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是無辜的嗎?


    當然算不上什麽無辜。


    這一次股票市場蒸發5億英鎊,4年財政總收入。


    朱莉手中的本金數額其實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養老金是一樣的。


    僅僅靠800萬英鎊是不足以如此摧枯拉朽的,在一個小時之內擊穿股市的。


    猶太商團才是吃人血饅頭的真正大戶。


    祖國?


    那是什麽?


    雖然也有本傑明·迪斯雷利這樣將英國視為母國的猶太精英大聲疾唿,可絕大部分猶太商人依然肆無忌憚的發著國難財。


    正如幾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樣。


    這也是為什麽,即便唐三桂功勳卓著,但大明依然沒有容納猶太人為移民,隻是允諾再造以色列王國而已。


    莎士比亞小說筆下的猶太人毫無例外都是反角、醜角,這反應了一貫以來英國民間對於猶太人的態度。


    而在反複毒打之下,猶太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毒打並不太一樣。


    之前的毒打,隻是普通的拳頭,而這一次,縈繞著死亡氣息的鐵拳,正醞釀著落下。


    畢竟,隨著商品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股災的可怕性足以顛覆一個國家。


    晚清曆史上,曾經有一場規模浩大的股災,最終直接導致了大清國的滅亡。


    當時南洋有大量的橡膠企業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東方小巴黎之稱絕非浪得虛名。


    1900年之後,美國經濟繁榮,國內中產階級迅速擴大,福特t汽車開始瘋狂增產,全美汽車保有量超過了4000萬輛。


    巨大的輪胎需求使得橡膠的交易價格火箭攀升。


    橡膠股的股價在數年內上升了幾十上百倍。


    匯豐銀行、怡和洋行、陳記錢莊等著名公司中,都有高管不惜辭去高薪職位,參與到這場盛宴之中。


    大清國上至王子貝勒,下至租借巡捕房的警長,全都拚了命地搶購股票,形成巨大的泡沫。


    最終,隨著美國方麵突然宣布減產汽車,一場浩大的橡膠股災在遠東最大的都市爆發了。


    無數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無數做多的錢莊、銀行血本無歸。


    大清國有資金的存款,包括海關關稅收入及定期支付給列強的戰爭賠款,也都在老佛爺親自點頭的違規挪用下盡數蒸發。


    更致命的是,還有一家官方背景濃厚的超級大公司失去了近半公款,多達350萬兩之巨。


    這家公司就是漢川鐵路公司。


    由此引起發保路運動,每一個學過高中曆史的國人就都耳熟能詳了。


    這場股災蒸發掉的總市值有多少如今已不得而知了,但朱富貴覺得肯定到不了五億英鎊。


    貧窮,限製了老年杏貞以及她手下們的霍霍能力。


    想到如今還懵懂無知的少婦杏貞躲過命中一劫,朱富貴就覺得特別可惜。


    東邊不亮西邊亮,杏貞那裏失去的溫柔,朱富貴決定從維多利亞老嫂子這裏找迴來。


    因此朱富貴久違地再次嚐試給維多利亞寫了一封騷擾,劃掉,慰問,吊唁,關心的信件。


    要不是這個時代的越洋電話根本無法保證傳輸,朱富貴是甚至樂意與女王陛下煲電話粥。


    聽她嚶嚶嚶哭訴失去養老金的心酸。


    保證不會笑出聲!


    除非忍不住……


    這一次寫信,朱富貴倒是沒有抱有什麽希望。


    白金漢宮方麵已經把朱富貴拉黑很久了。


    之前的信都是石沉大海,鳥無音訊。


    不過沒想到這一次,電報發出僅僅半個多小時,維多利亞老嫂子居然迴信了!


