持。


    4、明意互設領事館,確立領事及外交關係。


    5、意大利麵很好吃。


    與此同時,這一段時期內,柏林、漢堡、德黑蘭等地,秘密警察敲響了一扇扇公寓的大門。


    本傑明提供的不僅僅是英國人的黑料,還有部分英國間諜的名單。


    大明將這些資料交給了威廉和阿卜杜拉等人。


    國家行動力的差異迅速體現了出來。


    德國雖然是剛剛組裝不到五年的新國家,但境內的英國間諜很快就被盡數控製了起來,加以甄別後,逐一槍斃。


    而奧斯曼境內的間諜,大部分從容不迫地跑路了,甚至連財產都能帶走。


    奧斯曼警察和軍隊的行動遲緩的就像是女子85歲組拉力賽。


    當然,當英國政府確定本傑明投明的那一刻,這些間諜本身也就失去了價值。


    否則發展成為雙麵間諜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進行了一個星期的審判和處決,威廉一世再次譴責英國人無恥的間諜行為。


    並指出,哪怕是英國人所謂的親密盟友,法國、俄國,同樣也是英國人的間諜對象。


    對此,法、俄政府默契地保持沉默。


    德國方麵則趁機使用自己的間諜力量,在兩國民間掀起一股反英浪潮。


    至此,整個歐洲已如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隨時都有可能點燃。


    ·


    “該死的英國佬,居然在我們總統身邊安插間諜!”


    “我說我們為什麽會讓一個白癡當總統,原來一切都是英國人的陰謀!”


    “更加讓人憤怒的是,我們的總統先生除了像一個怨婦一樣不鹹不淡地抱怨幾句,就沒有任何表示了!”


    “該死的,法蘭西需要皇帝,懦弱的總統隻會讓我們蒙羞!”


    巴黎的一家露天酒館中,幾個男人正在侃侃而談。


    自強硬派的甘比大身亡之後,普魯士軍又消滅了巴黎的工團力量。


    因此重新掌握權力的法蘭西第三帝國政府必然是軟弱的。


    他們依靠著向德支付巨額賠款,對英作出終終妥協,才能勉強恢複國家的穩定。


    但這種穩定是極其脆弱的。


    實際上,波旁家族王朝的支係奧爾良派,一直在謀求複辟。


    他們以“世界一流國家如英、明、德、奧(地利)無不以帝製而強”為理由,在暗中煽動支持自己複辟的民眾情緒。


    很顯然,當權派的軟弱已經讓巴黎人開始懷念皇帝了。


    巴黎人參與政治的熱情顯然不比他們對雞雁小綱的脂肪肝的熱情小多少。


    約瑟夫·霞飛喝著杯子裏的劣質白蘭地,對於身旁那些狂熱的政治愛好者嗤之以鼻。


    政治?


    真是愚蠢的東西。


    文藝,那才是巴黎永恆的主題!


    向服務員支付了幾個銅幣,霞飛起身離開。


    今天,將有一場決定他人生的大事。


    霞飛出生在比利牛斯省沃薩爾特城一個釀酒商家庭。


    比利牛斯省聽名字就知道與西班牙接壤。


    當然,如果有誰這樣與鄰近的西班牙人說,他們一定會跳起來怒斥道:“小子,這裏不是西班牙,這裏是加泰羅尼亞!”


    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永遠不會承認自己屬於西班牙。


    而實際上,他們從文化和語言上來說,也確實更接近法語。


    霞飛在家裏說的就是加泰羅尼亞語,隻有在學校的時候才會說法語。


    在童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的法語說得一直都很不流暢。


    這導致了他木訥,內斂的性格。


    霞飛的中學同學們都不會想象到,這個沉默寡言的小男孩,日後會成為法國曆史最有名的元帥之一,同時也是(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法軍的統帥。


    [小貼士:霞飛工兵出身,擅長修築工事,也是臭名昭著的殖民侵略者,曾經於台灣修築防禦工事,以防止劉銘傳部的反攻,還曾擔任過法國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


    當然,此時此刻的霞飛也想不到自己在曆史上的那些成就。


    如今,因為普法戰爭的巨變,世界線也早已改變。


    在這次普法戰爭之後,霞飛沒有像曆史上那樣謀求進入法蘭西陸軍楓丹白露軍事工程學校學習。


    而是準備結束自己的工兵營中尉生涯,退伍之後重溫兒時的美夢。


    他想要成為一名作家,或者是一名畫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