    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朱富貴讓伊博文念了電文。


    雖然朱富貴的英文水平很好,但是他特別希望讓伊博文讀電文。


    一來是,作為皇帝,朱富貴的權力是無限的,想讓誰讀電文,就讓誰讀電文,不需要理由。


    二來,係統雖然給了朱富貴滿級的語言水平,但英國王室那種裝腔作勢的用詞,各種複雜的句式,以及冷僻的詞匯,看著實在令人頭疼。


    三來,自然是因為伊博文的口音了。


    無論是伊博文還是森下,朱富貴覺得他們念英文阿魯阿魯的,特別好玩兒!


    一封電報念完,伊博文的襯衫後背都失掉了。


    舌頭幾乎都抽筋了,動都動不了。


    折磨完伊博文,朱富貴也終於搞清楚維多利亞老嫂子為什麽如此熱情了。


    原來是英國老娘們來找大明帥小夥要飯來了!


    平時不燒香拜佛,臨場來抱佛腳?


    感情是拿大明來當冤大頭了!


    不過……


    冤有頭債有主,朱富貴確實是冤頭債主。


    畢竟這場股災的幕後主使就是朱富貴與朱莉這對奸夫**。


    這是無法隱藏的秘密。


    雖然還沒有證據,但英國情報部門已經基本鎖定了許多存在大明背景的空殼公司了。


    不過就算被順藤摸瓜找到證據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因為包括朱莉,還有原錦衣衛白色獵犬,現大明公民,陳永仁先生在內,全部人馬早就登上了返迴大明的輪船。


    隨船裝載的,還有大明這一次金融狙擊戰的戰利品。


    當然,不可能是五億英鎊。


    5億英鎊,其中存在大量的欠款、抵押、債券,甚至是天台跳水家們留下的壞賬,注定一百年都不可能兌現。


    而且,任何主力操盤吃肉時,總會有牛散大戶跟著分一杯羹。


    朱莉指揮人手,利用倫敦交易所失聯的空窗期在各地同時拋售股票,做空市場的時候,也是有人敏銳察覺到,然後加入做空大軍的。


    其中翹楚,當屬猶太係資本,他們甚至在英國人身上咬到了更大一塊的肉。


    所以,實際上這一次大明獲得的一共是3000萬英鎊,以及24噸黃金,400噸白銀,其他文物、名畫、小提琴無算。


    這些東西其實總價值還不到5700萬英鎊。


    但這是能在最快速度打包帶迴大明的資產了。


    其他無法迅速變現的欠條、票據、地契之類的玩意,全部以白菜價,秤斤論兩賣給了猶太人、黑手黨,或者別的什麽玩意兒。


    黃金當然是硬通貨。


    隻可惜,倉促之間根本無法兌換到那麽多黃金,24噸已經是極限了。


    其中一多半還要歸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加拿大領中央銀行,這一家銀行就痛快地交出了17噸黃金。


    當然,這家銀行的行長如今已經失蹤了。


    據江湖傳聞,有人在墨西哥某大公國,見到了一個揮金如土,叼著墨西哥大雪茄,揮灑著大把大明寶鈔的白人男子,外形酷似那位銀行行長。


    但具體是不是,那就無可奉告了。


    相比黃金,白銀這玩意兒朱富貴其實不怎麽想要。


    畢竟這東西的價值已經跳水140%多了。


    而且在未來十年中,還要再跳兩三倍。


    放在手上就是一天天賠錢。


    其他珠寶倒是不錯。


    印度的德幹高原盛產紅綠寶石,南非盛產黃金鑽石。


    奈何數量不多,也就隻能雞零狗碎的聽個響。


    至於歐洲名畫,如果後世已經失傳的,就統統賣到後世。


    如果沒有失傳,就放入大明帝國博物館中進行展覽。


    這是為了這些珍貴的文物免受歐陸戰火的摧殘,這是在行善。


    至於小提琴,是朱富貴指名道姓要求收購的東西。


    在後世,一把名家小提琴的價格簡直離譜。


    不賣上幾把,感覺都對不起自己倒爺的名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